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公忠体国哪一集_公忠体国胡宗宪

tamoadmin 成语出处 2024-07-05 0
  1. 《大明王朝》是否有意美化胡宗宪?
  2. 大明王朝1566演员表
  3. 赵贞吉一生贪婪,不为民不为国,为什么能进内阁?
  4. 《大明王朝1566》读书笔记
  5. 在《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沈一石转卖财产,会牵扯到胡宗宪?
  6. 嘉靖让胡宗宪去见严嵩,为什么严嵩看到账

抗倭有功,但倭寇已除,他就离死不远了:

剧中最后一次提到胡宗宪,是在倒严之后,严嵩最后一次见嘉靖帝时,其中他递给嘉靖帝一份名单,并讲到:

“有些人当遭天谴,有些人万望皇上保全!”

胡宗宪公忠体国哪一集_公忠体国胡宗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在这份名单上,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曾经的得意门生,支撑东南剿倭大业的胡宗宪。剧中演到胡宗宪病退后结束,实际上他的命运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严世蕃、罗龙文等人被抄家之时,胡宗宪也被牵连。

嘉靖帝四十四年十一月,也就是剧中海瑞进京四个月后,大家都在分抄没严党的钱之时,胡宗宪在狱中***,留下一行诗句: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一、

胡宗宪,在剧中的表现堪称完美,他一开始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是两京十三省最大的封疆大吏。

身为严党骨干,又深受嘉靖帝和严嵩重视,甚至连对立面的清流派对其评价也颇高,甚至朝廷上下形成共识:

“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顶级谋士胡宗宪,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绝路的,他是否有破解之道?

一切事情的根源就在于嘉靖朝的财政危机,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嘉靖帝,由于他的挥霍无度,加上严党的***,导致国库空虚。清流派盯着亏空不放,严世蕃又一个劲地往嘉靖帝头上扯,几方平衡之后,严嵩提出了“改稻为桑”的国策。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此项政策绝对是好政策,只要落实得当,是完全可以缓解财政危机的。

胡宗宪是没有权限制定政策,但是他却是国策的真正执行者。他所在的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是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顺利推行改稻为桑国策,况且桑树长成也不是一年就够的。

为什么说沟通很重要,这里就有体现,严世蕃一个劲地催促,裕王又派了一个谭伦过来捣乱。导致胡宗宪提出的暂缓执行“改稻为桑”的奏疏,在严世蕃看来他是在改庭换面。严党不信任他,谭伦又一个劲拉拢他,连嘉靖帝也怀疑他是党争之人。

二、

封疆大吏态度模棱两可,底下的人就开始有小动作,这才有了属下瞒着胡宗宪玩了一次“毁堤淹田”。

严党这边是想方设法逼老百姓就范,而清流派那里却在拍手叫好,想以此作为扳倒严党的工具,甚至希望浙江越乱越好

胡宗宪在赈灾现场说了一句话:

“几百万生民,千秋之罪啊!”

此时胡宗宪最难,作为浙直总督,第一把手,必然要为此次人祸负责。如果不能当机立断,朝廷内部严党跟清流派就会拿着浙江百姓当筹码,互掐起来。党争一起,天下大乱,浙江又在受灾,倭寇又蠢蠢欲动,东南不保,大明朝不保……

于是胡宗宪挥泪斩了杭州知府马宁远,以及建德和淳安两个县令,再加上太监李玄,他们四个成了党争下的第一批炮灰。

胡宗宪第一次进京汇报,掩盖了“毁堤淹田”的真相,自己承担了所有责任,并辞掉了浙江巡抚职务,成功避免了第一次党争。

胡宗宪离开京城全心全意去抗倭,嘉靖帝跟吕芳有一段对话,其实评价胡宗宪到底是一个什么人时,吕芳用媳妇来概括:

“上面有公婆要孝顺,中间有丈夫也得顾着,底下还有那么多儿女要操劳。辛苦命,两头不讨好。”

这句话也揭示了,胡宗宪既没有全力推行“改稻为桑”,得罪严世蕃;又没有让“毁堤淹田”大白天下,也让裕王等人不满意,由此他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两头不讨好!

