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羲之行书的特点是什么?

2.七月微步,纳凉冲浪雨泻凌波的散文

3.《中间的雪》诗原文

4.文思泉涌意思和造句

5.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苏轼的官场悲剧,是偶然也是必然

王羲之行书的特点是什么?

文思如泉涌诗海尽泛舟-文思如泉的意思是什么

王羲之行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触遇生变、极妍尽态、错落有致、欹正相生、简易洗练,动中寓静;用笔千变万化,章法浑然天成。

《兰亭序》是代表王羲之行书最高水平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暮春三月,王羲之与当时东南的贤士才子谢安、孙绰等以及他的儿子凝之、徽之、肃之、献之共40余人,相约在会稽郡风景秀丽的山阴兰亭聚会,行修祓禊之礼,以祛除灾异,追求祥和快乐的生活。

这是一次东南贤达才人的高会。得山水之乐,尽娱游之欢,一个个诗兴勃发,尽情吟咏。于是,一部《兰亭诗集》就这样形成了。

群贤公推王羲之为诗集作序,王羲之略带醉意,文思如泉涌,振笔录下当时的欢快情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同时,又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无限的感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正是在这样一种深沉的情思意绪中感受着周流大化的力量,对生命的可贵与短暂产生一种幽伤之情。这时,他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笔端流出了他的意绪,同时也流出了一幅被后人奉为圭臬的书法艺术杰作。

《兰亭序》的书法艺术,自古来人们有过许多分析解剖,然而,当你去欣赏或尝试着去体验——临写它时,就会觉得它的艺术内涵之丰富,绝非言语所可尽述,正是佛家所谓“说似一物既不中”,或宋人词句所谓“妙处难与君说”。

七月微步,纳凉冲浪雨泻凌波的散文

走到七月,天空中不乏炎热,火辣辣太阳高挂天穹,人就如同炙烤狗兔;而雨,也极爽利,绝没有轻歌曼舞,让倾盆大雨暴雨肆虐,人在其中乞讨生活。

有几多大汗淋漓烦闷不安躁动异常,有几多落汤鸡飞蛋打湿漉漉水中蹚游,有几多鸟鸣啁啾惬意随我纳凉逛走,为无垠的剪不断理还乱觅寻由头。

啊!多么让人不忍卒视七月时光,在将纷纷繁繁希望与灰心丧气失落缠绕不休,注定是一场血雨腥风波澜壮阔斗志昂扬,在与防暑降温摇旗呐喊,在与雨魔搏斗抗洪抢险,在与劳碌奔波饱暖肚腹,惟有的闲暇是抛弃私心杂念,轻悄悄觅一丝处所,去泛舟竞渡,去树木葱茏,去怡情疗伤,去读书寻乐……

这是多么清幽碧翠七月,这是多么抗争逆境求生,这是多么杜绝诱惑险中取胜,为我们的咀嚼七月讴歌!啊!七月,我爱你!恨你!更喜欢你!因为有你,自己铿锵激烈人生,会于玫瑰香味濡沫中,充满活力,焕发生机,振翅翱翔,笑傲天际。

踏入七月,大地泛绿非任何月份可比,田野盈绿,稻秧伸伸伸拔节茁长,黛绿有致,绒毛性感,吸引鱼虾鳝鳅田水嬉戏;山朗润得绿之更深,呼朋唤友起驴友匆游;天虽然炎热,但阳光把天空映衬得比任何时候更蓝更白飘逸朵云……只要心怀对大自然感恩和知足,尽可以足踏树丛,竹林融入,冲浪凌波,书山茶茗,麻牌棋画,怡情陶性,齐家修身,活脱脱人间潇洒月,纳凉消暑幽雅时光。

七月就是这般地迷恋不已,袅袅娉婷薄烟水墨铺绣,“人在画中走,画随人儿游”,山连着山,树连着树,禾苗在其中悠着太拳步。让绿带来大自然生机,觑一眼都能多活几个钟头。嗅一嗅,吐纳的空气里,分明有清幽幽禾苗味儿灌入心窝,满口生津,香溢烹喷,情萦心动,爽洁美白,直觉得没有枉自白活,能做人是上天大大恩德。

靓丽风景在红尘中穿梭,美女就是这个生机中惟一诱惑,她们一个个身材窈窕美丽,优美曲线妆饰季节风流,顾目含情,芳心暗许,每一眼神每一凝眸,让帅哥们简直想蠢蠢欲动;尤其菲薄裙摆透视装束,肚脐儿裸露春光乍泻,超短裙与短裤薄衫,低胸光臂、白白嫩嫩粉腿,腻得眼珠儿不知咋个转去,这一个个夏日浓情蜜意,为季节高潮推波助澜,使七月骚动岁月,定格出每一年经典时刻。

