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旨相公起点网_三旨相公是谁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08 0
  1. 历史上宋神宗死后谁继承了皇位?叫什么名?
  2. 北宋王是什么样的人?北宋王简介
  3. 古代官员搞笑绰号有哪些?你有哪些了解?
  4.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5.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一)
  6. 王安石、司马光纷纷中招,李清照的祖父也上榜。宋朝人为什么这么爱起绰号?
  7.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和十大罪人秦桧是什么关系?

三旨相公 txt全集***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

内容预览:

首先,现有的四个国家:

三旨相公起点网_三旨相公是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金紫国(风姓)木灵国(姚姓)水冥国(甄姓)火耀国(白姓)

第五个(?)待以后更新

--------

如玉楼中十院名称PS主人PS前世今生身份:

醉蝶院——白凡尘,前世凤凰神(高级神尊),后世火耀国君,称耀帝;

红茴院——姚夙,前世小红狐(妖),后世木灵国君,称灵帝;

莲岚院——白鸿飞,前世青莲童子(仙),后世火耀国圣子;

崖花院——曲凝寒,前世彭祖(房中之祖,仙),后世人称神医;

枫香院——沐清麟,前世麒麟(神),后世凡人修行者;

芙杨院——斐鸠,前世桃花仙(仙),后世风流御的侍卫;

凤仙院——风凌阑,前世凡人,后世金紫国皇帝;

丁香院——冷侯君,前世修罗(魔神),后世水冥国少卿;

海棠院——夜(沉香),前世妖王之子,后世(?)

紫薇院——甄云逸,前世紫薇星君(神),后世摄政王,后成水冥国君。

--------

以后爱爱还会更新内容。;……

以上

历史上宋神宗死后谁继承了皇位?叫什么名?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 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

袁枚(公元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才华出众,诗文冠江南

温庭筠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

时号 温八叉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诗今存600多首,绝大部分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杜甫号少陵野老、少陵 杜甫生平 [唐代]诗人。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可能演化为姓(如熊、牛、云等)。古代称呼人还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说,“傅”是地名)、职业名(如巫咸,“巫”是从事占卜的人)、祖先的名号(如仲虺,是奚仲的后人)等,这类称呼固定下来也就是“姓”。如鲁、韩、宋等,是以地名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师、祝、史等,是以职业为姓;上官、司马、司徒等是以官职为姓;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从春秋战国时一些人的称呼中我们还能看到姓氏形成的一些痕迹,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称“柳下惠”,公输班因是鲁人又叫“鲁班”,公孙鞅又因是卫国人称“卫鞅”、因封为商君称“商鞅”等。此外,在中华各民族交通往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迟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样的姓未必就是一个起源。如“贺”,有的是原姓“贺兰”或“贺敦”简化为“贺”,有的是原姓“庆”,因避皇帝讳而改姓“贺”。姓也因政治的、地理的、民族的等等原因而变化。如五代时吴越的“刘”姓因避讳(“刘”与吴越王“钱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难”②之后,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改姓“田”,而“靖难”有功的太监马三保却被赐姓为“郑”(就是以“三保太监下西洋”著称的郑和);北魏孝文帝为推行“汉化”而改“拓跋”姓为“元”姓。又如“汉代诸县(今山东省境内)的“葛”姓迁到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了和当地的葛姓区别就称为“诸葛”,而齐地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如东汉名臣“第五伦”)。可见,姓就是一种符号,并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维护者所宣传的那样神秘和神圣。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夏商两代留下来的一些人名如孔甲、盘庚、武丁等和干支相联系,可能和生辰有关。春秋时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应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郑庄公名“寤(牾)生”,则是他母亲难产的纪实。可见那时有些名字还是很朴素的。但那时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这含意并因同时出现的“字”而更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离骚》里自述:“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就是“平”,“灵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又如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学家曾巩字子固,他们名、字中的“良”与“善”、“巩”与“固”也都是同义。“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两颗星。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渔”(打鱼)、“樵”(砍柴)常为侣,宋代史学家、《通志》的编者郑樵字渔仲;“渔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异之,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同”与“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古典,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有“非不伟其体干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三国赵云字子龙,取自《周易》“云从龙,风从虎”;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神”)字鸿渐,也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元末戏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记》)字则诚,取自《礼记》“诚则明矣”;明代军事家于谦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钱谦益字受之,则都是用《尚书》中“谦受益”的典故。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唐代抵抗安禄山的名将颜果卿和他的弟弟颜曜卿、颜春卿共用“卿”字,和他们同辈的堂兄弟颜真卿(以书法传世)也用“卿”字。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明神宗的儿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瀛、朱常洵等,第二字共用“常”,第三字共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祯帝朱由检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历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共用“由”,第三字共用“木”旁。在这种情况下,姓名中的第一字是和父、祖共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一半是和弟兄等共用的辈名,具体到个人身上就只有半个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朱用纯的柏庐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如苏东坡、郑板桥、朱柏庐等)甚至超过本名。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以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们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表示对他们的蔑视。明末画家朱耷在明亡后取号“八大山人”(“八大”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来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当然,更多的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

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绰号。唐代奸相李义府外柔内奸,被人称为“笑中刀”(成语“笑里藏刀”的起源),又号为“人猫”;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领旨、传旨”外不干别的事,当时号为“三旨相公”,这几个贬义的绰号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脸。《水浒》里梁山上一百○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

一、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职所在地等)。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但清末有人做了一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鸿章(合肥人)、下联指任户部尚书(司农)的翁同龢(常熟人),却利用“地望”的双关语义讽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贪婪豪奢。

二、官爵名(包括职衔、封号等)。如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戎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蔡邕称蔡中郎(曾任中郎将),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