三、

胡宗宪非常清楚,自己要想破局,前提就是浙江百姓能保住,如果百姓都保不住,东南也就不会再要胡宗宪。

胡宗宪明知道户部不会借给他粮,但仍然不死心,硬借一番,果然徐阶和高拱暗示无粮可借。张居正更过分,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

“干脆让浙江乱起来,就当做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这块肉一烂,严党这个脓疮,就到了该挤的时候了。”

走投无路之下,胡宗宪只身前往江苏,向昔日好友兼应天巡抚赵贞吉借粮。赵贞吉也算实诚,明确告诉胡宗宪,别说一百船,就是二百船江苏也拿得出,但是时局不允许,两头的人也不让。

“浙江不死人,这件事就完不了,死一万个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严嵩不留胡宗宪、裕王不要胡宗宪、嘉靖帝也得砍了胡宗宪。万般无奈之下,胡宗宪通过战事之时的临时调拨权,硬是从赵贞吉那里借了军粮。

时局已经烂到根了,严党和清流派都以浙江百姓为筹码,坐视不管,只有胡宗宪还在苦苦撑着,既为了百姓,也为了自己的名声。

他曾经就对谭伦讲过:

“我的老家给我竖了三座牌坊,我都五十多了,活到七十也就再熬过十几年,我不会让老家人把我的牌坊拆了!”

四、

明明知道严党必倒,那么面对裕王那边几次伸出来的橄榄枝,胡宗宪为什么不接?

用他对李时珍说的话就是:

“谁都可以去倒阁老,唯独我胡宗宪不能倒阁老。”

其实他何尝不清楚,他倒了严嵩,裕王那边也不会收他,嘉靖帝也不会留他,一般情况下做小人的,都没有善终的:

“我可以不做名臣,但不能够做小人!”

如果没有海瑞,这次危机或许真能躲过去,下次倒严的机会什么时候出现,并未知。但局势一步步走向最坏的境地,胡宗宪在剿倭的同时,浙江贪案爆发了,嘉靖帝一封密信招进了京。

此时嘉靖帝也很难,浙江剿倭临时换帅是大忌,可是严党也到了该倒的时候,他不惜用***厚禄收买胡宗宪,希望他能与严党做切割,可惜失败了。

“严嵩当政二十年,到底贪了还是没贪,是别人打着他的牌子在贪,还是他自己有贪贿行为,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

虽有一万个犹豫,但是胡宗宪还是带着账册去见了严嵩,但严嵩的表现让胡宗宪感动不已。再次坚定了维护恩师的信念,此次危机也被顺利化解,胡宗宪留给嘉靖帝一个“公忠体国”的印象。

但大厦将倾,没有一块砖是无辜的,包括胡宗宪在内,根本支撑不住!

五、

浙江贪案在海瑞和赵贞吉的推动下,还是走向了对严党最不利的境地,这边赵贞吉还在弄徽商坑胡宗宪,那边严嵩亲自来了信,让他停止跟倭寇决战,休养生息……

站在人生三岔口,胡宗宪这么多年对恩师的形象瞬间毁掉,想到了一死了之,以此维护自己名臣的形象:

“身冒炮矢,意在殉国,以全忠名!”

但被齐大柱等人救了,最后关头,胡宗宪选择了民族大义,烧掉了严世蕃的书信,下令取得对倭寇作战的台州大捷,同时也产生了退意,希望以此能保全自身性命。

胡宗宪跟海瑞有两次碰面,一次是在军营,一次是在海瑞家中,第一次他给海瑞念了首高岑诗: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朝。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最后一次是在海瑞家,并告诉了海瑞一句真理:

“皇上要用的人谁也推不倒,皇上不用的人谁也保不了。”

确实如此,告病还乡的胡宗宪,后来还是被嘉靖帝招了回来,从严党倒台的那一天开始,胡宗宪就已经预料到这一天了。

其实从他参与党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其实哪个人不是这样?

夏言、严嵩、徐阶、张居正……一代又一代首辅,一代又一代***掉,党羽干了一批又一批,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大树倒下的时候,砸死的也正是在下面乘凉的人,没有人能避免。

一代名臣,有手段,有谋略,为民,为社稷,最终死在了狱中,正所谓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却可无胡宗宪!

《大明王朝》是否有意美化胡宗宪?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何等发人深省的剧。居中对于历史人物的刻画基本属实,只能说基本,因为是戏剧,所以必须有正与反,但这部剧的正邪并没有那么的立体,而是不停的转换中。无论是清流还是严党还是阉党,他们其中某些人是必须得坏,不然没有冲突,但又从侧面表现了他们作为人的一些基本***还是保持着的。

像严世蕃那么坏,但他对自己的爹或者自己的“党羽”还是照顾的。而徐阶作为清流的党魁,小算盘也在无时无刻的打着,他们利用海瑞去跟严世蕃斗,但当海瑞遭遇杀身之祸时,他们的立场又变得动摇了,所谓他们口中的“顾全大局”而已。

江南织造局监理“杨金水”是全剧中表现得最好刻画的最好的人物之一,此人是皇帝派到江南管理织造局差事的太监,他参与策划了毁堤淹田的案子,制造了嘉靖年惨绝人寰的人祸,致使百姓毙命流离失所。但转过头来,他对身边人又重情重义,并在自己倒台前把伺候他的芸娘托福给高翰文,因为他之前答应过沈一石要照顾芸娘。所以整剧看下来,杨金水给人的感觉是既坏得透彻又重情重义。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好有坏。

