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名公巨卿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故事 2024-06-25 0
  1. 隋唐科举制的差异
  2. 以名结尾的四字成语
  3. 唐代科举时间是?
  4. 古代科举制兴衰的过程

皇甫规(104—174年),字威明,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东汉名将。

皇甫规世代武官家庭出身,有见识,熟习兵法。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任扶风都尉。

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西羌大寇三辅(今陕西关中一带),围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谋犯长安。征西将军马贤率十万大军征剿,不克。皇甫规此时虽为布衣,见马贤不懂军事,不爱恤士兵,料其必败,于是上书说明情况。后马贤果为羌军打得全军覆没,马贤及其二子均被杀。郡守乃知皇甫规懂兵略,举荐任命为功曹,命其率八百士兵,与羌军交战,斩首数级,羌军退却。

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名公巨卿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于是举皇甫规为上计掾。后羌军合兵,攻烧陇西,朝廷虑之,他上疏请兵五千退羌,报效国家,书曰:“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羌戎未动,策其将反,马贤始出,颇知必败。误中之言,在可考校。臣每惟贤等拥觽四年,未有成功,悬师之费且百亿计,出于平人,回入奸吏。故江湖之人,髃为盗贼,青、徐荒饥,襁负流散。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君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军士劳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饿死沟渠,暴骨中原。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酋豪泣血,惊惧生变。是以安不能久,败则经年。臣所以搏手叩心而增叹者也。愿***臣两营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护羌校尉赵冲共相首尾。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兵埶巧便,臣已更之。可不烦方寸之印,尺帛之赐,高可以涤患,下可以纳降。若谓臣年少官轻,不足用者,凡诸败将,非官爵之不高,年齿之不迈。臣不胜至诚,没死自陈”(《后汉书·皇甫规列传》)。但因因他揭露梁太后之兄梁冀的暴行,朝廷未能任用。

汉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其兄梁冀当了大将军,专横跋扈。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朝廷举贤召良,皇甫规在应试对策中揭露了奸臣权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致使大贼纵横、上下穷虚的社会现象和梁冀的暴行。

其文如下:“伏惟孝顺皇帝,初勤王政,纪纲四方,几以获安。后遭奸伪,威分近习,畜货聚马,戏谑是闻;又因缘嬖幸,受赂卖爵,轻使宾客,交错其闲,天下扰扰,从乱如归,故每有征战,鲜不挫伤,官民并竭,上下穷虚。臣在关西,窃听风声,未闻国家有所先后,而威福之来,咸归权幸。陛***兼乾坤,聪哲纯茂。摄政之初,拔用忠贞,其余维纲,多所改正。远近翕然,望见太平。

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大贼从横,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谴诚累至,殆以奸臣权重之所致也。

其常侍尤无状者,亟便黜遣,披埽凶党,收入财贿,以塞痛怨,以答天诫。

今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处周、邵之任,为社稷之镇,加与王室世为姻族,今日立号虽尊可也,实宜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髃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璙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耳纳邪声,口出谄言,甘心逸游,唱造不义。亦宜贬斥,以惩不轨。令冀等深思得贤之福,失人之累。又在位素餐,尚书怠职,有司依违,莫肯纠察,故使陛下专受谄谀之言,不闻户牖之外。臣诚知阿谀有福,深言近祸,岂敢隐心以避诛责乎!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慑失守,言不尽心”(《后汉书·皇甫规列传》)。

“梁冀忿其刺已,以规为下第”(《后汉书·皇甫规列传》),只给了一个郎中的小官。皇甫规遂托病不受,回归故里。州郡官吏秉承梁冀旨意,使他几次险遭毒手。他只好设馆授徒十四年,教授门徒三百余人。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梁冀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请他出山,均回绝。

时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境内)一带叔孙无忌揭竿而起,攻略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于是朝廷专派公车征任皇甫规为泰山太守。皇甫规就任后,广设方略,平定了叔孙无忌的农民起义。

延熹四年(161年)秋,零吾羌等与先零,沈氐羌别种袭扰关中。时护羌校尉段颎正出征作战,无人与羌军交战。皇甫规熟悉羌事,遂志自奋效,疏请求助诸军击羌。

疏曰:“自臣受任,志竭愚钝,实赖兖州刺史牵颢之清猛,中郎将宗资之信义,得承节度,幸无咎誉。今猾贼就灭,太山略平,复闻髃羌并皆反逆。臣生长邠岐,年五十有九,昔为郡吏,再更叛羌,豫筹其事,有误中之言。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报大恩,愿乞冗官,备单车一介之使,劳来三辅,宣国威泽,以所习地形兵埶,佐助诸军。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自鸟鼠至于东岱,其病一也。力求猛敌,不如清平;勤明吴、孙,未若奉法。[四]前变未远,臣诚戚之。是以越职,尽其区区”(《后汉书·皇甫规列传》)。

同年冬,羌军合兵,朝廷忧虑。三公举他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讨伐零吾、东羌等,破之,斩首八百级。先零诸种羌仰慕他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翌年三月,沈氐羌攻张掖、酒泉。皇甫规发骑兵征讨陇右之羌,这时,西羌阴占道路不通。恰值军中大疫流行,死者十之三四。皇甫规亲入将士庵庐探视,送药问疾,三军感悦。东羌遂复乞降归顺,凉州(治所今甘肃张家川***自治县)道路复通。

起初安定太守孙俊对羌人贪赃受贿,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治今甘肃甘谷县东)太守赵熹均老弱不堪任职,但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皇甫规到州后,悉数条陈其罪上奏,结果这些官吏被免被诛,廓清了地方吏治。羌人闻之,翕然反善,沈氐羌大豪滇昌、饥恬等十余万口归降,边境平定。

皇甫规为官廉洁,不畏,蔑视权贵,不与宦官合污,曾多次举劾朝廷的贪官污吏,并能荐贤举能,委位让贤。由此引起权臣的怨恨,遂一同诬陷他收受群羌贿赂,奏报功绩不实。天子受奸臣谎言的蒙蔽,便下书责难。他不怕免官,上疏自讼,并再次揭露了奸宦的恶行。

疏曰:“四年之秋,戎丑蠢戾,爰自西州,侵及泾阳,旧都惧骇,朝廷西顾。明诏不以臣愚驽,急使军就道。幸蒙威灵,遂振国命,羌戎诸种,大小稽首,辄移书营郡,以访诛纳,所省之费,一亿以上。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故耻以片言自及微暛。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

前践州界,先奏郡守孙鉨,次及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旋师南征,又上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陈其过恶,执据大辟。凡此五臣,支党半国,其余墨绶,下至小吏,所连及者,复有百余。吏托报将之怨,子思复父之耻,载贽驰车,怀粮步走,交构豪门,竞流谤讟,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

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

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自永初以来,将出不少,覆军有五,动资巨亿。有旋车完封,写之权门,而名成功立,厚加爵封。

今臣还督本土,悫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觽谤阴害,固其宜也。臣虽污秽,廉絜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后汉书·皇甫规列传》)。

同年冬,拜皇甫规为议郎,论功应当封侯。然而中常侍徐璜、左悺向他“欲从求货”,数次派人“就问功状”,他始终不予理睬,遂引起徐璜等人忿怒,他们又对皇甫规诬以赂降群羌之罪下狱。其官属欲赋敛请谢,皇甫规誓死不听,后经官员和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上书救援,才奏请赦免归家。

延熹六年(一说三年),拜皇甫规度为辽将军,到任数月,即上书存举中郎将张奂接替其职。他说:“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觽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后汉书·皇甫规列传》)。朝廷允之,遂以张奂代为度辽将军,以皇甫规为使匈奴中郎将。延熹九年(166年)张奂迁任大司农,皇甫规复为度辽将军。

皇甫规以自己连任大位,欲退身避第,数次称病,但朝廷不允。时逢友人上郡(今陕西榆林县境)太守王旻的灵柩送还故乡,便身着素服,越界迎接。于是有人密告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刺史胡芳,言他擅自远离军营,公然违犯军律,应即刻举奏。胡芳则回答说:“威明欲避第仕涂,故激发我耳。吾当为朝廷爱才,何能申此子计邪”(《后汉书·皇甫规列传》)!此事遂免。

东汉末,兴起了党锢之禁,天下许多名贤皆遭牵连,皇甫虽为名将,但素誉不高。皇甫规自以为西州豪杰,未被牵连为耻。便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后汉书·皇甫规列传》)。朝廷知而不问,时人称赞为贤良。

