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除的读音,遣除的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6 0
  1. “掉举”什么意思?
  2. 佛教中的 “梵”字是什么意思?
  3. 你觉得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谁更厉害一点,为什么?
  4.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服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由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违缘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佛学大词典 对“违缘”解释如下:违缘 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又作逆缘。与‘顺缘’对称。又指将恶师、恶友等遮难(障碍)与诱惑,及诽谤正法等逆事,视作入道之缘者。[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观经散善义传通记卷一]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违缘”解释如下:违缘 (术语)违于吾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之难等。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诸违缘,数被残害。’又思虑他事也。辅行五之三曰:‘心无异缘。’

问题二:请问佛教里面的违缘障碍是什么意思 求不得 爱别离 等等?

不如多多忏悔 多多磕头 多多放生

遣除的读音,遣除的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题三:违缘是什么意思 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

问题四:遣除违缘是什么意思 持戒不严谨、邪知邪见、不恭敬上师、对佛法信心不足、不能如法修行等,这些都会导致自己不能遣除修行违缘。自己好好省察一下吧。

同时,遣出违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刻苦修行才能逐渐做到。好好努力吧。

问题五:佛教说想做的事不要说出来,不然会遭到违缘,为什么呢? 经典中没有这样的话,估计是某些人的话语。即使是某些高僧大德也这样说,那也一定是在某种条件下才这么说的,而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能说。比如,某个人想要出家,如果他说出来,那么一定会有一大帮的亲友来劝阻他,这就是遭遇违缘了,所以这个事情不能说。 如果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也不能说,那不是迷信了么,严重的偏离了佛教的宗旨。比如,你想中饭吃红烧茄子,你跟旁边的人说,我中饭要吃红烧茄子。然后你也许吃成骇,也许没吃成,都和你说不说没有关系。阿弥陀佛。

问题六:请问在佛教里面什么是违缘 万事万物都与你是缘份的,得到与失去都有因果定律,与其相反的过失为之违缘吧!我的理解就是如果此。可能是道行未到升华吧!

问题七:如何对待修行中的违缘 远离、对治即可。

违缘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又作逆缘。与‘顺缘’对称。又指将恶师、恶友等遮难(障碍)与诱惑,及诽谤正法等逆事,视作入道之缘者。[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观经散善义传通记卷一]

(术语)违于吾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之难等。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诸违缘,数被残害。’又思虑他事也。辅行五之三曰:‘心无异缘。’

离五种违缘(不顺因缘)

即:制缚盗贼、防护疾病、治疗麻风、求晴阻雨、防护死厄。

问题八:违缘是什么意思 佛学大词典 对“违缘”解释如下:

违缘 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又作逆缘。与‘顺缘’对称。又指将恶师、恶友等遮难(障碍)与诱惑,及诽谤正法等逆事,视作入道之缘者。[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观经散善义传通记卷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违缘”解释如下:

违缘 (术语)违于吾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之难等。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诸违缘,数被残害。’又思虑他事也。辅行五之三曰:‘心无异缘。’

问题九:哪种修行人会遇到违缘 没有遇不到违缘的修行人。

因为,累生累世太漫长了,不可能没有做过任何错事恶业的。只要做过,就要受到果报。在受到恶报的过程中,如果心生嗔恨怨怒、或者造了身业、口业,又形成了新的恶业,如此循环,恶业越积越多。当明白道理后,开始改正,也不可能马上改正的。因此说,理可顿悟、事要渐修。遇到违缘,就把它当做考试好了。

问题十:违缘 是什么意思,佛学如何解释? 佛学大词典 对“违缘”解释如下:违缘 指违逆于吾人身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等灾难。又作逆缘。与‘顺缘’对称。又指将恶师、恶友等遮难(障碍)与诱惑,及诽谤正法等逆事,视作入道之缘者。[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法华经卷六常不轻菩萨品、观经散善义传通记卷一]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对“违缘”解释如下:违缘 (术语)违于吾心之事缘。如盗贼水火之难等。往生要集上本曰:‘遇诸违缘,数被残害。’又思虑他事也。辅行五之三曰:‘心无异缘。’

“掉举”什么意思?

