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亡固存,国之利也,推亡固存和救亡图存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7-17 0
  1. 儒家义利观:“因义得利”与“以义求利”有何不同
  2. 存开头的成语
  3. 庄子陪葬文言文翻译
  4. 孔子游国翻译文言文
  5. 蜀汉的来亡是谁的过失?
  6. 两晋十六国风云录:前燕慕容恪(十六国)
  7. 带有固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

讲历史~~,就必说起源.

公元前400,000 北京周口店猿人(1923年发现) ,追本溯源, 这个目前被我们命名叫

周口店猿人的直立行走动物

推亡固存,国之利也,推亡固存和救亡图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是考古史上的一大迷题,传说曾经发现一个猿人头骨,但是后来消失了

从古代的认识角度来看吧

当然了目前大家一般都认为这就是我华夏文化的始主了

现在整理个年表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黄帝

先天五帝:

儒家: 中央黄帝含枢纽 东方青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赤熛弩

西方白帝白招拒 北方黑帝叶光纪

道教: 五灵五老天君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一炁天君

后天五帝(不同说法)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说法不一定,很多人其实引用道教的说法,但毕竟在道教里这些先人都是神了

可见农业大国,古以有之。

夏朝 (公元前2200-前1766,计435年)

对于夏存在与否,我们是华夏子孙,当然都认为他存在,但是世界史学界并不承认

当然了就如同,我们也一样不认可亚特兰底斯 ,亚特兰底斯,神话都不算

禹就把防风氏斩了,出乎意料 ,也震慑住了很多部落首领 ,当时禹已经有了家天下的

想法

他已经不想禅让了,这就是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的有力佐证

禹 (在位45年)

启是夏朝第一任国王(也有人认为是第二任)。

姓姒,大禹姒文命的儿子,母亲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仲

康。

按照《竹书纪年》,启在位39年,78歳驾崩。

相传禹本来要按照禅让制传给伯益,禹死后伯益未受王位,要让启作国王。

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所以启即位。

不过按照《竹书纪年》,伯益实际有即位,启杀死伯益夺位。

禹禅让的说法

这里的资料取的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禹令启杀伯益而立威天下

启在位时因有扈氏不服,在甘战胜有扈氏。开战前在六卿之前发表「甘誓」,这个「甘

誓」虽然收录《尚书》,

可是是否真的为启所作,学者持存疑的态度,据说有扈氏支持伯益。启战胜后大会各部

落首领,最终建立了

自己的统治地位。王位世袭制(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由此确立。史称:“禹传子,家天

下”,直至清朝灭亡。

家天下从此开始

太康 (29)

仲康是夏朝第四任国王。启的孩子,太康的弟弟。 因为兄太康未归而即位,一说强迫

太康让位。

在位时因为羲氏及和氏沉溺于酒色,废除羲氏及和氏任职的天文官,历法变得混乱,因

此名为胤的人

(一说胤国国君)前来进攻。

上面的那种禹令启杀伯益而立威天下的一个佐证就是仲康迫太康让位,说这是家族遗传

,当然这个说法很

牵强 , 我也不知道对不对

杼 (17) 予是夏朝第七任国王。 少康之子,槐的父亲。名字一作杼。 依据竹书纪

年,起初都城在居原,

后来移至老丘。另外,据说东征后获得九尾狐。在他统治时,夏朝进入鼎盛

槐是夏朝第八任国王。名字一作芬,按照竹书纪年在位44年。 予之子,芒的父亲。

据说即位第3年,九夷(畎夷 干夷 方夷 黄夷 白夷 赤夷 玄夷 风夷 阳夷)来访。

统治时期夏朝仍然很强盛。

------九夷(畎夷 干夷 方夷 黄夷 白夷 赤夷 玄夷 风夷 阳夷)

芒是夏朝第九任国王。槐之子,泄的父亲。名字一作荒,按照竹书纪年在位59年。

泄是中国夏朝第十任国王。前任国王芒的儿子,后任国王不降及扃的父亲。按照竹书纪

年在位21年。

他在位时期夏朝国势日衰。

不降是夏朝第十一任国王。泄之子,孔甲的父亲。扃的哥哥。名字一作降。按照竹书纪

年在位19年。

扃是夏朝第十二任国王。泄之子,廑的父亲。不降的弟弟。名字一作胤甲。 都城在西

河。

据说即位后天空中妖光连续出现十天。

廑是夏朝第十三任国王,一作胤甲。扃之子。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他在位末期时气

候异变,

天空中突然发生出现十个太阳的怪现像,而廑也就在该年驾崩。 十个太阳的怪现像

怎么看都象玄幻

孔甲,夏朝的国王,是不降的儿子、扃的侄子。由于扃的儿子廑继位后病死,所以由他

接任。

他在位31年。相传是一个暴君,喜欢自扮鬼神,因此诸侯都离去。

到这里,国君已经开始不正常了

这是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先兆

皋是中国夏朝的第十五任国王。前任国王孔甲的儿子。

桀,中国夏朝第十七任君主,亦是最后一任君主,名履癸,发之子,另一说皋之子。后

世的文献将他描述成一个暴君:他宠信王后妺喜,对政事不闻不问之余,还大量残杀忠

良。结果商汤起兵,〈汤誓〉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于是桀逃到鸣条(今山西

安邑);在鸣条之战,桀战败,夏朝就此灭亡。以后,他被流放至南巢(今安徽省巢县

)。桀临死前说:“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我悔恨不在夏台杀商汤,否则我

今日就不会到这个地步。),不久病死,后世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

桀,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暴君了

为什么桀纣都是宠幸美女的?

是不是一种偏见,不得而知了 我也觉得美女有什么错呢?

商朝 (公元前1766-前1122,计554年)

汤(?—前1588年)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儒家推崇的上古圣王之

一,

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中国国王。

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

原商族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

积极治国,准备灭夏。 当时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

,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

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战争,无敌于天下

,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氏的反叛,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

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

史称“商汤革命”。汤建立商朝后,对

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

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说汤的继任者之前要说个巨牛

仲虺

乱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国之利也

这是最早的扩张主义者

卜丙(卜辞)亦称外丙(史记)、外壬,姓子名胜,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据史记所

记载,

他是成汤之子,太丁之弟,在位三年,是商朝第二位国王;而根据对甲骨文的考证,他

是商朝第三位国王。

亡者侮之 怎么理解?

推翻行亡道之国 ,目前找到的资料是这么解释的 ,但是貌似是孤证

中壬亦称仲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外丙

之弟,在位四年。

商太宗太甲(?年—前1557年),姓子,名曰至。是商朝第四位国王(前1579年—前

1557年在位),在位23年,是商汤的孙子。

提到太甲,就要说伊尹了

伊尹作为开国功臣,出身是个厨师

伊尹(前1648年—前1549年),中国商朝初年着名丞相、政治家,尹是右相之意。他本

是有莘氏的陪嫁奴隶。

太甲即位时昏庸无能,他软硬皆施,把太甲流放到桐达三年之久(《竹书纪年》记载为

七年)

并摄政管治国家。直到太甲后悔了,才把他迎回继续执政,使太甲变成了一位圣君。

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馀年,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沃

丁八年(前1549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

旁,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

这也算一代明相吧 ,把国王都流放了 但是,可以看出,他当时可谓在商一言九鼎的

人物,

和后来朝代中的顾问型的丞相是两个极端

当时 的社会 流放 国王 有可能吗 ? 或者 换个说法 `` 窃以为 流放 是不是

太 过了 ?

还有太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庙号的帝王

太甲庙号为太宗

商的等级还不是很森严

沃丁亦称羌丁,姓子名绚,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太甲之子,太丁之孙。沃丁继

父太甲即位,在位期间,辅政功臣伊尹去世。沃丁死后,由弟太庚即位

大庚误称小庚,又作太庚,姓子名辩,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

子。继沃丁而即位,他死后子小甲继位。

商时期 即位并不是后来的父死子继 直系亲属都有继承大统的权利 基本这个时代没

有儿皇帝 都是成年人即位

这个时候的臣和君的关系

臣更多的象部队的参谋,可以言利弊,直刺君王之不是 当然伊尹这样的恐怕是历史上

最独特的特例了

诸葛亮或许有得比 但是诸葛亮也只不过直言后主之不是,不敢放逐后主

小甲,姓子名高,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一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大庚之弟。

小甲在位时,

商代都于毫,他死了之后,弟雍己继立。

雍己,姓子名密,是中国商朝的第八任国王,前任国王小甲之弟,定都于毫,他在位时

商朝逐渐衰落,

诸侯不来朝,雍己死后,由弟太戊继任,根据《竹书纪年》,他共在位12年。

毫——商代故都。今河南商丘东南为南毫,商丘以北为北毫,偃师以西为西毫。

商中宗太戊,姓子,生卒年不详,商朝第九位国王,前任国王雍己弟。据说在位七十五

年。

他在位时,举贤人尹陟、巫咸为丞相,天下大治,诸侯归附。太戊庙号是中宗。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姓子名发,太戊,前任国王中丁之弟,是商朝第十一

任的国王。

河亶甲,在甲骨文中作戋甲,姓子名整,外壬之弟,商朝第十二任国王。在位时商朝再

度衰落。

他把国都由嚣迁往相,在位期间曾讨伐蓝夷、班方等外族,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在

位共九年。

河亶甲时商朝迁都了

雍己,姓子名密

祖乙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为河亶甲之子。(但甲骨文记载他

是仲丁之子)

他在位时商朝再度兴盛。《竹书纪年》记载他在位十九年,庙号为中宗。他在位期间,

将国都由相迁至耿,

后又迁都于庇。 两次迁都,原因都不明,史料上也无记载

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 因为商朝一直在黄河流域 而黄河流域泛滥是很严重的

雍己,姓子名密非周之先祖 商的姓氏是子姓 他的上任已经迁都 周先祖本商之臣

祖辛,姓子名旦,中国商朝的第十五位国王。前国王祖乙之子,其首都在庇,根据《

竹书纪年》记载,

他在位14年。,死后由弟沃甲即位

沃甲,在甲骨文中作羌甲,《竹书纪年》作开甲,姓子名逾,是中国商朝的第十六任国

王,帝乙之子,

前任国王祖辛之弟,在位时定都于庇,在位5年,死后由侄祖丁即位。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中国商朝第17位国王。祖辛之子,前任国王沃甲