三、***或后人所上的尊称。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北宋吕本中和南宋吕祖谦先后称东莱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溢”),如隋代王通的文中、晋代陶潜的靖节等。

四、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明徐光启称徐文定、清纪昀称纪文达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词指称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分指汉代学者戴德、戴圣叔侄(他们编纂的《礼记》也分别称为《大戴礼》、《小戴礼》),晋代作家阮籍、阮咸叔侄也分别称为大阮和小阮(“大阮”和“小阮”因而成了“叔”、“侄”的同义词),南朝谢灵运和堂弟谢惠连都是诗人,也被称为大、小谢。唐代诗人中老杜(亦作大杜)专指杜甫,小杜专指杜牧。老苏、大苏、小苏则指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六、以几个姓并称特定的几个人。如“伊吕”指商伊尹、周吕尚;“马班”(或“班马”)指司马迁(《史记》作者)、班固(《汉书》作者);唐诗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韩柳”是韩愈、柳宗元。还有前面提到的大谢小谢合称“二谢”,加上南朝另一诗人谢眺又合称“三谢”;“二程”专指宋代学者程颢、程颐兄弟;苏洵、苏轼、苏辙又合称“三苏”。

七、在唐代还常以行第连同姓名官职等称人。王维有诗题《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诗中屡见《答王十二》、《问刘十九》、《同李十一醉忆元九》、《送裴十八图南》、《寄丘二十二员外》之类的题目,都是以行第称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韩愈是韩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行第还可连同名和官职并称,如裴图南称裴十八图南、杜甫称杜二拾遗、白居易称白二十二舍人等。宋代也还有此风习,如秦观称秦七、欧阳修称欧九、黄庭坚称黄九等。

以上所说的封建社会的姓名字号之类,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等观念形态的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直接以姓名作为古人的代号就行了,已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但是,由于它们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并被广泛使用过,又是我们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气歌》的作者文天详、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义),历代还常称他“文文山”(自号)、“文丞相”(官职)、“文信国”(封号)等,他的著作也分别题名为《文山集》、《文丞相集》、《文信国公集》、《文信公题杜诗》等。又如《四库全书》中以“王”为首字题名的著作有五十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字号或其他代称题名的,如《王子安集》(唐王勃的字)、《王天游集》(明王达的号)、《王阳明集》(明王守仁的尊号)、《王文成公全书》(明王守仁的谥号)、《王荆公诗注》(宋王安石的封号)、《王右丞集》(唐王维的官职)等。还有很多姓王的人的文集,题目上根本无姓名,如《临川集》(宋王安***籍临川)、《凤洲笔记》、《弇州山人题跋》(明王世贞,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渔阳文录》(清王世祯,号渔洋山人)、《船山全集》(清王夫之,尊称船山先生)等。如果我们对古人姓名字号的知识毫无所知,根本无从识别。所以,为了阅读古籍以及研究古人思想、风格,还是需要我们对它有所了解的。

①世界古代史学者称这种氏族标志(也是氏族崇拜对象)为“图腾”。

②明代燕王朱棣以讨伐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即明成祖),当时号“靖难”。

北宋王是什么样的人?北宋王简介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的北宋时期还是具有很深远的影响的,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进行的一场变革,但是随着宋神宗的死去,王安石变法也是以失败告终了,当时王安石变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的,恢复了宋朝的经济,但是,老百姓是越来越穷,没有让老百姓们真正的富起来。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宋神宗死后谁继承了皇位?叫什么?其实,宋神宗死后是自己的儿子继位了,具体的一起来看看!

宋神宗之后的皇帝是谁?元丰七年(1084年)秋,在一次宴会上,宋神宗突然开始抽搐,把酒杯都打翻了。这是皇帝生病的前兆。但开始还不是很严重,一直到元丰八年(1085年)正月,宋神宗突然卧床不起,不能处理朝政。二月,宋神宗疾病日趋恶化,愈来愈严重。三省枢密院长官到内宫问疾时,宰相王珪请宋神宗早日立延安郡王赵煦为皇太子。此时宋神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表示同意。王珪又建议让皇太后高氏暂时处理朝政,等宋神宗身体康复后再还政,宋神宗也点头认可。当时,皇太后高氏、皇子赵煦和朱德妃(赵煦生母)都在场。

等到退出宋神宗卧室后,宰相王珪等人跪在高太后面前,要求她处理朝政。高太后慌忙躲避,但宦官张茂则对高太后说:“太后应当为国家社稷着想,不应竭力逃避责任。”于是高太后同意垂帘听政。

虽然宋神宗同意立皇子赵煦为太子,但一直未下立太子的诏书。赵煦原名赵佣,为宋神宗第六子,母亲为德妃朱氏。他既非嫡出,又非长子,不过因为向皇后没有儿子,前面五个哥哥又早夭,他年纪最大,因此才被拥立为皇太子。这时候,赵煦才十岁,而宋神宗的两个弟弟雍王赵颢三十六岁,曹王赵頵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尤其关键的是,赵颢、赵頵和宋神宗都是高太后亲生,论地位和出身,这二人也都具备了做皇帝的资格。宋朝又有宋太宗“兄终弟及”的先例,于是,一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大臣蔡确历来与宰相王珪不和,他见王珪打算拥立赵煦为皇太子,便与另一大臣邢恕密谋在雍王赵颢和曹王赵頵选立一人为皇帝,这样才可以有拥立之功。在这场皇储之争中,高太后的立场立即变得非常重要。两边都跟她有很近的血缘关系:一边是她的亲孙子,一边是她的亲儿子。无疑,做出选择并不容易。

