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甲休兵的案_按甲休兵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3 0
  1. 带有“ xiu (第一声)”读音的成语有哪些?
  2. 休假的词语休假的词语是什么
  3. “韩信与萧何”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4. 淮阴候列传 翻译
  5. 第二个甲第四个兵打成语
  6. 有关战事的成语

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出处:《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按甲寝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案甲休兵的案_按甲休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晋·司马彪《***春秋·傅干》:“愚以为且按甲寝兵,息养军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出处:《汉书·韩信传》:“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然而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不敢不听。”

案兵束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案甲休兵 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八音遏密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出处:《尚书·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半途而废 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出处:南朝·梁·江淹《恨赋》:“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

闭门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十反》:“蜀郡太守刘胜季陵去官在家,闭门却扫。”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不随以止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啜食吐哺 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辍毫栖牍 停笔藏牍,指停止写作。牍,古代写字用的狭长木板。

大工告成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贾鲁河故道》:“计其功费,用银不过二三万,用夫不过三万余名,而大工告成矣。 ”

大功毕成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大功告成 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出处:《尚书·禹贡》:“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低回不已 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

喋喋不休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遏密八音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出处:《尚书·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遏云绕梁 遏: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方兴未艾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风吹云散 比喻事物的消失、完结。

出处:康濯《春种秋收》:“这事儿是风吹云散,往后谁也不许提啦!”

封刀挂剑 比喻运动员结束竞技生涯,不再参加正式比赛。

出处:《羊城晚报》.8.25:“中国女排完成‘三连冠’伟业之后,队伍将作小的调整。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

烽鼓不息 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光风霁月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出处: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见噎废食 比喻遇到偶然挫折就停止应作的事。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出处: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享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惊觉来,吓得浑身冷汗。”

卷甲韬戈 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

出处:《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故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

绝薪止火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来好息师 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令行禁止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漫无止境 指永远不会停止或没有边际。

鸣金收兵 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出处:《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呶呶不休 呶呶:形容说话唠叨;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立论师道书》:“岂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骚吾心。”

破涕为笑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出处:晋·刘琨《答卢堪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骑虎难下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出处:《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千了百了 了:完了,结束。比喻一切都非常妥贴。

锲而不舍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扇火止沸 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善罢甘休 轻易地了结***,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生生不已 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永无停止。

出处:《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势成骑虎 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不能下来。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出处: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收刀检卦 指停止胡作非为。

收锣罢鼓 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收旗卷伞 比喻停止活动。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韬戈偃武 收藏兵器,停止武备。指息兵修文。

停滞不前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完事大吉 指事情结束了,或东西完蛋了(多含贬义)。

忘寝废食 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武偃文修 文治已实行,武备已停止。形容天下太平。亦作“文修武偃”。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榜下》:“正此引奏,前日先生看定状元试卷,蒙圣旨武偃文修,今其时矣!”

息怒停瞋 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哓哓不休 哓哓:争辩声;休:停止,完。形容争辩个没完。

出处:唐·韩愈《重答张籍书》:“择其可语者诲之,犹时与吾悖,其声哓哓。”

休兵罢战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出处:元·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休牛归马 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出处: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休牛散马 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出处:唐·魏徵寿《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修文偃武 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出处: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偃兵修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修文,群帅反旅。”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偃旗息鼓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偃武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清·李振裕《祠阙里雅》:“偃武觌文,风行四国。”

偃武兴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偃武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掩旗息鼓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出处:《明史·流贼传·张献忠》:“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白羊山。”

一了百了 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遗魂亡魄 指抛弃思虑,停止精神活动。

出处: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遗魂亡魄,休精息神。”

以噎废飡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以噎废餐 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出处:《南史·贺琛传》:“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今不许外人呈事,于义可否?以噎废餐,此之谓也。”

有加无已 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态发展越来越厉害。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宋·陈亮《复杜伯高书》:“然而左右独以为不然,时以书相劳问,意有加而无已。”

