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腰潘鬓出自哪个典故_沈腰潘鬓两休论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1 0
  1. 《破阵子·李煜》原文与赏析
  2. 求古代四大美男子?姓名、朝代、典故?!谢谢^_^
  3. 沈腰潘鬓是美男子吗
  4. 唐诗赏析:《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5. 李煜的这阙《破阵子》,谱成歌曲后,让人爱不释听,心怀寂寥。
  6. 破阵子李煜原文及翻译
  7. 成语沈腰潘鬓是什么意思成语沈腰潘鬓的意思

潘安有关的典故如下:

一、掷果盈车。

潘岳(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左太冲(左思)长得非常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沈腰潘鬓出自哪个典故_沈腰潘鬓两休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白发悲秋。

潘安三十二岁仕途不顺使他那密云般乌黑的秀发添了几缕银丝,当时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贾谊悲秋的典故写下了《秋兴赋》,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唐·李德裕《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明·无名氏《石榴花·题情》套曲:“我为他只落得心焦无聊,这离情怎消,谩赢得潘鬓沈腰。”

三、花县令。

潘安做河阳县令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令满县栽桃花,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后遂用“河阳一县花、花县”等代称潘安,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而这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庾信《枯书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之三:“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村。”《桃花扇》“家近洛阳之县,不愿栽花”,该典故常用来形容为人潇洒、风流(注意不是男女的风流)。

四、金谷俊游。

当时西晋开国第一开国功臣贾充的外孙贾谧权势滔天,贾谧喜好文学,开阁延宾。渤海石崇欧阳建、荥阳潘岳、吴国陆机陆云、齐国左思、中山刘舆刘琨等皆附会于谧。

号曰二十四友,其他人不得参与。这二十四个人占了当时文坛的十分之七。他们经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饮宴作诗,故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公元二九一年)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要前往长安,石崇与众人在洛阳之河阳县金谷别墅设宴相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人聚会,后人称之为“金谷宴集”,这次聚会和石崇所作的《金谷诗序》。

后人王羲之效仿于是有了“兰亭雅集”和《兰亭集序》。“金谷宴集”中“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是酒宴上罚酒的鼻祖。

无、拙政园。

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苏州拙政园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

六、望尘而拜。

《晋书·潘岳传》中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翻译过来就是,潘岳性格浮躁,趋于势力,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总是等到贾谧出门,看到飞起的尘土就开始下拜。

《破阵子·李煜》原文与赏析

  典源出处 《梁书 ·沈约传》:“沈约字休文,曾 “以书陈情于(徐) 勉曰:‘……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凋竭,归之暮年,牵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 常须过自束持, 方可(min) 俯。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上热下冷,月增日笃,取暖则烦,加寒必利,后差(chai) 不及前差,后剧必甚前剧。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沈约曾任东阳太守,谥为隐侯。

  释义用法 沈约因为长年生病身体日渐消瘦,腰带往里移孔,手臂越来越细。后用此典表现人多病消瘦,或因愁苦而瘦弱。

  用典形式

 沈愁 唐 ·白居易:“莫遣沈愁结成病,时时一唱濯缨歌。”

 沈腰 五代 ·李煜:“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宋·周邦彦:“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旁人,惊怪消瘦。”宋 ·徐伸:“嗟旧日沈腰,而今潘鬓,怎堪临境?”

 休文瘦 宋·陆游:“半分臂减休文瘦,七尺躯存曼倩饥。”

 衣带缓 宋·杨亿:“髀肉渐生衣带缓,早朝空听汝南鸡。”

 沈约瘦 唐·李商隐:“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

 沈郎围 清·王夫之:“鸩步偶同神禹迹,蜂腰狂学沈郎围。”

 沈郎瘦 清·项鸿祚:“沈郎瘦已经年,更懒拂冰丝,赋情难遣。”

 沈侯瘦 宋·钱惟演:“沈侯新觉瘦,宋玉旧多愁。”

 带围宽 宋·陆淞:“怅无人与说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带围减 明 ·李东阳:“屐齿不辞狂谢朓,带围真减病休文。”

