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正色无所惧是什么生肖,直言无畏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22 0
  1. 古代大军出征的时候都要说些师出有名的话,有哪些?
  2. 三国陈琳写的讨贼檄文内容
  3. 关于说话的成语
  4. 无所回避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5. 曹操的名言名句
  6. 含然的成语
  7. 史记故事中的好句

 导语: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成语故事300字(通用1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语故事 篇1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直言正色无所惧是什么生肖,直言无畏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成语故事 篇2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汉献帝时,曹操独揽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次,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孙权,孔融(孔子后代)反对,劝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听,孔融便在背地里发了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与孔融不睦,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报告,并挑拨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祢衡对您无理谩骂,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听,大怒,当即下令将孔融全家抓起来一并处死。

 孔融被捕时,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个个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却在那儿玩琢钉的游戏,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家人以为孩子不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们赶快逃跑。孔融也对执行逮捕任务的使者恳求说:“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爸爸,你不要恳求了,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恳求有什么用?”结果,两个孩子从容不迫地和父亲一起被抓去处死。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成语故事 篇3

 前段时间我读了成语故事,了解许多成语的故事。比如一心一意、门庭若市等等。

 其中我记的最清楚的是“门罗可雀”这个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当上了官,天天都有人来拜访他,后来他被免去了官职,他们家门前就十分的安静,简直可以张网捕鸟了,后来他又当上了官,他家来拜访的人又是络绎不绝,他感慨的贴了几句话在门上:一生一死,乃之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社会中的贿赂,那些人通过给那些官员钱来让自己获得利益,难道这不是可耻的行为吗?

 还有朽木难雕这个成语我也记的很清楚,它的故事是说孔子的学生宰予说起话来娓娓动听,孔子认为他必成大器,可是不久宰予暴露了懒惰的毛病,一天孔子在给大家讲课,可宰予却在房间里睡大觉,学生们听到了之后哄堂大笑,孔子叹了口气说:“腐烂的木头是雕刻不得的,粪土似得墙壁是粉刷不得的。宰予是个言行不一的人,我要从他那吸取教训,不能再以言信人了!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看人不能看他的外表和语言,应该看的行动,来决定。

 这两个故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故事,也十分精彩。

成语故事 篇4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只猴子。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橡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之间竟然能交流沟通了。

 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又碰上粮食欠收,所以老人就想把每天的橡子由八颗改为七颗。

 于是,一天,他和猴子们商量说:“现在粮食不够了,从今天开始,食物必须节约着吃。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三颗橡子,晚上还是照常给四颗橡子,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猴子们听到老人的这番话,非常生气,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纷纷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窜来跳去,貌似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分配情况的强烈不满。

 老人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这样吧,我每天早上分别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总该可以了吧?”

 这群猴子们听了,觉得早上的橡子数量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比晚上的多,就换了另一番模样,纷纷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成语故事 篇5

 天真烂漫

 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纳。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原来,宋朝是赵姓打的天下, “肖”是赵的偏旁。画家表示自己永远思念南宋,并隐居在苏州的一 所寺庙里。郑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挂了一块大匾,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四个字: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 成,把其中的“十”字 放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说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内。有一次.他画了二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画上的墨兰,自然全无土根的。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大家欣赏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一致夸它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

 释读“天真”指单纯;“烂漫”自然的意思,这则成语常用来指人 心地单纯,坦率自然。也用来比喻青少年或儿童心地单纯善良。

 出处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大会,高可五寸许。天真烂漫,超出物表。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

成语故事 篇6

 死而不朽

 解释:指身虽死而声名、事业长存。

 成语故事:

 公元前549年,鲁国的大夫穆叔奉命到晋国去访问。晋国的卿范宣子接待了他,并且与他交谈起来。范宣子问穆叔道:“古人有话说:‘死而不朽。’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穆叔不清楚范宣子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没有马上口答。范宣子以为穆叔答不上,得意他说:“我的祖先,虞舜前是陶唐氏,夏朗后是御龙氏,在商朗是象韦氏,在周朝则是唐社氏。周王室衰败以后,由晋国主持中原的盟会,执政的是范氏。所谓‘死而不朽’,恐怕说的就是这个吧!”穆叔听他这样说,觉得很不入耳,便说:“据我所听到的,这叫做世禄,也就是世世代代享受禄位,而不是‘不朽。鲁国有一位已经去世的大夫,叫藏文种。死了以后,他的话世世代代没有被人们废弃。所谓‘不朽’。说的是这个吧。”他接他又说:“我听说,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如果能做到这样,虽然死了也久久不会被人们废弃。这叫做三不朽。若只是保存和接受姓氏,用来守住宗庙,世世代代不断绝祭祀,那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不能说是不朽。

成语故事 篇7

 有名无实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际,无法跟大夫们相比。我正为此犯愁。你为什么要祝贺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为你贫穷才来道贺的呀!穷,不一定是坏事;你只要回忆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韩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这件事。最后他又说:“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样贫困,就想到您已经有了他那样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贺。不然,我只会担心,哪会再向您表示祝贺呢?”韩宣子听了叔向的话,顿时愁云消散,向叔向行礼说:“多谢您对我的指教,要不我连自己将走向灭亡也不知道呢。”

释读 表示有虚名,而无实际内容。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出处 《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国语·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成语故事 篇8

 道听途说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爱说空话的人。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说。

 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

 艾子说:“这也不可能。”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吧。”

 艾子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一直加到10只。

 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

 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又向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10丈宽,10丈长。”

 艾子听了说:“哪有这事,不可能的。”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那大概有20丈长吧。”

 艾子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肉呢?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什么地方?你见过吗?你刚才说的鸭子又是哪一家的?”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释读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成语故事 篇9

 防微杜渐

 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

 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接着他又说:"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诫我们,我们就应该注意危害国家的灾祸发生。穿破岩石的水,一开始都是涓涓细流,长到天上的大树,也是由刚露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还在萌芽的时候消除它,这样就能够安定汉室王朝,国泰民安。”

 汉和帝听从了丁鸿的建议,革掉窦宪的官职,消减窦氏家族的势力。朝廷除去了隐患,国势便开始有了好转。

成语故事 篇10

 明目张胆

 唐朝中期,有位大臣名叫韦仁约,字思谦。因“仁约”和武则天的父亲武士矱之名偕音,为了避讳,他就废名用字,称韦思谦。他为人刚正,敢于直言。

 唐高宗时,韦思谦担任监察御史,负责对各级官吏的政绩考察。有一次,他在考察中,了解到中书令褚遂良压低地价、强买他人土地一事。虽然褚遂良当时位尊官高,而且深得唐高宗信任,但韦思谦毫不畏惧,仗义执言,上书弹劾褚遂良,褚遂良因此被革去中书令的职务,贬为同州刺史。褚遂良因此怀恨在心。

 时隔几年,褚遂良官复原职,重新担任中书令。他利用职权对韦思谦打击报复,把韦思谦贬到外地当一个七品小县官。

 大家对韦思谦的遭遇很同情,劝他以后要圆滑世故一些,不要再得罪权贵了。但是,韦思谦态度坚决地说:“大丈夫要敢于直言,敢作敢为,遇到损害国家、危害百姓的事,就决不放过,明目张胆地报答国家的恩惠。岂能碌碌无为,只图保全妻子儿女呢!”

释读 明目:睁开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形容有胆识,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 《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成语故事 篇11

 "八仙过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人物。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及葫芦,汉钟离有芭蕉扇,张果老有纸叠驴,蓝***和有花篮,何仙姑有莲花,吕洞宾有长剑,韩湘子有横笛,曹国舅有玉版。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动的记述见于明吴元泰之《东游记》。该书写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有一天,他们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显"神通"而过。其他诸位仙人都响应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后来,人们把这个掌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成语故事 篇12

 成语名字上医医国

 汉语拼音shàng yī yī guó

 近义词:安邦治国

 反义词:下医医病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成语解释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上医医国造句上医医国是忠臣的鸿鹄之志最高理想。

 上医医国的成语故事

 “上医医国”论的出现,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人文志士每以“活国医”、“医国策”自诩。黄庭坚《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曰:“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陆游《小疾偶书》“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辛弃疾《菩萨蛮赠张医道服为别且令馈河豚》“万金不换囊中术,上医元自能医国”。

成语故事 篇13

 成语名字半疑半信

 汉语拼音bàn yí bàn xìn

 近义词:半信半疑、半信不信、可有可无

 反义词:坚信不疑、确信无疑

 成语出处唐·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成语解释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是非不能肯定。

 半疑半信造句这事有点悬虚,弄的大家都是半疑半信。

 半疑半信的成语故事

 古筑城曲五解 唐代 元稹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平城被虏围,汉?城墙走。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成语故事 篇14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故事。楚庄王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者,以死罪论处!”朝野上下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当时主管军政的右司马以他的机智,委婉的用猜谜方式劝谏了庄王:“臣在南方时,见到一只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啊?”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此后,楚庄王整顿朝纲,重振君威,没过多久把楚国治理得国富兵强。