之侄,

根据《竹书纪年》,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死后由侄子南庚即位。

南庚,一作南康,姓子名更,中国商朝第十八位国王。沃甲之子,前任国王祖丁之侄,

在位共六年,期间将国都由庇迁都至奄,死后由祖丁之子阳甲即位。

黄河又泛滥了~~ 多灾多难的商

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的第十九位国王,前任国王祖丁之子,

后任国王盘庚之兄,定都于奄,在位共四年,曾西征丹山戎,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

,诸候不朝。

商的神奇就在这里了 三衰而三起

盘庚为汤之九代孙,商朝第20位国王,在位28年。曾从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

河南安阳西北)。

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继续“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故他

死后,“百姓思盘庚”,乃作盘庚三篇,即保存在今文《尚书》中的《盘庚》三篇。

黄河又泛滥了

盘庚迁都 前1300

这个有种说法是后商 从公元前1300年开始算后商

小辛,姓子名颂,,中国商朝的第21任国王,前任国王盘庚之弟。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

,人民开始怀念盘庚的治理。他定都于殷,根据《竹书纪年》记载,他在位共3年。死

后由其弟小乙继任。

商再度衰落

小乙,姓子名敛,是中国商朝第22任国王。前任国王小辛之弟,首都设在殷,《竹书纪

年》记载他在位十年,死后由儿子武丁即位。

姓子,名昭,是中国商朝的第23位国王(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庙号为高宗。

他是商朝国王盘庚的侄子,父亲是商王小乙。他在位时期,曾攻打鬼方,并任用贤臣傅

说为相,妻子妇好为将军,商朝最强盛,史称“武丁中兴”。

这是商的第3起 3衰而3起 绝无仅有的朝代

祖庚又称且庚,姓子名跃(一作曜),中国商朝第25任国王,前任国王武丁之子,定都

于殷,遵武丁为高宗,据《竹书纪年》,在位共十一年,死后由弟祖甲即位。

商朝历代国王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

乙—祖辛—沃甲

—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

丁—帝乙—商纣

祖甲,又称作且甲或帝甲,姓子名载,是中国商朝第26位国王,前任国王祖庚之弟。《

史记》称他在位时荒*无度,商朝再度衰落。《竹书纪年》记载他在位三十三年,曾征

伐西戎,

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但晚期加重繁苛的刑法,造成商朝衰弱。

廪辛,另作冯辛(《竹书纪年》) 姓子名先,是中国商朝第27任国王,前任国王祖甲

之子。首都在殷,

《竹书纪年》记载他在位四年。他死后由弟庚丁即位。

庚丁,在甲骨文中又称康丁、康祖丁或康且丁,姓子名嚣,,是中国商朝第28位国王。

祖甲之子,

前任国王廪辛之弟,定都于殷,在位八年,死后由子武乙即位。

武乙,姓子名瞿,庚丁之子,商朝国王,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一说在位4年)。

大家注意,神人出现了 这是极品皇帝

武乙狂傲,暴虐无道。他甚至想和上天一争长短。武乙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他为

天神,跟他下棋,

一名史官代“天神”和他下子,欲和天神一决胜败,结果天神连输了三局,他便认定

天神无能,

于是用刑戮加以侮辱。 他又命左右用皮革制作了一个囊袋,里面盛满血,悬吊于空中

,拉满弓,仰天射它

,说这是“射天”。

这大概就是历史上最早的神经病病例吧 ,当年读到这里,感慨万千也。原来不

是现代人的专利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认为他是最早的马教份子,无知者无畏嘛

有一天,武乙到黄河和渭水之间去打猎,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武乙遭暴雷

震击而死。

死都死的这么帅

诡异的波澜壮阔而又短暂辉煌的一生 在位4年,可以理解为天诛了

太丁(前1112—前1102

帝乙,姓子名羡,中国商朝第29代国王。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

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

九牛之威,

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

是忘国之君

受辛谥曰:“纣”(前1075—前1046)

这个有不了解的可以翻翻封神榜

天下谓之纣

忍不住拉太史公出来垫个场《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

过人,手格猛兽;

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囚禁西伯侯姬昌于里 西伯侯姬昌 周的太祖

不过,有观点认为,很多对帝辛的反面评价存在历史上的递增性。先秦文献对他的指责

并不很多,

甚至许多文献称赞纣王聪颖勇武、才华横溢,是难得的英主,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各

种各样对他不利的指责越来越多。子贡也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

恶居下流,

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很有道理的。

可见历史还是人写成的 但是我们还是习惯把纣看成一个伟大的暴君 自焚的先驱者

总结一下夏商吧

惯把这两个朝代放在一起

商朝 (公元前1766-前1122,计554年)

总结一下夏商

第一,在疆土方面,夏商周凭借自己正统的地位和强大的武装,取分封、

册命和武力征服的手段,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初步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活动疆域

,密

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第二,在经济上,生产工具从骨器、蚌器、石器发展到铸造完美的青铜器;农业生产得

到较大的发展,

从仅有少量的剩余到“千斯仓”、“千斯箱”的储备;商品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形成以都邑为中心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市场及比较统一的货币,使社会生活有了较大的发

展。

第三,在政治上,确立了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以宗法制

度为主体,

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

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

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这种宗法和等 级制度长期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

第四,在思想领域,形成宗教神学思想体系,将天说成是自然与社会的主宰,以证明王

权神授,论证自己的统治是合理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并且利用宗教观念来配合暴力统

治;同时,根据宗教祭祀仪式演化出“礼”,作为制度、思想、行为的规范,逐步发展

成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第五

,在行政管理上,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以王为首、分封诸侯的贵族政体;

建立了一套以中央为内服官(在王国直接统治区内为王室服务的官)、以地方为外服官

(在王国直接统治区外分封的诸侯和为诸侯服务的官)的内外服官体系;建立了适合

隶制国家特点的,有关培养、选拔、任免、爵命等级和退休养老等方面的官员管理制度

。凡此种种,对后世行政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有着深远的

影响。

这一段有点长 都是比较官方的说法 但是至少不偏不倚 一定的借鉴性

其实夏商仍然有很大部分上沿袭了部族制,和后面的君主制有很大的区别 没有达到六

合八荒皆王土的程度

很多诸侯过仍然有相当大的权利 上缴中央的赋税也很少 类似联邦的政体

要朝见陛下 不象以前纯部族的年代,出了事大家才出来喝个茶,谈谈问题

儒家义利观:“因义得利”与“以义求利”有何不同

陛下诞膺宝历,思致理平,虽好贤之心,有逾于前哲,而得人之盛,未迨于往时。盖由赏鉴独任于圣聪,搜择颇难于公举,仍启登延之路,罕施练核之方。遂使先进者渐益凋讹,后来者不相接续,施一令则谤沮互起,用一人则疮磐立成。此乃失于选才太精,制法不一之患也。则天举用之法,伤易而得人;陛下慎拣之规,太精而失士。陛下选任宰相,必异于庶官;精择长官,必愈于末品。及至宰相献规,长吏荐士,陛下即但纳横议,不稽始谋。是乃任以重者轻其言,待以轻者重其事,且又不辨所毁之虚实,不校所试之短长。人之多言,何所不至,是将使人无所措其手足,岂独选任之道失其端而已乎!

上虽嘉其所陈,长官荐士之诏,竟追寝之。

国朝旧制,吏部选人,每年调集。自乾元已后,属宿兵于野。岁或凶荒,遂三年一置选。由是选人停拥,其数猥多,文书不接,真伪难辨,吏缘为奸,注授乖滥,而有十年不得调者。贽奏吏部分内外官员为三分,计阙集人,每年置选。故选司之弊,十去七八,天下称之。

贽与贾耽、卢迈、赵憬同知政事,百司有所申覆,皆更让不言可否。旧例,宰臣当旬,秉笔决事,每十日一易,贽请准故事,令秉笔者以应之。又以河陇陷蕃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皆河南、江淮诸镇之军也,更番往来,疲于戍役。贽以中原之兵,不习边事,及扞虏战贼,多有败衄,又苦边将名目太多,诸军统制不一,缓急无以应敌,乃上疏论其事曰:

臣历观前代书史,皆谓镇抚四夷,宰相之任,不揆闇劣,屡敢上言。诚以备边御戎,国家之重事;理兵足食,备御之大经。兵不治则无可用之师,食不足则无可固之地。理兵在制置得所,足食在敛导有方。陛下幸听愚言,先务积谷,人无加赋,官不费财,坐致边储,数逾百万。诸镇收籴,今已向终,分贮军城,用防艰急,纵有寇戎之患,必无乏绝之忧。守此成规,以为永制,常收冗费,益赡边农,则更经二年,可积十万人三岁之粮矣。足食之原粗立,理兵之术未精,敢议筹量,庶备择。

伏以戎狄为患,自古有之,其于制御之方,得失之论,备存史籍,可得而言。大抵尊即序者,则曰"非德无以化要荒",曾莫知威不立,则德不能驯也。乐武威者,则曰"非兵无以服凶犷",曾莫知德不修,则兵不可恃也。务和亲者,则曰"要结可以睦邻好",曾莫知我结之而彼复解也。美长城者,则曰"设险可以固邦国而扞寇仇",曾莫知力不足,兵不堪,则险之不能有也。尚薄伐者,则曰"驱遏可以禁侵暴而省征徭,"曾莫知兵不锐,垒不完,则遏之不能胜,驱之不能去也。议边之要,略尽于斯,虽互相讥评,然各有偏驳。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是由执常理以御其不常之势,徇所见而昧于所遇之时。

夫中夏有盛衰,夷狄有强弱,事机有利害,措置有安危,故无必定之规,亦无长胜之法。夏后以序戎而圣化茂,古公以避狄而王业兴;周城朔方而猃狁攘,秦筑临洮而宗社覆;汉武讨匈奴而贻悔,太宗征突厥而致安;文、景约和亲而不能弭患于当年,宣、元弘抚纳而足以保宁于累叶。盖以中夏之盛衰异势,夷狄之强弱异时,事机之利害异情,措置之安危异便。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形变不同,胡可专一!