回过头来再看胡宗宪,这也是剧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角色,身为直浙总督,身系大明东南安危,在大部分的戏里,他表现出来的是刚正不阿又老谋深算,你看不出这个人有什么毛病,但每次提到他的老师严嵩时,他就会表现出一种尊敬。对于严嵩这位被后世写入奸臣传的人,胡宗宪总是在维护他,你说不出他这么做有什么不对,虽然胡宗宪不贪财不好色,但总觉得依附严党总是不那么好。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大家以为他大奸大恶,但事实上他没做过一件坏事儿,就因为他身边有人坏就觉得这个人也一定坏。胡宗宪就是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完美的完成自己的任务,清除为祸数十年的东南沿海倭患,即便是朝中的清流也称赞为“万世之功”。嘉靖帝说他“公忠体国”并非虚言。当我纵观全剧,以剧中事实为历史时,整个大明朝只有两个明白人,一个是嘉靖皇帝,一个是胡宗宪。(历史上的胡宗宪与剧中稍微有些出入,事实上胡宗宪本人的性格有些小肚鸡肠,海瑞曾因为他儿子招摇过市收受官府贿赂把他绑了,胡宗宪因此觉得海瑞没给他面子)

说到海瑞,这个人是全剧的一个关键,尤其在最后的那几集论述君臣父子的关系。古人说人有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而“忠孝悌忍善”则是五伦的关系准则,海瑞这个角色完美的展现了这些东西。在剧中海瑞近乎一个完人,他嫉恶如仇、体恤百姓、刚正不阿、仗义执言,面对大恶大奸、强权暴力时他置生死于度外一往无前。海瑞是大明朝的一把利剑,从他出任淳安县知县时就开始和大明***势力宣战。以至于后来他都管不住自己的那支笔了,直接就开始骂皇上,那便是《治安疏》,历史上称其为“天下第一疏”,海瑞上完疏之后就被嘉靖帝打入镇抚司诏狱待斩。疏中有一句这么说:“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意思就是说“皇上,天下人认为你这个年号嘉靖的就是要让百姓家家干净无米度日没钱开销”,你想嘉靖皇帝是个什么人啊,这还能忍得了?当时要不是群臣劝阻,恨不得立马把海瑞砍头。如此冲撞君父,嘉靖皇帝直言海瑞是个无君无父的人,虽然有些过,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海瑞觉得臣子就应该直言君父过错,但他没有考虑到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管理的是天下,而不是一个三口之家。有些事可以忍有些事不能忍,有些人可以杀,有些人却不能杀。

海瑞建议皇帝把严党全部罢黜,但朝廷如果瞬间没有了严党那些能做事会做事的人,国家是运转不下去的。长江清澈,灌溉了两岸田地。黄河虽然浑浊但也灌溉的两岸田地。不能因为黄河浑浊而废黄河之水只用长江,那黄河两岸的田地又由谁来灌溉呢?黄河泛滥了要治理,长江泛滥了照样也要治理。这就是为何嘉靖皇帝罢黜严嵩杀严世蕃,也罢默杨廷和杀杨继圣、沈炼的道理。贪官贪到了威胁国家的时候,皇帝绝不会心慈手软。但清流们空谈误国的时候,皇帝也不可能任由他们胡来。

如果从头再来看一遍历史,其实会发现,海瑞虽然清廉,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什么政绩,既不能横戈立马安天下也不能让百姓仓廪丰实,而严嵩虽然把持朝政、闭塞言路、任人唯亲,但他会识人会用人,一个胡宗宪就保得大明朝东南太平,一个鄢懋卿就能在国库空虚时,立马收上来三百多万赋税,这都是能人。其实只要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本分工作,好与坏、贪与廉对大局来说都不那么重要。中国人讲“中庸”,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凡事不离两边,不走极端就是中庸。

我很喜欢剧中胡宗宪对马之远说的一句话:“知不可为而为之,孔子本意是告诉世人,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孔子这句话后来也成了王阳明创立“心学”的核心思想,做事先问本心,心既是理。

大明王朝1566演员

其实是的,有点刻意的成分,但是不管剧中怎么美化,都改变不了他必亡的结局,即使胡宗宪使出了浑身解数,也难逃!

甚至严嵩最后一次见嘉靖帝时,也递给嘉靖帝一份名单,并讲到:

“有些人当遭天谴,有些人万望皇上保全!”

