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奢圈,骄奢()()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24 0
  1. 红楼诗,曲与人物的对应关系(宝玉,黛玉,宝钗,熙凤)
  2. 包括逸的四字词语有什么(精选41句)
  3. 古诗!!急救(四天之内。回答满意追加20分!)大家帮忙
  4.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天降于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
  5. 求出自《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四字词80个,名言警句(或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10句。
  6. 《宋史》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第二百三十一(2)

全文:

不自弃文

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

骄奢圈,骄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粪其秽矣,施之发田,则五谷赖之以秀实。灰既冷矣,俾之洗浣,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而人用之以占年;食鹅之肉,毛可弃也,峒民缝之以御腊。推而举之,类而推之,则天下无弃物矣。今人而见弃焉,特其自弃尔。

五行以性其性,五事以形其形,五典以教其教,五经以学其学。有格致体物以律其文章,有课式程试以梯其富贵。达则以是道为卿为相,穷则以是道为师为友。

今人见弃而怨天尤人,岂理也哉!故怨天者不勤,尤人者无志。反求诸己而自尤自罪、自怨自悔,卓然立其志,锐然策其功,视天下之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岂以人而不如物乎!

白话译文:

凡天下之物,均有其物性。只要该物有一点可取之处,便不会被世间丢弃。难道堂堂之人反而不如物吗?!比如坚硬的石头而有琢玉的作用,比如剧毒的蝮蛇而为配药所需求。粪物是够污秽的了,用来施肥发酵田土,则五谷作物能依赖它抽穗结粒。

草木灰已是冷寂的残物了,用来洗涤,则衣裳就能靠它得以清净洁明。食用龟的肉,其甲壳可以扔了,而人们能用它来占卜年景。

食用鹅的肉,其毛羽可以扔了,而侗族人把它缝在衣服上用来抵御腊月之寒。推举实例,如此考究下去,则天下没有可弃之物了。而今天人们有被遗弃之感,仅是自己放弃自己而已。

以“五行”之说论定事物相生相克之属性,以“五事”之理关注事物的各种情形,以“五典”之教义来教化需教化之人,以“五经”之典来学习应当掌握的知识。拥有风格气韵及体察、推究事物之理的认识以用于考究文章,懂得考核政绩的法则及相关程序以用于富贵晋级。

人生通达时要以这个道理身居***显位,穷困时也应以这个道理拜师交友。当今世人因无事可用而怨天尤人,哪有这个道理啊?故而,常埋怨上天的人并不勤快,总怪恨别人的人是没有志气。

应反过来找找本身问题并怪罪自己、怨悔自己;要卓然不群地树立志向,毅然决然地努力用功。看看天下之物,但有一点可用之处就不会被世人丢弃,哪有人而不如物的呢!

出处:出自宋朝朱熹的《不自弃文》。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

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本文就是“鹅湖之会”后作者有感而发而写下的。

百度百科-朱熹

红楼诗,曲与人物的对应关系(宝玉,黛玉,宝钗,熙凤)

唐太宗是李世民庙号,而庙号是皇帝被供奉在太庙里的称号,尽管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通常只有在去世以后才能被后继之君追封庙号,因此,李世民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叫太宗。至于魏征写的这篇劝谏疏为什么叫《谏太宗十思疏》,而且称呼李世民为太宗,完全是因为后世之人在编撰史书时,重新给这篇著名的劝谏疏取的名字,而魏征给李世民上的这道劝谏疏原本就没有题目,只有内容。

庙号的讲究

中华文化历来都很注重祭祀活动,尤其是祭祀祖先,庙号也与祭祀有关,古代的君主死后都会被后人立庙祭祀,而庙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商朝规定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也就是说只有死去的君王才会被立庙祭祀,只有被立庙祭祀才能被追上庙号。

庙号形式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此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再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给故去的皇帝上庙号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起初,并非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庙号,只有那些有大功大德的皇帝才能被上庙号,比如汉代一共有29位皇帝,拥有庙号的仅仅7位(西汉4位、东汉3位)。

