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_砥柱中流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6-13 0
  1. 中流砥柱的本义和寓意
  2. 砥柱山名也文言文翻译
  3. 中流砥柱的意思
  4. 中流砥柱中的砥是什么意思?
  5. 中流砥柱 中砥柱 的意思
  6. 中梁砥柱中流砥柱的区别
  7. 都穆的《砥柱》译文

原文: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

自砥柱已下,五户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以禹凿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漱石云洄,澴波怒溢,合为十九滩;水波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译文:?砥柱,是山的名字。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挡住水流的山岭就要被凿开,于是挖开山岭用来疏通河流。河水分流了,绕着山脉流过去,山峰立在水中,就像柱子一样,于是被称为砥柱。多次穿过以后就冲出了缺口,水流通过分成了多股,按照形状来给它起名目,所以又叫做三门。

砥柱_砥柱中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砥柱往下,到五户滩的上游,之间有一百二十里(的河段),河中高耸的礁石突出,一直延伸到陆地。因为大禹曾经凿开山脉疏通河道,所以怀疑这里就是阏流山(的遗址)。阏流山虽然被挖走了,但(余下的部分)依然阻住了湍急的水流,水流冲在石头上,浪花像云朵一般飘回。汹涌的波涛漫出岸边,形成了十九滩,河水流速很急,就像三峡一样,使船只破裂倾覆,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祸害。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出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河水四》

作品赏析:《水经注》以《河水》开卷,河水指的是黄河。上古的地名比后代简单,黄河就称“河”,长江就称“江”。河流的通名早期称“水”,黄河称为“河水”,长江称为“降水”,直到《水经注》时代还是这样。到后来,“河”与“江”两个专名,也被人们当做河流的通名使用,如“永定河”“松花江”等等。“黄河”,“黄”是专名,“河”是通名。“河”与“江”,原是黄河和长江的专名,后来成为一切河流的通名。

创作背景:

郦道元为何要为《水经》作注呢?在他自己序文中就写道:首先,古代地理书籍,《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周礼·职方》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又不详备,而一些都、赋限于体裁不能畅所记述《水经》一书虽专述河流,具系统纲领,但未记水道以外地理情况。他在游历大好河山时所见所闻十分丰富,为了把这些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所以他选定《水经》一书为纲来描述全国地理情况。

正如王先谦所说,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王先谦合校本序》)。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是在经常变化的,上古情况已很渺茫,其后部族迁徙、城市兴衰、河道变迁、名称交互更替等等都十分复杂,所以他决定以水道为纲,可以进而描述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

而更重要的是,他当时身处政局分裂时代,他向往祖国统一,着眼于《禹贡》所描写过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版图广大的祖国,他利用属于全国的自然因素河流水系来作纲,可以把当时人为的政治疆界的限制打破了,从而充分体现他要实施祖国统一的决心。由此说明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所著的《水经注》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已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经注·河水

中流砥柱的本义和寓意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柱山名也文言文翻译

中流砥柱的本义和寓意:在关键时刻起到稳定、支撑作用的人或事物。

1、中流砥柱的本意

中流砥柱的本意是指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柱山是黄河河南三门峡河段下游河中心的一块巨石,经河水猛烈冲击,屹立几千年而不倒,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后来中流砥柱也用来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或事物。

2、中流砥柱的寓意

中流砥柱的寓意是指在困难和危机的时刻,能够坚持正义和真理,不为外界的压力所动摇,为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这个寓意来源于砥柱山的历史和地理特征,它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定不移、顽强拼搏的精神

中流砥柱也可以用来赞扬那些在各个领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科学家、教师、英雄、法律、道德等。中流砥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信心和勇气,为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企业中的中流砥柱与人际关系中的中流砥柱

1、企业中的中流砥柱

在企业中,中流砥柱可以是那些始终忠诚于企业、坚持不懈地工作的员工。无论是在公司的发展阶段,还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积极投入,承担责任,给予支持和帮助,为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2、人际关系中的中流砥柱

在人际关系中,中流砥柱代表着那些始终真诚支持和帮助他人的人。无论是家庭、友情还是恋爱关系,中流砥柱的存在使得关系更加牢固和稳定。能够给予别人情感的支持、理解和鼓励,成为他人生活中可依赖和信赖的人。

中流砥柱的意思

“砥柱,山名也”文言文翻译:砥柱,是山的名字。当年大禹治水的时候,挡住水流的山岭就要被凿开,于是挖开山岭用来疏通河流。河水分流了,绕着山脉流过去,山峰立在水中,就像柱子一样,于是被称为砥柱。多次穿过以后就冲出了缺口,水流通过分成了多股,按照形状来给它起名目,所以又叫做三门。

从砥柱往下,到五户滩的上游,之间有一百二十里的河段,河中高耸的礁石突出,一直延伸到陆地。因为大禹曾经凿开山脉疏通河道,所以怀疑这里就是阏流山的遗址。阏流山虽然被挖走了,但(余下的部分)依然阻住了湍急的水流,水流冲在石头上,浪花像云朵一般飘回。汹涌的波涛漫出岸边,形成了十九滩,河水流速很急,就像三峡一样,使船只破裂倾覆,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祸害。

原文: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

自砥柱已下,五户已上,其间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以禹凿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漱石云洄,澴波怒溢,合为十九滩;水波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

出自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河水四》,《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

中流砥柱中的砥是什么意思?

