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不通三国演义中的人物_文理不通三国人物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5 0
  1. 评价三国人物(一个人)的作文,800字
  2. 求 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事件。 20篇
  3. 三国时期有哪些人物,详细的资料,不出名的小将也要。关于三国的人物或资料去都要,详细!!!!!!!!
  4. 求三国演义里的重要人物
  5. 三国人物:宁死也不当皇帝的三国人气王刘虞

(续漫谜百炼的回答!)(给分给漫谜百炼!)(我们是一个人!)

59.甄宓

甄宓字文昭。曹丕的皇后。曹睿的母亲。名字是后人起的。史称“文昭皇后”。她冷艳绝伦、冰肌雪肤是曹植《洛神赋》中的洛水仙子,是三国姿色仅次于貂蝉、“二乔”的倾国美女。她原是袁熙的妻子,后被曹丕掠娶,并被曹操暗暗恋慕。她一生颠沛流离,是历史上著名的“薄幸美人”。

文理不通三国演义中的人物_文理不通三国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0蔡琰

蔡琰字文姬。蔡邕的女儿。史称“蔡文姬”。曹操向往的初恋。她既有容姿,又有才学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才女。她原本是卫仲道的妻子;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曹操深为怜惜,使人持千金入北地赎回,并许于董祀为妻。她生平坎坷,诗文断肠。相传,她晚年常与被贬的曹植对诗,相互哭诉,相惜相怜。

吴国将领:

01.孙权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孙武子之后裔。碧眼紫髯,相貌非凡。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之后,没有辜负父兄重托,他先后分别以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挫败了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曹操和刘备,战胜了这两大劲敌,不仅巩固了东吴的***,还能与曹操、刘备鼎立而三,成为雄踞江南的一代英主。

02.孙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哥哥。因为英勇过人,人称“小霸王”。兴平元年,他依附袁术,颇不心甘。于是用父亲所遗的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了三千兵马回江东。他先后击败了刘繇、严白虎、王朗等地方势力,创建了东吴***,并占据了江东的半壁江山。他年少轻狂,最终命丧匹夫之手。

03.孙坚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是孙策和孙权的父亲,因征黄巾军有功,官任长沙太守,为十八镇诸侯之一。他作战勇猛。在与刘表军作战时,他以一夫之勇轻骑出战身中埋伏,被江夏黄祖射杀。

04.孙翊

孙翊字叔弼。是孙坚的三子,孙权的弟弟。任丹阳太守,他生性刚烈好酒,酒醉鞭挞士卒。最终死于匹夫之手。

05.孙登

孙登字子高。孙权的长子。他少时聪明,常随父亲征战,后被立为东吴太子。但天妒薄命,孙登于东吴赤乌四年染病身亡,未继大业。

06.孙和

孙和字子孝。孙权的次子。孙登死后,孙和继太子位。因与全公主不和,被公主诬陷,废掉太子,忧恨而死。

07.周瑜

周瑜字公瑾。孙策的连襟兄弟。雅意风流、仪容俊美、年轻有为、文韬武略、才贯古今,智勇双全的军事统帅,才能超群的英雄。他官拜大都督,赤壁一战烧光了曹军数十万水师,名垂青史。然而,周瑜却心胸狭小,嫉贤妒能,最终被诸葛亮气死。

08.张昭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是三国中东吴极不寻常的人物,他资格最老,影响也很大,可以说是东吴的三代老臣。孙策临死托弟时留下了“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遗言,让张昭成为了东吴地位非凡的托孤老臣。

09.张纮

张纮字子纲。广陵人。任长史。深谋有断,德才兼备,提拔贤士,经天纬地之才。他与张昭合称“江东二张”。

10.鲁肃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在政治上,他以“榻上策”订立了东吴“鼎足三分而王”的基本国策,联刘抗曹为三分天下的形成打了基础。是《三国演义》中典型的“好好先生”。

11.吕蒙

吕蒙字子明。汝南人。原是“吴下阿蒙”,武夫出身。在孙权的劝学下,他勤奋读书成为了一代智勇兼备的名将。自周瑜、鲁肃之后由他担任东吴大都督。他为报与关羽的私愤,以克己攻心的战术指挥吴国大军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地夺回荆州,并生擒了关羽。之后关羽被斩,庆功宴上吕蒙失心疯而死。从此打破了联刘抗曹的局势,引发了吴蜀之间的战争。

12.陆逊

陆逊字伯言。吴郡人。他面如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其实他却是深谋远虑的杰出军事天才。他正直谦逊、风流儒雅、品格高尚。夷陵之战,他主动放弃了大片战略要地,诱敌深入,火烧连营击退蜀军。之后他又防御了数次魏国的进攻。他被孙权誉为“吴之姜尚”。

13.陆抗

陆抗字幼节。陆逊的儿子。镇东大将军,领荆州牧。在蜀国已亡的情况下,仍能自守的大将军。由于东吴“穷兵黩武”的政策,被罢兵权。不久,东吴灭亡

14.诸葛瑾

诸葛瑾字子瑜。诸葛亮的长兄。他为人谦和,拥有胆略,进退有节,多次担任吴蜀使者,都能全身而退。可谓“使之智者”。

15.诸葛恪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瑾的儿子。他主张“谋略在先,武功在后”的战略思想,三十一岁平定了升杨之乱,屡建奇功。他任太子太傅,辅佐朝政。从此诸葛恪权倾朝野,“穷兵黩武”的东吴时代由此开始。他不顾国力空虚,百姓贫困与将士的怨恨,屡次征战,激起了民愤,于建兴二年,他兵困新城,返回后即被吴王所杀。

16.程普

程普字德谋。北平土垠人。自孙坚起兵时便开始为东吴效力的元老之臣,屡立战功。赤壁之战时他极力主战,曾官拜东吴副都督,地位仅次于周瑜。他个性自负,不服周瑜调度。但最终被还是被周瑜文韬武略所感动,与周瑜冰释前嫌。

17.黄盖

黄盖字公覆。零陵人。自孙坚起兵时便开始为东吴效力的元老之臣,屡立战功。赤壁之战时他极力主战,并配合周瑜使用苦肉计,诈降曹操。他倾身为国、舍身无谓地点燃了自己的战船突入曹军,为赤壁之战的大获全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18.韩当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自孙坚起兵时便开始为东吴效力的元老之臣,屡立战功。赤壁之战时他极力主战,并担任先锋。夷陵之战时,他又任正将。是两战之名将。

19.祖茂

祖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孙坚手下将军。与程普、黄盖、韩当。并称“长沙四将”。华雄袭营时,祖茂为救孙坚而死。

20.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吴之中志全忠孝,一诺千金,英勇善战、首屈一指的盖世战将。单若论一对一的交锋,是绝不输给孙策与张辽的大丈夫。为东吴屡立奇功。合淝之战时太史慈误入瓮城而亡。

21.甘宁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河贼出身,因以西川锦作帆幔,时人皆称为“锦帆贼”。他颇通书史,又有气力,好游侠,纵横于江湖之间。他投靠孙权之后,在周瑜与吕蒙的力荐下得到了重用,在赤壁之战与合肥大战中他屡立奇功,濡须口一战更是“百骑劫营,不折一骑”,成为东吴军中的盖世英雄。

22.凌操

凌操,余杭人。民团武装首领出身,曾大败严白虎。他归顺孙氏之后,作战勇猛,轻舟当先,在征黄祖一战中身先士卒,被甘宁一箭射死。

23.凌统

凌统字公绩。余杭人。凌操的儿子。凌统十五岁时,其父被甘宁所杀,他力战夺父尸而归。他是东吴深明大义的一代猛将。濡须口之战时,凌统遭曹休冷箭偷袭,幸得甘宁相救,得以生还。从此凌统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不再为恶。

24.丁奉

丁奉字承渊。庐江人。东吴后期著名将领。他射死张辽。之后他又背水迎敌、雪中奋兵,打败司马昭。他计略过人,能断大事,他用计谋杀死孙綝,平定了东吴的内乱。

25.徐盛

徐盛字文向。琅琊人。东吴著名将领。他曾指挥两次击退魏军。

26.陈武

陈武字子烈,江松滋人。他身长七尺,面黄睛赤,形容古怪。他英勇善战,曾打败薛札,杀死张英。濡须口一战中陈武身死。

27.潘璋

潘璋字文圭。弑杀关羽祸首之一。被关兴取其首级祭父。

28.蒋钦

蒋钦字公奕。他射死陈横,身历数战,立功无数。

29.周泰

周泰字幼平。为护幼主孙权,身中十二枪不死的英勇骁将。他杀死张南,战败曹仁,屡立功勋。濡须口一战他又中数十枪,肤如刻画,孙权曾以“一处伤令吃一觥酒”奖励周泰的功勋。

30.周平

周泰的弟弟。夷陵之战中,被关兴一刀斩了。

31.董袭

董袭字元代。海盗出身,曾举荐虞翻投靠孙策。濡须口之战时,董袭误坠河中溺水而亡。

32.顾雍

顾雍字元叹。东吴丞相。蔡邕的徒弟,他为人不饮酒,寡言少语,举动适当。孙权也曾感叹说:“顾雍不言,言必有中。”

