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田尺宅可治生_寸田尺宅可治生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具体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7-06 0
  1. 有朋友知道黄廷经的全文么?有的朋友请发下好么
  2. 〈韩非子·难一〉介绍(简介,100字左右)
  3. 黄庭内景经全文
  4. 太乙金华宗旨-天心篇解密
  5. 谁有《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养生的。
  6. 王羲之黄庭经内容..谢谢

早在92年时紫林道人就在浙江金华双龙洞时,就听道家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王力平恩师讲授《太乙金华宗旨》的原理和方法.我看得最多的是,近代中文版《太乙金华宗旨》由著名的养生学家王魁溥教授编译注释1993年《太乙金华—慧目养成生功》由北京气功学院出版发行。

95年冯广宏先生编译《太乙金华宗旨今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的. 吕祖曰:自然曰道,道名无相,一性而已,一原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太上见化,东华传递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谓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日,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千劫难逢,受者一时***,皆当仰体许祖苦心,必于人伦日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

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于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炁,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注,注想天心,天心居日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罗肖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之神所住。’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天窍。盖天心犹如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炁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诸子只去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光易动而难定,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心印经所谓’默朝飞升者是也‘。

寸田尺宅可治生_寸田尺宅可治生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具体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宗旨行去,别无求进之法,只在纯想于此。《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天非苍苍之天,即生身于乾宫是也,久之,自然身外有身。’

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种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聪明,又须沉静,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吕祖曰:天地视人如蜉蝣,大道视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则超元会而上之。其精气则随天地而败坏矣。然有元神在,即无极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惟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凡人投胎时,元神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如大桃,有肺以覆翼之,肝佐之,大小肠承之,***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至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亡则悲,见美色则眩,头上天心何尝微微些动也。问天心不能动乎?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动。到动时便不妙,然亦最妙,凡人死时方动,此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结为法身,渐渐通灵欲动矣,此千古不传之秘也。

下识心,如强藩悍将,欺天君暗弱,便遥执纪纲,久之太阿倒置矣。今凝守元宫如英明之主在上,二目回光,如左右大臣尽心辅弼,内政既肃,自然一切奸雄,无不倒戈乞命矣。”

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三者为无上之诀,精水云何?乃先天真一之气,神火即光也,意土即中宫天心也。以神火为用,意土为体,精水为基。凡人以意生身,身不止七尺者为身也。盖身中有魄焉,魄附识而用,识依魄而生。魄阴也,知识之体也,识不断,则生生世世,魄之变形易质无已也。惟有魂,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目而视,舍肝而梦,梦者神游也,九天九地,刹那历遍。觉则冥冥焉,渊渊焉,拘于形也,即拘于魄也。故回光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虽无返乾之功,止有回光之诀,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只守此法,自然精水充足,神火发生,意土凝结,而圣胎可结矣。蜣螂转丸,而丸中生白,神注之纯功也。粪丸中尚可生胎离壳,而吾天心休息处,注神于此,安得不生身乎。

一灵真性,既落乾宫,便分魂魄。魂在天心,阳也,轻清之炁也,此自太虚得来,与元始同形。魄,阴也,沉浊之气也,附于有形之凡心。魂好生,魄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之所为,即识神也,死后享血食,活则大苦,阴返阴也,物以类聚也。学人炼尽阴魄,即为纯阳也。” 吕祖曰: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炁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百度)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炁,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哇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百度)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百度)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下手功夫,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功夫始终如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返照二字,***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未兆之初,则吾六尺之躯,反求个天地未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百度)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的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念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远视,而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变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眼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缘中,不必言头中,但于两〇中间起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〇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著也,此二字之意,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初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境,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吕祖曰:宗旨只要纯心行去,不求验而验自至。大约初机病痛,昏沉散乱,二种尽之。却此有机窍,无过寄心息,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心一动,而即有气,气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霎倾一妄念,即一呼吸应之,故内呼吸与外呼吸,如声响之相随,一日有几万息,即有几万妄念。神明漏尽,如木槁灰死矣。然则欲无念乎?不能无念也,欲无息乎?不能无息也。莫若即其病而为药,则心息相倚是也。

故回光兼之以调息,此法全用耳光,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内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凝定处,同出而异名也.故聪明总一灵光而已.坐时用目垂帘后,定个准则便放下。然竟放下,又恐不能,即存心于听息。息之出入,不可使耳闻,听惟听其无声也。一有声,便初浮不能入细,即耐心轻轻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静,久之,忽然微者遽断,此则真息现前,而心体可识矣。盖心细则息细,心一动则炁动。定心必先之以养炁者,亦以心无处入手,故缘气为之端倪,所谓纯炁之守也。

子辈不明动子,动者以线索牵动言,即制字之别名也。即可以奔趋使之动,独不可以纯静使之宁乎。此大圣人,视心炁之交,而善立方便,以惠后人也。丹书云: ‘鸡能抱卵心常听’,此要诀也。盖鸡之所以能生卵者,以暖气也。暖气止能温其壳,不能入其中,则以心引炁入,其听也,一心注焉,心入则气入,的暖气而生矣。故母鸡随有时外出,而常作侧耳势,其神之所注未常少间也。神之所注,未常少间,即暖气亦昼夜无间,而神活矣。神活者,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槁之谓,乃专一不二之谓也。佛云:‘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易走,即以炁纯之,炁易粗,即以心细之,如此而焉有不定者乎。

大约昏沉散乱二病,只要静功,日日无间,自有大休息处。若不静(百度)坐时,虽有散乱,亦不自知。既知散乱,即是却散乱之机也。昏沉而不知,与昏沉而知,相去何啻千里!不知之昏沉,真昏沉也,知之昏沉,非全昏沉也,清明在是矣。

散乱者,神驰也,昏沉者神未清也,散乱易治,而昏沉难医。譬之病焉,有痛有痒者,药之可也,昏沉则麻木不仁之症也,散者可以收之,乱者可以整之,若昏沉,则蠢蠢焉,冥冥焉。散乱尚有方所,至昏沉全是魄用事也。散乱尚有魂在,至昏沉则纯阴为主矣。静(百度)坐时欲睡去,便是昏沉。却昏沉只在调息,息即口鼻出入之息, 虽非真息,而真息之出入,亦寄于此。凡坐需要静心纯炁,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气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虽然心用在息上,又善要会用,亦是不用之用,只要微微照听可耳。此句有微义,何谓照?即眼光自照。目惟内视而不外视,不外视而惺然者,即内视也,非实有内视。何谓听,即耳光自听,耳惟内听而不外听,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内听也,非实有内听。听者听其无声,视者视其无形。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则闭而欲内驰。惟内视内听,则既不外走,又不内驰,而中不昏沉矣,此即日月交精交光也。

昏沉欲睡,即起散步神清再坐。清晨有暇,坐一柱香为妙。过午人事多扰,易落昏沉,然亦不必限定一柱香,只要诸缘放下,静(百度)坐片时,久久便有入头,不落昏沉睡者。” 吕祖曰:验证亦多,不可以小根小器承担,必思度尽众生。不可以轻慢心承担,必须请事斯语。静中绵绵无间,神情豫悦,如醉如浴,此为遍体阳和,金华乍吐也。既而万籁俱寂,皓月中天,觉大地俱是光明境界,此为心地开明,金华正放也。既而遍体充实,不畏风霜,人当之兴味索然者,我遇之精神更旺,黄金起屋,白玉为台;世间腐朽之物,我以真炁呵之立生;红血为乳,七尺肉团,无非金宝,此则金华大凝也。第一段,是应《观今》云:‘日落大水,行树法象。’日落者,从混沌立基无极出.上善若水,清而无瑕,此即太极主宰,出震之帝也。震主木,故以行树象焉,七重行树,七窃光明也。西北乾方,移一为坎,日落大水,乾坎之象。坎为子方,冬至雷在地中,隐隐隆隆,至震而阳方出地上矣,行树之象也,余可类推矣。第二段,即肇基于此,大地为冰,琉璃宝地,光明渐渐凝矣。所以有篷台而继之有佛也,金性即现,非佛而何,佛者大觉金仙也。此大段验证耳。

现在验证,可考有三:

一则坐去,神入谷中,闻人说话,如隔里许,一一明了,而声入皆如谷中答响,未尝不闻,未尝一闻,此为神在谷中,随时可以验证;

一则静中,目光腾腾,满前皆白,如在云中,开阳觅身,无从觅视,此为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也;

一则静中,肉身絪緼,如绵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腾腾上浮,此为神归顶天,久之上升而可立待。

此三者,皆现在可验也。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如《止观》中所云:‘善根发相是也。’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须自己信得过方真。

先天一炁,即在现前验证中自讨,一炁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有时时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统体之先天,一粒乃至无量是也。一粒有一粒力量,此要自己胆大,为第一义。” 吕祖曰:回光循循然行去,不要废弃正业。古人云:‘事来要应过,物来要识破。’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为物转,光即自回。此时时无相之回光也,尚可行之而况有真正著相回光乎。

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者一毫人我相。便是随地回光,此第一妙用。清晨能遣尽诸缘,静(百度)坐一二时最妙。凡应事接物,只用返照法,便一刻无间断。如此行之,三月两月,天上诸真,必来印证矣” 吕祖曰:

玉清留下逍遥诀,四字凝神入旡穴。

六月俄看白雪飞,三更又见日轮赫。

水中吹起藉巽风,天上游归食坤德。

更有一句玄中玄,无何有乡是真宅。

律诗一首,玄奥已尽。大道之要,不外无为而为四字。惟无为,故不滞方所形象,惟无为而为,故不堕顽空死虚。作用不外一中,而枢机全在二目。二目者,斗柄也,斡旋造化,转运阴阳,其大药则始终一水中金,即水乡铅而已。前言回光,乃指点初机,从外以制内,即辅以得主。此为中、下之士,修下二关,以透上一关者也。今头绪渐明,机括渐熟,天不爱道,直泄无上宗旨,诸子秘之秘之,勉之勉之!

