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元老是什么意思?,三朝元老是什么意思讲解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7-19 0
  1.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对联什么意思?
  2. 俗语“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 禹是如何传位于启的?其中有什么复杂的过程?
  4. 五丈原上一老人走进司马懿营中,诸葛亮得知后,为何说:吾命休矣?
  5. 乾隆皇帝为何不准三朝元老张廷玉配享太庙?

三朝元老中的“元”字含义是头、首、始、大。

1、三朝元老在历史上的作用是非常重要和显著的。他们是历经三代或更多代君主的重要政治家和官员,往往担任朝廷中的要职,为国家和朝廷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2、朝元老通常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智慧,他们在朝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够稳定政治局势,维护朝廷的权威和稳定。

三朝元老是什么意思?,三朝元老是什么意思讲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作为历经多代君主的重臣,三朝元老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参与制定和执行政策,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4、三朝元老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地位,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社会风气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起到引领和榜样的作用。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对联什么意思?

张廷玉是满清三朝元老,他辅佐过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祖孙三代雄主。张廷玉历任各部尚书、内阁首辅以及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可以说是位极人臣。雍正在生前就答应了给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荣誉,这可是作为臣子的最高奖,可见雍正对张廷玉是何等的信任。可是,到了乾隆帝登基后,却把张廷玉打击到颜面打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是忠心耿耿的谋国之臣,只是他虽然对乾隆帝尽心辅佐,却毕竟算不得是乾隆帝的私交。再加上在雍正朝备受荣宠,这时张廷玉满朝的门生故吏,权势过大,这自然就容易遭到皇帝的猜忌。

张廷玉也能感觉到这一点,再加上年事已高,已经76岁了,于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上疏告老。结果乾隆帝回他,你是雍正爷钦命配享太庙之人,怎么有这样的待遇还要退休养老,不应该为国家效忠一生吗?这次告老失败。

到了第二年,乾隆帝看张廷玉确实老了,就给他一些优待,如四五天入内廷一次,十天上朝一次。张廷玉感觉到皇帝态度缓和,于是趁机第二次上书请求提前退休,这次乾隆终于批准了。可是张廷玉非常看重配享太庙的荣誉,认为这是可以光宗耀祖的。张廷玉在拜谢皇恩时,请求乾隆帝给他个凭证,保证他死后配享太庙的待遇。这就有点情商忘缴费的意思了,这等于说信不过皇帝。乾隆帝当然非常生气,不过就是忍着没有发作,于是就给了他一首打油诗作为凭证。

本来一切都算顺利解决了,张廷玉也很高兴。可是他小节上又马虎了,得到凭证后,张廷玉派自己儿子入宫谢恩。这下惹得乾隆帝大怒,好你个奴才,这就飘起来了,谢恩都不自己来了。乾隆帝就要写旨申斥张廷玉,当时在场的只有大学士傅恒和协办大学士汪由敦。汪由敦是张廷玉的学生,赶紧给自己老师求情。这一下又让乾隆帝想起来张廷玉曾经推举汪由敦给自己接班,更是怒火中烧,这是明目张胆的结党!

乾隆帝开始动动不动就给张廷玉穿小鞋,把他整得灰头土脸。不过张廷玉死后,乾隆帝到底没有违背老爹雍正帝的意思,还是让他配享太庙,这也让张廷玉成为了清朝唯一享此荣誉的汉臣(姜狼)。

俗语“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是蒲松龄写的一个对联,说一个人是王八并且***。

这幅对联有一个故事,也就是深层意思:古时候某一个朝代的宰相曾投降于敌,名声非常不好。他年迈的时候归隐田园,回到家乡还恬不知耻地为自己建造一座生祠,然后招来许多嘉宾前来居住。

第二天的早上,那座生祠的客堂上挂了一块匾额,横批是“三朝元老”,对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孝忠信礼义廉。这个宰相十分奇怪,不知是何人挂上去的。有人推测这副对联的含义,认为上联正好隐含“忘八”(即“王八”的谐音),下联则隐含“***”。

出自:《三朝元老》

作者:蒲松龄

原文:

某中堂,故明相也。曾降流寇,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 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 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也。”