33.吕范

吕范字子衡。孙策时,元老谋臣。表面忠厚,内藏有谋。善卜卦,会带兵。曾杀败曹休。

34.朱治

吴郡太守。东吴将领。

35.阚泽

阚泽字德润。会稽人。赤壁之战时,他密献诈降书,使曹操中苦肉之计。之后他有举荐陆逊为东吴都督,立有大功。

36.严畯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舌战群儒”***中“群儒”之一。被诸葛亮称为“世之腐儒”。

37.薛综

薛综字敬文。沛县人。“舌战群儒”***中“群儒”之一。被诸葛亮称为“无父无君之人”。

38.程秉

程秉字德枢。汝阳人。夷陵之战吴蜀使臣。割地求和之辈。刘备欲斩,程秉抱头鼠窜而走。

39.朱桓

朱桓字休穆。吴郡人。奋威将军,极有胆略。他斩常雕,大败曹仁。在周鲂诱敌战中他断曹休后路,杀张普,再败曹军。

40.骆统

骆统字公绪。乌伤人。“舌战群儒”***中“群儒”之一。赤壁之战主和派。

41.步骘

步骘字子山。“舌战群儒”***中“群儒”之一。往曹营求和使。遇事避祸,个性懦弱,被诸葛亮称为“惧刀避剑之人”。

42.虞翻

虞翻字仲翔。会稽人。郡吏出身。东吴元老谋臣。曾举荐华佗医治周泰,说降傅士仁,立有功勋。“舌战群儒”***中“群儒”之一。赤壁之战主和派。

43.朱然

朱然字义封。虎威将军。吴蜀之战先锋。

44.周鲂

周鲂字子鱼。东吴鄱阳太守。智谋之士。曾断发诈降曹军,引诱魏兵深入重地,使曹休大败。

45.傅士仁

原蜀国公安守将,被虞翻用计说降,投靠东吴。弑杀关羽祸首之一。吴蜀之战时,他临阵倒戈杀马忠叛变东吴,刘备不纳。命关兴将傅士仁凌迟祭父。

46.孙桓

孙桓字叔武。本姓俞氏,孙策喜爱,赐姓孙,所以也是孙权的宗族。吴蜀之战秭归城先锋将,安东将军。

47.李异

孙桓手下大将。吴蜀之战时,曾与张苞大战二十回合,但最终被关兴劈于马下。

48.谭雄

孙桓手下裨将。吴蜀之战时,被关兴生擒,斩首沥血而死。

49.全琮

全琮字子璜。绥南将军。周鲂诱敌战中他断曹休后路,战败曹军。

50.宋谦

孙权护将。濡须口一战被李典射死。

51.夏恂

东吴部将。夷陵之战时,被张苞一矛刺中,死于马下。

52.戴员

孙翊部下。杀死孙翊的祸首之一。被孙翊妻子徐氏设计杀死。

53.乔玄

乔国老。江东大乔、小乔的父亲。

54.大乔

乔玄的长女。有“江东名花”之称。小乔的姐姐。国色天香,姿容绝伦,矜持稳重,善舞长剑的江东美人。在丈夫“小霸王”孙策死后,他独守空房,在朦朦烟雨的江南风光中过着如诗如画的流离生活

55.小乔

乔玄的次女。有“江东名花”之称。大乔的妹妹。殊色秀容,温婉娴静,能歌善舞,色艺冠时的江东第一美人。周瑜之妻,善茶艺,有“香茗夫人”的美誉。诸葛亮曾改《铜雀台赋》云:“揽二乔与东南西,乐朝夕与之共”。

56.陶芷

取自三国外传中的人物。陶谦晚年所得爱女。徐州城破,从人辗转将她送往江东。长大后,嫁于陆逊为妾,她比陆逊年长九岁,并善谋有断,常与陆逊私房议计。她主张:“蜀亡则吴亡,蜀不可亡”的战略***,是一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谋士。

57.鲁珍

取自三国外传中的人物。鲁肃的女儿。有才气,善、计谋。是“东吴三金兰”之一。

58.吕雯

取自三国外传中的人物。吕蒙的女儿。自幼习武,善使长剑、有勇气,是当世的巾帼英雄。是“东吴三金兰”之一。

59.陆英

取自三国外传中的人物。陆逊与孙夫人所生的女儿。秀色可餐,浅通兵法。是“东吴三金兰”之一。

60.沈嫣

沈嫣字依依。冀州人。取自三国外传中的人物。自幼叛逆自负,能文善武。父亲审配被曹操所杀。为避祸改为“沈”姓。九岁时,十八路诸侯会盟,她被马腾看中。欲为马超娶为妻子。但是马超却娶了杨艳,沈嫣含恨投奔东吴。赤壁之战爆发,沈嫣为报父仇,虽然她成功的阻击了司马懿,却不幸在战争中阵亡。

群英将领:

01.张角

张角号“太平道人”,自称“大贤良师”。本是个不第的秀才,因得南华老仙所赐《太平要术》,能呼风唤雨。他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并自称“天公将军”,举四方百姓起义,皆裹黄巾,史称“黄巾军”。贼势浩大,官军望风披靡。

02.董卓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是暴虐无道、凶残嗜血、骄横跋扈、好杀屠城、权倾一时的野心家。他废立皇帝,全凭己心;***大臣,全凭己意。夜宿龙床,好色嗜酒,溺于酒池肉林之间。致使,十八路诸侯揭竿而起,被迫迁都洛阳,身中“连环计”,被义子吕布所杀。

03.袁绍

袁绍字本初。袁逢之子,袁隗之侄,“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地贯青、冀、幽、并四州。是与曹操争夺北方中原的敌手。因此,他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官渡之战。他另立逆动、宽济政失、外宽内忌、多谋少决、恤近忽远、听谗惑乱、最终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

04.袁术

袁术字公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是袁绍的兄弟。他据汝南贯扬州,是名副其实的南方霸主。他骄奢*逸、横征暴敛、愚蠢自大、刚愎自用自称“皇帝”。结果遭到群雄围攻,他兵败而逃,死于淮南。

05.刘表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汉鲁恭王后裔,***贵族,人称“八俊”之一。是胸无大志、虚有其表、有名无实的荆州之主。他收留刘备。重用蔡、蒯两大家族。因此被蔡夫人蒙蔽,***造遗诏,废长立幼,最终导致荆州不保。

06.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圭。刘备的故交。任北平太守。割据北方的一代枭雄。为弟弟公孙越报仇,他毅然起兵与袁绍在磐河会战。他不听人言,宠信内贼,兵败垂成。他先杀妻子,然后自缢,全家化为涂炭。

07.马腾

马腾字寿成。马援的后裔,马超的父亲。任西凉太守、汉伏波将军。他受天子“衣带诏”。之后,连接黄奎,起兵讨伐曹操,反被设计杀死。

08.韩遂

韩遂字文约。天水太守。马腾的结义兄弟。马超的叔叔。他重义气、但寡谋断,被曹操“抹书离间”,断臂降曹。

09.张鲁

张鲁字公祺。自号为“师君”。沛国丰人。汉中太守。他贪得无厌、用人多疑,被曹操平定。

10.张绣

张济的侄子。用贾诩为谋士。屯兵宛城的割据势力。他投降曹操,后因曹操霸占其嫂。起兵叛变,使曹操折了大将典韦、子曹昂、侄曹安民大败而回。曹操二次征讨宛城,他投降曹操被封为“建忠将军”。

11.陶谦

陶谦字恭祖。末丹人。是膺秉义德、允文允武、体足刚直、守以温人的徐州太守。他“三让徐州”于刘备,深有识人之明。他遗爱于民,深受百姓爱戴。

12.孔融

孔融字文举。鲁国曲阜人。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他幼时让梨,后为中郎将,累迁至北海太守。他机智博古、怯事妄言是弃之可惜的人才。因得罪曹操,被反诬其“不孝”,遂被杀。

13.刘焉

刘焉字君郎,江夏竞陵人,汉鲁恭王的后裔。刘璋的父亲。益州牧。患病疽而死。他平生树敌无数,为刘备入蜀埋下了伏笔。

14.刘璋

刘璋字季玉,刘焉的儿子。他坐拥民殷国富、险塞沃野的益州。是暗弱昏庸、不知积蓄的庸主。他杀死张鲁的母亲,导致张鲁入侵,又请刘备入蜀,益州易主。

15.刘度

四郡太守之一。零陵之主。赵云、张飞以诸葛亮之计生擒其子,举城而降。

16.赵范

四郡太守之一。桂阳之主。手下有大将陈应、鲍隆,被赵云“智取桂阳”时斩杀。

17.金旋

四郡太守之一。武陵之主。张飞取武陵时,被叛将巩志一箭射中面门,坠马而亡。

18.韩玄

四郡太守之一。长沙之主。手下有大将黄忠、魏延、杨龄。战长沙时,杨龄战死,关羽与黄忠惺惺相惜,韩玄内忌欲斩黄忠,反被叛主魏延所杀。长沙陷落,魏延、黄忠皆降。

19.刘繇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汉室宗亲,太尉刘宠之侄。是割据江东的势力之一。手下有大将太史慈、于糜、樊能、张英、陈横、笮融、薛礼等。被孙策“三千兵马过江东”时,平定。太史慈投降。笮融随刘繇投刘表而去,其余皆战死。