成语故事 篇15

 成语典故 情投意合

 成语拼音 qínɡ tóu yì hé

 成语解释 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成语故事或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成语造句 我们相聚既久,~,岂不知远别为悲?(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近义词 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反义词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歇后语小二黑结婚

 成语英译 hit it off

 成语故事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死后为逃避战火来到江南桃花坞,很多崇拜她的文人前来拜访她。有一年她用红梅花粘出上联“独梅隆冬遗孀户”,杏花村秀才明白其意,第二年用杏花粘上下联“杏林春暖第一家”。从此两人情投意合地生活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篇16

 拼音bù láng bù yǒu

 出处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诗经·小雅·大田》

 释义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不郎不秀

 押韵词永传不朽、捉衿见肘、吹唇唱吼、狗咬狗、移花换柳、余香满口、留犂挠酒、糖舌蜜口、摧枯拉朽、拉家带口。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一首反映西周农事生活的诗篇《大田》,诗人抒发风调雨顺带来丰收的喜悦心情:“谷粒长了皮壳,长得坚实完好,没有稂草莠草。除去青虫、丝虫等虫害,不让它祸害我的庄稼。稷神有灵,快把它们投进大火。”

 成语示例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耽误了人家女孩儿,岂不可惜。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成语故事 篇17

 成语名字宜嗔宜喜

 汉语拼音yí chēn yí xǐ

 近义词:宜喜宜嗔

 反义词:面无表情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成语解释指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

 宜嗔宜喜造句她的性格真好,不论什么事情,都会满面春风宜嗔宜喜地做起来。

 宜嗔宜喜的成语故事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元和令]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上马娇]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成语故事 篇18

 成语利令智昏出处: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

 利令智昏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战国时,秦国派大将白起,带领人马,攻伐韩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野王位于韩国的上党同韩国内地之间的重要通道。野王被占,上党就孤立了。上党的地方官冯亭,准备归附赵国,希图得到赵孝成王的保护。

 赵孝成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平阳君”赵豹不同意,他说:“无故受利,会招致祸殃的,不如不要”。“平原君”赵胜说:“不要白不要,如此一大块好地方,不费任何代价,送上门来还不要吗!”赵王赞成赵胜的意见,就派他去接收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

 可是这一来,把秦国激怒了。秦国又派白起去打赵国。在这次战争中,赵国大败,四十万赵军,全部覆没。

 司马迁对此评论说:“平原君”赵胜,在当时虽然也算是个著名人物,但是他的眼光到底还是太短浅了些,因为贪图私利,而使头脑发昏,理智不清,这就是所谓“利令智昏”啊。

古代大军出征的时候都要说些师出有名的话,有哪些?

袁绍讨曹檄文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

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

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

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

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

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

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

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

大臣立权之明表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

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位,舆

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

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

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

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

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

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

虎文,奖蹙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

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

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

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

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

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

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

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

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

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

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

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

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

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

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

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

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

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

国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

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

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

残酷烈,于操为甚!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

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

灭忠正,专为袅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

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今

乃屯据敷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

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

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

震虎步,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火票]炭,有何不

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

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

张杨之余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仇

敌。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

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

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翼,莫所

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

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

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

立功之会,可不勖哉!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

远州郡,过听给与,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

明哲不取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现兵,与

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

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

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

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译文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弱,赵高执政,专权控制政局,自己作威作福,最终导致灭族之祸,至今背负骂名,到了吕后时期,吕禄、吕产专政,擅自处理政事,以及宫内事务,下级欺凌上级,全国的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讨叛乱,尊立刘氏皇帝,所以能国家兴隆,他们也光照史册,这就是大臣立功的典范。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使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乘坐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和灾祸,袁绍统领豪杰,产出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虐待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于是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袁绍于是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又让他担任兖州刺史,让他披着虎文将袍,交给他军队,给他奖罚的权利,希望他能够像秦国将军(孟明视)一样将功赎罪。但是曹操趁机飞扬跋扈,更加变本加厉,剥削人民,残害贤能良善的人,前任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出名,直言正色,从不阿谄奉承,却被曹操杀死把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妻子二女都被。从此官员怨愤痛恨,民怨更加厉害,一个人振臂一呼,整个州都群起响应,所以被徐方打败,土地被吕布夺取,逃到东部故乡,没有立足之地。袁绍本着扶弱惩强的意愿,而且不和善于叛变的吕布同党,于是又发动兵马,征讨吕布,金鼓震天,吕布被打败,拯救了曹操面临死亡的威胁,恢复他的官职,就算袁绍对兖州的百姓没有恩惠,也对曹操有大恩。

后来皇帝把京都从长安迁到洛阳,群贼乱政,当时冀州正有北边少数民族的侵犯,分裂土地,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为使者,下令给曹操,让他缮修洛阳宗庙,保护年幼的皇上。他却趁机放纵专行,住在宫内,玷污王宫,败乱法纪,一个人担任三个重任,专制朝政,封爵、赏赐都出自自己的想法,判罪、杀都出自他一人之口,他喜欢的人就让他五族都受到恩惠,他讨厌的人就夷灭人家的三族,在公众场合议论的都被公开,私下发牢骚的就秘密,人们在路上只敢用眼色打招呼,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名义上主持朝会,公卿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

前任太尉杨彪,历任司马、司徒、司空,位置极高,曹操因为小的怨恨,诬告他的罪名,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恣意虐待,不顾法律的约束。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他的建议都值得***纳,所以朝廷奖励他,给他加官晋爵,曹操打算篡权,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了他,事先都不让皇帝知道。又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他的陵墓很是尊贵,松柏桑梓,尤其庄严肃穆,而曹操率领将领士兵,亲子发掘他的陵墓,打破棺椁,露出尸体,**金宝,至令朝廷流泪,百姓感伤!曹操攻打徐州,焚烧房屋,发掘坟墓,牵连了梁孝王的陵墓,曹操知道后也不过问。还成立所谓的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也是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抢夺,没有坟墓不被挖掘的,他身处***,却做桀纣那样的事,祸国殃民,毒害人鬼,再加上苛捐杂税,地方别人加害自己,罗网布满田野,陷阱充塞道路,人们稍微一动手就能碰上他的罗网,一动脚就能踩到他的陷阱;所以兖州、豫州都是无法生活的百姓,京都民怨沸腾,历观古今书籍,所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曹操是最厉害的!

袁绍正在外征讨叛乱,没来的及教诲曹操,以为对他宽容,或许他自己有所收敛,但是曹操豺狼野心,包藏祸心,竟然想谋害国家栋梁,孤立大汉皇帝,忠正之人,自己成为枭雄,去年袁绍北征,讨伐公孙瓒,公孙瓒也是个大贼寇,抵抗了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打败公孙瓒,暗地发布命令,打算借皇上的名义,偷袭袁绍,所以领兵到了黄河边,正要过河,正好行藏败露,公孙瓒也被袁绍平定,所以使得曹操锋芒被挫,企图没有实现。现在他又屯兵在敖仓,以黄河为屏障,打算以螳螂一样的力量,挡住大车!袁绍身负汉帝的委托,威震宇宙,雄兵百万,骁勇的骑兵众多,拥有像中、黄、育、获一样的勇士,和良弓、劲弩的强势,并州横跨太行山,青州横跨济漯河,大军度过黄河作为先锋;荆州出兵宛叶作为后援。聚集猛士,兵临敌军,就像举起烈火来烧蓬草,倾覆沧海冲刷一切,有什么消灭不了?如今汉室衰弱,纲纪废弛,朝廷没有一个贤人辅佐,担任辅臣的没有一个有气魄的,朝廷之内,精明能干的大臣,都垂头丧气,无所依赖,就算有忠义之人,被暴虐的曹操所胁迫,如何能施展能力,曹操又派七百精兵,围守皇宫,对外说保卫皇上,其实是拘禁皇上,担心他篡位的打算,趁机发作,这是忠臣肝脑涂地的时候,烈士立功的机会,怎能不把握住!

现在曹操矫诏称制,派遣军队,担心边远的州郡,不听指挥,违抗命令叛变于自己,就接着发丧的名义,被天下人耻笑,这是聪明的人不做的事。从现在起幽州、并州、青州、冀州,四州同时进兵,各县各郡也整顿义兵,包围了曹操的边界;显***武,共同匡扶社稷,不凡的功劳,就要获得了。能获得曹操人头的,封为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曹操部下偏将官吏有投降的,都不予追究。广宣恩信,大加厚赏,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皇上又难了。大家要遵守此檄文就像遵守律令一样!

三国陈琳写的讨贼檄文内容

古来征战,师出有名则直,师出无名则曲,所以出师者都会搞一些战前动员的所谓“誓师”,历史上这种“师出有名”的文章有很多。

一、古代:

1、历史上最早的“誓师”恐怕要算“汤誓”,就是商汤讨伐夏桀的动员令,中有“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啊,我宁可跟你一起灭亡!