夫以中国强盛,夷狄衰微,而能屈膝称臣,归心受制,拒之则阻其向化,威之则类于杀降,安得不存而抚之,即而序之也?又如中国强盛,夷狄衰微,而尚弃信奸盟,蔑恩肆毒,谕之不变,责之不惩,安得不取乱推亡,息人固境也?其有遇中国丧亡之弊,当夷狄强盛之时,图之则彼衅未萌,御之则我力不足,安得不卑词降礼,约好通和,啖之以亲,纾其交祸?纵不必信,且无大侵,虽非御戎之善经,盖时事亦有不得已也。傥或夷夏之势,强弱适同,抚之不宁,威之不靖;力足以自保,不足以出攻,得不设险以固军,训师以待寇,来则薄伐以遏其深入,去则攘斥而戒于远追?虽为安边之令图,盖势力亦有不得不然也。故夏之即序,周之于攘,太宗之翦乱,皆乘其时而善用其势也。古公之避狄,文、景之和亲,神尧之降礼,皆顺其时而不失其称也。秦皇之长城,汉武之穷讨,皆知其事而不度其时者也。向若遇孔炽之势,行即序之方,则见侮而不从矣!乘可取之资,怀畏避之志,则失机而养寇矣!有攘却之力,用和亲之谋,则示弱而劳费矣!当降屈之时,务翦伐之略,则召祸而危殆矣!故曰: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是无必定之规,亦无长胜之法,得失著效,不其然欤!至于察安危之大情,计成败之大数,百代之不变易者,盖有之矣。其要在于失人肆欲则必蹶,任人从众则必全,此乃古今所同,而物理之所壹也。

国家自禄山构乱、河陇用兵以来,肃宗中兴,撤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难。于是吐蕃乘衅,吞噬无厌;回纥矜功,凭陵亦甚。中国不遑振旅,四十余年。使伤耗遗氓,竭力蚕织,西输贿币,北偿马资,尚不足塞其烦言,满其骄志。复乃远征士马,列戍疆陲,犹不能遏其奔冲,止其侵侮。小入则驱略黎庶,深入则震惊邦畿。时有议安边策者,多务于所难而忽于所易,勉于所短而略于所长。遂使所易所长者,行之而其要不精;所难所短者,图之而其功靡就。忧患未弭,职斯之由。

夫制敌行师,必量事势,势有难易,事有先后。力大而敌脆,则先其所难,是谓夺人之心,暂劳而永逸者也;力寡而敌坚,则先其所易,是谓固国之本,观衅而后动者也。顷属多故,人劳未瘳,而欲广发师徒,深践寇境,复其侵地,攻其坚城,前有胜负未必之虞,后有馈运不继之患。傥或挠败,适所以启戎心而挫国威,以此为安边之谋,可谓不量事势而务于所难矣!

天之授者,有分事,无全功;地之产者,有物宜,无兼利。是以五方之俗,长短各殊。长者不可逾,短者不可企;勉所短而敌其所长必殆,用所长而乘其所短必安。强者,乃以水草为邑居,以射猎供饮茹,多马而尤便驰突,轻生而不耻败亡,此戎狄之所长也。戎狄之所长,乃中国之所短;而欲益兵蒐乘,角力争驱,交锋原野之间,决命寻常之内,以此为御寇之术,可谓勉所短而校其所长矣!务所难,勉所短,劳费百倍,终于无成。虽果成之,不挫则废,岂不以越天授而违地产,亏时势以反物宜者哉!

将欲去危就安,息费从省,在慎守所易,精用所长而已。若乃择将吏以抚宁众庶,修纪律以训齐师徒,耀德以佐威,能迩以柔远;禁侵抄之暴以彰吾信,抑攻取之议以安戎心;彼求和则善待而勿与结盟,彼为寇则严备而不务报复,此当今之所易也。贱力而贵智,恶杀而好生,轻利而重人,忍小以全大,安其居而后动,俟其时而后行。是以修封疆,守要害,堑蹊隧,垒军营,谨禁防,明斥候,务农以足食,练卒以蓄威,非万全不谋,非百克不斗。寇小至则张声势以遏其入,寇大至则谋其人以邀其归;据险以乘之,多方以误之。使其勇无所加,众无所用;掠则靡获,攻则不能;进有腹背受敌之虞,退有首尾难救之患,所谓乘其弊,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中国之所长也。我之所长,乃戎狄之所短;我之所易,乃戎狄之所难。以长制短,则用力寡而见功多;以易敌难,则财不匮而事速就。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钅尊授寇者也!今则皆务之矣,犹且守封未固,寇戎未惩者,其病在于谋无定用,众无适从。所任不必才,才者不必任;所闻不必实,实者不必闻;所信不必诚,诚者不必信;所行不必当,当者未必行。故令措置乖方,课责亏度;财匮于兵众,力分于将多,怨生于不均,机失于遥制。臣请为陛下粗陈六者之失,惟明主慎听而熟察之:

臣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欲胜其敌,必先练其兵。练兵之中,所用复异。用之于救急,则权以纾难;用之于暂敌,则缓以应机。故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谋有奇诡,而不徇众情。进退死生,唯将所命,此所谓攻讨之兵也!用之于屯戍,则事资可久;势异从权,非物理所惬不宁,非人情所欲不固。夫人情者,利焉则劝,习焉则安,保亲戚则乐生,顾家业则忘死,故可以理术驭,不可以法制驱,此所谓镇守之兵也。夫欲备封疆,御戎狄,非一朝一夕之事,固当选镇守之兵以置焉。古之善选置者,必量其性习,辨其土宜,察其伎能,知其欲恶。用其力而不违其性,齐其俗而不易其宜;引其善而不责其所不能,禁其非而不处其所不欲。而又类其纪伍,安其室家,然后能使之乐其居,定其志,奋其气势,结其恩情。抚之以惠,则感而不骄;临之以威,则肃而不怨。靡督课而人自为用,弛禁防而众自不携。故出则足兵,居则足食,守则固,战则强。其术无他,便于人情而已矣!今者散征士卒,分戍边陲,更代往来,以为守备。是则不量性习,不辨土宜,邀其所不能,强其所不欲。求广其数而不考其用,将致其力而不察其情,斯可以为羽卫之仪,而无益于备御之实也。何者?穷边之地,千里萧条,寒风裂肤,惊沙惨目;与豺狼为邻伍,以战斗为嬉游;昼则荷戈而耕,夜则倚烽而觇;日有剽害之虑,永无休暇之娱,地恶人勤,于斯为甚!自非生于其域,习于其风,幼而睹焉,长而安焉,不见乐土而迁焉,则罕能宁其居而狎其敌也。关东之地,百物阜殷,从军之徒,尤被优养。惯于温饱,狎于欢康,比诸边隅,若异天地。闻绝塞荒陬之苦,则辛酸动容;聆强蕃劲虏之名,则慑骇夺气。而乃使之去亲族,舍园庐,甘其所辛酸,抗其所慑骇,将冀为用,不亦疏乎!矧又有休代之期,无统帅之驭,资奉若骄子,姑息如倩人,进不邀之以成功,退不处之以严宪。其来也咸负得色,其止也莫有固心,屈指计归,张颐待饲。徼幸者犹患还期之赊缓,常念戎丑之充斥;王师挫伤,则将乘其乱离,布路东溃,情志且尔,得之奚为?平居则殚耗资储以奉浮冗之众,临难则拔弃城镇以摇远近之心,其弊岂惟无益哉!固亦将有所挠也。复有抵犯刑禁,谪徙军城,意欲增户实边,兼令展效自赎。既是无良之类,且加怀土之情,思乱幸灾,又甚戍卒。适足烦于防卫,谅无望于功庸,虽前代时或行之,固非良算之可遵者也。复有拥旄之帅,身不临边,但分偏师,俾守疆场。大抵军中壮锐,元戎例选自随,委其疲羸,乃配诸镇。节将既居内地,精兵祗备纪纲,遂令守要御冲,常在寡弱之辈。寇戎每至,乃势不支,入垒者才足闭关,在野者悉遭劫执,恣其芟蹂,尽其搜驱。比及都府闻知,虏已克获旋返。且安边之本,所切在兵,理兵若斯,可谓措置乖方矣!

夫赏以存劝,罚以示惩,劝以懋有庸,惩以威不恪。故赏罚之于驭众也,犹绳墨之于曲直,权衡之揣重轻,輗軏之所以行车,衔勒之所以服马也。驭众而不用赏罚,则善恶相混而能否莫殊;用之而不当功过,则奸妄宠荣而忠实摈抑。夫如是,若聪明可炫,律度无章,则用与不用,其弊一也。自顷权移于下,柄失于朝,将之号令,既鲜克行之于军,国之典章,又不能施之于将,务相遵养,苟度岁时。欲赏一有功,翻虑无功者反侧;欲罚一有罪,复虑同恶者忧虞。罪以隐忍而不彰,功以嫌疑而不赏,姑息之道,乃至于斯。故使忘身效节者,获诮于等夷;率众先登者,取怨于士卒;偾军蹙国者,不怀于愧畏;缓救失期者,自以为智能。褒贬既阙而不行,称毁复纷然相乱,人虽欲善,谁为言之?况又公忠者,直己而不求于人,反罹困厄;败挠者,行私而苟媚于众,例获优崇。此义士所以痛心,勇夫所以解体也。又有遇敌而所守不固,陈谋而其效靡成;将帅则以资粮不足为词,有司复以供给无阙为解。既相执证,理合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措理者吞声而靡诉,诬善者罔上而不惭。驭众若斯,可谓课责亏度矣!

课责亏度,措置乖方,将不得竭其材,卒不得尽其力,屯集虽众,战阵莫前。虏每越境横行,若涉无人之地;递相推倚,无敢谁何,虚张贼势上闻,则曰兵少不敌。朝廷莫之省察,惟务征发益师,无裨备御之功,重增供亿之弊。闾井日耗,征求日繁,以编户倾家破产之资,兼有司榷盐税酒之利,总其所入,半以事边,制用若斯,可谓财匮于兵众矣!