20.王朗

王朗字景兴。才华横溢、知识渊博。任会稽太守。是割据江东的势力之一。被孙策平定。王朗归曹。成为助曹篡逆的重臣。蜀汉出祁山时,被诸葛亮骂死于两军阵前。

21.严白虎

自称东吴德王,是割据江东的势力之一。被孙策平定。董袭斩首而亡。

22.何进

何进字遂高。屠户出身。东汉大将军。桓帝死,他强立其妹何后之子刘辩为帝,并鸩杀董后。他诏董卓进京,是东汉乱世的始作俑者。他诛杀“十常侍”未遂,反被“十常侍”所杀。

23.张宝

张角的二弟,黄巾起义首领之一。称“地公将军”。会使法术,能呼风唤雨,飞砂走石。朱儁兵围阳城,被叛徒严政斩杀而亡。

24.张梁

张角的三弟,黄巾起义首领之一。称“人公将军”。会使法术。张角死后,张梁统其众。被皇甫嵩连胜七阵,斩于曲阳。

25.吕布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温侯。三国第一武将。他坐下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是英武过人、力拔群山、气盖天下、数将莫敌的一代战神。他虎牢战“三英”、濮阳敌“六将”、辕门射戟,有“人中龙凤”之称,是“三国无双”的英雄。但他反复无常,被李肃说降,弑义父,投董卓认贼作父,又中“连环计”,弑董卓,被“四逆”所逼辗转逃至濮阳。濮阳陷落,他又占徐州。最终下邳兵败,被曹操缢死在白门楼。

26.华雄

关西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他主动请缨为董卓把守汜水关,留下了“割鸡焉用牛刀”的名言。他大败孙坚,又力斩数将,但被关羽温酒之间斩于马下。

27.李儒

董卓的女婿。助纣为虐的军师。与李肃合称“二李”。他素有“孽谋”,为废帝迁都,出谋划策。他力谏董卓将貂蝉赐吕布,董卓不纳,李儒从此闭门不出。董卓身死,李儒被王允斩于市曹。

28.李肃

原是“二李”之一。帮董卓说降吕布的虎贲中郎将。因未升其官,心中怀恨,联合王允,巧施“连环计”诱出董卓,借吕布之手杀之。他征战“四逆”,反被折了锐气,被吕布盛怒之下斩杀。

29.蔡邕

蔡邕字伯喈。蔡文姬的父亲。有“旷世奇才”之称的史官。原是被董卓所逼,为其效力的一代名流。因“一月三迁其官”,他深受感动。董卓死时,他亲自路祭,王允大怒,将他斩于市曹。

30.陈宫

陈宫字公台。原是中牟县令,后因“捉放曹”***,弃官而逃。曹操杀死吕伯奢,并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使陈宫背离曹操,改投吕布。成为吕布帐下的首席谋士。吕布不纳其谏,导致兵败。将他缚于曹操,誓死不降,最终被斩。

31.貂蝉

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吕布妾。王允义女。并州郡九原人。本姓任。因执掌貂蝉冠,更名“貂蝉”。年方***、色伎俱佳、身材窈窕、人品风流、明眸皓齿、粉面朱唇、花容月貌、玉骨冰肌、有“闭月”之姿。宛如天上神仙般千娇百媚。王允利用貂蝉巧施“连环计”,离间吕布刺死董卓。吕布兵败身死,貂蝉的下落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32.严如意

吕布的妻子。姿色略逊貂蝉的一代娇娘。她善舞技,能饮酒。人称“醉舞的仙子”。原是丁原府中的陪酒侍女,与吕布青梅竹马结发为妻,常怀“妇人之见”,使吕布留下了“恋妻不纳陈宫谏”的恶名。

33.吕菁

吕布的独生女儿。严氏所生的掌上明珠。她从小被娇生惯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盼望自己幸福的婚姻生活。

34.李傕

董卓的大将,“四逆”之一。董卓死后,欲卸甲归田,贾诩献“乱武”之策,使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联合兴兵发动了“李傕之乱”。四将合围,大败吕布,兵临长安城下,他们逼死王允,挟持天子。由李、郭独霸朝政,他们肆虐百姓,禁锢天子,横行无忌,无人敢言。后来李、郭反目,二人交兵数月,争夺天子、挟持大臣、烧杀抢掠、民不聊生。最终,二人和解,兵合一处,欲害天子,却被曹操打败,挟走天子。二人落草,均不得善终。

35.郭汜

董卓的大将,“四逆”之一。董卓死后,欲卸甲归田,贾诩献“乱武”之策,使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联合兴兵发动了“李傕之乱”。四将合围,大败吕布,兵临长安城下,他们逼死王允,挟持天子。由李、郭独霸朝政,他们肆虐百姓,禁锢天子,横行无忌,无人敢言。后来李、郭反目,二人交兵数月,争夺天子、挟持大臣、烧杀抢掠、民不聊生。最终,二人和解,兵合一处,欲害天子,却被曹操打败,挟走天子。二人落草,均不得善终。

36.张济

董卓的大将,“四逆”之一。董卓死后,欲卸甲归田,贾诩献“乱武”之策,使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联合兴兵发动了“李傕之乱”。四将合围,大败吕布,兵临长安城下,他们逼死王允,挟持天子。“马腾勤王”,樊稠被斩,张济统其众,回弘农。又因李、郭交兵,张济兵据长安。在攻南阳,身中流矢而亡。

37.樊稠

董卓的大将,“四逆”之一。董卓死后,欲卸甲归田,贾诩献“乱武”之策,使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联合兴兵发动了“李傕之乱”。四将合围,大败吕布,兵临长安城下,他们逼死王允,挟持天子。“马腾勤王”,樊稠因义释韩遂被斩。

38.田丰

田丰字元皓。袁绍手下“六谋士”之一,有“先知”之称。是正派忠直的一代贤臣。他刚而犯上,直言“官渡必败”,被袁绍囚于狱中。绍果兵败,田丰知死,不久被杀。

39.沮授

袁绍手下“六谋士”之一,被曹操称为“天下无忧”的谋士。他忠于袁绍,直谏不讳,被囚军中。曹军至,沮授被俘,他营中盗马,欲归袁绍,被曹操下令射杀。

40.审配

审配字正南。袁绍手下“六谋士”之一。专而无谋,构陷许攸,导致袁绍兵败。之后,死守冀州,曹操俘,他誓死不降, “面北而死”。

41.逢纪

逢纪字元图。袁绍手下“六谋士”之一。果而无用,谮媚乱上,导致田丰被杀。绍死“袁氏内变”,逢纪被袁谭所杀。

42.郭图

袁绍手下“六谋士”之一。他智而争权,尽谮乱国,致使“张郃反水”。绍死“袁氏内变”,图随袁谭战,后被乐进射下城壕而亡。

43.许攸

许攸字子远。曹操旧交。袁绍手下“六谋士”之一。贪而不智,因审配构陷降曹,献“火烧乌巢”之计,使曹操大胜。因言语无状,被许褚斩首。

44.颜良

袁绍手下上将。与文丑合称“虎狼兄弟”。有“匹夫之勇”。官渡之战时,他先斩魏续、宋宪,又败徐晃。最终,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45.文丑

袁绍手下上将。与颜良合称“虎狼兄弟”。亦有“匹夫之勇”。他连战张辽、徐晃,逃至黄河岸边,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46.袁芳

取自三国外传中的人物。袁绍的女儿。乱世的千金。她温婉可人,以天下太平为最高理想。袁氏覆灭,袁芳失踪。

47.袁杏

取自三国外传中的人物。袁术的女儿。深明大义,坚决反对袁术称帝。因此,营中盗符,与雷薄、陈兰一同落草为寇,背主而逃。

48.纪灵

袁术手下大将,山东人。曾与关羽连战三十合,不分胜负。因“辕门射戟”,他与刘备罢兵议和。袁术势衰“携玺寻兄”,被刘备阻击,纪灵死战而亡。

49.蒯良

延平人。刘表辅国之一,蒯越的哥哥,天下名士。曾用奇计杀死孙坚。

50.蒯越

延平人。刘表辅国之一,蒯良的弟弟,天下名士。被曹操誉为“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

51.公孙婷

公孙瓒的女儿。丽容娇姿、温柔恬阔、受人怜爱。兵败时,瓒恐女儿受辱,亲手杀之。

52.张松

张松字永年,刘璋的谋士。有过目不忘、一目十行之能。他受辱于曹营,故献图刘备。为刘备攻取西川,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机事不密,被其兄告密而亡。

