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无我作文,有我无我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7-09 0
  1. 无我有我
  2. “有我”与“无我”作文导写
  3. 什么是有我 无我 自我?
  4. 无我还是有我高中优秀作文
  5. 王国维认为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境
  6. 佛说无我,但往往最唯心的就是有我,无我的人会认为自己无我吗?如果我死了,我的世界又在哪里?
  7.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诗句

1、虽有学者认为,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来源于,叔本华或康德美学思想,也有学者认为,王国维思想则传承国古代哲学思想内容:即其源头国哲学有无之说,比儒家强调有我而道家和禅宗则强调贵无两种境界了。

2、进而有观点认为,王国维思想北宋邵雍思想里找类似点邵雍认: 夫所谓之观物者非目观之也;非观之目而观之心也非观之心而观之理也天下之物莫有理焉,莫有性焉莫有命焉所谓之理者穷之而知也;所谓之性者尽之而知也;所谓之命者至之而知也此三者天下之真知也。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构成王国维“境界说”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认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主观情绪状态。如果情绪强烈直率,像“物皆著我之色彩”,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之类就是“有我之境”;而感情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以物观物”的状态,如“***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是“无我之境”。

有我无我作文,有我无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手定稿四中所提到的相契合:“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所有的意境,都是人由心发出来的,诗歌的意境,表现的不外乎是人的心情。“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实也就是心对应的情感,基本上,诗歌意境都可以划分成这两类。

无我有我

有我之境指的是,作者所观之境将自己的感彩融入其中,即物物皆着我之色,我愉悦即万物皆欣欣向荣,如“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我忧伤即万物皆倾颓百态,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无我之境指,作者保存着一颗恬然的心,心境悠然一时的情感的表达与自然形成了契合,如“***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诗中未着我之色,竟处处是现我之情,无我之境不是诗中没有“我”,而是“我”已经与境行成了天然的和谐,它是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无需刻意雕琢,巧然天成。

ng>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王国维生活在中国黑暗的时代,外族入侵,清***没落崩溃,社会失控,价值体系紊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个体生命在精神上处于迷茫和苦痛。王国维的人生也经历着时代痛苦的洗礼。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回国,他说自己的身体是如此的虚弱,而性格又是如此的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

人生问题的困扰使他走向了哲学。在哲学之中他涉足到康德、叔本华哲学,希望通过哲学能够揭示人生的真理,摆脱人生的痛苦与无奈。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1907年,他又感叹:“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对于王国维来说,“可信”与“不可爱”的哲学是以现象界为对象,可以得到确切的实证科学知识,这种知识可信,不过这种知识只是陈述经验事实,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所以他觉得不可爱。

他追求的是“可爱”与“可信的统一,这就便他陷入学术界自近代以来形而上学与科学实证的内在紧张,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冲突、对峙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王国维本以为研究哲学可以解决“人生之问题”,从中寻觅人生解脱之途。

但事与愿违,倒使王国维陷入了“可爱”与“可信”两难境地的烦闷之中,他不得不放弃哲学的研究,另寻解脱之路。

他的学术注意力由哲学移于文学,以期在文学中能够寻觅到人生痛苦的慰藉,找到自己的人生境界与目标。在文学研究中,文学本身的非功利给他带来了审美的愉悦,于是他撰写了《人间词话》。

百度百科——人间词话

“有我”与“无我”作文导写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选自 王国维《人间词话》

“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所以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所以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人说,人生的境界有三种:

第一种境界: “小我”,利己利他, 是先利己后利他。先考虑自己后考虑别人。

第二种境界:? “大我”,利他利己, 是先利他后利己,是遇到事情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顺序一变,境界就不一样了。

第三种境界:? “无我”,舍己利他,“无我”方为永恒我。

也有人对无我和有我的辩证关系作出了解释。正所谓:“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无我,是消除对自我真实存在的想法,前一个我,和现在的我怎么能说是同一个呢。而所谓现在的我,也不过是一种***设的状态罢了,倏忽既变,现在的我又在哪呢?

有我,是站在***设——我和他人、我和万物间有界限关系的基础上的。承认界限,才有事物的存在。有万物的存在,于是有万物相对先前的变化,有先有后,便有了方向。

什么是有我 无我 自我?