?晨曦微露的清新时髦,香肩的美眉喧嚣季节高潮,万物之灵早承雨露,滋润着肌里水分充足,垂涎欲滴,珠圆玉润,透着淡淡的亮光闪烁。“晴带雨伞,饱带饥寒”,阳光与风儿窃窃私语,喁喁地诉说相思纤愁,鸟儿啁啾,蝉鸣蝶舞;荷叶于塘湖秀着恩爱,层层叠叠的田田密密匝匝,躲在叶下的鱼虾悠然自得,与青蛙“呱呱”地聊着眠歌,觑着花骨朵儿绽开笑颜,花蕊竞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潇洒在此时发飙发癫,诗意的文思泉涌汩汩流淌,写作往往会漾出新意,自己就是受惠之一;而捧书品茗实为最佳,与文字闲聊的功夫不俗,一旦进入很难退出,只有依依不舍望而兴叹。太阳光轻轻洒落于身,清新脱俗的感觉频生,透过树叶片儿的缝隙漏进,满地生金,光闪荧荧,如幻似真,如梦初醒,捡一片落叶触碰,仿佛有温润的细腻透彻心扉,人随树动,树摇婆娑,濯洗的心灵,沉醉不起,着了迷惑。

纳凉避暑最好于早晨上午,傍晚落日退去也是最好时候,与家人和小孩一起踱着,天伦之乐的享受恣意挥霍,中老年人的青春虽然不在,但婴幼儿的童稚愉悦恍惚,仿佛置身当年童趣,悠然而乐的合不拢嘴惹人注目;青春靓丽青年男女扯着眼眸,赏心悦目风景线痴迷脑洞,当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色人色仙何尚不可,谁个当年没有年轻过。茗一口香茶觑一下世界,红尘中的善男信女无数,静一静心扰去燥热,似有清幽幽微风吹拂。静心明志,观慕风月;风景秀丽,过客而已。头顶朝霞而出,脚踏月色而归,三三两两聊出滋味,高兴而来,尽兴而归,最后于家的温馨,洗澡净身,一觉睡到早上六七点钟,梦中也是情意浓浓的暖意横流。

但这个季节最不好是雨水乏多,山洪暴发,江河湖海,水泻满满,稍有不慎,泥石流滑坡事故频发,旅游发烧友最好谨慎出游,远行不宜,濯近而出,率意适度。最好选择泳池浅湖凌波冲浪,荷塘湖泊泛舟嬉游。一旦置于湖光水色湛蓝清澈,船儿逐浪推波,人影憧憧水中,莲荷叶碧花红,岸泊树竹葱绿,水花飞沫,溅落四方;男男女女,众皆水搏,心情定会喜气祥和,忘忧去愁,明心见性,不知尊卑,方为浊物,一样之人,快乐着活。

可雨却是出其意的宠儿,冷不丁,一夜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风雨交加,噼噼啪啪与哗哗啦啦雷电雨声,搅得难以入眠的人儿不知东西,吓得紧紧地抱着铺盖枕头,睁大着眼晴度过不眠之夜,黑眼圈眼袋细纹密布,藏匿不了困惑自己那丝忧愁;但我的睡眠却不受此扰,偶尔才有失眠伴随左右,但自己的.诀窍就是赶紧起床,在书与文字中徜徉周游,待有睡意依依袭来,倒卧于床沉沉睡着,待到一觉醒了过来,恰恰是自己每天早上设定闹铃时钟。

特别令人爽心舒坦的是雨过天晴,能够于之步行骑车,那霞光初露的清晨时分,那余晖洒去的傍晚时刻,那想走就走想去就去的闲逛处所,微风丝丝吹拂你身,树木花丛,植被扶硫,仿佛水洗般地清洁干净,空气清新,爽洁畅快,呼吐之间,心情愉悦,随时有喜气,处处皆风景,恨不得天天跑出蜗居,到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身康体健,天年颐养。

七月就是这样地在惹我铭记,自己每年都这样如此过着。风雨飘摇,叩窗曳动;纳凉冲浪,凌波微步。不啻弯弯的清泉水,叮咚作响,铮铮而鸣,从心田出发,到崇山峻岭罅隙结束,笑靥靥看风景,乐嗬嗬过生活,潇潇洒玩文字,咀嚼嚼饭菜啜,人间风风月月尽瞧,天空云卷云舒觑着,活在平平淡淡,乐于寂寞天籁之中。