夫回光其总名耳。工夫进一层,则光华盛一番,回法更妙一番。前者由外制内,今则居中御外。前者即辅相主,今则奉主宣猷,面目一大颠倒矣。法子欲入静,先调摄身心,自在安和,放下万缘,***。天心正位乎中,然后两目垂帘,如奉圣旨,以召大臣,孰敢不遵。次以二目内照坎宫,光华所到,真阳即出以应之。离外阳而内阴,乾体也。一阴入内而为主,随物生心,顺出流转,今回光内照,不随物生,阴气即住,而光华注照,则纯阳也。同类必亲,故坎阳上腾,非坎阳也,仍是乾阳应乾阳也耳。二物一遇,便扭结不散,絪緼活动,倏来倏去,倏浮倏沉,自己元宫中,恍若太虚无量,遍身轻妙欲腾,所谓云满千山也。次则往来无踪,浮沉无辨,脉住炁停,此则真交媾矣,所谓月涵万水也。俟其冥冥中,忽然天心一动,此则一阳来复,活子时也。然此中消息要细说,凡人一视一听,耳目逐物而动,物去则已,此之动静,全是民庶,而天君反随之役,是尝与鬼居矣。今则一动一静,皆与人居,天君乃***也。彼动乃与之俱动,动则天根;静则与之俱静,静则月窟;静动无端,亦与之为静动无端;休息上下,亦与之为休息上下,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也。天心镇静,动违其时,则失之嫩;天心已动,而后动以应之,则失之老;天心一动,即以真意上升乾宫,而神光视顶,为导引焉,此动而应时者也。天心既升乾顶,悠扬自得,忽而欲寂,即以真意引入黄庭,而目光视中黄神室焉,既而欲寂者一念不生矣。视内者,忽忘其视矣,尔时身心,便当一场大放,万缘泯迹,即我之神室炉鼎,亦不知在何处,欲觅己身,了不可的,此为天入地中,众妙归根之时也,即此便是凝神入炁穴。

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敛,六用不行,此为涵养本源,添油接命也。既而敛者,自然***,不费纤毫之力,此为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也。既而影响俱灭,寂然大定,此为蛰藏炁穴,众妙归根也。一节中具有三节,一节中具有九节,俱是后日发挥。今以一节中具三节言之,当其涵养而初静也。翕聚亦为涵养,蛰藏亦为涵养,至后而涵养皆蛰藏矣。中一层可类推,不易处而处分矣,此为无形之窍,干处万处一处也。不易时而时分焉,此为无候之时。元会运世一刻也。

凡心非静极,则不能动,动动忘动,非本体之动也。故曰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感于物而动,即天之动也。是知以物而动,性之欲也,若不以物而自动,即天之动也。不以天之动对天之性,句落下说个欲字,欲在有物也,此为出位之思,动而有动矣。一念不起,则正念乃生,此为真意。寂然大定中,而天机忽动,非无意之动乎,无为而为,即此意也。诗首二句,全括金华作用。次二句是日月互体意,六月即离火也,白雪飞即离中真阴将返乎坤也。三更即坎水也,日轮即坎中一一阳将赫然而返乎乾也。取坎填离,即在其中。次二句说斗柄作用,升降全机,水中非坎乎。目为巽风,目光照入坎宫,摄召太阳之精是也。天上即乾宫,游归食坤德,即神入照中,天入地中,养火也。末二句是指出诀中之诀,诀中之诀,始终离不得,所谓洗心涤虑,为沐浴也。圣学以知止始,以止至善终,始乎无极,归乎无极。佛以无住而生心,为一大藏教旨。吾道以“致虚”二字,完性命全功。总之三教不过一句,为出死入生之神丹。“神丹”为何 ? 曰一切处无心而已。吾道最秘者沐浴,如此一部全功,不过“心空”二字,足以了之,今一言指破,省却数十年参访矣。

子辈不明一节中具三节,我以佛家“空、***、中”三观为喻,三观先空,看一切物皆空 ; 次***,虽知其空,然不毁万物,仍于空中建立一切事 ; 既不毁万物,而又不著万物,此为中观。当其修空观时,亦知万物不可毁,而又不著,此兼三观也。然毕竟以看得空为得力,故修空观。则空固空,***亦空,中亦空。修***观,是用上得力居多,则***固***,空亦***,中亦***。中道时亦作空想,然不名为空而名为中矣。亦作***观,然不名为***而名为中矣,至于中则不必言矣。吾虽有时单言离,有时兼说坎,究竟不曾移动一一句。开口提云:枢机全在二目。所谓枢机者用也,用即斡旋造化,非言造化止此也。六根七窍,悉是光明藏,岂取二目,而他概不问乎,用坎阳,仍用离光照摄,即此便明。朱子云阳师讳元育,尝云:“瞎子不好修道,聋子不妨。”与吾言暗合,特表其主辅轻重耳

日月原是一物,其曰中之暗处,是真月之精,月窟不在月而在日,所谓月之窟也,不然自言月足矣。月中之白处,是真日之光,日光反在月中,所谓天之根也,不然自言天足矣。一日一月,分开止是半个,合来方成一个全体。如一夫一妇,独居不成室家,有夫有妇,方算得一家完全。然而物难喻道,夫妇分开,不失为两人,日月分开,不成全体矣。知此则耳目犹是也。吾谓瞎子已无耳,聋子已无目,如此看来,说甚一物,说甚两目,说甚六恨,六根一根也。说甚七窍,七窍一窍也。吾言只透露其相通处,所以不见有两,子辈专执其隔处,所以随处换却眼睛。 《心印经》云:“回风混合,百曰功灵。”总之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子辈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烛也。回之百日,则精气自足,真阳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媾,自然结胎,吾方在不识不知之天,而婴儿自成矣。若略作意见,便是外道。百日立基,非百日也。一日立基,非一日也。一息立基,非呼吸之谓也。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元神也,元气也,元精也。升降离合,悉从心起,有无虚实,咸在念中。一息一生持,何止百日,然百日亦一息也。

百曰只在得力,昼间得力,夜中受用,夜中得力,昼间受用。百日立基,玉旨耳。上真言语,无不与人身应。真师言语,无不与学人应。此是玄中玄,不可解者也。见性乃知,所以学人,必求真师授记,任性发出,一一皆验。 回光之法,原通行住坐卧,只要自得机窍。吾前开示云;“虚室生自”,光非白邪。但有一说,初未见光时,此为效验,若见为光,而有意著之,即落意识,非性光也。子不管他有光无光,只要无念生念。何为无念?干休干处得;何为生念?一念一生持,此念乃正念,与平曰念不同。今心为念,念者现在心也。此心即光即药。凡人视物,任眼一照去,不及分别,此为,性光,,如镜之无心而照也,如水之无心而鉴也。少刻即为“识光”,以其分别也。镜有影已无镜矣,水有象已无水矣。光有识尚何光哉!