道坚

达摩禅师在中国数十年,一生传授禅法,培养徒众,为中国禅宗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传授的禅法,经他的***记录、整理出来,即现存的《二入四行论》。

《二入四行论》,在宋代道原所编的《景德传灯录》中,称之为《菩提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现存《二入四行论》的各版本中,以敦煌本、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所藏的朝鲜天顺本的内容最为完整,也最有价值。本文的白译,便是以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1870—1966)依据敦煌文献出版的《少室逸书及解说》中的《二入四行论》(安宅佛教文库1936年版)。

二入四行论

一、昙林之序

原文: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

译文:达摩法师,为西域的南天竺国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的第三个儿子。

原文: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摩诃衍道。

译文:(他)天资聪慧,性格疏朗,凡他所见闻,没有不知道的。他的理想,是投身于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道。

原文: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

译文:因此,他舍俗出家,继承和弘扬佛教的度生事业。(对内)他追求内心的虚寂和幽微的禅定境界,(对外)他通达和洞鉴世间万象的真谛。

原文:内外俱明,德超世表。

译文: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物质两层面,他都明了无碍。(他不仅学识超人)其高超的德行,被奉为世人的典范。

原文:悲悯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

译文:(由于)他悲悯佛法衰微的边隅之地(指中国),于是远涉山海,来到汉魏,到处宣扬佛法。

原文:亡心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乃生讥谤。

译文:相超然物外的人士,没有不归信于他的。心执我见的人,却因之而讥谤于他。

原文: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

译文:当时只有道育、惠可二人,这两个出家人,虽然是年青后生,但他们却有崇高远大的理想。

原文: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谘启,善蒙师意。

译文:幸而他们遇到了达摩法师,跟从他几年时间,虔敬地谘问启请,从不有违师意。

原文: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

译文:达摩***被他们的精诚所感动,便教给他们解脱的大道:这样安定自己的心,这样将深奥的理论付之于实践,这样随顺天地万物,这样是弘法利生的方便。

原文: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

译文:这是大乘的安心之法,它不会使你走入歧途。

原文: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着。FONT>

译文:什么是安心?壁观;什么是发行?四行;什么是顺物?防护讥嫌;什么是方便?遣除一切妄执而不执着。

原文:此略序所由,意在后文。

译文:这里仅略序大概,意在抛砖引玉,承起后文。

二、正文

原文: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译文:体悟佛法的真谛有许多的途径,简单地说,不外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原文: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

译文:什么是理入?即凭借言教(语言、文字等),而体悟佛法的真谛。(应)深信有情生命体,都是同一佛性,却为客尘烦恼所覆盖,不能显现明了。

原文: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

译文:如果要舍去妄执,同归真性,应当凝心不动,住于壁观。心中没有主观和客观的分别,凡夫和圣人都如如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如是坚住不移。

原文: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译文:再不随于文教的限制,这就与真理暗相符合。没有自他凡圣的分别,心境寂然无为,称之为理入。

原文:行入者,所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行中。

译文:什么是行入?即所谓的四行。其他的各种行,都统摄在这四行中。

原文:何等为四?一者报怨行,二者随缘行,三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

译文:什么是四行呢?一是报怨行,二是随缘行,三是无所求行,四是称法行。

原文:云何报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

译文:什么是报怨行呢?实践佛法的人,如果在受到苦难的时候,应当从内心如是思惟观察:

原文: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

译文:人们从过去无数的时劫中,抛弃了根本的真如法性而随从外境的末流,流浪在六道轮回之中,常怀怨尤憎恨的恶念,彼此斗争、毒害,没有止境。

原文: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

译文:我今生虽然没有过错,(遭受这样的苦难)是我过去冤孽的偿报。不能怨天尤人,因为上天和别人,都是不能给与我苦难的。

原文: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译文:经上说,遭遇苦难而不忧惧。为什么呢?是认识和到达真理的本源的原故。这个无染的真心生起来的时候,是与无上的道相应的,自然会体谅平息因苦生起的怨恨心,而增进道业。(如上思惟观察)就是报怨行。

原文:第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译文:第二是随缘行,众生本来是没有独立自性的,并随自己的业力而流转生死。众生所感受的有苦有乐,都是从因缘而生。

原文: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

译文:如果得到荣誉等殊胜的果报,只不过是我过去所作的善业感招,今天才得到报偿,当因缘散灭的时候,它就会如烟消失,这有什么值得庆幸的呢?