皇甫规在任数年,北边威服。永康元年(167年),皇甫规被任命为尚书。朝庭让大臣“贤良方正,下问得失”。皇甫规上书曰:“天之于王者,如君之于臣,父之于子也。诫以灾妖,使从福祥。陛下八年之中,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而灾异犹见,人情未安者,殆贤愚进退,威刑所加,有非其理也。前太尉陈蕃、刘矩,忠谋高世,废在里巷;刘佑、冯绲、赵典、尹勋,正直多怨,流放家门;李膺、王畅、孔翊,絜身守礼,终无宰相之阶。至于钩党之衅,事起无端,虐贤伤善,哀及无辜。今兴改善政,易于覆手,而髃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伏愿陛下暂留圣明,容受謇直,则前责可弭,后福必降”(《后汉书·皇甫规列传》)。但此书却不见回应。

不久,皇甫规迁任弘农(河南灵宝境内)太守,封寿成亭侯,食邑二百户,他却让封不受,最后又任护羌校尉。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皇甫规因病被召还,但在路上去世于谷城,终年七十一岁。著有赋、铭、碑、赞、祷文、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凡二十七篇。其侄皇甫嵩亦为名将。

点评:皇甫规一生的最大功绩是招抚羌人,安定羌变,缓解东汉朝廷与羌人之间的矛盾。他生逢季节性乱世,素习羌事,反对对羌人一味镇压杀戮,而***用招抚政策。他认为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对于羌变,若求猛将,不如抚以清平之政;明习兵书,不如郡守奉法,使之无反。他止书奏免了一批多杀降羌、不遵法度的官员。羌人由是感慕,前后相归降者逾二十万口。这对汉羌之间的融洽十分有利,更使边疆地方得以安宁。

皇甫规一身清正,廉洁奉公,刚直不阿,不畏权奸,曾数次遭权幸奸党的陷害,但仍毫无畏惧,刚正不渝。他爱才惜才,荐贤委位,当年迈时即举荐才略兼优的张奂代替自己的职务。后张奂不负其望,在安定羌变中亦有殊功。他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很有思想见地。如他称:“夫群者舟也,人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揖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弛,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后汉书·皇甫规列传》)!很有警世意义。

东汉名将皇甫嵩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期名将。灵帝时为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 转自铁血社区 ]

皇甫嵩是名将度辽将军皇甫规的侄儿。父亲名叫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皇甫嵩少年时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被察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聘他为官,他都没有***。灵帝公车召他为侍郎,升任北地太守。

钜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号“太平道”。他畜养***,为徒众画符治病;并分遣***八人,周行四方,以其道教化天下,深得农民信任。十多年时间,收聚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于是,他便部署徒众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并传播流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皇甫嵩列传》)。还派人在京城寺门和州郡官府等处都用白土写上“甲子”字样。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大方马元义等先聚集荆扬徒众几万人,以中常侍封谓、徐奉为内应,约定在三月五日内外一起起事。不料张角***唐周背叛,上书朝廷告密。汉廷收捕马元义,在洛阳车裂,并命令冀州刺史逐捕张角等人。张角见事已败露,便星夜传檄四方,于是“八州并发”。起义者都头裹黄巾为记,史称“黄巾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黄巾义军所到之处,燔烧官府,劫略乡邑,一时,州郡失守,长吏逃亡,天下响应,京师为之震动(参见黄巾农民起义)。

东汉朝廷惶恐不安,马上***取镇压措施,首先,汉灵帝命各州郡在洛阳***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设置都尉,布防护卫;接着,任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屯驻都亭;朝廷还***纳了皇甫嵩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拿出中藏钱和西园厩马赐给将士;另外,汉灵帝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俊为右中郎将,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义军。

皇甫嵩与朱俊调发五校(北军五校,为中央主要常备军,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将宿卫兵)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兵,同时招募精壮之士,共计四万多人。二人各率一部,共同镇压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义军。

朱俊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失败。皇甫嵩退守长社(今河南***葛县东北)。波才率大兵包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他说:“兵有奇变,不在觽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后汉书·皇甫嵩列传》)。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这时,曹操也奉命赶来,于是皇甫嵩、曹操、朱俊合兵,乘胜追击。黄巾义军顽强抵抗,数万人惨遭屠戮。皇甫嵩则被晋封为都乡侯。

[ 转自铁血社区 ]

接着,皇甫嵩又和朱俊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进攻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

八月,皇甫嵩在苍亭击败黄巾卜已部,擒获卜已,***七千多人。这时,张角占据广宗,控制河北腹地,卢植、董卓前往镇压,先后败归。朝廷下诏命皇甫嵩率兵进击。在这紧要关头,张角病死,张梁担起守卫广宗的重任。皇甫嵩攻城,未能得逞,便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等到张梁被迷惑,放松了警惕。皇甫嵩立即乘夜调兵,鸡鸣时分冲人其阵,黄巾军仓促应战,张梁战死,阵亡三万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万多人。皇甫嵩焚烧黄巾辎重车三万多辆,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后汉书·皇甫嵩传》,参见广宗之战)。

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冯翊,攻克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杀死张宝,斩杀俘虏十余万人(参见下曲阳之战)。汉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共八千户。

平定黄巾起义之后,皇甫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用以赡养饥民,献帝许之。史载百姓作歌说:“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皇甫嵩镇压黄巾,威震天下,但当时朝政日非,海内空虚。汉阳人阎中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皇甫嵩不用其计。

隋唐科举制的差异

隋朝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的),始置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创立之始。

隋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作为的王朝。它不仅结 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国家统一,开凿了贯 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而且废除了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加强了皇权。 ?

据《旧唐书·杨绾传》载"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旧唐书·薛登传》也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 辑辍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由此可见,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取士之时,科举制草创伊始,只是试策小文,还很不成熟。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曰:?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 经邦,何尝不选贤 与能,收***幽滞。……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仪可称,或操屡 清洁, 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并为廊庙之用,实 乃瑚琏 之资。才堪将略,则拔之以衔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录,众 善必 举,与时无弃。……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 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

该诏书已明确提出十科举人的项目和标准,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屡清洁、 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选士的项目和标准皆较 明确、具体。?

其后,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六月,再次下诏曰:?

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 ;立性正直、不避强抑,四科举人。

该诏书把过去的十科举人改为四科举人,其分科举人的标准较前者更明确、更具体了,为唐 代正式确立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隋朝统治者在选士制度方面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实行科举制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就选士制度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因此,从哪个阶级、阶层选拔官吏、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选拔具有什么样标准的官吏,只能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 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层内部的关系来看,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 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 ,巩 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实行按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和实行大权旁落地方官 手中的察举制,让地方豪强大地主和往往握有士人生杀予夺大权的地方官享有选士用人的大 权,则既不利于满足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不利于满足中小地主做官从政的合 理 要求,所以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重门第不重才学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 适 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因此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新的取士制度已势在必行,在这种宏观历史 背 景下科举制应运而生,她以暂新的姿态,蓬勃进取的精神,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她以自由报考("投牒自进")为特点,以考试优劣为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大权集中在封建中央的吏部,***取自下而上逐级淘汰的差额考试为主要筛选办法,以加强皇权为宗旨,广泛地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的途径。?

隋王朝虽然希望通过科举制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统治人才,但是在隋统治的30余年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才是十分有限的。"秀异之贡,不过十数"。此时的科举制无论是在考试目的确定、考试内容的选择,考试规程、方式方法的完善等方面皆不完善,是科举制的初创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是唐代的功绩。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1)

唐代虽在政治上推翻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在文化教育上,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却继承了隋王朝的一切优良建制,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间(即627-655年)的20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典型,以后各代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稍有变易。

唐王朝于公元618年建国之后,李世民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致安之本,惟在 得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才能加强封建***的基础,达到长治久安。基于以上的考虑,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并使这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高祖五年(622 年)的选举诏令标志着以面向社会,自由报考,公开竞争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1.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

唐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 选 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关于报考的手续问题。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据《新唐书·选举》载: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有一 史,有三史,有***礼 ,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穷一经,有三礼,有三传 ,有史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

3.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4.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流弊及影响

隋唐统治者创立并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历史作用。

首先表现在选举用人的大权集中到了封建中央的吏部,加强了皇权。自实行科考以来,一般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他们专心致志地考科举,尤以“进 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其次是有利于思想的统一。科举选官有了统一的内容和共同要达到的标准,全国上下欲通过 科举做官的人们将竭力适应并达到这一标准,这就在有形无形中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再次是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使过去的所谓寒门 ,亦即中小地主和社会一般平民通过科举获得了参政的机会,甚至获得了***厚禄。唐代科 举 制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选士原则,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2)