而在这份名单上,排在第一位的赫然是曾经的得意门生,支撑东南剿倭大业的胡宗宪。剧中演到胡宗宪病退后结束,实际上他的命运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严世蕃、罗龙文等人被抄家之时,胡宗宪也被牵连。

嘉靖帝四十四年十一月,也就是剧中海瑞进京四个月后,大家都在分抄没严党的钱之时,胡宗宪在狱中***,留下一行诗句: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讲述一下胡宗宪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坟墓的?

一、

胡宗宪,在剧中的表现堪称完美,他一开始任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是两京十三省最大的封疆大吏。

身为严党骨干,又深受嘉靖帝和严嵩重视,甚至连对立面的清流派对其评价也颇高,甚至朝廷上下形成共识:

“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顶级谋士胡宗宪,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绝路的,他是否有破解之道?

一切事情的根源就在于嘉靖朝的财政危机,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嘉靖帝,由于他的挥霍无度,加上严党的***,导致国库空虚。清流派盯着亏空不放,严世蕃又一个劲地往嘉靖帝头上扯,几方平衡之后,严嵩提出了“改稻为桑”的国策。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此项政策绝对是好政策,只要落实得当,是完全可以缓解财政危机的。

胡宗宪是没有权限制定政策,但是他却是国策的真正执行者。他所在的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是不可能在一年之内顺利推行改稻为桑国策,况且桑树长成也不是一年就够的。

为什么说沟通很重要,这里就有体现,严世蕃一个劲地催促,裕王又派了一个谭伦过来捣乱。导致胡宗宪提出的暂缓执行“改稻为桑”的奏疏,在严世蕃看来他是在改庭换面。严党不信任他,谭伦又一个劲拉拢他,连嘉靖帝也怀疑他是党争之人。

二、

封疆大吏态度模棱两可,底下的人就开始有小动作,这才有了属下瞒着胡宗宪玩了一次“毁堤淹田”。

严党这边是想方设法逼老百姓就范,而清流派那里却在拍手叫好,想以此作为扳倒严党的工具,甚至希望浙江越乱越好。

胡宗宪在赈灾现场说了一句话:

“几百万生民,千秋之罪啊!”

此时胡宗宪最难,作为浙直总督,第一把手,必然要为此次人祸负责。如果不能当机立断,朝廷内部严党跟清流派就会拿着浙江百姓当筹码,互掐起来。党争一起,天下大乱,浙江又在受灾,倭寇又蠢蠢欲动,东南不保,大明朝不保……

于是胡宗宪挥泪斩了杭州知府马宁远,以及建德和淳安两个县令,再加上太监李玄,他们四个成了党争下的第一批炮灰。

胡宗宪第一次进京汇报,掩盖了“毁堤淹田”的真相,自己承担了所有责任,并辞掉了浙江巡抚职务,成功避免了第一次党争。

胡宗宪离开京城全心全意去抗倭,嘉靖帝跟吕芳有一段对话,其实评价胡宗宪到底是一个什么人时,吕芳用媳妇来概括:

“上面有公婆要孝顺,中间有丈夫也得顾着,底下还有那么多儿女要操劳。辛苦命,两头不讨好。”

这句话也揭示了,胡宗宪既没有全力推行“改稻为桑”,得罪严世蕃;又没有让“毁堤淹田”大白天下,也让裕王等人不满意,由此他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两头不讨好!

三、

胡宗宪非常清楚,自己要想破局,前提就是浙江百姓能保住,如果百姓都保不住,东南也就不会再要胡宗宪。

胡宗宪明知道户部不会借给他粮,但仍然不死心,硬借一番,果然徐阶和高拱暗示无粮可借。张居正更过分,甚至说出了这样的话:

“干脆让浙江乱起来,就当做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这块肉一烂,严党这个脓疮,就到了该挤的时候了。”

走投无路之下,胡宗宪只身前往江苏,向昔日好友兼应天巡抚赵贞吉借粮。赵贞吉也算实诚,明确告诉胡宗宪,别说一百船,就是二百船江苏也拿得出,但是时局不允许,两头的人也不让。

“浙江不死人,这件事就完不了,死一万个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严嵩不留胡宗宪、裕王不要胡宗宪、嘉靖帝也得砍了胡宗宪。万般无奈之下,胡宗宪通过战事之时的临时调拨权,硬是从赵贞吉那里借了军粮。

时局已经烂到根了,严党和清流派都以浙江百姓为筹码,坐视不管,只有胡宗宪还在苦苦撑着,既为了百姓,也为了自己的名声。

他曾经就对谭伦讲过:

“我的老家给我竖了三座牌坊,我都五十多了,活到七十也就再熬过十几年,我不会让老家人把我的牌坊拆了!”

四、

明明知道严党必倒,那么面对裕王那边几次伸出来的橄榄枝,胡宗宪为什么不接?

