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苦之源_众生之苦是我苦那首是什么歌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11 0
  1. 怎么理解佛法中“八苦”中的“五阴盛”之苦?
  2. “世间三苦,求不得最苦”自哪里?
  3. 佛教里的八种苦是指什么
  4. 我是初学者,读哪种经书好?
  5. 佛法救苦布施的疑问,请深懂佛法的老师解答
  6. 什么是“苦集灭道”?
  7. 什么叫非合格皈依?什么叫合格皈依?什么叫小乘皈依?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的***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记得以前听过的潘多拉的故事,潘多拉由于受到众神的祝福而变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女人,但是由于太完美而让她觉得生活少点什么,于是她打开了那个盛满罪恶的盒子。听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很小,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笨啊,放着好好的幸福不要,偏偏要去碰那个罪恶的盒子。现在想想,如果世界真的有朝一日变成天堂,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罪恶只有幸福和安宁,那那个时候的人们生存的动力会变成什么呢?没有黑暗的阳光是否还能像现在那样让我们奋不顾身?  人生八苦,真的很苦吗?抑或是那颗小小的枇杷糖,入口苦涩最后却甜蜜清凉,回味悠长。

怎么理解佛法中“八苦”中的“五阴盛”之苦?

孔子中庸之道,即佛教的“中道”,非有非空,非断非灭。

夫子常讲“敬鬼神而远之”,还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就达到了消除一切对立二分的境界。

众苦之源_众生之苦是我苦那首是什么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夫子一生他所学的、他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全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他不过是用文字把它记载,流传给后世。《论语》里面许多的话,我们相信都是千万年前古圣先贤传下来的。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清凉***告诉我们,都是古佛所说的,他说世尊曾经讲过,世尊说,他从来没有将古佛所说的经上加一个字,比孔子的态度还要严谨。东西方的圣人给我们做榜样。也就是说,***佛性本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以前如是,现在也这样。 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孔子在周易里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在本体上,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孔子说,吾“无知也”。孔子没有分别之“知”(识),但有二相归一相之“智”。因为,孔子“叩其两端(两极)而竭焉(消除二元对立,泯没对待)”。孔子“竭”其“两端”,就是“中”,“中”就是“抱一”、“得一”。“中庸”是孔子“抱一”、“得一”的理论基础。中庸之“中”,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庸”是指本体之相用也。中庸者,体相用一如也!所以,从认识论来看,能达到体相用一如境地,就是“中庸其至矣乎”!孔子明确指出,很少有人能契此(民鲜能久矣),说明其境界的高雅。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佛陀称此君子为“大心凡夫”。虽是凡夫,已发大心(大愿)追求。追求不息,就叫精进;精进之极,孔子称为“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时能契中庸,佛陀称为不退转菩萨。故时而中庸的君子,必得三昧正受,达无生法忍!

还有,道书也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与佛家所论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义相通。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成佛之道就是大学之道,觉悟之道。佛家的戒定慧就是儒家的止、定、得,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是三个学习过程。明德就是众生都有的光明德性,佛教称佛性。“明德”,***具足,凡圣一如,本自圆成,非***修证;就是惠能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明便是修证,回归自性,回归自己真心,就达到了“至善”,佛法讲成佛了,彻底解脱了。明明德是自己觉悟,大彻大悟,度众生是亲民。可见,“大学之道”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做到自觉觉他圆满,就是“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是格“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佛家的转识成智就是儒家的“格物”,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格到心境一如,本无内外, 才是真正的“明明德”。明白了外物不外,色身不内,皆“明德”所现之“物”,无内外,无主客,即能转六识为妙观察智。此智开显,自然破除思维极性,再不二相分别,我执破除,自然“意诚”(“知至而后意诚”)。“意诚”必然“心正”,心为一身之主,心正而明了“明德”,自性开显。

“明明德”而智慧光照,触着皆化,故先家齐;“明明德”于全家族,智德更盛,足以普化邦国;国国皆“明明德”,自然天下平,这是从外来说。从内来讲,“意诚”则我执破,“心正”则法执亡。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自“明德”之相,相不异性,性不异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直下承当,则可谓“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实质也!从“格物致知”到“天下平”,这是儒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证历程。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四摄、六度,行菩萨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佛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行过程。“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故儒释道三家本质不异!

《大学》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此处的‘正心’与《大学》讲的‘正心’,是一样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们拿儒家的话来解释,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为物欲,即烦恼障障碍;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碍。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讲正心,也是破除这两种障。‘格物’,‘格’是格杀,‘物’就是物欲,格杀物欲就是断烦恼障。‘致知’,‘知’是正知正见,这是破所知障。这样,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里就“常生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

这就是慧能说的明心见性方法“若能正心,常生智慧。”比如子路的“闻过则喜”正是《坛经》“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已不善,万善之门”。曾子就相当于神秀,他发明了“慎独”,“吾日三省吾身”,就相当于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3、对于佛道***耶稣的“感应道交”,儒家易经也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道家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天人合一的观念。现代量子力学通过“量子纠缠”(不管两个粒子(有共同来源)距离多么遥远,一个粒子的变化立即就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这就是量子纠缠。)关系,也发现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

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离开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有没有啊?海森伯的测不准定律告诉我们,一切量子、粒子的基本状态离不开人的想法与观察仪器及方式,离开人的观察目的与观察手段,量子是什么状况,人是一概不知的。这就和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相接近了。佛法告诉我们万法唯心,三界唯识。

很多还没有什么修为的佛***有过这样的体验:遇到极度危险时立即念某个咒语,或者念***菩萨的名号,立即化险为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远距感应并相互作用的事情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在孪生兄弟之间,当一个人经历痛苦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立即就有感应,甚至会有一模一样的痛苦;有的夫妻或者父子之间,当一方经历极大痛苦时,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应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体极度难受,内心翻腾不已,几次恶心欲吐,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亲从老家来电话告诉他父亲刚刚跌倒去世。

儒家虽更注重于日常***,但也说***之外,存而不论,“不论”并不否认“存在”。孔子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在人事处理上,更多儒家学人***取直接的方式,而法家则强权,佛家善巧方便。

4、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6、佛教金刚经说,真正的修行,是从“降伏其心”开始,就是“伏(压住)”我们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心。

到阿罗汉的境界时,就不再是伏心了,而是“断”了,即断除了“执著心(俱生我执),”达到“无我”的境界了。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如此,所谓心性之学。《尚书·大禹谟》: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

孟子说:修身莫若修心。又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牲,则知天矣”。

朱熹:一心具万理,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陆象山:道未有外乎其心者。自“可欲之善”,至于“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吾心即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阳明认为天地在吾心之内,万物皆属于心,无心则无一切,因此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言,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又云:“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7、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道家说: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佛家讲“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表面上热忱的做,心里若无其事。无为不是消极避世,不做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孔子,圣人也,“只其不可为而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为”嘛。这真是曲解圣人本意,金刚经上也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虽入圣程度不一,却都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也即金刚经上所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众生不是一体,众生又怎么会因耶稣赎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断真正的圣者无为,根本的标准是“心地”!

「虽有荣观」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是「燕处超然」,以平常心来对待。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

8、佛家的五戒“杀戒,盗戒,*戒,妄语戒,饮酒戒”相当于儒家的五常:“以仁者不,义者不**,礼者不邪*,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老子也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开篇就说出宇宙真相,直接了当,真实了义!

无尽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请教时,***说不识字。她说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理解***?***对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乃大异之。佛祖经年说法,竟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又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语言相、文字相、心缘相”、“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的状态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 “妙”实际上是现量,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佛学讲“清净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讲的是认识论。佛学上的六根、六识、六尘相互关系叫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两个字就概括完了。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正是“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观其妙”。《中庸》中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里的“至诚”也属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知天地之化育”属于“观其妙”。

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3、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气用事,要有冷静客观的理性观照。“毋必”,做什么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随顺因缘,无可无不可,通权达变,法无定法。“毋固”,不要那么固执,一条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执,吾人悉有与生俱来的我执身见,常常以我为中心划线,以我为中心做事情,以我为中心作出种种情绪反应。其实一个君子的行为,或者一个能做成事业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别人,多满足别人的愿望,多让别人欢喜,多体察别人的需求,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恒顺众生。

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4、“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无知”,是指不要有“无明”,不要有分别之“知”。因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无知”就无“无明”,这是叫老百姓不要产生无明啊!这里老子说的“无知”,就是不知见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们(民)转识成智,“常使”(开、示、悟、入)人们“知常曰明”。

“使民无知无欲”,正是佛家讲的破见思惑。“知”是见惑,“欲”是思惑。见惑给人们带来“所知障”,“思惑”给人们带来“烦恼障”,众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讲的“无知”,不是“愚昧无知”,而是了达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大智慧之圣智。凡夫的知见,如来称为“无明之本”,是我们不能开显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碍。清除这种“知见”,才能脱离愚昧的“无知”。所以,佛陀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对立心识刹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续不断,此为动不善时。事相中,把握机宜,教化开启学人,啄啐同时,不失时机,是禅宗***善施机教的“动善时”。孔圣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亦属“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一个心净的人,他到哪里都是净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就是一个真正开智慧的解脱者,他是虚怀若谷,身心很柔软,不懂的我们就学习!

