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兵自固数年间打一动物_拥兵自固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6-11 0
  1. <<泊秦淮>>的赏析
  2. 漫话大唐崔忻宣诏碑
  3. 《金史》卷一百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2)

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拥兵自固数年间打一动物_拥兵自固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勾人的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那种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霍松林)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评点

这个寓言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同时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富有艺术勉力。

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歌背景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

“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诗歌注解

“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宋代科举制度,考经义,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中可选一经。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后官至丞相。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最险的一滩。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作者简介

《过零丁洋》是南宋大臣文天祥的著名爱国七言律诗。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二十岁考取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1276年,元军迫近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他被派往元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群众的救援,由海路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击元军。曾一度收复了一些失地,后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转战海丰、潮阳一带。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后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迭经威逼利诱,受尽百般折磨,始终不屈。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文天祥的后期作品密切反映现实,艺术地反映了作者的斗争生活和爱国思想,展现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情景,写得沉郁悲壮,感人至深。今存《文山先生全集》。《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名篇为世所传颂。

<<泊秦淮>>的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莎,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选自《樊川诗集注》。秦淮(河名):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2)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文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3)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

(4)《***花》:就是乐曲《玉树***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译文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隔江还在把《***花》声声歌唱。[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题解]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2]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这首诗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杜樊川”。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

漫话***崔忻宣诏碑

泊秦淮 作者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富有艺术勉力。

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歌艳曲,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绝。

诗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轻轻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水细沙。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淡雅的景象,创设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写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的地方。“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开启下文,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可见,这七个字承上起下,结构全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在歌声女色之中,终于被俘亡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这首诗写诗人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构思精巧缜密。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景为情设,情随景至。借陈后主的荒*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感情深沉,意蕴深邃,被誉为唐人绝句中的精品。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准河。

2.笼:笼罩。

3.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唱《***花》曲,唱而已矣,哪知陈后主以此亡国,有恨于内哉?杜牧之隔江听去,有无限兴亡之感,故作是诗。"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二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舟中者。夫金陵,陈之国都也。《玉树***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遗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耳。"今人钟振振云:"商女当释作商妇"(《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二期)。一说即商人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妇。二说皆可通。《***花》:即乐曲《玉树***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如《旧唐书·音乐志》引杜淹对唐太宗语:"前代兴亡,实由于乐。陈将亡也,为《玉树***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所谓亡国之音也。"许浑《金陵怀古》诗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此诗写秦淮月夜,朴朔迷离,酒家夜市繁荣,弦歌处处,而世风日下,花天酒地歌舞沉迷已成风气,商女只知清讴娱客,岂知前朝亡国之鉴?诗之警策之处在"不知"与"犹唱"的对比。诗人以冷眼看时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这样在人们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地酿成的。人们脚下的金陵古城,就曾见证过多少这样的亡国故事啊!

照得比较零散见谅

《金史》卷一百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2)

? 近日整理老照片,看到了父亲和我在***崔忻宣诏碑前留影的两张照片,想起了我的父亲李建树为敦化市***所立的***崔忻宣诏碑撰写碑文的一段往事,碑文承载着一千三百年前渤海国的人文记忆。

在我的家乡吉林省敦化市南郊3公里处,有六座连绵起伏的山峰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人们称之为“六顶山”,其主峰在山的西端。六顶山南侧山坳里有渤海王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寝,其中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次女、贞惠公主墓最为著名,墓中出土了很多文物,最有价值的是一块墓碑和一对石狮,吸引了国内外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前来勘查和参观,早在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1年秋季我回到家乡,父亲提出要带我去六顶山看看,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六顶山虽然位于市区的南郊,但是我没怎么去过,小时候那里相对来说有些遥远,只有在路过新江桥的时候才能远远望见它的身影,后来由于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外地学习和工作,去六顶山的机会就更少了。

? 一天早上,父亲和我骑着自行车一路向南走去,过了通向六顶山的江桥后,向前行进了一段路,向西拐向田间的一条土路,一段时间后,再循着山路向南面的六顶山骑行。

? 初秋的风轻拂着田野,天空上白云飘荡,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好像翻滚的波浪。山路两边种满了绿油油的庄稼,葳蕤生光,一排排玉米杆抖擞精神挺立在地上,玉米棒头顶着一丛丛**或棕色的缨子,绿鲜鲜的长叶随风摆动,发出簌簌的响声。对中医中药颇有研究的父亲告诉我玉米须子可以治疗肾病,可以***摘一些当药材。