子辈初则“性光”,转念则识,识起而光杳无可觅,非无光也,光已为识矣。黄帝曰:“声动不生声而生响”,即此义也。《楞严推勘入门》曰:“不在尘,不在识,惟选根”,此则何意?尘是外物,所谓器界也。与吾了不相涉,逐之则认物为己。物必有还,通还户牖,明还日月,借他为自,终非吾有。至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明还日月,见日月之明无还也。天有无日月之时,人无有无见日月之性。若然则分别日月者,还可与为吾有耶。不知因明暗而分别者,当明暗两忘之时,分别何在,故亦有还,此为内尘也。惟见性无还,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则见性亦还矣。还者还其识念流转之见性,即阿难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也。初入还辨见时,上七者,皆明其一一有还,故留见性,以为阿难拄杖。究竟见性既带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传送识、阿赖耶识),非真不还也。最后并此亦破,则方为真见性,真不还矣。子辈回光,正回其最初不还之光,故一毫识念用不着。使汝流转者,惟此六根,使汝成菩提者,亦惟此六根。而尘与识皆不用,非用根也,用其根中之性耳。今不堕识回光,则用根中之元性,落识而回光,则用根中之识性,毫厘之辨在此也。用心即为识光,放下乃为性光。毫厘干里,不可不辨。识不断,则神不生;心不空,则丹不结。心净则丹,心空即药。不著一物,是名心净,不留一物,是名心空。空见为空,空犹末空,空忘其空,斯名真空。 周天非以气作主,以心到为妙诀。若毕竟如何周天,是助长也,无心而守,无意而行。仰观乎天,三百六十五度,刻刻变迁,而斗柄终古不动,吾心亦犹是也。心即璇玑,气即众星。吾身之气,四肢百体,原是贯通,不要十分着力。于此锻炼识神,断除妄见,然后药生,药非有形之物,此性光也。而即先天之真气,然必于大定后方见,并无***法,言***者大谬矣。见之既久,心地光明,自然心空漏尽,解脱尘海。若今日龙虎,明日水火,终成妄想。吾昔受火龙***口诀如是,不知丹书所说更何如也。

一日有一周天,一刻有一周天,坎离交处,便是一周。我之交,即天之回转也。未能当下休歇,所以有交之时,即有不交之时。然天之回旋也,未尝少息。果能阴阳交泰,大地阳和,我之中宫正位,万物一时畅遂,即丹经沐浴法也。非大周天而何 ? 此中火候,实实有大小不同,究竟无大小可别。到得工夫自然,不知坎离为何物,天地为何等,孰为交,孰为一周两周,何处觅大小之别耶。总之一身旋运,虽见得极大亦小,若一回旋,天地万物,悉与之回旋,即在方寸处,亦为极大。金丹火候,要归自然。不自然,天地自还天地,万物各归万物。欲强之使合,终不能合。即如天时亢旱,阴阳不和。乾坤未尝一日不周,然终见得有多少不自然处。我能转运阴阳,调适自然,一时云蒸雨降,草木酣适,山河流畅,纵有乖戾,亦觉顿释,此即大周天也。

问活子时其妙,必认定正子时似着相,不着相不指明正子时。从何识活子时,即识得活子时,确然又有一正子时,是二是一,非正非活,总要人看得真,一真则无不正,无不活矣。见得不真,何者为正,何者为活耶。即如活子时,是人所时时见得的。毕竟到正子时,志气清明,活子时愈觉发现。人未识得活的明了,只向正的时候验取,则正者现前,活者无不神妙矣。 吾因度世丹中热,不惜婆心并饶舌。世尊亦为大因缘,直指生死真可惜。

老君也患有吾身,传示谷神人不识。吾今略说寻真路:黄中通理载大易,

正位居体是玄关。子午中间堪定息,光回祖窍万神安。药产川原一气出,

透幕变化有金光。一轮红曰常赫赫,世人错认坎离精。搬运心肾成间隔,

如何人道合天心。天若符合道自合,放下万缘毫不起。此是先天真无极,

太虚穆穆朕兆捐。性命关头忘意识,意识忘后见本真。水清珠现玄难测,

无始烦障一旦空。玉京降下九龙册,步云汉今登天关,掌雷霆兮驱霹雳。

凝神定息是初机,退藏密地为常寂。

吾昔度张珍奴二词,皆有大道。子后午前非时也,坎离耳。定息者,息息归根,中黄也。坐者,心不动也。夹脊者,非背上轮子,乃直透玉京大路也。双关者,此处有难言者。地雷震动山头雨者,真气生也。黄芽出土者,药生也。小小二段,已尽修行大路,明此可不惑人言。

夫子与颜子登泰山顶,望吴门白马,颜子见为疋练,夫子急掩其目,恐其太用眼力,神光走落,回光可不勉哉!

回光在纯心行去,只将真息凝照于中宫,久之自然通灵达变也。总是心静照定为基,心忘气凝为效,气息心空为丹成,心气浑一为温养,明心见性为了道。子辈各宜勉力行去,错过光阴可惜也。一日不行,一日即鬼也。一息行此,一息真仙也。勉之!勉之

有朋友知道黄廷经的全文么?有的朋友请发下好么

道教黄庭经全文

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幽阙,后有命门,嘘吸庐外,出入丹田。审能行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门壮龠盖两扉,幽阙侠之高魏魏,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志不衰,中池有士服赤朱,横下三雨神所居,中外相踞重閈之,神庐之中务修治,玄膺气管受精苻,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保守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侠以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杖可扶,至道不烦不旁迕,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至关下,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员,***子丹当我前,三阙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绛宫重楼十二级,宫室之中五***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眇房中急,弃捐摇俗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流心安宁,观志流神三奇灵,闲暇无事修太平,常存玉房视明达,时念大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谒,閈子精路可长活,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污,历观五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心自安,虚无之居在廉间,寂寞旷然口不言,恬淡无为游德园,积精香洁玉女存,作道忧柔身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以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节,三五合气要本一,谁与共之升日月,抱珠怀玉和子室,子自有之持无失,即欲不死藏金室,出月入日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五行一合九,玉石落落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蒂养华***,服天顺地合藏精,七日之奇吾相舍,昆仑之性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可使令,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照照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养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反魄道自然,旋玑悬珠环无端,玉石户金身貌坚,载地玄天迫乾坤,象以四时赤如丹,前仰后卑各异门,送以还丹与玄泉,象龟引气致灵根,中有***巾金巾,负甲持苻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仙人道士非可神,积精所致和专仁,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大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丰既,心为国主五藏王,受意动静气得行,道自守我精神光,昼日照照夜自守,渴自得饮饥自饱,经历六府藏卯酉,转阳之阴藏于九,常能行之不知老,肝之为气调且长,罗列五藏生三光,上合三焦道饮浆,我神魂魄在中央,随鼻上下知肥香,立于悬膺通神明,伏于老门候天道,近在于身还自守,精神上下开分理,通利天地长生草,七孔已通不知老,还坐阴阳天门候,阴阳下于通神明,过华盖下清且凉,入清冷渊见吾形,其成还丹可长生,下有华盖动见精,立于明堂临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至灵根,阴阳列布如流星,肺之为气三焦起,上伏天门候故道,窥离天地存童子,调利精华调发齿,颜色润泽不复白,下于咙喉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有绛宫紫华色,隐在华盖通***,专守诸神转相呼,观我诸神辟除耶,其成还归与大家,至于胃管通虚无,閈塞命门如玉都,寿专万岁将有余,脾中之神舍中宫,上伏命门合明堂,通利六府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日月列宿张阴阳,二神相得下王英,五藏为主肾最尊,伏于大阴藏其形,出入二窍舍黄庭,呼吸庐间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清灵,恬淡无欲遂得生,还于七门饮大渊,道我玄膺过清灵,问我仙道与奇方,头载白素距丹田,沐浴华池生灵根,被发行之可长存,二府相得开命门,五味皆至善气还,常能行之可长生。

〈韩非子·难一〉介绍(简介,100字左右)

上清黄庭内景经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 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 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四气所合列 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庐间。迥紫抱黄入丹田,幽室 内明照阳明。

口为章第三

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 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

黄庭章第四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龠闭两扉,重扇金关密枢机。玄泉幽关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斧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中池章第五

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茜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峭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衣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娑,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键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疴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阙圆,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苍锦云衣舞龙幡,上致明霞日月烟。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升九天。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宫属戊已,中有明童黄裳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羸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长生高仙远死殃。

胆部章第十四

胆部之宫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雷电八震扬玉旌,龙旗横天掷火铃。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童鼻柱间。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佩金带玉龙虎文,能存威明乘庆云,役使万神朝三元。

脾长章第十五

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阙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或精或胎别执方,桃孩合延生华芒。男女迥九有桃康,道父道母对相望。师父师母丹玄乡,可用存思登虚空。殊途一会归要终,关塞三关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气彭亨。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游。身披凤衣衔虎符,一至不久升虚无。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中衔玉当,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灵台章第十七

灵台郁蔼望黄野,三寸异室有上下。间关营卫高玄受,洞房紫极灵门户。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发神语。右有白元并立处,明堂金匮玉房间。上***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内侠日月列宿陈,七曜九元冠生门。

三关章第十八

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口为心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棐,手为人关把盛衰。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玉堂绛宇尽玄宫,璇玑玉衡色兰开。瞻望童子坐盘桓,问谁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云仪玉华侠耳门。赤帝黄老与己魂,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日月飞行***间。帝乡天中地户端,面部魂神皆相存。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在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结精育胞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回九道明。正一含华乃充盈,遥望一心如罗星。金室之下可不倾,延我白首反孩婴。

琼室章第二十一

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长谷玄乡绕效邑,六龙散飞难分别。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殁,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淡闭视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意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达,洞得视见无内外。存漱五牙不饥渴,神华执巾六丁谒。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起自形中初不阔,三官近在易隐括。虚无寂寂空中索,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六府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无为魂魄安,清净神见与我言。安在紫房帏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玑门。高研恬淡道之园,内视密盼尽睹真。***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求因缘。

隐影章第二十四

***灭形与世殊,含气养精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入上清死录除,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欻游遨无遗忧,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金辇正立从玉舆。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窈窕***墟。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帤如。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三明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口衔灵芒携五皇,腰带虎籙佩金珰 ,驾欻 接生宴东蒙。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叵卒见。须得至真始顾盼,至忌死气诸秽*。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玉(上竹下氏——此字同匙,钥匙)金龠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炼获飞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绛简赤丹文。字曰***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卑高下陈。执剑百丈舞锦幡,十绝盘空扇纷坛。火铃冠霄队落烟,安在黄阙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百谷章第三十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喜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经历章第三十二