原文:得失从心,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译文:一切得失随顺于心性,心中不因得而增加什么,也不因减而失去什么,不受外界喜怒之风的干扰,巍然不动,就冥顺于不可言说的真道,因此说名随缘行。

原文:第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

译文:第三是称所求行,世间人都长时沉迷在苦海中,时时刻刻贪求、执着无厌,便称之为求。

原文: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

译文:有智慧的哲人对于真理的启悟,将真理运用在现实的世间,安心于寂静无为的心境中,形体随顺于道而自然运化,不作刻意的贪求。宇宙万有,莫不皆空,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和庆幸的。

原文: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

译文:人生善业的功德和恶业的黑暗,常常交相随逐,无有休息。久居的三界之中,犹如火宅一样,生死交互逼迫。只要有业报感招的有漏之身,皆诸苦为患,谁能得到安宁呢?

原文: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则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

译文:(圣人)明了通达这个道理,所以在万有的世间中,息诸妄想,无欲无求。如经上说,凡有所求,都会感招苦报,若没有贪求,就会得到快乐。知道无求的道理,是是真正的有道行者。

原文:第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

译文:第四是称法行,心性本净的理体,称为法。此理体的万相都是性空的,没有染污和执着,没有彼此的分别。

原文: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

译文:《维摩经》说,法性之中,没有众生的相状,因它远离众生的烦恼;法性之中,没有独立的自性,因为它远离了我相的执着。有识之士若能信解这个道理,就应当随顺法体而践行。

原文: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

译文:法体对于身体、寿命、财产等,是没有悭贪之心,应当应当广行六度之施舍度,使内心没有吝惜,达到不执于施者、受者、所施物三者,即所谓的三轮体空,没有偏和执着。

原文: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译文:只是为了去除内心的污垢,摄化一切有情,而不执着于这些外相。这样不但能利益自身,还能利益他人,更能使菩提之道更加庄严,并之增长。

原文: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译文:施舍是六度之一,余下五度,也应该这样修持。为了去除妄想而修行六度,而不执着于所修之行,便是称法行。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 id="id2">佛教中的 “梵”字是什么意思?

掉举,语auddhatya,巴利语 uddhacca。心所名。指心浮动不安之精神作用,为‘惛沈’之对称。俱舍宗以此心所属大烦恼地法之一,十缠之一;唯识宗则以之为随烦恼之一。此外,恶作与掉举合称掉悔盖,为五盖之一。

就此心所之所障,有部及阿毗达磨杂集论、成唯识论皆以之障定;经部及瑜伽师地论之说,则以之障慧。又于发智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论中,心之掉举、恶作,就相应、不相应之关系分为四种,即心虽掉举与恶作不相应、心虽有恶作与掉举不相应、心有掉举亦与恶作相应、心无掉举亦与恶作不相应。

又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以掉举、心乱恒展转相应,关于其体之异同,有诸种说法。[俱舍论卷四、成唯识论卷六](参阅‘惛沈’4578、‘随烦恼’6353)

扩展资料

当我们产生掉举时,要让自己的心安止下来,必须要遣除不符合菩萨道的心态和行为。所谓掉举即是不安稳的状态。掉举和昏沉有时搭配讲:昏沉就是我们的心昏昏欲睡,或心的所缘境不明显,处于内收的状态;掉举与其相反,它是比较外扬的一种侧面,比如我们的心胡思乱想,外散得很厉害,就叫掉举。  

有些大德这样举例解释掉举:比如我们手里拿一个杯子,手把杯子掉过去掉过来,掉举就像手中的杯子不安住一处,是掉过去掉过来的散乱状态。“举”就是高举,它和昏沉的“沉”是矛盾的,“沉”是往下走,“举”好象把一个东西举起来,是往上扬的。

“掉”和“昏”也不同,掉是不安住而外散的状态,就像我们手里的杯子掉过去掉过来一样。掉举从内心的状态来讲,很像我们坐在一个地方胡思乱想,即便不是胡思乱想,但心总是往外驰求,非常散乱,没有安住,但也没有内收,这样的状态就叫做掉举。

掉举是修持寂止、禅定时最应该制止的违缘和歧途。修定时如果掉举很厉害,就无法把心专注在所缘境上。掉举是指内心的状态,但身体动来动去、语言无法控制等都可以归于掉举。掉举是烦恼引发的一种心所,所以它会给我们的修行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听法时胡思乱想是一种掉举;观修时心不听话,动来动去、想东想西,也属于掉举。