2、秦末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他们的誓师口号是“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不死则罢,要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三国袁绍讨伐曹操时,陈琳为他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也算古往今来誓师名篇。

4、唐初武周时期,骆宾王的《讨武檄文》也算一篇。

二、近代:

1、民国十五年(1926年7月)广州革命***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誓师北伐。

2、1937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发布《抗日宣言》。

3、1947年10月,***中央发出《中国人民***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关于说话的成语

原文: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

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

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袅雄。

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今乃屯据敷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火票]炭,有何不灭者哉?

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杨之余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仇敌。

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

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给与,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

书到荆州,便勒现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译文: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图谋危害来控制变化,忠臣忧虑难以用立权。这是因为有不同寻常的人,然后有不寻常的事;有不寻常的事,然后建立不同寻常的功。

那不是一般的人,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以前的人,强大的秦国弱主,赵高掌权,专制独裁,威幸福由自己;当时人胁迫,不敢直言;最终有望夷的失败,祖宗烧灭,玷污到现在,永为后世的借鉴。到了吕后后期,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管梁、赵;擅自决断政务,裁决撤销禁止;下陵上替代,天下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杀逆贼暴徒,尊立太宗,所以能王道兴盛,光显著:这是大臣立权的明显标志。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倌、徐璜并作,贪婪放纵,伤害教化虐待百姓;父亲皇甫嵩,请求匄领养,因贪赃***位,车金银宝玉,运输货物代理门,窃取三公职位,倾覆国家。曹操赘合遗丑,根本没有美德,豕票狡猾锋协,喜欢灾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继续遇到董卓,侵权暴虐的国家。于是提剑挥舞击鼓,发命令东方,网罗英雄,抛弃前嫌***用;所以就与曹操同谘合作,授以助师,对他的鹰犬的才能,爪牙可用。

至于我很短略,轻进易退,死伤挫折,多次丧失军队;幕府就又分兵命令精锐部队,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身穿文,奖励?戚威柄,希望获得秦军一克的回报。

而曹操承条件飞扬跋扈,恣意行凶差错,掠夺百姓,残害贤良。所以九江太守边让,才智杰出,天下闻名;正色直言,论不阿谀奉承;本人首先被斩首悬挂示众的惩罚,妻子儿女遭受屠戮。

从此人愤恨悲痛,百姓怨恨越来越重;一人振臂,全州同声音。所以身在徐州打败,土地被吕布;彷徨东裔,踏上据无所。

幕府只有强干弱枝的意义,而且不叛变者的党,所以又拿起表扬身披铠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吕布的军队投奔沮;拯救他的死亡的威胁,再那一方的位:那么幕府无德在兖州境内的百姓,而有大功于操啊。

后来皇帝凯旋,一群敌人入侵攻击。当时冀州才有北部边境的警戒,无暇离局;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功,就派遣曹操,使修缮郊庙,翊卫幼主。

曹操便纵情:专门从事威胁迁,当御省禁止;低侮辱王室,败坏法度纲纪混乱;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游戏将在口;我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大家谈论的接受公开的处罚,腹部议论的人蒙隐杀;

百官闭口,道路用眼睛;尚书记会见,公卿充当品而已所以太尉杨彪,典经二司,享受国家最高职位。曹操因为眼角小小,被认为不是罪;榜楚参加,五狠毒到;触情任差错,不顾法度。另外,议郎赵彦,忠臣直言,义有可***纳,因此圣明的朝廷含听,改容加装饰。

曹操想迷剥夺时明,杜绝进言之路,擅自收立杀,不需报国家。又梁孝王,先帝的同母兄弟,陵墓尊贵显赫;松柏桑梓,还应该恭敬。

而曹操率领将吏士,亲临发掘,打开棺材裸尸,抢夺金银珠宝。最令我朝流泪,百姓伤心!曹操又特别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述隳突,无骨不露。

身处三公的职位,而实行的是架敌人的态度,污染国害民,毒施人鬼!加上其细致残酷苛刻,科防互设;罾缴充路,陷阱阻塞道路;用挂网,动脚撞机攻陷:所以兖州、豫州有无聊的人,皇帝都有叹息的怨恨。

纵观历史,无道之臣,贪婪残酷激烈,超过曹操!幕府正在盘问,还没来得及整理训;加绪包容,希望可以弥补。而曹操豺狼野心,暗包祸谋划,于是想摧毁阻挠栋梁,孤弱汉室,除了消灭忠诚正直,专为袅雄。

以往的击鼓北征公孙瓒,强盗叛逆,抵抗围攻一年。曹操趁他未破,阴交书命令,外助师,内互相袭击。与他的使者暴露,他也被杀,所以让锋芒受挫萎缩,他的***没有实现。现在就占据陈仓,依据黄河天险,想用螳螂的斧头,驾御大车前进的道路。

幕府奉汉的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人骑兵千群;奋斗中黄育得到的人,在良弓强弩之势;并州越过太行,青州涉水渡江漂;大军泛黄河而角的前,荆州下弯叶而抄后路:雷虎步,如果把大火把万物飞蓬,倒大海以沃[火票]炭,有什么不灭的!?

另外操军吏士,它可以作战的人,都是出自于幽冀,有人因此营部队,都怨恨想回家,流泪北方。其余兖州、豫州的人民,等到吕布张杨的余部,灭亡威胁,孙权当时如果从;各受创伤,人是仇敌。

如果回师正在前往,登上高高的山冈上,敲鼓吹,扬素指挥以启下路,必然土崩瓦解,不需要流血。如今汉室衰落,纲纪松弛绝;圣朝没有一点的帮助,四肢无冲击的形势。

正在附近的内,精选的我,都垂头.翼,无所凭恃;虽然有忠义的助手,威胁在暴虐的我,他能展其节?又拿着部下精兵七百,包围皇宫,外托宿卫,其实抓住。恐怕篡位叛逆的萌芽,就从这里开始。这是忠臣肝脑涂地的秋天,烈士立功的机会,可不勉励哦!

曹操又***传命令称为“制,派使者征发军队。担心边远州郡,不过听给,违背众人一起背叛,举而丧失名誉,被天下人耻笑,那么明智不可取的。当天幽和青冀四州并进。

书到荆州,便率现战争,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自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同时匡扶社稷:那么不同寻常的成功在这里写。

他能拿第一的,封五千户侯,重赏五千万。部下副将将校诸官吏投降的人,不要有问题。广应受到信,班扬符奖赏,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朝廷有受迫的困难。如果法律!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他本人在三国人才济济的情况下虽不太有名,也是天妒英才,死的比较早。他一生三易其主,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始终不改初衷。虽然史书上关于陈琳的记载不多,但是他一生中最有名的《讨贼檄文》却是三国名篇,单凭着这篇文章,陈琳便青史留名。

陈琳的这篇讨贼檄文,全名《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文章,言辞犀利,感情恳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当时陈琳在袁绍手下当幕僚,袁绍与曹操隔江相望,他为了在舆论上打压曹操,为自己的统治营造合理合法的政治理论基础,命令他手下的大才子陈琳写了很多篇讨伐曹操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这篇讨贼檄文。

不久官渡之战爆发,虽然陈琳竭尽全力为袁绍出谋划策,但是袁绍还是失败了,从此一蹶不振,袁氏家族也退出历史舞台。

传说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正被头痛病折磨,曹丕曹植都急的不可开交,恰好此时有人呈上来陈琳的这篇讨贼檄文,周围的人都不敢念。不过曹操听说是陈琳写的文章,就命令曹丕念给他听。陈琳在文中大骂曹操祖上,不料曹操听后非常激动,竟然头痛消失了,从此以后陈琳文章能治好曹操头痛的名声就传开了。

曹操后来把陈琳召到自己麾下做谋士,他不计前嫌,重用陈琳,陈琳也非常感激曹操的宽宏大度,知遇之恩,一直在曹操手下尽心尽力。直到不幸染病去世。

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陈琳首先是个才华横溢,善写文章的大才子,这一点从他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文***飞扬,感情激烈,堪称三国名篇。

陈琳也凭借这篇文章而名垂千古,而且这本来是陈琳为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文章,但是却神奇的治好了曹操的头痛病,陈琳也因此成名。

陈琳一生虽然三易其主,但是始终不改其志。他虽然是个文人,但是其实很有政治远见的。当他还在大将军何进的手下当主簿的时候,那时虽然是个小官,但是面对何进要将董卓引狼入室的时候,何琳立即劝谏他不要这么做,可惜后来何进不听,自取灭亡。由此可见,何琳的政治眼光是很准的。

陈琳这样的文人,一旦遇到明主,便死心塌地,忠心不二。他在何进手下极力劝阻,在袁绍麾下又多次为他写讨伐文章,后来在曹操手下,不仅常常出谋划策,随军出征,而且还一起吟咏文章,游山玩水。何琳写的文章常常不用删减一字,他感念曹操的知遇之恩,宽宏大度,所以誓死效忠,敢不用命。