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佛家谓之曰“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都是一个意思。道是从古至今,本来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说他自己只是在重复讲述古圣先贤说的话,没有一点发明创造。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

9、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一般的见识以为道家是逍遥世外或者应时而动,而这句话说明:要学圣人之道的人,更应该有为世人与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或离了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这便是“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的本意。“终日行而不离辎重”是说志在圣贤的人们,始终要戒慎恐惧,随时随地存着济世救人的责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这种地位,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这里的“荣观”的“观”字,是破音字,应作古代建筑物的“观”字读,不可作观看的“观”字来读。“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静的意思。

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真正的无为,为而无为,无为而为,心不染著。表面上热忱的做,心里若无其事。无为不是消极避世,不做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孔子,圣人也,“只其不可为而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为”嘛。这真是曲解圣人本意,金刚经上也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虽入圣程度不一,却都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也即金刚经上所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众生不是一体,众生又怎么会因耶稣赎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断真正的圣者无为,根本的标准是“心地”!

「虽有荣观」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是「燕处超然」,以平常心来对待。

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是无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实相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不必到远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净土,因为我当下就在道的怀抱里面,还要到哪里去找呢?!我不必打开窗户,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后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样都能够见到天道。不为而成就是来到无修、无证、无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云:“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说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体和客体同为道的不同层面,犹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离开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注定是枉功劳形了不可得。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

烦恼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碍覆盖。菩萨的我执、法执破除了,就到无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维摩诘经》上讲不二法门,唯有维摩诘“默然无言”,大智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金刚经》讲:“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信心铭》曰:“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庄子·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对白说得很明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确,这桩公案中“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证者所知。轮扁以得心应手的体证体悟,体现出心手一相无碍相通,而二相的语言要表达一相的得心应手,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正说明了二相的极性“有欲认识”只能“观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无欲认识”才能“观其妙”(得心应手而口不能言)。

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朴实、厚朴)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和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同一道理。“使由之”是指要解脱百姓的二元对立观念之束缚,要教化百姓认识“有欲认识”方法不对,放纵感官享乐不对,不要极化人们的“有欲”之本能,“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化民,将百姓从有欲中解救出来,入无欲的自由解脱,庄子称为“逍遥游”。

自古以来,真正体道、悟道的人,如果要教化众生或是摄化众生,不是要越展现世智辩聪,以及我是、我能、我慢,越来越聪明、越厉害,因为这是人类自我越膨胀。将以愚之的愚之,不要以为解脱者是推行要政策,而是让你返璞归真,回到敦厚、朴实、忠厚、老实的本性。

「民之难治」为什么百姓会难治理呢?「以其智多」因为智巧伪诈、世智辩聪,错误的教育方式越多,人民反而越来越狡猾,越会钻法律漏洞,或是智能型的犯罪,都是错误的教育教导出来。「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如果是用世间思维、世智辩聪治理国家,就是国家的贼,会越治越乱。这样的教育普及未必是好,人民反而失去敦厚的质量,离道越远。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为普度众生;俭是淡泊寡欲,是清净心;不敢为天下先是因为体会整个法界就是无我、无私的精神,当悟道之后,就是“不与众生争”,而且会甘心居众人之后。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够知道说「哦!我真的不知道」,明「无明」。我们在讲十二缘起的时候,有讲到最深的,但是当我讲出这些,一样我又被攻击!说:「人家经典不是这样讲!」好啊!随便啊!佛陀所讲的十二缘起,是在探讨第一因,到最后是来到「无明」,我在《阿含经》课程里面有提到,所有问题最终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问题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如果你认为你很行,我很有学问、知识很高,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一方面因为你是在无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还不知道,你还在***情况里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同理。

17、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怨以和来解,和后仍有余怨,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故称不上为善。因为,和解是两相调谐,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体不分,才无有怨,何谈余怨。老子要人们体道一相,无怨可和,才是为善。老子主张“报怨以德”,佛陀主张“若人捶詈,同于赞扬”,和怨要以无怨为“和”,“若人捶詈”(打骂),要以赞扬视之,自然与道不远。“故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者,有债主之契据(合同),却无有债权之索还心。佛家称作三轮体空(债权、债务和债物,当体皆空,本无自性),无施可施。施不求报,亦无求报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体道,三轮体空,无人无物,何有责人之说?有德之人体道之一相(“有德司契”),无求无索,无人无我,在生活中尽是奉献施与,“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无德之人二相执著,识心分别,故像追索租税一样攀缘摄取,极性极化,人我对立,顺喜逆瞋,私欲情念不息,亲疏远近炽然,差别对待分明,违背天道平等,与“道”之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相异。

金刚经云: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于相不着,于人不着,自然不苛责于人。

虽然历史曾有过此消彼长,但总体来说,因为佛教义理严密,逻辑性最强,佛祖亲口宣说的经典数量多达三藏十二部,浩若烟海。晋代王弼看完老子道德经后说:尽善矣,未尽美矣。就是说道德经虽然境界很高,但毕竟文字太少,大道之理,阐述得不能圆满究竟彻底,只有圣人能真正看懂悟透。而佛经就连中等根性的人也可循序渐进,渐悟入道。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或由儒入佛,或由道入佛者,不可胜数。明代王阳明就是学佛后借助佛理参透孔孟学说,才发现圣人之境界大致相同,把中国儒学发展到最高峰,也把孔孟心性之学推到极致,为中国文化保存了真骨血。

所以,道不胜佛,自然之理也。

“世间三苦,求不得最苦”自哪里?

 (一)别观五取蕴分五:1、色蕴如聚沫 2、受蕴如水泡 3、想蕴如阳焰 4、行蕴如芭蕉 5、识蕴如幻事

总的来说,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烦恼所生的蕴是轮回诸苦的来源或依处,也就是,一切轮回诸苦都从色受想行识这五类法中生起。

在轮回位,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蕴显现炽盛,刹那刹那迁流不息。在没有发起对治止息它之前,它就是一切苦的根源、一切苦的依处。

1、色蕴如聚沫

色蕴是由惑业大海扰动而出现的聚沫。身体内外的三十六种不净物,都是由烦恼和业的力量变现的色蕴。由以往所造的烦恼和业,丝毫不紊乱地幻现出有漏身每一阶段的色。所以色蕴没有自己独立的自性,它唯一是惑业大海扰动时,以缘起力幻现的聚沫。

就像播入地中的***,***以时日,就能长成参天大树。虽然在***上看不到根、茎、枝、叶,以及它们上面的种种色、香、味、触,但***里含有能生这种种差别现象的功能,在功能成熟之时,就现出千差万别的相。同理,众生业识入胎,就像***种在地里,由识的功能使精血渐次发育成具有六根的身体,具足种种不同的器官、组织、细胞,这都是惑业的变现。所以这个色蕴自身没有自在,它刹那刹那都是随惑业的力量而转,是行苦的自性。

大家思维就能了知,这个身体所有的部分,大到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小到每一滴血、每一个细胞,都在昼夜不停地生灭迁流,全身每一秒钟所发生的无数生化反应,你能遮止它们进行吗?即使入了睡眠,也还在刹那不停歇地迁流。这就看出它是在以惑业的因缘力运转,不得自在。这就是毫无自主的苦相。

这个色身是在酬业报,纯粹是苦法!平时没遇到违缘时,苦相不明显,一旦因缘聚会,苦就发出来了,变出种种老病死苦。组成身体的四大就像四条躁动不安的毒蛇,蜷伏在色身的箱子里,一有不调和,就能翻江倒海,把人搅得苦恼不堪。这哪里是安乐的体性?纯粹是苦相。

2、受蕴如水泡

受蕴是指三种领纳,一苦,二乐,三舍(也就是不苦不乐)。灭时你还想留住它的就是乐,生时你不想要它的就是苦,没有这两种就是舍。所谓受蕴如水泡,就是把身心上现起的一个个受比喻成虚幻的水泡。

在河流往下流注的过程中,一碰到突出的岩石等时,就由撞击而冒出水泡,随后又还原消融成了水。感受也是如此,五取蕴不断地迁流,遇到因缘,就从蕴中现起虚妄的苦乐受,随后又归于无有。又再继续迁流,遇缘又再现起苦乐受的水泡,现起之后,又归于无有。这样的念念迁流就是行苦。

我们日夜都处在行苦的流注中,除了行苦之外,再没有别的了。不必妄想这里面有真实的乐,也不必说自己真的好幸福。这只是你不明苦的真相,才死抱住乐的幻想不放。

3、想蕴如阳焰

想蕴是缘境界取种种相。“想蕴如阳焰”说的是一切想都虚妄不实。在夏天,远方的阳焰显现成水流的景象时,干渴的鹿群就会被幻景诳惑,急迫地逐取阳焰而去。

千差万别的想,就是千差万别的错乱取相。人们活在种种错乱的取相中,为着想象而造业,而求取。就像渴鹿逐取阳焰水一样。由逐取境相,就造成了世间一切斗争和***,所以这是增盛世间斗争、***的主因。