雨散云收 ①比喻亲朋离散。②指雨后转晴。

出处:唐·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诗:“心游目送三千里,雨散云收二十年。”唐·慎氏《感夫诗》:“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收一饷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雨收云散 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

出处:宋·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

雨消云散 比喻消失得一干二净。

出处:瞿秋白《赤都心史》八:“情爱呢?,可知,这甜情蜜意,禁不起——理性一闪,迟早是——雨消云散。”

雨歇云收 比喻男女离散。

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止望待天长地久,谁承望雨歇云收。”

欲罢不能 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欲言又止 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云收雨散 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出处:宋·周邦彦《烛影摇红》词:“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

止戈兴仁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中道而废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诛求无已 诛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经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壮心不已 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自强不息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作辍无常 时作时歇、不能持久。辍:停止;无常:变化不定。

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或曰:‘何以处伪?’曰:‘有人则作、无人则辍之谓伪。观人者,审其作辍而已矣。’”

带有“ xiu (第一声)”读音的成语有哪些?

安步当车

释义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用例反正路不远,我们还是~吧!

休***的词语休***的词语是什么

带有“ xiu (第一声)”读音的成语:

案甲休兵 àn jiǎ xiū bīng 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按甲休兵 àn jiǎ xiū bīng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碍口识羞 ài kǒu shí xiū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不修边幅 bù xiū biān fú 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不羞当面 bù xiū dāng miàn 羞:羞耻。不把面对面的批评当作羞侮。表示原意倾听别人的批评。

包羞忍辱 bāo xiū rěn rǔ 包:包容。形容人有忍辱含垢的大气量。

不修小节 bù xiū xiǎo jié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闭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不做不休 bù zuò bù xiū 指事情既然开了头,就索性干到底。

被泽蒙庥 bèi zé méng xiū 指受恩泽,蒙庇护。

刺促不休 cì cù bù xiū 刺促:劳碌、繁忙。繁忙劳碌,不肯停息。旧多用于形容勤于公务。

刺刺不休 cì cì bù xiū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侈侈不休 chǐ chǐ bù xiū 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喋喋不休 dié dié bù xiū 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断断休休 duàn duàn xiū xiū 断断:专诚守一。专诚守一,快乐和善的样子。

重修旧好 chóng xiū jiù hǎo 恢复旧情,重归于好。

得休便休 dé xiū biàn xiū 休:停止。能停止就停止,适可而止,留有馀地。

反本修古 fǎn běn xiū gǔ 本:根本;反本:复归本源,引申为人的禀性。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

法成令修 fǎ chéng lìng xiū 指有法律为依据,行政命令也恰当。

簠簋不修 fǔ guǐ bù xiū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

福慧双修 fú huì shuāng xiū 原指福德和智能都达到至善的境地。现指有福气又聪敏。

改往修来 gǎi wǎng xiū lái 指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

含垢包羞 hán gòu bāo xiū 指忍受耻辱。同“含垢忍耻”。

宦囊羞涩 huàn náng xiū sè 宦囊:因做官而得到的财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精进不休 jīng jìn bù xiū 精进: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解甲休兵 jiě jiǎ xiū bīng 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不再战斗。

进德修业 jìn dè xiū yè 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含羞忍辱 hán xiū rěn rǔ 含:包容;辱:耻辱。形容忍受羞耻侮辱。

满面羞惭 mǎn miàn xiū cán 满脸现出了羞愧的表情。

满面羞愧 mǎn miàn xiū kuì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满脸都表现出羞耻和惭愧的表情。形容因做错事而内疚和惭愧。

明修暗度 míng xiū àn dù 比喻用明显的***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

年久失修 nián jiǔ shī xiū 年代久远,荒废失修。

老羞变怒 lǎo xiū biàn nù 老:很。因羞愧恼恨而发怒。

恼羞变怒 nǎo xiū biàn nù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同“恼羞成怒”。

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内修外攘 nèi xiū wai rǎng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囊中羞涩 náng zhōng xiū sè 囊:口袋。指口袋中的钱不多了。