? 爬过一道山坡以后,传来一阵阵火车轰隆隆的声音,只见一列小火车自西向东驶来,火车头烟囱冒着黑烟,拖拽着一节节相连的平板车在脚下的铁路上驶过,山谷间回荡着火车的鸣笛声,中间的平板车上坐着几个老乡,身边放着一些鼓鼓囊囊的袋子。我很好奇,就问父亲火车是从哪里开来的,父亲告诉我,这是从沟里林场开过来的小火车,那里的人上市内赶集或办事都是坐着小火车,小火车道是当年日本人为了掠夺山林***而修建的。

几年以后我回敦化时听说小火车铁路线都拆除了,我感到非常惋惜。如果小铁路留下来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也可以开发用作旅游***,或许会吸引很多游客体验小火车在逶迤蜿蜒的山中穿行的乐趣,感受大山里春夏秋冬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 父亲和我继续沿着山间小路骑行,转过了一座山头后,再向东行走不远,父亲示意我将车子停放在路边,带着我向山坡处走去,指着一处用铁栅栏封闭的地方,告诉我那里是贞惠公主墓所在地,我靠近栏杆,看着一块写着贞惠公主墓的石碑,周围长满了荒草,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贞惠公主墓。这一古老遗存连接着悠远的历史,积淀着一个王国逝去的身影。

父亲和我骑着车子再向前走了一段路,就看见一座两米多高的石碑矗立在路边,石碑正面写着《***崔忻宣诏杯》几个大字,这是由著名书法家唐杰明所题写。父亲让我看石碑后面的碑文,告诉我上面的碑文是由他所写,记载了一千三百年前唐朝鸿胪卿崔忻来到敖东城宣诏的往事:

? “大祚荣,唐代靺鞨族之首领,武后圣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于忽汗河畔即今之敦化自立为震国王,并贡方物于唐。玄宗***元年(公元七一三年)唐遣郎将崔忻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加忽汗州都督。时移千载,山川犹丽,中华大统,今逢盛世。念崔忻当日之来,越海跋山,涉险历辛,宣诏册封盛典恢弘,遂开敦化建治之始,通民族友好之情,实为壮举。故於兹建碑以为永世之志。一九九五年六月望日。”

? 石碑撰文者写着父亲的名字,碑文是由父亲共事多年的老友、敦化市文史专家杨明谷老师所写,字迹丰筋多力,刻制人为张文富,石碑默默地面对大地长空,历历如绘的往事引人遐思。

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新时期晚期,古老的肃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之间,肃慎族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有不同的称谓,先秦称肃慎,两汉魏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为勿吉,随唐时期称靺鞨,靺鞨建立渤海国,后称渤海,其后裔在辽金元明时期称为女直或女真,清朝时称满洲(满族),靺鞨是现在满族先祖的一部分。

靺鞨在隋唐时期发展成为东北最为强大的民族,分成七大部落,其中居于松花江上游和长白山一带的被称为粟末靺鞨,靺鞨的音译本意是“山林部落”,而松花江在古代叫粟末江,粟末靺鞨的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王朝在辽东消灭了高句丽以后,为了加强治理,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及依附于高句丽***的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其中,粟末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率其部众迁居到了当时的营州(辽宁朝阳)一带,营州的统治者依仗手中的权势对当地的百姓和少数民族横征暴敛,激起民众的不满。

? 公元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借机反唐,于次年破营州。靺鞨人首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乘乱率众东还,而唐朝的武则天为了区别对待,用重兵征讨契丹,对靺鞨首领则***取笼络手段。赐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其罪。但乞四比羽拒不受命,遭致唐兵的追剿,乞四比羽兵败被杀。不久乞乞仲象也因病死去,其子大祚荣率部继续向肃慎故土东奔而去。并在天门岭打败了追赶他们的唐军,朝故里的方向前进。

? 公元698年大祚荣率部在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西南)筑城而居,拥兵自固,建都称王,号“震国”,并以尊称“da(古通古斯语即酋长)”自创其姓大氏。不久,都城迁至忽汗河(今牡丹江)畔,名忽汗城,也就是后来的敖东城。