[蔡确,字持正,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他有个外号“倒悬蛤蜊”,因为蛤蜊又名壳菜,倒过来念就是蔡确的谐音,为刘贡父所取(刘贡父的幽默见另一篇三白饭)。此人外表老实,内藏奸诈,城府颇深。为了谋取***,他制造了多起冤狱。他从知制诰升至御史中丞、参知政事,都是靠制造冤狱夺别人官位后得到。蔡确一度依附于王安石,靠着王安石的新政发家,俨然是一位变法派的干将。当他后来发觉宋神宗对王安石已有微词,便立即疏远了王安石,还不顾知遇之恩,上书参劾王安石,见风使舵和墙头草的性格昭然显现。正因为如此,朝中大臣大多瞧不起蔡确。]

高太后出身名门,其曾祖为宋初名将高琼,祖父是名将高继勋,母亲是北宋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姨母是宋仁宗皇后曹氏。高氏小名滔滔,从小就被宋仁宗曹皇后视为亲生女儿,养在宫中,被称为“皇后女”。当时宋英宗赵曙年幼,也被抱养在宫中,被称为“官家儿”。两个小孩刚好同岁,宋仁宗对曹皇后说:“异日当以婚配。”这样,高滔滔和赵曙青梅竹马,有着很好的感情基础。长大后,宋仁宗和曹皇后亲自为两人主持婚礼,当时有“天子娶媳,皇后嫁女”的说法。赵曙即位为宋英宗后,立即立高氏为皇后,二人的感情一直很好。高氏自小在宫中长大,经历了许多重大政治***,见识相当不凡,决非普通女子可比。

蔡确和邢恕也感觉到必须取得高太后的支持,才有成功的可能。二人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由邢恕出面,以赏花为名,邀请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和高公纪到府中。高公绘和高公纪应邀前来后,邢恕开门见山地说:“皇帝陛下的病情已重,御医都无无回天之力,延安郡王年幼,雍王和曹王都很贤明,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高公绘不等他说完,就大惊失色地说:“邢公这是想陷害我们全家!”然后与高公纪急忙离开了邢府。

蔡确和邢恕见软的不行,便决定杀死支持赵煦的宰相王珪。有一天,蔡确约王珪一起去探视宋神宗的病情,走到半路的时候,蔡确问王珪对立储之事的看法。此时,蔡确已经事先安排好开封知府蔡京率杀手埋伏在四周,只要王珪坚持立赵煦为帝,就将王珪杀死。

王珪,字禹玉,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王罕迁居舒州(今潜山县)。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中进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初任扬州通判,后入京都任起居注,又进知制诰等职。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兼任端明殿学士,得赐盘龙金盒。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副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首相)。王珪“以文章致位通显”,“其文章博赡瑰丽,自成一家”,“揖让于二宋之间,可无愧色。王珪、谢及、陆游、杨万里等往往称之,殆非虚美”(《四库全书总目》)。他为宋朝廷起草诏书达十八年之久,其中重大典策多出自其手。欧阳修读王珪所起草的宋仁宗立太子诏时,忍不住赞叹说:“真学士也。”

王珪的后代中有几个极为著名的人物。王珪长女嫁给了著名文人李格非,生下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清照。王珪第四子王仲岏之女嫁与秦桧为妻,就是臭名昭著的“长舌妇”王氏。因此,李清照是王珪的外孙女,秦桧妻王氏是王珪的孙女,这两个以不同方式留名青史的女人实际上是姑表姊妹的亲戚。

不过,王珪为人胆小怕事,一贯顺承帝意,以明哲保身处世,是出了名的“三旨相公”(他上殿奏事称“取圣旨”;皇帝裁决后,他称“领圣旨”;传达旨意是“已得圣旨”)。他见以阴险出名的蔡确询问立储一事,已经料到对方不怀好意。蔡确则原以为王珪胆小怕事,被自己这么一问,必然不敢轻易表态。没想到王珪慢吞吞地回答:“皇帝陛下有子。”言下之意就是要立宋神宗的儿子赵煦。

蔡确明明已经安排下杀手,不知道为什么原因却没有杀死王珪,大概见到王珪已经老朽,不杀他他也活不了多久了。就在三个月后,同年的五月,王珪病死。

显然,没有宰相和太后的支持,蔡确无法成事,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使出极为阴险的一招:四处宣扬说是他策立了太子赵煦,反而诬蔑说高太后和宰相王珪有废立赵煦的意思。蔡确此举并不明智,后来为他招来了巨大的灾难。

赵颢和赵頵这两个引人瞩目的人物也时常去皇宫探望兄长病情,而这二人显然并非真心关心兄长,表现得非常不安分,常有窥测之意,甚至连卧病在床的宋神宗都觉察到弟弟们居心叵测,但此时他已经病入膏肓,只能“怒目视之”了。高太后在关键时候起了稳定的作用,为了以防万一,她下令关闭宫门,禁止两个亲生儿子出入宋神宗寝宫。这实际上已经是高太后在明确表态:孙子赵煦将是未来的皇帝。

有一天,群臣前来觐见,高太后当众夸皇孙赵煦聪明伶俐,还将赵煦为父亲祈福手抄的佛经拿出来给大臣们看。大臣们都表示称赞。高太后立即命人领着赵煦出来,宣读宋神宗诏书,立赵煦为皇太子,皇储之争由此而平。可以说,高太后在平定这场立储危机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几日后,宋神宗病逝,皇太子赵煦即位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当时曹太后已死,尊祖母高氏为太皇太后,尊宋神宗皇后向氏为向太后,尊生母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军国大事由太皇太后暂时处理,一切按照宋真宗皇后刘娥听政的先例办理。从此,五十四岁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开始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大权达八年之久。

古代官员搞笑绰号有哪些?你有哪些了解?