 宽沈带 宋·史达祖:“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

 宽带眼 宋·王安石:“平日离愁宽带眼,讫春归思满琴心。”宋 ·张元干:“羞衾凤空展,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

 移带眼 宋·杨亿:“已是秋来移带眼,可堪玄鬓有霜华。”

 东阳瘦损 宋·侯寘:“红叶不来音信断。疏酒盏,东阳瘦损无人管。”宋 ·周格非:“须知道,东阳瘦损,不为伤春。”

 多病休文 宋·苏轼:“多病休 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

 多病如削 元·鲜于枢:“风景不殊,溪山信美,处处堪行乐。休文何事,年年多病如削。”

 衣带渐宽 宋·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沈约诗腰 元·黄子行:“消瘦沈约诗腰,夜来堪捻。”

 沈郎多病 宋·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沈郎带宽 宋·毛滂:“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

 沈郎消瘦 宋·卢祖皋:“空赢得,似沈郎消瘦,还欠诗篇。”

 沈郎瘦损 元·陶宗仪:“杜老漂零,沈郎瘦损,此意天应识。”

 带易成宽 宋·孙惟信:“天有尽头,水无西住,鬓难留黑,带易成宽。”

 带眼减围 宋·范成大:“羁愁万斛从头数,带眼今秋又减围。”

 带眼销磨 宋·姜夔:“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

 带眼频移 宋·陆游:“节旌落尽归犹远,带眼频移瘦自惊。”明 ·杨慎:“带眼频移,琴心慵理,多病负年华。”

 带惊剩眼 宋·贺铸:“被惜余熏,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

 带减腰围 宋·辛弃疾:“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衰柳腰肢 清·黄景仁:“长松骨节摧和峤,衰柳腰肢瘦沈 郎。”

 病起东阳 宋·杨亿:“病起东阳衣带缓,愁多骑省鬓毛斑。”

 消瘦东阳 宋·范成大:“花下酒边非我事,但余消瘦是东阳。”

 消瘦休文 宋·赵鼎:“消瘦休文,顿觉青衫褪。”

 腰围频减 清·黄景仁:“手锸尚随穷阮籍,腰围频减瘦维摩。”

 腰愧休文 明 ·李东阳:“酒防太白狂时换,腰愧休文病后宽。”

 瘦尽东阳 宋·杨亿:“云峰得句怀真赏,瘦尽东阳沈隐侯。”

 瘦损东阳 宋·范成大:“带眼一般官样,只愁瘦损东阳。”

 瘦损腰围 宋·刘翰:“瘦损腰围罗带小,长是锦书来少。”

 频移带眼 宋·李之仪:“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

 沈侯不胜衣 宋·陈师道:“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消减东阳带 宋·范成大:“分散西园盖,消减东阳带。”

求古代四大美男子?姓名、朝代、典故?!谢谢^_^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这首词有人认为是李煜亡国后被俘北上途中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北上后追赋之词,更有人认为是白马迎降时作。第一种说法似更有道理。上片词人追怀已宣告结束的帝王生涯,下片述被俘后之凄凉景况,抒发其失国之痛,情见乎辞,动人心魄。