53.张任

刘璋手下大将。智勇双全。他设伏落凤坡使庞统身死。诸葛亮定计将他活捉,他誓死不降,最终被斩。

54.杨松

张鲁手下的谋士。他贪得无厌,受曹操贿赂,卖主求荣,导致汉中沦丧。

55.诸葛均

诸葛亮的弟弟。躬耕南阳,有才华,又有智慧,是宁静致远的大隐者。

56.司马徽

司马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是诸葛亮、庞统、徐庶等天下名士的导师。他峨冠博带,道貌非常,隐居荆州、育人无数、有“桃李遍天下”之称,又有出神之智,入鬼之谋,是名遍***的天下贤师。

57.刘协

汉献帝。先后被董卓、李郭叛党、曹操、曹丕四个势力所挟持的傀儡,他虽有抱负,却不能施展。最终被逼“禅位”。成为了汉朝的亡国之君。

58.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郡人。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起死回生的当世神医。他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他治疗周泰十二处枪伤,一月而愈;又为关羽“刮骨疗毒”,欲为曹操“开颅治风”,因此被斩。

59.于吉

妖道。因得《太平青领道》,能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有蛊惑人心之能。他鼓动江东百姓,最终被孙策所斩。

60.左慈

左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是勇人、道人、神人、菩萨、罗汉、佛一般的人物。因得天书《遁甲》,能腾云跨风、飞升太虚、穿山透石、藏形变身,无所不能。他掷杯戏曹操,百斩而不死。又能预知诸葛亮生死,“义动凤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般的一代神话。

全部完

这是按《三国演义》写的。

(给分给漫谜百炼!因为我们是一个人!)

(漫谜孤城是在字数不够的时候,跑“龙套的”。谢谢楼主,把分给漫谜百炼。一定要!)

(2万字,求奖励!谢谢!!)

评价三国人物(一个人)的作文,800字

诸葛亮的形象大体来说,分为这样几点:

1.带有鲜明的悲剧性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就和刘备说过:“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并不只是***范地随口一说,而是真正地表达了诸葛亮即将面临的悲剧。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怎么着也不会篡夺蜀汉***,即使阿斗在愚蠢,他也不会动丝毫歪脑筋,这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六出祁山,不断北伐,总是想要荡平中原,然而他忽视了曹魏***以及后期司马***的强大,他没有那种休养生息,让后来人完成霸业的打算。

更为悲催的是,诸葛亮还有着张良的心,希望在匡正汉室之后,再次回到隆中躬耕,可是他的性格又不会允许他半途而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强烈的正义感

这从他始终不愿在实力雄厚的曹操麾下效力,而是选择军力羸弱的刘备,就可见一斑了。有人说,诸葛亮太善于狡辩,不管是在东吴的“舌战群儒”,还是在北伐战场上的“骂死王朗”,都让他赢得了“天下第一骂”的名头。

可实际上,正是因为诸葛亮内心始终持有的正义感,才会让他势如破竹,无往不胜。“舌战群儒”能够一战成名,在于他认为孙刘应该结盟,而且必须结盟,他们属于正义的一;同样的,“骂死王朗”也在于,他始终认为汉室才是正统,曹氏才是篡汉。

3.?无敌的智慧

可以说,在《三国志》中,诸葛亮还是一个智慧过人的辅国能臣,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早就不只是“智慧过人”这么简单,而是像鲁迅说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

尤其是在火烧赤壁之战中,本来风向的变化只是因为诸葛亮观测到气候变化,然而他故意设坛做法,将自己神化成了仙人一般的人物,这明显就有些超越现实的变化了。

求 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 20篇

穿越了时光,穿过了檐廊,将生命的绝唱留在了世间的某个地方;看过了沧桑,经历了悲凉,只愿今生的错别再造就后世的果......

先来介绍一下主人公,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郡人也。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其父嵩,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名姓曹。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以上为《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介绍。后人给与他的评价是,东汉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由此,我不禁联想起另外的一位人物,***。他们均为文学,政治,军事的风流人物。然而,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均知道,曹操奸雄也。而另一位三国人物,刘备世之枭雄也。为还曹操一个清白,我决定撰写此文。

首先,曹操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因此,我想先正其名。观当时之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先者董卓尽起西凉之兵,得诏入京,平定十常侍之乱,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优势。彼时之董卓,权倾朝野,意气风发,然终死于三姓家奴之手。本以吕布之勇,兵戈之利,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却终中王允之美女连环计,然为一貂禅而身首两异,为天下笑!再看曹公,下邳城下擒吕布,白门楼吕布殒命。而当时献计杀吕布者,刘备也。诚然,吕布贪财好色,毫无信义可言,但辕门射戟解其兵血之灾亦有恩于其。而刘备反制其于死地,可能与吕布夺徐州有密切关系,可见此人心胸之狭窄,趁他人之威。据本人推断,当时曹操很想留吕布之性命,正如后来留关云长,由此观之,曹操很惜才。正如当时曹操不杀张辽,接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谏相吻合。曹操为何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实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不谋而合的。无论是中国的古代还是现代,在中国的民众心灵的深处总是存有正统的观念。汉高祖斩蛇起义,灭秦而立西汉,不也是”造反“吗?对于愚昧的平民百姓是不会去想的。社会要发展,都是有道灭无道,这是颠仆不破的历史规律。当然,我现在的观点是现代人的观点,古人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罗贯中当然也摆脱不了,我们是不能强求他们,但是,生于现代的人们就不能人云亦云了。因此,每当我听到现在的人们在谈论曹操时总是将罗贯中的观点直接搬用过来,真是可悲。人之为人,主要的原因是人有自己健全的大脑,能够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准则,能够明辨是非,否则和牲畜无异!

其次,曹操移驾幸许都之时,虽位居诸侯之列,但并没有取得霸主之地位,当时的局势,西凉仍有董卓的余党郭汜,河北有袁氏兄弟,江东有孙策,荆州有刘表,西蜀有刘漳,汉中有张鲁。充其量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阀。但是他能先灭吕布,再灭袁氏兄弟,平刘表,定辽东,一举平定北方,建立一统天下的基础。此为曹操能扑捉机会,相时而动也。深明乱世造英雄之理也。再看刘备,虽被汉献帝尊称为皇叔,实为贩履织席之村夫,虽有刘氏之血统却无韬略,东投西靠,是为暗中取利也;曹有上将千员,其虽有关张赵马诸猛将,然较之于曹公实在太少,究其原因个人之魅力所致也。刘备虽有三顾茅庐之故事,曹公却有跣足迎许攸之美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只有胸怀坦荡,立志高远之人方能明白其中之道理。曹操能以七万之兵破袁绍之七十万之众,足以显示其军事才能,同时也强烈的对比了袁绍和曹操的人格魅力。袁绍,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能接受许攸等人的建议,终致身首两异;曹操,既有自己的主见,劫乌巢坚决而果断,善与把握时机,也广开言路,有当世之名士郭嘉等鼎力相助。官渡之战,虽为军阀之间的混战,但曹公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为有运筹帷幄之能也。本初虽世列三公,然兄弟不和,谋略不足,魅力有限而灭族。因此,曹操可以称为三国时与诸葛亮并驾齐驱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再说赤壁之战,曹操虽然80万大军葬身鱼腹,然此为当时错综复杂的行使所逼也。吴蜀兼有天时,地利,人和。既有隆冬之际之东南风,又有长江之天险,更有周瑜打黄盖。人无完人,曹操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于胜也,然很多民众认为当时之东南风为诸葛亮所借。其实不然,只是碰巧罢了。一个罗贯中,歪曲事实,使《三国演义》蒙上神话色彩,尽管它不是历史书,但很多民众《三国志》,《三国演义》不分。以至将诸葛亮神化,对起盲目崇拜,导致蜀国后期的将领总是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而坐失诸多良机。当然,我并不否认诸葛亮之能,隆中定三分,隆中定三分,做为一个战略家是很优秀的,但作为一个军事家就不怎么样了。虽有七擒孟获之美名,然孟获终究为蛮荒之人,怎明《孙子兵法》?此为胜之不武也。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魏延之抄小路直取长安实为妙计也,然诸葛亮弃之不用,此为其墨守成规之故也。由此观之,刘备所识之千里马实为驽马也。刘备亦非伯乐也,三顾茅庐的意义犹在乎?!再看刘备作为军中主帅指挥的一场重大战役,此为蜀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鲁肃奇袭荆州,关云长败走麦城,刘备急报关张之仇,一意孤行,不谙行军布阵之道,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终致身死白帝城,为天下笑!由此可见此人,行军打仗一窍不通。较之曹公,实不可相提并论。