今四夷之最强盛为中国甚患者,莫大于吐蕃,举国胜兵之徒,才当中国十数大郡而已。其于内虞外备,亦与中国不殊,所能寇边,数则盖寡。且又器非犀利,甲不坚完,识迷韬钤,艺乏趫敏。动则中国畏其众而不敢抗,静则中国惮其强而不敢侵,厥理何哉?良以中国之节制多门,蕃丑之统帅专一故也。夫统帅专则人心不分,人心不分则号令不贰,号令不贰则进退可齐,进退可齐则疾徐如意,疾徐如意则机会靡愆,机会靡愆则气势自壮!斯乃以少为众,以弱为强,变化翕辟,在于反掌之内。是犹臂之使指,心之制形,若所任得人,则何敌之有!夫节制多门则人心不一,人心不一则号令不行,号令不行则进退难必,进退难必则疾徐失宜,疾徐失宜则机会不及,机会不及则气势自衰!斯乃勇废为尫,众散为弱,逗挠离析,兆乎战阵之前。是犹一国三公,十羊九牧,欲令齐肃,其可得乎?、天宝之间,控御西北两蕃,唯朔方、河西、陇右三节度而已,犹虑权分势散,或使兼而领之。中兴已来,未遑外讨,侨隶四镇于安定,权附陇右于扶风,所当西北两蕃,亦朔方、泾原、陇右、河东节度而已,关东戍卒,至则属焉。虽委任未尽得人,而措置尚存典制。自顷逆泚诱泾、陇之众叛,怀光污朔方之军,割裂诛锄,所余无几。而又分朔方之地,建牙拥节者,凡三使焉。其余镇军,数且四十,皆承特诏委寄,各降中贵监临,人得抗衡,莫相禀属。每俟边书告急,方令计会用兵,既无军法下临,唯以客礼相待。是乃从容拯溺,揖让救焚,冀无阽危,固亦难矣!夫兵,以气势为用者也,气聚则盛,散则消;势合则威,析则弱。今之边备,势弱气消,建军若斯,可谓力分于将多矣。

理戎之要,最在均齐,故军法无贵贱之差,军实无多少之异,是将所以同其志而尽其力也。如或诱其志意,勉其艺能,则当阅其材,程其勇,校其劳逸,度其安危,明申练覆优劣之科,以为衣食等级之制。使能者企及,否者息心,虽有薄厚之殊,而无觖望之衅。盖所谓日省月试,饩禀均事,如权量之无情于物,万人莫不安其分而服其平也。今者穷边之地,长镇之兵,皆百战伤夷之余,终年勤苦之剧,角其所能则练习,度其所处则孤危,考其服役则劳,察其临敌则勇。然衣粮所给,唯止当身,例为妻子所分,常有冻馁之色。而关东戍卒,岁月践更,不安危城,不习戎备,怯于应敌,懈于服劳。然衣粮所颁,厚逾数等,继以茶药之馈,益以蔬酱之资。丰约相形,悬绝斯甚。又有素非禁旅,本是边军,将校诡为媚词,因请遥隶神策,不离旧所,唯改虚名,其于禀赐之饶,遂有三倍之益。此俦类所以忿恨,忠良所以忧嗟,疲人所以流亡,经费所以褊匮。夫事业未异,而给养有殊,人情之所不能甘也,况乎矫佞行而禀赐厚,绩艺劣而衣食优,苟未忘怀,能无愠怒!不为戎首,则已可嘉,而欲使其协力同心,以攘寇难,虽有韩、白、孙、吴之将,臣知其必不能焉。养士若斯,可谓怨生于不均矣!

存开头的成语

重“德”是中华文化深厚绵长的传统。由此,中华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高度注重克己修身的自觉。这在集中讨论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儒家义利之辨中得到鲜明体现。义利之辨是儒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也是近代以来受误解最多的问题之一。时至今日,不仅对其完整内涵的阐释不充分,而且将其基本精神归结为义利对立、认为儒家义利之辨提倡“以义取利”等误解也时有出现。本文拟对其基本内涵与意义做出阐释,并对一些典型的误解做出辨析。儒家义利之辨包含了四方面的基本内容。

第一,明确反对见利忘义。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想人格,是儒学关注的中心,克己修身而成就德性,成为其精神追求。为此,孔子一改此前以社会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主张,将是否具有德性作为根本标准,做出了为义利之辨奠定基本精神方向的论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做有德君子而不做只知追求一己私利的小人,正是儒家对人的基本要求。为此,儒家一方面明确提倡“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另一方面也明确反对见利忘义、“放于利而行”。

第二,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由于儒家从成人、重德的基本要求出发,充分突显了义的首要性,而且从孔子起就开创了“罕言利”的记录,加之孟子有“何必曰利”的说法,董仲舒留下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记载,宋明理学家也严辨“义利”,这就易于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儒家只重义而排斥利。这一认识并不符合实际。在提倡“见得思义”而反对见利忘义的基础上,儒家肯定了合理之利的正当性。对此,孔孟等均有明确论述。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明确承认,富贵为一般人所喜好,贫贱为一般人所厌恶。这就认可了合理之利的正当性。当然,无论得到富贵还是去除贫贱,都应当为之以道,而不能肆意妄为。这段话可与孔子另一段话相印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正是立足这样的认识,《论语》标举了“义然后取”的原则。可见,在孔子那里,只要是不违背道德而理当得到的利益,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取得。孟子同样明确肯定了普通民众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面对战乱时代始终不懈地追求王道,是孟子的一个重要特点。为此,他提出了仁政主张及具体举措。其经济上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首先保障普通民众物质利益方面的基本需求。孟子明确地把“养生丧死无憾”视为“王道之始”。在保障普通民众的物质利益以“富之”的基础上,再施以教化,就可以推行王道于天下。

第三,在动机上反对“以义求利”,但在结果上可以接受“因义得利”。即反对在主观动机上仁义之名而行牟利之实,但却接受在客观效果上因行义而得到正当利益特别是公共的大利。这一点体现得最典型的就是《孟子·梁惠王上》。面对梁惠王“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的提问,孟子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表面看来,孟子似乎将道德与利益对立起来,只讲义,不讲利。仔细的分析表明,这种认识是难以成立的。

通观全篇,此章的完整意涵在于:如果整个社会的各阶层都只知讲利并陷入利益纷争,必将给国家与包括君主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带来亡国灭身等巨大危害;只有行仁践义、施仁政,才能“王天下”即结束战乱、走向统一。显然,这不仅符合君主自身的利益,而且更是当时百姓最大的利益。而这种利又是在行义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不仅不是要将义利对立,就其客观效果而言,甚至是“义利双成”。当然,正如“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回答所表明的,孟子的相关主张不能归结为是主动自觉地“以义求利”,而是动机上反对“以义求利”,但结果上可以接受“因义得利”。

第四,在特殊情况下则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极端的情况即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义与利尖锐对立、只能做出非此即彼选择的特殊情况下,儒家的确体现出了更为注重道义而非利益的倾向,这是其相对于墨家与法家的一个重要特色。孔子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进而展示了特殊情况下义利间所具有的巨大张力,并揭示了何以必须“舍生而取义”的理由。透过孟子“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著名论述,可得出三点结论:第一,正像鱼与熊掌并非任何时候都只能二者择一,义与生也是可以共存并同为我所欲的;第二,只是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做出“舍生而取义”的选择;第三,之所以做出为道义而安然赴死的选择,是因为在义与生相冲突的情况下,追求义的价值超过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对违义的厌恶超过了对死本身的厌恶。可见,儒家主张,当遇到义利尖锐冲突而不可调和的特殊情况时,志士仁人决不为苟活而做损害仁义的事,而是宁可牺牲生命也要成仁践义。

不难看出,儒家的确首重义,但并不以义利对立作为理解义利关系基本前提。儒家不仅肯定合理之利的正当性而且在客观效果上接受“因义得利”表明,在其对义利关系的整体理解中包含了义利统一向度。因此,即使儒家所谓重义轻利也不是建立在义利对立基础上的。只是在义与利尖锐对立的特殊境遇中,儒家才明确主张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牺牲利益而成就道义。不能将“义利之辨”针对特殊境况的主张扩大化、绝对化。

在客观效果上接受“因义得利”不能归结为“以义取利”即主动自觉地打着道义的旗号谋取利益,这也是讨论儒家义利之辨必须加以认真辨析的一个原则性问题。实际上,以义取利是儒家所一直明确反对的行为方式。孟子与荀子正是因为五霸借仁义谋利而羞于谈论他们,朱熹更对此有明确论说。当有人不赞成“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认为“仲舒说得不是。只怕不是义,是义必有利;只怕不是道,是道必有功”时,朱熹鲜明地指出:“才如此,人必求功利而为之,非所以为训也。固是得道义则功利自至,然而有得道义而功利不至者,人将于功利之徇,而不顾道义矣。”这就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其中症结所在:如果为利而义,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不顾道义而“徇”利。这就涉及了儒家之为儒家的根本。作为一种成德之学,儒家所关注的中心是德性人格的成就。真正的德性是高度自主而不为外在利益所左右的,“以义取利”显然是有违于此的。因此,无论出于怎样的主观愿望而认为儒家义利之辨提倡“以义取利”,都不仅完全消解了儒家义利之辨的价值意义,而且有违于其基本理论立场。

综上而论,儒家义利之辨归根结底体现为一种“义以为上”即以德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之本的精神追求。当道义与利益、德性精神与感求发生冲突时,志士仁人理当超越利益的纠结与感性的欲求而致力于对道义与德性的追求,并在其中得到精神的满足与心灵的自由。由此,超越物欲与私利的诱惑,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成就以德性精神为依归的理想人格,就成为儒家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特色。

在儒学中,做一个孜孜以求利、放于利而行,因而无德性、无操守、肆无忌惮的小人,还是做一个义以为上、行仁践义,因而重德操、求上达,行己有耻的君子,是人在梦觉关头的一次重大生命抉择,是关系到究竟做一个真正的人还是做一个衣冠禽兽的大问题。面对物欲横流的生存环境,现代人并没有远离这一生命抉择。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体现“义以为上”的精神追求,通过提升境界而筑起精神的堤防,对于有效地抵御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侵蚀,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而如何既坚持“义以为上”的主导,又达成客观效果的义利双成,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儒家义利观的现代转化应当认真面对的富有挑战性的时代课题。