人物简介

王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后代都成了舒州人。

王秉性宽厚沉稳,谦和礼让。他勤思苦学,天资过人,落笔则出语惊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初任扬州通判,后被召入京城在集贤院值班,随又为三司盐铁判官、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再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母逝,***归服丧三年,后复被召入京城,为学士兼侍读。

嘉v七年(1062年)宋仁宗宴宝文阁作飞白书,命王诚岁月姓名,分赐侍臣,欧阳修得双幅大书,王夹题八字云:“嘉v御礼赐欧阳修。”仍于绢尾书翰林学士臣王奉圣旨题。

后议立太子,中书召他起草诏书,他说:“此大事也,非当面接受圣旨不可!”第二天,仁宗亲自召见,他对仁宗说:“天下臣民早就希望立太子,以免生乱。这次果真是陛下的圣意么?”仁宗道:“朕意已决。”他再拜称贺以后,才退而起草。

宋英宗即位,理应提升草诏人,但因有人将他在中书召见时拒不草诏事进了谗言,疑他对已不忠,于是,置而不理,以观后效。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忽然召他入内殿,升他为端明殿学士,赐他龙盘金盒,安慰他说:“从前误信人言,今天朕已疑窦尽消了!”

宋神宗最爱王的文***,即位后,提升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专为朝庭草拟重大典章。

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

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元丰元年(1078年),改革官制(元丰改制),超授王为银青光禄大夫。

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患病,他请皇太后立延安郡王为太子。太子立,是为宋哲宗。于是拜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进封岐国公。同年五月十八日(6月12日),卒于任中,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师,谥号文恭。

绍圣(1094年—1098年)年间,因邢恕等人诬陷,王被追贬为万安军司户参军,削夺诸子官籍。徽宗即位,归还他赠谥。蔡京掌权时,又剥夺追回所赠谥号。政和(1111年—1118年)年间,再次恢复赠谥。

文学成就

王以文学进用,受同僚共同推崇赞许,其文章气魄宏大华丽,自成一家,朝廷重大的典制策令,多出自于他的手,词林人士都称赞他。自熙宁初年开始,连续为皇室起草诏书十八年。但他官任到宰相,共十六年,没有多少建树,大多是谄谀歌颂之词。他亲笔撰著的《宋两朝国史》一百二十卷、《在京诸司库条式》一百三十卷、《王集》一百卷,和续著的《宋六朝会要》,都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

清《四库全书》收录了王《华阳集》四十卷(原为六十卷、附录十卷,后删减),在《总目》中介绍说:“ 少掇高科,以文章致位通显,不出国门而参预大政,词人荣遇,盖罕其比”。又说:“其文章博赡瑰丽,自成一家。揖让于二宋之间,毫无愧色。谢及、陆游、杨万里等往往称之,殆非虚美。”

人物评价

王琪:骐骥方生,已有千里之志,但兰筋未就耳。

欧阳修:真学士也。

赵顼:王诰有体,他学士不逮远矣。

李清晨:① 然太师陪辅十有五年,其赞策纳议为最多,及先皇帝厌万几,托国事宝慈宫,建立皇太子以定大统,未几,今圣践祚,太皇太后同听断,所以安慰人心,肃宁宫禁,流泽兆庶,怀服戎貊,至于天下卒无事,原其功德,实自宝慈宫开佐圣孙,为宗庙计,而太师一时元臣,与其列 *** 福宁阁以及双日朝,延和谋谟,陟降癯瘁,滋力克终大事,有勋烈焉。②公平居言色安,徐猝应事物,初若不用意,而敏捷精尽,虽素虑者,无以加也。...公泛通六经,深于诗书,善史学,其为文豪赡有气,闳侈瑰丽,而不失义正,自成一家,掌文诰二十年,每一篇出,四方传诵。...公自奉甚约,而厚于昆弟,然于亲属,终不敢私援荐。

王称:王为相,随时俯仰,与蔡确比以沮司马光而兴西师之役,此可罪也,既死,而为章所陷诬,以为臣不忠,追贬散秩,则非其罪矣。

脱脱:及安石去位,充、实代之,天下喁喁,思有所休息。充力不逮心,同僚左掣右伺,至鞅鞅以死,伤哉!其不足与有行也。容身固位,于势何所重轻,而阴忌正人,以济其患失之谋,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钱基博:①宋之文章,大端不出二者,而推其原皆出于唐:其一原出李商隐;自宋初西昆之杨亿、刘筠、钱惟演以迄宋氏庠、祁兄弟、夏竦、胡宿、王,词取妍华而不免庸肤,此承唐人之颓波,而未能出新意者也。②王以文学进,流辈咸共推许其文宏侈瑰丽,自成一家。

逸闻趣事 三旨相公

王为相时,少有建明,被时人称为“三旨相公”。他上殿进呈时,称为“取圣旨”;神宗决定后,称为“领圣旨”;退朝后告诉禀事的人,称为“已得圣旨”。

四相簪花

庆历五年(1045年),韩琦知扬州时,官署后花园中有一种叫“金带围”的芍药,有四盆,每盆都开了一朵花,而且花瓣上下呈红色,一圈金黄蕊围在中间,因此被称为金缠腰,又叫金带围。此花不仅花色美丽、奇特,而且传说此花一开,城中就要出宰相。当时,同在大理寺供职的王、王安石正好在扬州,韩琦便邀他们一同观赏。因为花开四朵,所以韩琦便又邀请州黔辖诸司使前来,但他正好身体不适,就临时请路过扬州也在大理寺供职的陈升之参加。饮酒赏花之际,韩琦剪下这四朵金缠腰,在每人头上插了一朵。说来也奇,此后的三十年中,参加赏花的四个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沈括将此事记载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后来,“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还曾以主题绘制了一幅《四相簪花图》条轴和一幅《金带围图》扇面。

