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字成语什么从甚什么意思是什么

2.单就“六艺”而言,有两个说法:(一)诗、书、礼乐、易、春秋;(二)礼、乐、射、御、书、数。

四字成语什么从甚什么意思是什么

风行草图片-风行草偃变本加厉是什么意思

1. 带有甚的四字词语

带有甚的四字词语 :甚嚣尘上、

不求甚解、

欺人太甚、

莫此之甚、

日甚一日、

一之谓甚、

过从甚密、

甚感诧异、

相得甚欢、

言甚详明、

甚或至于、

甚且至于、

名声籍甚、

自视甚高、

辞旨甚切、

感情甚笃、

不甚了了、

轩轩甚得、

上好下甚、

过为已甚、

莫此为甚、

恩甚怨生、

甚于防川、

去甚去泰、

言之过甚、

衣冠甚伟、

迅雷甚雨、

甚而至于、

不为已甚、

打甚么紧

2. 带从的四字成语

搜索《从字的成语》找到的。

第一页

从容不迫、

从天而降、

从善如流、

择善而从、

无所适从、

从长计议、

喜从天降、

言听计从、

三从四德、

从一而终、

病从口入、

从中作梗、

从轻发落、

力不从心、

何去何从、

祸从口出、

唯命是从、

碍难从命、

各从所好、

霞振云从、

溯流从源、

行不从径、

弃恶从德、

过从甚密、

投笔从戎

第二页

三占从二、

凫鹤从方、

不知所从、

横从穿贯、

怒从心生、

降格相从、

枝附影从、

执意不从、

枵腹从公、

惟上是从、

弃德从贼、

顺从其美、

从俗就简、

急处从宽、

苟容曲从、

从中斡旋、

广谋从众、

审慎从事、

舍经从权、

委曲从俗、

面从腹非、

择祸从轻、

杖履相从、

从一以终、

配享从汜、

降邪从正

第三页

善善从长、

操切从事、

从令如流、

指顾从容、

面从背违、

从恶如崩、

家道从容、

文从字顺、

从流忘反、

响和景从、

舍正从邪、

从风而服、

罪疑从轻、

从容应对、

以色从人、

胁从罔治、

坚执不从、

唯利是从、

计合谋从、

肩从齿序、

云集景从、

合从连衡、

从中渔利、

退食从容、

鸡尸牛从

第四页

云合影从、

从善如登、

各从其类、

面从背言、

从容指顾、

青州从事、

悲从中来、

随类相从、

应天从民、

誓不从、

从俗浮沉、

惟命是从、

十部从事、

祸从天降、

阿谀曲从、

比类从事、

从容就义、

从容自若、

省烦从简、

弃伪从真、

降心相从、

风从响应、

以类相从、

恶恶从短、

循令从事

第五页

笑骂从汝、

军法从事、

从井救人、

面从后言、

轻车简从、

面从腹诽、

名从主人、

舍短从长、

怒从心起、

墨绖从戎、

识变从宜、

谨慎从事

3. 含有 “从” 四字词语

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

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便宜从事 便宜:方便合适。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百依百从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悲从中来 中:内心。

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从长计议 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或不急于作出决定,慢慢想办法解决从恶如崩 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从谏如流 听从直言规劝,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容自如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从容自若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从善如登 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从头彻尾 自始至终从头至尾 由开头到末尾,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改恶从善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军法从事 按照军法严办比类从事 比:比照。

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

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草率从事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从恶是崩 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

现多比喻冒险救人。从宽发落 发落:处分,处置。

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

形容绝对服从命令。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就义 就义:为正义而。

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从容应对 从容:舒缓,悠然。

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从善如流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从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从一而终 丈夫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从中渔利 渔:劳取。

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从中作梗 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恶恶从短 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不十分苛责。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恭敬不如从命 客套话。

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各从其志 从:听任;志:志向。

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合从连衡 从:通“纵”;衡:通“横”。

指联合抗敌。何去何从 去:离开;从:跟随。

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鸡尸牛从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祸从口出 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