不容置疑,夏季的七月,当是如此的不堪评说。可自己,还是絮絮叨叨、嫣嫣然然地码出如此地多,可心里总觉得尚有许多话未,惟有于待续的某天侃出。但冷不丁心思活络,脆生生爆出:

不惟苍桑不惟天,不羡鸳鸯不羡仙;惟把自己倏然羡,悠悠荡荡逛自然。啊!七月微步,纳凉冲浪雨泻凌波,不正是我之大众正在行走!七月,七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七月当悟道,各自品茗着。”毋需注意,众皆快去,与七月涉水而居,与七月且歌且乐,舞出精彩,人生若梦,飘逸恍惚!

《中间的雪》诗原文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中间的雪 文 / 明媚未央

最近的生活一直过得入不敷出。物质,精神。金钱,文字。寻思着该好好地充电了。我日思夜想的是希望能文思如泉涌,并且笔耕不缀,可眼看心湖快成水了,干涸的心灵急需一场春雨。与其坐等,不如自己跋山涉水找瀑布去,也许会别有一番收获呢?

突然想到一个词:江朗才尽。我非江郎君,亦无才,无“尽”之说。记得小时候学《伤仲永》那篇文章,觉得自己正处于仲永的前期,很害怕自己沦落到与他一样的下场,如坐针毡。曾有那么多的名家、大家、经验家将笔尖对准韩寒,试图将它重新刻画一番,仿佛不如此,他就会成为21世纪现代版的仲永。一次在课堂上看韩寒的书,首页写着:“老子还没,老子跨世纪”,突然被触动得一踏糊涂,莫名其妙牵动了某根莫名其妙的神经。在那个于我而言天地洪荒的年代,给了我当头一记脆生生的警钟。

很久很久没有再接触韩寒,因为自己也长大了。以现在的眼光看韩寒,了悟英雄为何称为英雄,在“名门正派”眼中,韩寒顶多算个“枭雄”,但他同时也绝对是大多数80后的花朵们望尘莫及的“大侠”。仰视也好,鄙视也罢,他毕竟风雨招摇地走过了他的青涩时光。我们同样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却在世纪的边缘走得小心翼翼,悄声无息。而他脚踩风火轮,昂首踏步而过,灼伤了我们浑滞的眼睛。我相信他一定有底气不足的时候,一定有无助的时候,但他以不同于小四让人怜惜的坚强刚硬的心挺了过来。如今的他,风华落地,岁月静好,我以最庸俗而又最真诚的世人之心,为他感到高兴,只因他曾触动了我懵懂的心。

不玩物丧志,不挂科,不随落,成为我眼前最现实又最渺小的愿望。未来遥远得不可方物,可每个人都在不无必要地杞人忧天。大学毕竟只是少数人的大学,而社会,毕竟依然是大多数人的社会。在课堂上博古通今,纵横天下,下课后还是一样冲向食堂。

白手起家,发家致富的历史,不是单纯的勤俭节约。列强的发家史,是弱少者的血泪史。那么如何才能使世间万物达到共赢呢?多困难!和谐不易,从孔子年代直到今天,上下五千年,一直在等待,等待。

我们来,正赶上被欢迎的年代。据说,我们正赶上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时期,而我已来不及轻装上阵。每天睡眠不足,日积月累,黑眼圈、眼袋、面容枯黄、皱纹、色衰……长此以往,青春流失走了,充实散落一地。

没有创新的能力至少得有那个意识。那些早已成功的、成名的人们。想方设法夸大身上的光环的价值,恐吓后来者要付出很多很多不可估量的代价。所以,我们还没起步就被注射了抗体,要么自动与他们划清界线、退出圈外,要么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了不可多得的借口。这种感觉于我而言就像遭遇一个身材高大的骗子,找他理论还得用仰视的表情。

不做坐进观天的青蛙,不做白日梦的蛤蟆。临渊羡鱼,不若归家结网。竞争再怎么激烈,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永远颠扑不破的真理。

文思泉涌意思和造句

文思泉涌是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捷。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意思和造句吧!