(来源:光明日报国学版 原标题:《儒家义利观:义以为上》 作者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

庄子陪葬文言文翻译

ng>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存字开头的成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带有存字的成语:

荡然无存、心存芥蒂、求同存异、风韵犹存、名存实亡、海内知己,天涯若比邻、求大同,存小异、一息尚存、生死存亡、存亡继绝、兴废存亡、过化存神、推亡固存、两利俱存、硕果独存

存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存亡续绝 → 绝伦逸群 → 群雌粥粥 → 粥少僧多 → 多文为富 → 富国裕民 →民穷财尽 → 尽诚竭节 → 节用裕民 → 民生在勤 → 勤能补拙 →拙嘴笨舌 → 舌敝唇焦 → 焦沙烂石 → 石赤不夺 → 夺人所好

存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

1、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2、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

3、存亡安危: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4、存亡继绝:存:保存;继:接续。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5、存亡绝续:绝:完结;续:延续。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

6、存亡未卜: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死了,不能预测。

7、存心不良: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8、存心积虑:指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9、存心养性: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包含存字的成语及解释:

1、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2、百不一存: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3、并存不悖: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4、不存不济:指支持不住,受不住。

5、不存芥蒂: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6、齿弊舌存:指刚者易折,柔者难毁。

7、齿亡舌存: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8、存而不论:存: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9、存十一于千百:指亡多而存少。

10、存亡未卜:卜:猜测,估计。或是活着,或是死了,不能预测。

11、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12、道存目击: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13、鹅存礼废: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孔子游国翻译文言文

1. 文言文< >翻译

译文:

庄子快要死了,***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

原文:

庄子将死,***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17),以日月为连璧(18),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19)。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20)”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2. 庄子妻死 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注释,求速度

庄子。

外篇。至乐>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

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

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3. 庄子将死文言文拓展

译文:庄子快要死了,***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 原文:庄子将死,***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17),以日月为连璧(18),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19).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20)”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4. 庄子《胠箧》文言文全文翻译

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

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固哩。既然是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作法,不就是给大盗作好了积聚和储备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不盗守卫财物的吗?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鱼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

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是在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杀了齐国的国君也就窃据了整个齐国。他所***夺取的难道又仅仅只是那样一个齐国吗?连同那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劫夺去了。

而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世世代代窃据齐国。那么,这不就是***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所以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胸,苌弘被掏肚,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

即使象上面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绳吗?”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

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祸患也就多。

所以说:嘴唇向外翻开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抨击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

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

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走了。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

这不就是***了仁义和圣智吗?所以,那些追随大盗、高居诸侯之位、窃夺了仁义以及斗斛、秤具、符玺之利的人,即使有***厚禄的赏赐不可能劝勉,即使有行刑杀戮的威严不可能禁止。这些大大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况,都是圣人的过错。

因此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

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纹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

因此说:“最大的智巧就好像是笨拙一样。”削除曾参、史?的忠孝,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齐一。

都保有原本的视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毁坏;都保有原本的听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忧患;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邪恶。那曾参、史?、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都外露并炫耀自己的德行,而且用来迷乱天下之人,这就是圣治之法没有用处的原因。

你唯独不知道那盛德的时代吗?从前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在那个时代,人民靠结绳的办法记事,把粗疏的饭菜认作美味,把朴素的衣衫认作美服,把纯厚的风俗认作欢乐,把简陋的居所认作安适,邻近的国家相互观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百姓直至老死也互不往来。像这样的时代,就可说是真正的太平治世了。

可是当今竟然达到使百姓伸长脖颈踮起脚跟说,“某个地方出了圣。

5. 庄子 文言文 翻译

庄子 全文译注

"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成为古代主流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老子传世一部《道德经》,庄子传世之作即名《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6. 郢人《庄子》的古文翻译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惠子曰:“与人居(2),长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4)!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5)。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6),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7),自以为不通乎命(8),故止也。”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1),若蝇翼,使匠石斲之(2)。匠石运斤成风(3),听而斲之(4),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自夫子之死也(7),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原文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1),?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2),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3)。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4),目大不”蹇裳躩步(5),执弹而留之(6)。?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7),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8),见利而忘其真(9)。庄周怵然曰(10):“噫!物固相累(11),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12)。

庄周反入,三月不庭(13),蔺且从而问之(14):“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15)?”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16)'。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17),吾所以不庭也。”

译文

庄子在雕陵栗树林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翅膀宽达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果树林里。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视力却不敏锐?”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着弹弓静静地等待着时机。这时突然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庄子惊恐而警惕地说:“ 啊,世上的物类原本就是这样相互牵累、相互争夺的,两种物类之间也总是以利相召引!”庄子于是扔掉弹弓转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园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后面追着责问。

庄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蔺且跟随一旁问道:“先生为什么这几天来一直很不高兴呢?”庄子说:“我留意外物的形体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观赏于混浊的流水却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从老聃老师那里听说:‘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习惯与禁忌。’如今我来到雕陵栗园便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奇异的怪鹊碰上了我的额头,游玩于果林时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园的人不理解我又进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蜀汉的来亡是谁的过失?

1. 孔子游春文言文翻译

子贡向孔子发问说:“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是为什么?”孔子说:“流水浩大,普遍地施与各种生物而仿佛无为,好象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流动的规律,好象义;它浩浩荡荡无穷尽,好象道;如果掘开堵塞使它通行,它回声应和原来的声响,奔赴百丈深谷也不怕,好象勇;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象法;它注满量量器后不需要刮平,好象正;它温软地可以到达所有细微的地方,好象(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便鲜美洁净,好象善于教化;它经历万千曲折也一定向东流去,好象志。

所以君子看见大水一定要观赏它。”。

2. 孔子游春 文言文和大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而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发处篡肺诂镀磋僧单吉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3. 孔子游春 课文 文言文

孔子游春

文言文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释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4. 孔子游春的文言文啊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而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5. 韩诗外传翻译孔子游于景山上的翻译

孔子到大山上游览,子路、子贡和颜渊随从。

孔子说:“君子登上高山一定要抒发自己的志向,你们的志向是什么?说出你们的志向,我将要启发你们。”子路说:“我希望挥动长戟,冲杀敌军,虽然后面有凶猛的老虎,前面有杀红眼的敌人,但我像虫蠡一样跳跃,像蛟龙一样奋勇,前去阻止两国之间的战争。”

孔子说:“真是个勇士啊!”子贡说:“两个国家结成怨仇,双方强壮的战士排好了战阵,战争的尘埃涨满了天空,我不带一件兵器,也不带一点粮食,亲身去解除两国之间的怨仇。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能保存,不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要灭亡。”

孔子说:“真是个辩士啊!”颜渊不愿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说:“回,你为什么不说说你的志向呢?”颜渊说:“两位同学已经说出了他们的志向,所以我不敢说出来。”孔子说:“心意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为,颜回,你还是说出你的志向吧,我将要启发你。”

颜渊说:“我希望得到一个小国家,做那个国家的宰相,使那个国家的国君用正道统治人民,臣下用道德教化人民,君臣上下同心,朝廷内外互相呼应,使各国诸侯都能像顺风一样迅速地归向正义。壮士们很快地归附,老年人相互搀扶地来到,教化通行于百姓,恩泽普及于四方蛮夷。

大家都放下了武器,聚集在都城四个城门,天下都得到永久的安宁,连各种动物,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能安乐生活,君主任用贤能的人,分别担任各自事情,因此君主能够安居上位,臣下能够和睦相处,君主垂衣拱手无所作为,行动合于正道,举止合于礼节,赏赐仁义的人,处死谈论战争的人,那么还有什么战争要由仲由去拯救,还有什么怨仇要子贡去解除呢!”孔子说:“真是个圣士呀!有德行人的出现,品德恶劣的人隐匿;圣人起来,贤人蛰伏,如果回来执宰国家的政治,那么由、赐怎么能够施展他们的才能呢!”。

6. 孔子游春的译文

如下:

子贡问:“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说:“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勇毅;渗入曲细,无微不达,有如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默不申辩,犹如君子包容一切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有如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一定保持水平,有如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有如君子的讲究分寸,处事有度;无论怎样的百折千问,一定要东流入海,犹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因为这无疑是在关照自身啊。”

7. 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孔子游四国而做礼记,有关的

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第五段之后在新教材中已删除)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

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

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

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

8. 韩诗外传翻译孔子游于景山上的翻译

孔子到大山上游览,子路、子贡和颜渊随从.孔子说:“君子登上高山一定要抒发自己的志向,你们的志向是什么?说出你们的志向,我将要启发你们.”子路说:“我希望挥动长戟,冲杀敌军,虽然后面有凶猛的老虎,前面有杀红眼的敌人,但我像虫蠡一样跳跃,像蛟龙一样奋勇,前去阻止两国之间的战争.”孔子说:“真是个勇士啊!”子贡说:“两个国家结成怨仇,双方强壮的战士排好了战阵,战争的尘埃涨满了天空,我不带一件兵器,也不带一点粮食,亲身去解除两国之间的怨仇.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能保存,不任用我端木赐的国家就要灭亡.”孔子说:“真是个辩士啊!”颜渊不愿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说:“回,你为什么不说说你的志向呢?”颜渊说:“两位同学已经说出了他们的志向,所以我不敢说出来.”孔子说:“心意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为,颜回,你还是说出你的志向吧,我将要启发你.”颜渊说:“我希望得到一个小国家,做那个国家的宰相,使那个国家的国君用正道统治人民,臣下用道德教化人民,君臣上下同心,朝廷内外互相呼应,使各国诸侯都能像顺风一样迅速地归向正义.壮士们很快地归附,老年人相互搀扶地来到,教化通行于百姓,恩泽普及于四方蛮夷.大家都放下了武器,聚集在都城四个城门,天下都得到永久的安宁,连各种动物,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能安乐生活,君主任用贤能的人,分别担任各自事情,因此君主能够安居上位,臣下能够和睦相处,君主垂衣拱手无所作为,行动合于正道,举止合于礼节,赏赐仁义的人,处死谈论战争的人,那么还有什么战争要由仲由去拯救,还有什么怨仇要子贡去解除呢!”孔子说:“真是个圣士呀!有德行人的出现,品德恶劣的人隐匿;圣人起来,贤人蛰伏,如果回来执宰国家的政治,那么由、赐怎么能够施展他们的才能呢!”。

9. 翻译文言文:孔子北之山戎氏

孔子北之山戎氏,有妇人哭于路者,其哭甚哀,孔子立舆而问曰:“曷为哭哀至于此也。”妇人对曰:“往年虎食我夫,今虎食我子,是以哀也。”孔子曰:“嘻,若是,则曷为不去也?”曰:“其政平,其吏不苛,吾以是不能去也。”孔子顾子贡曰:“***记之,夫政之不平而吏苛,乃等于虎狼矣。”诗曰:“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夫政不平也,乃斩伐四国,而况二人乎?其不去宜哉

当时孔子与***正行走在鲁国的北山中,忽然听到有一个妇人在林边山路旁大声哀哭。孔子于是叫子贡上前问妇人,问她是什么原因一个人坐在这里痛哭。妇人回答他们:“前年我丈夫被山里的老虎咬死了,今年我的儿子在这里又被老虎吃掉了,所以我刚才哀伤痛哭啊!”