总结下来,陈琳这样的人一方面自己是个大才子,文章写的好,更可贵的是,他虽然几次易主,但都是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并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常常写诗感叹民生之苦,为百姓流离失所而痛心疾首,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这一点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得的。他人格高尚,品行端正又才华横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陈琳,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长撰写章表书檄,风格豪放。汉灵帝时,为大将军何进主薄(即掌管文书的佐吏,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当时汉朝外戚宦官轮流执政,朝野内部争权夺利。

面对这样的乱局,何进想诛杀宦官,引兵入京,劫持太后,陈琳极力劝谏何进,何进一意孤行。后董卓入京,立献帝,何进被杀。何进死后,陈琳归依袁绍门下。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后,袁绍惨败,陈琳依附曹操。建安二十二年,爆发瘟疫,陈琳不幸受染去世。

说起陈琳和曹操,在官渡之战爆发时,陈琳当时在袁绍门下,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说曹操愚昧短见、放纵专横、篡夺皇位等,总之骂的非常难听,连曹操的祖宗都一起骂了,其父、祖父等无一幸免。

曹操知道后,气的头风病都好了。袁绍败后,陈琳被抓于曹操面前,曹操质问他:“你骂我就骂,为什么连我祖宗也骂?”陈琳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笑而不语,遂让其在自己门下,为自己效力。

从曹操处理陈琳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曹操的度量真的不是一般大。曹操一直视天下为己任,爱惜人才,为了留住人才,甘心受辱,不计前嫌,比如不杀关羽、不杀张绣、重用张郃、重用张辽等,都体现了他的仁慈和非凡度量,是袁绍等人学不来。

百度百科—檄文选摘之二

无所回避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对答如流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1,络绎不绝,人来人往,万人空巷,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摩肩接踵 门庭若市 川流不息 趋之若鹜

2,无悠无虑 面不改色 胸有成竹 临危不惧 镇定自若

大义凛然

忠于职守

视死如归

先人后己

舍己为人

兢兢业业

3,对答如流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能说会道

头头是道

侃侃而谈

能说会道

头头是道

有条不紊

曹操的名言名句

词目

无所回避

发音

wú suǒ huí bì

释义

回避:避忌。没有什么避忌或讳言的。

引用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 ...戚大臣。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强壮锋气,见事风生, 无所回避 ,率多果敢之计,莫为持难。广汉终以此败。初,广汉... 《汉书》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擢为司隶校尉,刺举 无所回避 ,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廷尉处其法,半用半不用,公卿贵... 《后汉书》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再迁广汉太守,有政绩称。时阴氏宾客在郡界多犯吏禁,茂辄纠案, 无所回避 。会洛阳令董宣举纠湖阳公主,帝始怒收宣,既而赦之。茂喜... 《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丁鸿列传 ...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 无所回避 。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宋寒列传 ...王调、故蜀郡太守廉范等群党,出入宪门,负势放纵。意随违举奏, 无所回避 ,由是与窦氏有隙。二年,病卒。孙俱,灵帝时为司空... 《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 ...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 无所回避 ,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杜尹李谯郤传 ...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每直言 无所回避 ,为代所嫌。太常广汉镡承、光禄勋河东裴俊等,年资皆在光... 《晋书》卷一百十六·载记第十六 ...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性清俭鲠直,不修威仪,屡献谠言, 无所回避 ,季龙甚重之。朝之大议,靡不参决,公卿亦惮而推下之。武... 《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三十五·王僧达 颜竣 ...竣藉蕃朝之旧,极陈得失。上自即吉之后,多所兴造,竣谏争恳切, 无所回避 ,上意甚不说,多不见从。竣自谓才足干时,恩旧莫比,当赞... 《梁书》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八·张缅等 ...。十年,复为御史中丞,加通直散骑常侍。绾再为宪司,弹纠 无所回避 ,豪右惮之。是时城西开士林馆聚学者,绾与右卫朱异、太府... 《梁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三十·孔休源等 ...有奏议,咸预编录。除给事黄门侍郎,迁长兼御史中丞,正色直绳, 无所回避 ,百僚莫不惮之。除少府卿,又兼行丹阳尹事。出为宣惠晋安... 《魏书》卷十九中·列传第七中·景穆十二王 ...,幽魂获雪。"诏从之。 澄当官而行, 无所回避 。又奏垦田授受之制八条,甚有纲贯,大便于时。前来尚书文... 《魏书》卷三十·列传第十八·王建等 ...慧多策略,最有父风。太宗初,为内侍长,令察举百僚。纠刺奸慝, 无所回避 。尝告其父阴事,太宗以为忠,特亲宠之。... 《魏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李顺 ...,朝服一具,衣一袭。冏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弹驳公卿, 无所回避 ,百僚皆惮之。高祖常加优礼,故车驾巡幸,恒兼尚书右仆射... 《北齐书》卷十三·列传第五·赵郡王琛 ...长大都督,其相府政事琛悉决之。天平中,除御史中尉,正色纠弹, 无所回避 ,远近肃然。寻乱高祖 *** ,高祖责罚之,因杖而毙,时年二... 《北齐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贺拔允等 ...,非理,视下如草芥。然以严断济务,有益机速。性峭直,攻讦 无所回避 ,故见赏于时。虽非佐命元功,然与高祖布衣之旧,特见亲重... 《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高乾等 ...青州断其归路。慎间行至晋阳,高祖以为大行台左丞,转尚书,当官 无所回避 ,时咸畏惮之。自义旗之后,安州民恃其边险,不宾王化,寻... 《周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周惠达等 ... 庆威仪端肃,枢机明辨。太祖每发号令,常使庆宣之。天性抗直, 无所回避 。太祖亦以此深委仗焉。二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魏... 《周书》卷四十·列传第三十二·尉迟运等 ...自是恒侍左右,出入卧内,朝之机务,皆得预焉。孝伯亦竭心尽力, 无所回避 。至于时政得失,及外间细事,皆以奏闻。高祖深委信之,当... 《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七·王韶 ...邑二千户。岩性严重,明达世务,每有奏议,侃然正色,庭诤面折, 无所回避 。上及公卿,皆敬惮之。时高祖初即位,每惩周代诸侯微弱,... 《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周罗睺 ...将军。俄迁右候卫大将军。时帝每有巡幸,才恒为斥候,肃遏奸非, 无所回避 。在途遇公卿妻子有违禁者,才辄丑言大骂。多所援及,时人... 《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诚节 ...色,甚为公卿所惮。及帝幸江都,东都官僚多不奉法,楚每存纠举, 无所回避 。越王侗称尊号,以楚为内史令、左备身将军、摄尚书左丞、...

含然的成语

原文: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

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梁、赵;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

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

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

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袅雄。

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今乃屯据敷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

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火票]炭,有何不灭者哉?

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杨之余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仇敌。

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

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给与,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

书到荆州,便勒现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译文: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图谋危害来控制变化,忠臣忧虑难以用立权。这是因为有不同寻常的人,然后有不寻常的事;有不寻常的事,然后建立不同寻常的功。

那不是一般的人,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以前的人,强大的秦国弱主,赵高掌权,专制独裁,威幸福由自己;当时人胁迫,不敢直言;最终有望夷的失败,祖宗烧灭,玷污到现在,永为后世的借鉴。到了吕后后期,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管梁、赵;擅自决断政务,裁决撤销禁止;下陵上替代,天下寒心。

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杀逆贼暴徒,尊立太宗,所以能王道兴盛,光显著:这是大臣立权的明显标志。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倌、徐璜并作,贪婪放纵,伤害教化虐待百姓;父亲皇甫嵩,请求匄领养,因贪赃***位,车金银宝玉,运输货物代理门,窃取三公职位,倾覆国家。曹操赘合遗丑,根本没有美德,豕票狡猾锋协,喜欢灾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继续遇到董卓,侵权暴虐的国家。于是提剑挥舞击鼓,发命令东方,网罗英雄,抛弃前嫌***用;所以就与曹操同谘合作,授以助师,对他的鹰犬的才能,爪牙可用。

至于我很短略,轻进易退,死伤挫折,多次丧失军队;幕府就又分兵命令精锐部队,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身穿文,奖励?戚威柄,希望获得秦军一克的回报。

而曹操承条件飞扬跋扈,恣意行凶差错,掠夺百姓,残害贤良。所以九江太守边让,才智杰出,天下闻名;正色直言,论不阿谀奉承;本人首先被斩首悬挂示众的惩罚,妻子儿女遭受屠戮。

从此人愤恨悲痛,百姓怨恨越来越重;一人振臂,全州同声音。所以身在徐州打败,土地被吕布;彷徨东裔,踏上据无所。

幕府只有强干弱枝的意义,而且不叛变者的党,所以又拿起表扬身披铠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吕布的军队投奔沮;拯救他的死亡的威胁,再那一方的位:那么幕府无德在兖州境内的百姓,而有大功于操啊。

