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臻于至善,思行并进出至-精益求精,臻于至善,思行并进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9-08 0
  1. 《匠人精神》读后感
  2.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3. 工匠精神演讲稿
  4. 中国移动公司企业文化
  5. 上善若水 臻于至善 啥意思
  6. 党课: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7.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是啥意思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要表达什么?

现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已经镌刻在了中国移动的文化史册上了。那么,这八个字究竟有怎样的微言大义?

这两句话分别典出我国古代文献《尚书》和《大学》中。

精益求精,臻于至善,思行并进出至-精益求精,臻于至善,思行并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说上半句“正德厚生”。这是《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帝舜和大禹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对白中的话。大禹对帝舜说,您时常说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我认为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唯和。这是大禹阐述的治理国家的思想,并得到了帝舜的高度赞扬。

大禹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按照《中庸》的说法,“正德”就是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这里的德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的含义,而是指事物的属性,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属性平正,不偏斜。利用,指利用自然。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和,和谐,协调。治理天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人际和谐之目的。

再来看下半句“臻于至善”。这句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

“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正物之德”,这个德,应该说就是一个因子或者基因,只有将一个健康的因子或基因植入一个机体,那么才能使其成长为一个健全而富有活力的生命体。无论是治理一个国家还是经营一个企业,首先要“正”这样的“德”,这是一个大前提。“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在表达上言简意赅,其寓意则深远旷达,传承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凸显了现代进取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历来信仰。“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与社会责任的宣言,表达了个体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臻于至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状态和对完美境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成为同业乃至所有企业公认典范的自我定位。

这就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一中国移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微言大义!

一、“正德厚生”的含义考证

“正德厚生”――引自句子“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语出《尚书·大禹谟》。《尚书》是群经之首、儒家经典之一, 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一些会议记录和号令。尧帝时连年洪水,百姓死伤、田产皆无。尧选舜摄政。颛顼之后人、鲲的儿子禹自荐于舜,愿以命治水。禹既有智慧又会拼命,用八年修成了贯通的九条水道,修筑九座湖堤,豁开九座大山,形成了九水互制的水系,从此水患终于平息。而“大禹谟”就是记录了禹和舜关于治理天下的议谋。

句子“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原文为“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

盛世鸿儒-孔颖达对上述的含义有过很好的解释,他说:“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正己以治民,故所以率下人。利用者,谓在上节俭,不力糜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富,利民之用。为民兴利除害,使民不匮乏,故所以阜财,阜财谓财丰大也。厚生者,渭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

上述两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就是:“大禹对舜说,政治和帝王的功德,主要是好好管理国家并把人民安顿好。具体如何做呢?一方面要改善金木水火土谷六个管理机构的职能,另一方面更要注意“正身之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利民之用”-要勤俭,将钱财用于为民兴利除弊;“厚民之生”-轻徭薄役,使人们丰衣足食。大禹说:“九功”各得所宜,配合协调,使人民知晓,遵守奉行,发挥最佳作用,并用歌咏的方式,使之广为流传”。(注:“金、木、水、火、土、谷”称为“六府”,“正德、利用、厚生”称为“三事”,“六府”加“三事”就是“九功”。)

如果进行一定的转译,可以如下理解:“好的企业管理者,要善于管理;要充分发挥运维、市场、财务、服务、人事、综合等等各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作用,并建立起跨部门、跨系统的科学流程制度体系;管理者要对自己有高标准和要求,通过自治、树立榜样来统率下属;要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做到收支有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体系,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大举措――即九功的综合运用,可以使企业取得卓越的成绩”。

《中庸》诠释“正德”含义,说道:“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德指事物的属性,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属性平正,不偏斜。利用,指利用自然。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和,和谐,协调。这在企业管理中可以理解为“好的企业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各种”。

孔《传》云:“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晏子之言:“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徐复观在《中国艺术杂谈》也说到:“正德是内圣事,律己要严:利用厚生是外王事,对人要宽”。这里也就是说管理者要“以德服人,获取利润,泽普苍生”。

颜元旗在解释正德、利用、厚生时称:“齐明者,正吾身之德也;耳聪目明肢体健,利吾身之用也;寡欲积精、寡言积气、寡营积神,厚吾身之生也,否则非尧舜之修身也。闲男女之邪心,饬彝伦之等杀,正一家之德也;宫室固、器皿备、职事明,利一家之用也;仓箱盈、凶札豫,厚一家之生也。建学校、同风俗,正一国之德也;百工修,百官治,利一国之用也;仓府实、乐利远,厚一国之生也,否则非尧舜之齐治也。” 颜元旗的话很好的解释了正德的几个层次,管理者要正“自身之德”,正“部门之德”,正“企业之德”,同时也均衡自己、组织、企业乃至国家各个方面利益,追求社会总德最大化。

《尚书》将利用与正德、厚生并为三事,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大事的协调运行,乃平治天下的首要谋略。正德与厚生,相辅相成,“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 (《左传》)。平治天下三件大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之目的。颜习章曾非常拗口的解释三事的关联,说:“正德,正利用厚生之德也;利用,利正德厚生之用也:厚生,厚正德利用之生也”。

禹为舜讲“正德厚生”,是强调善政和养民,是帝王的责任和义务。而中国移动讲“正德厚生”,是强调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强调做为中移动的领导者和成员要有豪迈的胸怀,要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的崇高德行。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商君列传》)诸如此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即道德品性是企业生存之本,如果只知道急功近利而放弃企业原则和道德信仰的话,将无法实现百年企业。好的品德和职业操守不仅是企业的支柱、社会的良心,也是国家的动力。对企业而言,“正德”主要表现为一种责任和操守,员工认同组织,彼此信任,尽职尽责,每个人接受并遵从企业的组织公民行为准则。

不产生效益的企业是罪恶的企业,而企业的利润是为了“厚生”。厚生是在“正德之人、正德之企业”的作用下提升全社会的总价值。对中国移动而言,生存的六大目标是:

l 厚生“客户”――给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和优质的业务,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助力添彩;

l 厚生“股东”――要创造和保持优良业绩,回报投资者长远利益;

l 厚生“移动人”――关心员工,营造员工合适的发展空间,

l 厚生“合作伙伴”――要保持健康和谐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l 厚生“同业者”――健全健康的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价值;

l 厚生“社会”;――承担社会责任,时刻确保通信畅通,积极参与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服务和谐社会。“厚生”强调了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表达了中国移动贡献于社会进步,共创和谐社会的信仰。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与社会责任宣言,是天-地-人三才达到和谐的理念基础,体现了中国移动“正身之德”、“厚民之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争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观念,展现了中移动领导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品德和远大胸怀,是移动员工的为人、处世航标,也是企业永续经营的支柱理念。

二、“臻于至善”的含义考证

“臻于至善”最早源自词语“止于至善”,而“止于至善”语出《四书·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意思是:真正的道理就是正己律己的为人之道,必须以“明德”自律,使自己成为“明德”之人,培养仁爱之德,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而后才能停止,并且要保持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境界决不停止努力。

朱熹说“止于至善”是“尽乎天理之极,无一毫人欲之私”。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至善”为“事理当然之极”。既称“当然之极”,那就是显然还有许多并非 “当然”,或者未臻于“极”之处。个人、企业的进步和完善必然要经过许多层次,许多过程,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王阳明《大学问》则说“至善” 是吾心之“良知”,他说:“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至善之发见,是而为是,非而为非,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

那么“止于至善”接下来的关键在如何“止”了:佛家叫人善护念,脱离世间苦厄,参得万物本真,感受洁净精微,入禅定;道家教人坐忘,于无智无觉中反璞归真,在世俗中构建心灵的虚拟桃源,觅得逍遥和超脱;儒家则让人重建本性之真,入尘世担当义理之重任,不以利欲为念,道盛而德善,于内心达到至善之境,通过内圣外王的修炼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的系列宏伟目标。

在现代的学院和企业中,用“止于至善”做为组织文化的非常多,比如:东南大学校训: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上海社会科学院校训:沉谋潜运,止于至善;河南师范大学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四川师大校训:励志笃行,止于至善。西安杨森的企业文化:止于至善。