汉代以后,庙号的评定标准开始逐渐放开,到唐代的时候,庙号正式成为皇帝标签,每位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庙号,人们对皇帝的称谓也由谥号转为庙号,比如唐太宗、唐高宗等,都是以庙号为称谓。

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和内容

唐太宗贞观中期,李世民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名臣的辅佐之下,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将唐朝的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上李世民任用李靖、侯君集等一干名帅大将扫清了突厥边患,***帝国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景象。

在取得贞观盛世的成果之后,李世民逐渐开始放纵自己,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于是,他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篇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四疏之一,因为按顺序这篇奏疏是第二道,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这道奏疏最经典的部分当属那段“人君十思”,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李世民看了魏征的这道奏疏之后,猛然警醒,为此还特意给魏征回了一道《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且这篇奏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在李世民之后的一些君主,也经常拜读这篇奏疏,用以规戒自己,由此可见这篇奏疏在封建时代的重要意义。

“太宗”出现在魏征奏疏上的真正原因

了解完庙号的讲究和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的背景之后,按理说李世民“太宗”的庙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出现在李世民尚且在世的时候,这不仅不合常理,而且非常的犯忌讳,因为按照庙号的授予标准,虽然李世民死后肯定会被追上“太宗”的庙号,但在李世民没死的时候,这样称呼李世民,绝对有诅咒他的意思,这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绝对是死罪,魏征作为朝廷重臣,不可能不明白这点。

其实,《谏太宗十思疏》这个题目跟魏征没有半点关系,他最初给李世民上这道奏疏的时候,并没有这个题目,而且古代臣子给皇帝上奏疏,都有严格的格式要求,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写文章写信一样,先写个题目。一般而言,古代臣子给皇帝上的奏折,都是以“臣”字开头,加上自己的爵位官衔,然后就是写奏疏的具体内容,最后还要写上“诚惶诚恐,微臣草上”、“叩请圣裁”之类的内容。

《谏太宗十思疏》这个名称的真正来历实际上是源于后世,因为李世民和魏征皆为历史名人,而且魏征的这篇奏疏也堪称经典,所以这篇经典的劝谏奏疏肯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之上,后人为了方便记录,就根据这篇奏疏的内容,重新取了一个名字,而将这篇奏疏录入史籍的时候,李世民早已过世,“太宗”的庙号也已确定,史官们以庙号“太宗”来尊称李世民也符合历惯例和传统,所以这篇奏疏也就叫《谏太宗十思疏》。

包括逸的四字词语有什么(精选41句)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伯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执挎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判词“可叹停机德”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钗雪里埋。

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一首说的是王熙凤。

终 身 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对 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 底意难平。

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

枉 凝 眉

一个是阆苑仙范葩,一个是美玉无理瑕。若说 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 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 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聪 明 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 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散 人亡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 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 灯将尽。呀!一场辛苦忽悲辛。叹人世,终难 定!

这首曲是唱王熙凤的。

林黛玉葬花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研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依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依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古诗!!急救(四天之内。回答满意追加20分!)大家帮忙

1、 舒适:舒适自由

2、 跑,逃,逃~。奔~。

3、 旁逸横出:犹言到处出没。

4、 龙盘凤逸:比喻怀才不遇。

5、 高情宜兴:清高超逸的情感。

6、 超然自逸:超越世事,安闲快乐。

7、 清新帅气:清美新颖,不落俗套。

8、 遗文逸句:指丢失的文章和句子。

9、 惊才风逸:指惊人的才华如风飘逸。

10、 畸流逸客:指高行脱俗的隐逸之士。

11、 隐居山林: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12、 休闲趣味: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趣。

13、 心逸日休:指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14、 损失: 损失:~散。~史。~事。~闻。

15、 劳逸结合:逸:安乐休息。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16、 遗风逸尘:前代遗留下来的风教和超逸事迹。

