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翻译,兵车之属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6-26 0
  1. 兵车之会是什么意思
  2. 恒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
  3. 桓公九合诸侯指什么事件,这一局面的出现与管仲相恒公有何关系

 《史记·齐太公世家》称:“是时周室衰微,唯齐、楚、秦、晋强。………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桓公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能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齐桓公作为春秋首霸,在周王权失控、战乱不止动荡的形势下,尊王室信诸侯,安四境,对保护中华文明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赐”。(《论语·宪问》)这足以说明,齐桓公的霸业,对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是有很大贡献的。

兵车之会是什么意思

一匡天下的一匡是使得到匡正

使天下得到匡正。《论语·宪问》:“ 管仲 相 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 何晏集解引 马融 曰:“匡,正也。天子微弱, 桓公 帅诸侯以尊 周 室,一正天下。”《史记·齐太公世家》:“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翻译,兵车之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齐书·高帝纪下》:“贤能悉心,士民致力,用获拯溺龕暴,一匡天下。” 唐 陆贽 《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再定皇都,一匡天下。”《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先生自比 管 乐 ,-- 管仲 相 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 乐毅扶持微弱之 燕 ,下 齐 七十馀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

恒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

拼音:

bīng chē zhī huì

解释: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出处:

《公羊传·僖公二十一年》:“请君以兵车之会往宋。”

例句:

寡人用~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四回)

桓公九合诸侯指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与管仲相恒公有何关系

桓公九合诸侯,是指春秋时齐桓公会盟诸侯,成为霸主的盟会。

《论语》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谷梁传》称,齐桓公共召集“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也有人考证称,齐桓公在位43年,纠合诸侯26次。

齐桓公于前681年在齐国的北杏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之后,齐桓公又多次组织诸侯会盟。至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

关于“九合诸侯”中的“九”,一般认为是齐桓公组织会盟的次数,但也有以下不同说法:

其一、“九”为动词,与“纠”通***,义为聚集、纠集。组词“纠合诸侯”。

朱子据《春秋传》“纠合”之语,认为古代“九”、“纠”通用,“九合”即“纠合”之意。

至于“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为何将“纠”写成“九”而互为通***,盖因欲与上句之“八”相应,以增强文韵加强语感吧。

其二、“九”为《周易》阳数之极,表“多数”之意,“九合诸侯”即“多次会盟诸侯”。“九”作为虚指之数,此义在古汉语中运用极为普遍。

九合诸侯:指春秋时期齐桓公会盟诸侯,成为霸主的盟会。《论语》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九合诸侯是指春秋时期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多次诸侯盟会。九是虚指,表示次数很多,并不是实际次数。根据《春秋》记载齐桓公在位时大的诸侯盟会有衣裳之会十一次,兵车之会四次。其中最重要的是前651年的葵丘会盟,标志着其霸业达到春秋时代极盛的顶峰。

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 尊王攘夷 ”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孔子评价说:“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统一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拨散头发,衣襟开向左边,变成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 管仲辅佐齐桓公几十年的活动,顺应了当时王室衰微,大国崛起的形势,***取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形势的对内对外政策,对齐国的社会发展,对捍卫中原先进文化免受戎狄等落后民族的破坏,建立了一定的功绩。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管仲在齐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齐国的霸业,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个霸主。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