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祸从天降 降:落下。

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家道从容 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降心相从 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配享从汜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轻车简从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青州从事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称。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三占从二 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

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舍己从人 舍:弃;从:顺。

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善善从长 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

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投笔从戎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

指文人从军。天从人愿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

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唯命是从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文从字顺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枵腹从公 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

形容一心为公。无所适从 适:归向;从:跟从。

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喜从天降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言听计从 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云合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

比喻随从者之多。草偃风从 见“风行草偃”。

从壁上观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从长计较 犹言从长计议。

从长商议 犹言从长计议。从恶若崩 见“从恶如崩”。

从风而服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从风而靡 ①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强弱悬殊,弱者不堪一击,即告瓦解。

②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仿效、风行之迅速。

从流忘反 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从轻发落 发落:处分,处置。

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从善若流 见“从善如流”。

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从头到尾 见“从头至尾”。

风行草从 见“风行草偃”。凫鹤从方 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

比喻顺其自然行事。改行从善 见“改行为善”。

革旧从新 同“革故鼎新。

4. 4字词语甚么如甚么甚么

爱才如渴才:贤才,人材。

倾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1样。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1样重要。

形容极端吝啬。爱才如命才:贤才,人材。

倾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1样重要。安堵如常堵:墙壁,居所。

像原来1样相安无事。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

故:原来的。像原来1样相安无事。

案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1样相安无事。

按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1样安居乐业。爱国如家凡是酷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1家人。

爱民如子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惜百姓,就象爱惜自己的子女1样。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1样。

形容10分贪婪、刻薄。哀思如潮忧伤的思绪犹如潮涌1般。

形容极度悲痛。安逸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平常1样。

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令人感到舒适。爱之如宝形容10分喜欢。

同“爱如珍宝”。笔翰如流指文笔快捷无滞。

变化如神神:奇异。形容变化迅速而奇异。

百喙如1犹言众口1辞。许多人都说一样的话,看法或意见1致。

5. 4字词语中甚么

中庸之道——道听途说——说3道4——4面8方——方寸稳定——乱臣贼子——子虚乌有——未雨绸缪——患难之交——交相照映——映雪读书——书声琅琅——琅琅上口——口蜜腹剑——一触即发——张灯结彩——彩凤随鸦——鸦雀无声——声嘶力竭——竭诚相待——待人接物——物以类聚——聚精会神——神通广大——大名鼎鼎——鼎足而立——吹糠见米——影影绰绰——绰绰有余——余味无穷——穷极思变——变本加厉——严阵以待——马首是瞻——左顾右盼——后悔莫及——及时行乐——兴尽悲来——悲欢离合——合浦珠还——还淳反朴——朴实无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非曲直——直言不讳——讳莫如深——深藏不露——露才扬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单就“六艺”而言,有两个说法:(一)诗、书、礼乐、易、春秋;(二)礼、乐、射、御、书、数。

一般说是(二)礼、乐、射、御、书、数。

出题人就是很无聊希望你看看下面这篇文章

我们的语文丢失了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06月23日 09:53

2006年的高考硝烟已渐次消散。对於中国大陆的950万考生来说,人生的一次大拼搏已告结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将与这个宜人的初夏一起,载入他们的青春史册,成为记忆中或明亮或黯淡的一页。

但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个特殊现象,仍会成为一个道不尽的话题持续受到公众的评议。

笔者近年来有幸参加了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从而接触到大量上世纪前半叶及台湾地区有关母语教育的相关资料,对照今年全国及各省市的若干套语文高考试题,对当下语文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谈一些看法。

如果我们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充斥著这样一些低劣的的语言材料,那我们如何能测出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力、欣赏力和想像力?