而“臻于至善”的“臻”意味着“不断趋向、不断接近”,中医泰斗孔伯华致信中较早的用到了“臻于至善”一词,表示作学问至善至美、严谨深邃,原文片断如下:“今欣逢洞察其旨,使祖国医学这一备受摧残、苟延残喘之数千年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文化遗产,得到发扬,幸何如之!愿尽绵薄,努力发掘,以期臻于至善,使对全人类之健康,庇渥是依”。

“臻于至善”,英文可以翻译为continuous improvement。可以理解为精益求精,日新又新。唯有持续改善产品、服务、管理品质,才能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进而取得优势的领导地位,以奠定企业永续经营的基础,而免除被淘汰的命运。应该说“臻于至善”要比“止于至善”的境界更高,“臻于至善”对企业而言,就是指企业要不断开拓进取与自我超越。最完美的状态犹如终极真理,不可企及。企业的追求也没有终点,要不断的追求“卓越”。企业的领导者和成员也要以永不自满、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和对服务的精益求精、对“至善”境界不倦追求,这个追求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连续过程,是对极限的永续追求。

那么如何做到“臻于至善”呢?对个人而言就是要不浪费青春、不空过时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非广取博,无以融通万物;非精思冥求,无以统贯旁通;非诚正谦和、自强不息,无以到达至仁至善至美之境。对工作而言,开展任何工作都要遵循“工作六步法”,首先分析问题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明确解决问题的原则,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明确预计达到的目标,最后总结回顾,以便于持续改进。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实现企业从优秀向卓越乃至 “至善”的不断跨越。

三、总结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合一”,企业的“形”包括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企业制度、流程、策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产品等,而“神”则是指愿景、价值观、使命、精神、经营理念等这些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形神不合”的企业文化会得“精神分裂症”,因为员工不知道究竟应该遵循什么。

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是“省悟”的阶段,这个时期,企业追求“天人合一”思想,企业要考虑如何顺应天道,包括经济规律、道德、人文观念等,要把人的需求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惠普之道、索尼的先驱精神就是明证。

《匠人精神》读后感

中国、日本、韩国茶道的核心用一个字来形容是:和

各国的茶道解释:

1、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精神可概括为清、和、静、真、俭、淡,老庄道家的思想成分重一些。

2、日本茶道:日本茶道的精神源于“禅茶一味”,以“一期一会”和“和、敬、清、寂”为根 本。 “一期一会”是佛教“无常”思想的体现,而“清、寂”有着浓厚的佛教意味。日本的茶道精神可归结为禅。

3、 韩国茶道:韩国茶道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故重敬、礼、和、中正。

茶道的历史: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斗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请,再到二楼「台阁」斗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内的屏风上挂著名家的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识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内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斗茶」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赛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日本流行的「团茶」就是唐代文人茶所用的一种茶。制作「团茶」的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而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时候往茶粉内住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并著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益寿延年,推动了「抹茶」的普及。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从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记中叶),「斗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用举行歌道和连歌道的。「斗茶」的趣味也逐渐日本化,人们不再注重豪华,而更讲究风雅品味。于是出现了贵族趣味的茶仪和大众化的品茶方法。珠光制定了第一部品茶法,因此被后世称为「品茶的开山祖」,珠光使品茶从游艺变成了茶道。珠光流茶道历经几代人,到了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一位茶道***千利休,千利休创立了利休流草庵风茶法,一时风靡天下,将茶道发展推上顶峰,千利休被誉为「茶道天下第一人」,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千利休在民间的人望威胁到了当政者的权威,将军丰臣秀吉籍口平乱,颁布了士农工商身分法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勒令千利休切腹***。千利休死后,其后人承其衣钵,出现了以「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流派。茶道各流派基本上都用抹茶法,但是到了江户初期(十六世纪末叶),在文人学士中掀起了中国明代开创的煎茶法热潮。煎茶法对茶叶要求不高,只要将普通茶叶干后再蒸,然后用手搓开,放入茶壶用滚水冲泡,将茶倒入茶碗饮用。其实当时人称这种方式叫「淹茶法」,真正的「煎茶法」则不同,是先将滚水注入茶碗内,然后把茶叶放进去饮用,现代人统称为煎茶。由于煎茶方便,又不受场地限制,所以现代家庭普遍使用煎茶方式。当然,在正式茶会或接待重要人物时,仍以传统抹茶法为主。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在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各种茶也不尽相同,百花齐放,但都体现了“清、敬、怡、真”的茶道精神。

什么是茶道: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1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喝茶、品茶、茶艺与最高境界——茶道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中华茶道精神: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释义如下: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英文似purity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英语可译为harmony。『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其它的说法: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匠人精神》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匠人精神》读后感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

 积极地思考,不仅会帮你掌控自己的生活,使你每天活得更加快乐,也会对你的精神和生理健康、处理事情的能力带来无穷的好处。积极地考虑问题是一个选择。选择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你可以消除心中消极的想法,让你自己的生活充满可能性,而不是充斥着忧愁和苦难。积极思考,才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学会思考,做事前思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感谢别人,是在别人对你进行一些帮助后你给予的一些回报,是对一个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够亲密的人给予你帮助所产生的一种亏欠心理。它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感恩是种稀缺的品质。懂得感恩的人,凡事感恩,说明积极向上,勤勉尽责,高效工作。对周围事物感恩,就能学到很多东西,持续成长。

《匠人精神》读后感2

 《匠人精神》这本书的主旨是:实现自我价值,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要喜欢自己现在做的工作,而不是被强迫。

 可以说这本书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一种缩影,令人佩服的就是:日本人从大型跨国企业,到街边小店、路边摊,维持经营上百年的店铺不在少数。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工作完全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当成了一种传承一种文化精神,且希望这种文化和精神能被后代永远传承下去。专注产品、重视积淀、享受过程,这正是工匠传承精神与追求短期利益的商人精神之间最大的差别。他们身上或许会少了商人的机智小聪明,但他们却多了一份对事业的认真。因为他们喜欢做手中的事情。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这本书的总结:可以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一切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而修行过程中像书中所讲:最重要的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中反复强调: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与人打招呼,吃饭等等,都是一些看似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可是,正是这些小事才最应该注意。

 最后,借鉴一句别人的话: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会平庸,慢慢完善。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而工作的质量往往会决定生活的质量。

 所以用心做事,态度决定一切。

《匠人精神》读后感3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聪慧。在离开大学后,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认真和完整的读完过一本书,这次有幸获得月度三安之星,并获得了《匠人精神》的读书机会。

 匠人精神,这是一种执着,潜心学习,扎实肯干的精神,是一种追寻精益求精的过程,这种精神不仅对个人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的工作起到指引作用。匠人须知的30条,从性格塑造、工作方法到职场法则,每一条都可谓是金玉良言:学会打招呼;学会联络、报告、协商;做一个开朗的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要有时间观念……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简单明了,却又充满了人生智慧。

 匠人精神以木工为例但又不仅仅限于木工,这样的智慧在各行各业都是适用的。联系到我们自己的工作,我的部门总经办口号为:总办总办,服务无限;精益求精,服务前移。从口号到实际行动,我们总办每个模块都在致力于改善,从衣食住行用到服务、安全等,每一处都体现了我们潜心专研,不断挖掘改善点,只为更好的服务。

 作为总经办的一员,我们更应当要具有集体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精神和身体上打好扎实的基础,不断挥洒汗水、锻炼自己的能力,努力让自己成为总办一流的人才,为三安提供一流的服务。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为社会、为他人工作,生命将会熠熠生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生命在于奋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匠人精神》读后感4

 当我翻开那一本用烫金色印刷字体一位名叫付守永***写的《工匠精神》的.时候,几乎是一气呵成看过了这一部著作,似乎它并不深奥,但中间的故事直入主题,顿时让我明白了许多。

 我不仅在问自己,自己真的很迷茫,我们为什么工作,需要的是什么,一开始我个人觉得这不切实际,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人大部分都是自私的,有一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当我静下心从新翻阅这么书的时候,我才慢慢发现,这种精神是多么的高尚与执着。是的,这不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本书,这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信仰,一种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会催人奋进助人成长,直至造就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每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人有时候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欢自由,喜欢家,因为在家觉得轻松自在不受束缚,于是我们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累。越是觉得这简直就是再受罪。从而我们会慢慢变的迟到早退偷懒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然而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是不付责任的。

