1.与桂花有关的彦语,成语,诗句

2.摘桂和折桂的区别

3.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什么意思

与桂花有关的彦语,成语,诗句

折桂一支是什么意思-桂折一枝是什么意思

与桂花有关的成语

椒焚桂折 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蟾宫折桂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桂馥兰香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桂林一枝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桂子飘香 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姜桂之性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兰薰桂馥 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兰桂齐芳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米珠薪桂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食玉炊桂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炊琼爇桂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

爨桂炊玉 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桂酒椒浆 泛指美酒。

桂林杏苑 古时乡试例在农历八月举行,考中称折桂;会试例在农历三月举行,考中称探杏。因以“桂林杏苑”指乡试、会试。

桂折兰摧 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桂折一枝 喻登科及第。

桂薪玉粒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桂薪玉

桂玉之地 指京师。

桂枝片玉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谓登科及第。

桂子兰孙 对人子孙的美称。

兰熏桂馥 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

攀蟾折桂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郄诜丹桂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双桂联芳 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

谢兰燕桂 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玉粒桂薪 米如玉,薪如桂。极言生活费用之高。

月中折桂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郤诜丹桂 〖解释〗比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与桂花有关的彦语

八月桂花香又香,大树靠的根来养。

与桂花有关的诗句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2.雾密前山桂.

3.山云漠漠桂花湿 .

4.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5.奠桂酒兮椒浆.

6. 沛吾乘兮桂舟.

7.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8.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

9.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0.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2、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

13、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14、月缺霜浓细蕊乾,此花无属桂堂仙。

15、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16、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17、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

18、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19、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20、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彦语找到的只有那一个,对不起哈!

摘桂和折桂的区别

摘桂意指摘榜,折桂意指高考得中,金榜题名。

折桂

折桂的意思是获得第一。折:摘取;桂:桂树的枝条。因桂树叶碧绿油润,我国古代把夺冠登科比喻成折桂。

折桂的来源

“折桂”一词源于《晋书· 诜传》“累近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此后即将朝廷科举中选拔人才称为“折桂”。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唐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宋 张抡 《满庭芳·寿杨殿帅》词:“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 清 李渔 《夺锦楼》第一回:“那些未娶少年一发踊跃不过,未曾折桂,先有了月里嫦娥。” 王毓岱 《示和甫》诗:“撷芹复折桂,亲非由我显。”?

民间风俗

围绕蟾宫折桂,不少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每当考试之年,应试者及其家属亲友都用桂花、米粉蒸成糕,称为广寒糕,相互赠送,取广寒高中之意。蟾宫折桂,也有一此传说和掌故。其中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

文章说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二亩地面。元末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树枝被砍做烧柴,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

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当年寇准病故,人们为凭吊他插下的竹枝竟都生笋,田氏兄弟闹分家,其家的荆树无故枯萎,兄弟和好不分,树又复荣,可见周家又将复兴。不入,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的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的顽强生命力。

汉晋以后,又有月中桂树的传说盛行,《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则进一步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有一位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

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被古人演绎附会得五花八门,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服,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仲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什么意思

“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是一句中国古代的诗词句,意思是今天能够折得到桂枝,几年来的春色都一并前来。这句话比喻某个好事情的到来,带来了多年来的好气象。这句话寓意着只要努力不懈,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带来美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