我们修法要集中力量有所突破,需要我们的心寂静下来,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在无常上,就很容易在无常的教法上有所突破,内心对无常就会有所体会;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空性、无自性上,就会对空性有更多的体会。如果心很散乱,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力量就不强。

掉举对修行是很大的障碍和违缘,当然不修行的人,不一定能发现自己的心掉举有多厉害,一旦修行要准备打坐或观修了,这时就会发现我们的心很难以专注、安住在一处,这时就需要寂止,必须制止掉举的状态。

掉举可以通过观修一些过患,因为我们的心呢,前面讲到,“举”是上扬的状态,比较亢奋的状态。“掉”是不安定的意思。所以这时要让心平稳下来,佛经论典中宣讲的方法,就是思维轮回过患,它偏于较沉重的本体,这样心就逐渐严肃起来了,就开始有所担忧。

所以,如果我们的心高举,就思维比较沉重的话题;如果我们的心比较昏沉,就观想佛的功德、观想修行获得解脱的利益等,让我们振奋起来,这样心逐渐往上走,通过观修的方式来达到一种平衡。

还有一种制止掉举的方法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修寂止。首先把心专注在一个所缘境上,可以是一朵花、一块石头或一尊佛像,心散乱了,就把它拉回来,专注在所缘境上。

再散乱,再拉回来,反反复复这样去串习,去训练,掉举的状态就会逐渐逐渐有所收敛,最后可以达到想专注就能专注,想专注多久就能专注多久的状态。所以,心要掉举时,我们要及时发现,然后通过这种方法对治,如树应安住。

你觉得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谁更厉害一点,为什么?

梵”的原意是魔咒曼荼罗、祭祀仪式和唱诗僧侣,引申为自祭祀仪式所得的魔力;人如作出供奉,端正歌曲,就有“梵生”;再引申为宇宙的精力,天地运行和人类生命,都有赖于梵。梵为本体的观念,则由《吠陀》中宇宙精神主宰“祈祷主”演变而来。梵与“我”或“彼一”,都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多通过否定(非……,非……)加以讲述。

《奥义书》和其后的各正统学派在通过否定后,正面断定“梵”与“我”的存在,而且是唯一、不二的存在。这种终极观是实体性的,在思想的最高位置。“梵”是“非概念”的,超越一切名相概念和判断推理,不能靠思辨体验,只能通过瑜伽直接体验。梵我无处不在,现世只是“终极实在”一种扭曲、不充分的表现,追求梵我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

婆罗门教视现世是不真的,但亦明白表达在一切无常无我之上,有一个肯定性的梵我境界。,视世间为“***立”;僧佉(数论)以梵为自性,视世间为现象,都是以梵为宇宙的本体。”又佛为婆罗门又称梵,清净者之意也。俱舍论二十四曰:“真沙门性,经亦说名婆罗门性,以能遣除诸烦恼故。佛与梵德相应,是故世尊犹应名梵。由契经说,佛亦名梵。

扩展资料: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Sanskrit]。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

百度百科——梵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服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由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是什么意思

道教的教义更厉害一点,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既信道德,又拜神仙

尊道贵德

在道教,人们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说得最多的还是道和德。道教经书也是特别注重道与德的阐说,《云笈七签》以《道德部》为第一部,《道教义枢》以《道德义》为明宗第一义,《玄纲论》则是以“道德”为道教纲要。其实,道教对道德的高度重视,早在太上显化之时就已奠定,太上老子就是以道德二篇来垂教的。尊道贵德的教义也源自《道德经》道生德育的论说,并说:“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教之所以尊道,因为“道”是道***信仰的主体,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道”是生化宇宙万物的原动力,造化之根。其二,“道”是神明之本,由三元之气化为三清,聚形为太上老君。其三,“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不争。其四,“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间。“道”的伟大和神圣之处,可说是无处不能体现。由于前文《教理综述》中已有叙述,遂不再细说。总之,由于“道”的伟大和神圣,所以道教尊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

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神明可敬也是因为有最高尚的德行。所以,道教尊道贵德。对道与德阐释,《道教义枢?道德义》这样说:“道德一体,而具二义,一而不二,二而不一”。也就是说,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为道是由德来体现的,在理义中又有差异,是可分又不能分,但又不能合而称为道。因为德不是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但人们信道修道,必需以“德”为根基,来证道成道。