4、行蕴如芭蕉

行蕴是指除色、受、想、识之外的种种心所相应行和不相应行。这里说的“行蕴如芭蕉”,就是业也好、习性也好、异熟也好,都落得一无所得,就像芭蕉看来坚实,似乎有实义可得,但在一层层剥开之后,什么也得不到。我们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在不停地造作、不断地受用,直至如今仍然毫不知足地贪婪享用,但终究像往日的经历一样,得不到一点实义。

看看自己每天怎样驰求,怎样取境、造作,就能见到一次次都是无意义的盲动。贪求了无数次,受用了无数次,最终都没得到什么,这样还执迷不悟、不知停息,你说有多荒谬!整天逐取、受用,完全是无意义的妄动。

比如,人们对乘骑有追求。见自行车好,就盼着能骑上自行车。后来见人家骑摩托车,一路驰奔,心里好不羡慕,就把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再过几年,见别人开着轿车多气派,又觉得骑头铁毛驴太煞风景,又去买轿车。以后见人买飞机,飞翔高空,铁马赛不过铁鸟,因此又拼命赚钱买飞机。

人的一生就这样一轮轮地追逐。一次追逐完毕,落得没意义,还是懵懵懂懂不悟,见新花样出现,又禁不住起身追逐。其实,开车也好,开飞机也好,都只是身体从一点移到另一点,都不会有什么意义。但看不透这一点,就始终停不下无意义的追逐。

又比如,一个现代女人不断地换发型,今天见流行钢丝头,就做个钢丝头。明天出了爆炸式,又换成爆炸式。后天爆炸式不时兴,又开始披肩。披完了肩,又回到短发。本来前面的事过时,就已经显示它本来就没有意义,这时就应觉悟,到此撒手。但不明真相的人被无明牵着走,认为前面的过了时没有滋味,应当换个新的,就会有感觉了。这真是荒唐!无意义中的替换,不还是无意义吗?

这里有两种人的作法:一种人看到按这么做只落到无意义中,就领会到缘起律是同等的,往后再出新花样,也只是老戏重演而已,同类的冲动、同类的结果。这样认清了真相,就彻底止息无意义的追逐。

另一种人见享受过后,最初的感觉没有了。就想着再去换一个新的感觉。这样拼命地换鞋子、换衣服、换车子,从里到外的一身包装、从头发到眉毛、到眼睛、到指甲,统统更新,给这万苦之源的五取蕴、给这毒疮、给这罗刹身城作最美丽的化妆,这就是为死物做活计!

很多人一直对轮回抱有幻想。世间出现什么新鲜事物,不尝试一下,就心有不甘,没尝试到,就遗憾得不得了。这是乐执在做怪,在他心前,总感觉有种种乐在向他招手,经不住诱惑,就马不停蹄地驰求。人们奔走在世间求乐的路上,一路憧憬,一路求乐。就像开上了高速公路的飞车,始终停不下来。

轮回是非常欺诳的,这里不断地闪现美酒、奖杯、光环,不断地有赞美诗、颁奖台,***相叠生,幻景多娇,引得众生纷纷痴迷逐取。等到后来发现这些无意义时,一生的时间已大半耗尽。况且,福尽祸生,乐极生悲,又跌入苦中。像这样,始终围绕着苦旋转不停,就叫苦的轮回。

5、识蕴如幻事

眼睛上涂上经咒语加持的药物,就会被咒语、药物驱使,毫无自在地现出象、马等幻相,同样以因位识的业习,变现出种种杂染现相,由此成为各种错乱因缘的依处。

总之,这个苦的五蕴是以惑业而生灭,所以是一切苦的所依。

佛教里的八种苦是指什么

出自佛教语,佛教中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细分为八苦,佛教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ng>

扩展资料:

佛教八苦:

1、生苦,母胎十月,生藏之下,熟藏之上,环境局促狭窄,冷热交逼;出生时受产道挤压如同夹山地狱;刚出生,幼嫩肌肤,衣服着身,如同刀割。

2、老苦,老态龙钟,落齿弓腰,行走不便,饭食不香,涕唾交流,儿女见嫌。

3、病苦,浑身疼痛,转侧床榻,脓血迸发,大小便利不能自理,人皆掩鼻;生死未卜,忧愁惊惧。

4、死苦,四大分离,巨苦无量;儿女哭嚎,心中惨然;不知死后何处去,惶然无依。

5、求不得,世事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中所欲常缺,求告无门。

6、怨憎会,离苦得乐,人之常情,但是,冤家对头常会找上门,越想离得远,越会天天碰见。

7、爱别离,男女爱恋,儿孙亲情,越是珍爱,总归要分离,就算一世陪伴到头,临死时,也不得不放手,其凄苦不舍,割人心肠。

8、五阴炽盛苦:吾等在世间所有的苦,都归结于吾等有“五阴”,就是以上七苦。

百度百科—佛教八苦

我是初学者,读哪种经书好?

佛教里的八种苦是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简称:八苦(梵as!t!au duh!khata^h!,藏sdug-bsn%albrgyad)

(一)指有情所受的八种苦恼∶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主要在说尚谛中之苦谛的内容。兹将八苦表列如次∶

(1)生苦(ja^ti-duh!kham%)∶指报分之时所产生的苦痛。《五王经》以识支到出胎为生,《涅盘经》则分为五位∶{1}初出是受胎之初,系识支之位;{2}至终是色心具足之时,系名色支之位;{3}增长是名色增长,为六入之位;{4}出胎;{5}种类生,指出胎后到老死之间,运运刹那新起,或人生而有贫富、贵贱、男女、丑端等差别。此五位常为众苦所依止,故称生苦。

(2)老苦(jara^-d.)∶指衰变时的苦痛。北本《涅盘经》卷十二将‘老’分成‘念念老’及‘终身老’,或‘增长老’及‘灭坏老’。‘念念老’是刹那生灭,指识支至老支之间的念念变迁;‘终身老’是一期生灭,指白发枯形色变之时。‘增长老’是指从少至壮念念增长;‘灭坏老’是指由壮至老念念灭坏。此二者是就前述的‘念念老’开衍而来。

(3)病苦(vya^dhi-d.)∶指由四大增损而引起的病患苦恼。北本《涅盘经》卷十二云(大正12·435a)∶‘病谓四互不调适。’盖病有身病及心病二种。身病是色阴之病,乃四大不调所致,有因水风热产生,也有因杂病或容病等产生。若地大不调,则举身沉重;若水大不调,则举身胖肿;若火大不调,则举身蒸热;若风大不调,则举身倔强。所谓容病,是指遭遇刀杖之难、为鬼魅所附等。心病是指恐怖、忧愁、愚痴等,一切心理上的苦恼。

(4)死苦(maran!a-d.)∶指五阴坏灭之苦,即舍离所受之身时的苦痛。死有命尽死、外缘死二种。命尽死又细分‘寿命尽而福未尽’之死、‘福尽而寿命未尽’之死,以及‘福寿俱尽’之死三种。外缘死也细分‘非分自害死’、‘横为他所’,及‘俱死’三种。

(5)爱别离苦(priy***iprayoge-d.)∶指与自己所亲爱者别离的痛苦。《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6)怨憎会苦(apriyasam!prayoge-d.)∶指与怨憎者相遇的苦痛。《五王经》云(大正14·796c)∶

‘世人薄俗,共居爱欲之中,共诤不急之事,更相,遂成大怨,各自相避,隐藏无地,各磨刀错箭挟弓持杖,恐畏相见,会遇迮道相逢,各自张弓澍箭,两刀相向,不知胜负是谁,当尔之时,怖畏无量。’

(7)求不得苦∶全名为‘虽复希求而不得之苦’(yad api^cchaya^ paryes!ama^n!o na labhatetad api duh!kham%)。指不能如愿、不得所欲的苦痛。《大乘义章》谓所求有因果二者,因中有‘求离恶法而不得’,以及‘欲求善法而不得’二种;果中有‘求离苦事而不得’,以及‘欲求乐而不得’二种。又此苦果之事各有内外之别,人天之乐果及三涂之苦报等为内,资生眷属等为外。

(8)五盛阴苦∶经作五阴盛苦,新译作略说五取蕴苦(sam!ks!epen!a pan~copa^da^naskandha-d.)。‘五盛阴’与‘五取蕴’只是译语的差异,upa^da^na有盛、取、受等义,故旧译作五受阴,略称五阴、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种。取、盛、蕴等都是烦恼的异名。盖五蕴生自烦恼,也常生烦恼,故五盛阴苦又称五阴苦。《四谛经》即用此略名。《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七则称作‘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并谓前七苦皆是有漏身所摄,故名。然古师以此‘五盛阴苦’具五阴炽盛之义,将‘盛’看作形容词,或解作‘贮蓄、容受’之义,与新译家之说不同。即《大乘义章》卷二所云(大正44·512c)∶‘五盛阴者,五阴炽盛,名五盛阴。阴盛是苦,就体立称,是故名为五盛阴苦。亦盛者,盛受之义。五阴之中,盛前七苦,是故名为五盛阴苦,若正应言五阴盛苦。’