唐代科举制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其缺点和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实则不尽然。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 卷面上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当时通行的“通榜”和“行卷”等做法上。

所谓“通榜”,即主考官可以***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名单),有时主 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访,叫做“通榜贴”,简称通榜,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在***访过程 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延誉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 经根据“榜贴”内定了及第者、列甲科(上等)者,乃至状元的人选。例如《唐摭言》卷六《公荐 》载:崔郾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推荐杜牧,极力称赞其《阿房宫赋》之佳,建议取为 状元 。崔郾答:状元以下前四名皆“已有人”。吴武陵说:“不得已,即第五人。”于是杜牧乃得名列第五。有人向崔郾提出异议说杜牧品德不端,崔郾说:“已话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姑且不论杜牧是否符合录取状元的条件,而这种做法却说明了考试本身成了走过场, 这无疑是给达官显贵等权势者的子弟大开了方便之门。

所谓“行卷”,即是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择其佳者汇集成册,投献给当时 的 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往往投献一次不够,还要投二 次、 三次,称为“温卷”还有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公 卷”:,供知贡举官参考。据史料记载,唐代一些著名的文人在考前都有过这样的活动。但在科举实施过程中,“行卷”、“温卷”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通过行卷可以看出举子的史才、诗笔、议论之高下,可以 增加考官录取的准确性。对于那些公正无私,致力求才的主考官和公卿名流来说,“行卷”是 全面了解,考察人才的较好办法,因而对于举子录取与否,行卷事实上比单凭考场一纸试卷 定 乾坤确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又为请托、通关节、私荐、场外议定等提供了方 便。所谓“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科举中有 些 弊端的出现是同当时社会政治上的***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随着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则 营私舞弊的现象更是愈来愈严重。因此,防范营私舞弊便成了科举考试中一个突出问题。

科举制的实施(3)

唐代统治者为了解决科场中营私舞弊的问题,曾实行糊名制,它始于武则天即位的初年。所谓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起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实行糊名法是考试制度的 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它为后日宋代全面推行弥封(糊名)制度开 辟 了道路。这种做法已为我们今天所吸取。此外还曾实行复试制,即怀疑考官取人不实时,则 派 专人进行复试。例如,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宰相段文昌、元稹等指责礼部侍郎钱徽取士 不 公,所取郑郎等十四名进士都是无才子弟。"寒门俊秀十弃六七。"于是穆宗令白居易等人 对郑郎等十四人复试,出题《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结果黜落十人,钱徽被贬江 州刺史,其它涉弊官员也受到处分。这种复试的做法,对于保证考试质量确有积极意义。

唐代的科举考试对当时的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科举考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兴衰。当然,就其根本而言,学校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但科举考试对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科举是国家选拔官吏 的制度,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机关,二者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和矛盾。

科举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科举选拔,才能获得 吏 部试的资格,吏部复试后铨选合格人才才能授予官职。由于学校出身的生徒可以获得参加科举 考试 的资格,从而有从政为官的机会。加之唐代前期重视从两监出身的生徒中选拔人才,这就调 动 了地主阶级子弟,尤其是中小地主阶级子弟入学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所 谓“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因此,唐代前期的官学在科举的推动下,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由于统治者偏重科举,而轻视学校,科举及第者很少从学校出身 的生 徒中选拔,则造成了学校教育在数量上的萎缩和质量上的下降,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 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清末。

其次,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准备参加科举,因此,学校便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入学读 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的目的、教育的宗旨调侃着士人的心 态,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定位。

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比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标准安排的。科举考试侧重书判、策论和诗 赋,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将以习字、习时务策和作诗赋为重点,为核心。

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校内考核学生成绩所***用的主要方法,比如科举注重帖经、墨义,学校也***用帖经、墨义的方法考学生。科举注重策论和诗赋,学校则也考策论和诗赋。结果导致学 生只注意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这是学校教育的消 极影 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唐代科举制

唐代科举制的特色:

吏部授官: 唐代士人科举及第后,并不是立即授予官职,再经吏部的释褐试,才能做官。吏部重视士子的学问与才德,以身、言、书、判作为甄选的标准

进士特盛: 唐代科举虽以进士、明经两科最盛,但因应考进士科目远较明经困难,***又提倡文学,故进士地位凌驾明经之上,士人趋之若骛,进士科成为读书人做官的踏脚石。

公卷通榜: 唐代取士不仅评估考试成绩,还注重考生平日的作品及地位声望,故考生竞将平日的得意作品,遍送京师的达官贵人评阅,一旦临场失准,亦可获取录,称为「公卷」;考试出榜只根据名流先进的舆论来定名次,甚至由考生代定,称为「通榜」。

唐代科举制之影响

唐代以科举代替九品中正取士,开放***,收网罗人才之效,然亦带来很多问题。唐代科举制度的影响约有下列各端:

士子凭本身才智,晋身朝廷,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豪门世族垄断政治之局面。

唐代以考试选才,开放仕途,平民得以参政,致人才鼎盛;惟应考人数日增,取录名额相应提高,造成冗官日多。

唐代应进士科者多为寒门子弟,士族子弟则多应明经科,为争逐官位,各自结成朋党,互相排斥,引致牛李党争。

科举重视诗赋文章,引发唐代文学兴盛;士子忽略技艺之钻研,造成日后科技发展缓慢。

唐科举以诗赋取士,缺乏行政知识及经验,容易造成诗赋日工,吏治日坏之现象。

总言之,科举制度成为日后各朝选拔人才之方法,影响深远。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

唐初,为了笼络豪强势力,曾一度实行过九品中正制,但是唐王朝很快就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朝廷的权利,助长了豪门世族分裂势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因此不久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用科举选官制。

但在唐初,科举取士还未处于主要地位。当时每年入流得官者大约一千四百人,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流外的各种杂色官吏,能以科举入仕者相当少。高宗以后,随着国家承平日久,要求做官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科举取士的数量比过去明显增多。科举选官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武则天当政后,更为重视科举取士,每年选士多达五万。除不拘资格任用外,她还多次举行制科考试,对入选者授以***后禄,又创立武举科,并亲自在洛城殿试贡士,开创了皇帝殿试的先例。这些都使得科举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此获得***显位的人也逐渐增多起来。

玄宗即位后,一方面整顿吏治,裁撤冗官,但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扩大科举选官的规模,以诗赋取士的风气空前盛行。中小地主和下层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特别是以进士科获得显要官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对于凭借门第荫封取得官位的权贵子弟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于是从唐代中叶起就出现了以凭仗门荫为主的旧官僚贵族集团与主要依靠科举入仕的新官僚集团之间的激烈党争。这种激烈的党争一直贯穿了整个唐朝中后期,而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朋党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由于朋党双方的政治利益不同,因此对于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举取士的态度也截然不同。科举制度对于大官僚贵族依靠门荫把持选官权力是一个沉重打击,故而不断地遭到他们的批评和反对,但因为科举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封建国家对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保持官僚机构的活力,从下层社会吸收有才能者参与国家的治理,缓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终唐之世,科举非但没有被废,相反却发展成为唐代地主士大夫入仕的唯一正途。

唐代的科举选官途径主要有三种,即生徒、乡贡和制举。其中凡属于朝廷所设之国子监、弘文馆和崇文馆,以及地方各州县学馆的学生,皆为生徒,经学校考试合格后,便可直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只有通过省试才能取得入仕的资格,后来又有殿试,直接决定授予官职的高低;而不属于上述之列的学生则向所属州县“投牒自举”,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考试,这些考生因随着各州县进贡的物品一同解送,故称之为乡贡。乡贡的人数要多于生徒。另外还有制举,这是皇帝为选取“非常之才”而举行的特别考试,人数最少。

通过乡贡和生徒两种途径来选拔官吏,每年冬天都举行,是唐代的长设科目,故为常科;而制举则是偶一为之的临时选官途径,非常设,是为制科。

以名结尾的四字成语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的),始置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创立之始。

隋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作为的王朝。它不仅结 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国家统一,开凿了贯 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而且废除了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加强了皇权。 ?

据《旧唐书·杨绾传》载"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旧唐书·薛登传》也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 辑辍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由此可见,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取士之时,科举制草创伊始,只是试策小文,还很不成熟。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曰:?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 经邦,何尝不选贤 与能,收***幽滞。……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仪可称,或操屡 清洁, 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并为廊庙之用,实 乃瑚琏 之资。才堪将略,则拔之以衔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录,众 善必 举,与时无弃。……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 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

该诏书已明确提出十科举人的项目和标准,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屡清洁、 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选士的项目和标准皆较 明确、具体。?