洪经略南征,凯旋。至金陵,醮荐阵亡将士。有旧门人谒见, 拜已,即呈文艺。洪久厌文事,辞以昏眊。其人云:“但烦坐听, 容某颂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乃故明思宗御制祭洪辽阳死 难文也。读毕,大哭而去。

ng>

扩展资料:

《三朝元老》是清代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出自《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

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

蒲松龄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参考资料:

《三朝元老》-百度百科

禹是如何传位于启的?其中有什么复杂的过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们凭借着自己的人生阅历与智慧,总结出了许多朗朗上口的人生金句与生活感悟,不只适用于生产劳作,而且也适用于人际交往,社会关系呢

?世界各地都存在着贫富差距现象,只不过是贫富差距的大小问题罢了,而“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诠释的正是贫富差距问题。

?豪不过三指的是拥有巨额财富的往往难以保持这样的富裕超过三代,当然这里面的三不是个实数,只是个大概。因为创业难,守业更难,就如同康乾盛世,历经三代至乾隆后开始衰微,他们三代每位帝王的能力不可谓不强,可三代之后还是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末期。从很多家族企业的历史也可以看出来这一结论的普适性。

?而富不过六讲的意思和豪不过三也差不多,只不过这里的富比着豪还是差着等级的。古代江浙一代常出商贾巨富,可是更新迭代也很快,其原因大概不过如此,如果几代人中出现一位败家子的存在,先祖们创下的基业也都将灰飞烟灭。

?穷不过九这句话就很励志了,豪族与巨富多难过三代,六代,而穷却不过九代,这句话听起来似乎仍然不乐观,可是却很合理的阐述了奋斗努力起到的重大作用。试想一下,富有的那些,他们占着先天的资本都难以延续三代,而一无所有,通过努力,九代之后就不会一贫如洗了,而且穷的代数多了,自然这个家族也不一定能够存在了。毕竟憋着一口气,强行打下基业,还是比守成容易的。

五丈原上一老人走进司马懿营中,诸葛亮得知后,为何说:吾命休矣?

《史记》中说尧、舜、禹之间的帝位传承是禅让制,而《古本竹书纪年》则说尧、舜、禹的帝位传承是不择手段的权力斗争,不管是禅让制还是权力斗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禹传位于启的整个过程,就能明白背后的事实。

先说说禹是如何成为舜的接班人的?

尧在位时期,华夏发生了规模空前的大洪水,所有低洼处的土地都被大水淹没,只有海拔较高的山地和丘陵地带没有被水淹,尧帝于是让人推荐能够治水的人,四岳推荐了禹的父亲鲧来治水,尧最初认为鲧违背天命,不能用。

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尧决定同意让鲧治水,鲧不仅是禹的父亲,而且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的儿子,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所以鲧和禹父子俩都是黄帝的正宗子孙,鲧汉水9年时间,仍然没有治好大水。

后来尧帝选择舜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担任摄政之职,舜见鲧治水9年没有成效,于是在羽山诛杀了鲧,算起来舜是禹的杀父仇人,因为鲧无法治理好大洪水,于是被杀,这刑法是不是太过于严厉了?

《山海经 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于羽郊。

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说鲧偷窃了尧帝的息壤来治理洪水,没有经过尧帝的同意,结果被发现,于是尧帝命令祝融在羽山郊外杀死了鲧。这里所谓的息壤是一种可以自动生长的土壤,是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种工具。

这样解释似乎才符合鲧被杀的原因,虽然《山海经》的解释过于神话,但并非没有根据,《尚书》、《天问》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所以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尧去世后,舜就成为天下共主,舜就是五帝中的最后一帝,他仍然要面对治水的难题,于是就让众人推荐可以治水的人才,四岳推荐了鲧的儿子禹来治水,从四岳的推荐来看,在尧帝面前面推荐了禹的父亲鲧,在舜帝面前推荐的禹,可见鲧与禹满足两个条件:1、有威望。2、有能力。

当时还是五帝时代的洪荒时期,能够被四岳推荐的人,必然有着崇高的威望,否则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没有名望的话,别人根本不会知道你是谁,鲧是黄帝的直系后代(曾孙),是颛顼帝的儿子,这个声望绝对不低。

四岳两次都推荐鲧、禹父子,说明他父子两人是有能力的,没有能力的人被推荐上来,也是毫无作为的,更是浪费时间,尧舜二帝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从逻辑上看,鲧治水失败绝非能力问题,而是其他原因。

当四岳推荐禹治水时,舜帝同意了,但禹却推辞了,他想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这些人也具备治水的能力,同时也有威望,契是商王族的祖先,后稷是周王族的祖先,皋陶是黄帝长子少昊的后裔,这些人全部是黄帝后世子孙。

禹为什么要推辞?