后来皇帝凯旋,一群敌人入侵攻击。当时冀州才有北部边境的警戒,无暇离局;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功,就派遣曹操,使修缮郊庙,翊卫幼主。

曹操便纵情:专门从事威胁迁,当御省禁止;低侮辱王室,败坏法度纲纪混乱;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游戏将在口;我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大家谈论的接受公开的处罚,腹部议论的人蒙隐杀;

百官闭口,道路用眼睛;尚书记会见,公卿充当品而已所以太尉杨彪,典经二司,享受国家最高职位。曹操因为眼角小小,被认为不是罪;榜楚参加,五狠毒到;触情任差错,不顾法度。另外,议郎赵彦,忠臣直言,义有可***纳,因此圣明的朝廷含听,改容加装饰。

曹操想迷剥夺时明,杜绝进言之路,擅自收立杀,不需报国家。又梁孝王,先帝的同母兄弟,陵墓尊贵显赫;松柏桑梓,还应该恭敬。

而曹操率领将吏士,亲临发掘,打开棺材裸尸,抢夺金银珠宝。最令我朝流泪,百姓伤心!曹操又特别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述隳突,无骨不露。

身处三公的职位,而实行的是架敌人的态度,污染国害民,毒施人鬼!加上其细致残酷苛刻,科防互设;罾缴充路,陷阱阻塞道路;用挂网,动脚撞机攻陷:所以兖州、豫州有无聊的人,皇帝都有叹息的怨恨。

纵观历史,无道之臣,贪婪残酷激烈,超过曹操!幕府正在盘问,还没来得及整理训;加绪包容,希望可以弥补。而曹操豺狼野心,暗包祸谋划,于是想摧毁阻挠栋梁,孤弱汉室,除了消灭忠诚正直,专为袅雄。

以往的击鼓北征公孙瓒,强盗叛逆,抵抗围攻一年。曹操趁他未破,阴交书命令,外助师,内互相袭击。与他的使者暴露,他也被杀,所以让锋芒受挫萎缩,他的***没有实现。现在就占据陈仓,依据黄河天险,想用螳螂的斧头,驾御大车前进的道路。

幕府奉汉的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人骑兵千群;奋斗中黄育得到的人,在良弓强弩之势;并州越过太行,青州涉水渡江漂;大军泛黄河而角的前,荆州下弯叶而抄后路:雷虎步,如果把大火把万物飞蓬,倒大海以沃[火票]炭,有什么不灭的!?

另外操军吏士,它可以作战的人,都是出自于幽冀,有人因此营部队,都怨恨想回家,流泪北方。其余兖州、豫州的人民,等到吕布张杨的余部,灭亡威胁,孙权当时如果从;各受创伤,人是仇敌。

如果回师正在前往,登上高高的山冈上,敲鼓吹,扬素指挥以启下路,必然土崩瓦解,不需要流血。如今汉室衰落,纲纪松弛绝;圣朝没有一点的帮助,四肢无冲击的形势。

正在附近的内,精选的我,都垂头.翼,无所凭恃;虽然有忠义的助手,威胁在暴虐的我,他能展其节?又拿着部下精兵七百,包围皇宫,外托宿卫,其实抓住。恐怕篡位叛逆的萌芽,就从这里开始。这是忠臣肝脑涂地的秋天,烈士立功的机会,可不勉励哦!

曹操又***传命令称为“制,派使者征发军队。担心边远州郡,不过听给,违背众人一起背叛,举而丧失名誉,被天下人耻笑,那么明智不可取的。当天幽和青冀四州并进。

书到荆州,便率现战争,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自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同时匡扶社稷:那么不同寻常的成功在这里写。

他能拿第一的,封五千户侯,重赏五千万。部下副将将校诸官吏投降的人,不要有问题。广应受到信,班扬符奖赏,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朝廷有受迫的困难。如果法律!

扩展资料:

陈琳是建安才子,这篇讨贼檄文,把曹操的“恶”描述得淋漓尽致,文笔和刀剑一般,笔笔都写得激荡人心。哪怕不知道曹操的人,读了也会不由得对曹操心生厌恶。

这篇檄文对曹操的评价,只是片面的一小部分,毕竟讨贼檄文的目的是为了讨伐敌人,从而用来激昂军士斗志的,自然不会说曹操好话,当然曹操做过的错事,的确也不能否认。

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首先是个才华横溢,善写文章的大才子,这一点从他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堪称三国名篇。

陈琳也凭借这篇文章而名垂千古,而且这本来是陈琳为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文章,但是却神奇的治好了曹操的头痛病,陈琳也因此成名。

陈琳一生起起伏伏,经历坎坷,但是最终被招致曹操军中,也算是惺惺相惜,千里马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虽然陈琳曾经写下著名的讨贼檄文,大骂曹操祖上,不过曹操看重陈琳的才华,终究还是网开一面,不计前嫌,委以重用,一时为人称颂。

陈琳这样的读书人来说,曹操就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贤明高尚的君主,所以从此以后陈琳忠心不二,竭尽全力为曹操办事,成为曹操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文人的气节可见一斑。

陈琳来到曹魏集团后,不仅常常在政治上位曹操出谋划策,曹操父子也是爱好文学的人,他们常常举办各种文会,邀请陈琳等文人参加,大家在一起饮酒作诗,酣畅淋漓,游山玩水,畅谈抱负,好不快哉。那是一段快乐的日子,以至于陈琳染病身亡后,曹植还专门写文章追忆那段往事。

百度百科-檄文-选摘之二

史记故事中的好句

岸然道貌指严肃的神态。

昂然而入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黯然魂销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黯然魂消心神极度沮丧,好像失去了灵魂。

蔼然可亲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安然如故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蔼然仁者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黯然伤神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黯然神伤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昂然挺立昂首挺胸地直立着。形容精神昂扬,无所畏惧的样子。

傲然挺立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黯然无光失去光彩。

黯然无神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

安然无事犹言平安无事。

黯然无色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黯然销魂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傲然屹立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昂然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昂然直入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傲然威武的样子。

昂然自若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比比皆然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不轻然诺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勃然不悦勃然:突然地;悦:高兴。形容人突然不高兴的样子。

勃然大怒勃然:突然。突然变脸***脾气。

勃然奋励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奋发起来,激励自己。

勃然作色作色:变脸色。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

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才气超然超然:超出别人。才能气质超群出众。

惨然不乐表情凄楚的样子。

超然不群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与众人合群。

超然避世超越人世,隐避人间。

超然独处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超然独立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冁然而笑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超然绝俗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指远过于寻常之辈。

粲然可观粲然:鲜明的样子。形容事物色彩鲜明。指成绩卓着,达到很高的水平。

超然迈伦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

怆然泪下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流泪不止。形容非常悲痛。

怅然若失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涕泪流洒。

超然物外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超然象外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超然远举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冁然一笑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灿然一新灿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超然远引为了超脱世事而远离而去。

绰然有余绰然: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超然自得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怅然自失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

瞠然自失瞠:瞪着眼睛。瞪着眼睛好像丢了东西一样。形容失神的神态。

超然自逸超脱世事,安闲快乐。

超然自引指超脱世事,自动引退。

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处之绰然指处于险促的境地而显得宽绰坦然。

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处之晏然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亦指对某件事情毫不关心。同“处之泰然”。

处之怡然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同“处之泰然”。

处之夷然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同“处之泰然”。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大谬不然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大缪不然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同“大谬不然”。

道貌凛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貌俨然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断然不可断然:坚决果断的样子;可:可以,能够。指坚决或绝对不能。

断然措施断然:果断坚决。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断然处置断然:坚决,果断。坚决果断地处理。

淡然处之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怛然失色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荡然肆志荡:放荡;肆:放纵。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荡然无遗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荡然无余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荡然一空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淡然置之很冷淡地放在一旁。形容毫不在意。

大事已然指事情已成定局,不可挽回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防患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怫然不悦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

艴然不悦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斐然成章斐、章:文***。形容文章富有文***,很值得看。

艴然大怒艴然:恼怒地。形容人十分恼怒

废然而反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同“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废然而返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怫然而怒怫然:愤怒的样子。指突然发怒。

翻然改悔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翻然改进翻然:变动的样子。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幡然改途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翻然改图图:***,打算。比喻很快转变过来。另作打算。

翻然改悟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悟:醒悟。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醒悟。

翻然悔过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幡然悔悟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翻然悔悟悔:悔恨;悟:觉悟。很快地醒悟过来。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

斐然可观斐然:有文***的样子。形容才干或声名显着。

废然思返废然:形容疑虑消除。形容败兴而归。

斐然向风翩然地闻风归向。

斐然乡风翩然地闻风归向。

幡然醒悟祥见:幡然改途

愤然作色愤然:忿怒的样子。因忿怒而变了脸色,发怒。

忿然作色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怫然作色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圭角岸然形容风操严峻。