其后,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六月,再次下诏曰:?

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 ;立性正直、不避强抑,四科举人。

该诏书把过去的十科举人改为四科举人,其分科举人的标准较前者更明确、更具体了,为唐 代正式确立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隋朝统治者在选士制度方面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实行科举制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就选士制度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因此,从哪个阶级、阶层选拔官吏、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选拔具有什么样标准的官吏,只能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 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层内部的关系来看,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 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 ,巩 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实行按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和实行大权旁落地方官 手中的察举制,让地方豪强大地主和往往握有士人生杀予夺大权的地方官享有选士用人的大 权,则既不利于满足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不利于满足中小地主做官从政的合 理 要求,所以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重门第不重才学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 适 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因此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新的取士制度已势在必行,在这种宏观历史 背 景下科举制应运而生,她以暂新的姿态,蓬勃进取的精神,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她以自由报考("投牒自进")为特点,以考试优劣为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大权集中在封建中央的吏部,***取自下而上逐级淘汰的差额考试为主要筛选办法,以加强皇权为宗旨,广泛地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的途径。?

隋王朝虽然希望通过科举制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统治人才,但是在隋统治的30余年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才是十分有限的。"秀异之贡,不过十数"。此时的科举制无论是在考试目的确定、考试内容的选择,考试规程、方式方法的完善等方面皆不完善,是科举制的初创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是唐代的功绩。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1)

唐代虽在政治上推翻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在文化教育上,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却继承了隋王朝的一切优良建制,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间(即627-655年)的20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典型,以后各代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稍有变易。

唐王朝于公元618年建国之后,李世民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致安之本,惟在 得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才能加强封建***的基础,达到长治久安。基于以上的考虑,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并使这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高祖五年(622 年)的选举诏令标志着以面向社会,自由报考,公开竞争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1.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

唐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 选 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关于报考的手续问题。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据《新唐书·选举》载: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有一 史,有三史,有***礼 ,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穷一经,有三礼,有三传 ,有史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

3.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4.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流弊及影响

隋唐统治者创立并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历史作用。

首先表现在选举用人的大权集中到了封建中央的吏部,加强了皇权。自实行科考以来,一般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他们专心致志地考科举,尤以“进 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其次是有利于思想的统一。科举选官有了统一的内容和共同要达到的标准,全国上下欲通过 科举做官的人们将竭力适应并达到这一标准,这就在有形无形中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再次是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使过去的所谓寒门 ,亦即中小地主和社会一般平民通过科举获得了参政的机会,甚至获得了***厚禄。唐代科 举 制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选士原则,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2)

唐代科举制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其缺点和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实则不尽然。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 卷面上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当时通行的“通榜”和“行卷”等做法上。

所谓“通榜”,即主考官可以***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名单),有时主 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访,叫做“通榜贴”,简称通榜,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在***访过程 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延誉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 经根据“榜贴”内定了及第者、列甲科(上等)者,乃至状元的人选。例如《唐摭言》卷六《公荐 》载:崔郾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推荐杜牧,极力称赞其《阿房宫赋》之佳,建议取为 状元 。崔郾答:状元以下前四名皆“已有人”。吴武陵说:“不得已,即第五人。”于是杜牧乃得名列第五。有人向崔郾提出异议说杜牧品德不端,崔郾说:“已话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姑且不论杜牧是否符合录取状元的条件,而这种做法却说明了考试本身成了走过场, 这无疑是给达官显贵等权势者的子弟大开了方便之门。

所谓“行卷”,即是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择其佳者汇集成册,投献给当时 的 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往往投献一次不够,还要投二 次、 三次,称为“温卷”还有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公 卷”:,供知贡举官参考。据史料记载,唐代一些著名的文人在考前都有过这样的活动。但在科举实施过程中,“行卷”、“温卷”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通过行卷可以看出举子的史才、诗笔、议论之高下,可以 增加考官录取的准确性。对于那些公正无私,致力求才的主考官和公卿名流来说,“行卷”是 全面了解,考察人才的较好办法,因而对于举子录取与否,行卷事实上比单凭考场一纸试卷 定 乾坤确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又为请托、通关节、私荐、场外议定等提供了方 便。所谓“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科举中有 些 弊端的出现是同当时社会政治上的***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随着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则 营私舞弊的现象更是愈来愈严重。因此,防范营私舞弊便成了科举考试中一个突出问题。

科举制的实施(3)

唐代统治者为了解决科场中营私舞弊的问题,曾实行糊名制,它始于武则天即位的初年。所谓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起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实行糊名法是考试制度的 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它为后日宋代全面推行弥封(糊名)制度开 辟 了道路。这种做法已为我们今天所吸取。此外还曾实行复试制,即怀疑考官取人不实时,则 派 专人进行复试。例如,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宰相段文昌、元稹等指责礼部侍郎钱徽取士 不 公,所取郑郎等十四名进士都是无才子弟。"寒门俊秀十弃六七。"于是穆宗令白居易等人 对郑郎等十四人复试,出题《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结果黜落十人,钱徽被贬江 州刺史,其它涉弊官员也受到处分。这种复试的做法,对于保证考试质量确有积极意义。

唐代的科举考试对当时的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科举考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兴衰。当然,就其根本而言,学校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但科举考试对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科举是国家选拔官吏 的制度,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机关,二者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和矛盾。

科举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科举选拔,才能获得 吏 部试的资格,吏部复试后铨选合格人才才能授予官职。由于学校出身的生徒可以获得参加科举 考试 的资格,从而有从政为官的机会。加之唐代前期重视从两监出身的生徒中选拔人才,这就调 动 了地主阶级子弟,尤其是中小地主阶级子弟入学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所 谓“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因此,唐代前期的官学在科举的推动下,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由于统治者偏重科举,而轻视学校,科举及第者很少从学校出身 的生 徒中选拔,则造成了学校教育在数量上的萎缩和质量上的下降,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 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清末。

其次,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准备参加科举,因此,学校便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入学读 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的目的、教育的宗旨调侃着士人的心 态,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定位。

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比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标准安排的。科举考试侧重书判、策论和诗 赋,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将以习字、习时务策和作诗赋为重点,为核心。

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校内考核学生成绩所***用的主要方法,比如科举注重帖经、墨义,学校也***用帖经、墨义的方法考学生。科举注重策论和诗赋,学校则也考策论和诗赋。结果导致学 生只注意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这是学校教育的消 极影 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唐代科举制

唐代科举制的特色:

吏部授官: 唐代士人科举及第后,并不是立即授予官职,再经吏部的释褐试,才能做官。吏部重视士子的学问与才德,以身、言、书、判作为甄选的标准

进士特盛: 唐代科举虽以进士、明经两科最盛,但因应考进士科目远较明经困难,***又提倡文学,故进士地位凌驾明经之上,士人趋之若骛,进士科成为读书人做官的踏脚石。

公卷通榜: 唐代取士不仅评估考试成绩,还注重考生平日的作品及地位声望,故考生竞将平日的得意作品,遍送京师的达官贵人评阅,一旦临场失准,亦可获取录,称为「公卷」;考试出榜只根据名流先进的舆论来定名次,甚至由考生代定,称为「通榜」。

唐代科举制之影响

唐代以科举代替九品中正取士,开放***,收网罗人才之效,然亦带来很多问题。唐代科举制度的影响约有下列各端:

士子凭本身才智,晋身朝廷,打破魏晋南北朝以来豪门世族垄断政治之局面。

唐代以考试选才,开放仕途,平民得以参政,致人才鼎盛;惟应考人数日增,取录名额相应提高,造成冗官日多。

唐代应进士科者多为寒门子弟,士族子弟则多应明经科,为争逐官位,各自结成朋党,互相排斥,引致牛李党争。

科举重视诗赋文章,引发唐代文学兴盛;士子忽略技艺之钻研,造成日后科技发展缓慢。

唐科举以诗赋取士,缺乏行政知识及经验,容易造成诗赋日工,吏治日坏之现象。

总言之,科举制度成为日后各朝选拔人才之方法,影响深远。

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

唐初,为了笼络豪强势力,曾一度实行过九品中正制,但是唐王朝很快就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朝廷的权利,助长了豪门世族分裂势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因此不久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用科举选官制。