用他对李时珍说的话就是:

“谁都可以去倒阁老,唯独我胡宗宪不能倒阁老。”

其实他何尝不清楚,他倒了严嵩,裕王那边也不会收他,嘉靖帝也不会留他,一般情况下做小人的,都没有善终的:

“我可以不做名臣,但不能够做小人!”

如果没有海瑞,这次危机或许真能躲过去,下次倒严的机会什么时候出现,并未知。但局势一步步走向最坏的境地,胡宗宪在剿倭的同时,浙江贪案爆发了,嘉靖帝一封密信招进了京。

此时嘉靖帝也很难,浙江剿倭临时换帅是大忌,可是严党也到了该倒的时候,他不惜用***厚禄收买胡宗宪,希望他能与严党做切割,可惜失败了。

“严嵩当政二十年,到底贪了还是没贪,是别人打着他的牌子在贪,还是他自己有贪贿行为,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

虽有一万个犹豫,但是胡宗宪还是带着账册去见了严嵩,但严嵩的表现让胡宗宪感动不已。再次坚定了维护恩师的信念,此次危机也被顺利化解,胡宗宪留给嘉靖帝一个“公忠体国”的印象。

但大厦将倾,没有一块砖是无辜的,包括胡宗宪在内,根本支撑不住!

五、

浙江贪案在海瑞和赵贞吉的推动下,还是走向了对严党最不利的境地,这边赵贞吉还在弄徽商坑胡宗宪,那边严嵩亲自来了信,让他停止跟倭寇决战,休养生息……

站在人生三岔口,胡宗宪这么多年对恩师的形象瞬间毁掉,想到了一死了之,以此维护自己名臣的形象:

“身冒炮矢,意在殉国,以全忠名!”

但被齐大柱等人救了,最后关头,胡宗宪选择了民族大义,烧掉了严世蕃的书信,下令取得对倭寇作战的台州大捷,同时也产生了退意,希望以此能保全自身性命。

胡宗宪跟海瑞有两次碰面,一次是在军营,一次是在海瑞家中,第一次他给海瑞念了首高岑诗: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朝。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最后一次是在海瑞家,并告诉了海瑞一句真理:

“皇上要用的人谁也推不倒,皇上不用的人谁也保不了。”

确实如此,告病还乡的胡宗宪,后来还是被嘉靖帝招了回来,从严党倒台的那一天开始,胡宗宪就已经预料到这一天了。

其实从他参与党争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其实哪个人不是这样?

夏言、严嵩、徐阶、张居正……一代又一代首辅,一代又一代***掉,党羽干了一批又一批,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大树倒下的时候,砸死的也正是在下面乘凉的人,没有人能避免。

一代名臣,有手段,有谋略,为民,为社稷,最终死在了狱中,正所谓朝廷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却可无胡宗宪!

赵贞吉一生贪婪,不为民不为国,为什么能进内阁?

1、朱厚熜

演员;陈宝国。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曾是一位敢于革新的大有为之主,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但之后一心修道,不临朝堂,自封了“万寿帝君”等道号,利用严嵩驾驭群臣,虽将朝局把控在手中,但国家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吏治***、国库空虚、南倭北虏的颓势,明朝的国势也因此日益衰微。

2、海瑞

演员;黄志忠。

号刚峰,举人出身,为人刚强正直,受谭纶举荐出任淳安知县,是倒严过程中的一把利剑,严党倒台后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在职期间敢于挑战皇权、斥责皇帝、不惧牢狱和死亡的威胁,呈上了号称天下第一疏的《治安疏》劝谏嘉靖皇帝,虽地位卑微,却敢向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发出震古烁今的挑战,是数百年来民间广为传颂的清官典范。

3、严嵩

演员;倪大红。

嘉靖朝权臣,内阁首辅、大学士,把持朝政二十年,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擅迎合圣意,打压群臣,致使朝野不满,民怨沸腾,然虽以其为首的朋党恶贯满盈,但在其子获罪伏诛时,却能独保其身,直至寿终正寝。

4、胡宗宪

演员;王庆祥。

严嵩门生,但非严党,任浙直总督,总领抗倭之事,嘉靖评其识大体,公忠体国、实心用事,但在朝廷中他一面被认为是严党,另一面又不被严党所认可,所以常在两股势力中进退两难,后任用戚继光、俞大猷剿灭倭寇,成为民族英雄。

5、朱载坖

演员;郭广平。

明世宗嘉靖帝第三子,年幼时被封为裕王,因母妃失宠而不受父亲宠爱,但由于前面两位兄长早逝,加之生下皇孙朱翊钧,所以被默认为明王朝的继承人,其人好恶分明,但有些懦弱和优柔寡断,但好在得到三位师傅的支持,为自己积累下了坚实的政治资本,在嘉靖帝驾崩时,顺利的登上了皇位。