弃武修文 qì wǔ xiū wén 放弃武备,改习文教。

启羞兴戎 qǐ xiū xīng róng 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潜休隐德 qián xiū yǐn dé 指隐藏美德。

日修夜短 rì xiū yè duǎn 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

日省月修 rì xǐng yuè xiū 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善罢罢休 shàn bà bà xiū 亦作“善罢干休”。轻易地了结。多用于否定。

誓不罢休 shì bù bà xiū 发誓不达目的决不甘休。

誓不甘休 shì bù gān xiū 誓:发誓;甘休:甘愿罢休。表示要坚持到底,决不善罢甘休。

善罢甘休 shàn bà gān xiū 轻易地了结***,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

善罢干休 shàn bà gān xiū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韩信与萧何”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休***的词语有:案甲休兵,***惺惺,按甲休兵。

休***的词语有:***惺惺,案甲休兵,按甲休兵。2:结构是、休(左右结构)***(左右结构)。3:词性是、名词。4:拼音是、xiū jià。5:注音是、ㄒ一ㄡㄐ一ㄚ_。

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休***xiūjià。(1)离职休息。

二、引证解释

⒈谓度***。引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及为丞相,以礼让临下,掾史尝有罪,_与长休***按验。”《宋书·张永传》:“时将士休***,年开三番,纷_道路。”宋欧阳修《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诗:“古云伏日当早归,况今著令许休***。”清顾炎武《日知录·圣节》:“十八年闰六月辛卯,礼部奏请,千秋节休***三日。”巴金《怀念萧珊》二:“我休***回家***期满了,我又请过两次***,留在家里照料病人。”⒉***日。引《后汉书·陆康传》:“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者,皆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三国志·魏志·梁习传》“思亦能吏,然苛碎无大体,官至九卿,封列侯”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吏二百_人,不与休***,专使为不急。”宋司马光《乞以***日入问圣体札子》:“臣等窃以休***之令,盖愍_臣职事劳苦,故因节序使得归家,享祀宴乐,尽其私恩。”

三、国语词典

放***休息。如:「他藉著休***一年的机会出国旅游。」词语翻译英语totake***acation,togoonholiday德语Urlaubmachen法语prendredesvacances

四、网络解释

休***休***从汉代起就有,源于为了让朝中官员可每五天返家沐浴。休***日又称“公休日”。指法律规定或者依法订立的协议规定的每工作一定时间必须休息的时间。

关于休***的近义词

放***

关于休***的反义词

开学

关于休***的诗词

《丁未除夕前二日休***感怀》《休***还旧业便使(一作卢象诗)》《偈颂·地水火风休***藉》

关于休***的诗句

况今著令许休***斑白可休***簿书丛里逢休***

关于休***的单词

furloughvacation

关于休***的成语

***人***义***惺惺***痴***呆休休有容***仁***义得休便休

关于休***的造句

1、一个海军军官春节休***期满回部队。在公共汽车上,站在司机旁边。一个醉汉上了车,走到军官身边,拉拉他的衣袖,说要买张车票。军官没理会他。醉汉锲而不舍,于是军官转身说:朋友,我不是售票员,我是海军军官。醉汉答道:那么,你把船停下来,我要搭公共汽车。

2、桑德斯先生认为他理应得到更多的带薪休***。

3、休***一个月的经理回来后,各项等待他处理的事务纷至沓来,让他大喊吃不消。

4、国庆休***结束,紧张的生活打响,放松的心态收紧,聚会暂放一边,收拾心情来上班,祝节后一切顺利,精神饱满。

5、参与这次竞赛的人,如果想要一箭双雕,休***和奖金二得,就得好好努力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休***的详细信息

淮阴候列传 翻译

史记卷九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淮阴候[韩信]

0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02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我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我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0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裤[裤,原作左衣右夸]下,

於是信孰视之,俯出裤[裤,原作左衣右夸]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04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

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

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

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

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0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

