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器是什么意思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什么意思?

4.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是什么意思

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的器是什么意思

不成器是什么意思-不成器前面一句是什么

玉不琢不成器的器的意思是:承载东西的容器,如果玉不雕琢,就不会具有承载事物的能力,就是玉经过雕刻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白话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出处:此文出自宋代·王应麟所写的《三字经》

《三字经》原文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原文节选的翻译: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者简介:

王应麟 (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其博学多才,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

宋宁宗嘉定十六年七月十九日(1223年8月17日)生于庆元府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元成宗元贞二年六月十二日(1296年7月13日)卒,年七十四。父亲名撝,字谦父,为楼昉的学生,曾官吏部郎中,预修中兴四朝国史。

王应麟天性聪敏,九岁便通六经,十九岁举进士,因受到程朱学派的王埜和真德秀等人影响,任官同时勤于读经史。后授衢州西安县主簿,县民误以其年少可欺,输纳赋税时故意延迟,应麟请求郡守,绳之以法,民皆畏服,无人再敢误期。

时县内驻守军校正酝酿闹事,县令翁甫仓皇间不知计将安出,应麟前往说之以礼,事乃定。任满后改差监平江府百万东仓,又调浙西提举常平茶盐主管帐司,以才为部使者郑霖所礼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出自:《礼记·学记》,作者不详

原文选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释义: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扩展资料

寓意:

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作品思想:

《礼记》中“天”作为超越的存在是价值之源,它既有形上本体之义,又可为人所“默识”、体认。就超越性上说,任何个我不是天;从内在性上说,人与天相通不隔。

人与天的关系因而不是单纯的“线性”逻辑关系,而是本体上天人相通,而实践上人虽需体认但又要承认天的超越性的关系。

《礼记》继承和发挥了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以整体性、相关性的视界看待社会与人生。《礼记》在有些方面有更细节的要求,主张共生性可转化并通过动态的“互生性”来实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什么意思?

2张

玉不琢,不成器

"谓玉不加工,不成器皿。后以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不能成材。

中文名

玉不琢,不成器

出处

《礼记·学记》

拼音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解释

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成语解释

成语: 玉不琢,不成器

拼音: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解释: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成语典故

出处: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原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

点击查看

玉璧

国君民(2),教学为先。《兑命》曰(3):“念终始典于学(4)。”其此之谓乎!

虽(5)有嘉肴,弗(6)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8)也。《兑命》曰:“学学半(9)”其此之谓乎!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比喻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即使有味美可口的肉食,不吃是不会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

点击加载更多

词条目录

百科名片

成语解释

成语典故

词语辨析

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是什么意思

器物的意思,成器表示成才。

玉不琢不成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这句话从深层次形象的阐述了玉与人的“关系":

共同之处:两者都要“加工”,否则不成大器

不同之处:玉不雕琢,不会失去本性;而人则不然。

意思是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比喻人不经历磨难,难以成才。

最早出处为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意思是:玉石如果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可用之器;人如果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人生宇宙的各种道理。因此古代的君主在建立国家、统治百姓的时候,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尚书》的《兑命》篇说:“要始终如一地注重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扩展资料:

同样表示不磨炼不能成才的古文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玉不琢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