《大明王朝1566》读书笔记

嗨,大家好,这里是兔兔爱历史,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

说起赵贞吉太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看过《大明王朝1566》的都应该知道,赵贞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一方面是徐阶的***,属于倒严派内,算是“正派”人物阵营,另一方面又在剧中长袖善舞,逢迎皇帝,世故圆滑,十分令人讨厌。

当时还记得他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是因为严世蕃罪恶深重,遭到了天孽,便下令毁掉堤淹田。这一做法导致两县的老百姓都成了灾民,胡宗宪专程去找他借粮赈灾。然而,赵贞吉却说无粮可借。赵贞吉也很真诚的告诉了胡宗宪,因为是朝廷的人让我不要借给你粮食。赵贞吉还非常认真的说,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还是个数字,你和我都是挡不住,不管用多少粮食,再说了朝廷也不让借给你。

再胡宗宪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赵贞吉是个理学之臣,也是阳明心学的继承者,又和胡宗宪有长达二十年的交情,那么可以肯定赵贞吉早年是一个仗义执言,非常好的人。之所以变成如今这个样子,都是因为官场。所以面对受灾的数万名老百姓,面对交情非常好的胡宗宪借粮,赵贞吉也要深思熟虑,避免引火烧身,也不帮胡宗宪,正是因为这么久在官场中,彻底毁掉了他的书生意气,善良纯洁之心。

后来在主持浙江大案中,赵贞吉又借力打力,官场中的权力和地位又一次发挥出来。在整个办案中,赵贞吉的心思压根就不在案子身上,而是想利用这件案子升官发财。赵贞吉完全是在隔岸观火,让海瑞冲锋在前,无论将来风向如何,他自己绝不会首当其冲。心机很重,喜欢名利,阴险狡诈,这就是剧中赵贞吉的形象,这种人不仅大明国有,历朝历代都非常容易看到这种人。他们往往都是不干正是,一心只想着谋取私利。赵贞吉正是这种官僚的杰出代表。赵贞吉并没有胡宗宪身上的公忠体国,为国为民,但是他最后却能入阁,成为最年轻的内阁成员,比起杨金水装疯、胡宗宪隐退确实成功了很多。

然而坏人总是没有坏下场的,就在赵贞吉入阁不久,海瑞便上书了,朝廷也因此这件事非常震惊,此时的赵贞吉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内阁大臣,面对海瑞与王用汲的当堂反驳,在加上陈洪的逼迫下,会理屈词穷气急败坏地说出那两个字:朋党。这两字一说出口,他的形象也就毁了,只是不幸他碰到了海瑞。

谢谢大家的收看,如果喜欢就关注我吧,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历史故事。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大明王朝1566》中,为什么沈一石转卖财产,会牵扯到胡宗宪?

《大明王朝1566》是本好书。

我想写大明王朝的读后感,很想写,可是写了删,删了写,先写高翰文这个心怀天下却文艺的不适合官场也是我最喜欢的傻人,快写完的时候删了,再写胡宗宪再写吕芳再写海妻再写海瑞,一个早上加一个下午,最后竟什么都没写出来,妈妈叫我吃晚饭的时候实在是写的脑壳子都痛了,大明王朝被我翻了又翻,翻了又翻,我愣是没能力从头到尾系统的写一个人。

知乎上凌羽中写了十三则回答,对于人物剧情的解析都堪称经典,分析海瑞上升到荀子的时候,有一种天呢这就是我想说但说不出来的感觉。大家可以去看看,真羡慕他们这种有文学造诣的人。

我就勉强断章取文,分享一些让我看的激动的能跳起来的文字吧。

吕芳把冻僵的冯保拖到炕上,冯保向干爹认错。吕芳埋怨道“跟了我这么多年了,说过多少次了,牛教三遍也会撇绳了。瞧你那嚣张气,为了往上爬,二十九打死了周云逸,今儿又抢着去报祥瑞。我不计较你,可宫里这么多人能不记恨吗?还有周云逸那么多同僚,还有裕王,要找死也不是你这么个找法。”

冯保知道要把自己送到裕王府,以为末日到了,吕芳到底是跟过嘉靖这么多年的,出口成章“两句话你要记住,一句是文官们说的‘做官要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注意到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了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我再教你武官们说的那一句‘置之死地而后生’,看我大明朝的气数,这皇位迟早有一天是裕王的,到了那一天你才真是个死呢。我现在以皇上的名义,派你到裕王府作皇孙的大伴,你要夹着尾巴,真正让裕王和他府里的人重新看待你,如果真有裕王入主大内的那一天,干爹这条老命还得靠你。”