为了便於说明起见,这里仍以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语文高考试卷为例。

首先,笔者以为,语文试卷与其他学科的试卷不同,用来出卷的语言材料应该文质兼美,即应该反映出汉语本身的特质和美。出题者不能随便从哪本书中找一篇文章让学生分析,或者随便从哪篇文章中拎出一段话来出题,更不宜使用报纸语言。因为这种语言本身缺乏汉语的典范性,更缺乏汉语的美和生命力。

可是,很遗憾,仔细研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大量充斥著这样一些语言。

请看第I卷第4题: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承载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著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笔者看了足足5分钟,也没看出眉目。耐著性子再仔细拜读,终於发现是这段文字本身的问题:语意重复罗嗦,句子冗长累赘,本来就无须那麼多话来表达,难怪判断不出答案。心裏不禁生暗暗叫苦。

笔者后来在网上找到的“正确答案”是“C”。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就是阅读题中的“科技文阅读”。

在每年的高考语文卷子中都有一道名曰“科技文阅读”的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所谓“说明文阅读能力”。

今年全国卷选了一篇《地球气候成因新说》,共820字。由於篇幅关系,笔者无法照引全文。总之,全篇充斥著数字和专业名词,读来枯燥乏味,单调平淡,毫无美感可言。而下面的三道阅读题都是要求学生判别其句子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一共9分。

笔者真不知道出题者本人是否想过,为了对付这样一个题型,一个孩子从高中二年级的暑假开始,要阅读多少篇同样枯燥乏味的所谓“科技说明文”,究竟要做多少道“模拟试题”,才能拿下这9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丢失的是什麼?当然是对汉语的领悟力、想像力和鉴赏力,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光。

现在,虽然名义上全国已有16个省市取得了高考自行命题的资格,可是,在出题思路上,各省市均视全国卷为范本,亦步亦趋,不敢有自己的创新。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问题是,卷子中大量的题目,实际上都重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能力。我不禁要问,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什麼?是积累、感悟、想像,还是逻辑分析?这样做的结果是将考生引向逻辑分析的胡同,还是阅读、背诵、涵咏的正道?语文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到底是什麼?

由此,笔者联想到上世纪前半叶的国文教育及台湾地区国文教育现状。

“国文”“国文”,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需要说明的是,1949年之前,“语文”被称作“国文”。

搜寻有关资料,“国文”这个名称,最早见於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的《国文教科书》和《中学国文读本》。而此前,即1906年,则叫做《中国文学教科书》。这可以说是早期中学“语文课”的雏形,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母语教育独立设科。

回过头我们可以看看海峡的另一边——台湾。虽然历史造成了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阻隔,但台湾一直沿袭了“国文”的称谓。当下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者与大陆的《高中语文》课本相似,后两者则大陆没有。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台湾地区的中学国文教材不收外国翻译作品。而大陆的语文教材,以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平均每册约有3~4篇。

那麼,从“国文”到“语文”,一字之差意味著什麼?

在笔者看来,“国文”本身暗含著对自己母语的一种自觉的体认。“国文”“国文”,堂堂一国之文,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之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它唤起的是我们潜意识深处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我们从拿起母语课本的第一堂课——即开启童蒙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我”是中国人。它给我们一个文化上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烙在我们情感和意识的深处,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丢失。

但“语文”好像只是一个模糊的所指。它可以指原生态的母语作品,也可以指用母语翻译过来的任何一种语言的作品。总之,与“国文”相比,它缺乏对母语的一种自觉体认,无法诉诸於我们的情感和心灵。因此,两者无论是在符号学,还是语义学上的内涵都不一样。

如果做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区别还牵涉到对母语课程不同的价值认定。

先说台湾地区1995年颁布的国民中学(初中)国文课程目标:

壹、体认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培养伦理、民主、科学观念,激发爱乡爱国思想。

贰、培养积极创造之思考能力及民胞物与之开阔胸襟。

参、继续学习标准国语,加强听、说及讨论之能力,养成负责之观念及良好风度。

肆、明了我国语文之特质,增进阅读、写作之能力,及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

伍、明了国字之结构,正确使用毛笔字及硬笔书写楷书或行书,并培养欣赏碑帖之能力,陶冶高尚之情操。

请注意这里的用词:“体认”、“厚植”、“民胞物与”、“国字”……可以见出,课程制定者突出强调了“国文”中“国”的自觉意识。尤其是“国字”这个称谓,将汉字这一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字地位提高到一个与国家民族尊严联系在一起的高度。其态度之坚决彻底,立场之鲜明坚定,甚至从课程标准的序号标示上都能体现出来:不用我们通常所用的阿拉伯数字“1、2、3……”,而严格采用汉字的“壹、贰、参……”。