出处与详解

意思是: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捷。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2、三国 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3、明 叶宪祖 《鸾鎞记·论心》:“姱节霞褰,峭尔心胸山岳;文思泉涌,铿然咳嗽珠玑。”

4、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饮了半酣,文思泉涌,议论风生。”

5、沙汀《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还说过两句笑话,只有抗战期间,我有过类似‘文思泉涌’的情况。”

文思泉涌造句

1、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多读文思泉涌,多写笔下生花。

2、文思泉涌一泻千里黯然销魂不可自拔。

3、今日这篇社论的见解精辟极了,作者必是梦笔生花,文思泉涌,才能有此佳作。

4、文思泉涌,涌出汩汩哀伤。妙笔生花,生出滚滚惆怅。

5、文思泉涌的时候,我整夜整夜都在创作。

6、同学们,你们中有人可能已捉笔挽袖、文思泉涌、欲大展文才;也有人可能正在犹豫,要不要、敢不敢参加这个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大赛。

7、巴金虽然在青岛只住了短短7天,但他文思泉涌,为青岛的人文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8、鲜为人知的写作者文思泉涌,与此同时,原来的贾斯珀·格温消失了——这是显然的,对一个作家来说,作品就是他文学生命延续的依据。

9、题目敲定后,内容都是烂熟于心的,可以说是文思泉涌,写的时候手还有些发抖,赶不上思维呀,所以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的。

10、学习生活工作的点滴体会,都变成一篇篇文思泉涌的博文。

11、如此巧解妙对、如此文思泉涌、如此雅集兴会,怎能不让人心向往之、意会缠绵呢。

12、噢,祝你文思泉涌,思路敏捷,一扯而就。

13、文思泉涌的时候,整夜整夜都在创作。

14、不想要活着——求生欲,渴望知识、文思泉涌——求知欲。

15、6月23日我又住舜源宾馆,这天晚上,浮想联翩,文思泉涌。

16、正解!!然后文思泉涌,越想越精神。

17、接着陈廷一文思泉涌,创作出《宋霭龄全传》、《全传》等。

18、妈呀,平时写个东西愁的头皮发麻,这会儿可真是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呐,看来潜力是无穷的,人要才行!

19、拔林喜欢坐在光线明亮的窗边,打开电脑、点杯咖啡,瞬间文思泉涌,写作灵感也就这样跟着来了。

20、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同学们要多背诵一些优秀古诗词,长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

21、创作就是抓住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灵感,然后将它付诸于实践,感受着脑海中的文思泉涌,我兴奋地拿起电话,打给了王渊:“老大,快给我带一台笔记本过来。

22、在董酒厂的董苑流连忘返,苏州园林风格的董苑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穿行其中虽无醉书兰亭,但也文思泉涌,醺醺然吟风咏月。

23、一会儿老天放晴,别人也许忙于清理打湿的`衣衫,苏东坡却文思泉涌,写下了这首传诸后世的不朽词作。

24、凌戚的话语中只剩下单纯的怒火,是的,程铁轩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停笔,而且文思泉涌,滔滔不绝,可是他写出的是一本毫无相干的东西。

25、徐敬业叛乱的队伍中还有一个才子那就是骆宾王,他流传万世的《讨武曌檄》写的是文思泉涌,把武则天骂了一大通,骂的是酣畅淋漓。

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苏轼的官场悲剧,是偶然也是必然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用这样一句话安慰那些倒霉蛋,大概意思就是贼老天给你关上了一道门的同时,弄不好还会替你打开一扇窗。当然啦,这种只能拿来糊弄小年轻的所谓心灵鸡汤早就烂大街了,现在的成年人基本都能免疫。

因为生活的现实是,就算贼老天终于大发慈悲的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之后的结局往往就是顺手关上了所有的门,而且还都是铜墙铁壁的那种。

所以西晋名将羊祜才会慨叹“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

就像我们在游戏中培养英雄,天赋点总是不够用,突出特长就得暴露特短,综合发展就意味着平庸废材。而在人生中,又何尝不是如此?

说到诗才词华,用一句唐有李青莲,宋有苏东坡就足以镇压华夏文坛数千年——别人能文思如泉涌就足称大才,这二位大神呢?如泉涌、如尿崩那算状态不佳。一旦情绪来了,名词佳句就好像火山爆发、钱塘大潮一样拦不住、没法挡,只能任由其一溃千里……与其同时代的文人墨客,要么只能羡慕嫉妒恨,要么如老杜那般化身超级粉丝迷弟,要么干脆像欧阳修一样心服口服的“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

如此超凡脱俗的天赋,只能说老天爷过于偏爱了——这何止是开门开窗,简直是替他俩活生生的拆了整整一面墙!