17、 逃逸无聊:指逃避世俗,心无烦恼。同逃世无聊。

18、 让逸竞劳:指安逸事相互谦让,劳苦事相互争夺。

19、 反劳为逸:疲劳;休息:休闲休息。把疲劳变成舒适。

20、 好逸恶劳:舒适;恶:恨,恨。贪图安逸,讨厌劳动。

21、 骚人逸客:指诗人、作家等优雅文人。与骚人墨客。

22、 安乐:安乐:安乐~。~乐(安乐)~待劳。闲情~致。

23、 绝伦逸群:伦:类;逸:超越。超越众人,无法比拟。

24、 闲情逸志: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趣。与闲情逸致。

25、 奢侈放逸:描述生活放纵奢侈,荒*无度。同骄奢*逸。

26、 暂劳永逸:犹一劳永逸。指以暂时的辛苦换取长久的安逸。

27、 高人逸士:逸:隐逸。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虚名利禄的人。

28、 龙盘凤逸: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华,没人赏识。

29、 一劳永逸:逸:舒适。努力一次,把事情做好,以后就不用费力了。

30、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做好,以后就不用费力了。一劳永逸。

31、 奢华放逸:奢华:过度,过度;休闲。气魄特别豪放,不受任何约束。

32、 旷世逸才:旷世:绝世;前所未有。逸才:超人智慧。当代罕见的杰出才能。

33、 高情逸态:高情:优雅情绪。逸态:休闲的表情。优雅的情感,舒适的表情。

34、 遗闻逸事:指前人或前人留下的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传闻。

35、 奔逸除尘:奔逸:疾驰;除尘:脚不沾灰尘。形容走得很快。也形容人才出众,无人能及。

36、 豪情逸致: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37、 劳思逸*:逸:舒适。只有参加实际工作,才能想到珍惜物力,懂得节俭;贪图安逸容易放荡堕落。

38、 隐藏: 隐藏:~士(隐居之士)。~民(a.旧时说隐居不做官的人;b.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当官的人也是匿民)。

39、 等待工作:休闲;劳动: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待疲惫的敌人来袭时给予迎头痛击。

40、 超过一般:超~。~兴(xigr***e;ng )(超逸豪放的兴趣)。~趣。~致。~产品(超脱绝俗艺术品)。~珍珠(特殊珍珠,隐喻人的品德)。

41、 闲暇,一劳永逸,旁逸倾斜,以逸待劳,以逸有趣,以逸有趣,以逸有趣,以畸流逸客,沉雄古逸,超逸绝伦,惊才风逸,以劳击逸,以逸尘破鞅,以逸胜利,以逸胜利,以逸胜利,以逸胜利。

孟子二章(富贵不能*,天降于大任于斯人也)原文,翻译

1写诗人居住环境(最好写街道上的景象)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鼓励学生学习的诗句

苦学

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

车胤囊萤光,孙康映雪读。

诸人家虽贫,有志自勤苦。

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

时光| 无名氏

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

年华若虚度,老来恨不浅。

时光容易逝,岁月莫消遣。

碌碌而无为,生命不值钱。

惜阴| 无名氏

古人惜光阴,贵于惜黄金

光阴金难买,黄金失可寻。

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

吾辈方少年,更应惜秒阴。

《杂诗》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唐代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代 韩愈 读书诗

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劝学》唐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陆游《寒夜读书》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明代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观书|明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

未信我庐别有春。

清代 袁枚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3景物描写的诗句(有关花和草的)

描写花的古诗

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4.***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画>)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 食>>)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一去二三里>)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赋得春风扇微和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唐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雁不多消气力,

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江南春怀

唐李白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

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早春夜望

唐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夏云

唐曹松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暝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晚望

唐贯休

登临聊一望,不觉意恞然。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终事东归去,干戈满许田。

早夏

唐胡宿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早秋

唐杜牧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秋雨叹

唐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辩,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秋山

唐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秋霁

唐崔道融

雨霁长空荡涤清,远山初出未知名。

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

边上晚秋

唐杜牧

黑山南面更无州,马放平沙夜不收。

风送孤城临晚角,一声声入客心愁。

湘江秋夕

唐杜荀鹤

三湘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秋月夜

唐顾非熊

旅雁迎风度,阶翻月露华。砧声鸣夜永,江上几多家。

秋晚山居

唐黄滔

爽气遍搜空,难堪倚望中。

孤烟愁落日,高木病西风。

山寂樵声出,露凉蝉思穷。

此时尘外事,幽默几人同。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冬深

唐杜甫

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

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

4珍惜粮食的(不要悯农)