很简单,他的父亲鲧因为治水被杀,他能不谨慎吗?禹自己也不想因为治水被杀,只能先推辞,但是舜帝不肯,坚持让他治理,禹没有办法,于是承担起治水的重任,禹用了13年时间,走遍了华夏的山川大地,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敢进入,经历过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终于把大水治好了。

当时整个华夏头等大事就是治水,由于禹治好了大水,所以他的威名迅速传遍天下,舜帝晚年时间,在谈论继承人问题,曾提到了自己的儿子丹朱,是这么说的:

《史记 夏本纪》: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

这话的意思是:舜帝说:你们不要学丹朱那样桀傲骄横,只顾放浪游乐,在无水的陆地上行船,聚众在家里干*乱之事,以致再不能继承帝位。对这种人我绝不会听之任之。

从这一点来看,所谓的禅让制也是要打个引号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德亲兼备,所谓的德就是指道德,所谓的亲就是指血缘,有血缘关系道德又好的人就是第一继承人。

但在《竹书纪年》和《山海经》中提到丹朱,都是以帝来称呼的,然后还有舜囚禁尧的记载:

《古本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如果属实,这说明舜取帝位是通过囚禁尧,以表面上的禅让,实际上的逼迫取得帝位的,而丹朱已经有称帝之实,舜是通过权力斗争取得帝位的,因为在尧的晚年,舜是执政者,是实际权力的掌控人,想要囚禁尧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到了尧的晚年,也面临着禹的独大,禹当时担任司空,负责治水,治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由大禹支配,而且舜还派禹率军攻伐有苗,禹打败了有苗氏,所以禹掌控权力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无论是《史记》还是《竹书纪年》都说舜是把帝位禅让给禹的。

但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是禹逼舜夺取帝位的:

《韩非子 说难》: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另外舜帝去世地点是在鸣条的苍梧山,也就是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的九嶷山,这里远离中原,已经是三苗的地盘了,这一点比较可疑,舜帝怎么会去那么南边的地方?于是有后人就猜测是禹把舜给流放了,但这个没有准确的记载,韩非子的说法是个孤例,而且离夏朝太过久远,《竹书纪年》都没说是禹逼了舜。

舜去世后,禹为舜服孝三年,然后把帝位让给了舜的儿子商均,舜一共有十个儿子,禹的做法也是模仿当年的舜,这说明传位于儿子才是正统,要不然干嘛要让呢,禹躲到了阳城,结果天下诸侯都来朝拜禹,没有朝拜商均,于是禹即帝位。

到了禹的晚年,也要选择继承人了,禹最初选择皋陶为帝位继承人,前面讲过皋陶是黄帝长子少昊的后裔,也是东夷部落的首领,还是尧舜二帝时期的司法长官,更是大禹治水时期的重要助手,皋陶被后世称为中国司法鼻祖,可见皋陶在当时很有影响力。

但明显皋陶的年龄很大,史书上说他活了106年,这多少有些夸张,但从尧帝起他就担任司法长官了,算得上是三朝元老,也就是说禹选择了一个年龄很大的三朝元老担任自己的继承人,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其他的意思?

果然皋陶被选为继承人没多久,皋陶就去世了,于是禹又选择了伯益为帝位继承人,伯益也是黄帝的后裔,还是秦王族的祖先,也是大禹治水时的重要助手,也担任过执政官,禹去世后,伯益就效仿禹把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

结果这一次,伯益的情况与当年禹的情况完全不同,天下诸侯都来朝拜启,没人朝拜伯益,于是伯益就成了光杆司令,反而是启继承了帝位。

为什么伯益与当年大禹的情况不一样呢?