李煜的词人生活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即在亡国以前,写了一些描述宫廷豪华生活的及之作,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一斛珠》: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吐”,《菩萨蛮》: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等。这些词显出妩媚之态,极妍丽之致,其风格与花间派词颇多相似之处。后期,即北去后,身茹亡国之痛后,原来的一国之君变成阶下之囚,生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的词风也开始变了。他彻底摆脱掉花间派的窠臼,***用清丽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也即他所深切感受到的“别是一般滋味”,直言不讳地倾吐出来,感情真挚沉郁。王国维说: “尼***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者也。”(《人间词话》)李煜所表达的虽然多是他怀恋故国之情,与一般人的思想感情有距离,但因为全由肺腑中出,较为深刻地表达了他的痛苦和悲哀,因而能够强烈地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词可能是李煜亡国后写的较早的一首。一开头,作者即以感慨之句出之: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无限痛惜,无限深情。南唐自李昪(即徐知诰)于后晋天福二年(937)灭吴自立,到宋开宝八年(***5)为宋所灭,共历时三十九年,说“四十年”,是举成数而言。南唐原据有江、淮、皖、赣、楚、闽等共三十余州,方圆三千里,其版图较之吴越国更为辽阔。这个由其祖父辛苦缔造,又经祖与父以及自己惨淡经营近四十年之久的国土,一旦归于别姓,他岂能不痛心而感叹唏嘘?词人想到了在金陵的宫廷。他自己是在南唐建立的那一年出生的,到今日,他生活于其中已整整三十九个年头。生于斯,长于斯,享乐、伤心亦于斯,他对它的感情之深可想而知。可是从今以后,这些再也见不到了,他感到心痛欲裂。“凤阁”原出南朝《凌烟楼铭》“冰台筑乎魏邑,凤阁起于汉京”句,指宫中楼阁。“龙楼”本指汉太子所居之宫的宫门,因门楼上有铜龙而得名,这里指帝王宫阙。“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琼枝”为玉树之枝。屈原《离骚》有句云: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这两句是说,在宫廷中有高与云齐的、巍峨的宫殿,又有栽满各种奇花异木的花园,宫殿是他处理政事的地方,花园则是他娱情怡性之处,更是他谈情说爱的地方,对之岂能忘情?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王国维语),“作个才人真绝代”(清郭麐语),但作为一国之主,却的确是个庸主。宋朝皇帝赵匡胤早就对赵普说过:“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对南唐一直虎视眈眈,想占为己有。李煜对此也是知道的,但他却无计对付,国家的战备听由几个大臣摆布。他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则是填词作赋,且在忧患之中也不忘寻欢作乐。因此,兵临城下,他只好束手就擒了。煞拍“几曾识干戈”一句,情绪十分复杂,有愧悔、有怨恨、有嗟叹。

下片转写被虏后之凄惨处境。“沈腰”源于《梁书·沈约传》,沈约尝给徐勉书,其中说: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说病中腰围日渐减损。“潘鬓”语出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谓中年头发已经斑白。李煜到汴梁以后,赵匡胤怪他未能及早归顺,赐给他一个侮辱性的封号:违命侯。从此,他就象一只鸟儿被关进笼里,失去了一切自由,过着“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生活。末三句,他写到临别时最难忘也是最惨痛的一幕:开宝八年(***5)十一月,金陵被攻破,宋军入城,李煜青衣小帽,率领子弟僚属四十余人,手捧御玺,向宋军主将曹彬请降。当辞庙时,哀乐声、悲歌声、宫娥哭主声,响成一片。张宗橚《词林记事》引《词苑》说:南唐后主归国,临行作《破阵子》词。东坡谓: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痛哭于九庙之前而后行。可见这三句乃记当时实事,追述其去国之惨状。

这首词直抒胸臆,“用赋体不用比兴”,通过今昔对照,把自己心中的哀痛毫不隐讳地表露出来,生动感人。夏承焘先生说: “李煜后半生所作的这些词,是以前文人词从来不曾有过的作品,这不仅是李煜个人作品的大转变,也是晚唐五代整个文人词的大转变。……李煜晚年的生活经历是温庭筠、韦庄等人所没有的,所以他的作品能超过他们。”王国维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李煜以后,词的发展开始跨进了一个新的时期。

东坡云: “李后主词云:三十余年家国,数千里地山河,几曾惯见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苍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五十九)

案此词或是追赋。倘煜是时犹作词,则全无心肝矣!至若挥泪听歌,特词人偶然语。且据煜词,则挥泪本为哭庙,而离歌乃伶人见煜辞庙而自奏耳。(毛先舒《南唐拾遗记》)

沈腰潘鬓是美男子吗

潘安 晋代人。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潘安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上街。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苹果来投掷他。于是,民间就有“果掷潘安”的传说。

曹植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之子。他生得“神清骨秀”,气宇轩昂,而且“性慧敏,善文章”。被后世广为传诵,堪称才貌双绝。

沈约 南北朝梁代人。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约。

卫玠 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一年他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世说新语》中有“看杀卫玠”的故事,记载的便是这个传说。

唐诗赏析:《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沈腰潘鬓是指美男子。

详细含义:

形容男子姿态、容貌美好。引申含义为年纪轻轻,身体却过早的衰老了,有淡淡的哀愁意味。

沈腰潘鬓其实都是指因人生的不如意导致病愁而使身体渐趋瘦弱和出现白发,但被后世文人引用来描写美男子的身姿形态,风流潇洒,实在皆因潘安,沈约两个人都有着一张老天爷赏饭吃的俏脸吧!