而在台湾高中课程目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如第三、四条:

参、研读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爱国淑世之精神。

肆、阅读优美、纯正、励志之课外读物,增进文艺欣赏与创作之能力,开展坚毅恢弘之胸襟。

再看远的:1983年,美国“国家高品质教育委员会”出台报告:《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报告中提出,“中学英语教学应该使毕业生具备:

(1)理解、解释、评价和使用他们阅读过的东西;

(2)写作结构严谨、有力度的文章;

(3)顺利地倾听并颇有见解地讨论一些观念;

(4)了解我们的文学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如何增强想像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

当我看到第四条时不禁哑然失笑:一个立国不到三百年的国家,严格意义上说都没有自己母语的国家,竟那麼郑重其事地加以宣称和强调。但笑罢之后却又肃然:我们自己呢?我们虽号称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及文学遗产又持什麼态度?我们在自己的母语教育中把它置於一个什麼样的位置?

受过这种教育的人,他出来后,其胸襟气度、情怀志趣、精神修养是怎样的呢?其言行举止、立身处世跟没有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又有什麼区别呢?

当然,问题不仅仅是把“语文”改成“国文”那麼简单。

作为一门课程,教材是根本。教育理念、课程目标首先是通过教材来体现的,而母语课程的教材尤其如此。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著国家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了十几套新编写的初中语文教材和六套高中语文教材。笔者本人也参与了其中一套教材的编写。

新教材比之过去,淡化了以往教材中意识形态的色彩,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课程设置上,变化最大的要数高中阶段。新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分成必修和选修两大块。语文必修课的学习时间是一学年零九个星期,即两个半学期,共五册教材。学生在必修课学习结束后,即进入选修课程的学习。

但认真思考,这样的设置似乎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我们还是拿台湾地区的教材做一个对比。上面说到,台湾的高中国文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两种是要求所有的高中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必修的,《国学概要》则是供高二文科选修之用,每周两节,内容是关於国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字学、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概要性介绍,分上下两册。

这里,我想重点谈谈《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这套教科书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选读,与《高中国文》一样,三个学年共六册。也许有人担心,要求现在这些伴随著网路世界和《哈裏?波特》成长起来的新新一代,摇头晃脑地去诵几千年前的子曰诗云,会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对他们的人格和文化素养的养成究竟有什麼好处?

带著这种疑问,我翻阅了台湾正中书局出版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为了便於学生接受起见,这套教材的编者将“四书”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分类。如《论语》一书分为“德行类”、“言语类”、“政事类”、“文学类”四大类。而在每一大类下面,编者又分出若干小标题。如“德行类”下面分“论道德”、“论仁爱”、“论修养”等。“论修养”下面又分出“论好恶”、“论刚毅”等。

这里举“论刚毅”为例。编者选了《论语》中的三句话,如“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每句话后面都有“章旨”、“注释”、“析论”三个栏目,分别对原文加以说明、解释和阐发。

而最别出心裁、也最令笔者感兴趣的是每“论”结束之后的“问题与讨论”栏目。如“论刚毅”的“问题与讨论”是这样拟的:

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志向执行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

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够当得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人物。

显然,编者在启发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精神营养的同时,又因势利导地将它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思索社会人生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复杂的境遇,懂得如何去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把握坚持与变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生吞活剥。

编者还非常善於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言行”一节,选了《论语》中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等一共六条有关的语录,之后问道:

1.“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能否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