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

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06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

无所事情;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我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我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於是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07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

曰∶不如也。

08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

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项王喑恶叱吒[吒原作∶左口右宅],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

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

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我,此所谓

妇人之仁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

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

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09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

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

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

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

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10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

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

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11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

赵亦反汉与楚和。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汉王使郦生悦豹,不下。

12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左土右反],

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

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左缶石瓦]渡军,袭安邑。

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

后九月,破代兵,禽夏悦阏与,信之下魏破代,

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1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悦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悦,

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薪柴不足],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

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14愿足下***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我奇兵绝其后,

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

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我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我怯,

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15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

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

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我大将旗鼓,

未肯击前行。恐我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

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

16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

於是信。

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

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

立汉赤帜二千。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

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

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17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於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

师事之。

18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

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

其势非置之死地,使***自为战;

今我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19於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

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

下可以图存。

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

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

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

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

20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於虑,必有一得。

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愿效愚忠。

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鄗下,身死泜上。

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悦阏与,一举而下井陉,

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

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褕衣甘食,

倾耳以待命者。若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

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

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

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若此者,

将军所短也。

臣愚窃以为亦过矣。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21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

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

以飨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

暴其所长於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

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

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乃遣使报汉,

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

22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赵王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

发兵诣汉。

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汉王南出,之宛。叶间,得黥布,走入成皋,

楚又复急围之。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

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

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

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

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23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悦下齐,韩信欲止。

范阳辩士蒯通悦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

宋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弑掉三寸之舌,

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

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24於是信然之,从其计,遂渡河,齐已听郦生,即留纵酒,

罢备汉守御。信因袭齐历下军,遂至临灾。

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而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

韩信已定临灾,遂东追广至高密西。楚亦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

救齐。

25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未合。人或悦龙且曰∶

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

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

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

可无战而降也。

龙且曰∶我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

我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关可得,何为止!遂战,

与信夹潍水陈。

26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

击龙且,详不胜,还走。

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

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

27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

反复之国也,南边楚,不为***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愿为***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

发书,

汉王大怒,骂曰∶我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

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

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徵其兵击楚。

28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悦齐王信曰∶

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

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

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

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

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

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

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

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

29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

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

参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於汉以击楚,

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

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我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言听计用,故我得以至於此。

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30武涉已去,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

以相人悦韩信曰∶仆尝受相人之术。

人韩信曰∶先生相人何如?

对曰∶贵贱在於骨法,忧喜在於容色,成败在於决断,

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31韩信曰∶善。先生相寡人何如?

对曰∶愿少间。

信曰∶左右去矣。

通曰∶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

贵乃不可言。

韩信曰∶何谓也?

32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

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熛至风起。

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

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於中野,不可胜数。

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於荥阳,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然兵困於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三年於此矣。

33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洛,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

无尺寸之功,折北不救,败荥阳,伤成皋,遂走宛,叶之间,

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

夫锐气挫於险塞,而粮食竭於内府,百姓罢极怨望,容容无所倚。

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

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

其势莫敢先动。

34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

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

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

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

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

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

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齐矣。

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愿足下熟虑之。

35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

食我以其食。

我闻之,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

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

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我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36蒯生曰∶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

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黶。

陈泽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

逃归於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

头足异处,卒为天下笑。

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

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37今足下欲行忠信以交於汉王,必不能固於二君之相与也,

而事多大於张欢,陈泽。故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已,

亦误矣。大夫种。

范蠡存亡越,霸句践,

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野兽已尽而猎狗亨。

夫以交友言之,则不如张耳之与成安君者也;以忠信言之,

则不过大夫种。范蠡之於句践也。此二人者,足以观矣。

38愿足下深虑之。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悦,

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殉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

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

***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

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39后数日,蒯通复悦曰∶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

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

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

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氂之小计,

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故曰∶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

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此言贵能行之。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愿足下详察之。

40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蒯通悦不听,已,详狂为巫。

41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

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

都下邳。

42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

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

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43项王亡将钟离昧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

汉王怨昧,闻其在楚,诏楚捕昧。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我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

高祖且至楚,

44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悦信曰∶

斩昧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昧计事。

昧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昧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於汉,

我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於陈。

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

45信曰∶果若人言

狡兔死,良狗亨;

高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洛阳,

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46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

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常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

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47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於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48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

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

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

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

三至,必怒而自将。

我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

曰∶谨奉教!