 只有员工将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才可以造就一个充满生机,具有活力的企业。

 敬业会让你出类拔萃。不要满足于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为企业里不可或缺的人物。

《匠人精神》读后感5

 《匠人精神》这本书,说真的,不是我会主动寻阅的类型。迫于无奈,我翻阅了:粗看;但是很多故事链接,却吸引我细看这本书。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本职工作,每天不停的重复的工作说真的每个人都会厌烦,觉得工作没有一点挑战性,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这工作不归我管……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懒散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可是发生之后,更多的收尾等着你来跟……

 在项目部工作的这段时间,首先上述情况我亲身体会过:认为这不过就是一份工作,无论我是否认真对待,只要不出问题就好,我一样拿相应的薪水,领导一样不知道。可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种心态令自己心情严重压抑,真的觉得自己很老很老了……通过这本书受益匪浅,真的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因为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带动气氛,但至少不做气氛的破坏者,有效沟通,永远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才能保持自己心态年轻,心情愉悦;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工作定位,才能引导自己向价值型员工进化,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匠人精神》读后感6

 近几日仔细读过了院内发放的《职业精神》一书,书中翔实的案例精辟的分析强烈的吸引了我,两位作者丰富的管理经验才在造就了这么优秀的精神食粮。

 书中的像爱生命那样爱工作、把敬业训练成习惯、忠诚比能力更重要、团队利益高于一切、永远维护公司形象等篇章与自己的工作性质紧密相连,医务工作者不同于其他的工作者,必须有百倍的耐心、爱心及敬业精神才能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情。

 文章中讲到,员工形象不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员工形象决定公司形象,时刻想着公司的利益,自己利益也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一个员工如果没有维护小企业形象的意识,他肯定不是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工的一举一动,无不在外人的眼中影响着公司的形象,员工形象也就是公司的形象。作为一名员工,不管走到哪里,始终都要记得自己是公司的员工,记得你的形象就是公司的形象,这就是公司员工的基本职业精神!如果四处诬陷公司,挖空心思讽刺公司管理人员,这不仅显得该员工素质低下,也显得这家公司不值得信任。我们知道,只有公司发展了,员工的工资待遇才能更上一层楼;公司的社会声誉提高了,员工走在大街上才会有一种荣誉感。为此,身为公司员工要时时关心公司的发展,处处维护公司的形象。读完上面这一篇章,联系到自己的工作,感觉十分锲合,自己是医院的一名员工,医院是自己发展的平台,医院发展好了,社会信誉高了。

《匠人精神》读后感7

 态度是在大事、难事、琐事考验时,一把解开难题的利刃;能力是工作中对事情解决过程中,不被难题吓倒的后盾。我们对事情解决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我们对匠心的导向,对工匠精神的定位。

 心存高远的目标,定位准确的结果。只有相互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结合工作,我们要抛开自我,将自己投放到这项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我是谁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要把事情的结果做为匠心的定位。这样在心存更高远的目标,定位准确的努力方向下,做事时才能把自己所有的焦点放在所做的事上;解决问题时,永远不给领导提问答题,而是给出附带多种备选方案的选择题;作为员工我们必须清楚身在公司的最根本任务,是为公司解决问题,营造更有价值的生产链输出,而不是制造问题。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以提升团队凝聚力的方法之一。

 从学生时的单纯到工作上手把手学会去模仿,再到发挥自己能独挡一面的能力。作为基层管理者,我的心却是在思考工作中问题解决与如何提高团队工作能力。下班时,如何更好的学习提升综合业绩的水平。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时时刻刻提醒我,没有航母在激烈的竞争蓝海中护航,只有秉承匠人精神持之以恒的完善自己、突破自己。

《匠人精神》读后感8

 想“从工作中学习”,就要非常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唯有对每件事全力以赴、从不后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长为一流的人才。年轻的时候纵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放纵,但也可以珍惜当下,分秒必争。那些吃得苦中苦,持之以恒自律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为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所谓“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们5G时代通信行业想要的人才。无论是营业现场,还是业务部门,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找麻烦的顾客,不满意的客人,面对这些随时可能给我们提出问题的人,除了真诚的态度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来自于我们平时的自我修行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价值观,对公司文化、企业政策的不断学习。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拿出百分之百的气力和心态来面对和检讨自己的工作,持续做有益的事情,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成为一名5G时代中国移动的优秀员工!强能力,聚合力,激活力,打造5G+的新优势。

《匠人精神》读后感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这一条我觉得属于做好工作的基本素质,首先确定自己的工作职责,发现问题,或者需要联络,或者需要报告,协商,减少错误的决策,错误的判断,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的工作。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

 仪容整洁的人,说明他是能够管理好自己,有素养的,意气风发的人。想要把工作做好,提高工作效率,首先要是一位讲求职业道德,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人。仪容整洁的人,可以给同事朋友更好的视觉感,不会产生厌恶,讨厌的人,这样才能和他们有更好的沟通,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

 每日撰写工单反馈,得失心得,是我们现在每日必做的功课,让同事领导过目改正,做的好的大家分享,做的不好的进行改正,解决工作中产生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形成领导,同事的合力氛围,使大家意识到周围所有人都支持自己,大家共同学习进步,提高自己。

《匠人精神》读后感10

 很荣幸获得三安之星称号,并有机会拜读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这本巨著。读了此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主要讲述秋山先生通过八年制培养了匠人的故事,俗话说“匠人匠心”,“匠心”讲的便是一个匠人所有品质、技术以及创造力的总和,徒弟每天背诵匠人精神30条,就是为了工作之前要学会做人,学会投入热情,学会担当责任。我以前认为工匠是一种不断重复的工作者,读了此书后才知道,工匠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态度。工匠在重复的工作中不断提炼,不断改良。好的工匠一定要有好的技艺,技术是衡量匠人的最重要标准。秋山木工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他们的培养周期长达八年,在他们那里叫做“功夫”,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可见功夫是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

 在工作中,我有很多同事做了几天就不想做了,或者做了几个月就辞职了,其实我们的所有的磨练都是在匠心,都是在扎根,我们应该按捺住内心的焦躁,脚踏实地,要用一种执着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积极面对工作,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不同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只有专心工作的人才能走向成功,越能专心,成功就越大。

 最后感谢公司给予我机会拜读《匠人精神》,我会将匠人精神带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它必将激励我勇攀高峰。

《匠人精神》读后感11

 年前翻看了下匠人精神,和中国文化和传统管理方式颇为相似,从文化的传承上看,日本的企业管理也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很多传统智慧。

 学徒制度在科技公司更多的体现为领导或者导师,这种传帮带的模式可以从身体力行的各个方面给以师范作用,需要培养哪种员工需要配套哪种领导或者导师,示范和传承的作用相当重要,而且养成之后也不易改变。

 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中闪耀着儒学的教义,从尊重老师,善待同窗、好友,孝顺父母等教条中也和中华传统社会及家庭观念极为契合,人需要发展就需要基础,除了物质的基础,精神上的基础也很重要,心里上对传统的传承和实践是心里安全和强大的根本。

 善用工具、熟用工具,在我们的创痛智慧中多有体现,在《劝学》中荀子提出“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人的能力并非有很大差别,只是善于使用事物的程度不同罢了,对应当今社会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

 多和同事、导师做讨论和总结,多交流经验教训;曾子有道是“吾日三省吾身”,对做事、做人、做工作上有没有过错和改进的地方。

 精益求精的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里上认识和追求,格鲁夫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我说只有偏执狂才能做到极致。

 持之以恒的信念,有道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匠人精神》读后感12

 奥斯特洛夫斯基有本书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今天要问匠人精神是如何炼成的?我想没有比《匠人精神》这本书更好的诠释。