唐代李绅的《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信息交流的(象信件传递之类的)

逢入京使

作者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求出自《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四字词80个,名言警句(或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10句。

原文:

《富贵不能*》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1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这个时期诸侯国,即齐、楚、燕、韩、赵、魏、秦这“战国七雄”之间互相攻打,战争不断。国君们任用的都是些尚功利、善打仗或者喜欢纵横捭阖的人,如商鞅、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

当时的知识分子即所谓“策士”,都想投机取巧,在某一诸侯国受到重用,升官发财。思想领域则是“百家争鸣”,与政治上的混乱局面不相上下。所谓诸子百家,就形成于此时。

此时,杨朱、墨翟之言尤其流行。孔子的仁义学说处在绝续之交,处在危机之中。此时孟子有一种危机感,于是,挺身而出,以继承孔子思想为己任,与当时的其他学派展开辩论。

孟子并不同意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至“妾妇之道也” 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语气不屑、轻蔑、鄙视。

第二层:“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为大丈夫”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语气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宋史》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第二百三十一(2)

四字词语有很多,下面内容摘自《中国上下五千年》,自己摘录四字词语。

1、混沌开天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2、人猿揖别

浩瀚宇宙,***苍茫。地球生命,雨露阳光。斗转星移,天行有常。大陆漂移,七洲四洋。四时更替,寒来暑往。云行雨施,万物生长。大千世界,包罗万象。自然造化,大块文章。千岩万壑,层峦叠嶂。电闪雷鸣,狂涛巨浪。云合雾集,千态万状。长林丰草,傲雪凌霜。飞禽走兽,虎视鹰扬。适者生存,不主故常。人猿揖别,挺起脊梁。劳动造人,历尽沧桑。幕天席地,饮露餐霜。栉风沐雨,昼行夜藏。茹毛饮血,食果为粮。穴居野处,袭叶为裳。钻木取火,文明之光。物竞天择,万物灵长。

3、人文初祖

赤县神州,地老天荒。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物华天宝,灿烂辉煌。人杰地灵,万世其昌。三皇五帝,视民如伤。经始大业,万古流芳。神农教耕,沐雨经霜。遍尝百草,救死扶伤。轩辕黄帝,始垂衣裳。成命百物,律吕调阳。结绳记事,不得其详。仓颉造字,天雨粟粮。刀耕火种,驯牛牧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植谷***桑。日落而息,处顺安常。尧天舜日,鼓腹击壤。天下为公,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深孚众望。过门不入,千古传唱。

4、文武之道

夏桀商纣,多行不义。酒池肉林,骄奢*逸。怙恶不悛,声名狼藉。恶贯满盈,众叛亲离。文王兴周,鸣琴而治。政简刑清,有凤来仪。拘而演易,太极两仪。变化无穷,天人合一。吉凶祸福,昼乾夕惕。天行其健,自强不息。武王伐纣,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发扬蹈厉。牧野之战,灭此朝食。放牛归马,与民休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乐刑政,宽猛相济。周公吐哺,宵衣旰食。天下归心,沐仁浴义。

5、五霸七雄

东周王权,有名无实。礼崩乐坏,鞭长莫及。五霸七雄,各行其是。喧宾夺主,比权量力。厉兵秣马,攻城略地。远交近攻,弱肉强食。名公巨卿,门庭若市。千金买骨,轻财重士。食客三千,良莠不齐待价而沽,择木而栖。毛遂自荐,露才扬己。脱颖而出,名噪一时。鸡鸣狗盗,等而下之。东奔西走,随物应机。郑伯克段,蔑伦悖理。处心积虑,不寒而栗。宋襄之仁,贻误战机。***仁纵敌,兵法大忌。越王勾践,辱国丧师。卧薪尝胆,报仇雪耻。商鞅变法,顿纲振纪。断而敢行,斧钺不避。开罪权贵,五马分尸。闻者兴起,顽廉懦立。赵武灵王,四面受敌。胡服骑射,高见远识。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田忌***,动态博弈。悲歌易水,风萧萧兮。图穷匕现,士死知己。李冰父子,兴修水利。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都江古堰,百世之利。帝王霸业,望尘莫及。