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

49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我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

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绐=欺]信曰∶虽疾,强入贺。

50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我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51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

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

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

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

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

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

上怒曰∶亨之。

52通曰∶嗟乎?冤哉亨也!

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

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

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

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53太史公曰∶我如淮阴,淮阴人为我言,韩信虽为布衣时,

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

令其旁可置万家。我视其母冢,良然。***令韩信学道谦让,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

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第二个甲第四个兵打成语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同他谈话,更加佩服得了不得,便把他推荐给汉王。汉王派他做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还是不认为他是个奇才。

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象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汉王就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赞成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经侍奉过他,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千百人不敢稍动,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进爵时,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项王即使是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诛灭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给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义之师,顺从将士东归的心愿,有什么样的敌人不能击溃呢?况且项羽分封的三个王,原来都是秦朝的将领,率领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几年仗,被杀死和逃跑的多到没法计算,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向诸侯投降。到达新安,项王狡诈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这三个人恨入骨髓。而今项羽凭恃着威势,强行封立这三个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而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据诸侯的成约,大王理当在关中做王,关中的百姓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掉了应得的爵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遗憾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 。

八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兵出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西进。

汉军在彭城败退之后,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国和赵国也背叛汉王跟楚国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为由请***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关。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置为河东郡。汉王派张耳和韩信一起,领兵向东进发,向北攻击赵国和代国。这年闰九月打垮了代国军队。在阏与生擒了夏说。韩信攻克魏国,摧毁代国后,汉王就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不***纳广武君的计谋。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纳广武君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停下来宿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张耳***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耳新已进入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杀死成安君,生擒赵王。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众将献上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趁机向韩信说:“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说‘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竟真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韩信回答说:“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

于是韩信问广武君说:“我要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怎么办才能成功呢?”广武君推辞说:“我听说‘打了败仗的将领,没资格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大夫没有资格谋划国家的生存’。而今我是兵败国亡的俘虏,有什么资格计议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了,在秦国而秦国却能称霸,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愚蠢,而到了秦国就聪明了,而在于国君任用不任用他,***纳不***纳他的意见。果真让成安君***纳了你的计谋,像我韩信也早被生擒了。因为没***纳您的计谋,所以我才能够侍奉您啊。”韩信坚决请教说:“我倾心听从你的计谋,希望您不要推辞。”广武君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所以俗话说:‘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选择’。只恐怕我的计谋不足以***用,但我愿献愚诚,忠心效力。成安君本来有百战百胜的计谋,然而一旦失掉它,军队在鄗城之下战败,自己在泜水之上亡身。而今将军横渡西河,俘虏魏王,在阏与生擒夏说,一举攻克井陉,不到一早晨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诛杀了成安君。名声传扬四海,声威震动天下,农民们预感到兵灾临头,没有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穿好的,吃好的,打发日子,专心倾听战争的消息,等待死亡的来临。像这些,都是将军在策略上的长处。然而,眼下百姓劳苦,士卒疲惫,很难用以作战。如果将军发动疲惫的军队,停留在燕国坚固的城池之下,要战恐怕时间过长,力量不足不能攻克。实情暴露,威势就会减弱,旷日持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一定会拒守边境,以图自强。燕、齐两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刘项双方的胜负就不能断定。像这样,就是将军战略上的短处。我的见识浅薄,但我私下认为攻燕伐齐是失策啊。所以,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拿自己的短处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韩信说:“虽然如此,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广武君回答说:“如今为将军打算,不如按兵不动,安定赵国的社会秩序,抚恤阵亡将士的遗孤。方圆百里之内,每天送来的牛肉美酒,用以犒劳将士。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而后派出说客,拿着书信,在燕国显示自己战略上的长处,燕国必不敢不听从。燕国顺从之后,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齐国就会闻风而降服。即使有聪明睿智的人,也不知该怎样替齐国谋划了。如果这样,那么,夺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谋求了。用兵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而后***取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韩信说:“好。”听从了他的计策。派遣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果然立刻降服。于是派人报告汉王,并请求立张耳为赵王,用以镇抚赵国。汉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就封张耳为赵王。