果然如此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故我依然故我:旧日的我。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环堵萧然环堵:围绕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寒灰更然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海内澹然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从容的样子。形容国家安定,生活秩序正常。

浩气凛然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悍然不顾捍然:凶残蛮横的样子。凶暴蛮横,不顾一切。

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焕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多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很快消除。

涣然冰消象冰冻遇热似的一下子消融。多比喻疑团、困难等很快消除。同“涣如冰释”。

恍然大悟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豁然顿悟同“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赫然而怒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霍然而愈霍然:很快的样子。很快病就好了。

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惠然肯来惠:赐,敬辞。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豁然开悟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火然泉达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豁然确斯指明白透彻。

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恍然若失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焕然如新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同“焕然一新”。

赫然耸现显示出一种给人印象深刻的或夸大的形像。

混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豁然雾解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雾解:消除。形容长期的疑团一下子消除了。

浑然无知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豁然省悟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赫然有声赫然:显着盛大的样子;声:名声。形容名声很大。

浑然一体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混然一体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浑然自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同“浑然天成”。

惠然之顾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

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

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恍然自失自失:好像自己失去了什么。形容猛然醒悟后的迷惘惜恋的的心情。

寂然不动寂:寂静。寂静无声,一点动静都没有。

迥然不群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众,身手不凡。

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戛然而止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孑然无依孤独一人,无依无靠。

斠然一概持平一致。斠,古通“校”,校正。

孑然一身孑:单独。孤孤单单一个人。

井然有条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憬然有悟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计然之策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计然之术泛指生财致富之道。同“计然之策”。

聚讼纷然聚:集中;讼:争辩。言论多而杂乱,看法不一致。

岿然不动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摇。

溘然长逝指死去。

喟然长叹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溘然长往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岿然独存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形容经过变乱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块然独处块然:孤独的样子。孤单一个人待着。形容独居无聊。

溘然而去溘然:突然。指人忽然死去。

溘然而逝溘然:突然。指人忽然死去。

喟然而叹喟然:叹气的样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慨然领诺慨然:慷慨、爽快。形容很慷慨地答应下来。

忾然叹息忾:叹息,感慨。感慨叹息。

喟然太息喟然:叹气的样子;太息:大声叹息。因感慨而大声叹息。

喟然叹息喟然:叹气的样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廓然无累指心胸开阔,心境单纯,不受外界的干扰。廓然,形容空旷寂静的样子;无累:没有累积的东西。

慨然允诺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慨然应允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侃然正色刚直严肃的样子。

毛发悚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亦作“毛发耸然”。

毛发耸然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同“毛发悚然”。

毛骨悚然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毛骨悚然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毛骨竦然毛:头发和汗毛;骨:脊背。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满目萧然萧然:冷落的样子。满目是凄凉的景象。

漠然不动漠然:冷淡的样子。形容对人或事不重视,态度冷淡,毫不动心。

茫然不解茫然:无所知的样子。一无所知,不理解。

嘿然不语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靡然成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靡然从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茫然费解茫然:渺茫,模糊不清。认识不清,不能理解。

茫然若迷迷惑不明白的样子。

茫然若失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茫然失措心中迷惑,不知怎么办才好。

靡然顺风指望风顺从。

漠然视之很冷淡地看待。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默然无声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默然无语默:静默。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懵然无知懵:无知的样子。一无所知的样子。

冥然兀坐冥然:沉寂的样子;兀坐:端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

茫然无知茫然: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指对某事物一无所知。

靡然向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

靡然乡风靡:倒下;乡:同“向”:趋向,向着。形容纷纷趋附、效尤而成风气。

渺然一身渺然:微小的样子。孤孤单单一个人。形容力量微小。

茫然自失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芒然自失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

蒙然坐雾蒙:昏迷。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全场静悄悄的。

理固当然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礼禁未然旧时指以礼教化人民,防范邪恶的事情发生。

苶然沮丧苶然:疲惫的样子。形容意志消沉颓废。

了然可见了然:清楚。清清楚楚,完全可以看得见。

了然无闻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了然于怀了然:了解,明白;怀:心怀。心里非常明白。

了然于胸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了然于心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了然于中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凛然正气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理所必然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囊橐萧然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理之当然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判然不同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庞然大物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判然两途指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飘然若仙飘然:神形潇洒的样子。神形潇洒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

怦然心动心怦怦地跳动。

飘然欲仙轻飘飘好像要超脱尘世变成神仙。形容洋洋得意。也形容动作优美轻盈。同“飘飘欲仙”。

飘然远翥翥:向上飞。指轻快地飞向高空。比喻乐于抛弃官禄而远离庸俗的官场。

岂其然乎岂:难道;然:这样。难道是这样吗?表示疑惑不定。

愀然不乐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确然不羣谓坚守志操,不同流俗。《世说新语·方正》“ 南阳 宗世林 ”

确然不群指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愀然无乐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跫然足音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然糠照薪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然糠自照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任其自然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然然可可然然:是的;可可:表示准许,可以。对什么都点头称是。比喻处世的态度唯唯诺诺。

四壁萧然四壁:四面墙壁;萧然:寂寞冷落。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神***焕然神***:显露在外的精神。脸上神态十分有光***。

神***奕然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死灰复然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四海晏然四海:天下,国家;晏然:平静,安定。指全国各地太平安定。

生机盎然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舍然大喜舍:释然、宽舒的样子。舒心地喜悦。

索然寡味寡:少,缺少。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索然俱散索然:离散的样子;俱:全。形容很快离散的样子。

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竦然起敬竦然:肃敬的样子;起敬:产生尊敬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爽然若失爽然:主意不定的样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

肃然生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肃然危坐肃然:十分恭敬、肃穆的样子;危:端正。十分肃穆而端正地坐着。

爽然自失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

神色怡然愉快、心安的神色。

生意盎然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头角崭然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崭然: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天理昭然昭然: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听其自然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陶然而醉陶然:欢畅的样子。形容酣畅淋漓地醉饮。

泰然居之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嗒然若丧形容懊丧的神情。

突然袭击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

同然一辞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陶然自得自己觉得快意

恬然自得恬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泰然自若自若:象平常一样。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坦然自若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恬然自足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未必尽然不一定全是这样。

嵬然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

巍然不动巍然:高大的样子。形容高大坚固,不可动摇。

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莞然而笑形容微笑的样子。

惘然如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宛然如生宛然:仿佛。指人死后仿佛和活着一样。

巍然耸立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巍然挺立巍然:高大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巍然屹立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莞然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

宛然在目逼真地呈现在眼前。

想当然耳耳:而已,罢了。想来应是这样罢了。指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向风靡然向风:闻风仰慕;靡然:倒伏的样子。形容人倾心向往

习惯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须眉皓然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兴趣盎然形容兴趣浓厚。

萧然尘外尘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轩然***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或乱子。

欣然命笔命笔:提笔书写。指高兴地提笔写作。

泫然流涕泫然:水珠向下滴的样子;涕:泪。指泪珠止不住地流下来。

萧然四壁萧然:寂寞冷落;四壁:四面墙壁。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萧然物外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轩然霞举轩然:高高的样子。象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人俊美潇洒。

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欣然自乐欣然:愉悦,高兴。指高兴地自觉喜悦。

习若自然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欣然自喜欣然:愉悦,高兴。指高兴地自觉喜悦。

兴味索然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兴味萧然兴味:兴趣;萧然:萧索冷落的样子。没有一点兴趣。

兴致索然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易地皆然易地:更换位置。只要人的信仰一致,即使更换位置使之处于不同的环境,他们的表现也一样。

以防未然对可能发生的事情预先做好防备

俨乎其然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一见了然犹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雅量豁然雅量:宽宏的度量;豁然:开阔,通达。指人度量豁达。

舆论哗然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一览了然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因其固然顺着它本来的结构。

屹然不动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夷然不屑夷然:泰然;不屑:轻视。心中泰然,毫不在意。

隐然敌国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哑然大笑哑然:形容笑声。禁不住大笑起来。

油然而生油然:很自然的。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奄然而逝奄然:忽然。忽然死去。

嫣然而笑嫣然:美好的样子。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哑然而笑哑然:形容笑声。禁不住笑出声来。

袖然冠首指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同“袖然举首”。

依然故态依然:依旧。依旧是往日的面貌或情况。多指人的思想作风没有改变,一如既往。

依然故我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依然故吾依然:仍旧;故:过去的。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依然故物依旧是昔日的事物。

杳然黄鹄杳:无影无声;黄鹄: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嫣然含笑嫣然:美好的样子。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毅然决然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袖然举首袖然:出众的样子;举:推举;首:第一。指人的才能超出同辈。

袖然居首指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同“袖然举首”。

怡然理顺怡然:快乐的样子。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

依然如故依然:仍旧;故:过去,从前。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屹然山立像山峰一般高耸而稳固地立在原地不动。比喻立场或态度坚定,不可动摇。

悠然神往神往:心里向往。形容心神要飞到某个去处。

哑然失笑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注释选自《史记 秦始皇本纪》。

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注释: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意:意图。