 今天的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当看完这本书后,如果要重新理解初心、学习初心、践行初心,那对于我们教师老说,初心是什么呢?我想,从选择师范的那天起,就意味着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注定了是一场曲折坎坷、充满挑战但又弥足珍贵的远行。这次旅行锤炼的将是人的耐性和意志,正所谓千锤百炼方成金。当你持之以恒的时候,内心的职业信仰也便开始觉醒。这时候,便会生出一股力量,它能在疲惫和厌倦的时候提醒你、激励你,帮助你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专一。只要你一直专注和专一地工作下去,你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作为。初心是一种坚守与专注,是持续长久用功于一处而不改初衷、历久而弥坚的情怀,是对专注的事业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的德行。

 初心能化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便能代代传于后世。历史的发展总是波浪式曲折式的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匠人精神,离不开长久的坚守和一次次的创新与突破。当我们真正了解到匠人精神如此重要的内涵,并有所启发、有所行动,便真正能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了。

《匠人精神》读后感13

 《工匠精神》这本书,说真的,不是我会主动寻阅的类型。迫于无奈,我翻阅了:粗看;可是很多故事链接,却吸引我细看这本书。其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用智慧驾驭自我的情绪,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我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本职工作,每一天不停的重复的工作说真的每个人都会厌烦,觉得工作没有一点挑战性,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这工作不归我管……从而我们会慢慢变得马虎、懒散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况屡屡发生。可是发生之后,更多的手尾等着你来跟……

 作为一个海大工作三年的我,首先上述状况我亲身体会过:认为这可是就是一份工作,无论我是否认真对待,只要不出问题就好,我一样拿相应的薪水,领导一样不明白。

 可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种心态令自我情绪严重压抑,真的觉得自我很老很老了……透过这本书己受益匪浅,真的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我工作的定位: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因为仅有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明白了即使不能带动气氛,但至少不做气氛的破坏者,有效沟通,永远持续初学者的心态,才能持续自我心态年轻,情绪愉悦;把化验结果和化验室管理做好了,才是对自我和别人负责,敬业会让自我变得出类拔萃。仅有找准了自我的工作定位,才能引导自我向价值型员工进化,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工匠精神演讲稿

这两句话分别典出我国古代文献《尚书》和《大学》中。

先说上半句“正德厚生”。这是《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帝舜和大禹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对白中的话。大禹对帝舜说,您时常说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我认为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唯和。这是大禹阐述的治理国家的思想,并得到了帝舜的高度赞扬。

大禹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按照《中庸》的说法,“正德”就是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这里的德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道德的含义,而是指事物的属性,正,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事物的属性平正,不偏斜。利用,指利用自然。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和,和谐,协调。治理天下,“正德”置于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以达使人们生活富足、人际和谐之目的。

再来看下半句“臻于至善”。这句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

“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正物之德”,这个德,应该说就是一个因子或者基因,只有将一个健康的因子或基因植入一个机体,那么才能使其成长为一个健全而富有活力的生命体。无论是治理一个国家还是经营一个企业,首先要“正”这样的“德”,这是一个大前提。“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在表达上言简意赅,其寓意则深远旷达,传承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凸显了现代进取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历来信仰。“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与社会责任的宣言,表达了个体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臻于至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状态和对完美境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成为同业乃至所有企业公认典范的自我定位。

这就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这一中国移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微言大义!

中国移动公司企业文化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可以使用演讲稿的机会越来越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工匠精神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工匠精神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在那里做大国工匠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传工匠精神,做鲁泰工匠。

 透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梦想向他们靠拢。

 每次当我看完大国工匠的宣传片后,我就一次次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人,才是大国工匠。必须是高端科技吗必须是独一无二吗必须是奢华卓越吗都不是!

 那大国工匠都是什么样的呢?他们都是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钳工,有捞纸工,有研磨工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们不是领导,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学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忙,我们会累,我们会烦,我们会厌倦,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大国工匠们他们难道不累吗难道不厌倦吗胡双钱守着台虎钳就

 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周东红守着又冷又潮湿的捞纸池就是十几年,錾刻***孟剑锋师傅在研究新工艺的时候,失败一次又一次,他们并不是不累,并不是不厌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成就感和荣誉感袭来,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凡永远是人生的常态。但平凡能孕育伟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平凡的岗位铸就人生的辉煌。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恪尽职守的意识、热情服务的态度、严于律己的精神,时刻发扬开拓创新、用心进取的工匠精神,踏实工作、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只要你不甘平庸,就必须也能像大国工匠们那样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就必须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鲁泰工匠!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

工匠精神演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信息监控中心的温馨,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在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

 在演讲开始之际,我想说的是,非常感谢公司为我们年轻人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回眸过去,我a见证了谷竹、十房、郧十、宜保四条高速的相继开通、稳步运营,成为鄂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社会进步的大动脉,实现了康庄大道贯东西,通衢大道通南北的景象,翘首以盼的鄂西北人民可随心所欲走出大山来!作为鄂西北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骄傲!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破除成见、不断创新,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真抓实干、兢兢业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踏踏实实的努力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他们就是工匠;有这样一种精神,它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面对长久等待和超长吃苦而毫无怨言,敢于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勇于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展,努力实现“芳林新叶催陈叶”,这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神韵”、一种“技艺”、一种“磨炼”。它是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代名词,是我们新时期贯彻落实“五大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崇尚劳动新风尚的重要内容。践行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速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源泉,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认真理解、深刻认识、努力践行。

 鄂西北高路人,这群能使天堑变通途的.开拓者,勇闯敢干的先行者,祖国经济动脉的守护者,这群肩负着“大交通”“展”神圣使命的工匠,他们是工匠精神的缔造者,又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他们是承高速路担当的人、是展鄂西北能量的人。前行的鄂西北高速公路为何如此动人?那是因为有日夜坚守岗位的收费员、有甘于奉献的你我他——点缀着蜿蜒长龙的美丽。在这刚刚过去的某上半年,成绩斐然,成效显著。我们敢于说,鄂西北公司已步入正轨!我们敢于说,我们成长了、收获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鄂西北公司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广大干部的团结协作,更得益于这群工匠的拼力拼智!

 601公里,这个数字让我们相守在一起,无数个日日夜夜开拓坚守,让我们天南地北的人们成为高路人相聚在鄂西北这片土地上,樱桃的甘甜、霸王醉的醇香、老黄酒的地道、汉江水的柔情、房陵诗经的韵味、野人谷的神秘、秦巴山脉的神灵,更有峻美灵秀的大洪山、垂涎欲滴的宜城大虾、心驰神往的炎帝故里、别样的保康原生态,这就是我们骨肉相连的鄂西北高速公路,一路美景饱足眼福。收费人员作为鄂西北公司公路的“守门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在岗位上,将工匠精神作为工作的准则、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围绕践行工匠精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照工匠标准努力,按照工匠模范前进,把岗位职责抓在手上、挺在肩上,为鄂西北公司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面对繁琐的收费业务,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学习收费理论只是,操作收费系统,处置特殊情况,做好信息上报,从最基础、最根本的开始学,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对人谦虚谨慎,对事认真负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将工匠精神贯穿工作始终,把鄂西北人集体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精神面貌和个人热情服务、娴熟业务技能、扎实基础知识展示给大家,努力展示好新风貌,树立好新形象,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和司乘的一致认可。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工匠精神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启明灯和指南针。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鄂西北公司这群工匠将继续守住初心不忘承诺,守好岗位不忘职责,用“一针捅破天”的决心和“愿坐冷板凳”的毅力,把岗位职责落到实处,为鄂西北公司转型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工匠精神演讲稿 篇3

在座尊敬的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今天让我在这里就什么是工匠精神发表一些我自己的看法,谢谢大家能够到场听我的演讲!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把99%提高到99.99%。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对产品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东京银座的小野二郎,捏了大半辈子寿司,被称为“寿司之神”,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从前的虾是早晨煮好后放入冰箱直到上菜前取出,现在是将虾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时间从半小时增加到40至50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

 专注寿司60载,食客们品味的不是寿司,而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不断地重复以期达到新巅峰。

 当“工业4.0”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之时,一波接一波学习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热潮不息。有人却想着,有了工业4.0,我是不是就可以偷懒了?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指出,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罗民说。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的胡双钱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即便是制造工艺水平非常发达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也都需要靠一些技能水平相当高的人员从事这些手工劳动。