有我与无我作文导写如下:

题目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我,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时常常顾及的概念。对自我的淡化或强

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无我与有我的拷问。请以‘无我’还是‘有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资料 :

国学***王国维在其经典著作《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

并作了简略说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

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

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

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有我之

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渲染意

味,所以一般呈现为宏壮的境界。而无我之境则主体的情感表达得较为深曲,心态较为平和,

所以一般呈现为优美的境界。?

立意角度:?

‘无我’还是‘有我’是个选择。

这是对人生、对现实的思考:

是现实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以及如何做人,都将面临的思考

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

切入角度:

对我的意义进行解释,是指代个性、荣誉、还是利益?

正面:个性的张扬,个人价值的体现

反面,一切为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

无我不等于丧失自我。?

写作素材 :

王国维的解释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

之境也。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无我主要是从主体的情感状态表达的显隐来区分的,

有我之境中主体的情感状态调动得较为充分,表达得也比较情绪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

无我还是有我高中优秀作文

有句话说,人首先,要有个健康的“自我”,然后再去活出“无我”来。

我们怎么理解呢?

有人说“无我”就是“没有自我”吗?是我舍掉自己的一切感受和需要,去隐忍,去满足别人吗?

那为什么心理学里又说“自我”是一个人的脊梁呢?为什么很多隐忍,压抑自己感受的人,会得癌症,会抑郁呢?

既然“自我”是一个人的脊梁,那我是不是想干嘛就干嘛,不用不管别人怎么想了?

一点简单的理解,给大家分享。

“自我”想要从天空飘下来的雨点,它要去滋润万物。如果没有凝聚成雨点,云就没有办法达成滋润万物的使命。

“无我”像什么呢?像天空。

“自我”是我们在世间行走、游戏、创造、体验、爱、连接的工具。是个入世的,活在世间的感觉,承载着我们生而为人的力量和创意。

不知道造物主什么深意,为人类创造了“我”这个概念和感觉。大概是为了我们在这个有形世界中,鲜活地,尽情地去表达、去创造吧。

我们为什么需要“健康的自我”?

“健康的自我”,是对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有积极的体验。我来到这个世间,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这个毫不怀疑。

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我”有个清晰的、笃定地、好的感觉的时候,“自我”的脊梁就挺起来了。

但是,如果这个体验受损,觉得自己的存在不够好,没有价值,不值得悲哀,脊梁,就会弯下来。

我们想通过这个“我”,在世间表达、创造、体验的丰盛和力量,就没有办法,全然显化出来。

“做自己”,并不是“我想干嘛就干嘛,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是“我确信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我对自己积极肯定,接纳自己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光明和黑暗,作为人性的丰富表达。我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给予接纳和尊重。但是,我不伤害别人。”

“没有自我”是什么意思呢?

“我不敢确信我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的,是不是好的,所以,我的感受、我的需要,我也不敢表达。“我”是胆怯的,也许我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吧?我想把自己藏起来,我想离开这个世界。

因为我不敢确定我自己,所以,我会依赖于你的评判和认可。他们那么重要,哦,我在这个世间,是不是值得的,是不是有价值的,你来说了算吧。”

所以,“没有自我”的时候,我们会不敢,会退缩,会讨好。会成为不敢绽放的花朵,枯萎在花苞中;不敢凝聚成雨的云,迷失在空中,四处飘荡,或者,久了,久了,被风吹散。

心没有根,也没有方向,所以,没有力量。

“无我”是什么意思呢?

天空,它不用在世间游戏。它只是作为一个辽阔的背景。云不是它,飞鸟不是它,雨点不是它。它如如不动。

当我们说“无我”的时候,我们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外在的一切来定义“我”。天空不会说,因为有美丽的云朵,天空才是美的,有飞鸟飞过,天空才是好的天空。

天空不会抓住云朵、飞鸟,来证明自己是个美好的天空。它只是存在着,不需要证明。

所以,当我们说“无我”,是不要拿外在的一切,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身份、地位、名利、财富、年龄、外貌、房子、车子、包包……当我们拿这些来证明自己是好的,我们就陷入错误的“自我认同”,就错失了真正的我。

“无我”和“没有自我”的区别是什么?