咱们再看看曹操和刘备的性格。曹操性格开朗,作诗气冲云霄,慷慨激昂,令人激奋向前!其诗《观苍海》,《嵩里行》为千古之绝唱!今天我们读之犹能看到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读《三国演义》,感触最多的是,诸葛亮怎么那么多的锦囊妙计,刘备怎么有那么多的眼泪。我看刘备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哭丧者。这时有人可能认为刘备生性善良,其实不然,此为起阴险狡诈之故也。他深明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哭能够得到最大的回报。第一次哭泣是在桃园结义之时,由此他得了两员愿意替其出生入死的兄弟。第二次哭泣是在张飞失徐州之时,其道出了“兄弟是手足,妻子如衣服”的感慨。他哭泣原因有二:一为失去了徐州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二为他明白失了徐州现在已无法挽回,还不如趁机再拉近和关张之间的关系。第三次哭泣是在关云长斩颜良文丑袁绍欲迁怒于其,此为保住小命也。以后还有就是在汉中,夺人城池。最后就是在白帝城,其道出了当今最经典的遗嘱之一。当时情景如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渝!”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吾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节选〈三国演义〉)由该节可以看出,刘备此次哭泣,是为给诸葛亮加上金箍圈也,名为诸葛亮可以自立为主,实为令其不能簪越。原因何在呢?如果大家细心一定看到了这么一个细节,刘备向诸葛亮说起马谡不可以重用之时,令马谡且退。由此观之,刘备此时完全清醒,然而刘备对诸葛亮有心腹之盐述说之时,却没有挥退左右,明理人不难看出刘备的用意。当然,诸葛亮也不是傻瓜,因此,后来尽管刘禅很是无能,诸葛亮仍无二心。谈论完了刘备的哭泣技巧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刘备的为人了。

总之,曹操是应该给其一个公正的地位的时候了,就象***以后,咱们也给***等人***一样,咱们应该要有自己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这样,咱们的社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我得出结论,三国鼎立初期的英雄人物中,唯操尔.

望***纳 写曹操的

三国时期有哪些人物,详细的资料,不出名的小将也要。关于三国的人物或资料去都要,详细!!!!!!!!

1 赵云 性格;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忠心耿耿 ***;赵子龙单骑救主,赵云截江夺阿斗,赵子龙计取桂阳

2 关羽 性格;正气凛然。赤胆忠心,武功高强,骄傲自大 ***;关云长刮骨疗毒,玉灵泉关公显圣,汉寿侯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关云长败走麦城

3 张飞 性格;粗犷,暴躁,不善用计,胆识过人,气吞山河 ***;当阳吓死夏侯杰,义释严颜,怒抽邮督。

4 刘备 性格;体恤民情,仁爱待人,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但无成大事之风 ***;刘备接任徐州牧,白帝城先主托孤,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

5 诸葛亮 性格;谦虚谨慎,有治国治军之才,济世爱民,但多谋少断 ***;

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见木象魏都破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吕布

身材高大(估计有190m以上),相貌英俊,武艺高强。吕布不但衣着华丽,而且喜欢耍酷,他一出场就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简直是酷毙了。他经常手持一口方天画戟,脚跨赤兔宝马,到处泡妞,当时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布,吕布大败。但后曹操和刘备联军攻打,困守下邳。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曹操堑围三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亦就缚,与陈宫、高顺被戮于白门楼。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甘宁,吴国大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起初跟随刘表、黄祖。黄祖兵败被杀后,归降孙权。为著名水军将领,勇猛过人,打仗常冲锋陷阵,一生建立战功无数。曹军进军濡须时,他率敢死队百人,夜袭曹营,大胜而还,未伤一人。刘备伐吴时,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死,死时树上有数百只乌鸦,围绕着他的尸体,也不飞走。孙权得到甘宁已死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并立庙祭祀他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先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担任从事,后来又归附董卓,董卓死后,张辽又带兵投靠了吕布,在吕布手下任骑都尉。后来,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和刘备打败,最终归附曹操。武功高强,有勇善谋,多次建立奇功。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孙权攻打合肥,他率敢死队八百余人守城,奋勇突击,大破吴军。吴军一听见张辽的名字,便***胆寒,连吴国小儿夜间啼哭,一听说张辽二字便不敢哭了。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三路伐吴。张辽与诸将大破东吴大将吕范军,遂因病死于军中,谥刚侯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他曾在濡须口一带,乘大船***魏军阵容,异常镇定自若。魏军弓箭齐发,箭镞集中在船的一侧。孙权下令掉转船头,再以另一侧受箭,待箭匀船平后再安全驶回。他"博览书传历史"颇有才华。他曾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战败刘表,取得荆州,企图一举灭吴。他对孙权声称:"今治水军80万方与将军会猫于吴。"孙权没有被曹操的气势汹汹所吓倒。他果断地***纳鲁肃的建议,与刘备结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用火攻战术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求三国演义里的重要人物

公孙瓒,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伯圭,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牧。参加过攻打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争,与袁绍为争夺北方连年交战,建安四年(公元一九九年)被袁绍打败,自焚而死。

晋武帝司马炎,生于公元二三六年,死于公元二九○年。创立晋王朝。公元二六五年至二九 ○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昭的大儿子。公元二六五年废曹奂自立为皇帝。公元***○年灭吴后,统一全国。

袁绍,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人。汉灵帝时为中军校尉,领导皇宫禁卫军,灵帝死后,他带兵进宫杀尽了宫中宦官。董卓控制国家大权时,他从冀州发兵讨伐董卓,成为诸侯军的盟主,在诸侯混战中势力进一步扩大,成为当时兵将最多的豪强。但在与曹操决战时,因不听谋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击败,不久病死。

袁术,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九年。字公路,袁绍的弟弟。曾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南阳太守。因被曹操、袁绍军队攻击,率兵退驻寿春,统治扬州一带。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自称皇帝,号仲家。后被曹操打败,忧病而死。

孙权,生于公元一八二年,死于公元二五二年。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公元二二九年至二五二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年,继承哥哥孙策的事业,在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协助下,联合刘备,在赤壁大败曹操。后又联合曹操攻击蜀国,杀刘备大将关羽,夺取荆州,并在彝陵战役中大败刘备。公元二二九年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在位时,曾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与夷洲(今台湾省)取得联系。死后追封为吴大帝。

孙皓,生于公元二四二年,死于公元***三年。公元二***年至***○年任吴国皇帝。字元宗,又名彭祖,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在位期间,专横残暴,奢侈荒*无道,不得民心。公元***○年司马炎出兵六路攻打吴国,王浚水师到建业时,仿照刘禅的前例,投降称臣,被封归命侯。

孙坚,生于公元一五五年,死于公元一九二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与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公元一九二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

孙策,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 年。字伯符,孙坚的大儿子,孙权的哥哥。小时候与周瑜关系友好。孙坚死后依附袁术。公元一九四年率领一支人马去江南,铲平当地地方军队,成为江南最大的豪强。建安五年(公元二○○ 年),曹操与袁绍打仗,孙策想秘密出兵袭击许都,尚未出兵,反被吴郡太守许贡手下的门人刺伤而死。

魏武帝曹操,生于公元一五五年,死于公元二二○年。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园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从小聪明机警,有侠气。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公元一九七年至二一一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魏文帝曹丕,生于公元一八七年,死于公元二二六年。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公元二二○年至二二六年在位。字子桓,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太子。曹***后继任为魏王,不久便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爱好文学,为当时文坛领袖,现存有流传的诗歌四十多首,后人编辑出版有《魏文帝集》。

曹奂,生于公元二四六年,死于公元三○二年。是三国时魏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二六○ 年至二六五年在位。字景明,魏武帝曹操的孙子。甘露三年(公元二五八年),司马昭杀皇帝曹髦后即皇帝位,在位时,无可奈何成了司马昭的傀儡。咸熙二年(公元二六五年)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被封为陈留王。

张鲁,东汉大科学家张衡的儿子。字公祺,汉宁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一五年),曹操进攻汉中后投降,被任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

汉灵帝刘宏,生于公元一五六年,死于公元一***。汉章帝的玄孙。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继汉桓帝位。任位期间,在宦官张让、赵忠、封?、段?、蹇硕等十个太监的挟持下,公开标价卖官、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并放任宦官横行,政治***,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终导致黄巾军起义。公元一***四月初夏,因病而死。

汉献帝刘协,汉灵帝的儿子。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公元一九○年至二二 ○年在位。董卓废少帝刘辩后上台,是董卓的傀儡。王允用连环计董卓后,被李?劫走。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被曹操迎到许都,成为曹操的傀儡。在位时天下大乱,战火四起。曹***后,曹丕称帝,献帝被迫退位,改封山阳公。

刘表,字景升。生于公元一四二年,死于公元二○八年。历任荆州刺史、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武成侯。刘备的同宗兄弟,生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病死后刘琮继位,投降了曹操。

刘备,生于公元一六六年,死于公元二二三年。公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刘禅,生于公元二○七年,死于公元二七一年。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大儿子,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立为太子。刘备死后继位于成都,称帝时十七岁。在位期间,由丞相诸葛亮辅佐执政。诸葛亮死后,因信任宦官黄皓,致使姜维从北伐中原的前线撤回汉中沓中屯田开荒。炎兴元年(公元二六三年)邓艾领军从阴平险道奇袭成都,刘禅出位投降,被封为安乐公。