 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实现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科学家脑中产生想法,工程师图纸施工实现工程化,工匠制造出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上善若水 臻于至善 啥意思

中国移动公司企业文化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价值观: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

中国移动的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持久和最根本的信仰,是企业及其每一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价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我们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

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一)缘起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坤厚载物”的责任感,“健行不息”的自强心,一直是浸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最深层的人文精神,并成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强劲动力。

从中国移动人迈出勇敢而坚实的第一步开始,踏实勤勉地承担责任、矢志不渝地追求卓越,就成为我们永恒不移的两条精神主线,它贯穿于我们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迹——搭建无数基站、建成数万公里传输、打造精品网络、提供一流服务、塑造优质品牌……在中国移动点点滴滴的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透过历史的沉淀,珍惜并传承担当责任的胸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我们对过往岁月的致礼和历经光荣的继承。

在当今这个日行千里的世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嬗变,使得电信行业面临着竞争日益全球化、技术不断更新、消费市场需求日趋复杂等诸多挑战。拥有承担责任的胸襟和追求卓越的勇气,是时代对中国移动的要求,更是中国移动把握当前机遇,发挥竞争优势,持续保持领先的自主选择。这也同时意味着,在竞争更加激烈和多元的未来,中国移动必将一如既往地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坤厚无私为舵,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进取为桨,去承载并实现中国移动基业长青、奉献社会、助力人类文明进步的梦想。从这种意义上说,“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正是中国移动内在信仰与精神的最佳体现。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的价值理念成于千年、相辅相生。“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表达言简而意赅,寓意深远而旷达,既传承了中华悠久历史当中“身、国、天下”的深厚文化底蕴,凝聚着中华民族沉积的文明,又彰显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勇担责任的社会时代精神;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的独有特质,反映了文化体系的特色核心内涵,又阐释了中国移动的远大信仰,表达了中国移动人的理想和胸襟,融合了中国移动人的现代发展理念,是我们胸中神圣责任感的承载和我们追求卓越情结的传述。

(二)内涵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正德厚生

“正德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维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是一种在中华大地上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责任”为核心要义的道德情操。

“德”指对个体品性、修养、行为的要求和标准,“正德”是谓“正身之德”,指人们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要求,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表达了个体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严格的责任意识。

“生”指社会民生,甚至一切生命,“厚生”则谓“厚民之生”,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

“正德”强调个体责任和对自我的约束,“厚生”强调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奉献。“正德厚生”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移动现代的企业精神,从精神层面上体现了中国移动人渴望担负重任的自我定位和选择。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中国移动的员工要以“责任”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移动在全集团倡导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鼓励承担责任的自觉行为。中国移动将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处理好自身与用户、、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员工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是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企业通过承担责任对自身价值的彰显。

“正德厚生”是中国移动的社会责任宣言。中国移动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总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将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关怀社会民生,关注民众福祉,做一个优秀企业公民,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中国移动将关注并尽力满足人与社会的合理愿望和切实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分享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更为丰富便捷的高品质生活,使不断创新的科技成果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提供助力,展现了中国移动长远的眼光和笃实的志向。

臻于至善

“臻于至善”源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一种古已有之,奉行者甚众的事业理念,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境界追求。

“止”是“到达”的意思。“臻”也是“到达”的意思,同时“臻”还有“不断趋向、不断接近”的意思,用“臻”取代“止”表达了一种不断进取,不断超越,永不停息的精神。“至善”,即最完善、完美的“理想境界”。“臻于至善”昭示的是一种永不止息、创新超越的“进取”心态,是一种对完善、完美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崇高精神,宣示了中国移动争取成为公认成功典范的自我定位。

“臻于至善”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状态。中国移动“臻于至善”的进程,是一个不断进取、上下求索、开拓创新、自我超越的持续提升过程,最终将引领中国移动成为其他企业学习和追赶的标杆。

“臻于至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按照事物内在的标准力求达到极致的境界。追求至善至美是中国移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内在驱动。意味着中国移动将以无畏的精神追求完美和极致,不留恋于历史的辉煌,敢于直面未来的竞争,在更大的地域范畴,在无限的技术领域,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不断创造历史的辉煌和高度。

“臻于至善”是一种位势,是一种站位领先的气势。它宣示了中国移动在未来通信行业乃至全球产业界的自我定位,那就是要力争在全球企业中站位领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同业乃至所有企业所公认的典范。

“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是在中国移动企业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的灵魂,它体现了中国移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襟和责任意识,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斗志和卓越精神。

(三)承诺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中国移动以承担责任的胸怀、追求卓越的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向客户、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社会公众郑重承诺:

对客户的承诺:做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的移动信息专家。中国移动以创造卓越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为永恒目标,以客户导向为经营原则。未来用户需求的重心将由“通信产品”延伸到“信息服务”,这不仅意味着需求的领域得到拓展,更意味着需求的层次得到深化。中国移动将主动适应新需求、新竞争、新环境,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高效的流程,去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及时、充分、持续地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以“专家”的精神开创品质卓越的移动信息服务,为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助力添彩。

对投资者的承诺:做最具价值的创造者。中国移动自创始之日起,就坚持以诚信为本,高度尊重所有投资人的权益,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投资人的委托,信息公正透明,遵纪守法,建立并遵循有效的治理结构。中国移动将努力实现的最优配置,创造和保持优良业绩,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领先地位,确保企业的保值、增值,回报投资者长远利益,通过增强股东的信心,赢得股东的信任。

对员工的承诺:成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没有人心的凝聚,就没有企业的发展。中国移动始终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眼光,充分关注人的价值与差异,以尊重为人力管理的基点和核心,最大限度地理解、关爱、信任和提升员工,营造员工合适的发展空间,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其发挥所长,为企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大价值。

对合作伙伴的承诺:成为引领产业和谐发展的核心力量。现代产业竞争已经由企业之间的个体竞争转变为价值链之间的整体竞争,产业价值链的综合实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移动将建立互惠共赢的商务机制,与价值链各环节的广泛合作,建立紧密互动的沟通机制,巩固和发展产业共同体间健康和谐的伙伴关系,组建业界最为强大、牢固的产业联盟,以卓越的领导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推动“无限通信世界”的形成,引领、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对同业者的承诺:成为促进良性竞争、推动共同发展的主导运营商。中国移动充分尊重业内同行,遵守竞争规则。中国移动将同业者视为相互促进的产业伙伴,始终本着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电信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框架之下,与之展开积极、富有建设性的竞争。我们承诺,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手段及公开透明的沟通解决机制,与同业者共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规范,建立一个公正有序的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升行业整体价值,实现同行间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对社会的承诺:做优秀企业公民。“企业公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在寻求自我超越、获得辉煌成就的过程中,中国移动始终从全局着想,以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为企业行为的依据和目标。中国移动承诺始终争做品格健全、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公民,在承担好基本商业责任、确保通信畅通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环保、教育等公益事业,以永不停息的事业追求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服务和谐社会。

中国移动的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

使命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与反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由,是企业一种根本的、最有价值的、崇高的责任和任务,它回答的是“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的现实问题。使命体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共识,是引导和激发全体员工持之以恒,为企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和超越而努力奋斗的动力之源;使命不仅包括目前面临的任务,更涵盖中国移动人对过去的认识、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判断,揭示了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创无限通信世界”体现了中国移动通过追求卓越,争做行业先锋的强烈使命感;“做信息社会栋梁”则体现了中国移动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承担发挥行业优势、勇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任务。

创无限通信世界

及时、充分而有效的沟通是人类实现共享、社会实现集约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通信业的发展,帮助人类逐渐打破沟通的时空障碍,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为快捷有效。“无限通信”的世界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乐园,在没有任何沟通限制和障碍的世界,在能够“随时”、“随地”、“随意”、“沟通无极限”的世界,人类能够自由共享所有知识,自由传达所有情感。中国移动凭借卓越的技术和才能,把创造和实现人类共同的梦想“创无限通信世界”作为自己无上的企业使命。