史料记载

《王文恭公神道碑》

《东都事略·卷八十·列传六十三》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古代官员之中拥有搞笑绰号的人有很多,其中包括?八砖学士?李程、?浪子宰相?李邦彦、?蟋蟀相公?马士英以及?纸糊阁老?万安等人。

?八砖学士?李程

李程出身唐朝宗室,是唐太祖的七世孙。他在796年的时候考中状元,随后开始进入朝堂。李程本就十分聪慧,虽然他在入仕之后也是做到了步步高升。等到唐穆宗在位的824年,李程官拜宰相。话说,李程此人虽然生性聪慧、博学,但是却又行事放纵,常常无视礼制、朝规。在身任翰林学士时期,李程曾因性懒而常常不按规定时间入署。当时学士入署以太阳照射至阶前五砖这一时间为标准,而李程却每每等到太阳晒至第八砖才姗姗来迟。因为这件事情,李程人送外号?八砖学士?。

?浪子宰相?李邦彦

宋徽宗时期有一名叫李邦彦的朝臣,此人因外表俊郎,行事放纵而曾以?李浪子?自称。宋徽宗对李邦彦这人非常宠信,甚至于还曾先后将其任命为尚书右丞与尚书左丞之职。宋徽宗并非明君,而他对李邦彦的宠信而不是基于李邦彦的能干,而是因为李邦彦非常懂得阿谀奉承。因为李邦彦并非是靠实才登上宰相之位的,所以当时人们便根据他的自称将其称呼为?浪子宰相?。

?蟋蟀相公?马士英

众所周知,明朝灭亡之后还该***还曾以?南明***?的形式苟延残喘过一段时间。而南明***之中的弘光***,它的建立便就是由马士英等人促成的,其首任皇帝为朱由崧。朱由崧即位之后,马士英因拥立之功升任为首辅。马士英有一绰号,名为?蟋蟀相公?。这一绰号的由来始于马士英此人十分喜欢玩蟋蟀,甚至于他在兵临城下之际犹在斗蟋蟀。

?纸糊阁老?万安

明朝朝臣万安同样是一个身居高位却无什么才能的人。万安是明宪宗在位时期的一名外戚,曾经一度官至首辅。明宪宗在其在位期间常常有不当失德之举,而万安虽身居高位却对此置若罔闻,以至于明朝局势日渐衰败。介于万安此番作态,人们为他取了一个?纸糊阁老?的绰号,借此来嘲讽万安的无所作为。而万安除了这一绰号之外还有另一叫做?万岁相公?的外号,因为他在面对宪宗询问时就只会呼?万岁?而无法给出明确、有用的回答。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一)

议政西清贵,辞荣北第开。鲁冈天与寿,荀里世多才。象告中台坼,峰惊半岳摧。秋风嵩少路,箫鼓有余哀。——宋代·王珪《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议政西清贵,辞荣北第开。

鲁冈天与寿,荀里世多才。

象告中台坼,峰惊半岳摧。

秋风嵩少路,箫鼓有余哀。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镟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諡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

家世无双旧,材资第一良。山川储地秀,日月合天光。远色抵千古,洪声压四方。道如天未丧,子让世谁当。文斧摩空运,儒工缩手藏。熔金斥淄石,截玉出端刚。追复轩羲旧,裨终典诰亡。夸传争噍噍,问望蔚堂堂。章甫通期冠,缁裘讵合裳。计量遗丈引,收取竟寻常。有渐虽宜贺,论才固在伤。偶来官簿版,何异任牛羊。客有装垂橐,时穷道括囊。贫才完竖褐,义不及妻糠。剑折终羞屈,兰移不改香。幸偷容足地,耻学及羹墙。同日如无善,当年尚取狂。互乡前事在,北面有先望。——宋代·王令《上黄任道》

上黄任道

宋代王令

展开阅读全文∨ 家世无双旧,材资第一良。

山川储地秀,日月合天光。

远色抵千古,洪声压四方。

道如天未丧,子让世谁当。

文斧摩空运,儒工缩手藏。

熔金斥淄石,截玉出端刚。

追复轩羲旧,裨终典诰亡。

夸传争噍噍,问望蔚堂堂。

章甫通期冠,缁裘讵合裳。

计量遗丈引,收取竟寻常。

有渐虽宜贺,论才固在伤。

偶来官簿版,何异任牛羊。

客有装垂橐,时穷道括囊。

贫才完竖褐,义不及妻糠。

剑折终羞屈,兰移不改香。

幸偷容足地,耻学及羹墙。

同日如无善,当年尚取狂。

互乡前事在,北面有先望。 ▲ 两载相依笑陆深,鹑衣不羡锦为衾。渠侬眩耀麒麟楦,我辈翻腾驽骥吟。朝去一节忧稍歇,边留五大祸万深。栋梁培植谁之责,莫遗斧斤终日寻。——宋代·王迈《和刘编修潜夫读近报蒋岘被逐二首》

和刘编修潜夫读近报蒋岘被逐二首

两载相依笑陆深,鹑衣不羡锦为衾。

渠侬眩耀麒麟楦,我辈翻腾驽骥吟。

朝去一节忧稍歇,边留五大祸万深。

栋梁培植谁之责,莫遗斧斤终日寻。皖上相逢昔少留,登楼隐几听鸣鸠。山峰行处今何在,溪水流乘此有不。就食四方甘不系,为生一世信长浮。共知局促京沙里,回首当时始觉羞。——宋代·王令《次韵介甫怀舒州山水见示之什》

次韵介甫怀舒州山水见示之什

皖上相逢昔少留,登楼隐几听鸣鸠。

山峰行处今何在,溪水流乘此有不。

就食四方甘不系,为生一世信长浮。

共知局促京沙里,回首当时始觉羞。

王安石、司马光纷纷中招,李清照的祖父也上榜。宋朝人为什么这么爱起绰号?