刘璋,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汉末年益州牧。字季玉。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迎接刘备入川,让刘备攻汉宁王张鲁,刘备军攻到成都,他开城投降,被刘备迁驻南郡公安。后孙权攻下荆州,再次任他为益州牧。后因病而死。

王允,生于公元一三七年,死于公元一九二年。东汉末年大臣。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少年时有大志,勤于学习练武。后任豫州刺史,时值大将军何进准备诛杀张让等宦官,而参与谋事。历任从事中郎、河南尹、太仆、尚书令、司徒。曾用连环计与吕布诛杀董卓,后被董卓部将李、郭汜所杀。

田丰,河北名士,袁绍的谋士。多谋善断,曾为袁绍出过不少奇谋,但袁绍不用。官渡之战前,他劝袁绍不要攻曹操,袁绍反将其关入监狱。袁绍战败后了他。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何进,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东汉大臣。字遂高,南阳宛(今河南省南阳)人。因妹妹被选入宫中,后来做了太后,才由一个杀猪的屠夫变成了大将军。汉灵帝死后,将妹妹何太后生的儿子刘辩扶为皇帝,把持朝政。光熹元年(公元一***)与袁绍、曹操密谋诛杀宦官,后被宦官张让等十常侍杀死。

***,生于公元一七六年,死于公元二二○ 年,刘备的谋士。字孝直,右扶风(今陕西省眉县)人。建安初年,他与同乡人孟达入川投效刘璋。后献计劝刘备攻取蜀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再献计劝刘备攻取汉中,帮助黄忠用计斩了曹操名将夏侯渊,刘备立他为汉中王、尚书令、护军将军。

马良,生于公元一八七年,死于二二二年,蜀国名士,刘备的谋士。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刘备领荆州时任从事,刘备称帝后为侍中。在刘备东征讨伐东吴时,随军参谋,刘备兵败,他也遇害。

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

郭嘉,生于公元一七○年,死于公元二○七年,曹操的重要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最初投于袁绍,见袁绍不重用而离去,经荀?(Yu)推荐为曹操所用。多谋善断,为曹操打败袁绍、袁谭、袁尚,出了许多奇计,封洧阳亭侯。随军征讨乌桓时,因病死于大漠,年方三十八岁。

张昭,生于公元一五六年,死于公元二三六年,三国时吴国大臣。字子布,鼓城(今江苏徐州)人。孙策创业时,封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极受信任。后任孙权的军师绥远将军,封由拳侯。孙权称帝后任辅吴将,封娄侯。

许攸,袁绍的谋士。官渡之战中曾几次向袁绍献计,袁绍不听,反认为许攸与曹操私通。许攸无奈投降了曹操,献计让曹操袭击袁绍粮库乌巢,使袁绍兵大败。后因言语张狂被曹操大将许褚所杀。

荀攸,生于公元一五七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为曹操的谋士。字公达,颍川颍阳(今河南省许昌)人,出身士族家庭。先任汝南太守,后为曹操参赞军事。曾向曹操献计打败吕布、袁绍等。后任尚书令。随曹操攻孙权时,病死途中。

荀或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身亡。

程昱,字仲德,兖州东阿(今山东兖州)人。为人多计谋,懂兵法。官渡之战曹操大破袁绍后,程昱又献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袁军。曾用计将徐庶从蜀国骗来曹魏。赤壁之战时曾提醒曹操防东吴火攻,曹操不听,终致大败。

费袆,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五三年,三国时蜀国大臣。字文伟,江夏胝(今河南省罗山)人。刘禅即位时,任黄门侍郎、侍中。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时任参军、中护军、司马。诸葛亮死后任军师,不久代蒋琬任尚书令、大将军、尚书。后被降魏的郭循刺死。

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用计谋,先在李?、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董卓,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一九二年。东汉末年将领,后任太师。字仲颍,陇西临泺(今甘肃省岷县)人,性情刚猛,有谋略。在剿灭黄巾军时曾被黄巾军打败。昭宁元年(公元一***)响应何进号召,以保护皇帝为名率兵进入东京洛阳,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袁绍等率八路诸侯讨伐时,放火烧了洛阳城迁都长安,自称太师。后被王允与貂蝉所设的连环计所杀。

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 ”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 “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

诸葛瑾,生于公元一七四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吴国大臣。字子瑜,诸葛亮的哥哥,孙权的主要谋士之一。曾多次前往蜀国为使,向刘备索讨荆州。孙权称帝后拜为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恪,生于公元二○三年,死于公元二五三年。字元逊,诸葛瑾的儿子,从小就因聪明而知名。孙权很器重,曾任丹阳太守,封都乡侯。孙权死后由他辅立孙亮,任大将军,太子太傅。后因领兵攻魏失败,被孙峻所杀。

审配,袁绍谋士。会用兵,善打仗,曾协助袁绍军多次打败曹操。袁绍死后,帮助袁绍儿子袁尚守冀州城,曹操几次破城都无功而还。后城破誓死不降曹操,被曹操所杀。

蒋琬,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四六年,蜀国大臣。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人。刘备自任汉中王时,他为尚书郎。后在诸葛亮丞相府任长史,诸葛亮死后代其执政,为益州刺史、大将军、尚书,封字亭侯,大司马。

谯周,生于公元二○一年,死于公元二七○ 年,蜀国大臣。刘禅在位时任散中大夫、光禄大夫。通晓天文,善写书文。邓艾兵至成都时,竭力劝刘禅投降魏国。后被司马昭封为阳城亭侯,在晋国任骑都尉、散骑常侍。

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顾雍,生于公元一六八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吴国大臣。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孙权任会稽太守时,为左司马,后任太常、丞相。在吴国执政十九年。

阚泽,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四三年,吴国大臣。字德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小时好学,因家穷无钱上学,便替人抄书。孙权称帝时,任尚书、中书令、侍中。公元二四二年任太子太傅兼中书令,极有口才。赤壁交战前,替黄忠前去曹营献诈降书,骗过曹操。

丁奉,吴国名将。智勇双全,武艺高强,身经百战,功绩卓著。晚年,吴王孙休为帝,孙琳图谋不轨,丁奉设计在腊日大会上诛杀了孙琳。

于禁,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一年,曹操大将。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人。弓马熟练,武艺出众。初在鲍信手下剿灭黄巾军,后归附曹操。参加过攻打吕布、张绣、袁绍的战事,因战功拜虎威将军、左将军。建安二十四(公元二一九年),助曹仁守樊城,不听庞德的进言,适遇大雨,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投降关羽。孙权夺取荆州后,被送还魏国,不久病死。

太史慈,东吴名将。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与曹魏交战时战死。

文丑,袁绍上将,河北名将。与曹军交战时连败张辽、徐晃,后被关羽所杀。

甘宁,吴国大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起初跟随刘表、黄祖。黄祖兵败被杀后,归降孙权。为著名水军将领,勇猛过人,打仗常冲锋陷阵,一生建立战功无数。曹军进军濡须时,他率敢死队百人,夜袭曹营,大胜而归。

求赞,求给分。谢谢。

三国人物:宁死也不当皇帝的三国人气王刘虞

关羽 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

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故事的大概情节: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那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虽然沦落下层,以贩麻鞋、织席为业,但不失龙子龙孙的风***。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一道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琢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刘关张与朱俊、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俊、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开始时痛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接着,见刘备无礼物奉送,就捏造“县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张飞知道实情后,大怒,骑马来到馆驿,挣督邮头发揪住,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督邮方得逃命而去。事后,刘关张三人往代州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为平原令,开始有了一支人马。

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满朝文武哭哭啼啼,对董卓无可奈何。可曹操却抚掌大笑,挺身而出,表示愿亲自前往谋刺董卓。计定之后,曹操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进入董卓所住小阁,见吕布侍立于旁,不敢下手。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与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胖大不耐久坐,于是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见机会已到,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吕布此时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灵机一动,忙持刀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献与恩相。”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曹操马上解下刀鞘交与吕布,道:“我去试试恩相赐的马。”急牵马出相府,望东南逃去。当董卓、吕布醒悟过来要捉曹操时,他已远走高飞。

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拉起一支队伍,推袁绍为盟主,联合十七镇诸侯讨伐董卓。刘关张也参与了这次讨伐。曹操、袁术等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吕布部将华雄杀得联军损兵折将。这时,担任马弓手的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上一杯热酒为关羽壮行。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说道:“酒且斟下,我去便来!”只听得鼓声大振,喊声大作,不一会,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曹操大喜,犒赏刘关张。八路诸侯乘胜出击,刘关张三人合战吕布,群雄围攻,吕布大败,逃至虎牢关上。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东。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盟军瓦解。接着军阀又开始火并。袁绍攻公孙瓒,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不受重用。在江东,孙坚攻荆州,被刘表军士用乱箭射死。此时,司徒王允在长安设下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妓貂婵而发生冲突,董卓被杀。董卓部将又反扑过来,杀了王允全家。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青州军,其余军士放归务农,从此威名大振,朝廷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这时,曹操老父被黄巾降将所害,操为报父仇,尽起兵马亲讨降将新主徐州陶谦。刘备从公孙瓒处借赵云和兵马解救陶谦,曹操因吕布助张邈夺取兖州而退兵,徐州解围。陶谦三让徐州,刘备终受,暂管徐州军政事务。曹操与吕布混战,收复兖州。