此外,《瑜伽师地论》别出寒苦、热苦、饥苦、渴苦、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及诸在家者妻子等事损减生苦、诸出家者贪等烦恼增益生苦、饥俭逼恼所生苦、怨敌逼恼所生苦、旷野崄难迫近逼恼所生苦、系属于他所生苦、支节不具损恼生苦、杀缚斫截捶打驱摈逼恼生苦等八苦。其中,前项第八之一类威仪多时住苦,是指以一定的威仪止住于多时之间的苦恼。后八苦因生自诸种损减逼恼的苦痛,违背损恼自己的身心,故总称为违害苦。

(二)指无***的八苦∶出自《大藏法数》卷四十六。即无***的四苦加无常、苦、空、无我,其中四苦指空处苦如疮、识处苦如痈、无所有处苦如病、非非想处苦如箭射入体。《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云(大正46·673a)∶‘行者厌患无所有处想如痴,有想处如痈如疮。’

(三)指非想天的八苦∶出自《法华文句》卷六(上)。主要就‘非想非非想处’说明上述生、老、病、死等八苦。《法华文句》云(大正 34·77a)∶‘非想亦有八苦之火,心生异念名生苦,念念不住名老苦,行心扰扰妨定名病苦,退定是死苦,求定不得是求不得苦,求定不得必有于障,即是怨憎会苦,四阴心即五盛阴苦。’

◎附∶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第***谛说〉(摘录)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观察现实。若以崇高理想的眼光来看它,现实是不完美且充满了污染与苦恼。在迷界有关‘一切现实皆苦’这件事,已在四法印的一切行苦中说呶了。四谛说之苦,是具体的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苦成为八苦,就是通常所谓的四苦八苦。这些苦包括了前面所提到的苦苦、坏苦、行苦。

(1)生苦∶生不是‘生活’而是‘诞生’。生不是指由母胎产出之时,而是指母胎妊娠时的初刹那(结生)。总之,苦是因为轮回而生于生类中,因此,生苦和行苦可说是同样的含意。

(2)老苦、(3)病苦、(4)死苦∶据佛传记载,关于四门出游,释尊出家前,在游园途中,看见老人、病人、死人等等,感到生活之苦,就产生了出家的动机。老、病、死伴随着肉体上的苦痛,但不限于肉体的苦痛。因为老、病、死的缘故,强烈地感受到精神的苦恼,这种事是很多的。而由于老、病、死,将导致自己与家族生活不安,又因为恐惧地位、名誉、权力等的丧失,于是产生苦恼。而通俗的宗教,在于解除贫乏与病状,即与此有所关连。

(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与心爱的人生离死别、与嫌恶憎恨的人共同生活所产生的种种苦恼。若以自己为中心而起的爱憎执着之念,苦恼就极为激烈。宗教所要解决的争论,就是要去除前述的苦。

(7)求不得苦∶是不如意产生的苦。前述种种的苦,是所有欲望不得满足的苦。若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无理欲望不能满足,苦恼就会产生。

(8)五取蕴苦∶经典说‘总之,五取蕴是苦’,此可概括前面七苦。众生若以‘自我中心’的心态去取执五蕴,则必一切皆苦。顺便提及,五取蕴苦旧译作五盛阴苦。现代日本,有人用五阴盛苦,这是错误的。并没有这种译语,应该改为五盛阴苦才是。

〔参考资料〕 (一)《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佛本行集经》卷三十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增一阿含经》卷十七〈四谛品〉。

佛法救苦布施的疑问,请深懂佛法的老师解答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原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

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

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也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也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也无

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龙震敬译:「***菩萨说,当修行深入到以大智慧到达彼岸时,就能使

用自己心中的大智慧,来照亮自心,使色、受、想、行、识等五种蒙蔽本

性的尘垢变空,回复本性圆明,心空无物,一物不迷,如此,万有皆空,

即可度过一切因自身无明而产生的无谓烦恼和苦难。」

深入注解:『观自在菩萨里的「自在」也表智慧,而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者

称菩萨,像佛一样于法自在。「***」就是表示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

苦。所以,***菩萨就是代表菩萨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的意思。

「行」是修行,是历事练心,在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顺境、逆境当中去

历练,练什么呢?平常凡夫心是不清净的,是不平等的,佛菩萨是真正觉

悟的人,所以在一切顺、逆境当中,去修清净心,去修平等心,这个叫做

修行。

「照见」是功夫,是智慧的应用,是修行的枢纽。而五蕴就是万有。佛将

宇宙人生一切法,归纳成这五大类,就称为「五蕴」。「五蕴」可以分:

色、心两种,「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像我们的身体是物质,所有

一切物质都用这一个「色」来代表。那么凡是属于心理、精神方面的,都

用一个「心」来作代表。所以,这个「心」里面就分为四类:受、想、行

、识。「受」是前五识,「想」是意识,「行」是第七识,「识」就是第

八阿赖耶识。我们先来看这个色法 — 物质。物质怎么说它是空的呢?「

五蕴皆空」,因为「色」是众微聚集的,这个「聚」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因

缘生法。缘聚它就现行,就现一个相状,缘散了,这个相就不存在了。那

么由此可知,相不是真的,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

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都是说明了五蕴的真相,也就是说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

复如是。」

龙震敬译:「我们人的自性是永恒不灭的。色是由真空所演变出来的,但

是它却和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空即是隐于色,色即是现于空。妙有真空

乃色的根本,色之空,叫真空。

佛告诉我们:基本的物质有四种特性,叫「四大」。「四大」用「地、水

、火、风」来表示。「地」是代表它是一个物质,即使这个物质很小,小

到我们肉眼不能看见,要用放大镜放上几千倍、几万倍,才能看到它。「

火」是代表温度,「水」是代表湿度。「风」代表不稳定,变化的。所以

地、水、火、风是代表地球基本物质的四种特性,也是佛家常讲「四大皆

空」里,四大的意义。

即空之色,称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为色是四大组合的现

象,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合相」。「空」就是般若真空之理,

法空是中道第一空,绝不是空。所以在本经中,「五蕴皆空」是主题,「

色不异空」这底下四句,可以说是它的注解。

第一句,「色不异空」就是从***入空。第二句「空不异色」就是从空出***

。「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体;「色」是讲一切现象,一切现象是依

本体变现出来的。所以,「体」既然不可得,「相」当然也不可得。「体

」不可以执着,「相」当然也不可以执着。』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龙震敬译:「舍利子,比喻为自我的心性,这里说的是心的本质。法,这

里说的不是方法的法,也不是法术的法,而是泛指万事万物的意思,也就

就是指五蕴。前面已经说过: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和有的关系是永远

互相转换的关系。当然,有的转化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例如,星球

的生灭,恐怕得以若干万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人生不过百年,谁也不可

能看见这个转换的全部过程,但是可以推理出来。从这个观点来看,不但

宇宙真空无生无灭,万物也无生无灭,只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存在着。所以,万物同体,谁也没有离开这个宇宙大自然。既然如此,也

就无所谓垢与净的区别了。物转换为真空时,真空并没有增加,真空转换

为物时,真空也没有减少甚么。就像人的生育一样,母生九子,母体并没

有少了甚么。一个子女没生,母体也没有多出甚么,其道理是一样的。也

好像物理学的能(Energy)一样,也是无生无灭的,能量不灭,只是由一

种能转换为另一种能而已。」

深入注解:『这段***是显示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本经将一切法归纳为

五蕴、六入、十二处(即六根+六尘)、十八界(从眼界至无意识界)。

首先,我们解释一切法共同都有意义在,那就是不生不灭。生灭是一个现

象,它不是事实。生本来没有,现在忽然有,我们称这个现象「生」。「

灭」则是这个现象消失了。那么由此可知:这个相的现前和消失,在我们

观念中就认为这是生灭。凡事通过细微、深入的去观察,这样才能够了解

事实的真相,真相是缘聚,这个相就现前,缘散开了,这个相就不存在了

。生灭不过是缘聚缘散的幻相而已,而缘却是没有生灭。

我们举一个例子上来说明上面这段话。例如,大小朋友玩堆积木,这个积

木就是缘,我们用它来堆成一栋房子,于是这个房屋的相就现前了,缘聚

它就现前了。如果将这堆积木推倒呢?那缘散了,这个房屋的相也就没有

了。如果您是聪明伶俐的人,一看到这类现象就觉悟了,原来「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相觉有,不是真有,相觉灭,不是真灭,为什么有,不是