关于中流砥柱的意思如下:

“中流砥柱”原指立于黄河之中的砥柱山(中流:河流中央。砥柱:砥柱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后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宾语,也作主语、定语,有时可作谓语;含褒义。

中流砥柱(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是一则来源于传说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成语出处

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砥柱之中流”后来演变为成语“中流砥柱”。成语“砥柱中流”也出自于此。

成语故事

砥柱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岁迅此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中流砥柱 中砥柱 的意思

<名>

(形声。从石,氐(dǐ)声。本义:质地很细的磨刀石

砥柱

dǐzhù

[DiZhu,Mountain]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中流砥柱

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

易错:中流抵柱

解释: 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出 处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梁砥柱中流砥柱的区别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解释: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近义词:砥柱中流、擎天柱石

反义词:随波逐流

歇后语: 三门峡的石峰

灯谜: 卅

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中心人物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都穆的《砥柱》译文

结构不同。

中流砥柱的意思预示是栋梁,反映在工作上说的是骨干,带头兵,工作先锋,中梁砥柱系非成语,也没有这个用词,这是两个结构不同、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成语。

中流砥柱,比喻能担当重任、在危难中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坚强力量,砥柱是山名,在河南省三门峡东北黄河中流,因屹立于急流之中,形如柱,故名。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

砥柱·(明)都穆砥柱[1]·(明)都穆

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2],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3],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4],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门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

蔡氏《书传》以三门为砥柱[5],《州志》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临其地,故谬误若此。又按《隋书》载大业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数十里。砥柱,今屹然中流,上无土木,而河之广仅如三门,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数十里之远?盖距河两岸皆山,意者当时或崩,人遂以为砥柱,而史氏书之也[6]。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以哉!

注释:

[1]砥柱:一名底柱,在今河南省陕县北,山西省平陆县东南。特立黄河中,其形如柱,即所谓“中流砥柱”。

[2]《禹贡》:《尚书》中的一篇,内有“导河,……东至于底柱”的记载。

[3]佥宪:明代监察官佥御史的代称。

[4]三门:即三门峡,在陕县以东,砥柱以西。河流中有两座石岛,把河划成三道,形成人门、神门、鬼门三峡。其中人门较广,可通舟楫;鬼门最窄,水流急湍,舟船不敢擅入。今已在此处修建三门峡水库。

[5]蔡氏《书传》:指宋蔡沈《尚书集传》。《尚书.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蔡沈注曰:“底柱石,在大河中流,其形如柱,今陕州陕县三门山是也。”

[6]史氏:指《隋书》作者。

都穆(1459—1525), 明代文学家。字玄敬,江苏吴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礼部郎中,加太仆少卿致仕。著有《西使记》、《金薤琳琅》、《南濠诗略》、《南濠诗话》等书。

部穆的《砥柱》,与其说是一篇游记,勿宁说是考察砥柱的随笔手记。全文仅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写自言砥柱、欲游砥柱和决意游砥柱,第二段写游砥柱会部过程:从陕州出发,循河行至三门,观三门,望砥柱,第三段以亲察考驳历来书、传中关于砥柱的谬误。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游记。但是,细读原文慢慢咀嚼,我们又会发现,都穆对砥柱的考察细致入微,说明与辨书、传谬误有力。这才是这篇短文的核心所在,精髓所在。这也可能是部穆为什么将此文以“砥柱”为题而不以“游砥柱”或“砥柱游记”等等为题的缘故吧。古代游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多不单纯以游山玩水为目的,而兼考察、***风等等。这篇短文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从全篇内容及布局谋篇方面看,《砥柱》也有独到之处。开篇二句,极其精练地说明了砥柱在“黄河之中”,距陕州五十里,“砥柱”之名缘于其“形似柱”。在这里,“形似柱”三字,对砥柱名称的由来进行了解释,但更重要的是为随后两个自然段考察砥柱作了铺垫。文章的布局谋篇之妙正在这里。譬如,在第二个自然段中,部穆用很重的笔墨写了“三门”,包括其地理位置、名称及其由来、水行其间之状况等等。这似乎与砥柱题目相左,其实不然。详写三门,一是要说明砥柱之位置在三门“东北五十步”,二要使之与砥柱相对照,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三门不是砥柱,砥柱也不是三门。在第一个自然段中已指出砥柱“形似柱”,可是三门呢?“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禹虽“凿之为三”,但“平如砥”却不会改变吧?显然,“平如砥”不等于“形似柱“。而三门“东北五十步”的砥柱呢?“崇约三丈,周数丈”,显然“形似柱”。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用心之良苦。又譬如,在第三个自然段中,都穆辨书、传之谬误,仍然是紧紧抓住砥柱“形似柱”这一特征来辨与驳。《书传》《州志》的作者因未尝亲临其地才将三门作砥柱。很显然,如果亲临其地,一看便知哪个“平如砥”,哪个“形似柱”,也就不会出现谬误了。同样的道理,也就不会有《隋书》中一柱崩而“壅河”的贻笑大方的记载了。

《砥柱》一文的第三个方面的可贵之处,在于部穆通过游三门和砥柱,考察三门和砥柱,不仅充实了《禹贡》关于砥柱的记载,而且纠正了《书传》、《州志》的谬误,特别是《隋书》的谬误。更在于有理有据、精辟透彻地说明了学习书本知识和在实践中学习的关系,印证了孟子的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这里,部穆强调了不唯书、要唯实。书不可不读,但要批判地读。书是前人宝贵经验的积累,是人类出出代代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但是,又不能死读书,啃书本,要在读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充实和发展书本知识。这才是正确的读书方法。都穆的这个观点,对于今天的读书人也是适用的。

此外,语言精练也是《砥柱》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以其形似柱,故名”一句起到的是统领全篇的作用。只“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一句足可见其考察之细致。还有“跃然欲与之游”、“崇约三丈,周起丈一”,仅寥寥数字,其所写人或事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