渤海国与唐王朝曾经爆发过战争,也有过接触、交往、融合的过程,但总体来说,仍是以和睦友好的贸易关系和蕃属关系为主。

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后,为了全力对付突厥,派侍御史张行岌出使震国,进行招抚。大祚荣当即表示愿意归附,并派遣他的儿子大门艺随张行岌入唐为质,宿卫京师,唐朝中央***与靺鞨的关系得到极大的缓解。不久,因契丹、突厥连年寇边,道路被阻,使命不达,册封未果。

据《旧唐书. 渤海靺鞨传》记载:“睿宗先天二年(公元7 1 3 年),遣郎将崔欣往册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

鸿胪寺是唐代主管外宾、朝会仪节之事的官署,鸿胪寺的正、副官是鸿胪卿和鸿胪少卿。当时崔忻率一行人马持节在秋冬之季从唐都长安出发,晓行夜宿,望东北方向而来,在登州(蓬莱)乘船渡过渤海,抵达旅顺,经过休整,再乘船沿海东行,至青泥浦(今大连青泥洼桥一带)、石人岛(今庒河石岛城),然后入鸭绿江再溯江而上转陆路而行,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抵达到了震国敖东城。册封以后,震国有了新的名字,专称“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

大祚荣盛情款待了崔忻一行人员,崔忻在敖东城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在此期间饱览了北国雄伟壮丽的山河景色、苍茫幽邃的原始深林和独特淳朴的民族风情,品尝了当地的各种山珍野味。

翌年春夏交接之际,崔忻带领使团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程,当他又一次来到了渤海之滨的旅顺,面对着海天交界处的地平线,崔忻想起自己完成的使命和寒来暑往的行程,感慨万千。为了纪念此次册封盛事,他命人在黄金山南麓和西北麓各凿井一口留念。并在西北麓井旁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在其上刻写了这样的文字:

敕持节宣劳靺鞨使

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

记验***二年五月十八日

? 二十九个字的碑文书法遒劲刚健,记录了此次册封的经历。鸿胪井和刻石证明了旅顺口在唐朝时就是中原与东北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唐王朝与渤海郡隶属关系的信物,也是中原王朝和东北少数民族***交往及渤海归属***版图的历史见证,被称为“东北第一碑”。

? 敦化作为崔忻宣诏地的震国都城所在地,为了纪念崔公宣诏之功绩,在六顶山古墓群前方勒石记碑。

? 父亲与我分别在石碑前后拍照留念,父亲带着我来看这块石碑,想来心中也是很自豪的,也能想象出父亲为撰写碑文执笔伏案的情景,父亲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渤海历史了然于胸的认知,经过字斟句酌、梳理润色才写出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父亲早年对敦化历史颇有研究,多次与好友、敦化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忠义就敦化历史和文物知识进行过多次探讨交流,曾经几次去渤海时期的东牟山即今天的城山子山城寻古探幽,并做七律《登东牟山》一首:

故垒寻踪势依山,苔痕印迹千古年。

铁骑金戈鸣旧野,嘉谷丰菽映新天。

放眼山河襟胸阔,低吟韵句诗境宽。

星移斗转时光进,秋光趁爽乐随澜。

时过十年,父亲在参与编写《大德敦化》一书修及崔忻之事时,为其万里跋涉的事迹所感,写下了七律《崔忻宣诏》:

万里跋涉山海途,宣劳持节赞鸿胪。

车行僻岭傲风雪,船渡汪洋任影孤。

封册郡王为长谊,慰抚藩众示永孚。

今日中华大一统,清平乐奏红日出。

? 在民间流传李白醉草吓蛮书的故事,说的是渤海国第二代君主武王大武艺曾以蛮书恫吓唐朝,威胁唐王朝将高句丽割让的城池一百七十六城让给它,否则,兵戈相见。满朝文武并无一人能辨识文字,唐玄宗一筹莫展,在贺知章的举荐下,李白在开杯畅饮之后,于殿前将蛮书朗声读出。玄宗命李白写书斥之,李白手不停挥,很快写完《吓蛮书》。渤海国王看了回书,大吃一惊,满殿君臣都以为天朝有神仙帮助,如何敌得,马上写了降表,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后渤海派王孝廉觐唐修好。父亲曾写七律《李白斥蛮》:

蛮书一纸气势炎,敢将兵机傲***。

斥惮幸亏李学士,觐唐多派王孝廉。

迵悠长涌奥娄水,奇峻永标东牟山。

白云苍狗千载事,升平今庆艳阳天。(注:奥娄水即今日牡丹江)

? 渤海国自大祚荣698年建国开始,到926年被契丹所灭,共存在了229年,产生了15位国王。

? 渤海国的政治体制也基本效仿唐朝,设三省六部和地方统治***,在其兴盛的时候,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多个县,辖区包括今天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北部和俄罗斯南部滨海地区。

? 历经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崔忻当年所留下的鸿胪井和刻石一直暴露在野外,1895年,时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安徽贵池人刘含芳派人依刻石建一石亭,以保护鸿胪井刻石,碑亭于次年8月建成,取名唐碑亭。

? 1905年日军攻占旅顺口,时任旅顺海军镇守府司令长官的日本海军中将富岗定恭见到此刻石后,意识到这块珍宝的文物价值,在1908年下令将其用船劫运到日本,献给***,明治***对此物爱不释手,每每看着鸿胪井石刻,摸着厚实的石头,便联想到了东北辽阔的土地和富饶无比的***,***将其藏于皇宫之内,至今没有归还给中国。我曾经去旅顺黄金山寻访鸿胪井的遗址,由于是军事禁区,未能如愿。

渤海效仿唐朝制度,学习中原文化,曾一度被誉为“海东盛国”,渤海文化也从此拉开了序幕,渤海国对于东北的开发,维护领土的完整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据记载,渤海国向唐朝派遣使团达140多次,唐朝还设置了专门的渤海馆,用以接待渤海国的商务事宜。唐也十数次派人赴渤海。渤海王子和 贵族 子弟纷纷来到中原学习。诗人温庭筠有《送渤海王子归国》诗:“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区。九门风月好,回首即天涯。”表现了这一时期渤海与唐王朝交往的史实。

? 唐天宝(公元742-755年)年间,渤海国将都城迁往中京显德府(今和龙西古城),六顶山古墓群大部分是渤海将王都迁往中京时期的遗存。

? 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掉渤海国后,为绝后患,契丹统治者把渤海人中的强宗大族和部分百姓南迁至辽阳、复州、金州一带,使之不能相通。为了消除渤海人对故国的留恋,烧毁、破坏了渤海国都上京(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的王宫、寺庙和民宅,渤海国的文字记录典籍也在大火中灰飞烟灭,二百余年的文明成果毁于一旦,“海东文化”湮灭在历史废墟中。

在敦化市翰章南大街中医院南侧,有一处为了纪念唐代渤海郡国而修建的渤海广场,广场北边的入口处有一座高大气派的唐代风格仿古石门,装饰精美的门仿柱阵在道路两边依次布列,像是排列整齐的仪仗队迎接游人的到来,再往后是半圆形的赏古游廊,由粗大的棕色木方构成的敞开式廊顶搭建在红色立柱上,造型简朴,典雅别致。

广场中间雕刻唐诗的长方形立柱成环形排列,为这里平添了一种古朴浑雄的意境,一座半环形仿古式的长亭飞檐翘角,亭子两侧朱红色的圆柱泛着红光,天花板上的彩绘图案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亭子旁边绿树掩映,花草错落,使人想起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意境。

广场上有巨大的浮雕墙,正面是渤海十五位国王的画像,背面展现了古渤海国人们的宗教信仰,婚姻习俗、******、农业生产、风土人情等风貌,使人们对昔日渤海古国有了直观的认识,位于广场东侧地面上的铜铸浮雕渤海国疆域图展示了渤海国全盛时期的管辖范围及历史沿革。

广场的南侧是东牟山景观区,小山上有瀑布、城墙和小巧别致的凉亭,再现了大祚荣建立震国的景象。广场南面是唐朝使节崔忻手持旄节的汉白玉雕像,只见他长袍冠带,衣袂飘飞,神情坚毅,左手持旌节,右手指向远方,仿佛不畏艰险、坚定地走在出使的路上,使人们对他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繁荣边疆而做出的历史功绩由衷产生出一种敬仰之情。