“无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随着人类生活形态的变化,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以及对“无限通信”的理解也正在不断地演进。未来世界中人-人通信、人-机通信、机-机通信的发展必然会超乎我们现在的想象,“人类沟通的理想境界”必然会因此而不断提升。然而无论世界怎样变化,未来的通信一定更便利、更灵活、更经济、更时尚和更个性,更多地让人类享受通信带来的乐趣。中国移动将矢志不移、竭尽全力地推动和实现这种趋势。

“无限通信”的目标要求中国移动实现“应需而动”,将通信主体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这就意味着必须具备以客户为中心进行无缝连接、随时通达、智能终端支持的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无约束、端到端的通信服务。

“无限通信”的目标要求中国移动实现“因需而变”,将通信主体从形式和媒介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这就意味着必须拥有提供音多媒体信息服务的能力,为各种形式的信息沟通提供基础性的保障,确保信息交流的实时性、保真性、安全性。

中国移动带着“创无限通信世界”的魄力和勇气,担当着引领“无限通信”新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先锋。中国移动将始终站位于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前沿,将变幻风云尽收胸中,前瞻性地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和解决方案,在技术进步、运营模式演变、市场消费演进等方面发挥创造性的引导作用,成为行业和市场发展过程中当之无愧的牵引力。

中国移动带着“创无限通信世界”的才能与锐气,担当着主导“无限通信”理想境界和谐发展的中坚。在未来个人通信新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移动不仅要保持自身优良的业绩,还将力促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中国移动不寻求对产业价值链的独家寡占,而是追求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通过高效的组织掌控,协调研发、制造、应用、消费、服务支撑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行业进步。中国移动将以开放的姿态,凝聚全行业的力量,去将开创新世界的梦想变成现实。

“创造无限通信世界”,开创崭新生活方式,提供丰富生活内容,提升人类生活质量,让繁忙疲惫的现代人能够享受到随时、随地、随意、沟通永无极限的快乐,是中国移动孜孜不懈的永恒追求。

做信息社会栋梁

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尺度。这证明,世界已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从宏观上看,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将提高人类所支配的的质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限制,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创造了知识广泛共享的基础,使人类文明的大规模共享成为可能。由当前信息技术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预见,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信息产业将始终具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

“做信息社会栋梁”,这是自信的中国移动人自主的选择,也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这一伟大历史转折赋予中国移动的艰巨责任。

信息社会的特征在于通过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应用来创造财富,而中国移动所运营的物理网络正是信息传递的基础设施,所提供的通信服务也正是使信息变成财富的媒介和手段。其完美的契合度决定了中国移动所处的价值链核心定位,也决定了中国移动必将在走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信息社会的栋梁,作为行业的引领者而不是跟从者,不断进行业务和体制创新对中国移动来说是必须的,如此才能牵引和带动社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成为推进信息社会前进的先锋和主导力量。中国移动的技术、业务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将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我们将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吸引信息提供者创造更多更好的信息;通过多样化业务的引导和推广,促使消费者使用更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更便利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以更高的效率使信息转化为财富。

作为信息社会的栋梁,作为专业技术的首倡者而不是后觉者,中国移动将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的综合能力,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桥梁。我们将以高效的运营保证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及时通畅,通过运营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将消费层面的需求发展传递给技术层面,将技术层面的进步传递到消费层面,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通过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带动和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推动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

大市场孕育大企业,大使命成就大事业。中国移动注定要承担起 “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移动责无旁贷的历史选择。

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所有人都能享受随时、随地、随意沟通的快乐;让所有人享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让我们人类的胸怀变得日益广博开阔;让日益庞大的世界更加容易把握;让我们这片土地变成更美好的家国!

中国移动的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愿景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理想,是企业在实践核心价值观、使命过程中的一种体现,是企业期望达到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与实现的发展蓝图。远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变化和企业战略的调整而改变,当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则需要设定新的愿景,以新的目标来引导企业向新的成功迈进。

(一)必然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中国移动内生企业品性的自在要求。中国移动选择了“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信仰,注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数量的超越,更必须成就品质的铸炼。关注品质、追求品质是我们对社会负责、追求卓越的最佳体现方式,中国移动只有通过为社会创造卓越品质而践行自己的价值观。中国移动肩负着“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意味着我们必将永恒保持对网络、服务、业务的高品质追求,这是“无限通信”的基础,也是“无限通信”固有的内涵;同时唯有以追求高品质的信念和实践,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信息社会的蓬勃繁荣,才能无愧为整个信息社会中坚力量和榜样,无愧为“社会栋梁”。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对多年来倾力打造的“移动通信专家”形象的传承和升华。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中国移动拥有了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无线通信网络,拥有了全球第一的客户群体,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员工队伍,成就了“移动通信专家”的能力和形象,奠定了中国移动创造卓越品质的基石。我们已铸就的一切成果,以及正在进行的努力让我们坚信,中国移动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最佳通信服务和业务的提供者,成为全球品质最佳的企业。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是中国移动在新环境下,适应市场需求、保持价值增长,实现新跨越的着力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消费需求将逐步由单纯的产品需求向复杂的品质需求转变,运营商只有在产品的功能性、服务的系统性、体验的崇尚性、内容的时尚性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才能形成长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2G优势延续到3G时代,最终实现新的发展跨越。

(二)驱动

卓越品质的实现必须依靠所有内外因素的卓越品性。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是中国移动打造卓越品质不可或缺的驱动元素。卓越的运营体系是“卓越”的外在体现,中国移动所创造的卓越品质正是通过卓越的运营体系得以产生和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为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和人们生活品质做出贡献;卓越的组织和人是缔造卓越的基石,由组织和人形成的整体能力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和人的行为风范产生影响力,只有卓越的组织和卓越的人才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意味着中国将努力建成一流的通信网络、一流的运营支撑系统、一流的服务体系、一流的营销体系、一流的业务开发体系和一流的企业IT系统。

“建设卓越的组织”,意味着中国移动不断实现组织的自我超越与完善,努力形成创新、高效、和谐的学习型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社会有机体中的优秀组成部分。

“培育卓越的人才”,意味着中国移动将致力于培养富于远见、充满、意志坚定、勤奋务实、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尊重他人、乐于分享、职业化的人才队伍。

卓越的运营体系、卓越的组织管理、卓越的员工队伍,将铸造中国移动卓越的企业品质;而这种企业品质,正是创造出无可挑剔的服务品质和业务品质的源泉。

(三)内涵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其核心就在于,以客户需求的洞察、挖掘和满足为目标,以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持续改善为策略,以人、组织、运营体系的系统结合为基点,从领先的网络质量、精准的计费系统、深入的客户理解、满意的客户服务、创新的业务产品、值得信赖的品牌等多个方面塑造中国移动服务的卓越品质。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在网络质量方面做到持续领先。这里的“领先”有静态和动态两层含义,即既是“现在”的领先,也要做到“未来”的领先。静态来看,要做到广泛严密的地域覆盖,迅捷清晰的信息传送,稳定安全的支撑系统,确保客户实现“随时、随地、随心”的无障碍沟通以及“无论在何方,中国移动始终在身边”的服务宣言。动态来看,要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对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判断和先机性把握,适时引入新型技术,不断提升网络集中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领先竞争对手的技术先进型网络,以先进的网络带动领先的业务与服务,以巩固长期竞争优势。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以精准的计费系统来实现尊重客户价值的承诺。计费系统要能够与公司长期的业务发展相适应,要能够满足复杂业务多样化计费的实际需求,要能够体现中国移动长期以来一贯的对客户价值的尊重以及客户承诺的遵守。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深入的理解客户需求并针对性、高质量的予以满足。这里的客户需求,不仅指现实的需求,还包括潜在的需求;不仅指群体性的需求,也指向个性化的需求;不仅指简单的通信需求,更涵盖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沟通需求。中国移动将通过遍布全国的客户反馈网络和客户需求理解机制,确保对客户生活形态的全方位敏锐把握,在未来无线世界,通过卓识的努力,促进通信与生活的融合。

“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意味着中国移动要不断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价值抽象与提炼,锻造出值得客户永久信赖的经典品牌。在体系上锻造相互区隔又密切互补的品牌组合,并在深入客户理解与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品牌整体规划;在定位上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赋予不同品牌差异化的内在特性,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在策略上以品牌为主线,整合服务、业务、定价、宣传各个营销环节。

中国移动将致力于以我们高品质的创造与奉献,消除人类沟通的障碍、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促进人类生活和社会文明的提升,促使人们充分享有一个自由沟通、自在生活的新世界。

党课: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1、“上善若水”意思是,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读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

出处: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2、“臻于至善”意思是,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读音:zhēn yú zhì shàn

出处:春秋末期·曾子《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广大人本身的美好德行,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最终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扩展资料:

1、“上善若水”出处《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2、“臻于至善”出处《大学》简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百度百科——上善若水

百度百科——臻于至善

百度百科——道德经

百度百科——大学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是啥意思

 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一名领导干部,那我们该怎样让自己更有能力,更能担当重任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党课: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

 同志们:

 大家好!