1、父传子的继承方式在当时的重要性超过了禅让制。

这一点文中也多次提到过,从黄帝开始,帝位就是在血缘关系中传承,黄帝把帝位传给自己的长子少昊,少昊又传给了侄子颛顼,颛顼把帝位传给了侄子帝喾,帝喾把帝位传给了儿子帝挚,帝挚把帝位传给了弟弟尧,这都是血缘亲族之间的帝位传承,哪来的禅让制呢?

就算是尧把帝位让给舜,舜反而要推给尧的儿子,这么一做,不是更让人相信帝位是父子相传吗?禹也做了同样的事,包括禹选择的继承人伯益也是,这都说明了父子相传的权力继承是很正常并且很重要的,禅让反正是不正常的。

2、禹选择的继承人伯益明显声望与能力都不如自己的儿子启

伯益已经被选为继承人,并且为禹服丧三年,却不能继承帝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声望和能力不如人吗?如果伯益真有声望和能力的话,他就会像禹一样继承帝位,从这个结果来看,背面的意义就是禹选择的继承人伯益是有问题的。

至少伯益不如启,史书说的道德是一方面,帝位传承到这个时候,父子相承才是正道,权力的斗争是残酷的,或者说禹在去世之前,就把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启,才能让启在帝位之争不会失败,启有权力从一件事就能看出,启在继承帝位的第二年,就率军讨伐同姓的有扈氏,并打败了对方。

这说明启手中是有兵权的,没有兵权如何讨伐不服从的诸侯,如何让天下信服?从这一点来说,伯益是不如启的。

另外,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伯益在启继承帝位的第6年也去世了,这同样说明了伯益的年龄也不小了,禹两次选择的继承人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这是不是能说明禹是有私心的呢?一直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儿子呢?当然这只是基于逻辑的猜测。

回过头来看禹传位于启,这其中有太多的故事没有被记载,帝王之位的传承绝对不是你所看到史书上记载的那样简单,背后暗藏了太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乾隆皇帝为何不准三朝元老张廷玉配享太庙?

我们知道,在三国中后期的时候,诸葛亮多次北伐,与司马懿展开了激烈的军事斗争,在五丈原的时候,这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最后一次对抗了,正是这一次之后,诸葛亮去世了。据说当时,五丈原的一位老人去了司马懿的帐中,诸葛亮在知道了之后就说“吾命休矣”,难道一个老人就可以主宰诸葛亮的生死吗?这是什么情况呢?

这首先得从诸葛亮的激将法说起。

在五丈原的时候,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身体已经是一天不如一天了,所以她决定耗死诸葛亮,等诸葛亮死了再行动。后来诸葛亮干脆送了一件女装给司马懿,来耻笑他像女人一样懦弱。司马懿终于有点愤怒了,于是他就向朝廷请求出战诸葛亮,洗刷耻辱

一个老人辛毗的到来打破了司马懿的

可是司马懿等来的并不是准奏的批文,而是一个拿着黄钺的老人。这个人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在曹魏阵营之中具有很高的威望,就连司马懿都得礼让他三分,更何况他手里拿着黄钺,这个东西就像皇上的尚方宝剑一样。意思就是司马懿无论如何都不能出兵和诸葛亮作战,这一下彻底断了司马懿的念头。

诸葛亮在听到这个事情之后,心中一阵哀叹,正是这个老人的到来,让他失去了最后一次能够打败司马懿的机会,于是他非常地痛苦,发出了“吾命休矣”的哀叹。

太庙在周朝叫“明堂”,“天子布政之宫也”,是帝王发布政令、祭祀先祖、处理“国之大事”的地方,可谓神圣而庄严。因而李白、范仲淹等大家写过《明堂赋》歌颂之。后世叫“太庙”,主要用来供奉帝王先祖的神主(灵位),定期祭祀。大约从晋朝开始,朝廷的大功臣也可以“配享太庙”,死后灵位存放到太庙,与本朝历任皇帝们一起接受祭祀。这对于极其重视“身后之名”的古人来说,当然是至高的礼遇和荣耀。