真有呢?因为它本来没有,现在缘聚,它还没有!换一句话说,它原来就

不生嘛!缘散了之后,当然它也不灭。确确实实一切万法没有生灭相。现

代科学发达,科学家的观察确实要来得精细。科学家观察一切万物,告诉

我们物质不灭、能量不灭,这个看法跟佛所说的「一切法不生不灭」非常

接近。那么由此可知:我们凡夫所见到一切法有生有灭,完全是执着在幻

相上,执着在***相上。对于这个相怎么形成的?这些道理,过程完全疏忽

了,于是乎堕落到生死轮回。佛为我们说出这一个真相,告诉我们一切法 是不生不灭的,这正是从根本上医治我们执着有相的毛病。

第二句讲的是「不垢不净」。佛法里面将障碍叫「业障」,染者称之为「

垢」;断除障碍,离开一切污染回复到清净,就叫「净」。垢跟净是一体

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四谛(苦、集、灭、道)的因缘。苦、集是世间因

果;灭、道则是出世间的因果,凡夫流转三界六道轮回,这叫作「垢」。

圣者断尽见思,超越三界轮回,我们称他作「净」。由此可以知道:这一

句话是佛对于执着性空,厌离幻相而说的。因为执着空,厌离有啊!于是

乎就产生一种叫「变异生死」。

最后的「不增不减」,「增」是增长,「减」呢?是减少,这是对于大乘

菩萨的开导。通常大乘法里面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我们修

道愈见增长,我们烦恼就轻了,就减少了。权教菩萨们对于这个现象很在

乎、很认真、很执着。佛在此地告诉我们:这个现象也不是真实的,也是

虚妄,不实在。我们常说:菩提增长,烦恼减少;烦恼增长了,菩提减少

了,这话好懂,但为什么会不增不减呢?因为我们讲增减,是从相上说的

,佛告诉我们不增不减,是从自性上说的。自性是什么呢?自性是空相。

所以,从自性上来说,就没有增减,没有垢净,没有生灭;从相上去看,

那一切诸法就会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龙震敬译:「这里说的空,是说人的妙明之心本来空无一物,至清至净,

如如不动。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能应万事万物,才称其为妙觉,色受想行

识,心动则生,心空自灭。所以称其为幻,所以说真心之中,无受想行识

人受五行,眼耳鼻舌身意岂能没有,分分秒秒都在用!但真正起作用的来

源是心。心若不动,心不外驰,眼耳鼻舌身意就不起作用,眼不见色,耳

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触身无知觉,意不生念,虽有若无。眼、

耳、鼻、舌、身、意」又称「六根」,六根是心的派出机构,是心应万物

不同的器官。心通过六根觉察,判断万事万物,哪一根失灵,心就失去了

哪一方面的作用;心用到哪一根,哪一根就起作用。同时用,同时起作用

,心不在六根上,六根就无事可做了,就等于没有了。而色、声、香、味

、触、法对应六根而言,称为「六尘」。六根既不起作用,那六尘又从何

而起?所以,在真心之中应无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句是无眼界、无耳界、无鼻界、无舌界、

无身界和无意识界的简化说法。六根以眼为首,以意为总,以心为源。心

动眼界生,心动意念立,心不动则***可立。眼见心不烦,声乱心不恼,

心平气则和,自性无烦恼。自心本清静,一了百自了,明心见了性,万事

都能了。表面寻常人,心中觉悟高,不离诸是非,不逃诸烦恼。本来就没

事,苦辣酸甜都是自我心。

深入注解:『六祖***在开悟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说:「何期自性,

本来清净」。这一句话,说出了自性的原来面貌。又说:「本来无一物」

,这个无一物,就是无五蕴、无十二处(即六根+六尘)、无十八界(从

眼至无意识界),乃至于「无智亦无得」,本来无一物啊!这个话的意思

,说明自性的本体,它是清净的,是无为的,诸佛与大菩萨们所证得的就

是这个,一切凡夫所迷的也是这个,这就是所谓执迷不悟啊!离开自性,

一切法俱不可得。

说到这个相,是有的,自性是没有。自性中既然没有,而相有也就不是真

的。这一点正是《心经》关键所在,我们就以这一句来作一个说明。「空

中无色」,「色」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物质。物质有没有呢?在我们的感

官中,它是存在的,所以它有!但佛告诉我们:这个有是***的,是幻有。

因此经典当中也常常叫作:「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

如果真的有,它必然就会有所妨碍,色与空就有妨碍。《楞严经》里比喻 得很有趣,我们只要细细去观察,细细的去思维、去体会,就不难得到它

的真相。如果它真的有,理与事就有妨碍,事与事更有妨碍。《华严经》

里面告诉我们:「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无有障碍呢?那就是空

中无色,色相是幻像,而不是实在的。像我们看电视、看**,银幕里面

所现的这个相,都是幻相,《金刚经》上比作「梦幻泡影」,我们今天用

电视、**的画面来作比喻,使我们更容易体会相是虚妄的。

自性呢?自性就好像电视、**的萤幕。萤幕是空的,原本什么都没有,

虽然显色,现种种相,但它并没有染着,将它关闭就没有了。即使是在显

色的时候,它也没有生灭、没有染净、没有增减,从这样的生活实例来体

会,您会较易理解。因为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幻化而不实在的,如果我们

将这个事实真相看穿了、看透了、看明白了,在佛法里面就叫作「开悟」

。将事实真相看清楚了之后,那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境界呢?心就清净,不

再有:妄想、执着、不舍、得失了;而心一离开所有虚妄的妄想、执着,

而回复到自性的本体。自性是本来就有的,这个时候回复,就称为:「圆

满菩提,归无所得」。

因为自性是原有的,并不是新得来的。佛在前面说的这个三句话,这个时

候才完全证明是正确的事实真相。这样的个观念,我们现代人称之为:「

宇宙观」、「人生观」。我们也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正确的现前,《大藏

经》里面所说的「佛知佛见」和《华严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佛知

佛见就是完全觉悟的知见,对于一切诸法没有一丝毫的迷惑。念佛人能明

白这个道理,能入这个知见,就是经上所说的「理一心不乱」。所以,不

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体相作用,一切境界现前,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这个人就叫作「菩萨」。如果起一念,这一念起来了,那就叫

「凡夫」。这一念就是不觉,那一念就是无明。

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诸位一定要知道:诸佛如来,果地上所

证得的境界,我们根性锐利可以理解,可以体会,但是不容易证得。如

果不能契入这个境界,虽然您体会,理解了,你的烦恼、习气还没有完全

断除;换句话说,在一切境缘之中(「境」就是指物质环境,「缘」是人

事环境,也就是本经里面讲的五薀、十二处、十八界),您还会起心动念

,您还是会分别、执着。换句话说,您必定依旧要堕落到生死轮回,在这

一生、这一世,就不能成就。不但我们凡夫如是,就是连法身大士,大菩

萨们也怕堕落,于是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要发愿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真实、究竟、圆满、大智的选择。我们怎么能

够轻视净土?怎么能够说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无无明,也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也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龙震敬译:「无明,是指执迷不悟的人。无无明,就是指甚么都明了、知

万理、通万化,自心圆明的大觉悟者。也无无明尽,是一尘不染、万法皆

空,明心见性的大觉悟者。乃至无老死,也无老死尽,是说自心的光辉和

真空母体合而为一,已达无生无灭,无老无死的涅盘境界。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苦、求不得

苦、五蕴盛苦。集,就是众苦在心,心中全是苦。灭,是跳出烦恼,诸苦

全无。道,是所以能离苦得乐的原因。灭道,就是已达明心,无苦无乐的

境界。苦乐乃是境,并非自心,自心如如不动,无苦也无乐。到此地步,

已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灭可证,无道可修,故无苦集灭道。

什么是“苦集灭道”?

一切乐事,本吾心所具足,心光明者,欲现何境,无不立成,诸天享用,不***地力人工,即此妙理流行之一端也。心有障碍,则所欲之境,未能应念而现,以有所牵掣故。吾人享用之仰给地力,与夫***助人工,皆自心排除障碍之重重晕影耳。富者牵掣力尚弱,故觉易于温饱焉。贫者终日胼手胝足,而不免于饥寒,则排除障碍之力,不胜其牵掣也。所以结此障碍者何?曰恶业***伏留藏识不去也。恶种一去苦境自亡,乐事可得而现矣。

吾人所视为最苦之事,曰贫穷,曰夭病,经济之孜孜讲求,卫生之汲汲研究,无非欲求二苦之解除而已。然所考定之条例,只能作避苦求乐之助缘,非关富饶寿康之根本也。

必欲富饶,不可不芟除贫穷之恶种,必欲寿康,不可不芟除夭病之恶种。贫穷之恶种在贪利。(贪字兼摄悭吝)盖贪利之行为,或明劫显夺,或私攘潜偷,或只圆自己便宜,不顾对方损失。或只患积聚寡少,不顾义务有亏。昏扰于心,无非遮蔽光明之具,恶业所发,现生有受刑法制裁者,有遭群众摈弃者,有罹意外灾祸者,此皆华报也。何谓华报,谓业种发达,仅属吐华,尚未结成果实也。及果实成熟,业力重者,沉沦地狱,感为猛火烧身融铜灌口等种种酸楚苦痛。虽曰自心表现,而此时心昏识乱,不能自,无从觉为幻境,必经长期磨折,业力略消,始能脱离狱趣也。业力稍轻者,或坠入畜生,以偿所负,或流于饿鬼,惟感常饥。幸而超出恶途,现身人道,宿习所结,遂形为贫穷之境。纵有赀蓄,亦不克享用焉。取其赀蓄者非他,即夙昔受其侵略之失主也。