孔子问:“那你为什么不会搬家离开这个老虎出没的地方呢?”妇人答:“这里的政局平静,官吏也不苛暴,所以啊,我还没想到搬家去别地…”从妇人当时语态中可以看出,妇人原意是说全家顾得避苛政却忘逃虎患了,本意中是指苛政与虎患危害并没有大小之别。

过后,孔子在路上回过头来对子贡嘱咐道:“***,你记着!如果地方上的政局不平又官吏很苛暴,那么远比虎狼吃人对百姓还要危害大啊!”

两晋十六国风云录:前燕慕容恪(十六国)

1、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汉朝末年的时候,当时汉朝长达400年的历史还是深入人心的,汉献帝还是一面很重要的旗帜,曹操抓住了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而刘备就是凭借着自己汉室宗亲的特殊身份和“兴复汉室”的口号而起兵,并且先后取得了荆州和益州。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汉建立曹魏的,刘备是夷陵之战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这些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时候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所以到了蜀汉后期的这个时候,人心的向背,已不再思汉,蜀汉建国之初的这个优势早已是不复存在了。

2、关羽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惨败,造成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意图,从此蜀汉由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了,虽然诸葛亮和姜维等人后来苦力支撑蜀汉的局面,但这已经为蜀汉40多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其实孙刘联盟一直是曹操最头疼的一件事情,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到公元219年孙权成功的偷袭荆州为止,这10年时间是孙刘联盟的蜜月期,孙权把战略要地江陵借给了刘备,同时把妹妹也嫁给了他。而曹操则经常被打的东西两线不能相顾,刘备最后能顺利拿下汉中,和孙权出兵合肥牵制曹操的主力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大胆的设当年关羽在襄阳水淹七军,震动的曹操险些准备迁都的时候,刘备率益州之众出兵秦川,孙权则率江东之众出兵淮南和徐州,这样东西万里全线出击,彼呼此应、乘锐助势、蚕食曹魏,完全可以达到中原震动、人心思变的局面,曹操要同时应付几路大军那就真的是很危险了,这也正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要达到的战略效果啊。可惜这个时候孙权的私心坏了大好局面,趁关羽主力和曹操鏖战襄樊的时候出兵从背后偷袭了荆州,并且了关羽父子,破坏了孙刘联盟。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夷陵之战表面上是东吴取得了胜利,从此确立了三足鼎立的地理形势。但实质上是吴蜀两败俱伤的一场战争,造成了蜀弱吴孤的局势,曹魏确立了相对吴蜀的绝对优势局面。

3、虽然益州是当时汉末十三州中最大的州之一,而且地势也是最为险要的,但蜀汉的统治区域却只有这一个州,当时东吴占有东南的扬州、荆州和交州三个州,而曹魏拥有北方的九个州,所以蜀汉是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发源都在北方中原地区,而益州却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所以蜀汉无论从人口、、军力、人才、后备等等方面,实力都远远的不如占据经营中原地区多年的曹魏。在这里我们就仅仅从兵力上进行一下比较,蜀汉全国的军队加起来只有不到10万人,仅仅是曹魏总兵力的五分之一,而曹魏直接出兵征讨蜀汉的就有近20万大军。另外我们从中国历史的规律上来看,除了朱元璋的明朝之外,也基本上都是由北而南统一全国的。

4、蜀汉后期由于地方偏于西垂相对闭塞,初期建国时候的人才到后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现了严重缺乏人才的局面。所以也就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样的成语。而曹魏地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着一代不断的涌现,所以无论是在人才的质量还是数量上,曹魏都远远的超过了蜀汉。诸葛亮用人和曹操的区别在于,他很注重人才的品德,甚至重德要超过重才,所以诸葛亮提拔的人才政治上几乎都很清廉,但很少是一流的人才。另外蜀汉中类似魏延和李严这样被杀和被废的人才也不少啊。其实大家都知道郭嘉的生活作风就不是很好,曾经被朝臣陈群所检举,但曹操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和重用他,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诸葛亮和刘备都很重用荆州入川的旧部和一些外来的人才,比如诸葛亮去世之后掌权的蒋琬、费祎都是荆州的旧部,而姜维是凉州人。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培养益州土著的人才,这不仅造成后期人才的缺乏,而且还造成了内部很深的矛盾。

5、蜀汉在战前的军事上和心理上准备不足。自从公元244年蜀汉大将王平击退曹爽之后,曹魏已经快20年没有进攻蜀汉边境了,而且曹魏一直的战略方针都是先吴后蜀,所以蜀汉君臣对于曹魏的入侵确实是没有做很认真的准备。当时在讨伐蜀汉之前,很多大臣包括邓艾都上书表示反对意见,只有钟会一个人支持伐蜀,最后在曹魏掌握实际权力的司马昭力排众议调整了战略方针,决定了先灭蜀后灭吴的正确方案。并且在出兵之前大力的制造准备攻打东吴的声势和象。连蜀汉名将姜维都被欺骗了,没有及时的做好迎战的准备,后来姜维发觉之后即使做了一些补救和调整,由于政治上的***而反应得很迟缓,所以汉中很快就失守了,姜维也险些被邓艾困在了西北的沓中。

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了,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连掌握着蜀汉军政大权的姜维都害怕的不敢随便入朝,最后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祸了。其实即便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虽然后来也得到了刘禅的提拔,但也是个庸才。在抗击邓艾大军入侵的时候,曾经就有人正确的建议他守住险要的地方,等待姜维主力部队的增援,那样邓艾的军队被夹击就很危险了。可惜他当时建功心切,贸然出兵,结果是全军覆没。自这一战后邓艾就毫无阻挡长驱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大家都知道刘禅在投降曹魏之后有个著名的“乐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见刘禅昏庸愚昧的程度。

7、蜀汉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很深。刘备在巧取豪夺益州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荆州带来的军队和人才,所以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虽然以前刘备和诸葛亮在平定益州后为了笼络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职或者地方官员,难以进入蜀汉的中枢权力机构。到了蜀汉后期的时候,由于外来势力集团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势力开始上升和强大起来,这个矛盾就进一步加剧了。所以当邓艾的大军攻打到成都城下时,其实蜀汉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至少还有一定的力量可以进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姜维的主力部队回来增援和解围。但蜀汉的内部到处都充满了投降的论调,益州本地土著势力无人愿意为蜀汉拼死一战啊。这里需要再补充说明一个情况,司马昭在蜀汉灭亡之后,把所有的外来势力都迁出了益州,以巩固对益州地区的统治,这说明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个问题。

8、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后,名将姜维就一直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后,他的军力就开始逐步扩大,并且当上了蜀汉的大将军。他以前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投奔蜀汉的曹魏降将,诸葛亮非常欣赏他,同时他自己也有相当的能力和才华。他一直非常感激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并且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连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后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损耗了有限的国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进程。其实这中间的道理是很简单的,小国与大国拼消耗,从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9、姜维在战术布置上的严重失误。汉中是益州的重要门户,所谓无汉中就无益州,本来汉中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当年曹操和刘备都是花了很大气力才艰难拿下来的。自公元219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以来,蜀汉都是把重兵布置在的据点进行御敌,而不把敌人放进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曾经亲自率领10多万大军攻打汉中,蜀汉大将王平当时以不满三万守兵取这种方法成功的守卫了汉中。可是在姜维掌握军政大权之后他认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御敌,但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如果把敌人引入汉中的腹地,然后四面据点人马出动以夹击骚扰之,就可以达到全歼敌军的目的。其实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应该取更为稳妥的防守方针,而不应该取如此性质的冒险战术。他的这种战术方法遇到实力不强的敌人尚可以应付,但若遇到强大数倍的敌人,无异于是放虎出山啊。而且姜维长期以来积极组织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并没有把重兵屯集在汉中,最后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结果是由于兵力悬殊城门大开,钟会能够迅速的占领汉中,造成了蜀汉在这次战役中一开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动。

10、东吴方面没有全力和及时的救援蜀汉。这里面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汉之前大造声势要出兵东吴,使得东吴方面也不敢随便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东吴屯驻重兵在蜀吴的边境,其真实意图是在观望形势和想趁乱吞并一部分蜀汉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来帮助蜀汉抗敌,所以蜀汉将领罗宪看出了他们的企图,也一直拒绝他们入境参战。其实这个时候即使东吴出兵淮南来牵制曹魏,也意义不是很大了。因为曹魏在北方休生养息经营多年,现在相对东吴和蜀汉已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了,它的实力完全可以应付两线作战。东吴没有救援虽然是蜀汉灭亡的一个因素,但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