李白《明堂赋》

清朝雍正皇帝留下遗诏,特别提及了两个人,交代乾隆皇帝这二人死后可以配享太庙。看过电视或者稍微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雍正朝的四大宠臣,分别是张廷玉、田文镜、李卫、鄂尔泰。雍正遗诏点名的只有张廷玉和鄂尔泰。鄂尔泰是旗人,在雍正年间立有大功,乾隆十年病故,乾隆皇帝亲临丧事,将他配享太庙。

到张廷玉这里,他生前却被乾隆皇帝明确告知,死后不能配享太庙。乾隆二十年(1755年),84岁的张廷玉在凄凉中死去。但张廷玉一生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一来为了雍正遗命,二来为了顾及影响,乾隆皇帝还是允许张廷玉配入太庙。虽然这可以告慰张廷玉的儿孙,但乾隆皇帝在张廷玉生前似乎刻薄了点,害得他死不瞑目。张廷玉怎么就得罪了乾隆呢?一起简单回顾。

武则天时期的明堂

张廷玉是大学士张英之子,康雍乾三朝元老。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个品学兼优的人才,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在康熙晚年熬到了刑部侍郎(清代从二品)。雍正皇帝接班后,认为张廷玉处事公平谨慎,很是欣赏。雍正元年(1723年),“上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一年内,又让他兼任了翰林院掌院学士(院长),调到户部当了尚书(从一品)。

户部尚书掌管全国户籍、田亩、赋税等,相当于财政部长,这官升得太快了。张廷玉虽是***,却是雍正皇帝最倚重的朝臣,“廷玉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就是说张廷玉机敏干练、虑事周密,而且稳重勤恳。雍正是出了名的勤政皇帝,很想有所作为,任内大刀阔斧改革,张廷玉这样的人才自然备受器重。

雍正八年(1730年),因战事需要设立了清朝大名鼎鼎的军机处,张廷玉与雍正的弟弟允详一道在军机处办事,军机处的奏章制度等,就是张廷玉一手制订的。这时张廷玉已经做到了地位最尊荣的保和殿大学士(相当于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还身兼户部、吏部一把手,可谓权倾朝野。

张廷玉剧照

雍正皇帝念及张廷玉劳苦功高,对他也很够意思,又是给他各种赏赐,又是给他封妻荫子的世袭爵位。雍正十一年(1733年),皇帝下特旨让张廷玉带着父亲的神主回乡祭拜,赐给他貂皮、人参、内务府书籍等,外加一万两白银以供用度。关键这些东西全是雍正皇帝从“内帑(tǎng)”中拿出的,也就是皇帝的私人财产,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张廷玉的厚爱。这还只是正史的记载,清代别杂史中,君臣二人可谓感情深厚,有事分别几天,皇帝就要写信问候张廷玉。

张廷玉在雍正一朝,提出了改良刑部、户部等弊端的合理建议,朝廷全盘通过。可以说张廷玉的进言,雍正无有不从。从大处来说,这些措施惠及了千万百姓。

雍正剧照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代最勤政的皇帝去世,病重时候任命张廷玉与鄂尔泰同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皇帝。

综合史料分析,新皇帝大概与张廷玉有点合不来。张廷玉跟雍正打交道惯了,说话比较直爽,固执也是免不了的,估计越老越严重(60多岁了),乾隆不吃这一套。张廷玉先是与鄂尔泰逐渐有了龃龉,后来发展为同在朝堂竟然整天不说话。两个倔老头让乾隆很无奈。鄂尔泰死后,乾隆让军机大臣讷亲接替他的职务,因为在朝堂上谁站前面谁站后面的问题,讷亲与张廷玉也互不服气。但这不过是场面尴尬而已,事态并没闹大。

乾隆皇帝做法也令人纳闷。提拔他人与张廷玉分庭抗礼,对他也不甚“待见”,又不准他退休。张廷玉走路已经颤颤巍巍,后来乾隆皇帝特许他“不必向早入朝,炎暑风雪无强入”,不用一大早签到,刮风下雨就在家休息。乾隆十三年(1748年),张廷玉已经七十七岁了,老迈多病,请求退休。此前已经让儿子替他在“南书房”值班。可是乾隆的答复是,不允许。

相关剧照

君臣二人的对话很有意思。乾隆说,你身受两朝厚恩,又有我父皇遗命准许你配享太庙,哪有入太庙的元老重臣退休的?张廷玉就说了,宋、明以来,就有这样的先例(比如刘伯温)。古人七十悬车(退休),都是有根据的。乾隆反驳说,不对,凡事都要见机而行。你说的那些人,达不到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古代还有朝廷允许八十岁的人拄拐杖上朝的规定呢。诸葛亮鞠躬尽瘁,没提过退休吧?