6、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应运而生。百花竞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异彩纷呈。畅所欲言,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著书立说,各显其能。儒家学说,以仁为本。中庸之道,修齐治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文章,历久弥新。春风化雨,泽被苍生。老庄之道,有无相生。深藏若虚,独善其身。绝圣弃智,和光同尘。遗世独立,小国寡民。清心寡欲,与世无争。顺其自然,返朴归真。墨家巨子,重厚少文。克勤克俭,身体力行。非攻兼爱,排难解纷。摩顶放踵,舍己为人。法家治国,政出一门。君主专权,以刑去刑。令行禁止,富国强兵。严刑峻法,民不堪命。名家善辩,领异标新。白马非马,钩深索隐。苏秦张仪,合纵连横。朝秦暮楚,斗角勾心。巧舌如簧,娴于辞令。高谈雄辩,绵里藏针。孙子兵法,奇正相生。出神入化,莫测高深。兵不厌诈,出奇制胜。诱敌深入,排兵布阵。攻心为上,兵不血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7、万世师表

大哉孔子,博闻精思。任重道远,格物致知。十五志学,发愤忘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见贤思齐,闻过则喜。敏而好学,三十而立。首创私学,传授六艺。教学相长,能者为师。有教无类,不偏不倚。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诲人不倦,苦心孤诣。循循善诱,发蒙启蔽。温故知新,日省月试。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周游列国,颠沛造次。君子固穷,蹈仁履义。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删诗定礼,垂范百世。述而不作,知人论世。煌煌论语,一言穷理。安贫乐道,朝闻夕死。川流不息,逝者如斯。无冕素王,百世之师。金声玉振,高山仰止。孟母三迁,善择邻里。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断机训子,郑重其事。教子有方,尽心竭力。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亚圣孟子,终成大器。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舍生取义。平治天下,鸿鹄之志。舍我其谁,浩然之气。

8、诗经楚辞

诗三百篇,直抒胸臆。兴观群怨,诗以言志。窈窕淑女,谦谦君子。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雨雪霏霏,杨柳依依。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乐而不*,止乎礼义。悠悠我思,中心藏之。屈子行吟,颠沛流离。上下求索,参天地兮。离骚天问,金相玉质。黄钟大吕,沉博绝丽。香草美人,衔华佩实。怀瑾握瑜,秉德无私。举世皆浊,百感交集。负石沉湘,端午享祭。

9、秦皇汉武

秦皇嬴政,前无古人。席卷八荒,整顿乾坤。中央集权,雷厉风行。设郡立县,同轨共文。师心自用,独断专行。焚书坑儒,万马齐喑。万里长城,蛟跃龙腾。气势磅礴,横亘古今。佞臣赵高,利令智昏。巧言令色,借刀。指鹿为马,包藏祸心。生灵涂炭,民怨沸腾。陈胜吴广,篝火狐鸣。登高一呼,应者如云。揭竿而起,斩木为兵。星火燎原,三户亡秦。西楚霸王,拔山举鼎。万夫莫当,勇冠三军。破釜沉舟,先声夺人。一以当十,雷霆万钧。火烧阿房,一意孤行。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鸿沟中分,鸣金收兵。四面楚歌,心灰意冷。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英雄本色,江山美人。生为人杰,叱咤风云。死亦鬼雄,青史留名。汉祖刘邦,市井平民。斩蛇逐鹿,临机制胜。避实就虚,捷足先登。约法三章,收买人心。鸿门赴宴,如履薄冰。随机应变,虎口余生。招贤纳士,举贤使能。左右逢源,小屈大伸。威加海内,舞笔弄文。衣锦还乡,竖子成名。淮阴韩信,饱经忧患。怀才不遇,一筹莫展。落魄江湖,时乖运蹇。胯下之辱,委曲求全。登坛拜将,独当一面。明修暗度,背水一战。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十面埋伏,稳操胜券。国士无双,如日中天。兔死狗烹,负屈含冤。成也萧何,时来运转。败也萧何,感慨万端。