渤海广场上的主题雕塑是以三个“人”字造型合成的高塔,别具一格,挺拔高大,犹如擎天一柱,巍然屹立,直插云天,下面有一个大德敦化宝鼎,象征着安定吉祥。

敖东城遗址是渤海国时早期都城,故有旧国之称。位于渤海广场东北两公里处,属于敦化市区东南隅,牡丹江北岸,城池建筑仿制唐朝都城而建,城垣土筑,有内外城,东西长400米,南北长200米,周长1200米,呈长方形,内城正方,边长80米,外城周长四里,城内曾出土有铜钱、石臼、陶器、铁锅、车穿等遗物,据考古调查证明,此城是渤海王国的开国都城。

我小时候父亲带着我从牡丹江边走过时,用手指着一片地势较高的田地对我说,这片地方以前是渤海国都城敖东城的所在地,那个时候还能看见半米多高土垒的古城墙,里面有人在种地。

?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城郭中早已没有了车马粼粼、人来人往的繁华,也没有了宫殿楼阁的气派、骊姬歌舞的风情、达官贵人的踞傲、市井烟火气息,曾经有过的英雄气概和草莽纷争随着时光的逝去而风流云散,昔日的敖东城深深地掩藏在茂盛的野草和岁月之中,随着河堤的南移,更加显得苍凉和落寞,让人生出几多遐思、几多叹息。

如果说***宣诏碑展现了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那么贞惠公主墓就是岁月翩翩远去留下的雪泥鸿爪,为这一古老土地平添了几分的神秘与辽远气息。

前年秋天,我又一次来到六顶山,从风景区的大门进去后向西而行,只见苍茫的群山层次分明,远近的树木枝繁叶茂,在飒飒秋风的吹拂下,灿烂的金**、温暖的橘**、鲜艳的红色、淡雅的**和青翠的绿色仿佛不甘于寂寞,从山上竞相流淌而出,将满山的林木渲染成色彩斑斓的世界,放眼望去,景色千变万化、杂色纷呈的峰峦就像是换了华丽的盛装,显得苍郁、丰富和深厚。

顺着新铺的柏油路向前走去,路边有一座木制的三门四柱重檐牌楼,上面的横匾写着“六顶山古墓群”金色大字,笔势纵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透露出清净庄重的气氛。

? 走进大门,静谧的树林环绕四周,枝条欹斜,树影斑驳,徘徊在玄武岩铺成的路面上,两边的草木葱茏,错落有致,让人目不暇接,柞树上**叶子又宽又大,叶面脉络清晰,显得张力十足,透出北方金秋的豪爽和气派,也彰显着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让这里多了几分幽邃神秘的古韵风貌。

? 路边高大的白杨树枝干泛着银色的光泽,在五彩斑驳的景色中分外耀眼,挺拔的身姿像是列队的士兵向行人致敬,几只松鼠在树枝上辗转腾挪,让寂静的山林平添了些许灵气,仿佛是在提示游客它们才是这里的守护者。

? 以前封闭的铁栅栏已经不见踪影,每座古墓外面罩上了大型的玻璃保护罩,俨然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很有现代气息,渤海的历史离我们是那么遥远却又近在咫尺,仿佛可以触手可及。

? 整个墓群分为两个墓区,共有大小石室墓、石棺墓100余座,墓群中尤以以渤海第三代王文王大钦茂的次女贞惠公主墓最为著名,墓碑的文体是唐代流行的骈体文字,如“妇德昭昭,誉名期于有后;母义穆穆,余庆集于无疆”“乘时御辨,明齐日月之临照;立极握机,仁钧乾坤之覆载。”“瑰姿稀遇,晔似琼树之丛花;瑞质绝伦,温如昆峰之片玉。”主要记述了贞惠公主的出身、气质、容貌、教养以及出家、矢志守节等经历,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韵律谐和,辞藻华丽,字迹质朴刚劲,笔法流畅,证明了渤海使用汉字,习识中原文化的渊源,墓碑在书法和文词方面都堪称稀世之珍宝。

? 出土的石狮造型雄浑生动,雕刻细致,刀法娴熟,一派唐风,反映了那段时期吸收汉民族文化后灿烂的渤海文明。除了墓碑和石狮,还出土了鎏金泡钉、鎏金带饰、瓦当、兽面砖、靺鞨罐等文物,揭开了渤海文明的神秘面纱,为研究渤海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证实了牡丹江上游敦化一带当时是渤海旧国(震国)都城所在,也反映了当时渤海古国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 走出古墓群,看见一座高仿的贞惠公主墓碑伫立在路旁,前面不远处有一块开阔的平地,像一个书案,西边有一座小山峰,这也许是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宝地吧。