楚国多次派出奇兵渡过黄河攻击赵国。赵国张耳和韩信往来救援,在行军中安定赵国的城邑,调兵支援汉王。楚军正把汉王紧紧地围困在荥阳,汉王从南面突围,到宛县、叶县一带,接纳了黥布,奔入成皋,楚军又急忙包围了成皋。六月间,汉王逃出成皋,向东渡过黄河,只有滕公相随,去张耳军队在修武的驻地。一到,就住进客馆里。第二天早晨,他自称是汉王的使臣,骑马奔入赵军的营垒。韩信、张耳还没有起床,汉王就在他们的卧室里夺取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用军旗召集众将,更换了他们的职务。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来了,大为震惊。汉王夺取了他二人统率的军队,命令张耳防守赵地,任命韩信为国相,让他收集赵国还没有发往荥阳的部队,去攻打齐国。

韩信领兵向东进发,还没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派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顺了。韩信打算停止进军。范阳说客蒯通规劝韩信说:“将军是奉诏攻打齐国,汉王只不过暗中派遣一个密使游说齐国投降,难道有诏令停止将军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呢?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读书人,坐着车子,鼓动三寸之舌,就收服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将军率领数万大军,一年多的时间才攻克赵国五十多座城邑。为将多年,反不如一个读书小子的功劳吗?”于是韩信认为他说得对,听从他的计策,就率军渡过黄河。齐王听从郦生的规劝以后,挽留郦生开怀畅饮,撤除了防备汉军的设施。韩信乘机突袭齐国属下的军队,很快就打到国都临菑。齐王田广认为被郦生出卖了,就把他煮死,而后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国求救。韩信平定临菑以后,就向东追赶田广,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国也派龙且率领兵马,号称二十万,前来救援齐国。

齐王田广和司马龙且两支部队合兵一起与韩信作战,还没交锋,有人规劝龙且说:“汉军远离国土,拼死作战,其锋芒锐不可挡。齐楚两军在本乡本土作战,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让齐王派他亲信大臣,去安抚已经沦陷的城邑,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们的国王还在,楚军又来援救,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客居两千里之外,齐国城邑的人都纷纷起来反叛他们,那势必得不到粮食,这就可以迫使他们不战而降。”龙且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容易对付他。而且援救齐国,不战而使韩信投降,我还有什么功劳?如今战胜他,齐国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给我,为什么不打?”于是决定开战,与韩信隔着潍水摆开阵势。韩信下令连夜赶做一万多口袋,装满沙土,堵住潍水上游,带领一半军队渡过河去,攻击龙且,***装战败,往回跑。龙且果然高兴地说:“本来我就知道韩信胆小害怕。”于是就渡过潍水追赶韩信。韩信下令挖开堵塞潍水的沙袋,河水汹涌而来,龙且的军队一多半还没渡过河去,韩信立即回师猛烈反击,杀死了龙且。龙且在潍水东岸尚未渡河的部队,见势四散逃跑,齐王田广也逃跑了。韩信追赶败兵直到城阳,把楚军士兵全部俘虏了。