 按照市委中心组学习统一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一堂党课。着实地讲,平时我讲话的时间很多,讲课的机会极少,特别是党课,既没有资深的阅历,也没有丰富的经验,更缺乏潜心的研究,与专家没法比,与教授差距大。我就以性格为题,和大家作简单的交流。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呢,我认为,和大家合作共事这么多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对于我们***员来说,党性之外还有个性,性格是指人的性情品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情绪表达,主要表现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好性格是身心健康的客观需要,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团结共事的重要基础。

 所以说,我们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性格好坏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党的事业的发展。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克服性格缺陷,有意识地进行“性格培植”,使自己在不断砥砺性格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由于领导工作的特殊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一些与其岗位要求相匹配的性格,总的来说,应着重培植以下十四种好性格。

 一、刚中有柔、刚柔并济

 《三国演义》有言:“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对于打仗来说,刚中有柔、刚柔并济是一种很好的克敌之法。从事领导工作也一样,过刚易折、过柔则靡。一个地方、单位,人员众多,性格迥异,一味地宽厚仁慈,就会难以约束,形不成战斗力;如果对人太过严苛,让人战战兢兢,就没有亲和力。刚中有柔、刚柔并济才可以更好地驾驭工作局面。一张一弛,刚柔有度。刚如利剑,但易碎则是其致命缺陷;柔如流水,但一味柔顺也难以持久。领导干部过柔,就会政令不通、带不好队伍;过刚,则会使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度原则”,把握好“度”的平衡,才能使管理顺畅而有效,否则就容易事与愿违。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辩证关系,刚而不露、不直、不愎,柔而不弱、不娇、不软,既要形成一定的压力,又要使下属不过于紧张,坚持有张有弛、灵活适度。严管厚爱,恩威并施。恩不施无以立威,威不施无以治事。刚柔并济关键在于不偏私、不失信,赏要赏得众望所归,罚要罚得心悦诚服。要善用激励之法鼓舞士气,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让奋进者脱颖而出,用好容错免责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善用惩罚之法鞭策下属,用好监督问责武器,把制度机制作为立威明矩的“压舱石”,使守纪者畅行,给散漫者订立边界。

 二、知人之明、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大智慧的人能够洞察别人的优缺点,以他人为镜,审视自己秉性之长短,择善而从。知人是必要前提,领导干部若不能知人善任,就会贻误事业。刘邦能知人,根据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特点,才尽其用,最终成就了大汉盛世。自知是更高修为,是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只有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找到自身症结,从而对症下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下没有无用之物,只有用之不当之物;世间没有无用之才,只有用之不当之才。知事识人是基本功,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领导干部担负着识人用人的重任,必须摒弃个人主观上的亲疏好恶,拓宽选人视野。从事业需要、工作需要出发,坚持“研究人”与“研究事”相统一,知事识人、依事择人。把功夫下在平时,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全面、历史、辩证地认识干部,做到用当其时、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脾气秉性、人格修养、能力水平,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从而扬长避短。要勤于自省,时刻剖析自身存在问题,反省工作中存在的过失。饱满的穗子总是低着头,骄傲的人容易失败。不要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有权但不弄权,有个性但不任性,时刻虚怀若谷、放低姿态。

 三、机动灵活、善于应变

 时势在胸,才能把握根本;运筹帷幄,方可从容应对。领导干部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跟上形势变化、干事创业是机械死板还是机动灵活,决定了工作成效甚至成败。只有头脑清醒、知形识势、机动灵活的领导干部,才能时刻根据客观变化调整主观行动,在下“先手棋”中布局“一盘棋”,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长胜之道在于多变,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领导工作也是一样,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必须跟上形势的变化,拘泥于老经验老做法、简单机械套用政策规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想问题、办事情不能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而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解决新问题,那么越是苦干蛮干就越是南辕北辙。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自然界亿万年来“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都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机械保守、因循守旧,不与时俱进,肯定要被踢出局。要增强世界眼光、历史眼光、战略眼光,善于随着身边事物变化而调整适应,不断破除与新时代不适应、不相符的思想、理念、思路和方法;要认识规律、找准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当然,灵活应变不是见风使舵、放弃原则、当“墙头草”“变色龙”,而是在不断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守原则底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借势而起、乘势而上,从而开拓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四、平易近人、关心他人

 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平易近人”这个成语,形容领导干部为人平和谦虚、和蔼可亲。很多身居高位的领导,不喜欢摆架子,会发自内心地为他人着想,于无声处显关爱。反倒有一些职务不高的干部,常常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懂关心爱护干部职工,不会关心体恤百姓疾苦。好干部,必须先是一个好人,一个懂得平等待人、关心他人的人。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领导干部作为人民中的一员,要始终坚守做人本色,淡化“官念”,拒绝“特权”,把平易近人融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做和蔼可亲的好领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领导工作靠权力压是不行的,现代管理中频频出现领导危机,很大程度在于人心的流失。用“春天般的温暖”对待群众、像亲人般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位同志,才能形成凝聚力、影响力。既要盯住给群众雪中送炭的大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要多做送温暖的小事,让身边人真真切切感受到温暖,真正成为知寒知暖的贴心人、解忧帮困的热心人,达到依靠人格魅力凝聚人、***的高境界。

五、乐观自信、向上向善

 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永远有一颗乐观自信、向上向善的心。这是一种巨大的正能量,是个人成长进步的意志基础,也是国家民族生生不息、昂扬奋进的力量源泉。乐观自信的人,不会轻易被困难挫折打到,他们善于从困难之中孕育希望,从挫折之中点燃亮光。领导干部身上的乐观自信,具有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感染力、穿透力,可以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直接影响工作的成效甚至是成败。要始终保持积极昂扬的态度,在千斤重压下提振精气神,在矛盾问题前挺起胸膛,真正把问题踩在脚下,把困难甩在身后。向上向善是一个国家昂扬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道德滋养,它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是灵魂深处最美的音符,是基于全体人类的价值取向。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有一分热要发一分光。要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把向上向善融入日常生活,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扶危济困、救难暖心,让“皆可为尧舜”的理想变为社会现实。

六、自立自强、不等不靠

 依靠别人的拐杖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通向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无论工作生活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先要从自身想办法。靠山山会倒,靠会跑。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人不自助,天将弃之。要想获得成功,关键还是要自己付出努力,这样才会得到“天时”和机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工作不养闲人,团队不养懒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好运不会从天而降,与其等靠要,还不如努力向前,撸起袖子加油干。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生活也从来不会亏待实干的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输在一个等字上,如果什么都要等到万事俱备,别人早就笨鸟先飞、捷足先登了。

  七、刚毅无畏、敢于担当

 当官避事平生耻。刚毅无畏、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是***人的政治品格和从政本分,也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领导干部是要冲锋陷阵、担当干事的,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干不出一点成绩来,那就愧对领导干部这个称号、愧对党和人民的信任。狭路相逢勇者胜。干工作就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这样才能在困局、危局、难局中“杀出一条血路”。要做“狮子型”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强化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啃最硬的骨头、涉最危的险滩,面对矛盾和问题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敢抓敢管,用刚毅无畏迎来“柳暗花明”的发展前景。事不避难,义不避责。当干部一定要承担与职务相对应的责任。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干事不避事、担责不塞责,而要以“燕子垒窝”“蚂蚁啃骨”“老牛爬坡”的劲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险阻、奋勇搏击。