? 这块平地如今建起了一片花海,花开时节空气中弥漫着花的芳香,由彩纸做成的风车排列在小路的两侧,一直通向远方的吉祥花海,各种光鲜四溢、姿颜娇艳的花朵构成了一片又一片姹紫嫣红的方阵,宛若巨大的锦毯铺向天际。有一艘木头建造的大船停泊在丛丛簇簇的花影深处,登临其上,好像是置身在流光溢彩的波浪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 花海前面有一池波光粼粼的碧水点缀其间,水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倒映在水中,横跨在水面上的吊桥像一道彩虹。洁白的云朵像棉花一样漂浮在天空,与地面上的花海互相守望、媲美,美丽的景致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 在东北这一广袤的区域有着连绵不绝的山峦、川流不息的河流、广阔无际的原野,哺育了东北各族儿女,也给了他们粗狂的性格、豪放的胸怀。在这个千年激荡的历史舞台上,各民族间的纷争、战事、和平、融合轮番不止,曾经无数次出现过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场景,演绎着浓墨重彩、风云际会的故事。

? ***崔忻宣诏碑撩开了千年激荡历史的一角,注释着倏忽而过的历史风云。

扶沟县招抚司知事刘昌祖上封事,请大举伐宋,其略云:?官军在前,饥民在后,南践江、惟,西入邑、蜀。?颇合上意。上命天纲面诘其蕴藉,召与语无可取者,然重违上命,且恐闭塞言路,奏以为尚书省委差官。护卫女奚烈完出、近侍局直长粘合斜烈、奉御陈谦、权近侍局直长内族泰和四人,以食不给出怨言,乞往陈州就食。天纲奏令监之出门任所往。才出及汝南岸,遇北兵皆见杀,时人快之。妖人乌古论先生者自言能使军士服气,可不费粮。右丞仲德援田单故事,欲***其术以骇敌,语在《乌古论镐传》。上颇然之,天纲力辨以为不可,遂止,且曰:?向非张天纲,几为此贼所诳。?军吏石抹虎儿者求见仲德,自谓有奇计退敌,出马面具如狮子状而恶,别制青麻布为足、尾,因言:?北兵所恃者马而已,欲制其人,先制其马。如我军进战,寻少却,彼必来追。我以驯骑百余皆此状,仍系大铃于颈,壮士乘之,以突彼骑,骑必惊逸,我军鼓噪继其后,此田单所以破燕也。?天纲曰:?不可。彼众我寡,此不足恃,纵使惊去,安保其不复来乎?恐徒费工物,只取敌人笑耳。?乃罢之。

蔡城破,为宋将孟珙得之,槛车械至临安,备礼告庙。既而,命临安知府薛琼问曰:?有何面目到此?天纲对曰:?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琼大叱曰:?曳去。?明日,遂奏其语,宋主召问曰:?天纲真不畏死耶?对曰:?大丈夫患死之不中节尔,何畏之有。?因祈死不已。宋主不听。初,有司令供状必欲书虏主,天纲曰:?杀即杀,焉用状为!?有司不能屈,听其所供,天纲但书故主而已。闻者怜之。后不知所终。

完颜仲德,本名忽斜虎,合懒路人。少颖悟不群,读书习策论,有文武才。初试补亲卫军,虽备宿卫而学业不辍。中泰和三年进士第,历仕州县。贞祐用兵,辟充军职,尝为大元兵所俘,不逾年尽解其语,寻率诸降人万余来归。宣宗召见,奇之,授邳州刺史、兼从宜。增筑城壁,汇水环之,州由是可守。哀宗即位,遥授同知归德府事,同签枢密院事,行院于徐州。徐州城东西北三面皆黄河而南独平陆,仲德叠石为基,增城之半,复浚隍引水为固,民赖以安。

正大五年,诏关陕以南行元帅府事,以备小关及扇车回。时北兵叩关,仲德适与前帅奥屯阿里不酌酒更代,而兵猝至,遂驱而东。阿里不素无守御之策,为有司所劾,罪当死。仲德上书引咎,以谓?北兵越关之际,符印已交,安得归罪前帅,臣请受戮。?上义之,止杖阿里不而贳其死。