但在唐初,科举取士还未处于主要地位。当时每年入流得官者大约一千四百人,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流外的各种杂色官吏,能以科举入仕者相当少。高宗以后,随着国家承平日久,要求做官的人越来越多,因此科举取士的数量比过去明显增多。科举选官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武则天当政后,更为重视科举取士,每年选士多达五万。除不拘资格任用外,她还多次举行制科考试,对入选者授以***后禄,又创立武举科,并亲自在洛城殿试贡士,开创了皇帝殿试的先例。这些都使得科举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此获得***显位的人也逐渐增多起来。

玄宗即位后,一方面整顿吏治,裁撤冗官,但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扩大科举选官的规模,以诗赋取士的风气空前盛行。中小地主和下层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特别是以进士科获得显要官职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对于凭借门第荫封取得官位的权贵子弟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于是从唐代中叶起就出现了以凭仗门荫为主的旧官僚贵族集团与主要依靠科举入仕的新官僚集团之间的激烈党争。这种激烈的党争一直贯穿了整个唐朝中后期,而科举制度的发展为朋党的形成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由于朋党双方的政治利益不同,因此对于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举取士的态度也截然不同。科举制度对于大官僚贵族依靠门荫把持选官权力是一个沉重打击,故而不断地遭到他们的批评和反对,但因为科举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封建国家对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保持官僚机构的活力,从下层社会吸收有才能者参与国家的治理,缓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终唐之世,科举非但没有被废,相反却发展成为唐代地主士大夫入仕的唯一正途。

唐代的科举选官途径主要有三种,即生徒、乡贡和制举。其中凡属于朝廷所设之国子监、弘文馆和崇文馆,以及地方各州县学馆的学生,皆为生徒,经学校考试合格后,便可直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只有通过省试才能取得入仕的资格,后来又有殿试,直接决定授予官职的高低;而不属于上述之列的学生则向所属州县“投牒自举”,即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考试,这些考生因随着各州县进贡的物品一同解送,故称之为乡贡。乡贡的人数要多于生徒。另外还有制举,这是皇帝为选取“非常之才”而举行的特别考试,人数最少。

通过乡贡和生徒两种途径来选拔官吏,每年冬天都举行,是唐代的长设科目,故为常科;而制举则是偶一为之的临时选官途径,非常设,是为制科。

唐代科举时间是?

1. 以“名”字结尾的成语

? 阿世盗名

? 榜上无名

? 不务空名

? 砥行立名

? 砥行磨名

? 鼎鼎大名

? 鼎鼎有名

? 赫赫有名

? 惑世盗名

? 金榜题名

? 举世闻名

? 立身扬名

? 欺世盗名

? 青史传名

? 人死留名

? 师出无名

? 师出有名

? 实至名归

? 竖子成名

? 徒有其名

? 蜗角虚名

? 遐迩闻名

? 显亲扬名

? 一举成名

? 一文不名

? 隐姓埋名

? 尊姓大名

2. 以好字结尾的成语词语,第四个字是尾字的四字词语成语

以好字结尾的成语 百岁之好 阿其所好 百年之好 夺人所好 二姓之好 公诸同好 各有所好 洁身自好 昆弟之好 年谊世好 琴瑟之好 秦晋之好 束身自好 投其所好 通家之好 一双两好 一床两好 朱陈之好 啮臂之好 评功摆好 琴瑟和好 束修自好 司马称好 言归和好 言归于好 月圆花好 沾沾自好 两面讨好 兵不逼好 费力不讨好 吃力不讨好 第四个字是尾字的成语 藏头露尾: 藏起了头,露出了尾。

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彻头彻尾: 彻:通,透。

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从头至尾: 从开头至结尾。

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

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掐头去尾: 除去前头后头两部分,也比喻除去没有用的部分。

畏首畏尾: 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

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摇头摆尾: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

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有头无尾: 有开头没有收尾。

指没有把事情做完。有头有尾: 有开头,有结尾。

指做事能坚持到底。跋胡疐尾: 比喻进退两难。

从头到尾: 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彻首彻尾: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从头彻尾: 自始至终。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刀头燕尾: 比喻笔锋劲利。道头会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

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大头小尾: 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鲂鱼赪尾: 赪:红色。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狗续貂尾: 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同“狗尾续貂”。改头换尾: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

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街头巷尾: 指大街小巷。

流离琐尾: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眉头眼尾: 指眉眼间的神色。年头月尾: 指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

也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通首至尾: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贪蛇忘尾: 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无头无尾: 没有线索;没有来由。

雄鸡断尾: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

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蝇随骥尾: 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

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银钩虿尾: 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

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依头顺尾: 指对上下各方都听从、依顺。

摇头麰尾: 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

同“摇头摆尾”。蝇附骥尾而致千里: 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

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针头线尾: 缝纫用的针线等物。

斩头去尾: 斩掉头部,除去尾部。指将整体分割。

也指剩下中间部分。鲂鱼頳尾: 临深履尾: 比喻处于危险恐惧的环境中眉尖眼尾: 指眉眼间的神色少头缺尾: 比喻事物残缺不全。

蛇头蝎尾: 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东西畏头畏尾: 畏:畏惧,害怕。

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凤头豹尾:。

3. 以如结尾的四字成语

从容自如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措置裕如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方斯蔑如方:比;斯:此;蔑:没有。与此相比,没有比得上的。多指为人的情操。

粪土不如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顾盼自如顾盼:左顾右盼;自如: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灵活左顾右盼。

狗彘不如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挥洒自如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进退裕如指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

开合自如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禽兽不如连禽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泣血涟如指哭泣出血,悲痛异常。

擒纵自如擒:捉住;纵:放。捕捉、释放都随心所欲。比喻完全控制了局势。

神色自如神色:神情,态度。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天保九如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谈笑自如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形容态度自然。

运掉自如指运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练自然。

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应付自如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意气自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言笑自如谈笑如常,十分镇定。

***自如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运用自如自如:活动不受阻碍。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猪狗不如连猪狗都不如。形容人格低下,品行极坏。

自愧不如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自愧弗如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4. 名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名胜古迹、名列前茅、名垂青史、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名正言顺、名不副实、名存实亡、名落孙山、名利双收、名扬四海、名我固当、名声狼藉、名花无主、名不符实、名缰利锁、名山大川、名实难副、名声在外、名负其实、名不常存、名书锦轴、名葩异卉等。

一、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解释: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自: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释义:古人虽然已故去很久,但名字却在史册长存。

二、名正言顺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释义:做事没有名义或名分说起话来就不合理,话不合理事情就办不顺利。

三、名利双收 [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

解释: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自: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再没有强如做官的了。”

释义:这个世上所谓的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不一样的生意,没有一项是比得上做官的。

四、名垂千古 [ míng chuí qiān gǔ ]

解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自:近代 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五、名扬四海 [ míng yáng sì hǎi ]

解释: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出自: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释义:威武的姿态传扬到天下,喜悦高兴的样子显露在脸上。

5. 以“名”字开头的成语

名重一时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

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名正理顺 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名扬四海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

形容名声很大。 名我固当 叫我这个名字实在很恰当。

名同实异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名声过实 名声超过实际。

指虚有其名。 名山胜水 见“名山胜川”。

名卿钜公 名公巨卿。 名流巨子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名山胜川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名高天下 比喻全国闻名。 名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

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过其实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名声籍甚 比喻名声极大。

名山大川 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名缰利锁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名下无虚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名目繁多 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名不副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

指空有虚名。 名列前茅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名实难副 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名垂后世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名实相副 名声和实际一致。

名满天下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名存实亡 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名鞿利鞚 犹名缰利锁。

名公钜人 见“名公巨人”。 名公巨人 亦作“名公钜人”。

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 名公钜卿 见“名公巨卿”。

名公巨卿 亦作“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名高难副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名符其实 见“名副其实”。 名德重望 犹德高望重

名从主人 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名垂万古 谓名声永远流传。 名不虚立 谓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名不虚得 谓盛名非凭空取得。

6. 以“生”结尾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白面书生 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

百弊丛生 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 笔下超生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 髀里肉生 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髀肉复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 超度众生 佛教用语。

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 寸草不生 寸草:一点儿草。

形容土地贫瘠,连一..得意门生 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抵死谩生 谩:谎骗。形容殚智竭虑,绞尽脑汁。

东郭先生 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冬烘先生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恩若再生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恩甚怨生 给予太多的恩惠,反而会引起怨恨。

愤不欲生 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极..风趣横生 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441 福过灾生 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 456 苟且偷生 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