经历***隐卯酉,两肾之神主延寿。转降适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无老.知白见黑急坐守。

肝气章第三十三

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府生三光。心精意专内不倾,上合三焦下玉浆。玄液云行去臭香,治荡发齿炼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咙神明通,坐侍华盖游贵京,飘飖三帝席清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内眄自相望。使心诸神还相崇,七玄英华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犹可还。过此守道诚独难,唯待九转八琼丹。要复精思存七元,日月之华救老残。川气周流络无端。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冥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三十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当忆此宫有座席,众神合会转相索。

隐藏章第三十五

隐藏羽盖看天舍,朝拜太阳乐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还归是胃家。耽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保玉都。万神方胙寿有余,是谓脾建在中宫。五藏六府神明主,上合天门入明堂。守雌存雄顶三光,外方内圆神在中。通利血脉五藏丰,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窍去不祥,日月列布设阴阳。两神相会化玉英,淡然无味天人粮。子丹进馔肴正黄,乃曰琅膏及玉霜。太上隐环八素琼,溉益八液肾受精。伏于太阴见我形,扬风三玄出始青。恍惚之间至清灵,坐於飙台见赤生。逸域熙真养华荣,内盼沉默炼五形。三气徘徊得神明,隐龙遁芝云琅英。可以充饥使万灵,上盖玄玄下虎章。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洁弃肥薰,入室东向诵玉篇。约得万遍义自鲜,散发无欲以长存。五味皆至正气还,夷心寂闷勿烦冤。过数已华体神精,黄华玉女告子情。***既至使六丁,即授隐芝大洞经。十读四拜朝太上。先谒太帝后北向,黄庭内经玉书畅。授者曰师受者盟,云锦凤罗金钮缠。以代割发肌肤全,携手登山歃液丹。金书玉景乃可宣,传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黄庭外景经

上部经第一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

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

关元茂龠阖两靡,幽阙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

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衣,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

神庐之中当修治,玄府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绎,

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或无惹,呼吸庐间以自偿,

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心结幽厥流下竞,

养子玉树令可壮,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

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源,***子丹当吾前,

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绎官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

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欲专子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渴,闭子精门可长活,

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无败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

虚无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

寂寞郭然口不言,修和独立***官,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

修德明达神之门。

中部经第二

作道***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疏,

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蒂,三五合气其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

抱玉怀珠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无失,即欲不死入金室,

出日大月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进退合乃久,玉石落落是吾宝,

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基养华彩,服天顺地合藏精,七口之五回相合,

昆仑之上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可使令,蔽以紫官舟城楼,

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

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玉匙金钥身完坚,

载地悬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舟,前仰后卑列其门,选以还丹与玄泉,

象龟引气致灵根,中有***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扶叶实是根,

昼夜忌之可长存,仙人造士非异有,积精所致和专仁,人皆食谷与五味,

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试说五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脏王,

受意动静气得行,道自将我神明光,昼日昭昭夜自守,渴可得浆饥自饱,

经历六府藏卯酉,通我精华调阴阳,转阳之阴藏于九,常能行之耳不老,

肝之为气修而长,罗列五脏主三光,上合三焦下玉浆,我神玖魄在中央,

***流泉去鼻香,立于玄膺含明堂,雷电霹雳往相闻,右酉左卯是吾室。

下部经第三

伏于志门侯天道,近在子身还自守,清静无为神留止,精神上下开分理,

精候天道长生草,七窍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侯阴阳,下于喉咙神明通,

过华盖下清且凉,大清灵渊见吾形,期成还年可长生,还过华池动肾精,

立于明堂望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灵根,阴阳列布若流星,

肝气周还终无端,肺之为气三焦起,上座天门侯故道,津液醴泉通六府,

随鼻上下开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治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

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大绛宫紫华色,隐藏华盖观通庐,

专守心神转相呼,观我神明辟诸邪,脾神还归依大家,致于胃管通虚无,

藏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年有余,脾中之神主中官,

朝会五脏列三光,上合天门合明堂,通利六府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

通利止脉汗为浆,修护七窍去不祥,二神相待化玉英,上禀天气命益长,

日月列布张阴阳,五脏之主肾最精,伏于太阴成吾形,出入二窍合黄庭,

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青灵,坐于庐下几小童,

内息思存神明光,出于天门大无闲,恬淡无欲养华茎,服食玄气可遂生,

还返七门饮太渊,通我悬膺过青灵,坐于膺间见小童,问于仙迂与奇方,

服食芝草紫华英,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生灵根,三府相得开命门,

五味皆至善气还,披发行之可长存,大道荡荡心勿烦,吾言毕矣勿妄传。

黄庭内景经全文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河南新郑)人,出身于贵族世家。他和秦始皇的宰相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是秦王朝统一全国前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曾建议韩王***用法家主张,实行变法以图自强,但未被***纳。后来韩非的著作如《孤愤》、《五蠹》等传到秦国,秦始皇读后十分欣赏韩非的才识,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为此秦始皇使用兵力威逼韩国,韩王命韩非出使秦国。韩非到秦后,不久遭到李斯的陷害,在狱中服毒而死。但韩非的政治主张却为秦始皇所实践。韩非思想主要保留在《韩非子》一书中。 韩非生活于战国末期,这时期经历了春秋以来约300年的战争局面,结束了奴隶制的统治,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已经巩固,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也初步确立。要求出现一个统一的安定发展的政治局势,成为全国人民一致的愿望。韩非的哲学就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他总结了法家在长期变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荀况的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改造了《老子》的哲学,为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系统的世界观、认识论和社会历史观。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

编辑于 2020-05-19

查看全部5个回答

精选商品

旧书九成新/韩非子(古典名著白文本) 韩非

¥24

旧书九成新/韩非子 (中***学经典精粹 诸子经典必读本) (战国)韩非,申楠

¥25

旧书九成新/韩非子(彩色) 韩非,冯慧娟

¥31

旧书8成新/韩非子 [战国]韩非

¥32 ¥39

更多商品

宁波 必玩水浒安卓游戏,分分钟爆机,秒处理!

值得一看的安卓游戏相关信息推荐

手机版水浒安卓游戏,全天客服在线,「注册体验币」水浒安卓游戏经典游戏下载。〔濠都电玩〕这么火,您还要错过吗?ios和安卓系统版终于来了!水浒安卓游戏

金华小拾信息技术有..广告?

手机淘宝-「天猫6.18理想生活狂欢季」购新机!购实惠!

手机淘宝-「天猫6.18理想生活狂欢季」匠心精选机型,爆款新品直降!24期免息,暖心超值!

杭州阿里妈妈软件服..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韩非子·难一〉的简介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予,为了招侠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1 浏览37822020-06-10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於大命,将奚以告寡人?”管 仲曰:“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愿

管仲生病了,齐桓公前去他家慰问,说:“仲父病了,***如因为寿数原因而不幸去世,将用什么来劝告我呢?”管仲说:“没有您的问话,我本来也要告诉您。希望您去掉竖刁,除去易牙,疏远卫国公子开方。易牙为您主管伙食,只有人肉您还没有尝过,易牙就把自己儿子的头蒸熟了进献给您。人的感情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如今易牙不爱自己的儿子,怎么又会爱君主呢?您忌妒卿大夫而爱好内宫女色,竖刁就自宫来管理后宫。人的本性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怎么又会爱君主呢?开方公子侍奉君主您十五年,齐国、卫国之间要不了几天的行程,他却抛弃母亲,长期在外做官而不回家。他自己的母亲都不爱,又怎么会爱君主呢?我听说:‘自恃虚伪不长久,掩盖虚***不久长。’希望您去除这三个人。”管仲最后死了,齐桓公没按管仲的话去做。等到齐桓公死后,尸体上的蛆虫爬出门来也没有收葬。

92 浏览61162017-12-16

比日多一笔的字有哪些?