所以有诗云:

沈腰轻减怨更迭,潘鬓一枕华胥梦。

若问前程锦绣否,水月星河绣功名。

典故人物:沈约、潘安。

南唐后主李煜在其所写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一词中,用“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形容自己投降宋朝后,因为整日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使得腰肢如沈约般日渐减瘦、鬓发如潘安般早生斑白。

而让李煜作比的沈腰沈约、潘鬓潘安这两位人物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男子,他们因人生的各种不顺遂导致腰围清减,银丝暗藏,但却凭借相貌不凡,一表人才,使得这种病态情状反倒成了后人眼中的风流倜傥,玉表碧姿。

就像西施捧心迷倒众生一般,因此一向自诩颜值不低的李煜将他们二人拿来自比,从而留下了沈腰潘鬓这一成语典故。

引申:

一阵秋风吹过,感到寒凉的沈约裹了裹袍子,然后眯缝起浑浊的眼睛,呆滞的朝着风吹来的方向望去。目光所及,树叶簌簌的不住飘落,像极了无法抗拒的人生。嗟乎!朝代更迭,世事变迁,谁也没有料到我们八人中的萧衍居然当了皇帝,一统天下。

历经宋齐梁三朝,看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繁华功名,富贵利禄到头来于我恍若一梦之中。好友徐勉前几日说我思虑过多,容易伤神,我回信与他说身体确实轻减了,尤其近百多天来腰间的皮带常常需要紧些,每月估计腰肢要缩小半分。哎!老了,累了,病了,罢了……

风继续凉着一城,只是花树下的老人恍惚间年轻俊伟了起来,长身玉立,踌躇满志。这便是后世沈约瘦腰典故的出处。

李煜的这阙《破阵子》,谱成歌曲后,让人爱不释听,心怀寂寥。

#能力训练# 导语此词作于李煜降宋之后的几年,即作者生命的最后几年,具体时间不详。金陵被宋军攻破后,李煜被俘。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下面是 分享的唐诗赏析:《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欢迎阅读参考!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译文

 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宫殿高大雄伟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鲜花遍地,藤萝缠蔓。何时经历过刀枪剑戟、战火烽烟呢?

 自从做了俘虏,心中忧思难解,已是憔悴消瘦,两鬓斑白。记忆最深的是慌张地辞别宗庙的时候,乐队还在演奏着别离的悲歌,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女们垂泪。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

 四十年: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三十八年。此处四十年为概数。

 凤阁:别作“凤阙”。凤阁龙楼指帝王能够居所。霄汉:天河。

 玉树琼枝:别作“琼枝玉树”,形容树的美好。烟萝:形容树枝叶繁茂,如同笼罩着雾气。

 识干戈:经历战争。识,别作“惯”。干戈:武器,此处指代战争。

 沈腰潘鬓:沈指沈约。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潘岳。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

 辞庙:辞,离开。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犹奏:别作“独奏”。

 垂泪:别作“挥泪”。

赏析

 李煜从他做南唐国君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北方强大的赵宋***的威慑下过着朝不虑夕的日子,随时都有灭国为虏的危险,这在南唐君臣的心中投下了很深的暗影。大臣徐锴临终时就说:“吾今乃免为俘虏矣!”庆幸自己逃过了做亡国俘虏的下场。然而亡国的一天终于来了,宋太祖开宝八年(***5)金陵为宋兵占领,李煜肉袒出降。作为俘虏,他与子弟四十五人被宋兵押往北方,从此开始了他忍辱含垢的生活。三年之后,宋太宗毕竟容不下这个亡国之君,将他毒死在汴京,时仅四十二岁。此词便写于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南唐开国已有四十年历史,幅员辽阔。

 南唐自先主里昪于公元938年立国,至***5年后主亡国,计三十八年,称四十年是举成数言。版图共有三十五州,方圆三千里,定都金陵,当时堪称大国。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这三句是说,宫殿高大雄伟,可与天际相接,宫苑内珍贵的草木茂盛,就像罩在烟雾里的女萝。在这种奢侈的生活里,我哪里知道有战争这回事呢?