这样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立身处世、提高自我修养方面很有价值。最可贵的是,编者并不回避古今之间的碰撞,而是启发学生如何以现代的眼光去汲取古典中的精髓,重新审视和理解其价值,而不是将它看成一个僵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特别值得称赏的是,这些问题,几乎每一个都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有的更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或者说思考的方向,需要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慢慢去“反刍”,去融会贯通,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以及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想,也许这就是上文中曾提到的美国《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所说的——“了解我们的文学遗产,以及这些遗产如何增强想像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

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教材结构和教材内容,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当他完成三年的学习时(文科学生还要加上《国学概要》),其对母语的了解和掌握,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素养和水准的提升,与我们大陆一学年零九个星期的高中语文必修课相比,会形成什麼样的差距?

其差距也许在於:前者能称得上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后者显然达不到。

追根溯源,台湾的做法其实师出有名。笔者曾见过几套民国时期的中学国文教材。

民国高中国文从课程设置和教材配备来看,跟我们今天差不多,只有一套国文课本。但这一套课本的容量之大、内容之深让我吃惊。

如1933年世界书局出版的《高中国文》。高中三年的内容依次安排为:第一学年文体示范;第二学年文学源流;第三学年学术思想。“文体示范”包括古典文学和新文学的各种体例。“文学源流”包括自清上溯至毛诗的各时代文学流变。“学术思想”包括自先秦至近代的学术思想发展概况。其字数逐册递增,其中第六册厚达614页!厚厚六册国文课本,囊括了中国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的最基本的内容,与台湾的《国学概要》的内容基本相同。

还有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高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从体例到内容亦大体与之相同。

看了这几套教材,笔者恍然大悟:为什麼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可以到中学兼课,在大学和中学课堂之间自由游走,用当时的话来说:“前脚出了大学的校门,后脚便进中学校门”。如鲁迅、周作人、朱自清、闻一多等。其实是因为讲的内容都差不多,只是大学裏讲的更详尽些,中学裏简要些罢了。

夏丐尊曾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发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而且,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著‘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等意思。”

那麼,受过这种教育的人,他出来后,其胸襟气度、情怀志趣、精神修养是怎样的呢?其言行举止、立身处世跟没有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又有什麼区别呢?

前不久,笔者去北京汇文中学查民国时期老档案,看到那个年代的学生毕业照片。尽管这些摄於半个世纪前的照片已经发黄,但照片上的少年个个神情英发,气宇不凡,令人想起《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语。

最近,笔者看到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的一个讲座发言稿。其中提到有一位博士生导师,写了一部关於语言学的理论著作送给他,扉页上恭敬地写著“陆谷孙教授扶正”。陆教授哭笑不得。因为“扶正”一词本是指旧时人家正房太太了,将下面排序最靠前的小老婆转为“正房”,才叫作“扶正”。这位作者本来的意思是请他“斧正”。令人遗憾的是,闹出这种笑话的居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而且还是博士生导师!

笔者一看这道题便忍不住发笑——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机心独具。一时间,笔者脑海裏甚至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们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

最后还是回到考试。

关於语文标准化考试,这些年来,人们口诛笔伐实在太多了,笔者也是其中之一。但标准化考试像个骂而不的怪物,依旧年复一年地“烤”著全中国千千万万的中小学生们。

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一点上,台湾也跟我们走了同一条路——也搬来了“标准化考试”这个法宝。笔者出於顽固的好奇心,费尽周折,辗转找来了几套海峡对岸的国文卷子细细琢磨。

这一琢磨,便看出一点门道来了—端的人家玩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请看“台湾2001年大学联考国文科试题”选择题部分之第9题:

9、“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

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

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

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笔者一看这道题便忍不住发笑——设计得太巧妙了,堪称机心独具。一时间,笔者脑海裏甚至浮现出考场上那些本来面色凝重的考生们读到这道题时脸上美丽的笑容!编制者将古与今巧妙地对接在一起,融会贯通,造成一种反讽的戏剧效果,令考生在解颐之余体会到解题的乐趣,也令笔者开了眼界——原来标准化考试竟可以玩出这种效果!如果说这是文字游戏,也是相当高级的游戏了。

当然,这道题答案是“B”。

另外,如第13题:

13、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答案是“A”。

这道题的设计,其巧妙程度堪与上题媲美。不过笔者又想,要是大陆的考生,多半会闭著眼睛张冠李戴地乱送一气,结果将主人弄得一头雾水,自己没准也被老板炒了鱿鱼!