建安元年,董卓部将发生内讧,汉献帝逃往洛阳曹操赶往保驾,迎汉献帝于许都,大权独揽。在此同时,父死而投奔袁术的孙策,以传国玉玺为抵押,借得袁术兵马,杀回江东,江东之民呼孙策为孙郎。其后不久,曹操出兵寿春,转战徐州,败袁术,杀吕布,官封中郎将、关内侯,威权更盛。献帝不甘心受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董承设计除掉曹操。刘备这时正依附曹操,也参与了预谋。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于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俩人。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不久,刘备就以截击袁术为名脱离了曹操。

建安五年正月,当刘备在徐州灭掉袁术,将传国玉玺送与曹操时,董承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大怒,杀了董承全家,并亲自率领20万大军进攻刘备。张飞献计劫寨,曹操早有准备,张飞败逃芒砀山,刘备只身逃往青州投靠袁绍。关羽被困于下邳,为保护刘备妻子甘、糜二夫人,他以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为条件投了曹操。曹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曹操极欲招降关羽,待之甚厚,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受了所赐赤兔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同刘备见面。

刘备去往青州后,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派颜良出兵,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操令关羽出阵,关羽手起一刀,即将颜良砍于马下,害得刘备险些被袁绍杀掉。文丑为颜良报仇,也被关羽斩于马下。关羽被曹操表奏朝廷,封汉寿亭侯。不久,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带着甘、糜二夫人去寻刘备,一路闯过五关,斩六将,到了袁绍地盘,刘备却又去汝南投了刘辟。关羽继续前行,在卧牛山收了关西大汉周仓,前往古城,终于与张飞、刘备相会。三人计议结连荆州刘表以脱离袁绍。这时,孙策在江东被人射伤致死,其弟孙权继位,曹操奏封孙权为将军、会稽太守。

刘关张三人重会之后,曹操点兵迎击袁绍,两军相峙于官渡。袁绍不听许攸分兵袭击许都的建议,许攸弃袁绍而投曹操。曹操***纳许攸之计,领兵烧了袁绍在乌巢积屯的粮草,袁绍军大败,部下张郃、高览投降曹操。曹操乘胜追击,于仓亭再次大败袁绍。此时,刘备率兵进攻许都,曹操回师往汝南对敌刘备。刘备诸人败逃于汉江,投荆州刘表,驻守新野。这时,袁绍吐血而亡,曹操进而攻占冀州,随后用郭嘉之遗计平定了辽东,统一了北方。曹操班师,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

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阿斗。刘表染病,刘备赴荆州代为主持丰收祭典,刘表次子之娘舅蔡瑁因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欲借机杀之,刘备逃席而出,飞马越檀溪,躲过一劫。后遇水镜先生,得其点拨,方知伏龙、凤雏。刘备访伏龙、凤雏未果,却得徐庶,并用其大败曹仁。曹操以徐庶之母为要挟将其逼至许都。徐庶辞别之前向刘备举荐了南阳诸葛亮,此人便是伏龙。刘备与关、张前往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前两次都扑了空。第三次去时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忍无可忍,怒气***,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刘备诚心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随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道破天时、地利、人和之***,并以据蜀、联吴抗曹三分天下之策教之,最终出山辅佐刘备。

建安十三年七月,刘表新死,曹操率军五十万南征荆州,刘表次子刘琮袭职,降了曹操。曹操攻刘备,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取荆州,弃新野而移兵樊城。后又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来到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刘备无法只好前往江陵。行进途中,曹军杀来,冲散了刘备队伍,赵云七进七出救下阿斗,张飞在长坂桥断后。张飞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大吼,吓死了夏侯杰,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只得急令退兵,使得刘备在关羽、诸葛亮的接应下退入江夏。

这时,东吴也密切注视曹军动向,孙权亲率人马驻守柴桑。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舌战群儒,晓以利害,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孙权令周瑜领兵抗曹。周瑜率兵往夏口,刘备移兵樊口,共拒曹操。周瑜嫉恨诸葛亮才华不能为吴所用,先派诸葛瑾劝说诸葛亮事吴,不成,即起心暗害。诸葛亮以大局为重请鲁肃劝告周瑜共同对付曹操,不要相互谋害。周瑜在三江口初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除去了水路进攻的一大障碍。随即,周瑜又派庞统去曹营献计,曹操误纳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以铁链相连。这年冬天,吴蜀联军准备就绪,决定***用火攻之策。而曹操则在战船上置酒设乐,大会诸将,持朔赋诗。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须的东南风。然而,诸葛亮算准天时,准确预见了东南风的出现。伴随大风刮起,诈降的黄盖冲来火船,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逃脱,此时军营、战船火焰腾空,曹军大势已去。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彞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待惊魂稍定之后,曹操望华容道逃奔,见此处并无伏兵,不禁大笑道:“***都说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依我看来,到底是无能之辈。如在此处埋伏军队我等就只好束手被擒了!”话未说完,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关羽跨赤兔马,提青龙刀,拦住去路。曹操见是关羽,拱手告道:“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听了曹操哀告,又见曹军将士惊惊惶惶,哭拜于地,越发心中不忍,于是勒马回头,令众军四面散开,放了曹操一条生路。曹操败归许都,令曹仁驻守荆州。周瑜攻曹仁,被伏兵射中左肋。刘备众将则先后攻下南郡、襄阳、荆州,并招降了黄忠、魏延诸将。至此,刘备占据荆州。

建安十四年秋,孙权派鲁肃来讨荆州。刘备、诸葛亮答应取得西川后归还。当时,刘备的甘、糜二夫人已相继去世。周瑜出以招亲之计,想借此囚禁刘备索讨荆州。赵云陪同刘备往南徐同孙权之妹孙夫人成了亲,随后又依诸葛亮之计,让孙夫人陪同刘备去江边祭祀,趁机逃回荆州。周瑜大怒,决心要取荆州,他骗刘备,说愿代取西川以换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大败周瑜。结果周瑜终因不能取荆州而气死。孙权任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庞统弃吴投奔刘备,被用为副军师。

刘备以助刘璋协防汉中张鲁为名进兵西川,然则出师不利折了庞统。诸葛亮从荆州起兵增援,临行嘱托关羽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关羽不以为然。入川途中,张飞所向劈泥,义释严颜,打开了西川的门户,不久,刘备攻入西川,占领成都,领益州牧。孙权向关羽索还荆州,关羽拒绝。孙权决定攻打荆州,但因闻知曹操要攻东吴,才未发兵。当曹操准备出兵之时,献帝与伏皇后密议,准备诛杀曹操。事泄,伏皇后三族被灭,举国震惊。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晋封魏王,在邺郡建造魏王宫。

刘备为保西川,出兵攻打汉中。老将黄忠从***计斩夏侯渊于定军山。建安二十四年,汉中被攻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诸葛亮为军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曹操大怒,要取汉中。司马懿献计,劝曹操联合东吴攻取荆州以打击刘备,曹操***纳。于是孙权以吕蒙为大都督,同曹军***关羽,关羽被射伤。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治伤之后,关羽水淹七军攻取樊城,不料吕蒙却乘虚白衣渡江夜袭荆州。关羽率军往夺荆州,但士卒皆无战心,关羽大败,退守麦城。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不从,弃麦城往西川撤退,路遇伏兵,关羽被擒。孙权斩了关羽首级,派人送与曹操。曹操厚葬关羽于洛阳,追封荆王。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曹丕继位。十月,曹丕逼献帝退位,封献帝为山阳公,自称大魏皇帝。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刘备称帝于成都,改年号为章武元年。七月,为报关羽被害之仇率兵七十万攻东吴。张飞此时因鞭打部将,被部将杀死,割首级献东吴。刘备葬过张飞,屯于白帝城督战。孙权派诸葛瑾往说刘备,望重结吴蜀联盟,共同对付曹丕,刘备不允。蜀军从巫峡建平起,直至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进攻东吴。黄忠中箭身亡。刘备攻猇亭,剐东吴降将。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拒刘备。陆逊坚守不战,等待时机。刘备求战不得,移寨于山谷树林中避暑。陆逊趁蜀军人疲意困之时,夜里借东南风放火,尽烧连营七百里的蜀军。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陆逊紧追,误入诸葛亮所遗石阵,方知天外有天。此时,曹丕派兵袭击东吴,陆逊退兵。

蜀汉章武三年,刘备在白帝城染病不起。诸葛亮赶来,刘备托以后事,并作出诸葛亮可取刘禅而代之的遗嘱。四月,刘备病逝,诸葛亮立刘禅为帝,是为后主,并感刘备知遇之恩全力辅佐幼主。