六年,移知巩昌府,兼行总帅府事。时陕西诸郡已残,仲德招集散亡,得军数万,依山为栅,屯田积谷,人多归焉。一方独得小康,号令明肃,至路不拾遗。八年四月,诏授仲德巩昌行省及虎符、银印。天兴元年九月,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行尚书省事于陕州。时兀典新败,陕州残破,仲德复立山寨,安抚军民。会上以蜡丸书征诸道兵入援,行省院帅府往往观望不进,或中道遇兵而溃,惟仲德提孤军千人,历秦、蓝、商、邓,撷果菜为食,间关百死至汴。至之日,适上东迁。妻子在京师五年矣,仲德不入其家,趋见上于宋门,问东幸之意。知欲北渡,力谏云:?北兵在河南,而上远徇河北,万一无功,得完归乎?国之存亡,在此一举,愿加审察。臣尝屡遣人奏,秦、巩之间山岩深固,粮饷丰赡。不若西辛,依险固以居,命帅臣分道出战,然后进取兴元,经略巴蜀,此万全策也。?上已与白撒议定,不从,然素重仲德,且嘉其赴难,进拜尚书省右丞、兼枢密副使,军次黄陵冈。

二年正月,车驾至归德,以仲德行尚书省于徐州。既至,遣人与国用安通问。沛县卓翼、孙璧冲者初投用安,用安封翼为东平郡王,璧冲博平公,升沛县为源州。已而翼、璧冲来归,仲德畀之旧职,令统河北诸砦,行源州帅府事。用安累檄王德全入援,不赴。仲德至徐,德全大恐,求赴归德。仲德留之,遣人纳奏帖云:?徐州重地,德全不宜离镇。?仲德虚州廨不居,亦无兵卫自防,日以观书为事,而德全自疑益甚。

二月,鱼山总领张瓛作乱,杀元帅完颜胡土降北。仲德累议讨之,德全不从,即领麾下十许人,亲劝民兵得三百人,径往鱼山,而从宜严禄已诛瓛反正,仲德抚慰军民而还。有曹总领者,盗御马东行,制旨谕行省讨之,仲德既杀贼,德全欲功出己,杀曹党四十八人。

三月,阿术鲁攻萧县,游骑至徐,德全马悉为所邀。仲德时往宿州,德全以失马故,始议救萧县,遣张元哥、苗秀昌率骑八百以往。未及交战,元哥退走,北兵掩之,皆为所擒杀之,萧县遂破。四月,仲德阳以关粮往邳州,州官出迎,就执德全并其子杀之,余党之外,一无所问,阖郡称快。

初,完颜胡土以遥授徐州节度,往帅严禄军于永州北保安镇。时禄已为从宜,在砀山数年,又得士心。忽土到,军士不悦,二月辛卯夜,遂为总领张瓛、崔振所害。吏部郎中张敏修,忽土下经历官,乃以军变胁严禄降北。禄佯应之,阴召永州守陈立、副招抚郭升,会诸义军赴保安镇诛作乱者。军夜至,禄遣敏修召瓛、振计事,二人不疑,介胄而至,及其党与皆为禄所杀。徐州去保安百里,行省闻之来讨,会禄已反正,乃以便宜授禄行元帅左都监,就佩忽土虎符。朝廷复授禄遥领归德知府、兼行帅府事。未几,大元将阿术鲁兵至保安,禄夜遁。后禄闻官奴变,一军顿徐、宿间几一月,遂投涟水,敏修入徐。

五月,诏仲德赴行在。时官奴已变,官属惧为所绐,劝勿往。仲德曰:?君父之命,岂辨真伪耶?死亦当行。?寻使者至,果官奴之诈。六月,官奴诛,诏仲德议迁蔡,仲德雅欲奉上西幸,因赞成之。及蔡,领省院,事无巨细,率亲为之,选士括马,缮治甲兵,未尝一日无西志。近侍左右久困睢阳,幸即汝阳之安,皆娶妻营业,不愿迁徙,日夕为上言西行不便。未几,大兵梗路,竟不果行。仲德每深居燕坐,瞑目太息,以不得西迁为恨。

是月,上至蔡,命有司修见山亭及同知衙,为游息之所。仲德谏曰:?自古人君遭难,播越于外,必痛自刻苦贬损,然后可以克复旧物。况今诸郡残破,保完者独一蔡耳。蔡之公廨固不及宫阙万一,方之野处露宿则有加矣。且上初行幸,已尝劳民葺治,今又兴土木之役以求安逸,恐人心解弛,不足以济大事。?上遽命止之。