开坑在看《金瓯缺》,一直有个说法“靖康之难的祸首是王安石” 。林语堂又在《苏东坡传》中极力贬低王安石及熙宁变法。 即使到近代翻案。对其依然各种褒贬不一。 最近比较闲,不是一般的闲,书都不看了,先写点吧。

说起王安石,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熙宁变法。说起熙宁变法,又必须从整个宋朝的大环境开始说起。

先把变法放到一边,简单的看下王安石的生平。

* 生于真宗天禧五年,其父***,时任临川军判官。

* 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第四,那一科在后世看来,可谓人才济济。 杨寘,王珪(著名的三旨相公),韩氏兄弟(韩绛,韩缜),苏颂都是那一科的进士。

* 仁宗嘉佑三年,调为度支判官,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当时仁宗没有***纳。

* 仁宗嘉佑八年,因母亲病逝,辞官回家守丧。(丁忧之法是明朝才有的)

* 英宗期间屡次招其入京,均以守丧和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入京。

* 英宗治平四年,神宗继位,因为久仰王安石之名,启用为江宁知府。

* 隔年熙宁元年,神宗召唤王安石奏对,王安石重提改革的想法,受神宗认同,遂开时熙宁变法。其中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如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等。

* 神宗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从礼部侍郎超九转而径授吏部尚书之衔。

* 神宗熙宁八年,再次拜相。

* 神宗熙宁九年,长子王?病故,辞相。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 神宗元丰二年,任命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

* 神宗元丰八年,神宗去世,高太后听政后拜司马光为相,全面废除新法。 为“元祐更化”

* 哲宗元祐元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

看的出来,王安石真正实现政治抱负的其实就是熙宁变法的那九年。之前都在干什么呢,在“养望”,累积自己的声望。 “养望三十年,一朝为相天下敬服” 说的就是他。

再来看看熙宁变法,要理解熙宁变法,首先要知道,宋神宗赵顼为什么要变法?

赵顼是治平四年,英宗去世,身为长子的他继位登基,成为了北宋第六位皇帝。

其实说来也简单,继位的时候国家没钱了。

叶适说过句话。“极天下之大而无终岁之储,愁苦议乎盐、茗、榷货之间而未得也。 ……… 盖财无乏於嘉佑、治平……”

大致意思是一年下来没一分储蓄,围绕着盐,茶专卖也想不出好的办法,基本上北宋时期嘉佑,治平年间是最穷的。

就好比当时最大的公司CEO上任,看了眼财报却发现年年亏损。

要知道赵煦登基的时候才19岁,是截至目前北宋历史上亲政最年轻的一位(仁宗是明道二年,章献明肃皇后去世之后才亲政的)。正是意气风发想做一翻事业的时候。

当时大致穷到什么程度呢。 看两段话就知道了

大致就是给他爹修墓的钱都要削减预算,仁宗因为是英宗的干爹,为了避嫌不能省,但是给英宗修墓就无所谓了,因为是亲爹没这么多避讳,反正家里也不富裕,省就省点吧 ;同时新皇登基照理需要赏赐天下,也削减到嘉佑年的三分之一。

所以看的出来,当时是真穷……

但是我们赵煦是个有理想的年轻人,也深知赵宋已逾百年。当年祖宗之法中的许多弊病已经凸显了出来。也知道百年积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得需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更知道老爹留下来的这帮老臣,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所以在治平四年,刚上任的时候就下了一诏。

其实赵煦很早就知道王安石这个人的。

持国是韩维的字,那韩维又是谁呢? 就是前文中说到的同榜进士韩绛,韩缜的兄弟。可见同学的***有多么重要……

但是王安石丁忧之后一直没有出仕,因此赵煦在这次求言的过程中做了个试探,向江宁府下了条指令。 起用他为江宁知府。 王安石这次没有推却,欣然受命。赵煦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元年,诏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问道与王安石“为治所先”, 治理天下先要干啥?

对曰:“择术为先。”

帝曰:“唐太宗何如?”

对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耳。”

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矣,腾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这是互谈理想,先说了治理天下先要制定相应政策;然后当皇帝问道唐太宗如何时,直接讲高度拔高到三皇上面, 要知道赵煦一直是以李世民为偶像的,王安石说李世民算啥,你要学就学尧舜。“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只是后来学者没学会,才以为高不可及。” 把面试官唬的惊喜交加,愣了一会才说,“你对朕的期望太高了,我们共同努力,达到这个愿望。”

接下来两人就当下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环境等做了充分的交流。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再接下来,发生了熙宁年间那次著名的辩论。

起因是河北灾变,赵宋又在贫穷的路上渐行渐远。 于是当时的宰相曾公亮说:“河朔灾伤,国用不足,乞今岁亲郊,两府不赐金帛。” ——眼下河朔地区受灾,需要花钱救灾,但是当前财政紧张缺钱,要不今年郊祀典礼两府的赏赐,就都省掉不发了吧。

这道旨令送去翰林学士那准备执笔拟旨。赵煦就把这事拿出来做下讨论,结果当时同在翰林院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位同学,却给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见。

司马光言:“救灾节用,宜自贵近始,可听两府辞赐。” —— 这种救灾节用,从***开始,很好,就这么办。

王安石曰:“昔常衮辞堂馔,时议以为衮自知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且国用不足,非当今之急务也。” —— 当年唐朝的宰相常衮节省了工作午餐,被人讥笑,没本事还不如辞位,根本就不配做宰相。何况现在国用不足,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并不在这儿。