从上述阐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有道者必具有高尚的德性,有了高尚的德性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信道务道之士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提高自我修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在内在的修持上和外在行为中努力按照“道”的法则去做。清静寡欲、柔弱不争、胸怀宽容。不尚名、不尚利、不自贵、不自誉、不妒嫉、不妄语,不溺于音色美食。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施恩不求报,不杀生以自娱,济世利人,慈心于物,正信诚实。与大道同心。如此修行,则德累而基立,基立则可修道而成真,得道而成仙。

仙道贵生

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宗旨,体现了道教的鲜明特色。所谓“仙道”,即道教追求的成仙得道。道教相信神仙的可学和实有,神仙生活是逍遥无碍,长存不亡的,他们都是得道的***,是学道务道之人学习和信仰的人格形象。而成仙得道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长生久视。所以道教教导人们要贵生、重生、乐生,生存的质量提高到神仙一样的境界,达到生道合一的目的,就是得道。《度人经》曾把这一要旨归纳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仙道贵生”的教义思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南华经》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神人可以不食五谷,只吸风饮露。可以乘云御龙,行游四海之外。还说有一种人,千岁厌世,去而上仙。《汉书?艺文志》则将神仙者概论为,保性命之真,同生死之域。二是太上《道德经》修真常长生久视之道的理义。祖天师张道陵立教时,将神仙信仰和常道宗理融合为一体,完整了道教信仰的体系。他在《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又说“道意贱死贵仙”。修道的目的就是“唯愿长生”,“生生不息”。从而构成了“仙道贵生”的重要教义。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物质生命可以得到延续,精神生命也可以得到升华,最终成仙得道。为此,历代高真在仙道信仰的追求中,积极探索生命修炼的途径,总结了丰富的修养学说和修炼方法。以“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精神为动力,立志要“度己度人”,反映了道教贵生乐生和胸怀世人的人生态度。

修道以至长生成仙,就是要求人们以积极和超脱的人生态度来生活。人之生命乃由道之天地之灵秀之气而化生,得之不易,当格外珍惜。其修行的要求主要是心性品德的修养和身形生命的修炼两个方面。道教谓之“性命双修”,以致神形兼备。心性品德的修养和提高,是修炼物质生命的基础。修养心性品德的标准,是学修“道”一样的德行,清静寡欲、柔弱不争。遣除一切私心和嗜欲,淡泊名利,精神不要为外物所累,使生命得到保养。同时,还要广行善举,利物济人,积功累德。生命的修炼则是以品德修养为根基,宝养精气神,通过服食导引、存想守一、坐忘胎息、精气化炼、静功动功等修炼方法来促进生命的健康和长久。最终达到神形合同,成仙得道。

三洞宗元

道教宗元于三洞,以三洞为三元,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经教体系无不宗元于此,是道教的根本宗元。

三洞宗元,是以“三元”为宇宙混沌之始。称“一分为三元,三元变化三气,三气变生三才,三才既滋,万物斯备”。然“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这是《云笈七签》对三洞宗元的基本论述。概括来说,“道”气衍化为三元,三元分别是,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由三元变化为三气,三气分别是始、元、玄三气,再由三气化生万物。其造化开辟的过程是,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元气运行,而后天地始立。再由始、元、玄三气化生万物。在《道德经》中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洞宗元作为“道”化万物的信仰宗元,还有其更重要的一面,就是三元即三宝君。第一天宝君,从混洞太无元化生;第二灵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第三神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三宝君分别治于三清境,故三宝又称三清。天宝君治在玉清境,即清微天,其气始青;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其气元黄;神宝君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其气玄白。而三元皆本同道气,所以,三宝君的名号虽殊,却本同于一。

三宝君、三清,道教全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道教最高尊神,乃神明之宗,造化之祖。同时还是经教之教主,为道教传下了三洞三十六部真经。《道教三洞宗元》说: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灵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玄教主;神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神教主。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经。三洞经又各有垂教的对象,以合乎学道修道的品级。开始人道修学之人,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教以洞神神宝经。其次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以洞玄灵宝经。最后即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以洞真天宝经。其目的都是通过经教文化,诱俗修仙,从凡证道。故后世《道藏》的编纂,就是以“三洞四辅”来分例的,并构建起了以“三洞宗元”为信仰的经教体系