 八、求实求新、积极进取

 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改革开放虽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创新、敢闯敢试,不能干了几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年都是“重复昨天的故事”。干在实处闯在新处,才能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检验一个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能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是否干实事求实效,是否敢创新、会创新。求真务实是成功最大的秘诀,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吃透上情、把握下情,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同时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奋勇争先敢为人先,才能日新日进。进取是不满足于既有成就、坚持不懈地追求新目标的表现。要牢固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观念,以坐不住、等不起、拖不得的紧迫感,锐意改革,主动创新,敢于否定和超越前人,进行更多新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获得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九、简洁干练、坚决果断

 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而干脆利落、坚决果断地去开展工作。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常常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一是没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抓不住重点,二是私心作怪、怕担责任。领导工作纷繁复杂,若不能化繁为简、坚决果断,就会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甚至错失发展良机。大道至简,人生宜简。奉行了这个原则,才能练就简约简单的人生态度,步入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化繁为简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从看似一团乱麻的现象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从而有效应对,果断决策。要能够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把握要点,集中精力抓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确保程序简易规范、过程便捷高效,避免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要追求简单的生活,不搞特殊、不讲排场、不图奢华,注重品格、崇尚节俭、清白传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滑铁卢战役期间,法国元帅格鲁希正是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在继续追击普鲁士军和回援拿破仑之间犹豫不决,结果既没能阻止布吕歇尔的普鲁士援军,也没能及时驰援拿破仑,最终错失战机加速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决策面临的情况瞬息万变,任何犹豫不决都可能错过最好的时机。要发挥“主心骨”作用,当问题摆在面前时,能第一时间找到症结所在,抓住决策的黄金期,当断则断,敢于“拍板”。

 十、谨慎守严、一丝不苟

 谨慎才能走远、细节决定成败,成大事者只有以谨慎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约束自己,才能一步步扩大人生局面。任何思想上的麻痹松懈、行为上的偏差纰漏都可能影响工作运转,甚至影响发展大局。领导干部如果脑中没有绷住一根弦,心存侥幸、用权任性、大而化之,必然会阴沟里翻船。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谨慎的人,会充分考虑事情的发展和细节,小心评估利弊得失,并且时常反思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汲取经验教训。从古至今,举大事必慎其始终。要谨慎做人做事,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坚持底线思维,小心仔细、思虑周全,事前充分考虑后果,事中敏锐察觉细节,事后及时归纳总结。要安分守己、克己奉公,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让从政之舟避开礁石和险滩。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谨慎地对待容易的事,就可以避免危难;慎重地处理细小的事情,就可以远离大灾,做人、谋事、创业,都要不弃微末。要注重培养对工作一丝不苟、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完美孜孜追求的“工匠精神”,牢记祸患常积于忽微、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立起细节标准,精心打磨、臻于至善,每一项工作都要追求完美和极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

 十一、宽容豁达、合作共进

 宽容豁达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品格,体现的是一种胸襟和气度,是合作共进的必要前提。若无宽容豁达之心,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则易被他人疏远,难以合作,共进困难。共进是宽容的有利结果,齐桓公不记恨射箭之仇,才能与管仲共同强齐图霸;唐太宗重用得罪自己的魏征,君臣才能共创贞观之治。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工作中要拎得清、看得淡,以“同理心”来对待人和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他人的错误要公正看待,对于他人提出的批评反对意见要合理吸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圆融才能无碍,包容才能共进。能够接纳他人,不求全责备,才能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成就一番事业。“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人心齐、泰山移”,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起垮台。要有“化干戈为玉帛”的容人容事心胸,不断提升自身格局,赢得友谊、获得信任、得到支持,与身边的同志求同存异、团结友善、精诚合作、携手共进。

 十二、沉稳大气、坦荡从容

 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厉害,可以待敌。”自古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处变不惊。领导干部更应如此,任何时期,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会层出不穷,这时慌张、害怕、胆怯、责怪、隐瞒是没有用的,必须沉稳大气、坦荡从容,想办法一一攻破。手里有招心不慌。做任何事情,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精心规划,才能对遇到的各种未知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行之久远。否则,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必然手忙脚乱、仓促应对、问题频发。任何时候都要用实力说话,有真正的实力才能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大气才能干大事。凡大气者,皆有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亦能挑大梁、干大事、成大器。越大气的人,往往见识越高、涵养越好、能力越强,能让人舒心舒畅,也让人敬重敬畏。一个人如果心里装的是国家、民族和人民,做人就襟怀坦白,干事就满怀,人生的舞台就会宽广无限。人生总有遗憾,所得自是,失去也可坦荡。既要以事业为重积极努力作为,又要学会坦然面对结果,不强求不执念,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能活得敞亮坦荡,过得轻松自在。要正确对待职务和权力,任何情况下都能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时刻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利益冷暖记在心头,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十三、客观理性、公正无私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公权力,掌管着公共,经常面临公与私、情与理、义与法的两难选择,客观理性、秉公用权、公平公正是最起码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如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是一心只想谋私利,结果是害人又害己,还会侵害党的肌体。偏见是客观理性最大的威胁。偏见往往源于无知和非理性,会影响人们正确地认识、决策和行动。一个人不能客观理性地分析评判事物,往往会表现出过于主观的看法、选择性接受以及意气用事等特点,有的会根据心中的条条框框对他人进行分类、贴标签,有的会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决策、不考虑后果。只有坚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凭个人好恶取舍、不主观臆断、不先入为主、不偏听偏信,尊重规律,全面历史辩证地观察事物、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才能有效降低决策风险,客观公正地对事对人。用权如衡,唯公唯平。“权”从诞生之日起,其本源要义就是“公平”。用权公平公正,说话、做事才会有底气,做人才会有正气。要让权力回归公器本质,始终秉持公心,事事出于公心,时时怀着公心,处处依照公心,公平公正公开办事。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一切按制度来、按程序走、按规矩办,公道正派,不看亲疏远近,不搞内外有别,不拿原则做交易,不让投机钻营者有可乘之机。

 十四、不忘欣赏、不吝赞美

 渴望欣赏、爱听赞美,是一种正常的精神需要,是渴求上进、寻求鼓励的表现。领导干部重视对下属的精神激励、满足下属精神需要是必不可少的,精神上的激励有时远远比物质上的激励更能打动人心,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为之感动,产生进取之心、向上之志、奋发之为。欣赏赞美之心于人,如阳光之于万物。欣赏展现的是对别人的肯定,赞美也一样,有时候一个赞许的眼神、几句称赞的话语,都会让人充满力量,激发希望。领导干部欣赏、赞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下属积极性的过程,也是自身胸怀境界的体现。反之,一味地批评教育,不愿欣赏、不会赞美,往往会挫伤士气,导致团队缺少凝聚力、战斗力。只有善于欣赏别人的长处,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赞美是有技巧的,要让对方毫无疑义地感知我们的赞美。赞美要适时适度,称和时机、恰如其分的赞美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过度恭维、空洞吹捧的场面话,只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反感、厌恶。赞美要真诚中肯,发自内心的赞美才能显现它的魅力,要对那些被压抑、自信心不足或者总受批评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寻找优点多表扬。

 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这两句话分别典出我国古代文献《尚书》和《大学》中。

先说上半句“正德厚生”。这是《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帝舜和大禹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对白中的话。大禹对帝舜说,您时常说的“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我认为就是正德,利用,厚生,唯和。这是大禹阐述的治理国家的思想,并得到了帝舜的高度赞扬。

再来看下半句“臻于至善”。这句典出古代四书中的第一本《大学》,《大学》开宗明义就有这样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就是,成年人为学的根本在于修明自身,用自己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身走入人群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最终达到完美的境界。

扩展资料

禹为舜讲“正德厚生”,是强调善政和养民,是帝王的责任和义务。而中国移动讲“正德厚生”,是强调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作为领导者要有豪迈的胸怀,要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的崇高德行。

“臻于至善”就是不断探索,任何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不断探索才能发现真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实现企业使命和愿景的过程,就是追求卓越的过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臻于至善

百度百科-正德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