夭病之恶种在杀生,杀生之缘起,或攘权夺利,或报恨泄忿,或贪图肉食,或草菅物命。杀者所对之境,莫非伤生苦痛之事,藏识伏留此等恶种,华报既不脱苦恼,果报更流转恶途,幸而得生为人,宿习所结,辄成残疾短命之身。而所以致其残疾短命之事迹者,即夙昔被杀者之乘机报复。利刃毒计,此现人身以报复也,兽伤虫螫,此现畜身以报复也,为历作崇,此现鬼身以报复也。

芟除二恶种之道,消极上自应作釜底抽薪之计,竭力戒贪止杀,以消溶积习。积习渐薄,则业障渐轻,贫穷夭病之,可得而避也。顾此等积习,固结于心,仅恁上文性理之谈,未必***遽能觉悟。兹更反复详说,务使闻者于事相了然明白,庶乎戒贪止杀之行,可以见诸实际耳。

吾人享用之丰歉,原与业障之轻重成比例。障重者欲富不能,障轻者欲贫不可。幻影上之财宝,莫得而与之,亦莫得而夺之。邓通有宠于汉文帝,许负相之当饿死,文帝不以为然,时赐通以蜀之铜山,使自铸钱以求富。文帝崩,景帝以宿憾坐通罪,财没入官,通竟穷饿而死,(出汉书)此莫得而与之明证也。波斯匿王有女名善光,享用甚丰,王曰;我所荫也。女曰:我业报也。王怒,欲遣之,女宁舍现成之富,坚执因果之说,遂下嫁乞丐,丐乃破家子,女随之故居,则满目荒烟蔓草,断井颓垣。而偕行瓦砾之间,藏金一一发露,遂建楼阁,蓄婢仆,享用一如王家,(出杂宝藏经)此莫得而夺之明证也。世人以为求则得,舍则失,纯是识中妄计,绝非实际。邓通未尝不求,弗见其益,善光未尝不舍,弗见其损,观此可以惕然猛省矣。或曰非分之求,固无所得,分而不求,不遂失乎?曰:冯异避坐树下,不与诸将争功,谁见其不得封赏耶。(出后汉书)或曰:分所应有,舍之固在。蓄积非分,又将何如?曰:徒为他人保管耳,刘廷朗掌机密,以纳赂为事,晋兵入,一骑出走,过其家,指而叹曰:吾所积钱三十万,何人取之,嗣为追兵所杀,(出五代唐列臣传)此足为好贷者当头棒喝也。或又曰:有贪财而卒得享用,岂轶出例外耶?曰:此得其所固有耳,非能求分外之享用。不急于贪得,他日亦有发现之时,何苦为此徒增恶劣华果报之举。譬如已有谷仓,可由南户从容取谷,一旦行于仓后,不审己所应享,遽穴北墙潜盗之。仓因洞穿之故,纵有余谷,且不能保。谚所谓眼前种种便宜,将来实不便宜,诚阅历有得之言也。然则人事可废乎?是又不然,吾人因业障深厚,遮蔽自性光明,以至未能随意享用,懒怠者。即业障之一种表示也,尽力正当人事形式上所以对冶懒怠,实际上即是拨开业障,使光明得以流露而出。人事不行,流露末由,如仓谷虽属己有,并南户不入,将安得之。其有不劳而获者,乃业障之中,为夙善冲开孔隙,光明遂得径直流露耳,非***所敢望也。或又曰:天下熙熙攘攘肆其贪求,正为懒怠之反,未始非克尽人事之一道也。曰贪求之人,为利欲所驱使,以行其恶,原非为对治懒怠而然,纵兼含对治之意,无奈贪求所结之业障,较懒怠之本障为尤甚。故正当人事,只有尽其能力,一涉贪心,即为非分。儒门义利之辨。正欲***分清界线,顾于贪之重害,未有根本发挥,以致杰黠者不免目为迂腐之谈。而寻常之人。亦视为无戒贪之必要,噫此吾人所以多贫穷也。物竞之说行,贫穷者更有加无已,悲夫!

凡有所杀,勿论缘起若何,被杀者,以临终极苦,铭刻于心,非特具结怨因缘,未有不乘机报复者。公子彭生托豕人引齐侯于难,赵同赵括化二竖陷晋侯于死,此皆特着于左传者也。夫以古代君主之尊,臣下被杀,尚且肆其报复,则人之生命,何殊愚夫之自戕乎。试稽内处典籍,记载此类因果,确凿有征者,几非吾人所能遍读也。人身,莫甚于野心家之掠地攻城,此孟子所最痛心者。若辈所以犯此重大恶业,纯出于贪求之心,使明上文享用生于自心光明,或可顿然悔悟欤。物命,大半为口腹之欲而然,世俗习焉不以为非,不知芸芸众生,无量世来,多数与我有亲属关系。观于飨客之羊,原为已故之妻,(出广仁录)喂儿之鸡,适是前生之父,(出法句喻经)足示一斑。则吾辈庖厨之所宰割,,孰保非我夙昔之父母妻子耶。以口腹之故,聚现生父母妻子于一堂,细嚼夙昔父母妻子之肉,生者酣嬉欢笑,故者苦楚悲哀。自天眼之旁观,盖有不胜其愍者。反而推之,今世恩爱同食之人,他生又互为俎上之肉耳。于此而不起哀矜之念,吾末如之何也已。如谓食肉为养生要素,此特一种妄执,乡曲小民粗蔬淡饭,体质自雄,其谁不知,将谓运用心思。不能 恃植物养料,则往昔寒士,大率咬菜根以为常,诗文考据之艺,效用虽与今学不同,其劳心焦思,较今之学者,实有过之无不及,而往往以耆年见称。美洲提倡素食,日渐发达,享期颐者每出其中,则肉食养生,谓之不成问题可也。(但习于肉食者一旦舍弃,未始无不惯之感,旬日之后,自当渐忘耳)或曰:大地所以无人满之患,以有刀兵疫疾等灾祸为之限制也。设因戒杀之故,***寿而不夭,生齿将依几何级数增进,恐无几时,大地即无容足之处,人既患满,虽欲不杀,其可乎哉。此世俗学者一孔之见,绝不明人生之所由,宜有此虑。成劫初民,原由光音天福尽者下生而来,始惟化生,无男女相,嗣以耽着地味,男女渐分。引起无量世来之*习,同分妄见所感之大地,日就恶劣,未适诸天化生之道,堪来受生者,大都*念发动,乘吾人男女欢会之际,不觉神识参加其间。(此神识,即藏识所表现、)遂沉滞于母胎,从而发展其业果,而胎生之事见焉。然神识之参加欢会,得以成胎,不可不具二要素,一者须与父母有恩怨关系。(恩怨兼摄钱债在内、)恩则爱慕之心切,怨则报复之心很。志愿很切而后机感之力强。(愿力万能,分详大乘净土二篇)二者须与父母业报相适应,父母多福者,恶劣之子不相迎。父母薄福者,宁馨之儿自相拒。迎拒合宜,而后心境相融洽。世人滋养非不丰也,体质非不壮也,而多方求之,有迄不可得者,为二要素不具耳。因此限制,大地人民自无依级数增进之理,藉偶有之,地面又将依同分妄见而增拓,(如发现新地之类)无所谓人满也。或曰:鸡凫羊豕之属,生育甚繁,止而勿杀,岂能免充溢之害乎?曰:惟其不杀,反无充溢之害。鸡凫羊豕之受生,正以夙世杀生为主要业因。或无常报尽,径转畜身,或地狱罪毕。再转畜身。或经历他道,乃转畜身。质言之。吮血啖肉之人,藏识留其陈迹,业缘一至,难免被吮被啖之时。***戒除杀业,则为畜之因渐稀,鸡凫羊豕等物,自不得不日减矣。

上文消极上戒贪止杀之说,既为绝妙经济卫生之学,顾恶习太盛者,或未能收戒止之功,而邪*妄语,及其它口意等恶,又在在足为贫穷夭病之助因。以凡属恶业,皆不免遮蔽自身光明也。吾人若能积极上更起布施之行,则光明易臻炽盛,虽种种业障,未克彻底澄清,其为碍也亦寡矣。

布施大纲有三:曰财施,曰法施,曰无畏施。财施者,舍己资财,俾受者居于安乐也。应致恭敬如父母良师大德等,则申之以供养。(大德,指佛门圣贤言)应生怜愍,如号寒啼饥叫困等,则济之以需要。法施者,上焉为众宣扬妙法,使闻出世之道,(出世义详小乘篇)次焉,为众解释因果,使知求乐之方。无畏施者,人有祸患,则拯救之。畜有危厄,则解放之。日日如是存心,光明发越,自不可***。吾人试取一布施之事,躬为实验,凡至心为人,而无利己之念者,心中必有一段特别愉快景象,是即光明发越之表征也。