“无我”是如如不动的天空,出世有安,看着万物,而不与万物纠缠;

“自我”是灵动有力的雨点,入世有礼,滋润万物,与万物深情相拥。

归隐山林的***,若是放下了世间一切“拥有之物”,便是修个“无我”的辽阔和宁静;

而有一些大隐隐于市的大德,心中守着“无我”的空,也用善巧方便的“自我”,去度化更多的人。

所以,“无我”并不是“没有自我”。

“善良、隐忍”,并不是“无我”,因为有个“忍”,便是有个入世的“我”在的,你用世间的存在,来认同、定义自己,便是需要保护好这个在世间玩耍游戏的“自我”。

“无所事事,没有追求、麻木不仁”也不是“无我”,因为你在世间,便有个来世间体验的“自我”,需要鲜活有力。

王国维认为什么是有我之境,什么是无我之境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无我还是有我高中优秀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我还是有我高中优秀作文 篇1

 “无我”,大概是无私奉献,利人而为。“有我”,应是心中存私,利己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无我”与“有我”并不冲突,做了一件利己的事,同时也使他人受益,不求回报,正所谓“无心插柳”,而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德国人普朗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山村支教,我们认为他感动了中国,但他却说他只是为了推行他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它近乎确凿地告诉我们,“无我”与“有我”在现实中并非是对立的。子曰:“达己者达人。”

 在我们身体力行着“有我”的信条时,却无形中为他人,为社会开辟了一条金光大道。普朗克为了“私立”的行为给山村中的孩子带去了多少希望。说他是“无我”吗?难免有些牵强。说他是“有我”吗?好像是,却又不尽然。他的行为在“无我”与“有我”之间闪转挪移,难辨其踪。“有我”与“无我”之间的泾渭界线已然模糊。又或者——我们不妨大胆地推测——“有我”与“无我”本就是统一?

 李开复曾就职于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的要害部门,其薪酬之高令人欣羡,然而在事业巅峰期的他却毅然回国,开办创新科技工厂,使大量青年就业。当问起他时,他却回答,这是为了我的梦想。普朗克,李开复的例子只是千千万万缩影中的两个。一个为了“推行自己的素质教育实验”在大山中一待数十年,造福众多孩子;一个“为了我的梦想”,为千万青年提供了就业良机。“有我”的信念却是“无我”的善举。胡雪岩因为希望将商号开遍中国而散家财赈灾捐国库。霍英东希望“我的国家繁荣富强”在抗战期间一再冒生命危险救济红军。“有我”的个人理想与“无我”的大同社会美好愿景并不冲突,小人别之,君子一以贯之。

 为了个人的生计,他们铺设了全国铁路网,公路网,但我们歌颂他们为建设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城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做起了清洁员,但我们仍认为他们是伟大而光荣的劳动者。

 在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中,“无我”与“有我”,都是平凡的,也都是伟大的。我终于明白,“无我”与“有我”没有区别,只要我们坚持“有我”时的同时不伤及“非我”,并为“无我”做出贡献,我们也能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无我还是有我高中优秀作文 篇2

 淡化自我抑或强化自我,这一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去面对的。也许会有人将“无我”读做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奉献的最高境界,认为“无我”意味着和谐与高效。但在我看来,“有我”才恰恰是人与人得以共存共处,社会得以发展繁荣的根基。

 “有我”意味着差异,意味着人对自身特点的保留与强化。这种差异不仅不会阻碍合作,反而使优缺得以互补,从而促进了整体的发展。从古代氏族社会的严密分工,小农经济下的男耕女织,到工业社会高度细化的流水生产,人类的物质财富层面的每一次飞跃,都建立在对差异的尊重之上。至于精神层面,“君子和而不同”的古训更是令人受用至今。对于自我的强化,使人类社会得以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而不至于在同一中停滞不前。“无我”不仅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更可能是盲目的先导。即使合作,人也永远不能舍弃独立思考。只有如此,个体才会促成整体的发展,而不是被拖拽着前行。

 “有我”并不意味着与奉献的绝缘。相反,“有我”是个体对整体付出的前提。人们常常提及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崇拜保尔·柯察金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把他们的行为与淡化自我,“融入”整体画上等号。但实际上,所谓无私付出,让渡的是自己的'物质财富,体力劳动,而绝不是自己的独立存在与思考能力。如果人对集体,对社会的付出意味着无条件的接受,服从,这样的人又与机器何异呢?楷模之所以成为楷模,并不是因为他们完美切合社会的需求,而是因为让他们的所作所为体现出的品格之高尚异于常人,高于常人。这份精神财富带给整体的推动力,又怎能是一个毫无特点的虔诚“信徒”所能比得了呢?