 宫中危楼高阁,栖凤盘龙,上迫云霄;御园内遍布名花奇树、草木葳蕤,烟聚萝缠,一派豪华浓艳的景象。据宋人笔记中载,南唐宫中以销金红罗罩壁,以绿钿刷隔眼,糊以红罗,外种梅花;梁栋、窗壁、柱栱、阶砌等都作隔筩,密插杂花,可见其豪奢。所以此词的上片可视为实录,而且写得词意沉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于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已开后来宋人豪放一路。上片结拍:“几曾识干戈?”顺着前面豪华安逸的宫廷生活而来,峰回路转,承上启下,生出下片屈为臣虏的情景,转折之妙全在于自然流走,绝无拗折痕迹。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这两句是说,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沈腰”暗喻自己像沈约一样,腰瘦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就出现了鬓边的白发。连着这两个典故,描写词人内心的愁苦凄楚,人憔悴消瘦,鬓边也开始变白,从外貌变化写出了内心的极度痛苦。古人说忧能伤人,亡国之痛,臣虏之辱,使得这个本来工愁善感的国君身心俱敝。李煜被俘之后,日夕以眼泪洗面,过着含悲饮恨的生活。这两个典故即是他被虏到汴京后的辛酸写照。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后三句是说,最使我记得的是慌张的辞别宗庙的时候,宫中的乐工还吹奏起别离的歌曲,这种生离死别的情形,令我悲伤欲绝,只能面对宫娥们垂泪而已。教坊的音乐是李煜平日所钟爱的,他前期的不少词中都有听乐的记载,然而此时笙歌已不复能给人带来欢乐,却加深了别离的悲凉。从一国之主骤然沦为阶下之囚,李煜的感受自然是深沉悲痛的,然而千愁百感从何说起,况且面对着这些幽居深宫的宫女,于是只能挥泪而别。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此词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

破阵子李煜原文及翻译

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由台湾歌手萧丽珠演唱的那首《山河泪》吧!这首经典老歌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词是由南唐后主李煜所作,另一方面则是它那充满豪情和悲壮,沉郁与顿挫的凄丽之音。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山河泪》的歌词吧,也就是李煜的这阙《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云: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作于公元***5年李煜被俘之后,这个时候,家亡国破,亲离妾散,他也开始走上了孟昶的道路。

而李后主写这阙词诗,距离他祖父建立南唐已过去三十八年,故一开口就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此处四十是为概数,但并不影响,而且更加押韵。 上片将那昔日故国的繁华景象描写的一览无余。四十年的家国,纵然是幅员辽阔,沃野千里。既有着那连接着霄汉的凤阁龙楼,又有着如烟萝一般笼罩的玉树琼枝。烟萝,其实可以理解为树木上缠绕的藤蔓,因为它们多而且繁茂,所以远远看去,就给烟雾一般。宋祁不是写过“绿杨烟外晓寒轻”吗?

所以,居住在这么美好的环境中,那真的是今日不知明日事,终朝只唱“***花”了。

那么有着这三千里土地和满树琼枝房屋的李煜究竟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他除了贪恋美色,写着“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样的*词艳句,每日笙歌燕舞之外,基本上毫无作为。他既不关心朝政,也根本无瑕关心政事。所以,正如他在词中所写的那样:“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李煜的大哥叫李弘冀,他不像李煜那般每天只知道沉溺书画文字。相反,他热爱权力,并且渴望打仗。但是因为他急功近利,毒害了自己的皇叔,结果终日惴惴不安,暴死于无名之症。所以李煜这个从来不关心朝廷大事的文人,就被迫地成为了皇位继承人。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那么当了皇帝后的李煜是怎么样的呢?他照样沉溺于诗词歌赋,而且亲于女色。娶了一个周娥皇之后还不满,还要和她的妹妹谈情说爱。最终气死姐姐,封了妹妹。这样的李煜他是糊涂的,他既不像他大哥那样懂得打仗,也不像他那样热爱权力,同时他还佞佛,企图通过佛来阻止战争。所以他最终是尝得了恶果!