光曰:“衮辞禄,犹贤于持禄固位者。国用不足真急务,安石言非是。” ——? 常衮减少俸禄,总比那些个尸位素餐的废物好。现在国家确实处在缺钱的当口,介甫兄你说的话我不认同。

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 为啥没钱? 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人在位。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所谓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按照户口、人头数目搜刮民财而已。百姓穷得没饭吃就会沦为盗贼,这不是国家之福。

接下来王安石便说出了那句熙宁变法最著名的话:“不然,善理财者, 不加赋而国用足 。” —— 不对,有善于理财的人在,民众不用加税,而国家一样有钱可以用。 这句话在当时背后的含义就好比你现在和老板讲,我不用增加市场投放预算,一样可以把用户量做起来。 赵煦听到现场立马的两眼放光。

当然,司马光作为严谨的历史家,政治家。基于当时的农业社会的现状,也有他的观点:“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譬如雨泽,夏涝则秋旱。不加赋而国用足,不过设法以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史迁书之,以见其不明耳。” —— 天地间的财物有定数,只有那么多,不在官就在民。比如夏天洪涝,秋天就有旱灾。所谓的不加赋而国家有钱用,不过是暗地里从民众那边夺利,比加赋更恶劣。就像桑弘羊忽悠汉武帝那样,后果咋样? 当大家都是傻子嘛?

吵到最后,皇帝出来和稀泥了。“朕意与光同,今且以不允答之。” 会安石当制,遂引常衮事责两府,两府亦不复辞。 —— 好了,我的想法和司马光差不多,但是还是按照王安石说的,用了常衮的事来说两府,两府也就不再推辞赏赐了。

其实这两位的观点都有其道理。

司马光的观点其实就是“零和”。 钱就这么点,要么在官要么在民。 ***多一些,民众就少一些,***拿的多了,民众吃不饱饭就造反。 这点在农耕社会是至理。

王安石则是“增值”。我不用加税,通过低息贷款,***调控等等手段来***市场,增加货币流通,从而获取更高的税收。 这尼玛,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要说这货是穿越回去的我一点都不怀疑。(还有个一直觉得也是穿越回去的人是王莽……)

确实王安石这番言论在当时的确惊世骇俗,虽然很吸引赵煦,但是最为国家的最高***,他还是不敢轻易决断,只能***取和稀泥的方式。

不过这件事其实已经在赵煦心里埋下了***。要知道,熙宁变法的这对君臣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对王安石而言,于仁宗《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已经做过提案,但是老板没有***纳。 而到了英宗,一来当时正忙着给亲爹正名分,搞濮议之争;二来当时的宰相韩琦也和他不对付。所以若想实现他的抱负只有依赖于赵煦。对赵煦而言,周遭均是肱股老臣,手段基本上都是以修生养息,削减开支,肃清吏治为主,也拿不出什么快速有效的方案来,总体来说温和而缓慢。同时仗着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对皇帝一些出格的行为处处掣肘。赵煦若是想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话,他们绝不是好的选择。因此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除王安石之外,赵煦想做点事,没有其他选择。

于是到了熙宁二年,财政情况依旧没有好转,赵煦决定启用王安石,事前去询问当时的宰执们的意见。曾公亮一如既往的挺王安石,“力荐之”。 但是参知政事唐介,则说王安石不可大任。

赵煦问:“卿谓安石文学不可任邪,经术不可任邪,吏事不可任邪?” —— 王安石是文学,经书,吏事到底哪块不行你这么反对?

唐介说:“安石好学而泥古,议论迂阔,若使为政,恐多变更。” —— 王安石很好学,但拘泥于古法,议论的时候不切实际事理,如果让他当执政,估计会对当前的政策有很多变更。

赵煦不死心,又跑去问侍读孙固:“安石可相否?”

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欲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 —— 王安石文章与德行都很好,做个台谏侍臣就可以了。宰相自由宰相的气度,王安石偏激又狭隘,不太能容人。如果官家你真的要用贤相,找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就可以了。

赵煦问了一圈,都是这个答案啊,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 直接把这些问题拿去问王安石本人,谓之曰:“人皆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 别人都说你只懂经术,不懂实际的政务,你怎么看?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多庸人,故流俗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耳。” ——经术,正是用来治理社会的妙药良方。后世的一些所谓学者,大都是没本事的人,才会说经术无用。

帝曰:“然则卿所设施,以何为先?” —— 那让你来执政的话,你打算先做啥?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今之所急也。”

结束。庚子,以翰林学士王安石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因为赵煦从这句话里知道了,这货是法家的,儒家的人说不是这样的话来……

为啥呢,因为赵煦内心也是倾向于法家的,在治平二年,他还是颖王时,便手抄了一整本的法家典籍《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但是这一切其实都是不能明说的,因为从五代十国战乱中走出来的赵宋,释完兵权之后,一直都是以文制武,彻底的儒家治国,儒家的三纲五常和皇权天授满足了统治者服从于和平的需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开篇就讲了“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 所以说这是价值观的问题… (吐槽一句,即使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中国依然是全世界农民起义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

因此碰到个思想价值相同的人… 两人想不擦出些火花都难。

任命了王安石的同时,赵煦同时调整了东府的人事班子,共有五名成员,其时舆论对每个人都有一字评语。简称“生、老、病、死、苦”

生指王安石,生气勃勃地锐意新法

老指右相曾公亮,已是年近古稀

病指左相富弼,不满新法而称病不出

死指参知政事唐介,他也反对新法,不到两月就去世

苦指参知政事赵抃,每见新法出台,他便不停称苦。

好了,熙宁二年,变法开始!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和十大罪人秦桧是什么关系?