人能于积极上启发光明之源,又能于消极上塞断贪杀之流,斯真一切逆境可转为顺,非只富饶寿康已也。昔袁了凡少遇孔某,依皇极经世法为之起数,县试得第十四名,郡试得第七十一名,学试得第九名,某年补廪,某年当贡,某年受职,任期二年半,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命终,无子。既而自县考至出贡,一一灵验无少爽。以为凡百前定如此,心渐澹然无所求。嗣遇云谷禅师于山中,儆以立命之道,于是递次誓举三千善行,以为功名子寿之代价,孔某预言,以后完全无效。向之限于贡者,竟乡捷登第矣向之惜无子者,竟弄璋矣。向之限于五十三岁者,六十九犹无恙也。(出了凡立命篇)夫了凡遇云谷之时,既能先自去贪,后更叠举布施不辍,功名子寿,如愿相偿,不亦宜乎。然不遇孔某,无以见业力拘束之实征,不遇云谷,无以显业力转变之有道。两者交遇,岂惟了凡之幸,直可作后世迷途乱步者之指南针也,其有特别至心布施,虽仅一事,亦足以酬所欲。如赵盾困于晋灵伏甲,以昔曾饭灵辄故,遂赖之脱难。(出左传)楚惠王久病心腹之疾,后为脱庖宰监食者于死。宁暗吞水蛭,宿疾反随蛭泻而顿愈,(出贾谊新书)是其例也。

财施固仗资财,法施无畏施亦每须借助,如印刻经典,及买施生物之类是也。或疑布施惟富人优为之,贫者未免兴叹,此大不然。启发光明之道,只论尽心不尽心,不论所施之多寡,贫者端诚施一钱,实远胜富人慢意施万镒。昔有乞女,见诸长者布施耆阇崛山中大德,自思今世贫苦,正由先世不施,今又无财可施,后苦宁非更剧,思已而哭。猛忆尝于粪中拾两钱,恒自保惜,以备乞索不得时之需,遂至心持供大德,事讫,出卧树下,光明所发,感为黄云覆于其上。值国王新丧夫人,访大福德者为继,相师觇黄云,遂以女进,即日大享富贵焉。(出杂宝藏经)此非贫女布施之懿范欤,惟报应迟速。各视机缘,不得先存急功近效之想耳,倘遇事贪图报应,则贪心一发,又起业障,适足反对光明之发露,因之成效遂微。既审启发光明之道而实行之,将来所受之报应,有踌躇满志之观,可谓尽美矣乎。曰:犹未备焉,容貌或苦丑陋,一不备也。配偶或苦荡佚,二不备也。欺诳诽谤,难保不蒙,三不备也。恶声诤语,难保不闻,四不备也。言语或不明了,而无人受,***备也。眷属或偏弊恶,而常违逆,六不备也。所见或陷狂惑,用心或习诌曲,七不备也。此等业果,原与夙昔瞋恚,邪*,妄语,恶口,绮语,两舌,邪见,诸业因相对。欲避业果,不可不兼持诸戒也,诸戒能持。他日所收善果,非具享人间之荣幸,即备受天道之繁华。如是庶尽世法之美,世法者何,世间上因缘和合所生之幻影轨则也。

摘自《佛法要论》

什么叫非合格皈依?什么叫合格皈依?什么叫小乘皈依?

苦集灭道是一个佛教用语,即苦、集、灭、道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盘境界的正道。

佛教语,亦名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佛成道后,至鹿野苑为五贤者始说此法,是为佛转轮之初,故称初轮,如《法华经·譬喻品》:“佛昔于波罗柰,初转四谛轮。”

扩展资料:

四圣谛分类

1、苦谛

苦即三界轮回生死苦恼之义,凡是有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经中说有无量众苦,但就身心顺逆缘境,总有三苦、八苦。三苦,从其逆缘苦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

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所有诸苦皆归苦谛所摄。

2、集谛

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嗔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3、灭谛

又名尽谛,灭谓灭二十五有,寂灭涅盘,尽三界结业烦恼,永无生死患累。

4、道谛

道谓修戒定慧通向涅盘之道,总有七科:一、四念处,二、四正断或四正勤,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或七菩提分,七、八圣道或八正道。此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百度百科-苦集灭道