田 [ tián ]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古同“畋”,打猎。4.古同“佃”,耕作。5.姓。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 古同“畋”,打猎。 古同“佃”,耕作。 姓。 〈动〉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田,树谷曰田。——《说文》 田,种禾稼也。——《一切经音义》引《苍颉》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诗·齐风·甫田》 令民得田之。——《汉书·高帝纪上》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刘向 《说苑》 又如:田戍(屯田戍守);田作(耕作);田畜(耕种与畜牧);田桑(种田和养蚕);田农(农耕);田种(耕种);田穑(耕作) 打猎。后作“畋” 不敢盘于游田。——《书·无逸》 田有禽。——《易·师卦》 叔于田。——《诗·郑风·大叔于田》 宣子田于首山。——《左传·宣公二年》 齐侯游于 姑棼,遂田于见丘。——《左传·庄公八年》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韩非子·难一》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纪》 又如:田弋(打猎);田犬(猎狗);田车(打猎用的车子);田事(***之事);田具(***用具);田狩(打猎);田马(打猎所用的马);田备(田猎的用具);田渔(打猎和***) 〈名〉 农田 已耕者曰田。——《释名·释地》 倬彼甫田。——《诗·小雅·甫田》 大田多稼。——《诗·大雅·大田》 田畴荒芜。——《国语·周语下》 引河水灌民田。——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又如:田塍(田间的土埂子);田舍翁(老农;乡巴佬);田夫(农民);田中(田地之中;田野之中);田宅(田地和房屋);田阱(田间洼地);田邑(田野与都邑);田陂(坡田);田坪(田野中平坦的场地) 一块蕴藏、出产或生产一种自然***的土地 。 如:油田;气田;煤田 大鼓 应田县(悬)鼓。——《诗·周颂·有瞽》 人体部位,俗称丹田 寸田尺宅可治生。——张君房《云笈七签》 古代统治者赏赐给亲属臣仆的封地 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左传》 古代管理农事的官 后稷为田。——《管子》 田 [作者] 李峤 [朝代] 唐 贡禹怀书日,张衡作赋辰。 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 瑞麦两岐秀,嘉禾同颖新。 宁知帝王力,击壤自安贫。

2 浏览4352018-04-18

“焚”是什么意思?

fén 焚 burn; 焚 fén 〈动〉 (1) (会意。从火,从林。甲骨文字形,象火烧丛木。古人田猎,为了把野兽从树林里赶出来,就***用焚林的办法。本义:烧山) (2) 用火烧山林宿草。 [burn weeds and till] 焚,烧田也。――《说文》 焚咸丘。――《公羊传·桓公七年》。传:“焚之者何,樵之也;樵之者何,以火攻也。” 焚林而田。――《韩非子·难一》 (3) 烧[burn] 焚,烧也。――《广雅》 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遂从而尽焚之。――《左传·成公十三年》 乃焚大槐。――《庄子·外物》。司马注:“谓霹雳时烧大树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汉·贾谊《过秦论》 焚拜如前人。――《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玩火者必自焚;焚舟(烧毁渡船);焚池(祭祀时焚化祭品的器物);焚黄(烧掉黄表纸。祭告家庙祖坟,祷文写在黄表纸上);焚灼(烧、焚烧);焚帛(焚烧纸帛) (5) 旧时的一种酷刑。用火烧死 [burn] 焚炙忠良。――《书·泰誓上》 凡杀其亲者焚之。――《周礼·掌戮》 (6) 炙;烤 [roast]。如:焚枯(烤煮干鱼);焚枯食淡(烤干鱼,食薄味)

5 浏览1432019-10-01

春秋时期的相关成语典故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2、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5、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6、爱媵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7、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18、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1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20、常存抱柱信 出自《庄子 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21、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22、甘拜下风 出自《左传 僖公十五年》: 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23、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 成公二年》:公元前五***,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萧同叔子就是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时,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为背城借一)。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24、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25、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26、悬梁刺股 出自《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上书上次,秦王没有***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这种勤苦自强的精神,历来被人称颂,成为旧时劝学的典型事例。后世常以“刺股”用为勤苦读书、奋发自强的典故。 27、操刀伤锦 出自《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郑子产主张“学而后入政”,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坏,才是用人稳妥的办法;如果“以政学者”,那就是拿“政”去开玩笑,这是对“政”的不负责任,这将给“政”造成危害。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阐明不可本末倒置。以今天的眼光看,学而后作虽无可厚非,但干中求学,干也是学,也是不能偏的。后人“操刀”“伤锦”合二为一,用来比喻才薄力单,难以预胜任。 28、楚幕有乌 出自〈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国得到其他诸侯国家的援救,迫使楚军连夜撤退。楚军为了防止郑军及诸侯国援军的援救,军队于夜间悄悄撤走,却留下了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栖止在上面,郑国人由此判断出楚军营内的虚实,才停止了向桐丘奔逃。后来用这个典故,常指败退或军事力量的空虚。 29、丁公凿井 出自《吕氏春秋 察传》:春秋战国时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30、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 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31、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 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32、呆若木鸡 《庄子 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33、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34、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 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35、断织(孟母继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36、高山流水 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

太乙金华宗旨-天心篇解密

黄庭内景经  ○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  ○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四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庐间。回紫抱黄入丹田,幽室内明照阳明。  ○ 口为章第三  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  ○ 黄庭章第四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籥闭两扉,重扇金关密枢机。玄泉幽关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斧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 中池章第五  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  ○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空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茜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崿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形不滞。  ○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娑,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  ○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键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痾不锺存无英, 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阙圆,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苍锦云衣舞龙幡,上致明霞日月烟。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升九天。  ○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宫属戊已,中有明童黄裳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羸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长生高仙远死殃。  ○ 胆部章第十四  胆部之宫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雷电八震扬玉旌,龙旗横天掷火铃。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童鼻柱间。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佩金带玉龙虎文,能存威明乘庆云,役使万神朝三元。  ○ 脾长章第十五  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或精或胎别执方,桃孩合延生华芒。男女回九有桃康,道父道母对相望。师父师母丹玄乡,可用存思登虚空。殊途一会归要终,关塞三关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气彭亨。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游。身披凤衣衔虎符,一至不久升虚无。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中衔玉当,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灵台章第十七  灵台郁蔼望黄野,三寸异室有上下。间关营卫高玄受,洞房紫极灵门户。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发神语。右有白元并立处,明堂金匮玉房间。上***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内侠日月列宿陈,七曜九元冠生门。  ○三关章第十八  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口为心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棐,手为人关把盛衰。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玉堂绛宇尽玄宫,璇玑玉衡色兰玕。瞻望童子坐盘桓,问谁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云仪玉华侠耳门。赤帝黄老与己魂,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日月飞行***间。帝乡天中地户端,面部魂神皆相存。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在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结精育胞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回九道明。正一含华乃充盈,遥望一心如罗星。金室之下可不倾,延我白首反孩婴。  ○琼室章第二十一  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长谷玄乡绕郊邑,六龙散飞难分别。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殁,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淡闭视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悫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达,洞得视见无内外。存漱五牙不饥渴,神华执巾六丁谒。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起自形中初不阔,三官近在易隐括。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六府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无为魂魄安,清净神见与我言。安在紫房帏幕间,立坐室外三五玄。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玑门。高研恬淡道之园,内视密盼尽睹真。***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求因缘。  ○ 隐影章第二十四  ***灭形与世殊,含气养精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入上清死录除,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欻游遨无遗忧,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金辇正立从玉舆。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窈窕***墟。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帤如。  ○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三明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二光焕照入子室。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口衔灵芒携五皇,腰带虎箓佩金珰,驾欻接生宴东蒙。  ○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叵卒见。须得至真始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玉{ 氏}金籥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遂炼获飞仙。  ○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绛简赤丹文。字曰***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卑高下陈。执剑百丈舞锦幡,十绝盘空扇纷纭。火铃冠霄队落烟,安在黄阙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  ○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 百谷章第三十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喜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 经历章第三十二  经历***隐卯酉,两肾之神主延寿。转降适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无老,知白见黑急坐守。  ○ 肝气章第三十三  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府生三光。心精意专内不倾,上合三焦下玉浆。玄液云行去臭香,治荡发齿炼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咙神明通。坐侍华盖游贵京,飘飖三帝席清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内眄自相望。使心诸神还相崇,七玄英华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犹可还。过此守道诚独难,唯待九转八琼丹。要复精思存七元,日月之华救老残,肝气周流络无端。  ○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冥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二十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当忆此宫有座席,众神合会转相索。  ○ 隐藏章第三十五  隐藏羽盖看天舍,朝拜太阳乐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还归是胃家。耽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保玉都。万神方胙寿有馀,是谓脾建在中宫。五藏六府神明主,上合天门入明堂。守雌存雄顶三光,外方内圆神在中。通利血脉五藏丰,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窍去不祥,日月列布设阴阳。两神相会化玉英,淡然无味天人粮。子丹进馔肴正黄,乃曰琅膏及玉霜。太上隐环八素琼,溉益八液肾受精。伏于太阴见我形,扬风三玄出始青。恍惚之间至清灵,坐於飙台见赤生。逸域熙真养华荣,内盼沉默炼五形。三气徘徊得神明,隐龙遁芝云琅英。可以充饥使万灵,上盖玄玄下虎章。  ○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洁弃肥薰,入室东向诵玉篇。约得万遍义自鲜,散发无欲以长存。五味皆至正气还,夷心寂闷勿烦冤。过数已毕体神精,黄华玉女告子情。***既至使六丁,即受隐芝大洞经。十读四拜朝太上。先谒太帝后北向,黄庭内经玉书畅。授者曰师受者盟,云锦凤罗金钮缠。以代割发肌肤全,携手登山歃液丹。金书玉景乃可宣,传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谁有《嵩山太无先生气经》?养生的。