 个体的进步,整体的发展,都要建立在“有我”的基础上。淡化的只能是利己之心,而绝不能是独立的人格存在。合作,共存,奉献,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做好自己。人类社会是勾连起的一个个点构成的美丽星空,而决定其颜色美丽与否的,并非社会,而是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人。

佛说无我,但往往最唯心的就是有我,无我的人会认为自己无我吗?如果我死了,我的世界又在哪里?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我之境:

维自己的解释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举例为:“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欧阳修的《蝶恋花》全文: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首惜春词,我们来看后面举例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用最简单的字面去理解;“黄昏下,关着门的庭院里。我没有计谋留住这个“春”,我带着泪眼问花;你为什么匆匆忙忙的就走了?可是花没有做回答,只是随着无情的风飘走了。”这就是有我之境,因为其中“泪眼问花”是谁在问?不就是欧阳修自己吗?“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然而作者自己的青春不就像他问的那朵花一样,也是悄无声息的走了吗?

文章注重‘物象’,但‘物象’往往是包括了意和象两面,不紧紧是通常意义上的景物。注重的是一定的物象构成暗示的作用。《二南密旨》:“论物象是诗家之作用。”作用一词原为佛学教理,也可以简称为用而与体相对。《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性相名殊,体用无别。”《大方广佛华严经》:“体外无用,用既是体。用外无体,体既是用。”诗词文章要明作用,否则就是天与其性,发言自高。明作用就是词精意炳,婉而成章。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个有我之境就是得作用之功,“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景物、物象,烘托出自我的感情,所以物皆著我之色彩,到达化身为物的境界。

无我之境: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不知道悠然的是我呢?还是南山呢?正如“庄周晓梦扑蝴蝶”不知道蝴蝶是庄周还是庄周是蝴蝶。达到最高的作用之功。“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不知道我的心情是如水般澹澹忐忑不安?还是如白鸟悠悠下的自由舒畅?不知道寒波是我,还是白鸟是我,的矛盾心理。

不管是有我,无我之境都是用物象烘托渲染出自我的感情,让其皆著我之色彩。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诗句

心不是我,我们的***心骗了你让你觉得有我的存在。我是什么意思就是主宰的意思比如说,我要把手举起,我能够主宰将它举起来,这叫做主宰;,我们首先说心在哪里有人说心在身体里,在手上脚上或者那个器官上,那如果对于一个没手没脚是不是我就不是我了呢这说不通啊,你在身体里寻寻觅觅,觅觅寻寻,最终你会发现,并且非常肯定‘我’不再身体里。既然不在身体里,或许‘我’在外面吧?那是更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外面的东西你没办法主宰。比如这个杯子在你身体外面、你做不了主,你不能要求它,所以并不是我。

那心是不是我呢,有人认为,既然这个身体不是我,那么这个能想,能知的心就是‘我’吧!你们是否曾经这样想过?有些人认为,我们的心修行,这个身体是***的,所以心***借身体来修行,这个心是真的,它才是‘我’。这是否正确呢?让我们来看:心念可分为前念、后念和现前的念。前念的心已经灭了;比如说,刚才你们的心听我所讲的法,刚才的心已经灭掉了,所以‘我’并非前念。上面讲的‘我’是不变的,既然它会灭,那肯定前念不是我;后念的心还没生起,既然还没生起,那肯定它不能主宰现在的念,所以我们的前念和后念都不是我。那么应该是现在的念吧?

佛陀经常形容我们现在的心如瀑布,如流水,它一直念念不停留。我们的心如流水,它既生既灭,不能自主。打个比喻来说:当眼睛看到红色的东西时,心就想起红色;如果看到蓝色的东西,它就想起蓝色,由不得你!因为你心里所想的东西时受到外境所影响,你被烦恼拖著,做不了主。比如人家骂你,你闹起烦恼就回骂人,你丝毫做不了主。我们现在的心一刹那、一刹那第生灭,你做不了主。既然你做不了主,你就不是主宰,所以‘我’并不是现在的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曰:“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蓍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有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我观物 ,结果给人的美感是宏壮。

例如“泪眼看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有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泪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思如愁。 秦观

伫倚危楼风细细 ?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柳永

2.无我之境的观物方式是以物观物,结果给人的美感是优美所谓无我之境不是作品不带任何主观感情,及个性特征,而是指审美主体“无丝毫生活之欲”与外物“无利害关系”,审美时“吾心之状态部”,全部沉浸在外物中,达至与物俱化的境界。如“***菊东蘺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里纯属写景、造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