清静寡欲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释曰:“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学道修道应做到无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

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无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为此,《清静经》总结清静的要旨时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静教义,与浊动相互化和对应。《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意思是说:清是浊的源头,动是说明静寂的条件。而修道,就是要通过修炼由浊而返清,由静而生动。使人心清宁明静,静而精生,气足神明,生命的原动力得到宝藏和育养,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这种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关系和表现,也正是“道”之清静的完整表现,《清静经》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才合符清静之道意。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着是清静的意境是不能完全合符“道”意的。

 那么,怎样的修行才能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呢?《云笈七签》中说:“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真仙直指语录》中也说:“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其核心的法则就是少思而寡欲。然而,人生在世,名利声色不断挠得人们欲望滋生,浊动不已。但作为修道务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样,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欲。《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灾祸的发生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欲”。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分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复杂人际关系,成为社会恶害的根源。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

自然无为

道以自然为法则,以无为处世应物,成就了万物,也成就了自我。其义理可谓简易却又是那么深刻。

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说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持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人修真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

 然而,要真正进入或达到“自然”的境界,就要践行“无为”的处世方法。《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告诉人们,“道”就是践行无为的,并通过无为的作用成就万物,体现“道”之伟大的体性。所以,所谓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要反对“有为”,要遵循自然之规律,不要强求或对事物的自然发生和发展强行进行干预,自自然然才是完美的。为此,王景阳在《明道篇》中有诗说:“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告诫修道之人,体行自然无为之真道,不要有任何执著。所以,早期道教就曾把“无为”作为合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教旨。并指出:若修行能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于精神,治国则有益于人们。体现了道教对社会政治和处世修身的基本态度。

但人生在世,对尊名荣贵,华衣美食,珍宝广室和音色财货总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无为的规律就会出现种种有为之弊害,转化为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对此,《云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柔弱不争

柔弱不争是道教修养自我,处世生活的教义。太上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道理。所以“道”以柔弱为用,道***信道学道,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柔弱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似乎表现的是脆弱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思想中却并不仅是字面的意思,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人生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现出的则是刚强的僵硬。所以《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垂教人们修道,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道教在继承和阐扬这一教义中,要求人们重视柔弱的修炼,始终持行“专气致柔”。做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应事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静,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第二,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缺,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就应是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从而开阔自我容让的胸怀。学习水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而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所谓“不争”,《道德经》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与自然无为的教义思想非常相近。所以,又有“无为不争”之说。

 不争的教义精神,《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就“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明。《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福育人和万物生长。从无有自恃、自是、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为此,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太上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老子想尔注》中说:“圣人不与俗人争,有争,避之高逝”。而修道求长生者,也应做到“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利荣名,甘隐深山俭朴修行,并发善心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返朴归真

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道教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纯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这里的“朴”就是指本真,引申为“道”的质朴状态,是指真常之道的本来体性。然而,要返朴必需要抱朴,《道德经》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要抱道守真,怡养生命的真元,使之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私心杂念所困扰。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尽量少一些私心和欲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俭朴,使本性漫漫返复到淳朴的状态,与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炼过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气通过修炼进行修复,使身体健康。进而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内***夫,使生命回归到真道的状态,成仙得道。

在返朴归真的修行道路上,诸多高真大德的践行曾为后世学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样。汉末魏伯阳***,“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而专心修炼。葛洪***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终日默然,被邦人咸称为抱朴之士。并提出应“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晋代嵇康好道,亦以“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为修行宗旨。今天,学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进一步发扬守朴全真的教义,留一份淳朴之真于后世。

天道承负

道教教化的目的在于净化人心,使人心神宁静,好善乐施,济世利人,从而为社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起到积极作用。所以,道教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在善恶报应观上构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义。这一教义,就是天道承负说。即相信天道有循环,善恶有承负。其核心主体则还是围绕生死问题,承扬于《老子想尔注》中“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

  道教的“承负”之说,源自《太平经》,意思是祖先积德行善,则可荫及子孙;若先人屡屡犯过作恶,后人将无辜蒙受灾祸。即人们常说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其特点是前辈后辈相承负。但对于“承负”的论述,《太平经》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过失,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其二是,“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财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则乱败,败而不止,不可复理,因究还反其本,故名承负”。意即天地人三统共生,长养财物,欲多则生奸邪,以至不可复理,直到财物穷尽才知还返回虚无之源本。其一说的是善恶承负,其二则是说天道循环。