那么再看下半阙!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这里选用了两个典故,沈指沈约,也是如李贺那样的孱弱公子。他曾说道:“革带常应移孔……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可见,沈约的身体一直很不好,真的是“人比黄花瘦”啊!而潘鬓呢?指的是潘岳的鬓。大家都读过元稹的三首遣怀诗,第三首中就写道:“潘岳悼亡犹费词。”这潘岳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焉知不是思念妻子太过的缘故?

而此时的李煜,因为被俘之后,心中愁苦,终日饮酒作文,衣服不换,头发不洗。他也预感自己可能很快就会像沈约、潘岳那样,痛苦而惆怅地老去了。

随后他又写道:“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他说:“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那日仓促之间辞别祖庙的时候了。我想要说等一下,可是看守我的士兵们不允许……我只能匆匆作别。之后……那昔日布满玉树琼萝的教坊,便唱起了别离歌。那些歌曲多是我作的词曲,曾经的宴乐,成了此刻的离歌。我知道此去生死难料,众人再无相见之日,便烧了平生著作,和那些宫女们一一告别……”这些话,从李煜口里说出,该是充满了多少的痛苦和无奈啊?!

下半阙的“一旦”二字承接上片的“几曾”而来。虽有转折之意,但却不留痕迹,这正是后主风***!笔下千钧,悔恨之意早已经溢于言表。然而又能如何呢?终究是去国怀乡,人老苍桑;教坊曲断,别泪宫娥!……

再从整体上来看李煜的这阙词,词句简单,只稍稍用了两个人物典故,便将这“一江的春水”完全呈现出来了。故而一代***王国维先生也称李煜的词为“神秀”。王氏对词的评论是从境界上出发的,而李煜的词能得到他的青睐,也是因为它真情流露,浑然一体!故而要读懂李煜的词,就必须跳入到他的词境中,体会人与天、与地、与万物的感情。所以,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李煜这用亡国换来的血泪之词,后世……又有几人能够明白呢?

成语沈腰潘鬓是什么意思成语沈腰潘鬓的意思

原文: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译诗:四十年来的悠悠故国,三千里地的壮丽山河。豪华的宫殿耸入霄汉,葱茏的树木又密又多,战争风云我哪里见过?一旦变成了阶下之囚,瘦弱的身子怎堪折磨。最伤感是辞别祖庙时,乐队奏着心酸别离歌,只能流着泪面对宫娥!

注释:①玉树琼枝:比喻珍贵的花木。烟萝:形容多而密。②沈腰:《梁书·沈约传》:“约陈情于徐勉,‘老病有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此说沈约老病,腰瘦了,要收紧腰带。潘鬓:潘指潘岳,字安仁,晋代人,是美男子。潘岳三十二岁即生白发。鬓:脸两旁靠近耳朵的毛发、头发。这句词的意思是人变瘦了、头发也白了。③仓皇:形容心情十分悲哀,不知如何是好。庙:太庙,皇室放置祖宗神位的庙宇。④教坊:掌握伎乐的机构。这里是指宫廷乐队。⑤宫娥:宫女。

1、沈腰潘鬓,汉语成语,拼音是shěnyāopānbìn,意思是消瘦衰老之意,沈指沈约,潘指潘岳。

2、沈腰,沈约因病消瘦,腰带日渐宽松。《梁书·沈约传》载:沈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3、潘鬓,亦作“潘_”,潘岳少年美貌,然而三十多岁鬓发已斑白。晋《昭明文选》卷十三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4、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身体过早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