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3、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注释选择《史记 魏世家》。思:思慕,怀念。乱:混乱,。

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赏析:魏文候选相时有两个人选,一个魏成子,另一个是翟璜。魏文候不知道该选谁为好,犹豫不决,于是去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平时考察他亲近的人,富贵时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时考虑他举荐的人,穷困时考察他不做的事,贫贱时考察他不要的东西。”这里,李克提出了辨别何选拔人才的方法问题。即看一个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对贫穷与富贵、低贱与腾达时如何为人处事,而不是听他自吹自擂。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才称得上君子。也只有这样得人,才能担当起扶危定倾、理乱兴治的重任。

4、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注释选自《史记 齐太公世家》。沐:洗头发。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赏析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说明周公懂得尊重人才,诚心待士和对人极为重视,也说明人才对治国平天下极为重要。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注释

选自《史记 管宴列传》。仓廪:仓库。实:充实。荣辱:光荣和耻辱。

译文

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赏析

管仲担任齐相主持政务以后,与百姓同好恶,流通货物,积累资财,使得齐国很快走上国富兵强的道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成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就能得到发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历史上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记载”。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注释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燕雀:指燕子和麻雀。 鸿鹄:指大雁和天鹅。安,哪里,怎么。

译文燕子和麻雀怎么能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

赏析由于秦末统治者的暴政,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队伍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起义之前为人佣耕时,陈胜曾向同伴发出“苟富贵,无相忘”的感慨,但遭到了众人的讥讽,于是他又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了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远大抱负和志向。后来人们常把那些没有理想,鼠目寸光的人比喻为低飞的燕雀,而把那些胸怀大志,志向高远的人比喻为高飞的鸿鹄。

7、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注释选自《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能实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够说清楚,能说清楚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实行。

赏析司马迁引用此谚语是用来感叹孙膑、吴起有过人的才智,却不能拯救自身的危难。孙膑算计庞涓的军事行动是神明的,但不能早先防范受刑的灾祸。吴起游说魏文侯利用险要的形势不如给人民以恩德,但他在楚国执政时却因为刻薄少恩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司马迁认为这是很可悲的。后来,人们引用此谚语来指那些能实际去做事的人未必能高谈阔论,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就是脚踏实地做事的人。

8、隐忍就功名。

注释选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隐忍,勉力含忍,不露真情。就:使成功。功名:功业和名声。

译文暗中克制忍耐来成就一番功业。

赏析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为替父兄报仇,曾困顿窘迫,甚至讨饭度日,但他克制忍耐,最终破楚复仇,不是刚毅的大丈夫怎能达到这种地步?司马迁对此深有感慨,他受腐刑而不屈服,隐忍苟活写出《史记》,成一家之言,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人们生活道路不会史一帆风顺的,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只有坚韧不拔,刚强自信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9、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注释选自《史记 张仪列传》。积:积累。沉舟:使船沉没。群:众,众多。折轴:压断车轴。烁金:熔化金子。积毁:一次次毁谤。销:熔化。

译文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一大堆不重的东西,堆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众人异口同声的言论,能够混淆是非;不止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也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

赏析

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们凭自己如簧之舌,游说于各诸侯之间,或合纵以抗横,或连横以破六国,影响极深。真可谓:“人言可谓”。它告诉人们,坏事虽小,如不加以制止,任其滋长,就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与此类似的论述是“勿以善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只有积小善成大善,才能成就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相反,小恶不断,小恶积累多了,必定会成为大恶,彻底毁掉一个人。

1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注释《史记 春申君列传》。断:判断,决定。乱:祸害。

译文到了应该做出决断的时候,而不能决断,反过来就要遭受祸害。

赏析处事果断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处事果断的人,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当机立断,善于抓住时机,毫不迟疑地***取措施和行动。那些遇事优柔寡断,当决不决,踌躇不前的人,往往会坐失良机。司马迁感叹当初春申君游说秦昭王,以及献身安排楚台子回国,头脑是那么明智。后来却受制于李园,没能***纳朱英的意见,又何其糊涂,因而当断不断是春申君晚景悲凉的原因,这是后人应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

11、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注释选自《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

译文太阳中午以后就会偏斜,月亮圆满以后就会亏缺。

赏析日月盈亏是自然规律,人生兴衰也是不断变化着的。“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就说明了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会由盛而衰,达到极盛之后就要衰落。人只有随时势变化进退伸缩,才不失为圣人。蔡泽以秦国的商君,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的不行结局启迪范雎,在充分地肯定了范雎施展聪明才智,为君主安定危局,修明政治,平定变乱,排除灾难,扩充疆土,发展农业,充实国库,使百姓富足,君王显赫,威镇天下的共计之后,用“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的道理,告诫他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会衰落,顺应自然规律,适应形势变化,急流勇退才是圣贤之道。接着又从范雎个人怨仇已经了结,恩德已经报答,身高位尊,富贵荣华,心愿全都实现为由,劝告他如不隐退,则会重蹈商鞅、吴起和大夫文种的覆辙,而他们就是在功成名就之时,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造成的。一次劝范雎辞职,保全功名。

1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注释《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兮:助词,跟现代的“啊”相似。倚:靠,倚仗。伏:隐藏。

译文灾祸傍依着福,幸福隐藏着祸。

赏析一切事物都会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这是哲学上的一条根本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福”与“祸”之间的关系。如果人们遭受灾祸而能够吸取教训,就可以让灾祸成为过去,而让幸福来临。如果人们在幸福种骄奢*逸,那么幸福就会离开而让灾祸来临。老子关于福祸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最具代表性。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在喜忧祸福种之所以不动心,就是他明确了地认识了这个道理,所以能在失败中寻找成功的因素,在成功中总能思虑危险的成分,在喜悦中总能探求不利因素。

1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注释选自《史记 刺客列传》。士:男子的通称。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说:同悦,使高兴,使喜欢。容:装饰打扮。

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赏析晋国人豫让曾服侍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智伯家臣,智伯对他很是尊宠。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发誓说:“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改名换姓,乔装打扮,多次行刺赵襄子,未果自尽。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类一种普遍的知恩图报的心理。

14、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注释选自《史记 李斯列传》。让:辞却,拒绝。就:成。众庶:百姓。

译文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流没有挑拣细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为国之君,不推却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

赏析这就是李斯就秦国借韩国水工郑国间谍案而驱逐客卿一事给秦王政的一封谏书,即《谏逐客书》。当时,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入秦效力的客卿逐渐增多,影响了秦国宗室贵族的权势。于是秦国秦国宗室规则于秦王政十年借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做间谍被发觉而发难,煽动秦王政驱逐一切客卿,以图赶走“外来户”,从他们手中夺回失去的权势。秦王政果然下令逐客,李斯自然也在被逐之列,临走,他愤然给秦王政上了这封谏书。在谏书中,李斯以泰山、河海做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逐客”为一大失策,分析了用客与逐客对秦的利害关系,系秦国的安危、秦王的帝业于笔端,证明了客卿在秦的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说服力强,达到了深刻打动秦王政之心,而使一代雄主当即收回成命的劝谏目的。

15、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注释选自《史记 李斯列传》。格虏: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赏析这是李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为迎合秦二世的残暴河贪欲献计献策的一分奏章,也是李斯奉行的发家学说走向没落的标志。他借用“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这句话,劝秦二世厉行苛政,他认为,贤明的君主所以贤明,就在于能够严格追究河察处轻微的罪过,这样臣民就不敢犯法了。这一主张是发家政治的必然产物,它标志着发家学说已从富国强兵的进步思想变成了促使秦灭亡的论调,它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的进步作用,将它与《谏逐客书》相比,同一个李斯,前后判若两人。但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即使有不做民贼的贤明皇帝,却没有皇帝不是独夫。如何处理君臣关系、人主与子民的关系,是历朝皇帝必须精通的一门学问,否则就会危急皇帝的尊严、权势、利益和绝对的统治。所以,李斯劝秦二世厉行苛政的主张,对历朝都有重大影响,今天读来,就不仅仅世在读秦朝政治一份难得的自供状,而且也是在读整个封建社会一本难得的教科书,不持批判的态度将会误入歧途。

悠悠的话:看了这一段话,感触颇深,看到“厉行苛政”的这四个字,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苛政猛于虎也”和柳宗元笔下贫苦困窘的黎民百姓。可见,整个封建社会的形态已经在春秋战国时期完全成形,所有的兴盛、衰败、交替只不过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重演罢了。可笑的是,一边打一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的国家一直在老子和孔子的学说之中苟延残喘,老子的法家,孔子的儒家,可以说是并行不悖的在封建社会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大家庭里“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彷佛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和谐统一的存在一般。说着有点搅,在简单一点吧,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奉行的是法家的苛政,而老百姓们所受的熏陶朝廷给予老百姓的教化却是却是儒家的仁政。。即使有施行仁政的君主,也只不过是披着儒家仁政学说外衣的法家代言人而已。在贤明的君主,对于那些危及自己皇位的臆测的“敌人”,也不会真的心慈手软,否则怎么会有士大夫感叹“伴君如伴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呢。