——开头第一章,就看到这几句话了,配合那景那事说出这番人生真谛!扮演吕芳的演的太好了,把真理总不经意的娓娓道来,也是整本书中我认为看的最透的人,也是我认为最中庸最仁的人,可谓是上善若水。最后,他对跳进水里失声痛哭的杨金水说“哭吧,哭完我们就再也不哭了,让他们哭去吧”的时候,真的恍若上帝。

严嵩: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像个媳妇,上面有公婆,中间有丈夫,下面还要拉扯着一大群孩子。会当媳妇两头瞒,我也是个媳妇啊,就是比你长一辈。

徐阶:国朝以孝治天下,天下便是一家。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皇上就是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但按着媳妇的职分去做,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尽力顾着两头。实在顾不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

——绝对是见过最恰当的比喻,这个比喻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吕芳说胡宗宪像“媳妇”,处于皇帝、严党、清流与百姓之间,进退不能。第二次是严嵩对胡宗宪说自己是媳妇,既要照顾皇帝,又要照顾自己的党羽,还要兼顾百姓。最后一次则是嘉靖帝即将驾崩时徐阶的回话,这次终于将“媳妇”的真谛说了出来:皇帝是父祖,百姓是子女,而所有大明的官员是“媳妇”,就算是屈了子孙,也不能苦了公婆。?

徐阶说那么多年没有像海瑞一样奏谏的原因,一半敬,一半诚,不能不说不是大真心话呀。其实哪里会只有海瑞看出国之根本矛盾呢,只是大家权衡了说与不说的利弊。还很喜欢改稻为桑实施不下去的时候,嘉靖帝说的那个儿子理论,各人管好各人的儿子,让我想到那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最后嘉靖帝说海瑞算什么笔架那段也很喜欢。

胡宗宪对马宁远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平时叫你读读《左传通鉴》,你不以为然;我叫你读一读王阳明的书,你更是不以为然,还说什么半部《论语》可治天下。现在我问你,孔子说的‘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什么本意?孔子是告诉世人,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毁堤淹田,伤天害理,上误国家,下害百姓。这也叫知不可为而为之??读书是为了明理,明了理就有了主张,知道该怎么做。但理是在变化的,又不能守死理。

——看书最先让我震撼到的人物是胡宗宪,我还特意发了朋友圈。他在毁堤淹田的变故里可谓临危不乱力挽狂澜,朝堂上与嘉靖一番应对,事事周全又公忠体国真不愧是老成谋国的主儿。仅凭一纸供词就把包括嘉靖在内的所有人都绕进去了,朝廷上下都被他刷了,那一刻真的是迷妹一样仰望他,天下竟有这般做事周全者。五体投地胡宗宪大叔的高智商高情商,难怪嘉靖也要寻思“胡宗宪何许人也”,吕芳说,像媳妇。

另外,我觉得***皆爱胡宗宪大叔的原因是,他真心,真心为国真心为嘉靖真心为民真心待同僚真心待老师。虽然最近看资料里说,在《明史》里胡宗宪大叔并不正面,但是哈姆雷特之见本无谓客观的。

海瑞:历来参劾严党者,皆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这样的道理,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敢向皇帝进言!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这一段,电视和书都是跌宕起伏的热血高涨,感觉自己是握着拳头读完看完的。推荐大家如若没时间,就这一段可以去看看,电视在第35集,书在第三十五章。 书里嘉靖狮子般吼叫、疯子般狂怒,众卿直觉的玉熙宫要塌下来了的画面真的栩栩如生,电视里黄老师一气呵成,仿似海公再世,听得我豪气顿生,不由自主跟着念台词呀。

嘉靖:“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凭你,读了一些高头讲章,学了你家乡人丘浚一些理学讲义,就来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你岂止这个比方不恰当?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

海瑞:“都在,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这里海瑞回答避实就虚,根本不和嘉靖说事实,只说那些千古帝王都在人心史册里。这也让嘉靖知道,即使一怒之下杀了海瑞不过是让他更加留在人心和史册中,嘉靖断然不会如此成全海瑞的。这里的对话意味深远,海瑞看似刚直,实际话语极富智慧。他写六必居评语的时候,王用汲也评论说,不会出事,毕竟都在理上。海瑞大叔不是傻不拉几的直臣,他和胡宗宪大叔一样深谙从政之道。 ? (不过我不喜海瑞,因其妻子女儿及未出生的儿子太可怜了,此人看似心怀天下,实则抛家弃国,我赞同嘉靖说海瑞无君无父无家无国这番话。海瑞说其儒家风范,可是儒家最要紧的中庸他并没体现,看他与赵贞吉的冲突,看他几番拒绝王用汲的好意,就像凌羽中所说,荀子在海瑞身上占了上风)