刘备死后,曹丕用司马懿之计,联合南蛮孟获、东吴孙权进攻蜀汉。诸葛亮击退了来犯之敌,派邓芝结好东吴,自此吴蜀通好,息了刀兵。曹丕退回许昌,任司马懿为尚书。诸葛亮率军50万南征孟获,***纳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以德服人,使蜀汉后方得以稳定。

蜀后主建兴四年,曹丕病死,儿子曹睿即位,任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诸葛亮***用马谡之离间计,令其散布司马懿谋反的流言,使司马懿被削职回乡。诸葛亮乘此机会,发兵汉中。蜀军一出祁山,直抵渭水,长安告急。曹睿见势不妙,启用司马懿任平西都督,令其拒守长安。司马懿老谋深算,上任之后,即夺新城,斩了私通蜀汉的孟达,乘势直逼汉中咽喉的街亭和列柳城。马谡自告奋勇往守街亭,但他不听王平劝告,执意在山上林木深处下寨。司马懿率兵围山,断其水源,蜀兵大败,街亭失守,随即司马懿又攻下列柳城。诸葛亮闻讯,迅速安排退兵之计。但此时司马懿已逼近诸葛亮所驻守的西城。眼见城中仅二千五百名老弱残兵,退、守两难,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会认为自己平生谨慎,不会冒险,于是大开城门,让老军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则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弹琴。司马懿赶来,满腹狐疑,惧有伏兵,急令撤退。当撤到武功山小路时,又遇诸葛亮事先布置的兵士大喊大叫,吓得魏军不敢久停,只得尽弃辎重而逃。西城解围后,诸葛亮退回汉中。司马懿中计后,叹道:“吾不如孔明也!”为正军法,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向后主上表自贬,以右将军行丞相事。此后,诸葛亮又四出祁山,但都未取得进展。这期间,孙权在武昌南郊筑坛登帝位,后定都建业。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相拒。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依样仿造中计,被蜀军劫去。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突遇大雨,火灭雷哑,司马懿父子才死里逃生。司马懿受挫后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使者送去巾帼、妇人缟素之服以及书信,以激他出战。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却装出笑脸,说到:“孔明看我像妇人吧!”接受了衣物,并厚待使者,向使者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听了使者话后,司马懿心内盘算:诸葛亮食少事烦,看来活的日子不会长久。于是越加坚守不出,静观事态发展。诸葛亮强支病体处理军务,积劳成疾,吐血不止。他知命不久长,遂授兵书于姜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是年54岁。姜维遵照诸葛亮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诸葛亮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司马懿退兵。蜀汉全国举哀,葬诸葛亮于定军山。

诸葛亮死后,蜀后主刘禅宠信宦官,不理朝政,国势日趋衰微。魏景元四年,司马昭令钟会、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蜀汉灭亡。魏自曹睿死后,大权先被司马懿控制,后又被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昭所掌握。魏咸熙二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而自称晋帝,魏灭亡。晋建国后,于咸宁六年灭了东吴,自此三国时代结束,晋帝司马炎统一天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怎奈暗弱的皇权,早没了当年汉高祖挥刀斩剑的底气,如此英雄集结的景象,自然压不了阵脚。于是衣锦华贵的、逐鸡逗狗的、卖草鞋的、种地的、打铁的、卖盐的,全都摇旗揭竿,拉点兵马趁着这趟乱世的浑水,抢一杯羹,割据一方,胆子大的,更做起了天子梦。无论是恃玺骄纵的袁术、挟帝号令的曹操、还是装模作样的刘备,甚至诸如马相、张举等无业草寇,但凡有点能力的,也全有了坐拥天下的心思。不过,就在这样一幅全民抢当天子的热闹画卷中,却也有例外,譬如接下来要登场的这位刘虞同志,就是一位志存高洁的另类。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

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在地方政绩卓著,颇有名望。中平五年,刘虞出任幽州牧。累加至大司马,封襄贲侯。

他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但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

我们的刘虞同志,可是正宗的汉室宗亲,曾官任太傅,后领幽州牧。刘虞镇守幽州时,为政宽仁,深得人心,相邻青州、徐州等地的士族和百姓,为躲避黄巾之乱,慕名投奔的前前后后竟有一百余万人。面对如此数目庞大的移民,刘虞展现了过人的政经才华,竟然都给收留并安置工作,失业率更是远低于国家当时平均水平。更为难为可贵的是,刘虞虽为国家高级干部,却从来不享受***产品,带头***公款吃喝,并身体力行倡导低碳生活,穿着打着补丁破衣服办公,请客吃饭也只是三菜一汤。刘虞同志的亲民政风,在当地刮起了一阵小清新,远近原本作风奢侈的豪门旺族,竟悄然在他的感化下改变风气。

可正当刘虞把治下打理得风生水起时,帝国的神经中枢洛阳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董卓篡权,幼帝被废。见董卓凭借个人意志,擅自扶立陈留王刘协,一向心气颇高的袁绍自然不满,于是找来冀州刺史韩馥以及山东诸将,商议道同志们,董卓太不像话了,换皇帝这么大的事,也不和哥们几个打声招呼,这不是搞一言谈嘛。董卓现在可是元老重臣啦,我们算什么?恐怕离流寇草莽不远啦。我看,不如另立幽州人气王刘虞为皇帝,好歹人家也是汉室宗亲,这样我们就是开国元老嘛。议事商定,袁绍等人兴冲冲地找到了刘虞,说明了情况,未想却遭到一盆扑面冷水。刘虞厉声色叱之地痛骂道你们几个啊,还嫌天下不够乱嘛?不好好为国家尽点微薄之力,还在这里打自己的小九九。你们这算什么,一边一国,明摆地搞国家分裂嘛。历史的罪人,我刘虞当不起,也不想当。热脸贴上人家的冷***,袁绍等人自觉讨了个没趣,心里虽生怨恨,可无奈刘虞句句在理,也就不好发作,只好怀揣着鬼胎,各自切齿散去。

打发了袁绍的刘虞,日子过得却不再太平,原来,治下的公孙瓒拥兵自重,蠢蠢欲动。察觉公孙瓒已有僭越之心,刘虞决定先发制人,向州治各地下达了讨贼檄文。不过,接到檄文的袁绍等人,却对此置若罔闻。当然,刘虞压根也没有想要袁绍这个人情,因为凭借在幽州超高的人气,刘虞不费功夫就纠合了十万将士。征战伊始,刘虞慷慨激昂地下达了一个温柔的必杀令同志们,此番举义兵实属万不得已,各位不要伤及花花草草,只杀公孙瓒一人就行了。不过,打仗可不是搭个台、拜个选票那么简单,面前,神马人气都是些浮云。殊不知,一幕黑云,正不知不觉间悄然向刘虞遮掩过来。

当时的情形大致是这样的刘虞集结的十万大军堵在公孙瓒家门口,公孙瓒登楼望去,一片黑压压地人头,心头一惊,寻思的如何逃跑。可无奈四周被围得水泄不通,既有遁地之术,恐也难以逃脱,只得硬着头皮下令坚守。可一连几天,也不见城外有丝毫动静,公孙瓒心生疑窦,走马跑到城边一个打探,只听见城外传来阵阵口号声里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放下兵器,开城投降。公孙瓒可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一听这架势,乐了,于是立马回营,召集精锐勇士三百,寻个当口,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刘虞大部队们,还在热闹地摇着红袖章,扯着嗓门喊口号,只见白马飘飘百余骑掩着黄沙,扑杀过来,一时全愣在原地傻了眼。刘虞是文科出身,怎见过如此架势,于是一个兵慌马乱,拔头边跑。

其实,倘若刘虞压住阵脚,迎面还击,还是有很大胜算的。可是比马快,刘虞却怎么也比不上马背出身的公孙瓒。不日,狼狈逃窜的刘虞就被逮个正着,五花大绑地押回军中。看着垢头蓬面的老领导,公孙瓒颇为几分自得,奚落道领导啊,您这是何苦呢?放着亮堂堂的龙椅不坐,跑到这里玩躲猫猫。要不,我给您接风洗尘,再叫几个乖巧的裁缝连日打造件张龙袍如何?刘虞虽败,气节仍在,正色道国家之所以羸弱不堪,就是你们这班逆贼倒腾出来的。今天我收不了你,他日自然有人收你。公孙瓒碰了一鼻子灰,心中顿生杀机,幽幽地撂下狠话既然您老人家是天命之子,天子蒙难,上天自然会鼎力相助。我们不妨做个赌约,如若今日风雨交加,您做您的天子,如若今日依然炎阳高照,恐怕您老就要和这个世界说再见了。刘虞闭上眼睛,缓缓答道天,不会下雨的;天,不会刮风的;天上,有太阳。别废话,来吧。

就这般,这位毅然无视众人的左拥右呼,执意不肯登上龙椅的人气王,最后却阴差阳错地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了大汉帝国庙堂里一缕孤独的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