由此可见,天道的循环承负报应,是因人作恶和嗜欲造成的,并给后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为免人们遭受危害和灾祸,人们应当学道、信道、修道,以解除“承负”之厄。信道修道就是要求人们遵循“道”的行为准则,按“道”意来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

在承负之说中,道教还特别重视并相信现世的善恶报应。《太平经》也为说:善者自兴,恶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于身。《老子想尔注》中则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认为吉凶祸福和生死都是随人行善恶行为来报应的。所以,信道修道之人,应行善积德,使精神与天通,乃可至长生成仙。道教善恶承负和现世报应的教义,对后世有非常重要影响。《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在天地间有司过之神,行善积德则可延年加寿,乃至成仙。犯过作恶,则依所犯轻重,给以减少生命年限的惩罚。鼓励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还融会了回报应学说,修道行善则可升入仙国,犯过作恶则将会在地狱受到刑罚。凡人死后,家人当信道行善,诵经祈祷太乙救苦天尊救度。

 以上所述,是道教的最基本教义。虽然,对于道教的全部教义,诸如宗仰黄老、生道合一、真一玄道、形神合形、遣形坐忘等没能一一展开释说。但通过这些核心而基本教义思想,相信能有助于大家真正认识和了解道教。

万法归宗

所谓万法归宗,这里指的是道教的全部教义和经教、科教、法派、教戒、炼养方法等都要归宗于信道修道,真思志道。凡为学道务道之士,无任是属哪个道派或擅长哪种教化,如言教、身教、科教等,其信仰追求和基本教义都应是一致的。从道派来说,道教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但两派的信仰体系和经教体系却都是一致的,皆以太上真常之道为最高信仰、宗奉三清道尊,并以三洞四辅真经宝典为经教之本。正一以真一不二,伐诛邪伪为内涵,全真倡积真功、践真行为本真,所要体现和倡导的都是太上之真道。而修炼虽有丹鼎符箓之分。但核心内容都是为度己度人。对一个道士来说,无任是正一还是全真,都应是心身与道法同修,不能偏废。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说:此身身外本无法。也就是说,修炼道法,首先要修炼心身,积累道功,凝炼神气以合道,达到度己(修炼心身,合道成真)度人(以己之道功,济度他人)的目的。科教与教戒。教戒是为规范学道务道者言行以符合修道的要求,如三皈五戒:三皈要求道***皈依道经师三宝,以明确信仰;五戒,戒杀生以自娱、戒邪*、戒偷盗、戒妄语、戒嗜酒,则都是为提高道德修养。科教则是要通过诵经斋醮,清静心神,使自我之心神与神明相亲,证悟道真。同时,也是宣扬道教教义,行教布化的重要形式

总之,道教所行的教法和形式,都是以“道”为核心宗旨的。作为道士。当以道德为务。龙虎山祖庭天师府中曾有联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生生变化

道教的变化观与道术观:道教十分重视事物和整个世界的变化。在道***的眼中,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大道的本性之一,就是周行不止,而且推动着世界的变化,包括宇宙的演化。同时,道教与先秦道家只强调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不同。在承认变化规律的同时,又要求将这些规律掌握在自己手上,并且利用它们去控制自身和外物的变化。变化观是道教追求与道合真超凡成仙,以及一切道术的理论基础。

道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老子的道论中有十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道处于不断的循环运行之中(周行),道运动的规律是不断走向自己的反面(反者道之动)。他认为,象有、无、高、下、长、短,前、后,等等都是相对比相联系而存在的,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转化的那一关节点(极)谁能掌握呢?难道没有个正常的情况吗?正常的又会变成不正常,好的会变成不好的。(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这些深刻的思想,不仅被道门所继承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的后学在老子思想的 基础上,又概括出“极而反,天之道也”一类命题,成为中国人观察事物的至理名言。与此相联系,道家又认为,柔弱可以胜刚强。老子说,柔弱,是道的功用。(柔者,道之用)。他比喻说,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但水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东西能胜得过它。所以说,天下最柔弱的,可以在最坚硬的东西中自由