笔者看了2002、2003、2005年三套联考国文试卷,像这样有趣的题目比比皆是,如2002年第一部分选择题中的第6题:

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答案是(C),但一不小心会选了(D)。此题将汉代歌谣与成语对接,创造出一种奇妙的间离效果。

又如2003年联考国文试卷第18题:

18.下列各组语词“”内的字,所指颜色系相同或相近的选项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红“皂”白/“玄”端章甫

(C)“缟”衣白冠/玉貌“绛”唇

(D)“丹”枫白苇/“赭”衣塞路

(E)“缁”衣羔裘/“黔”首黎民

答案是A、B、D、E。

这些题目的高明之处尽在不言之中。

纵观几套国文试卷,看得出来,编制者处处扣紧“国文”两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以试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忠实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要义。凡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戏曲歌谣,成语对联,以及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均被编制者搜入“囊”中。而且,古今上下,信手拈来,相互佐证,彼此融通。整套试卷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惭愧的是,个别涉及到古代思想文化史的题目连笔者都答不上来。感慨之余,笔者不禁揣想:这样一份卷子,编制者本人不但要有“满腹经纶”,而且还要有相当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才能“创作”出来。

看罢这三套卷子,笔者的印像是:

1、试题出得雅正端方,没有成心与学生为敌的偏题、怪题、刁题,而是亲切友善、幽默风趣、富於想像力和创造性。

2、考的是学生真正的国文素养,而不是那种所谓的“逻辑分析能力”,故无须像大陆那样去做大量的应试训练,靠的是平日的积累、诵读和涵咏。

3、满分为100分,比大陆少50分,相对减轻了考生的负担。

4、题型只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作文三大类,且题意简洁明了,不像大陆那样繁琐冗长。

5、试题上起诗经,下迄现代新诗,从古典的文言到现代的白话,如一条流光溢彩的河流,充分反映出汉语的特质和美,不像大陆那样乾瘪乏味,有“言”无“文”,如一盘难以下咽的菜。

而在这些表面差异的背后,笔者能够感觉到:编题者的出发点在於通过考试来发掘、发现学生潜在的国文素养,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并使他们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培养对母语的感情。而大陆的语文标准化考试的基本出发点是以淘汰为目,因而必然要以学生为敌,所出题目必然是越怪越好,越刁越好,能把学生考倒越好。

今年高考甫一结束,笔者便在6月8日《南方周末》“观察”版上看到这样一篇题为《高考试卷保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文章。文中写道:“……出题时,命题组往往要智斗那些热衷於猜题的投机者:‘我偏不让你猜到!’每科六七人的命题组,要对付数百万的考生和老师,压力可想而知。”笔者看到这里简直欲哭无泪:虽然题目中的“魔”是指那些妄图窃取高考试卷的不法之徒,但实际上,在这位记者和命题组诸公眼裏,数百万考生和他们的老师也是“魔”,而命题组诸公才是“降魔”的“道”——呜呼!

由此,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标准化考试并非生下来就与汉语是一对天敌。如果说考试是一杆秤,那麼,标准化考试这杆“洋秤“还是能称出考生国文水准的实际斤两的。或者说,标准化考试作为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验,至少在台湾地区还是成功的,难怪它在台湾教育界没有受到像大陆这样的猛烈抨击。

问题是:我们的“体”丢到哪去了?我们还有没有“体”?

也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基於今天这样一个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认识我们母语教育的传统和价值,如何拥有一种“坚毅恢弘之胸襟”来向世界学习,向我们自己学习——一句话,如何拯救我们的母语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