起绰号,这在我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小时候很多人都被人起过绰号,甚至成年人也不放过起绰号的机会。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起绰号在中国是有传统的,不光是普通人,连名人也深谙其道、乐在其中。

下面笔侠就给大家讲讲宋朝那些人给人起绰号的趣事儿,那才叫一个“绝”字。

好了,从谁先开头呢?就拿千古冤家司马光和王安石开头吧:

1、司马光

司马光,绰号“司马牛”,这是千古才子苏轼给他起的,这个苏轼真是哪都有他啊。

话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反得那是一个彻底,不管好的坏的,只要是王安石提出的,一律反对。

苏轼比较客观,他认为司马光做得太过分了,又不听人劝,一怒之下就给司马光送上了这个绰号,苏轼也因此而仕途坎坷。

2、王安石

王安石绰号“拗相公”,什么意思呢?和司马光一样,犟,只要决定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王安石和司马光本来还是好朋友,在文坛上惺惺相惜,自从变法后,两人就杠上了。王安石为了坚决执行变法,已经不顾别人的意见了,所以大家叫他拗相公。

但王安石是出于公,而不是私,他牺牲自我,挽救大宋,从这个层面看,他比司马光要更识大体。3、范仲淹

范仲淹绰号“穷塞主”,这是大文豪欧阳修给他起的。

话说范仲淹忧国忧民,担任边塞守将时写了一首凄凉忧愤的《渔家傲》,全词我就不摘录了,很有名,但不是歌颂太平那种。

欧阳修读了这首词后,评价了5个字:“穷塞主之词”,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欧阳修看来,边塞将领就应该写些鼓舞人的话,最好捷报频传,而范仲淹却写些凄凉的话,让人觉得他是不是黔驴技穷了?

欧阳修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范仲淹在边塞见到的凄凉景象又有谁能理解呢?

4、王珪

北宋著名宰相,李清照的祖父,绰号“三旨相公”。这可不是个好听的绰号,听完它的意思你就明白了。

身为宰相,王珪一点而都不作为,上殿时“取圣旨”,等神宗皇帝决定后,“领圣旨”;退朝后告诉禀事人,称“已得圣旨”。这就是王珪的为官之道,尸位素餐。所以人们戏谑地称他“三旨相公”。

5、李邦彦

李邦彦,北宋著名的“浪子宰相”。

他的人生格言是:“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赏遍天下花(喻指女人)。”像这样的人也能做宰相,真可谓“浪子宰相”了。

6、李邺

这个人大家比较陌生,但他的绰号比较精彩,“六如给事”。

在靖康之耻前,李邺以给事中的身份出使金朝,回来后,他吓破了胆儿,形容女***:“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

这真是典型的奴才相,所以人送“六如给事”称号。

7、李孝迪

李孝迪和李邺堪称“双贱合璧”,李孝迪叫“四尽中书”。

当金兵围困汴京城,向城内勒索钱财的时候,身为中书侍郎的王孝迪为了凑足金人要的银子,向全城老百姓叫嚣:“如果不交出银子,则男子杀尽,妇人虏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这口吻真像后来的伪军。

所以,人称“四尽中书”。

8、贾似道

贾似道就太有名,著名的“蟋蟀宰相”,以斗蟋蟀出名,南宋的气运就是败在他手里的。

此外,北宋还有著名的“三相组合”:“公相”蔡京,“媪(母)相”童贯,“隐相”梁师成以及"传法沙门"韩绛,"***善神"吕惠卿等,宋朝真是绰号的鼎盛时期。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和十大罪人秦桧是什么关系?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意味着,被称作“千载第一奇女子”。她与着名佞臣秦桧有哪些亲属关系?原先她的姥爷与其说妻子程氏的祖父是同一个人,两个人是表亲。但是,两个人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联络。李清照出世在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类的家中,爸爸举人出世,或是苏轼的学员,妈妈是状元郎王拱宸的孙女,十分有文学类涵养。她自小潜移默化,才能出众,曾遭受苏轼的徒弟、那时候的文学界名人晁补之的大力夸赞。

少年时期,李清照追随爸爸在汴京生活。雅致的自然环境,尤其是京都热闹的景色,激起了她写作的***。而且逐渐在诗坛上初露锋芒,写出了被后人普遍传扬的《如梦令》,还震惊了全部京中。好景不常,朝中内部结构剧烈的政治斗争依次蔓延到了李家、吴家,无法再次留到京中,李清照只能追随赵明诚一家返回青州,开始了屏居村里的生活。那时候,秦桧一家密州,俩家隔得非常近,但互相也没有联络。

赵明诚过世后,李清照哀痛万分,书籍珍贵文物也因战争损害一大半,寥寥无几。颠沛的逃跑生活,让李清照备受摧残,她深陷了无路可走的绝地。这时,有许多人垂涎她和赵明诚的宝贵个人收藏。在其中,有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在她孤孤单单时,贴近和取悦她。没多久,李清照就嫁了张汝舟。结婚后,张汝舟发觉李清照并没是多少财产时,很恼怒。以后他与李清照持续发生口角,乃至对她劈头盖脑。李清照难以容忍,又发觉张汝舟***、谎报举数骗领官衔的罪刑。她向官衙揭发了张汝舟,并规定合离。

官衙核查确实,张汝舟被开除官衔,两个人也结束婚姻生活。依据宋代的法律法规,妻子告老公要被判三年刑期,李清照身陷囹圄。这时的秦桧是宠臣,若李清照向他道歉,这件事情便能轻轻松松处理。但李清照并没有那样做,由于道不同不相为谋。之后,在翰林学土綦崇礼等亲朋好友的大力解救下,李清照被拘押了九天后刑满释放。大概在公年1155年,李清照满怀对故乡、家人的想念,悄悄地去世,一代奇女子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