文件来自《寻宝之本教常识》泽绒洛吾 著问:什么叫非合格皈依?答:非三确定的皈依称为非合格皈依,因为这样的皈依并不是为了解脱和成佛而皈依的,而是为了今世的名誉、地位、金钱或者治病才皈依的,类似于这样的皈依在外教与世间法中也是存在的,但他不属于合格的皈依范围。因为它不是为了脱离苦害而皈依,不讲就三确定的皈依。皈依是为了解决众生之苦,不是为了佛菩萨而皈依的。如今很多人为了获得名誉、地位、金钱、治病、健康、平安而皈依三宝,求佛烧香,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也许是初次学佛之故,但这都不是终究解脱的。故此,我们从世间法开始做起,做到究竟成果为止。三确定:第一、确定轮回是皆归于痛苦,皆归于生死延续;第二、确定只有三宝才能解决其痛苦,只有他才能让你获得自在安乐;第三、要确定三宝绝对不会欺骗你,因为他讲的就是无虚的真理,离开真理,则不谓三宝。本教典藉《母续》云:“依三确定而皈依三宝,自他纳入三宝胸怀。” 问:什么叫合格皈依?答:要得到真实皈依,首先就得虔诚之信仰,以诚信以及(22)出离心((22)注释出离心:是把六道红尘视为痛苦之狱,毫无真实的虚构世界,从而厌烦它、看透它,诚心希望脱离其苦之心。)为基础,这样才能得到完善的皈依。有的害怕地狱、恶鬼、傍生三恶处的痛苦,为了脱离其苦、获得人天福报而皈依三宝,成为下士道的皈依法,因为他只求世间所在幸福,不求究竟安乐;有的为了自己一人脱离苦海、获得涅槃寂静而皈依三宝,成为中士道的皈依法;芸芸众生都曾作过我们的父母,善待养育我们,对我们恩重如山。这些众生均想享受安乐,不想受苦,但不知何为安乐之因、痛苦之源,不分是非,非常盲目地走向轮回的苦海中。我们应当如此观想,为了救度对自己有恩的芸芸众生,诚信皈依三宝,专心学修正法,发誓自己成佛后度化大众,成为大乘佛法的皈依。本教(23)《母续》((23)注释《母续》:藏传母系密法的一本重要之书,桑萨让尊即度母著于岗仁波切山附近,约公元前1919年就有了文字母续经典。它包括气脉明点、梦瑜珈、幻身、中阴等很多法门。母续资料浩如烟海,《基道果三佛母续》是其中之一。)云:“以三确定而皈依,自他均入皈依处。”此意简介如下:其一、要确定六道轮回是痛苦的本性,即三恶处有苦苦,三善趣有变苦,轮回普遍有行苦。若不明轮回是苦海的本性,则无法得到真实的出离心。如果一个病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也不关心、不观察自己的身体、疾病,就无法做治疗。同样,如果你自己不知道轮回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恐怖、不自在,也不知道自己得了非常严重的烦恼心病,就不会去找医生,治疗心病。皈依的第一个法就是要知道自己有很严重、很可怕之病,其病也许让你面临生死轮回,永远使你痛苦,所以看透自己的心病是非常重要。所谓苦苦是***能察觉到的痛苦。譬如:得了疾病躺在床上、面临死亡,爱别离苦,地狱、恶鬼等的寒热之苦等等。就连一个畜生也能察觉的其痛苦,知道其痛苦。但我们要知道的不是苦苦,而是轮回普遍的苦与苦根。譬如:为了消灾、消难、消病以及获得人天福报而皈依的话,则会是处于知道其苦的状态,所以起的作用不是很大。所谓变苦是慧根中等所察觉到的痛苦,譬如:人们吃喝玩乐,享受生活,享受荣华富贵,这明明是个短暂之幸福,但有的把他当作永久之幸福。慧根稍微好一点的人能察觉到其苦并非永久,他也知道天下无不散之席,一切都是有始有终,当下的快乐是下一步的痛苦之因。我们要知道的不是苦苦与变苦,而是行苦。所谓行苦就是轮回普遍所在的皆苦。佛也说过:“有漏皆苦。”就是这个苦。我们在皈依的时候,须体念出轮回的痛苦、且是行苦,才能脱离轮回生死、融入涅槃。如果对轮回与轮回苦海,没有一定认识与了解的话,就不会去皈依佛门、实修正法,你也不会去做任何积善积德之法。若无出离心,就成不了合格而完善之皈依,所以多了解轮回的痛苦、实修四出离心等大圆满心修诀窍是非常重要。大圆满皈依法的基础就是出离心,在皈依之前必须修好四出离心,即暇满难得、人生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不仅仅要经过理论闻思,还要实修经验,句句依照上师的诀窍与指点修行,适时于自心,整理好自己的身、口、意的所作所为,让自己弃恶从善,改邪归正。其二、要确定只有(23)三宝((23)注释三宝:佛教里佛法僧三者称为三宝,是因为三宝如同使人随心所欲、无所不得、非常稀有的如意宝。佛很稀有,很殊胜,除了觉者外,不是***能够发现或者使用其名词。佛既然如此稀有,佛法自然就稀世珍宝。佛法稀有修佛的僧人就更加稀有,所以称其为三宝。)才能救度其苦,除了三宝之外,任何人都救不了轮回之苦海,因为众生自己还没有完全脱离苦海。如果一个人得了疾病,而且病的很严重,有可能让他面临很大的危机,甚至是死亡恐惧,那么他自然会去找一个很好的医生,用各种方法消除自己的疾病。同样,我们就得了很严重的心病,其病让你面临生死轮回,毫无自在地受痛苦,我们自然会去寻找能解决其苦的救世主。三宝是渡过大海之船,解救心病的最佳心理医生。佛宝是觉悟心性与万法本体,远离所有障碍以及痛苦,心怀大慈大悲,度化芸芸众生。这样觉者绝对能够治疗你的心病,绝对有办法治病;证悟自心、寻求真理、远离苦海的所有方法叫做妙法,就是解决心病的所有方法;实修妙法,正在经过其大道上的所有人皆为僧。故此三宝不会骗人,否则不能称为三宝。只有自己心存诚信与实修等成佛的条件,一定能够感受到三宝之殊胜加持,也能够感应到佛法僧的存在。三宝无所不能,无所不晓。只有诚信三宝,三宝无处不在,绝对使你今生成佛。先前的历代上师、大成就者、大虹化者都是从皈依开始一步一步修来的,绝非一步登天。其三、要确定三宝绝对不会欺骗你,因佛在修道时就彻底消除妄语等所有恶业习气,没有理由骗众生。佛法句句都是真理之言,成佛的诀窍,只要有了虔诚之信仰,一定会得到三宝的保佑、加持。在藏传佛教里,有很多佛菩萨不骗众生比喻、故事,但没接触过佛法、没正式了解过因果万物之人,则是难以置信。你可以反对佛法,否定佛法,排斥佛法,但首先起码得了解它的事实,否则永远得不到真理之宝。我们学佛不是为了佛菩萨,而是为了寻找事实真理,证悟自心。有了如此的三确定,则成为合格而完整的皈依法。为什么一口咬定三宝不骗你?因为佛注重的就是真理,所谓真理就是不虚***,不虚言。他讲的就是人生的真正苦乐以及善恶功过,宇宙的本性和万法的本来面目,如果有虚言,则不叫佛法。佛就是真理之意,也是宇宙人生的最本质,最真正的一面,若觉悟万法本性、心的本质,你就是佛,所以说佛不骗人。如果有欺骗、虚***之存在,则不谓佛。 问:什么叫小乘皈依?答:你要知道大乘与小乘之皈依之别,就得知道何谓大乘与小乘之隔。众生的资质、根器、想法不一,理解与认识也不一,所以佛相应大众根器而授法,大乘小乘皆为相应于众生的方便法,非确定,因为我们的本性本不二。大乘与小乘在修法上、见地上以及举止上皆有异,小乘只认识人无我,不认识法无我,而彻底证悟人法而无我,这是见地上的区别;小乘只顾自己的解脱,不关注众生的解脱,不利益众生,而大乘只顾众生,处处为众生着想,他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父母,这就是修法上的区别;没有利他之行为,只有自利之行,那就是小乘佛法的举止。为了个人的利益和仅仅希求解脱而皈依三宝为小乘皈依,因他虽求解脱,但未求三身如来,也没有想过成佛之后还要广度众生。他的皈依是为了自己解脱,大乘皈依是为了广度众生而皈依修行,成佛利生。他虽有出离心,虽然厌烦轮回的过患,但没有以慈悲得来的菩提心,菩提心所展示的不二智慧。他没能出离心、慈悲新、般若智慧融为一体,他也没有从不二法门发挥的大慈大悲之光,所以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而言,很多地方还是有缺点的。 问:何谓大乘皈依?答:本教《耶赤经》云:“大乘小乘的区别在于慈悲与智慧,智悲圆满谓大乘,智悲非圆满谓小乘。”本教《经部》云:“大乘小乘依发心,发心两大则大乘,发心量小则小乘。”彻底认识芸芸众生是我们的父母,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为了度化他们,为了让他们获得圆觉而皈依三宝,谓大乘法皈依。大乘佛法把众生放在第一位,即对大乘佛法来讲:众生比佛还重要,因为他们才是发菩提心的对境,没有众生就没有发心之处。譬如:若无坏人,则无好人,若无众生,则非佛菩萨的出世,所以佛菩萨们曾经不顾生命、不顾亲友而进行利众,为了众生、为了慈悲心,可以放弃一切,甚至连生命都可以舍弃,这只有在藏传佛教中才能领略到如此伟大的精神。大乘皈依是以慈悲心和菩提心为基础。他有来自出离心的大慈大悲,来自菩提心的般若智慧,他以三根本进行自利与利他。他的皈依融合于三根本,融合大慈大悲以及菩提心。 问:什么叫皈依?答:人们在人生的轨道上不停的往前奔波,拼命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不仅是人类,除了人类以外的动物界也一样的,皆希求安乐,不想痛苦。但是因为无明、分别杂念,既不知苦乐之根,也不懂如何追求痛苦与安乐之根源。有的人认为吃喝玩乐为安乐,与家人、朋友一起吃饭、聚在一起过生活是安乐的,实际上这很明显不为永久的安乐,而是犹如风中飘动的云一样的短暂。人们在人生轨道上,没有丝毫真实的快乐,皆为苦的本性。生老病死以及爱别离苦、求不得之苦等种种痛苦,非常不自在,毫无依靠和把握地经过生死轮回。我们如何脱离其痛苦呢?如何解决苦的根源?每个苦都有苦之根源,只有觉悟自心,超越生死轮回,才能得到终究的幸福和快乐。我们要学好何为苦与苦根,何为究竟乐与乐根,如何争取究竟安乐,彻除苦与苦根。苦的根源为恶业,作出很多不道德行为,所以受到如此报应。恶业之根为五毒,五毒根源是分别、无明。人们因为不明自己,分别你我自他,使而产生好坏以及高低之隔,导致傲慢以及妒忌等不正常的心态。它直接影响人的身体以及气脉明点,从而体内的五大元素不平等,导致疾病以及业力,造成下一段的痛苦。无明是一切痛苦的罪根祸害,故此觉悟自心,消除无明是关键。一切的根源是心散于它处,导致分别之关系。皈依就是心归自心,自心归空性,空性归本觉,从而获得大乐幸福。只有能够明了自心,解脱生死轮回的一切诀窍皆成为佛法,明了自心,超越生死轮回后,心就皈依自己了,一切分别、烦恼、痛苦也将融入于自心光明本觉中。所谓改邪归正,调节自心,举止正直,以道德行为自利利他,这样对自己他人都有好处。皈依佛法就得一心向佛,诚心实修自己的三门所思所为,不要让自己的行为走向外道欺人之路。所谓弃恶从善、改邪归正,即如理如法实修自己、听从师命、学习师德,彻底觉悟自己的本觉,从而既不危害他人,也不受到恶报。 问:何为本教三宝?答:珍宝是这世上最珍贵、最稀世之物,***都想得到他。对学佛的人来讲,三宝就是缺一不可之宝。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在藏文中的“桑吉”汉译为佛陀,象雄文对字是“阿德”,印度梵文对字是“布达”其意为觉悟自心或者证悟万法者。我们的本性本具备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未证悟之前,发挥不了他的作用。当觉悟心性,证悟万法本质时,自然发挥智慧的一切作用,使而获得佛的智慧、慈悲力量,使你回忆前世,预知来世,通达万物自性。佛有以菩提心得来的色身佛,以不二智慧究竟而得的法身佛。法身佛是佛本体,也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谓如来藏或佛性。色身佛分为报身佛与化身佛,色身佛佛是佛为了广度大众而幻化的利生功绩,就像太阳发光一样,适应大众的根器、慧根、想法、信服而展示。详细说明见于别处。法宝:法宝又称为本宝,也就是觉悟自心、万法的一切诀窍。辛绕弥沃在修道时,***慈悲,大力发愿,为了众生实修地道,取得觉悟成就。觉悟自心后展示心性的一切能力,为了广度众生,传授八万四千法门,应身了数不尽的化身如来。本教典藉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大藏经《甘珠尔—经典》一百九十多本,《丹珠尔—论点》五百多本至今仍存在于本教大藏经中。他有显密大圆满修法,九乘次第的修法与教理教规。《经部》云:“佛法分别为二法,即证法与教法”。根据显宗所言:三藏法为教法,三学法为证法。依密法而言,四部道理和六续经典称为教法,大密六基为证法。苯教在教法与证法、了义法与不了义法的分划上既很详细,也很复杂。本教佛说部有了义法与不了义法,证法与教法等很多划分。僧宝:僧宝又称为辛宝,僧宝指学修佛的所有修者。僧宝分为凡人僧宝与圣人僧宝,凡人僧宝是指处于资粮道与加行道的所有僧人,包括三士道的凡人僧宝;圣人僧宝是另是指处于见道与修道以上的三士道僧宝。每一类又有大乘小乘等很多种划分。凡是一心向佛,诚意修法,皈依三宝的所有***可称为僧宝。本教典藉中僧宝的对字是辛绕,辛绕分为因辛绕、果辛绕。因辛绕是处于四道的所有菩萨;果辛绕是指处于觉悟后的所有佛。甚至在社会上译师、医生、卦师、学者皆可称为因辛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