文景之治,开物成务。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以农为本,卖刀买犊。精耕细作,五谷丰熟。安居乐业,自给自足。强本节用,民殷国富。萧规曹随,驾轻就熟。无为而治,黄老之术。武帝刘彻,允文允武。雄才大略,高瞻远瞩。犁庭扫穴,开疆拓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李广难封,命蹇数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骞出使,不远万里。丝绸之路,沟通中西。苏武牧羊,心存社稷。卧雪吞毡,矢志不移。昭君出塞,深明大义。琵琶胡语,如诉如泣。

太史公迁,大才?。子承父业,家学渊源。犯颜直谏,仗义执言。奇耻大辱,负重致远。学究天人,大笔如椽。通达古今,成一家言。鸿篇巨制,树碑立传。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传神写照,飞文染翰。秉笔直书,言近旨远。无韵离骚,藏诸名山。史家绝唱,不刊之典。

王莽摄政,谦恭下士。沽名钓誉,偷天换日。托古改制,徒劳无益。朝令夕改,人亡政息。光武中兴,回天挽日。正本清源,与民更始。班超马援,胸怀大志。投笔从戎,马革裹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西域岭南,立功立事。

10、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临危受命,六出奇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神人共鉴。桃园结义,相见恨晚。生死与共,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子攸、壝、绦,攸子行,皆至大学士,视执政。鞗尚茂德帝姬。帝七幸其第,赉予无算。命坐传觞,略用家人礼。厮养居大官,媵妾封夫人,然公论益不与,帝亦厌薄之。

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以朱勔为地,再起领三省。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媒糵密谋,斥逐朝士,创宣和库式贡司,四方之金帛与府藏之所储,尽拘括以实之,为天子之私财。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惟奉行文书而已,既不能堪。兄攸亦发其事,上怒,欲窜之,京力丐免,特勒停侍养,而安置韩梠黄州。未几,褫绦侍读,毁赐出身敕,而京亦致仕。方时中等白罢绦以撼京,京殊无去意。帝呼童贯使诣京,令上章谢事,贯至,京泣曰:"上何不容京数年,当有相谗谮者。"贯曰:"不知也。"京不得已,以章授贯,帝命词臣代为作三表请去,乃降制从之。

钦宗即位,边遽日急,京尽室南下,为自全计。天下罪京为六贼之首,侍御史孙觌等始极疏其奸恶,乃以秘书监分司南京,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年八十。

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与京不合者执政以柅之。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诗,阳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卒致宗社之祸,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

子八人,壝先死,攸、翛伏诛,绦流白州死,鞗以尚帝姬免窜,余子及诸孙皆分徙远恶郡。

卞字元度,与京同年登科,调江阴主簿。王安石妻以女,因从之学。元丰中,张璪荐为国子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擢起居舍人,历同知谏院、侍御史。居职不久,皆以王安石执政亲嫌辞。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

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于辽,辽人颇闻其名。卞适有寒疾,命载以白驰车,典客者曰:"此,君所乘,盖异礼也。"使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广州宝贝丛凑,一无所取。及徙越,夷人清其去,以蔷薇露洒衣送之。

绍圣元年,复为中书舍人,上疏言:"先帝盛德大业,卓然出千古之上,发扬休光,正在史策。而实录所纪,类多疑似不根,乞验索审订,重行刊定,使后世考观,无所迷惑。"诏从之。以卞兼国史修撰。初,安石且死,悔其所作《日录》,命从子防焚之,防诡以他书代。至是,卞即防家取以上,因芟落事实,文饰奸伪,尽改所修实录、正史,于是吕大防、范祖禹、赵彦若、黄庭坚皆获深谴。迁翰林学士。

四年,拜尚书左丞,专托"绍述"之说,上欺天子,下胁同列。凡中伤善类,皆密疏建白,然后请帝亲札付外行之。章惇虽钜奸,然犹在其术中。惇轻率不思,而卞深阻寡言,论议之际,惇毅然主持,卞或噤不启齿。一时论者以为惇迹易明,卞心难见。