第一章天心

自然曰道,道无名相,一性而已,一元神而已。性命不可见,寄之天光,天光不可见,寄之两目。古来仙真,口口相传,传一得一。自太上见化,东华递传某,以及南北两宗,全真可为极盛,盛者盛其徒众,衰者衰于心传,以至今曰,滥泛极矣!凌替极矣!极则返,故蒙净明许祖,垂慈普度,特立教外别传之旨,接引上根。闻者干劫难逢,受者一时***,皆当仰体许租苦心,必于人伦曰用间,立定脚跟,方可修真悟性。我今叨为度师,先以太乙金华宗旨发明,然后细为开说,太乙者,无上之谓。丹诀总***有为而臻无为,非一超直入之旨。所传宗旨,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门,所以为妙。金华即光也,光是何色?取象於金华,亦秘一光字在内,是先天太乙之真气,水乡铅只一位者此也。回光之功,全用逆法,注想天心,天心居曰月中。《黄庭经》云:“寸田尺宅可治生,尺宅面也,面上寸田,非天心而何?方寸中具有郁罗肖台之胜,玉京丹阙之奇,乃至虚至灵之神所住。”儒曰:“虚中”;释曰:“灵台”;道曰:“祖土”;曰“黄庭”、曰“玄关”、曰“先天窍”。盖天心犹宅舍一般,光乃主人翁也。故一回光,周身之气皆上朝,如圣王定都立极,执玉帛者万国;又如主人精明,奴婢自然奉命,各司其事。诸子只去回光,便是无上妙诵。光易动而难定,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是自然法身,而凝神于九霄之上矣。《心印经》所谓“默朝飞升”者,此也。

宗旨行去,别无求进之法,在纯想于此。《楞严经》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天非苍苍之天,即生身于乾宫是也。久之,自然身外有身。”

金华即金丹,神明变化,各师于心,此种妙诀,虽不差毫末,然而甚活,全要聪明,又须沉静,非极聪明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人守不得。

道法自然,圣人无名无相无枷锁,性光为一团,元神为一个,两目之间鼻根,应当舍去肉体鼻根而注心于鼻根虚空处,内为虚空,即所谓真空不空,真空妙有,性光出现则应无为,即什么也不做,不动用后天,用后天则性光退,如此由远及近乃至于被性光包裹,如此即佛家神照,有何益处?自己一心罢了,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此即是主宰,真我,秒道,如来,亦算至诚,注想即意守,此穴位有唤祖窍,有唤玄关,要极沉静稳重之人才守得,得,得到,灵验之意,初下手时意守玄关,待性光出现则收回意念,不使后天干扰性光,如此,天心篇完毕。

王羲之黄庭经内容..谢谢

嵩山太?先生气经卷上_并序下同卷

夫形之所恃者气也,气之所依者形也。气全即形全,气竭即形毙。是以摄生之士,莫不炼形养气,以保其生。未有有形而无气者,即气之与形相须而成,岂不皎然!

余慕至道,备寻秘诀,自行气守真向三十余载,所闻所见,殊未惬心。大历中遇罗浮山王公自北岳而返,倚策高昂,依然相顾。余奇异人,延之与语,果然方外有道之君子也。哀余恳至,见授吐纳,须一二理身之要道。其恩罔极,非言词所能尽。每云道之要法、不在经书,悉传口诀。其二景、五牙、六戊诸服气法,皆为外气。外气刚劲,非从中之事所能宜服也。至如内气已正,一是曰胎息。身中自有,非***外求,不得昕师之口诀,徒为劳苦,终无所成。今所撰录,皆承师之旨要,以申明之,谅非愚蒙所自裁。王公尝谓余曰:老君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又曰:吾与天地分一气而自理焉,天地焉能死吾哉J.斯实真言要诀也。修奉之士,宜三复之,恭承诱训,敢不佩服!有偶时得此诀者,须慎勿轻传示,无或泄露,以致其殃耳。

服气诀

修真服气诀:每日常外,摄心绝想,闭气握固,鼻引口吐,无令耳闻,唯是细微,满即闭,闭使足心汗出,一至二数至百已上,闭极微吐之,引少气还闭。热即呵之,玲即吹之,能至千数,即不须根食,亦不须药,时饮一盏酒作水通畅耳。数至五千,则随处出入,有功当自知也,则有入水外功矣。夫服食养.生贵有恒。真气既降,方有通感。岂有纵心嗜欲而望灵仙羽化?必无此事也。但仙人至士,行功未满,尚不能致,况凡俗乎?但信老人言,勤行之,即当自知矣。

进取诀

进取诀曰:凡欲服气,先须得一高燥静密之室,不在大,务绝风隙而已。室中左右常烧香,不用***者。肺须厚软,脚须稍高。《真诰》曰:林高免鬼吹。.盖言鬼物者,善因地气以吹人而为祟作。状高三尺可矣。衣被寒暖,使枕高三寸二分,裹内一寸九分余,令与背平。每夜半后生气时,或五更睡之初觉,先呵出腹中浊恶气,一九下止。若要而言之,亦不在夜半之与五更,但天气调和,腹中空则为之。闭目叩齿三十六通,以警身中神,毕,以两手熅目大小?兼按之左右,抵耳摩面,为***起居之法。随事导引,先以宣畅关节,乃以舌拄上愕,料口中内外,津液满口,则咽之,令下入胃,神承之。以此三者三止,是谓漱咽灵液,灌溉五脏,面乃光矣。此之法熟,大体同略,便兀然放神,使心同太空,身若委蜕,情累都遣,然后服之。每事皆闭目握固,唯散气时即展指也。夫握固所以闭关防而却精邪。初服气之人,气水流行,则不得握固。待至百日或半年,觉气通畅,掌中出汗,即可握固。《黄庭经》云闭塞三关握固停,漱咽灵液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调致欣昌是也。

陶气诀

陶气诀曰:凡人五脏亦各有气。夜卧闭息,觉后欲服气,则先陶气,转令宿食消,故气得出,然后始得调服。其法:闭目握固,仰卧,倚两拳於乳问,坚两膝,举背及尸,固闭气海中气,使自内向外,耕而转之,呵而出之,一九二九止。是日陶气。讫,还则调之。

调气诀

调气诀曰:鼻为天门,口为地户。则鼻纳之,口吐之,不得有性,作则气逆,逆则生疾。吐纳之际,尤宜慎之。亦不欲自耳闻之,或七或九,令和平也,是日调气。调毕则咽之。夜卧之,不可口吐也。常须在意,意久则调也。

咽气诀

得闭恣也也咽气诀曰:服内气之妙,在乎咽气。世人将外气以为内气,不能分别,作何甚哉!吐纳之士,宜审而为之,气或错性耳。夫人皆禀天地元气而生,身中分之元气而自理。每吐咽则内气与外气相应,自气海中随吹而直上,直至喉中。但惟吐极之际,则转闭口,速鼓而咽之,令郁然有声,汨汨然从左边而下。经二十日,即如水沥坎,闻之分明也。女则右边而下。如此则内气之与外气自皎然别。次以意送之,以手摩之,令运入气海中。气海在脐下三寸也,亦谓之下丹田。初服气人,上脓未通,以手摩而助之,令速下。若气已通流,不摩亦得。一闭口即三连咽,号曰云行,一湿咽谓之雨施。初服人气未通流,每一咽则施行,不可遽至连三。气通畅,然后稍加之,直至於小成一年后始可流通,三年功成,乃可恣服。

夫人气既未通,咽或未下,须以一咽为候。每咽吐极财大鼓口,微用少力,蹙而咽之,务令郁声汨汨而下,直入气海中。如此了然,后为三连咽,则便成也。且此诀要益余身,并深咽之。非久用心者,焉能较量而洞见真理!初服气人及久服未得其妙者,有得此诀,何其幸欤!何其幸欤!轻於传示,必招谴罚。慎之!慎之!每为之,向东,终而复始,准前所为候也。

行气诀

行气诀曰:下丹田后脊二穴通脊脉,上达泥丸。泥丸,脑宫也。每三咽连,则存下丹田中。所纳得元气,以意引之,令入二穴。因想见两条白气,夹脊双引,直上入泥丸,薰蒸诸宫,森然遍下毛发、面部、颈项、两臂及手指,一时而入胸中丹田心也,灌注五脏,却历下丹田至三里,遍尸,经膝踝,下达涌泉足心也。所谓分一气而理,则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义。亦由天地有泉源,非雷霆动则气不能润荡万物;人身有津液,非咽漱则无以溉五脏,蒙光彩。还精补脑,非交会则不能通而上之;咽服内气非吐纳即不能抽而用之。逆知回薄之道、运用之理所以则天法地也。想身中浊恶结滞、邪气瘀血,被正气荡除,皆从手足指端出,谓之散气。即展手指,不须握固,如此一度则是一通,通则气痞,痞则复调使平,平则复鼓,咽如前也。闭气鼓气,咽至三十六咽,为之小成,为未绝粒。但且至此,即得常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挣。元问坐卧,但腹空即咽之,通夕至十度,自然三百六十度咽矣!谓之大成,是谓大胎息。如胎息,但闭气,数至一千二百息,亦谓大成。然亦不能炼形易质,纵得长生,尤同枯木无精光也。