..国计民生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好好先生 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 虎啸风生 啸:长鸣。

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 祸福相生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劫后余生 经历灾难以后幸存下来的生命。 荆棘丛生 荆棘:荆条蒺藜。

丛:聚集成堆。荆蔓.. 九死一生 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

也形容处在..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绝处逢生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绝路逢生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枯木再生 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

比喻历经.. 兰芝常生 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 利用厚生 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 蝼蚁贪生 蝼蚁:蝼蛄和蚂蚁

蝼蛄和蚂蚁那样的.. 妙趣横生 洋溢着美妙的意趣(多指语言、文章或.. 民不聊生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 普度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

形容医术高明。也.. 情急智生 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应变的好办法。

人急智生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忍辱偷生 偷:苟且。

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明 舍死忘生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

不..死里逃生 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素昧平生 昧:不了解;平生:平素、往常。

彼此..虽死犹生 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谈笑风生 有说有笑,兴致高。

形容谈话谈得高兴.. 痛不欲生 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

万死一生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 乌有先生 虚拟的人名或事物。

物腐虫生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 形具神生 形:形体;神:精神。

人的形体具备,.. 嘘枯吹生 嘘:呵气。枯了的吹气使生长,生长着.. 栩栩如生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指艺术形象非.. 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 一切众生 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衣被群生 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应运而生 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 忧患余生 忧患:困苦患难;余生:大灾难后侥幸.. 油然而生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芸芸众生 自力更生 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 广文先生 ①唐杜甫称郑虔为“广文先生”。

②泛.. 白面儒生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 百死一生 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

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 北郭先生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笔底超生 犹言笔下超生。超生:佛家语。

为了免.. 出死入生 ①从死亡里获救。②犹出生入死。

重气轻生 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重义轻生 指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大人先生 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 刀俎余生 犹虎口余生。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底死谩生 底:通“抵”。

竭尽全力,想尽办法。 抵死瞒生 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

同“抵死漫.. 抵死漫生 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 分烟析生 指分家。

分割财产,各自过活。锋镝余生 锋:锋芒。

镝:箭镞。指从刀箭下逃生..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同“狗口里吐不.. 欢若平生 像平素久以相交一样地欢乐。 祸从口生 指言语不慎招致灾祸。

几不欲生 几:几乎;欲:想。几乎都不想活了。

见事风生 指遇事雷厉风行。慷慨捐生 慷慨:意气激昂

捐生:舍弃生命。乐极悲生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乐尽哀生 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论辩风生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论议风生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 卖文为生 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满坐风生 座席之间飘来清风,使同座者都能感到..满座风生 比喻来者神气不凡,光***动人。同“满.. 木朽蛀生 朽:腐烂。

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 南郭先生 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 怕死贪生 贪:舍不得。

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破死忘生 不顾性命危险;不顾一切。

普度群生 佛教语。指广济一切生死苦海中的众生。

普渡众生 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 普济群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 普济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 七死七生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人不聊生 聊:依赖,凭借。

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 人极计生 指人到绝。

7. 以尾结尾的四字成语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畏首畏尾、

狗续貂尾、

蚕头燕尾、

摇头摆尾、

彻头彻尾、

鲂鱼赪尾、

藏头露尾、

吴头楚尾、

无头无尾、

通首至尾、

龙头蛇尾、

大头小尾、

有头无尾、

有头有尾、

春冰虎尾、

贪蛇忘尾、

跋胡疐尾、

雄鸡断尾、

年头月尾、

流离琐尾、

斩头去尾、

刀头燕尾、

摇头麰尾、

改头换尾、

依头顺尾、

少头缺尾、

彻首彻尾、

蝇随骥尾

蝇随骥尾、

道头会尾、

银钩虿尾、

从头到尾、

针头线尾、

从头至尾、

道头知尾、

掐头去尾、

眉头眼尾

满意请***纳哦,***纳后系统奖励你5财富值。

8. 以得结尾的四字词语

多劳多得 志满意得 意满志得 疾走先得 自业自得 志满气得 造因得果 悠游自得

***自得 悠然自得 一蹴而得 洋洋自得 扬扬自得 欣欣自得 欣然自得 心满意得

陶然自得 神领意得 人才难得 气满志得 器满意得 七开八得 名不虚得 楚弓复得

遨翔自得 罪有应得 意气相得 一索得男 一无所得 一举两得 心安理得 逍遥自得

唾手可得 贪多务得 求之不得 千虑一得 妙手偶得 哭笑不得 解人难得 疾足先得

反手可得 垂手可得 超然自得 不可多得 昂然自得 安闲自得 咎有应得 捷足先得

垂手而得 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9. 请问最后以文“”结尾的四字成语

不名一文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不直一文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地下修文 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横僿不文 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厚貌深文 外貌厚道,内心不可捉摸。同“厚貌深情”。

骥子龙文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较武论文 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流言飞文 犹言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乃武乃文 本用以赞誉天子之德,指其文经天地,武定祸乱。后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弄法舞文 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的目的。

铺***摛文 指铺陈文***。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身无分文 形容非常贫穷。

斯斯文文 形容举目文雅。

唾地成文 形容文思敏捷。

纬武*** 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舞笔弄文 指舞文弄墨。

析律舞文 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犀顶龟文 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下笔成文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偃兵修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革尚文 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偃武崇文 停息武备,崇尚文教。

偃武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兴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行文 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偃武修文 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演武修文 指演练武艺,修习文章。

一纸空文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以郄视文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余风遗文 传留下来的习气和文章。余,通“馀”。

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掌上观文 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枕典席文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重厚少文 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祖武宗文 祖袭武王,尊崇文王。指尊崇祖先。

樽酒论文 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古代科举制兴衰的过程

唐代一般每年都设科取士。一般是正月考试,二月放榜

报考的人来自各级学馆者,称生徒,由学馆荐举学成者,送尚书省参加考试;未入学馆而直接来自州县者,称乡贡,他们首先自己在州县报名,经州县考试及格后,举送到尚书省参加礼部(***二十四年以前则为吏部)主持的考试(亦称省试)。

明经科主要试帖经,即择所习之经掩其两端,中间仅露一行,用纸帖遮掩其中部分字句,以测试应考者记诵经书的能力。此科主要试记诵,易于应付,三十岁考中的人已经被看作“老明经”了,因此地位不如进士科。隋朝的进士科仅试策,唐太宗时增加试经、史,唐高宗末又加试帖经、杂文。杂文最初是指箴、铭、论、表之类,天宝年间始专试诗赋,并作为录取的主要标准。每年应举者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者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考试分上、中、下三等,中等以上为及第,下等即落第。由于举子多而录取名额少,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因为考中进士非常难,一旦登第就闻名士林,所以进士及第被社会称作“成名”,亦比作“登龙门”,意味着可以在仕途上飞黄腾达。

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夏侯阳》、《周髀》等数学著作,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这三科是选择专门人才,录取后只在和专业有关的机构任职。唐代应考秀才科者极少,及第者屈指可数。

唐代科举考试并不糊名。应考者姓名对主司是公开的。进士科的应试者,多在礼部试之前,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编录成卷轴,投献给主考官及有地位的人物,以表现自己,并争取有力者的推荐。唐初以吏部的考功郎中主持贡举。贞观以后,则由考功员外郎主持。***二十四年(736),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所责骂,玄宗以员外郎位望较轻,遂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考,以后成为定制。也有由其他官员来作主考官的,称为“知贡举”。及第进士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同时及第的进士称“同年”,进士彼此互称“先辈”。礼部试一般是正月考试,二月放榜。***中,礼部考试毕送中书门下详覆,但详覆有时于放榜之前进行,有时于放榜之后进行。放榜之前礼部将录取名单进呈宰相征求意见,称“呈榜”,宰相如不同意,可以改动。详覆之制屡兴屡废。若遇科场生事,皇帝即令覆试。录取者覆试不中,主考官往往因此被贬官。

贡士如科举考试通过,仅取得进士及第或明经及第的出身,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铨试,才能释褐除官。故吏部试亦称“释褐试”。吏部铨选主要以身、言、书、判选人。身指体貌丰伟,言指言辞辩正,书指书法遒美,判指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则先以德行取;德行一样,则先取才能。

武则天执政时期,曾进行殿试,并创立武举;吏部试一度糊名。武举之制始于长安二年(702)。州县以下习艺者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选送于兵部,进行课试。所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等;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上述各科考试通过,兵部即可除官给禄,不必如文官须再经过吏部试才能释褐任职。唐代武举亦为常选,但远不如进士、明经等科重要。