徽宗即位,谏官陈瓘、任伯雨、御史龚夬疏其兄弟奸恶,瓘并数卞尊私史以厌宗庙之罪,伯雨言:"卞之恶有过于惇。去年封事,数千人皆乞斩惇、卞,公议于此可见矣。"遂陈其大罪有六,曰:"诬罔宣仁圣烈保佑之功,欲行追废,一也;凡绍圣以来窜逐臣僚,皆卞启而后行,二也;宫中厌胜事作,哲宗方疑,未知所处,惇欲召礼法官通议,卞云:'既犯法矣,何用礼法官议?'皇后以是得罪,三也;编排元祐章牍,萋菲语言,被罪者数千人,议自卞出,四也;邹浩以言忤旨,卞激怒哲宗,致之远谪,又请治其亲故送别之罪,五也;蹇序辰建看详诉理之议,章惇迟疑未应,卞即以二心之言迫之,惇默不敢对,即日置局,士大夫得罪者八百三十家,凡此皆卞谋之而惇行之,六也。愿亟正典刑,以谢天下。"诏以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

才逾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召为中太乙宫使,擢知枢密院。时京居相位,卞礼辞,不许。帝谋复湟、鄯,问于卞,卞以王厚、高永年对。与京合谋,竭府藏以事边,募商人运粮,不复问其直贵贱。鄯、廓至斗米钱四千,束刍钱千二百,秦中骚困。及取三州,进金紫光禄大夫,永年竟为帐下执去以降。自是西方交兵,连年不息,追仇任伯雨所言,曲自办理。至欲会狱证治,诸人坐贬。

卞居心倾邪,一意以妇公王氏所行为至当。兄晚达而位在上,致己不得相,故二府政事时有不合。京以中旨用童贯为陕西制置使,卞言不宜用宦者,右丞张康国引李宪故事以对,卞曰:"用宪已非美事,宪犹稍习兵,贯略无所长,异时必误边计。"帝令中书行之。京于帝前诋卞,卞求去,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

妖人张怀素败,卞素与之游,谓其道术通神,尝识孔子、汉高祖,至称为大士,坐降职。旋加观文殿学士,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易节镇东。

政和末,谒归上冢,道死,年六十。赠太傅,谥曰文正。高宗即位,追责为宁国军节度副使。绍兴五年,又贬单州团练副使。

攸字居安,京长子也。元符中,监在京裁造院。徽宗时为端王,每退朝,攸适趋局,遇诸途,必下马拱立,王问左右,知为蔡承旨子,心善之。及即位,记其人,遂有宠。

崇宁三年,自鸿胪丞赐进士出身,除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修撰编修《国朝会要》,二年间至枢密直学士。京再入相,加龙图阁学士兼侍读,详定《九域图志》,修《六典》,提举上清宝箓宫、秘书省两街道录院、礼制局。道、史官僚合百人,多三馆隽游,而攸用大臣子领袖其间,懵不知学,士论不与。初置宣和殿,命为大学士,赐球文方团金带,改淮康军节度使。

帝将去京,先逐其党刘昺、刘焕等,使御史中丞王安中劾之。攸通籍禁庭,闻其事,亟请间百拜以恳,帝意遂解。其后与京权势日相轧,浮薄者复间之,父子各立门户,遂为仇敌。攸别居赐第,尝诣京,京正与客语,使避之,攸甫入,遽起握父手为胗视状,曰:"大人脉势舒缓,体中得无有不适乎?"京曰:"无之。"攸曰:"禁中方有公事。"即辞去。客窃窥见,以问京,京曰:"君固不解此,此儿欲以为吾疾而罢我也。"阅数日,京果致仕。以季弟绦钟爱于京,数请杀之,帝不许。

攸历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少保,进见无时,益用事,与王黼得预宫中秘戏,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裤,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媟谑浪语,以蛊帝心。妻宋氏出入禁掖,子行领殿中监,视执政,宠信倾其父。帝留意道家者说,攸独倡为异闻,谓有珠星璧月、跨凤乘龙、天书云篆之符,与方士林灵素之徒争证神变事。于是神霄、玉清之祠遍天下,咎端自攸兴矣。