1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释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智:聪明,智慧。虑:思考,谋划。愚:蠢笨,无知。得:得到,获得。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赏析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要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17、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注释选自《史记 淮阴侯列传》。骐骥:泛指骏马。跼躅:徘徊不前。驽马:劣马。安步:稳步走路。

译文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稳步向前。

赏析这是蒯通游说韩信背叛汉王的劝言。他认为,做事坚决不疑,才是聪明果断的表现;迟疑不决,是办事情的祸患。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忘记天下的大***。明知事情应该怎样做,但决定了又不敢去执行,这是一切事情的祸根。所以说“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说明付诸行动是最可贵的。工业难于成功但容易失败,机会难得却容易丧失,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任何人无论自身条件如何,只要有毅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前,都会有所收获。那些优柔寡断,左顾右盼,徘徊不前者,即使自己条件再优越也不会成功。希望学有所成,业有所就的人都能以此为戒。

1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注释选自《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裘:毛皮衣。腋:腋窝,特指兽腋下的毛皮。榭:建在台上的高屋。榱:椽子。

译文价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上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赛赛的工业,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赏析司马迁认为刘邦建立汉朝是集中了群雄智慧的结果。他说,汉高祖出身平民,评定天下,筹谋方略和领兵作战的本领可以说是全都具备了,然而刘敬放下车杆提了一个建议,就建立了长期安定的格局。叔孙通着眼世俗,根据当代事物而制定礼仪,进退去留依照时势的变化,终于成为汉朝的儒家***,因此,一场伟大的斗争,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需要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取得成功。“团结就是力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9、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注释选自《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诺:许诺,诺言。

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赏析这是当时楚地流传得一句谚语。也是对季布“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躬,赴士之 困”侠义品格的由衷赞赏。说明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对自己说出的话要敢于负责。成语“一诺千金”源于此。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注释选自《史记 李将军列传》。身:自身,本身。正:正派,正直。令:发布命令。行:做,行施。从:听从,顺从。

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赏析此语出自《论语 子路》篇,司马迁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赞扬李将军的为人,说他诚恳质朴,虽不善言谈,但在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人和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极尽哀痛。他的品质确实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信任。由此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统治者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兴旺起来。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招致国家的败亡,人心的离散,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的产生。

21、兴必虑衰,安心思危。

注释选自《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兴:兴盛。衰:衰弱。安心:心情安定。

译文兴盛时要考虑到衰败,平安时要想到时刻都会有危险。

赏析虽然***希翼时时***、平安,事事顺利。“万事如意”,这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衰败零落的景象往往是在很早的繁茂时就种下祸根,机会和转变的***多半是在零落时就已经种下。所以君子应当在平安无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顺利时要时刻想着困难、挫折甚至打击会伴随而至,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只有居安思危,才能摧人奋进,积极进取,面对困难才能无所畏惧,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22、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注释选自《史记 游侠列传》。信:信用。诚:真心实意。

译文人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要果断,已经许下的诺言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赏析这是司马迁对游侠品格的精辟概括。他认为游侠的行为举止虽然不依循于正义,但他们说话讲信用,行动勇敢果断,答应人家或者承诺人家的都必定真实,不贪生怕死,敢于赴汤蹈火,救人危难,在经历一番生死搏斗之后,则不夸耀自己的能耐,不矜夸自己的功德,这就是可以赞美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做人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品质。它时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是克服冷漠孤寂的良剂。惟有讲求信用,讲求真诚,才会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帮助。只有当机立断,果断处事,抓住时机,付诸行动,才会有信心去接受生活赋予我们的每一个挑战。

23、飞鸟尽,良弓藏。

注释选自《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尽:完。良:好,优。

译文飞鸟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来。

赏析身处顺境被主人恩宠,往往会招来祸患,所以一个人志得意满,功成名就,要急流勇退,见好就收。因为“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了。”张良、范蠡等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常让后人感叹赞赏;而李斯为秦国建立功勋缺身亡,发出“出赏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出”的哀鸣,正说明俗语说的“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得道路。实际上,“走运”的人深知“见好就收”的道理,他们随时愿意根据情况变化而修订策略,以抓住良机,全身而退。而一些在事业上“倒运”的人往往刚愎自用,自高自大,不知该在什么时候改变策略以减少损失,最后往往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2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注释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善:友好,和气。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赏析这句人们传诵千古的名言,是世人对禽情人性进行长期观察后总结出来的精辟之见,它道出了善是人的本来面目,人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回归到了善的境界,总愿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25、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注释选自《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垂堂:堂屋檐下。檐瓦落下可能伤人,用此比喻危险的境地。

译文家中有千金,不坐在堂屋檐下。

赏析司马相如上疏汉武帝说:“聪明的人能预见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智慧的人在无形中可以躲避危险,祸患往往藏于隐蔽的地方,但发生在人们忽略的时候。所以有这样的谚语:‘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司马相如以此告诫汉武帝在国富民安时也要做到居安思危,小心谨慎,要有深谋远虑的智慧,做到防患于未然。

26、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注释选自《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译文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便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与不贤,一旦走上仕途,难免会受到的怀疑。

赏析君子以公道正义克制私欲,所以能充满爱心;小人以私欲取代公道,所以多又害人之心。多有爱心,则别人有技能如同自己有技能,多有害人之心,则别人有技能就必然妒忌嫉恨。士人任职于朝廷,就要被人怀疑,女人入宫,就要被人妒忌。正因为如此,汉代宫廷出现“人彘”的悲剧,唐代共同则有对“人猫”的恐惧,萧绎忌才而毒死刘之遴,隋代众儒妒能而欲杀孔颖达,薛道衡因诗句之美而被杀。世上只要有爱嫉妒的小人,那些有才有貌者就有被害的危险。只有平时注意修身养性,才能形成一个宽广的胸怀和私心较少的自我。

2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

注释选自《史记 商君列传》。掖:通腋。狐皮的腋部价值最高。诺诺:随声附和。谔谔:正色直言。

译文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人。

赏析策士赵良向商鞅直言说了上述一番话,他认为周武王因为左右多正色直言的臣下而使国家兴盛,殷纣王因为群臣不敢吱声而灭亡。做为一国之君要有周武王那样的态度。商鞅对此极为赞赏,他也深知,表面应酬的话是虚浮的,出自内心的话是真诚的,苦口危言是治病的药石,甜言蜜语是害人的病因。纵观历史也证明了这一道理,倡导直言争辩的君主,国家往往昌盛,而喜欢听阿谀奉承之词的国君,国家必定不能长久。

28、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注释选自《史记 孟尝君列传》

译文事物发展有它必然的归宿,人情世态有它本来的面貌。

赏析自从齐闵王由于毁谤而罢免了孟尝君,众宾客都离开了。后来齐闵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爵,冯驩去迎接他,孟尝君深有感叹,冯驩说:“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富贵者有很多门客,贫贱者很少有朋友,这就是人情世态的本来面目。您难道没有赶集市的人吗?早晨,人们斜着肩膀争夺入口挤进去,太阳落下之后,经过集市的人们,甩着胳膊走过去,看也不看一眼,他们不是爱好早晨厌恶傍晚,而是所希望得到的东西在傍晚的集市里已经没有了。您失去了职位,宾客都离开了,不值得因此埋怨士人,从而徒然断绝了宾客的来路。希望你照过去那样对待宾客。”虽然冯驩用剥削阶级士大夫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理所当然的现象,然而他主张不以怨抱怨,而以豁达大度待人的处事态度则是值得人们称颂的。

2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注释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

译文不叫罢了,一叫就使人震惊。

赏析齐威王喜欢使用隐语,即不直述此事而借它词来暗示的话语。一次淳于 用隐语对他说:“国中有大鸟,止之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鸟是齐威王的自喻,用大鸟的一飞冲天,比喻自己虽然暂时不露声色,实际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行动起来便是震惊天下的远大举动,充分表达了齐威王的远大抱负何理想,以后的史实也正面了齐威王自喻的形象准确。

3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注释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熙熙、攘攘:盛、多。

译文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赏析司马迁在义利问题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在探寻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中,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是合理的。他认为求利致富是:“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是为了求富取利而奔波忙碌。

31、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注释选自《史记 货殖列传》。

译文礼产生于富而废弃于贫困,所以君子富有可表现其美德;平民富有也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鱼生在深渊里,而兽聚集在深山里。人富裕了仁义也会归附。

赏析司马迁认为“仁义”适依附在物质利益基础上的。他引用并发挥《管子》的话说:“仓廪食而指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道德行为是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相练习的,道德并不是天赋的。仁义也是受制于经济利益的。司马迁不脱离物质利益而空谈仁义,并把求富取利看作是一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反映了他在封建***道德上所具有的革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