又有炼气、闭气、委气、布气诸事,并杂诀要,列於下,同志君子详而行之,万不失一也。

炼气诀

炼气诀曰:服气余暇,入室脱衣,散发仰卧,展手勿握固,梳发令通,垂席而布之,即调气咽之。讫,便闭气,候极,乃冥心绝想,任气所之。过理绝闷则吐之,喘急即调之,候气平又炼之。气通,加至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即令遍身汗出。如有此状,是其效也。安心和气,且卧勿起冲风,乃却老延年之良术也。神清气爽则为之,欲睡勿为也。常为之,不必每日,要独清爽时为之也。十日、五日,一度为之候。《黄庭经》云千灾已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是也。

委气诀

委气诀曰:委气之法,体气和平,心神调畅,元问坐卧,则可为之。依门户调气,或身於状,或兀然而坐,似元神识,寂寂沉沉,使心同太空,因而闭十气,或二十气,皆须任气,不得与意相争。良久,气当从百毛孔出,不复吐也。纵有十分气一二也,复调,为、能至十或百息已上,弥加#3候。行住坐卧皆为之,如此勤行,百关开通,颜色润悦,气清而长如沐浴#4。但体有不和便为之,亦必当清泰也。《黄庭经》日高拱元为魂魄安,清诤神见与我言是也。

闭气诀

闭气诀曰:忽有修养乖宜,偶生诸疾,宜投密室,依法布手足,则调气咽之。有所苦之处,闭气以意想经气以攻之,气极即吐之。讫,复咽继之,急气即止,气调复攻,或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攻觉所苦之处,汗出通润即止。如未愈,即每日夜半或五更昼日频作意攻之,以差为度。病在头面手足,但有疾之处,则攻之,无不愈者。知心之使气於手足#5,有如神,即功力难言也。

布气诀

布气诀曰:夫用气与人疗疾,先须依前人五脏所患之疾,取方向之气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向方息心静虑。此与布气令其自愈,亦咽气息念求除也,自然邪气永绝。正气布讫,邪风自退也。

六气诀

六气诀曰:六气者,咽、呵、呼、嘘、吹、嘻是也。五脏各属一气,余在三焦。此都包矣。

咽属肺,主鼻,有寒热不和及劳极,依咽吐纳,兼理#6皮肤疮病,有此疾者,则依状理之,立愈。

呵属心,主舌,乾涩#7气不通及诸邪气,呵出之,大热大开口,小热小开口。大小#8须作意,量宜理之,违度则损。

呼属脾,主中宫土,如气微热不和,腹肚胀,满闷不泄,以呼理之,即愈。

嘘属肝,肝主目,如目温热,可嘘以理之,即愈。

吹属肾,肾主耳,腰脚玲,阳道衰,以吹理之,即愈。

嘻属三焦,如不和,以嘻理之。

六气虽各有所管,但五脏三焦玲热极,风邪不调,都属於心,呵之以理,诸疾皆愈,不必用气也。诸家说准此行,可立见功效。

调液诀

调液诀曰:人食五味,五味各归一脏,每脏浊气同出於口。又六腑三焦之气,亦赓此门。众秽总投,合成浊气。每睡觉,浊秽之气自不堪闻,审而察之,知其时候。口中乾苦,舌涩颊热,少津液或咽唾喉中痛不能食,是热也。即须开口呵之,必须依门户出入之。十呵、二十呵即呜天鼓,或七或九,以舌漱华池而咽津液,复呵,察热退止。,但候口中清水甘泉生,即是热退五脏冻也。若口中津液玲淡不受水,即玲状也,即以吹治之法候口中自美,心调即止。《黄庭经》云: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又曰漱咽灵液灾不干也。

饮食诀

饮食诀曰:服气之后,所养有序次,其可食之物,有损有益。有益者,宜可食之,有损者,即可节之,益乃长服。每日平旦食少许淡水粥,甚宜人,理脾气,令人足津液。日中食淡钙赙饪,并佳,及葱蓬羹、糯米、大麦饭、鹿肉作白脯,已上并佳。食后吞生椒三五枚,及先咽气三五咽,消食,引下气,通三焦,和五脏,趁恶气,助正气,特宜长服,辟寒凛暑湿,明目,和中理气,功不可备具。在《太清经》上卷,更有别方妙。忌食十二属、三十六禽,本命父母本属特忌。热蒸饼,乱正气。肥猜肉、生菜,令人脉闭。瓜、枣、栗、芋、菱芙、獐、雁、野鹦,并可食之。不欲其心首脂也,斋戒须总.绝之。天师所种木中之玉,名日南烛草。每丛七十二茎,每茎二十四枝,每枝五叶,应七十二候,五行、二十四气也。江束少室山、南岳、湘江化中,并有之。作饥饭食之佳,作煎亦得,不必依《太清经》中所须,但单南烛草即得。凡食乍可饥,不得令饱,饱即伤心,气难行也。仍忌萝卜羹、生玲辛辣之物,酸滑牯腻、陈硬难消之物,切忌。若偶然食此等物一口,则物所在处,当微微有痛。慎之!慎之!但食软物无虑。

凡服气后,有气下则泄之,慎勿绝,绝即成疾。每朝空腹,随性饮一盏好清酒佳,冬暖之,夏玲亦得,助正气排邪,又不得多,多则昏醉,昏醉则伤神损寿。若遇尊贵,事不得已,则须且饮,但可呵三五下,盏饮并则开口呵十数下,遣够之毒,调理之。常时饮二三升,是日乃可一斗不至於醉,亦不中酒,亦不先食味,亦不退如故。

调护诀

调护诀曰:凡修炼服气休绝之法,不居产房,不升丧堂,六畜死秽,一切杂秽不净中,驴马恶气之物,并不宜闻,况近之乎!.如见不祥臭秽,即须念解秽咒、,不然甚损正气。不意卒然逢遇已上之秽,则速闭气,自取上风,疾过则解之,兼两杯酒以荡涤之,佳。如恶气入,觉不安稳,即须调气逐去,勿留,又恐有逆气,勿使出,则却咽下,更纳气以逆之,当定,以手摩助之,便含椒及饮一两杯酒令散矣。如不散,亦不使和平也,斯必乃食油腻杂犯触正气。用意有省,当知向前所犯,必是忧患房事者,勿再有误也。所服气一年气通,二年气行,三年功成。元气遂凝结玄珠於丹田,纵有犯触,无能为患。日服千咽亦不惧多,即返老还童,转从此也。於是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十年之内,三万六千神备在身中,当化为仙真,号日神人。勤修至道,炼气为形,形化为神,神形一体,白日上升。大道灵验,好仙君子,详而学焉。勤修不息,即性开通,五脏相固。《黄庭经》云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是也。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寒暑不侵,兵刃莫害,升腾变化,寿同三光,无穷尽也。

休粮诀

休粮诀曰:凡欲休根,但依前勤修。三年之后,正气流通,体实骨满,百神守位,三尸遁逃,如此转不欲闻五味之气,常思不食,须绝则绝,亦复无难。但觉腹空,即须咽气,不问早晚,何论约限,久久自和,节度时候,无烦具言。亦可兼药物。大有服药之人,多不服气,区区终身,唯以药物为务,固未得,亦非上士用心也。《黄庭经》云: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慎真诀

慎真诀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损生伐命,今古共然。不早备防,悔将何及?《仙经》曰:夫人临终而始惜身,罪定而思迁善,病成而方求其药,天真已散,何可追之?故贤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祸之祸,治未病之病,遂拂衣尘寰,摄心归道。道者,气也。气者,身之主.。精者,命之根。爱精重气,然可庶几乎长生矣!《黄庭经》曰:方寸之中念深脏,三神还归老方壮。又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没,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读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此禁养精神之术。凡学长生久视,未有不爱精保气而致也。阴丹百御之道,人莫不知,虽务於气而不绝欲,亦不免危殆。故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道,非道去人。修养君子深宜自省也。夫气者,道也。道者,虚元也。虚元者,自然也。自然者,元为也。元为者,心不动也。心不动者,谓内心不起。内心不起,即外境不入,内外安静,即神妍,神妍即气和,气和即元气自至,元气自至即五脏滋润,五脏滋润即百脉流通,百脉流通即津液上应,津液上应即不须五味。五味止绝,饥渴不生,饥渴不生。三田成体,坚骨实肉,返老还年,渐从此矣。故其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三万六千神住在身,化为仙人。是心体玄微,理生不测也。五脏和,津液生,三焦通,气不壅。此谓琼丹,非世问丹也。夫神者,无形之至灵。故神禀於道,静而合乎性。人禀於神,动而合乎情。故率性则神凝,久则神止,扰则神迁,止则生,迁则死。皆情之所移,非神之所使也。夫欲服气,先须***,一觉向上想过欲界、***、元***,更过太始、太素、太初、太极、太高,想元气下,从顶门入,念至涌泉,端坐记入息,莫记出息。但用一觉,使元气随意而到三丹田,转轮如流水。《王老经》云:元气流通,不死之道。至人可知也,蚩蚩者不足与议。慎之!又曰:胎息守中,上与天连名。大道行之,立得飞仙。秘之!.慎之!保之!