童贯伐燕,以攸副宣抚,攸童騃不习事,谓功业可唾手致。入辞之日,二美嫔侍上侧,攸指而请曰:"臣成功归,乞以是赏。"帝笑而弗责。涿州留守郭药师拥所部八千人举涿、易二州降,进攸少傅。王师入燕,进少师,封英国公。还,领枢密院。王黼罢政,帝欲大用攸,既而悔之,但进太保,徙封燕。帝欲内禅,亲书"传位东宫"字授李邦彦,邦彦却立不敢承,遂以付攸。攸退,属其客给事中吴敏,议遂定。

靖康元年,从上皇南下。及还都,始责为大中大夫,继而安置永州,连徙浔、雷。京死,御史言攸罪不减乃父,燕山之役祸及宗社,骄奢*泆载籍所无,当窜诸海岛。诏置万安军,寻遣使者随所至诛之。

翛初以恩泽为亲卫郎、秘书丞,至保和殿学士。宣和中,拜礼部尚书兼侍讲。时棻弟兄亦知事势日异,其客傅墨卿、孙傅等复语之曰:"天下事必败,蔡氏必破,当亟为计。"翛心然之,密与攸议,稍持正论,故与京异。然皆蓄缩不敢明言,遂引吴敏、李纲、李光、杨时等用之,以挽物情。寻加大学士,提举醴泉观。

钦宗立,翛上募兵陕西策,自请行,又劝西幸,帝颇***纳,俾知京兆府。计垂就,攸忌其功成,会金破濬州,徽宗南幸,攸***徽宗旨,请翛守镇江,改资政殿大学士。或谓翛前计已乖,宜勿行。翛幸得去,不复辞。流言至京师,谓将复辟于镇江。帝趣迎上皇还,而责翛昭信军节度副使。

攸之诛也,御史陈述且行,帝取诏批其尾曰:"翛亦然。"于是并诛。

崈者,京族子也。性矫妄,善谈鬼神事。当承门荫,固推与庶兄,宗族称为贤。崇宁初,京党以学行修饬闻诸朝,与泉州布衣吕注皆著道士服。召入谒,累官拜给事中兼侍读。

京去位,为言者所攻,以显谟阁待制提举崇福宫。言者复论其不学无文,结豪民,规厚利,持道家吐纳之说以为论思,侍立集英瞑目自若为不恭,遂夺职。陈正汇上京变事,置狱京师,具陈在杭州时,日闻崈盛言京有后福,狱上,诏削其籍。京复相,徽宗戒毋得用崈但复集英殿修撰,旋还待制,提点洞霄宫。宣和中,卒。

赵良嗣,本燕人马植,世为辽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政和初,童贯出使,道卢沟,植夜见其侍史,自言有灭燕之策,因得谒。童贯与语,大奇之,载与归,易姓名曰李良嗣。荐诸朝,即献策曰:"女真恨辽人切骨,而天祚荒*失道。本朝若遣使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议者谓祖宗以来,虽有此道,以其地接诸蕃,禁商贾舟船不得行,百有余年矣。一旦启之,惧非中国之利。徽宗召见,问所来之因,对曰:"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万一女真得志,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事不侔矣。"帝嘉纳之,赐姓赵氏,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自此始。迁直龙图阁,提点万寿观,加右文殿修撰。

宣和二年二月,使于金国,见其主阿骨打,议取燕、云。使还,进徽猷阁待制。自是将命至六七,颇能缓颊尽心,与金争议,进龙图阁直学士。既得燕山,又加延康殿学士、提举上清宫,官至光禄大夫。

良嗣言:"顷在北国,与燕中豪士刘范、李奭及族兄柔吉三人结义同心,欲拔幽、蓟归朝,沥酒于北极祠下,祈天为约,俟他日功成,即挂冠谢事,以表本心,初非取功名而徼富贵也。赖陛下威灵,今日之事幸而集,顾前日之约岂可欺哉?愿许臣致仕,使得买田归耕,令有识者曰:'此平燕首谋之人,得请闲退,天下美事也。'不然,则臣为敢欺神明,何所不至?"凡三上章,诏不许。既而朝廷纳张觉,良嗣争之云:"国家新与金国盟,如此必失其欢,后不可悔。"不听。坐夺职,削五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