七月,定进马迁赏格。每甲马一匹或二匹以上,迁赏有差。自是,西山帅臣范真、姬汝作等各以马进,凡得千余匹,以抹捻阿典领之。又遣使分诣诸道征兵赴蔡,得精锐万人。又以器甲不完,命工部侍郎术甲咬住监督修缮,不逾月告成。军威稍振,扈从诸人苟一时之安,遂以蔡为可守矣。

鲁山元帅元志领军千余来援。时诸帅往往拥兵自固,志独冒险数百里,且战且行,比至蔡,几丧其半。上表异之,赐以大信牌,升为总帅。息州忠孝军帅蔡八儿、王山儿亦来援。

壬午,忠孝军提控李德率十余人乘马入省大呼,以月粮不优,几于骂詈。郎中移剌克忠白之仲德,仲德大怒,缚德堂下,杖之六十。上谕仲德曰:?此军得力,方欲倚用,卿何不容忍,责罚乃尔。?仲德曰:?时方多故,录功隐过,自陛下之德。至于将帅之职则不然,小犯则决,大犯则诛,强兵悍卒,不可使一日不在纪律。盖小人之情纵则骄,骄则难制,睢阳之祸,岂独官奴之罪,亦有司纵之太过也。今欲更易前辙,不宜爱克厥威,赏必由中,罚则臣任其责。?军士闻之,至于国亡不敢有犯。

九月,蔡城***。行六部尚书蒲察世达以大兵将至,请谕民并收晚田,不及者践毁之,毋资敌,制可。丙辰,诏裁冗员,汰冗军,及定官吏军兵月俸,自宰执以下至于皂隶,人月支六斗。初,有司定减粮,人颇怨望。上闻之,欲分军为三,上军月给八斗,中七斗,下六斗,人复怨不均。乃立射格,而上中军辄多受赏,连中者或面赐酒,人益为劝,且阴有所增而人不知,仲德之谋也。甲子,分军防守四面。

十月壬申朔,大兵壕垒成,耀兵城下,旗帜蔽天。城中骇惧,及暮,焚四关,夷其墙而退。十一月辛丑,大兵以攻具傅城,有司尽籍民丁防守,不足则括妇女壮健者,***男子衣冠使运木石。蔡既受围,仲德营画御备,未尝一至其家,拊存军士,无不得其欢心,将校有战亡者,亲为赙祭,哭之尽哀。己丑,西城破,城中前期筑栅浚濠为备,虽克之不能入也。但于城上立栅,南北相去百余步而已。仲德摘三面精锐日夕战御,终不能拔。

三年正月庚子朔,大兵以正旦会饮,鼓吹相接,城中饥窘,愁叹而已。围城以来,战殁者四帅、三都尉,其余总帅以下,不可胜纪。至是,尽出禁近,至于舍人、牌印、省部掾属,亦皆供役。戊申,大兵凿西城为五门,整军以入,督军鏖战,及暮乃退,声言来日复集。己酉,大兵果复来,仲德率精兵一千巷战,自卯及巳,俄见子城火起,闻上自缢,谓将士曰:?吾君已崩,吾何以战为?吾不能死于乱兵之手,吾赴汝水,从吾君矣。诸君其善为计。?言讫,赴水死。将士皆曰:?相公能死,吾辈独不能耶?于是参政孛术鲁娄室、兀林答胡土,总帅元志,元帅王山儿、纥石烈柏寿、乌古论恒端及军士五百余人,皆从死焉。

仲德状貌不逾常人,平生喜怒未尝妄发,闻人过,常护讳之。虽在军旅,手不释卷,门生故吏每以名分教之。家素贫,敝衣粝食,终其身晏如也。雅好宾客,及荐举人材,人有寸长,极口称道。其掌军务,赏罚明信,号令严整,故所至军民为用,至危急死生之际,无一士有异志者。南渡以后,将相文武,忠亮始终无瑕,仲德一人而已。

赞曰:金之亡,不可谓无人才也。若完颜仲德、张天纲,岂非将相之器乎。昔者智伯死又无后,其臣豫让不忘国士之报,君子谓其无所为而为之,真义士也。金亡矣,仲德、天纲诸臣不变所守,岂愧古义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