嘉靖: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劝朕只能用长江而非黄河,朕岂可乎?反之,黄河一旦泛滥,朕便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便是朕为什么要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链等人的道理。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作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

——这番对话简直了,第一次看完就忍不住背了下来。充满了中国人的玄妙精神和中庸之道,也展现了嘉靖帝为政的本质——外儒内法,便是以调和阴阳为主,法律条文为辅,说到底均衡就好。而被王用汲称有“古君子之风”的海瑞则是强调外法内儒。他一度用大明律将对方驳斥的哑口无言,可是本质上只是明面上被驳斥了,内心里大家都知道自己这样做是约定俗成的对的,海瑞他不懂事而已。前面郑必昌曾送海瑞四字“和光同尘”,也是这个道理。和光同尘这成语我真喜欢。

不知道为什么,其实我看过的书真的以国外居多,而国学熏陶沉淀几乎没有,两千年的文化弃置不理,真的好愚蠢。

年轻的父母真的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接受国学的熏陶。

嘉靖让胡宗宪去见严嵩,为什么严嵩看到账

沈一石有二十五作坊,一百余家商铺,六万多亩桑田,就是作价卖给任何商人,也能给国库收回上千万的库银。但是杨金水却偏偏将其贱卖给徽商,而赵贞吉也默许了。

国库亏空,战事紧急,急需军饷这些都是面子上拿给天下人看的理由。根本原因在于国产与宫产的差别。沈一石的家产若走正常程序,奉旨查办,则那么多财务都要从户部走账,全全充入国库,嘉靖以后再想用这笔产业可就难了。

而织造局私下将其卖了,则仍是织造局的产业,所不同的是之前总经理是沈一石一人,而现在成了徽商五人。但是每年上缴宫里的棉纱绸缎,一切照旧。

杨金水敢这么做,是有宫里的旨意。赵贞吉同意这么做,是其揣摩圣意,逢迎皇上的结果。胡宗宪诘问“那个给我讲阳明心学的赵贞吉哪去了?”海瑞给出了答案“官做大了便没有书生,赵贞吉贪名,干的就是没有郑泌昌的郑泌昌那一套。”

至于为什么沈一石的财产只能卖给胡宗宪的亲谊?不但题主不解,纵是剧中一向机敏聪慧的赵贞吉也不解。不过经杨金水一字点拨之后,赵贞吉立刻明白了,因为上面要“倒严”。

“国不可一日无东南,东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胡宗宪倘若不倒则严党很难倒下。可一旦胡宗宪扫除倭寇,靖清东南则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即将上演。可怜可叹!公忠体国的国之干城,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可最终还是成了朝局斗争的棋子与弃子。而更加令人唏嘘的是,即使胡宗宪看穿了这一切,却仍然选择尽快荡平倭患,而没有像严阁老后来信中所要求的那样养寇自保,徐歼自卫。

浙江乱成那个样子,胡宗宪都先行杀了人,可见就是在有意的向朝廷掩盖什么。嘉靖看出胡左右为难(一是公忠体国,二是惦念知遇之恩,两者不能全也),便知道严嵩背后的严党已经很不可靠了,既然严嵩不能控制其党羽的作为,那么严嵩就值得怀疑是否可靠了。

沈一石抄没的家产和账册一上来,严党贪墨就更掩不住了。

结合前面推行改稻为桑议完后,嘉靖说过,严党得利几层他得几层(他能给予这帮人的利益也是有限度的),关键是

“第一,任何情况下必须朕说了算。”

“第二,朕用任何人都是因为其尚有价值所在。”

那么嘉靖让胡宗宪试探严嵩的意思就很明白了,嘉靖要最后确定是不是真的要动严嵩的首辅地位。

胡宗宪以当下国政危急,战事天灾连连恳请嘉靖当下不要掀起朝政上大的动荡,先一致对外,再清扫内部。胡也有私心,他希望能最后帮一把他的恩师,至少,严嵩罢手严党接下来安分的话,是能安稳下来的。

严嵩不是看到账册生气,而是看到胡宗宪把账册抬到他府上的行为而生气。

这种生气挺奇怪的不是,严嵩这个作秀几十年如一日的人,也有感到恐惧和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因为来的是交心的门生胡宗宪。

这里面就有一层意思,严嵩一直以来把皇帝摆在第一位,或者说让嘉靖相信他而稳坐内阁首辅是他惯用的计策,只有对嘉靖无二心才是严嵩本人的生存之道。他相信这个生存之道,能够让嘉靖和严党共享利益的同时和平共处。时间久了,他就忘了,嘉靖还他后头安了好几个替补者。他更不知道,沈一石最后的账册是对严党致命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