隋朝和唐朝前期初行科举制时,曾经起了抑制门阀、奖拔寒庶的进步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举子趋附奔竞的风气,这种风气随着全国吏制的普遍趋向败坏而日益严重。甚至发生过漏泄考题、冒名顶替的科场舞弊现象。尤其严重的是座主、门生、同年相互援引,结为朋党,大大败坏了宦风。如李宗闵与牛僧孺就是同年进士,并且同年登制科,两人即牛党之魁(见牛李党争);又如令狐楚、萧■与皇甫■亦有同年之谊,三人遂成穆宗朝的牛党中坚。随着科举制弊端的产生,其为中小地主广开仕途的作用亦大大降低。有的时候,“榜出,率皆权豪子弟”,出现了“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严重情况。为克服这些弊病,宋代科举考试***取了糊名、誊录等作法。

唐穆宗和敬宗时,都下令“名登科第,即免征徭”。唐武宗时,更明确规定进士科出身的人称“衣冠户”,有免除差科色役的经济特权。唐代“衣冠户”是宋代官户的前身。

一、含义:“科”指考试科目,“举”指选举人才,科举制度即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二、历代的科举制

(一)、隋朝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诞生于隋朝。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的),始置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创立之始。

隋王朝虽然是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却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作为的王朝。它不仅结 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国家统一,开凿了贯 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而且废除了以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加强了皇权。 ?

据《旧唐书 杨绾传》载"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旧唐书 薛登传》也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仿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 辑辍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

由此可见,隋炀帝始置进士科取士之时,科举制草创伊始,只是试策小文,还很不成熟。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下诏曰:?

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自古明君哲后,立政 经邦,何尝不选贤 与能,收***幽滞。……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仪可称,或操屡 清洁, 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并为廊庙之用,实 乃瑚琏 之资。才堪将略,则拔之以衔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录,众 善必 举,与时无弃。……文武有职事者,五品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 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

该诏书已明确提出十科举人的项目和标准,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屡清洁、 强毅正直、执宽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选士的项目和标准皆较 明确、具体。?

其后,在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六月,再次下诏曰:?

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 ;立性正直、不避强抑,四科举人。

该诏书把过去的十科举人改为四科举人,其分科举人的标准较前者更明确、更具体了,为唐 代正式确立科举制奠定了基础。?

隋朝统治者在选士制度方面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实行科举制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

就选士制度的实质而言,它是一种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因此,从哪个阶级、阶层选拔官吏、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选拔具有什么样标准的官吏,只能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 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层内部的关系来看,庶族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 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各级行政机构之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 ,巩 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实行按门第取士的九品中正制和实行大权旁落地方官 手中的察举制,让地方豪强大地主和往往握有士人生杀予夺大权的地方官享有选士用人的大 权,则既不利于满足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不利于满足中小地主做官从政的合 理 要求,所以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重门第不重才学的九品中正制已不再 适 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因此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新的取士制度已势在必行,在这种宏观历史 背 景下科举制应运而生,她以暂新的姿态,蓬勃进取的精神,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她以自由报考("投牒自进")为特点,以考试优劣为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考试大权集中在封建中央的吏部,***取自下而上逐级淘汰的差额考试为主要筛选办法,以加强皇权为宗旨,广泛地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的途径。?

隋王朝虽然希望通过科举制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统治人才,但是在隋统治的30余年里,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才是十分有限的。"秀异之贡,不过十数"。此时的科举制无论是在考试目的确定、考试内容的选择,考试规程、方式方法的完善等方面皆不完善,是科举制的初创时期。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是唐代的功绩。

(二)、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1)

唐代虽在政治上推翻了隋王朝的统治,但在文化教育上,尤其在选官制度上却继承了隋王朝的一切优良建制,补充和发展了科举制,使科举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间(即627-655年)的20余年里发展成为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科举制度的典型,以后各代只是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稍有变易。

唐王朝于公元618年建国之后,李世民君臣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致安之本,惟在 得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才能加强封建***的基础,达到长治久安。基于以上的考虑,唐朝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并使这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高祖五年(622 年)的选举诏令标志着以面向社会,自由报考,公开竞争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1.考生来源与报考手续

唐生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出身的曰“生徒”;二是通过州县地方 选 拔考试而选送的“乡贡”;三是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制举"。实际上考生的主要来源只有二个,即生徒和乡贡。

关于报考的手续问题。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 --吏部复试。

2.考试科目及内容

唐代科举,设科繁多。据《新唐书?选举》载: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有一 史,有三史,有***礼 ,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穷一经,有三礼,有三传 ,有史科。

其中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这些科又称常科。

3.考试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虽多,但方法却只有五种,即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4.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流弊及影响

隋唐统治者创立并实施科举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也确实起到了这样的历史作用。

首先表现在选举用人的大权集中到了封建中央的吏部,加强了皇权。自实行科考以来,一般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他们专心致志地考科举,尤以“进 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其次是有利于思想的统一。科举选官有了统一的内容和共同要达到的标准,全国上下欲通过 科举做官的人们将竭力适应并达到这一标准,这就在有形无形中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再次是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使过去的所谓寒门 ,亦即中小地主和社会一般平民通过科举获得了参政的机会,甚至获得了***厚禄。唐代科 举 制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选士原则,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出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2)

唐代科举制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其缺点和流弊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表面上看,它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但实则不尽然。考生能否被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 卷面上的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当时通行的“通榜”和“行卷”等做法上。

所谓“通榜”,即主考官可以***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名单),有时主 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访,叫做“通榜贴”,简称通榜,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在***访过程 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延誉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 经根据“榜贴”内定了及第者、列甲科(上等)者,乃至状元的人选。例如《唐摭言》卷六《公荐 》载:崔郾知贡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推荐杜牧,极力称赞其《阿房宫赋》之佳,建议取为 状元 。崔郾答:状元以下前四名皆“已有人”。吴武陵说:“不得已,即第五人。”于是杜牧乃得名列第五。有人向崔郾提出异议说杜牧品德不端,崔郾说:“已话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姑且不论杜牧是否符合录取状元的条件,而这种做法却说明了考试本身成了走过场, 这无疑是给达官显贵等权势者的子弟大开了方便之门。

所谓“行卷”,即是举子在考试前,将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择其佳者汇集成册,投献给当时 的 名公巨卿、社会贤达,求其赏识,制造声誉,向主考官推荐。往往投献一次不够,还要投二 次、 三次,称为“温卷”还有举子直接向主管考试的尚书省礼部投卷,称为“省卷”,又称“公 卷”:,供知贡举官参考。据史料记载,唐代一些著名的文人在考前都有过这样的活动。但在科举实施过程中,“行卷”、“温卷”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通过行卷可以看出举子的史才、诗笔、议论之高下,可以 增加考官录取的准确性。对于那些公正无私,致力求才的主考官和公卿名流来说,“行卷”是 全面了解,考察人才的较好办法,因而对于举子录取与否,行卷事实上比单凭考场一纸试卷 定 乾坤确有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又为请托、通关节、私荐、场外议定等提供了方 便。所谓“贵者以势托,富者以财托,亲故者以情托。”这种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科举中有 些 弊端的出现是同当时社会政治上的***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随着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则 营私舞弊的现象更是愈来愈严重。因此,防范营私舞弊便成了科举考试中一个突出问题。

唐代科举制的实施(3)

唐代统治者为了解决科场中营私舞弊的问题,曾实行糊名制,它始于武则天即位的初年。所谓 “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起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实行糊名法是考试制度的 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客观评卷,公正选拔人才。它为后日宋代全面推行弥封(糊名)制度开 辟 了道路。这种做法已为我们今天所吸取。此外还曾实行复试制,即怀疑考官取人不实时,则 派 专人进行复试。例如,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宰相段文昌、元稹等指责礼部侍郎钱徽取士 不 公,所取郑郎等十四名进士都是无才子弟。"寒门俊秀十弃六七。"于是穆宗令白居易等人 对郑郎等十四人复试,出题《孤竹管赋》,《鸟散余花落诗》,结果黜落十人,钱徽被贬江 州刺史,其它涉弊官员也受到处分。这种复试的做法,对于保证考试质量确有积极意义。

唐代的科举考试对当时的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首先,科举考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发展的兴衰。当然,就其根本而言,学校教育发展状况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但科举考试对其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科举是国家选拔官吏 的制度,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机关,二者既有一致性,也有冲突和矛盾。