汉四年(前203),韩信降服且平定了整个齐国。派人向汉王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局势一定不能稳定。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正当这时,楚军在荥阳紧紧地围困着汉王,韩信的使者到了,汉王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张良、陈平暗中踩汉王的脚,凑近汉王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汉王醒悟,又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张良前往,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楚军失去龙且后,项王害怕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规劝齐王韩信说:“天下人对秦朝的统治痛恨已久了,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灭后,按照功劳裂土分封,各自为王,以便休兵罢战。如今汉王又兴师东进,侵犯他人的境界,掠夺他人的封地,已经攻破三秦,率领军队开出函谷关,收集各路诸侯的军队向东进击楚国,他的意图是不吞并整个天下,不肯罢休,他贪心不足到这步田地,太过份了。况且汉王不可信任,自身落到项王的掌握之中多次了,是项王的怜悯使他活下来,然而一经脱身,就背弃盟约,再次进攻项王。他是这样地不可亲近,不可信任。如今您即使自认为和汉王交情深厚,替他竭尽全力作战,最终还得被他所擒。您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是因为项王还存在啊。当前刘、项争夺天下的胜败,举足轻重的是您。您向右边站,那么汉王胜,您向左边站,那么项王胜。***若项王今天被消灭,下一个就该消灭您了。您和项王有旧交情,为什么不反汉与楚联和,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如今,放过这个时机,必然要站到汉王一边攻打项王,一个聪明睿智的人,难道应该这样做吗?”韩信辞谢说:“我侍奉项王,官不过郎中,职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言不听,计不用,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言听计用,所以我才能够到今天这个样子。人家对我亲近、信赖,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变心。希望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向淮阴侯辞行。淮阴侯拉着他的手避开左右侍从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苍天叹息说:“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陈豨说:“一切听任将军吩咐!”淮阴侯说:“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汉十年,陈豨果然反叛。皇上亲自率领兵马前往,韩信托病没有随从。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变,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令人***说从皇上那儿来,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相国欺骗韩信说:“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韩信进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

高祖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纳蒯通的计谋。”高祖说:“那人是齐国的说客。”就诏令齐国捕捉蒯通。蒯通被带到,皇上说:“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回答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如那小子***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皇上生气地说:“煮了他。”蒯通说:“哎呀,煮死我,冤枉啊!”皇上说:“你唆使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朝法度败坏,***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对着尧狂叫,尧并不是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当这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高祖说:“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汉朝的功勋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这些人相比,后世子孙就可以享祭不绝。可是,他没能致力于这样做,而天下已经安定,反而图谋叛乱,诛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

有关战事的成语

按甲寝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按甲休兵 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擐甲执兵 擐:穿;兵:武器。身披铠甲,手拿武器。指准备战斗。

坚甲利兵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弃甲曳兵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案甲休兵 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被甲持兵 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被甲执兵 甲: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兵:兵器。身穿护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装。

坚甲厉兵 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解甲休兵 指不再战斗。同“解甲休士”。

卷甲束兵 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牢甲利兵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缮甲治兵 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橐甲束兵 指脱去铠甲,收起兵器。同“櫜甲束兵”。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整甲缮兵 整顿甲胄,修理兵器。谓作好战备。

案甲休兵:指停止战事,休养士卒。

边尘不惊: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兵不接刃: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连祸接:指战事、灾祸连续不断。

兵未血刃:犹兵不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无血刃: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兵销革偃:销毁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无战事。

兵凶战危:指战事凶险可怕。

沉烽静柝: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

櫜弓戢戈:指收藏干戈弓矢。后指停息战事。

櫜弓戢矢:指收藏干戈弓矢。后指停息战事。

櫜弓卧鼓:藏弓息鼓。指战事停息,天下太平。

胡越之祸: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

禁攻寝兵:指止息战事。

旌旗卷舒: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衽革枕戈:以铠甲为席,以兵器为枕。形容战事频繁,生活不安定。

戎马仓皇:指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散马休牛:指不兴战事。

铁马金戈: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隈刀避箭:隈:隐避的地方,躲避。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畏刀避箭:畏:害怕,畏惧。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

无心恋战: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指不想做某事。

雄鸡夜鸣: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休牛归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烟火之警:烟火:烽火。边界发一战事,用点燃烽火的办法报警。

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