带有固字的词语和成语有哪些

慕容恪 (321 — 367 年 ) ,字玄恭,昌黎棘城 ( 今辽宁义县西北 ) 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慕容恪是十六国时期的第一名将,不光是指政治方面,更多的还是军事方面。慕容恪是前燕王慕容的第四子,慕容恪“幼而谨厚,沈深有大度”。因其母高氏不被宠爱,所以一直不为慕容所注意。慕容恪十五岁时,“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始异焉,乃授之以兵”。 军事生涯  (1)2千骑痛击10万众 咸康四年 (338 年 ) 五月,后赵皇帝石虎以燕军违约,不会师而独攻段氏,得胜后又劫掠而归为由,发兵数十万北伐。燕国军民大为惊恐。前燕所属 36 城叛燕响应后赵。后赵军进逼棘城 ( 今辽宁义县西 ) ,慕容惧赵,欲出逃,被部下劝止。部将刘佩率数百骑兵冲入赵军阵中,所向披靡,于是燕军士气大振。慕容又纳司马封奕的计策,固守棘城。两军相持十余日,赵军不能克,遂后退。慕容派慕容恪率 2000 骑兵于清晨出城追杀。石虎见城内师出,大惊,弃甲溃逃。慕容恪乘胜追击,大败赵军,斩获 3 万余级。 (2)奇袭麻秋 十二月,段氏鲜卑首领段辽遣使向后赵请降,中途反悔,又遣使请降于燕,并与燕合谋设伏,欲消灭赵军。时后赵皇帝石虎已派征东将军麻秋、司马阳裕等率兵 3 万前去受降。前燕王慕容自统大军前往迎段辽,派慕容恪带精骑 7000 埋伏于密云山。慕容恪大败麻秋于三藏口 ( 今河北承德市北高寺台附近 ) ,赵军死亡大半,麻秋步行逃脱,司马阳裕被俘。 (3)威震高句丽 咸康七年 (341 年 ) 十月,燕王慕容以慕容恪为渡辽将军,镇守平郭。前燕自从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杀后,无人能镇守辽东。慕容恪至平郭,抚旧怀新,屡破高句丽兵,高句丽畏之,不敢再入燕境。 (4)毁灭宇文部 建元二年 (344 年 ) 二月,慕容亲自带兵攻宇文逸豆归,以建威将军慕容翰 ( 于咸康六年回到燕国 ) 为前锋将军,刘佩为副将;命慕容恪与慕容军、慕容霸及折冲将军慕舆根等率兵分三路并进。最终大破宇文军,燕军乘胜追击,攻克宇文氏都城紫蒙川 ( 今辽宁朝阳西北 ) 。宇文逸豆归败逃,死于漠北。宇文氏从此散亡。 (5)克高丽平扶余 永和元年 (345 年 ) 十月,慕容令慕容恪攻高句丽。慕容恪拔南苏 ( 今辽宁抚顺市东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 ) ,派兵留守。 永和二年 (346 年 ) 正月,慕容派慕容恪与世子慕容俊、慕容军、慕舆根及 1.7 万骑兵袭击扶余国。慕容俊坐镇中军指挥,而慕容恪则统帅诸军冒矢石进击,攻克扶余,俘扶余国王玄及部落 5 万余口而还。 (6)燕魏相争 廉台决战 慕容恪摆连环马破冉闵,闵突围而走,马猝死为追兵所获。 (7)鲁口攻略 冉闵被慕容恪军俘虏后,其子冉操投奔镇守鲁口 ( 今河北饶阳 ) 的王午。七月,王午自称安国王,对抗前燕。八月,慕容俊遣慕容恪、太尉封奕、尚书令阳骛攻打鲁口 ( 参见鲁口之战 ) 。王午凭借城池之险进行抵抗,并把冉操送于燕军。慕容恪料鲁口城池坚固,暂难攻克,遂将城外的庄稼尽数收割,撤回中山 ( 今河北定州市 ) 。 十月,慕容恪屯安平,积粮,修筑攻城器具,准备攻讨王午。时中山苏林起兵于无极,自称天子,慕容恪率军先攻讨王苏林。闰十月,慕容俊派广威将军慕舆根帮助慕容恪,斩苏林。不久,王午为其将秦兴杀死,吕护又杀秦兴,继承安国王。 永和十年 (354 年 ) 二月,慕容恪再次发兵围鲁口,于三月克之。吕护逃往野王 ( 今河南沁阳 ) 。至此,慕容恪攻鲁口之战结束,在此战中,慕容恪抓住无粮难守、待其内乱这个关键,创造战机,兵围坚城,终于获胜。 四月,慕容俊以慕容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 (8)围城广固 在永和六年 (350 年 ) 时,原段氏鲜卑首领段兰之子段龛乘后赵内乱、冉魏新立之机,统帅其众南迁至陈留 ( 今河南开封市东 ) 。七月,又东迁广固并自称齐王,向东晋称臣,被封为镇北将军。其间,鲜卑慕容氏亦进入幽、冀 ( 今河北境 ) 。前燕王慕容俊被晋穆帝册封为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冀、并、平四州牧等职。永和十一年 (355 年 ) ,前燕攻灭石氏、冉魏势力,开拓疆域,成为地跨幽、冀、并、平四州 ( 今河北、山西境 ) 的,挣脱东晋,慕容俊自称为帝。时段龛以为与慕容俊同出鲜卑,致书慕容俊称帝之非;加之段氏所据广固,势力渐强,已威胁前燕的统治,慕容俊遂决意发兵攻广固 ( 参见广固之战 ) 。十一月,慕容俊以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尚书令阳骛为副将,率军进攻广固。十二月,慕容俊鉴于广固距离较远,且有黄河之隔,遂嘱慕容恪:“若龛遣军拒河,不得渡者,可直取吕护而还”。燕军至黄河北岸,慕容恪先以轻舟渡河,试探虚实。段龛弟段罴骁勇有智谋,对段龛说:“慕容恪善用兵,加之众盛,若听其济河,进至城下,恐虽乞降,不可得也。请兄固守,罴帅精锐拒之于河,幸而战捷,兄帅大众继之,必有大功。若其不捷,不若早降,犹不失为千户侯也”。段龛不从。段罴罴固请不已,段龛怒,将其杀之。慕容恪乘机率燕军于永和十一年 (356 年 ) 正月全部渡过黄河,距广固百余里。段龛率军 3 万人迎战,慕容恪于淄水战败段龛,擒其弟段钦,斩右长史袁范等,数千名士卒投降燕军。段龛逃回广固,闭城固守。慕容恪率燕军在广固城外修高墙挖深堑围困之。并招抚广固四周诸城,段龛所署徐州刺史王腾等于二月投降慕容恪。慕容恪围广固七个月。段龛难以支撑,遂派人向东晋求援。八月,东晋派徐州刺史苟羡前往解围。荀羡行至琅琊,畏惧燕军不进。恰逢王腾带军攻打鄄城 ( 今山东鄄城东北旧城集 ) ,荀羡遂进攻阳都 ( 今山东沂南南 ) ,斩王腾。十月,诸将请求加速攻城,慕容恪说“军势有宜缓以克敌,有宜急而取之。若彼我势均,且有强援,虑腹背之患者,须急攻之,以速大利。如其我强彼弱,外无寇援,力足制之者,当羁縻守之,以待其毙。兵法十围五攻,此之谓也。龛恩结贼党,众未离心,济南之战,非不锐也,但其用之无术,以致败耳。今凭固天险,上下同心,攻守势倍,军之常法。若其促攻,不过数旬,克之必矣,但恐伤吾士众。自有事已来,卒不获宁,吾每思之,不觉忘寝,亦何宜轻残人命乎!当持久以取耳。”诸将都说:“非所及也”。燕军士兵闻后,感悦。遂严固围垒。不久,广固城内路人相食,无以为守。段龛悉众出战,被慕容恪在围里击败,单骑逃回城中。十一月,段龛计穷,只得出降。慕容恪安抚百姓,平定齐地,迁鲜卑、胡、羯三千余户至蓟。留慕容尘镇广固,以尚书左丞鞠殷为东莱太守,章武太守鲜于亮为齐郡太守,率军而还。慕容恪在此战中,运用长围久困战法,待其食尽,遂轻易攻取坚城。 升平二年 (358 年 ) ,十月,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进攻前燕东郡 ( 今河南濮阳西南 ) 。慕容恪统阳骛、慕容臧率兵进击,大败之。诸葛攸退回泰山 ( 今山东泰安东 ) 。慕容恪乘胜过黄河,占领河南部分土地,并设守宰。此后,前燕辖境迅速延至黄河以南,对东晋构成了威胁。 (9)野王之战 升平五年 (361 年 ) 二月,宁南将军吕护,镇守野王 ( 今河南沁阳 ) ,暗中投靠东晋,东晋以吕护为前将军、冀州刺史。吕护欲引东晋军偷袭燕都邺 ( 今河北临漳西南 ) 。未及行动,事情败露。三月,燕王遣慕容恪统军前往野王平叛 ( 参见野王之战 ) 。慕容恪率军 5 万,冠军将军皇甫真领兵 1 万,进至野王城外,吕护闭城固守。护军将军傅颜力请急攻,说:“护穷寇合,王师既临,则上下丧气,曾不敢规兵中路,展其螗良之心。此则士卒慑魂,败亡之验也。殿下前以广固天险,守易攻难,故为长久之策。今贼形便不与往同,宜急攻之,以省千金之费。”慕容恪则认为:“护老贼,经变多矣。观其为备之道,未易卒平。今圈之穷城,樵路绝,内无蓄积,外无强援,不过十旬,其毙必矣,何必遽残士卒之命而趣一时之利哉!吾严浚围垒,休养将卒,以重官美货间而离之。事淹势穷,其衅易动;我则未劳,而寇已毙。此为兵不血刃,坐以制胜也”。遂于野王城外修筑深沟高垒,切断守军外援,以待机击之。至七月,吕护军被围数月,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吕护被迫令部将张兴率领 7000 人马出城迎战,张兴被傅颜斩杀。当夜,吕护以黄甫真营阵为突围口,率城中锐卒试图突围。皇甫真事先已做好防备,慕容恪领兵从侧翼出击,吕护所部死伤惨重,吕护单骑逃往荥阳 ( 今河南荥阳东北 ) ,燕军攻克野王。 (10)夺洛阳 慕容恪惜杀沈劲 兴宁三年 (365 年 ) 二月,慕容恪与吴王慕容垂共攻洛阳。慕容恪诸将说:“卿等常患吾不攻,今洛阳城高而兵弱,易克也,勿更畏懦而怠惰!”遂攻之。三月,克之,俘虏扬武将军沈劲。慕容恪惜之为奇士欲赦免,慕容虔劝说沈劲虽为奇士,却终不可为己所用,留之必患。随后沈劲遇害。慕容恪上表后主慕容(前燕二代君主),“夺取洛阳而杀死沈劲,实在有愧于天下!”晋廷闻听后,下令嘉奖沈劲家人。慕容恪夺取洛阳后,随即略地至崤、渑,关中大震,秦王符坚亲自到陕城进行防备。不久,慕容恪率军撤回邺城。 政治生涯  (1)甘为周公辅佐幼主 升平三年 (359 年 ) 十二月,燕帝慕容俊病危,对慕容恪说:“吾所疾然,当恐不济。修短命也,复何所恨!但二寇未除,景茂冲幼,虑其未堪多难。吾欲远追宋宣,以社稷属汝。”慕容恪推让说:“太子虽幼,天纵聪圣,必能胜残刑措,不可以乱正统也。”慕容俊怒道:“兄弟之间岂虚饰也!”慕容恪解释说:“陛下若以臣堪荷天下之任者 ,宁不能辅少主乎!!”慕容俊听后很高兴,说:“若汝行周公之事,吾复何忧!李绩清方忠亮,堪任大事,汝善遇之”。 (2)顾全大局 铲除慕舆根 升平四年 (360 年 ) 正月,慕容俊去世了,太子慕容即位,年仅十一岁。二月,燕国以慕容恪为太宰,专录朝政;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辅朝政。时太师慕舆根性格木强,自恃先朝旧臣,又数有战功,便居功自傲,心中也不服慕容恪,但忌惮慕容恪总览朝政,便想找机会让慕容恪与其一起叛乱。时太后可足浑氏常干预政事,慕舆根以此为由,对慕容恪说:“今主上幼冲,母后干政,殿下宜虑杨骏、诸葛元逊之变,思有以自全。且定天下者,殿下之功也,兄亡弟及,先王之成制,过山陵之后,可废主上为一国王,殿下践尊位,以建大燕无穷之庆。”慕容恪说:“公醉乎?何言之勃也!昔曹臧、吴札并于家难之际,犹曰为君非吾节,况今储君嗣统,四海无虞,宰辅受遗,奈何便有私议!公忘先帝之言乎”?慕舆根大惧,陈谢而退。慕容恪将此事告诉了吴王慕容垂,慕容垂劝慕容恪将慕舆根诛杀,慕容恪说:“今新遭大丧,二邻观衅,而宰辅自相诛夷,恐乖远近之望,且可忍之。”秘书临皇甫真也对慕容恪说:“根本庸竖,过蒙先帝厚恩,引参顾命。而小人无识,自国哀已来,骄很日甚,将成祸乱。明公今日居周公之地,当为社稷深谋,早为之所”。但慕容恪以大局为重,没有同意。慕舆根遂与左卫慕舆干秘谋,欲诛杀慕容恪与慕容评,然后篡位。便对太后可足浑氏及燕帝慕容说:“太宰、太傅将谋不轨,臣请帅禁兵以诛之。”可足浑氏准备同意,而慕容则说:“二公,国之亲贤,先帝选之,托以孤嫠,必不肯尔。安知非太师欲为乱也”!于是拒绝了慕舆根的请求。时慕舆根思恋故土,便又对可足浑氏与慕容说:“今天下萧条,外寇非一,国大忧深,不如还东”。 慕容恪知道此事后,便与慕容评相谋,密奏慕舆根之罪状,于是使侍中皇甫真、护军傅颜将慕舆根及其妻子、同党抓获,斩之。时新主刚即位,便有旧臣遭到诛杀,朝廷一时内外危惧。唯慕容恪举止如常,别人见其面无忧色,而且每次出入,都只一人。便劝其应加强人手,以防不备,慕容恪说:“人情怀惧,且当自安以靖之。吾复不安,则众何瞻仰哉”!于是人心稍定。 (3)泣血荐吴王 时吴王慕容垂才能出众,慕容恪对其非常倚重,曾多次向燕主进行推荐。永和八年 (352 年 ) ,慕容恪与抚军将军慕容军、左将军慕容彪等便屡荐慕容霸(垂)有命世之才,宜当大任。后燕主慕容俊于同年以慕容霸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北冀州剌史,镇常山。升平四年 (360 年 ) 三月,慕舆根之乱被平定后,慕容恪于三月以慕容垂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兖州牧、荆州刺史,镇梁国之蠡台。在攻打洛阳后,慕容恪回军,又以慕容垂为都督荆、扬、洛、徐、兖、豫、雍、益、凉、秦十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荆州牧,配兵一万,镇鲁阳。慕容恪还常对慕容说:“吴王将相之才十倍于臣,先帝以长幼之次,以臣先之,臣死之后,愿陛下委政吴王,可谓亲贤兼举”。太和元年 (366 年 ) ,慕容恪病重,深虑慕容手中无实权,而慕容评又多猜忌,便对慕容之兄、乐安王慕容臧说:“今劲秦跋扈,强吴未宾,二寇并怀进取,但患事之无由耳。夫安危在得人,国兴在贤辅,若能推才任忠,和同宗盟,则四海不足图,二虏岂能为难哉!吾以常才,受先帝顾托之重,每欲扫平关、陇,荡一瓯、吴,庶嗣成先帝遗志,谢忧责于当年。而疾固弥留,恐此志不遂,所以没有余恨也。吴王天资英杰,经略超时,司马职统兵权,不可以失人,吾终之后,必以授之。若以亲疏次第,不以授汝,当以授冲。汝等虽才识明敏,然未堪多难,国家安危,实在于此,不可昧利忘忧,以致大悔也”。五月壬辰 ( 公元 366 年 7 月 19 日 ) ,慕容恪病逝,临终前,还念念不忘此事。慕容亲临慕容恪府问以后事,慕容恪再次向慕容推荐慕容垂,说:“臣闻报恩莫大荐士,板筑犹可,而况国之懿!吴王文武兼才,管、萧之亚,陛下若任之以政,国其少安。不然,臣恐二寇必有窥窬之计”。慕容恪言终而卒。慕容恪虽数次举荐慕容垂,慕容垂也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些重用,但由于慕容垂与燕帝慕容俊和可足浑氏有很深的矛盾,特别是在打败桓温 ( 参见晋攻前燕之战 ) 后,又遭到慕容评等人的妒忌,慕容垂只得投奔前秦。慕容垂离燕后,前燕很快便被前秦王猛所灭。至到淝水之战后,慕容垂才又纠集慕容部族,重建燕国,建都中山,史称后燕,并于 394 年基本统一关东, 3 年战败退出中原。他的在建立慕容恪去世之后,又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足见当年慕容恪之慧眼识人。 晋史评价  (1)大权在握 谦如周公 慕容恪为人“虚襟待物,咨询善道,量才处任,使人不逾位。”所以“朝廷谨肃,进止有常度,虽执权政,每事必咨之于评。罢朝归第,则尽心色养,手不释卷。其百僚有过,未尝显之,自是庶僚化德,稀有犯者”。 (2)治军人性化 仁者无敌 慕容恪治军很有特点,“恪为将不尚威严,专以恩信御物,务于大略,不以小令劳众。军士有犯法,密纵舍之,捕斩贼首以令军。营内不整似可犯,而防御甚严”。所以慕容恪一生用兵,却始终未遭败绩。 (3)兵家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之兵也 慕容恪的一生,也是前燕由弱变强的一段时间。所以他在燕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谕的。慕容俊死后,东晋认为有机可乘,说:“中原可图矣。”桓温则说:“慕容恪尚存,所忧方为大耳”。慕容恪死后,晋、秦相继伐燕,燕国遂灭。还是孙武之言有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4)前燕辉煌 慕容恪之功也 下面的话是房玄龄在《晋书》中对慕容俊所作的评论,虽然是说慕容俊,但从中不难找出慕容恪的影子。 “宣英文武兼优,加之以机断,因石氏之衅,首图中原,燕士协其筹,冀马为其用,一战而平巨寇,再举而拔坚城,气傍邻,威加边服。便谓深功被物,天数在躬,遽窃鸿名,偷安宝录。犹将席卷京洛,肆其蚁聚之徒;宰割黎元,纵其鲸吞之势。使江左疲于奔命,于是陷金墉而款河南,包铜城而临漠北,西秦劲卒顿函关而不进,东夏遗黎企邺宫而授首。当此之时也,非夫天厌素灵而启异类,不然者,其锋何以若斯!”