科举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经过科举选拔,才能获得 吏 部试的资格,吏部复试后铨选合格人才才能授予官职。由于学校出身的生徒可以获得参加科举 考试 的资格,从而有从政为官的机会。加之唐代前期重视从两监出身的生徒中选拔人才,这就调 动 了地主阶级子弟,尤其是中小地主阶级子弟入学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所 谓“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因此,唐代前期的官学在科举的推动下,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但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由于统治者偏重科举,而轻视学校,科举及第者很少从学校出身 的生 徒中选拔,则造成了学校教育在数量上的萎缩和质量上的下降,这是科举对学校教育的消极 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到清末。

其次,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准备参加科举,因此,学校便逐渐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或附庸。入学读 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读书的目的、教育的宗旨调侃着士人的心 态,决定着学生的人生定位。

科举考试的内容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科举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比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的教学***就是按照科举九经取士的标准安排的。科举考试侧重书判、策论和诗 赋,学校的教育内容也将以习字、习时务策和作诗赋为重点,为核心。

科举考试的方法也是校内考核学生成绩所***用的主要方法,比如科举注重帖经、墨义,学校也***用帖经、墨义的方法考学生。科举注重策论和诗赋,学校则也考策论和诗赋。结果导致学 生只注意背诵经典章句,善辞赋而少实学,应试能力强,任事能力差,这是学校教育的消 极影 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科举制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

(三)、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宋代的科举制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又随着变化了的形势有许多创新和发展。

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成熟定型于两宋,在北宋达到最高峰,南宋则开始衰落。

宋初为了网罗人才,进一步加强了科举考试,***取了一系列强化科举的举措。

首先是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

其次是提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

再次是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

具体表现为:

一是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应试。宋代法律规定:“馆阁、台省官有请属举人者密以闻,隐匿不告者论罪”,“诸王、公主、近臣,勿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

二是临时指定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宋代主考官年年更换。

三是举行复试和“别头试”。

四是实行“糊名”与“誊录”制度。

以上办法都是针对科场***而制订的,它使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更加完善了,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提***吏素质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是制度是人制订的,它可以被建设,亦可以被破坏。随着宋王朝的走向衰落和腐朽,“糊名 ”、“誊录”也很难防止考官营私舞弊。

(四)、辽、金、元科举制度的演化

1.辽代科举制

辽代效法唐制,在科举考试中设乡试、府试和省试***。

辽代科举考试的时间,刚开始恢复科举时是每年考试一次,自辽兴宗时起,则是三年一考。 考试后的评卷程序和授官方法等基本仿效唐、宋二代的旧制,无明显变化。进士录取之后的等第,则依考生的成绩分为甲、乙、丙三等,也叫甲、乙、丙三科。一般录取名额为甲等5人 ,乙等6人,丙等2人。为了表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为了收笼人才,扩大影响,增强***的凝聚力, 辽代***曾规定皇帝要亲自接见新科进士,并举行隆重的颁赐仪式,以使新科进士知道恩出 皇门,对皇帝感恩戴德。?

辽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主要是为***设立的。严禁契丹人参加。一则表示***对中原先进文化 的尊重,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为辽***服务;再则防止契丹人汉化。契丹人只要学会骑马射 箭、稳操军权,就可以永远居于统治地位。据说在辽兴宗时,耶律庶箴因为让儿子参加科举考 试而受到“鞭之二百”的处罚,由此可见辽代初年对契丹贵族参加科举控制之严。但后来,由于中原先进的文明对契丹人的渍染熏陶,由于科举范围的扩大,有许多契丹青年渴望学习先进 的汉文化,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步的、开明的文化人,这使科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辽 代后期,对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的限制逐渐放宽,许多契丹贵族子弟参加了科举而及第。

2.金代科举简介?

公元1115年,女真贵族完颜阿古打在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建立了金***。公元1125 年 金灭了辽,1127年灭了北宋,1141年金与南宋偏安***达成了“绍兴和议”,控制了淮河以北的全部地区。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金代在太宗天会元年(公元1123年),初次设科考试,次年又连续举行两次考试。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金又分南北两场举行考试,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录取文士。南场录取进士150人,北场录取200人。至海陵王完颜亮时,废除了分南北两场考选的办法,对科举制作了统一的调整和布置,确定为三年举行一次,考试分为四个层次,即乡试 、府试、省试和殿试(或曰廷试)。考试科目为词赋、经义、策论、律科、 经 童科等,考试命题范围是五经三史的正文。在词赋、经义和策论三科中选的称进士;在律科 、 经童科中选的称举人。此外,金代科举还设立了临时性的制科。金世宗大定十一年(公元117 1年)首创女真进士科,专门招收女***参加考试,其考试的内容、方法与录取程序等皆异于 ***。但女真贵族也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按世袭法获得官位。?

3.元代科举辑略?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称帝,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37年,成吉思汗之子阔台汗占领中 原 之后,听取中书令耶律楚材“儒术选士”的建议,开科取士,设经义、词赋、策论三科,规 定凡 专治一科不失文义者可通,汉族知识分子被俘为奴隶的,也可以参加考试,此时通过考试的 多达4030人。1260年,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某些汉族官员曾多次建议设科考试,但 朝廷却始终 议而未决。直至1313年,元朝才正式规定科举考试的章程。

元代与辽、金一样在文化教育上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元朝统治者把其统辖的人民分为四个等 级:一等是蒙古人;二等是色目人;三等是***(包括契丹、女真及原来金朝统辖下的***) ;四等是南人,包括长江以南的汉族人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元代的统治者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只需经过两场较容易的考试就可以中进士第,***和南人要经过三场难度很大的考试才能中第。公布成绩时也分左右两榜公布,蒙古人、色目人作一榜,称为“右榜”;***、南人作另一榜,称为“左榜”。?

元朝的科举考试也是三年举行一次,分***递进:一是乡试(行省考试)。二是会试(礼部考 试) ,三是御试(即殿试)。殿试放榜后,元代皇帝将在翰林国史院赐宴招待新科进士。

(五)、明清科举制的颓废

1.多途取士?

明代初年,由于重新建构起来的官僚机构对吏员的需要,***取了多途选士,科举考试、察举荐才和学校育人齐头并进。朱元璋还很有创建性地提出了老 少“参用”的唯才是举的政策。但为了防止负责荐举的各级官员利用职权营私舞弊,朱元璋 明令“严选举之法,有滥举者逮治之”。?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诏实行科举取士,连续举行三年,但由于科举所得之士皆为年少的青年后生,缺乏实际的任事能力,使朱元璋颇感不满,所以自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起便暂停科举。停废科举之后,明王朝十分注重荐举取士和兴学育才。然而荐举的情况也并不比科举好多少,甚至不如科举,经过反复比较权衡,明王朝又决定恢复科举制。

2.科举程序?

明清科举考试最重视进士科。其考试程序大体有四:?

首先是“童试”。童试是预备性质的考试,即预考。考生不论年龄长幼皆称为“童生”或“ 儒童”。童生先参加地方的州、县级考试,由州、县长官主考,童试预考通过以后称为“生员”,也叫“庠生”,通称“秀才”。

第二步是“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称为三年一“大比”。由于考期定在农历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第一名叫“解元”。所谓“解”是“发送”的意思,即由地方 考取了将送往京城参加“会试”。所谓“元”是第一的意思。乡试第二名叫“亚元”。第三 、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他称“文魁”。

明代还出现了“洞学科举”的现象。所谓“洞学科举”就是分配给书院若干名额参加科举考 试。

第三步是“会试”。“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考试时间是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 的二月份举行,所以又叫“礼闱”或“春闱”。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乡试中试的举人。?

会试分三场进行,分别在二月份的初九、十二、十五三日进行。

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参加殿试的必须是会试的及第者。举行殿试之际,皇帝要 亲策于廷,直接主持,以表示取士用人的大权掌握在皇帝手里,是恩出皇门。但一般而言殿 试 只是一种形式,表示朝廷对人才的重视,这级考试没有去留,只有名次的升降。殿试考中分 一 、二、三甲,统称为进士。进士放榜时,要在殿前举行唱名典礼,由皇帝亲自宣布进士名次 ,称传胪。放榜后,皇帝亲自赐“恩荣宴”。殿试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和探花,统称“赐进士及第”,放榜后即刻授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若干人,“ 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叫“传胪”,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皆得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是人生的最高荣誉。

(六)、科举制度的废除

清光绪31年,即公元1905年,上谕废止科考。从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设进士科开始,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