嵩山太元先生气经卷上竟

#1养:原夺,据《云笈七签》补。

#2惮:原作『但』,据《黄庭经》改。

#3加:据《云笈七签》当作『佳』。

#4如沐浴:《云笈七签》作『如新沐浴之人』。

#5知心之使气於手足:《云笈七签》作『是知心之所使气,甚于使手』。

#6理:原夺,据《云笈七签》补。

#7乾涩:《云笈七签》作『口乾舌涩』。

#8小:原夺,据文义补。

#9止:原作『心』,据《云笈七签》改。

#10气者身之主:原作『身之主者精』,据《云笈七签》改。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

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

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

亦以却老年永延。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

四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庐间。

回紫抱黄入丹田,幽室内明照阳明。

口为章第三

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

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

黄庭章第四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龠闭两扉,

重扇金关密枢机。玄泉幽关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

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关列斧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中池章第五

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号华盖覆明珠。

九幽日月洞空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茜粲。

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

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

齿神崿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

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

所存在心自相当。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

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藏神体精,

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

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

用之不已形不滞。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

金铃朱带坐婆娑,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

久久行之飞太霞。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键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

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疴不锺存无英, 同用七日自充盈。

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肾部章第十二

肾部之宫玄阙圆,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

苍锦云衣舞龙幡,上致明霞日月烟。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

使人长生升九天。

脾部章第十三

脾部之宫属戊已,中有明童黄裳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

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羸无病伤。

外应尺宅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

长生高仙远死殃。

胆部章第十四

胆部之宫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雷电八震扬玉旌,龙旗横天掷火铃。

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童鼻柱间。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

佩金带玉龙虎文,能存威明乘庆云,役使万神朝三元。

脾长章第十五

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

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

或精或胎别执方,桃孩合延生华芒。男女回九有桃康,道父道母对相望。

师父师母丹玄乡,可用存思登虚空。殊途一会归要终,关塞三关握固停。

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气彭亨。

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

上睹章第十六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游。

身披凤衣衔虎符,一至不久升虚无。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

三神还精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竞。神生腹中衔玉当,灵注幽阙那得丧。

琳条万寻可荫仗,三魂自宁帝书命。

灵台章第十七

灵台郁蔼望黄野,三寸异室有上下。间关营卫高玄受,洞房紫极灵门户。

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发神语。右有白元并立处,明堂金匮玉房间。

上***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烦。借问何在两眉端,内侠日月列宿陈,

七曜九元冠生门。

三关章第十八

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口为心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棐,

手为人关把盛衰。

若得章第十九

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

玉堂绛宇尽玄宫,璇玑玉衡色兰玕。瞻望童子坐盘桓,问谁家子在我身。

此人何去入泥丸,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云仪玉华侠耳门。

赤帝黄老与己魂,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日月飞行***间。

帝乡天中地户端,面部魂神皆相存。

呼吸章第二十

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在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结精育胞化生身。

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回九道明。正一含华乃充盈,遥望一心如罗星。

金室之下可不倾,延我白首反孩婴。

琼室章第二十一

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长谷玄乡绕郊邑,六龙散飞难分别。

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殁,但当吸气录子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

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淡闭视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

悫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达,洞得视见无内外。存漱五牙不饥渴,神华执巾六丁谒。

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起自形中初不阔,三官近在易隐括。

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

六府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天路。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

高拱无为魂魄安,清净神见与我言。安在紫房帏幕间,立坐室外三五玄。

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玑门。高研恬淡道之园,内视密盼尽睹真。

***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求因缘。

隐影章第二十四

***灭形与世殊,含气养精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入上清死录除,

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欻游遨无遗忧,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

金辇正立从玉舆。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窈窕***墟。入山何难故踌躇,

人间纷纷臭帤如。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

三明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二光焕照入子室。

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高奔章第二十六

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

口衔灵芒携五皇,腰带虎箓佩金珰,驾欻接生宴东蒙。

玄元章第二十七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叵卒见。须得至真始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

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玉{ 氏}金龠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

使我遂炼获飞仙。

仙人章第二十八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绛简赤丹文。

字曰***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卑高下陈。

执剑百丈舞锦幡,十绝盘空扇纷纭。火铃冠霄队落烟,安在黄阙两眉间,

此非枝叶实是根。

紫清章第二十九

紫清上皇太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驾玉轮。

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

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百谷章第三十

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

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

心典章第三十一

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喜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

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经历章第三十二

经历***隐卯酉,两肾之神主延寿。转降适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无老,

知白见黑急坐守。

肝气章第三十三

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府生三光。心精意专内不倾,上合三焦下玉浆。

玄液云行去臭香,治荡发齿炼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咙神明通。

坐侍华盖游贵京,飘飖三帝席清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内眄自相望。

使心诸神还相崇,七玄英华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年犹可还。

过此守道诚独难,唯待九转八琼丹。要复精思存七元,日月之华救老残,

肝气周流络无端。

肺之章第三十四

肺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冥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二十六咽玉池里。

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

当忆此宫有座席,众神合会转相索。

隐藏章第三十五

隐藏羽盖看天舍,朝拜太阳乐相呼。明神八威正辟邪,脾神还归是胃家。

耽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保玉都。万神方胙寿有馀,是谓脾建在中宫。

五藏六府神明主,上合天门入明堂。守雌存雄顶三光,外方内圆神在中。

通利血脉五藏丰,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窍去不祥,日月列布设阴阳。

两神相会化玉英,淡然无味天人粮。子丹进馔肴正黄,乃曰琅膏及玉霜。

太上隐环八素琼,溉益八液肾受精。伏于太阴见我形,扬风三玄出始青。

恍惚之间至清灵,坐於飙台见赤生。逸域熙真养华荣,内盼沉默炼五形。

三气徘徊得神明,隐龙遁芝云琅英。可以充饥使万灵,上盖玄玄下虎章。

沐浴章第三十六

沐浴盛洁弃肥薰,入室东向诵玉篇。约得万遍义自鲜,散发无欲以长存。

五味皆至正气还,夷心寂闷勿烦冤。过数已毕体神精,黄华玉女告子情。

***既至使六丁,即受隐芝大洞经。十读四拜朝太上。先谒太帝后北向,

黄庭内经玉书畅。授者曰师受者盟,云锦凤罗金钮缠。以代割发肌肤全,

携手登山歃液丹。金书玉景乃可宣,传得可授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患,

太上微言致神仙,不死之道此真文。

外景经

上部经第一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

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

关元茂龠阖两靡,幽阙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

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衣,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

神庐之中当修治,玄府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绎,

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或无惹,呼吸庐间以自偿,

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心结幽厥流下竞,

养子玉树令可壮,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

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源,***子丹当吾前,

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绎官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

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欲专子精,

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渴,闭子精门可长活,

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无败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

虚无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

寂寞郭然口不言,修和独立***官,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

修德明达神之门。

中部经第二

作道***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疏,

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蒂,三五合气其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

抱玉怀珠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无失,即欲不死入金室,

出日大月是吾道,天七地三回相守,升降进退合乃久,玉石落落是吾宝,

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基养华彩,服天顺地合藏精,七口之五回相合,

昆仑之上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可使令,蔽以紫官舟城楼,

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

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玉,匙金钥身完坚,

载地悬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舟,前仰后卑列其门,选以还丹与玄泉,

象龟引气致灵根,中有***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扶叶实是根,

昼夜忌之可长存,仙人造士非异有,积精所致和专仁,人皆食谷与五味,

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试说五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脏王,

受意动静气得行,道自将我神明光,昼日昭昭夜自守,渴可得浆饥自饱,

经历六府藏卯酉,通我精华调阴阳,转阳之阴藏于九,常能行之耳不老,

肝之为气修而长,罗列五脏主三光,上合三焦下玉浆,我神玖魄在中央,

***流泉去鼻香,立于玄膺含明堂,雷电霹雳往相闻,右酉左卯是吾室。

下部经第三

伏于志门侯天道,近在子身还自守,清静无为神留止,精神上下开分理,

精候天道长生草,七窍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侯阴阳,下于喉咙神明通,

过华盖下清且凉,大清灵渊见吾形,期成还年可长生,还过华池动肾精,

立于明堂望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灵根,阴阳列布若流星,

肝气周还终无端,肺之为气三焦起,上座天门侯故道,津液醴泉通六府,

随鼻上下开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治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

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大绛宫紫华色,隐藏华盖观通庐,

专守心神转相呼,观我神明辟诸邪,脾神还归依大家,致于胃管通虚无,

藏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年有余,脾中之神主中官,

朝会五脏列三光,上合天门合明堂,通利六府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

通利止脉汗为浆,修护七窍去不祥,二神相待化玉英,上禀天气命益长,

日月列布张阴阳,五脏之主肾最精,伏于太阴成吾形,出入二窍合黄庭,

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青灵,坐于庐下几小童,

内息思存神明光,出于天门大无闲,恬淡无欲养华茎,服食玄气可遂生,

还返七门饮太渊,通我悬膺过青灵,坐于膺间见小童,问于仙迂与奇方,

服食芝草紫华英,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生灵根,三府相得开命门,

五味皆至善气还,披发行之可长存,大道荡荡心勿烦,吾言毕矣勿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