关于带有固字的词语有不少,大家都有学习过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带有固字的词语及其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带有固字的词语

牢固

顽固

坚固

固执

固定

巩固

加固

固态

固体

稳固

固氮

固守

保固

强固

固陋

固辞

仆固

险固

固习

固蔽

带有固字的成语

固若金汤

根深蒂固

固步自封

固执己见

顽固不化

本固枝荣

君子固穷

本固邦宁

因其固然

名我固当

崤函之固

根深柢固

带固字的成语解释

固若金汤

[g?ru?jīntāng]

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根深蒂固

[gēnshēnd?g?]

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说根深柢固。

顽固不化

[w?ng?b?hu?]

坚持保守或的立场观点,拒不改变。

固步自封

[g?b?z?fēng]

同“故步自封”。

固执己见

[g?zh?jǐji?n]

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本固枝荣

[běng?zhīr?ng]

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择善固执

[z?sh?ng?zh?]

对认为正确的事就坚持执行。

推亡固存

[tuīw?ngg?c?n]

推翻行亡道之国,巩固行存道之邦。

持禄固宠

[ch?l?g?chǒng]

保持官职和俸禄,共同巩固宠信。指大臣不行正道。

安之若固

[ānzhīru?g?]

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毫不在意。

本固邦宁

[běng?bāngn?ng]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名我固当

[m?ngwǒg?dāng]

叫我这个名字实在很恰当。

因其固然

[yīnq?g?r?n]

顺着它本来的结构。

蟠据固结

[p?nj?g?ji?]

谓牢牢地盘踞。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我中_人士于名利二字蟠_固_于胸__,_其身不可解,__相沿,牢不可破。”

深闭固拒

[shēnb?g?j?]

形容对新事物或别人的正确意见取顽固拒绝的态度。

君子固穷

[jūnzǐg?qi?ng]

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