 化化无间的世界图景

道教相信在大道推动下的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都是处于不仃的变化运动中的。葛洪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抱朴子内篇·黄白》)五代时的道士谭峭《化书》中,更加普遍地讨论了由道为起端的各种自然的或祥会的变化。他提出:“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由环之 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零售价人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同样,社会也处于生灭不息的变化之中。道***的这类变化观念,可能与他们亲近自然,对自然界中大量变化现象作了细致观察有关,也与他们长期参与炼丹炼金术的实践有关。

道教的变化观不断地打破人们囿于经验,看不到某些缓慢变化的局限。一般人们都能看到身边的变化,而不大想到连大海与陆地之间也是会互换位置的。道教则认为它们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葛洪《神仙传》中用仙人王方平与麻姑对话的口气说,曾见到东海三次化为桑田。沧海变桑田的思想在地质学上看显然有着合理性。

逆化和夺造化之秘的信念:

道教在强调变化无间的同时, 将变化分为顺逆两类。所谓顺化是从宇宙演化生人生物的角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或者说太极分阴阳化五行,阴阳五行化生出万物之灵的人,以及千差万别的事物.所谓逆化,是指修道者沿着与万物化生相反的途径,通过一系修行,返回到最初的出处-道,与道合真,便可成为神仙永世长存。所以道教中长期流传着“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佛成仙”的话头。这种逆化成仙的思想,被称为中夺造化之秘.他们要求“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做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阴符经》)在他们的变人观中包含着运用。模拟和把握宇宙演变的总规律并人为控制物质变化的思想。这一思想促使他们长期在控制自身和外物的实验中摸索,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掌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达到随心所欲的变化,如隐身分形、飞行虚空、往来无碍等等。这部分内容,称为道术或道法。这些都是与其宗教信仰相联系的。

  作为“变化之玄伎”的道术

道术,又称道法,民间习惯叫做法术。中国的佛教,各种民间宗教,以及民间的巫师,都各有自己的法术系统,但所依据的理论、神谱、道德原则都有不同,其操作方式方法也有许多的差别。道教从得道成仙的信仰和变化观出发,对法术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法术体系。

在道教法术理论中,强调对道的学习、领悟和掌握。一般认为,道是法的根本(体),法是道的体现和运用(用)。道体法用,也就意味着法是用来行道的。大道本来无形,但可以通过术或法来体现它,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当然主要是宗教服务(道因术以济人),而人有灵性,可以通过修习与道合一(因修以会道),人掌握了术,也就获得了造成外物变化的神秘手段(变化之玄伎)。这些道法,后来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仪式。可以说,道教的仪式是道法的规范和操作方法。因为它是道的体现,所以举行仪式称为“行道”;因为它对行道的过程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是一种确定的范式,所以常称为科范或仪范。它的主要形式有斋和醮,所以一般合称为斋醮。斋醮现在也仍然是道教为信众举行宗教服务的主要方式,也是信道者寄托自己信仰的主要途径。

此偈是世尊在因地转为慈力国王布施自己血肉时的回向偈,我们这样随学而回向,可以得到殊胜的加持。公案的缘起是这样的:当时,慈力国王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教导瞻部洲臣民行持十善法,因此以人血肉维生的恶性魔鬼与罗刹,无法侵害人民而获取饮食,导致身体日渐羸弱且饥渴难耐。其中有五个夜叉前往王官,向国王乞求慈悲怜悯赐予人的血肉。慈力王听完彼等诉说后,立即对这些夜叉生起无伪的大悲心。他随即出自身血,割自骨肉而布施。五夜叉喝饱食足菩萨血肉后心满意足,并自然从此息灭危害众生之暴虐心,在慈力王面前忏悔恶业,欢喜受教。此时慈力王又发愿道:“我现在以血肉满足你们,待我成佛时,愿我能以清净戒律、等持、智慧遣除你等贪、嗔、痴三毒,使你等夜叉皆获安乐涅盘。”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此福已得一切智”等一颂的原文。可以这样理解:我现在用自己的血肉来满足和利益你们,以此福徳(此福)愿我将来获得一切智智佛果之后(已得一切智),摧毁一切二障过患之怨敌(摧伏一切过患敌),在生老病死三有苦海中的一切有情,愿我能够度脱彼等(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果然,后来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五夜叉就成为当时的五比丘,在世尊第一次转轮时,五比丘同获圣果。

答案是抄来的,只是为了解答,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