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况愈下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2.我们常会看到两句形容词,每况愈下及每下愈况。 它们两有何者区别? 请能以实际事件来比喻。

3.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有什么区别?

4.每下愈况的成语解释

?每况愈下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每下愈况和每况愈下的区别-每下愈况

出处:《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希也,每下愈况。」

释义: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读音:měi kuang yu xia

近义词:江河日下 日暮途穷

反义词:欣欣向荣 蒸蒸日上

例句:

1.她健康状况已经是每况愈下了。

2.我们但愿有所改善,然而事情却每况愈下。

3.他现在的身体肯定每况愈下。

4.他明日先发,每次先发每况愈下,包办洋基败战。

5.德里民族主义者,与警察和 *** 的关系每况愈下.

6.过去的十年里,这个地区的经济每况愈下。

7.可是近百年来,中国的陶瓷艺术是每况愈下,而长期以来小农经济的体制,师徒承传的规律所导致的人们单凭直觉和经验来设计的习惯正是这种情况重要原因之一。

8.如果你不赶快做些什么,事情可能每况愈下。

9.而旁边看似不可能消除债务,你不必生活每况愈下.

10.如果你开始感到不满是因为你改变了归因模式,那么你们的关系就会每况愈下。

11.自从奥巴赢得11月的总统选举以来,这位当选总统已经看到美国经济每况愈下,美国经济正式进入了衰退期,大量的工人失业,住房贷款因无力偿还而继续被没收,市场极为动荡。

12.大凡物质,听其自然,就会每况愈下。

13.特别是,被称为「流体智力」的素质包括数学能力和快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人的中年时期每况愈下。

我们常会看到两句形容词,每况愈下及每下愈况。 它们两有何者区别? 请能以实际事件来比喻。

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每下愈况:越是低下,越是道之所在。比喻越是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清“道”的真实情况。

“每下愈况”与“每况愈下”比较

“每下愈况”与“每况愈下”两词,常见有人提及和用到,“每况愈下”是“每下愈况”之误,前者是后者演变而来。

“每下愈况”源出《庄子·知北游》,原文是庄子说“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意思 是说,管理市场的官员从经纪人那里知道,用踩踏猪的办法来判断猪的肥瘦,越是向下踩踏,就越能正确判定。以此比喻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而有人把“每下愈况”用来指事情越向前发展,就越能看出眉目来。这虽和原意有些不同,但并不相悖。

而“每况愈下”源出宋代文学家洪迈的《容斋续笔·蓍龟卜筮》。原文是:“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意思是说,人人都自以为是,家家都自以为贵,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查《汉语大词典》,"况"作为"甚"解的说法没有,在《古汉语词典》里有此条目,只是"况且"作为连词的时候,语气上有表示加强的意思。而"每况愈下"的原形"每下愈况","这里的"况"就是甚的意思,意为程度的加强。每况愈下的"况"是"形势"、"境况"的意思。可见二者虽然字面不同,却都是情况越来越差,形势越来越糟糕的意思,属于近意词《容斋续笔》虽比《庄子》晚,两个词中用的字相同,很大程度上是在中国文字几千年的文字中演变而成的。

每况愈下和“江河日下”比较

这两个词都有处境越来越坏的意思。但每况愈下偏重在大致地表示“越来越坏”;“江河日下”侧重于形象地表明处境。

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

每下愈况是指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2、出处不同

每况愈下源出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续笔?蓍龟卜筮》。原文是: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意思是说,人人都自以为是,家家都自以为贵,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每下愈况出自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意思是先生的提问,本来就没有触及道的本质,一个名叫获的管理市场的官吏向屠夫询问猪的肥瘦,踩踏猪腿的部位越是往下就越能探知肥瘦的真实情况。

3、感彩不同

每况愈下是个贬义词,而每下愈况是个中性词。

百度百科-每况愈下

百度百科-每下愈况

每下愈况的成语解释

发音:měi xià yù kuàng

简拼:mxyk

类型:中性成语

结构:复杂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走下坡路。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

解释:指的越向下、越深入推求,就越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示例:想不到后来每下愈况,先生开个书单,就没有念过他所开的书的人不是中国人。

《庄子·知北游》译文节选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曰:“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行。”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了后不再吭声。

庄子说:“先生的提问,本来就没有触及道的本质,一个名叫获的管理市场的官吏向屠夫询问猪的'肥瘦,踩踏猪腿的部位越是往下就越能探知肥瘦的真实情况。你不要只是在某一事物里寻找道,万物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离开它。‘至道’是这样,最伟大的言论也是这样。万物、言论和大道遍及各个角落,它们名称各异而实质却是相同,它们的意旨是归于同一的。让我们一道游历于什么也没有的地方,用混同合一的观点来加以讨论,宇宙万物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啊!我们再顺应变化无为而处吧!恬淡而又寂静啊!广漠而又清虚啊!调谐而又安闲啊!我的心思早已虚空宁寂,不会前往何处也不知道应该去到哪里,离去以后随即归来也从不知道停留的所在,我已在人世来来往往却并不了解哪里是最后的归宿;放纵我的思想遨游在虚旷的境域,大智的人跟大道交融相契而从不了解它的终极。造就万物的道跟万物本身并无界域之分,而事物之间的界线,就是所谓具体事物的差异;没有差异的区别,也就是表面存在差异而实质并非有什么区别。人们所说的盈满、空虚、衰退、减损,认为是盈满或空虚而并非真正是盈满或空虚,认为是衰退或减损而并非真正是衰退或减损,认为是宗本或末节而并非真正是宗本或末节,认为是积聚或离散而并非真正是积聚或离散。”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徧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尝相与游乎无何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壮大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