话说到这份上了,张廷玉就应该收声。可他并没有,而是表现出了一个“杠精”特质,继续与乾隆辩论。说诸葛亮是三军统帅,我只是个太平年代的文臣而已。乾隆也是杠精,反驳说,这话也不对。古代的贤臣,易地而处都是一样的,以天下大事为重,不会因为困难就推卸责任,在太平年代也不会贪图安逸。不光俺爷爷、俺爹对你很好,这十几年来俺也待你不薄,你这样不妥吧?再说我不忍心让你离开朝廷,你就忍心离我而去吗?张廷玉欲言又止,终于不敢再杠下去。

这次小争论,毫无疑问又砍掉了几点乾隆皇帝对张廷玉的印象分。

相关剧照

但张廷玉的身体真顶不住了,第二年又请求退休。乾隆皇帝看他老态龙钟的样子,无奈就应允了。不料张廷玉这时可能犯糊涂了,担心乾隆对他不满,竟然说,先皇答应让老臣死后配享太庙,但陛下又不希望我退休,请陛下亲口许诺配享太庙的事不会更改。

乾隆一听很不高兴,不好发作,只得写了手诏给张廷玉,表示会遵守诺言。第二天张廷玉派儿子去叩谢乾隆。乾隆更加不爽,他怎么不亲自来?派人批评张廷玉。于是朝臣们都知道了张廷玉请求配享太庙的事,纷纷向乾隆进言,撤销他的资格。乾隆气呼呼地命令剥夺张廷玉的爵位,仅以大学士的身份退休,但没有剥夺他配享太庙的资格。如果君臣二人的不愉快到此为止,张廷玉就可以安享余年了,可后来变故陡生。

相关

又过一年(1750年),乾隆的长子生病死了,所有朝臣都出席葬礼,张廷玉也从安徽桐城老家赶来。初祭仪式刚结束,张廷玉就请求回南方。这一下乾隆皇帝怒不可遏,问他说,你觉得你还好意思配享太庙吗?张廷玉惊惧万分,说不出话来。第二天,乾隆下旨,撤销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并追回往年赏赐给他的所有财物。

于是张廷玉拖着年迈之躯,黯然返乡。这个快八十岁的老人,为朝廷呕心沥血一辈子,因为一点小过错,导致了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变为泡影。可以想见他回乡路上的悲凉和落寞。张廷玉在哀愁失意中又度过五个寒暑,乾隆二十年(1755年),这位三朝老臣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乾隆皇帝大概为了安抚***朝臣的情绪,又下诏让张廷玉的神主进了太庙。张廷玉还能不能感知到,这就难说了。如果乾隆当年不要那么决绝,这个老人可能还要多活几年,或者起码活得开心一点。

安徽桐城张廷玉墓

张廷玉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大臣。笔者认为,这毫不奇怪,因为雍正皇帝也只有一个。田文镜和李卫也都是雍正的宠臣,为什么只有张廷玉获此殊荣?田文镜为官有问题就不说了,李卫虽然一辈子尊荣,从发迹和才能来看,与张廷玉还是有差距的。雍正自然分得清什么是近臣,什么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田文镜与李卫对皇帝的态度,也跟张廷玉有着微妙区别,张廷玉的腰板挺得更直。

相比起来,乾隆对***朝臣比较刻薄,戒备心甚重。再说张廷玉在皇子葬礼后的举止,当然不对,但他一个行将就木的昏瞀老人,言行不得体也在所难免,乾隆似乎有点小家子气。

古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很符合张廷玉的际遇,不管什么原因,晚年没能跟乾隆皇帝维持好关系,以致郁郁而终。对乾隆来说,这个成语一样意有所指,因一件小事大动肝火,让张廷玉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