但上天又是公平的,在毫不吝啬的将他俩的文才天赋树点爆之后,并不会慷慨的附赠额外的点数顾及其它,于是悲剧就发生了……

李白先不去说他,今天就聊聊苏轼。说到这位苏仙儿,那可是千年以降在东亚汉文化圈里堪称无敌的存在,无论诗词、文章、书法、绘画乃至美食、医药、茶艺等方面都能专治各种不服。然而文学和艺术并不能当饭吃,这位苏大文豪在事业和生活上的能耐就让人比较无语了,连个凡夫俗子都赶不上。

比如说身为一名官员,苏轼就神奇的把官做得越来越小不说,还一路从汴梁做到了琼州。要是这家伙再多活几年,没准还能把官做到国外去,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替大宋朝开疆拓土了……

在古代、尤其是科举时代想当官,有没有经世济民的本事,能不能替君解忧、为民抒困啥的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书要读得好,还得擅长考试,即必须得是个学霸——要是通不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哪怕你才比萧何、孔明,也只能对着朝堂官场干瞪眼,根本没机会施展才能。

从这个角度而言,苏轼天生就是个做官的料。这货不仅诗词文章如有神助,而且论到做学问和考试的本事,整个天下也没几个人敢说比他强。

北宋景祐三年(公元1037年),苏轼生于四川眉山。21岁时首次出川赴京赶考,结果这个生性大大咧咧的家伙就捅出了个大篓子——他在会试中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简直是字字珠玑、妙到颠毫,深受考官好评。可是苏轼在文中引用的一个名为“三杀三宥”的典故,却让一众学问深厚的老学究们挠破脑袋也想不到出处,谁知却是这货胡诌出来的:

话说古人对待学问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尤其是对先贤、经典更是奉若神明。这要是换个古板些的考官,就凭苏轼这么胡闹轻则也得把他当场黜落,重则打为儒家败类,从此不再录用也不是不可能的。

幸亏苏轼运气好,摊上了嘉佑二年进士科的主考官欧阳修。老欧阳身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北宋一代文坛盟主,虽然官当得一塌糊涂,但素有识人之明,又有提携后辈之量,所以对苏轼的胡作非为不但一笑了之,还钦点其为会试第二名,遂成一段佳话。

而苏轼这个会试第二名的含金量那可是杠杠的,放到其他年份恐怕能顶上好几个状元的分量。为啥?因为嘉佑二年进士科可是号称“千年龙虎榜”——北宋从仁宗(后期)、英宗、神宗、哲宗到徽宗(早期)这50年间的大部分军、政、学等领域的精英几乎都被这一科一网打尽。有多精英?唐宋八大家这一科中了三大家(苏轼、苏辙和曾巩),号称儒学北宋五子中有两位(张载、程颢)被这一科抓了个正着;王安石变法最为倚重的四大干将(吕惠卿、曾布、章惇、邓绾),著名学术世家“南丰七曾”中的四曾(曾巩、曾布、曾牟、曾阜)以及北宋诸多自号“文帅”中唯一靠谱、堪称名将的王韶都是在这一刻中的进士,其中官至枢密副使以上者就超过了10人(详见《 科举史上的千年龙虎榜——聊聊神奇的北宋嘉佑二年进士科 》)。

而在这一众牛人中高居会试第二名的苏轼,自然就是牛人中的牛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十几二十年后衣紫腰黄、身居政事堂,成为大宋朝层出不穷的名臣良相都不在话下。

不过苏大学霸居然觉得自己没考好,当然他不会像好友章惇那样选择“复读”(章惇拒受敕诰,两年后卷土重来高居会试第五),而是选择了挑战地狱级难度的制科考试。

关于何为制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见《 科举很难考?在宋朝的制举面前那都是小儿科 》这篇文章。对于没兴趣点链接的朋友,我要强调四点——第一,制科考试非常设。两宋319年间才开过制科21次,其中南宋有据可查的仅开过1次;第二,制科考试对应试者的资格要求极高,不但需要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以上级别的高官推荐,考生还需要通过名为“阁试”的摸底考试。如果说制科考试是地狱级难度,那么阁试就是十八层地狱级的,能将绝大部分考生统统干掉;第三,制科考试成绩分五等七级,其中第一、二等从不授人,所以考生即便拿了满分也只列第三等,以下为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和第五等;第四,两宋科举共录取过进士近3万人,加上诸科、恩科、武举等考试通过的人数不小于10万。而能考过制科的有多少?答案是区区49人……

而能毫无争议的拿到制科第三等这个满分成绩的,整个大宋朝也就苏轼一人而已。

(另有一个叫范百禄的,《宋史》、《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史料记载也考了个第三等,但在《宋会要辑稿》中将范百禄记为第四等。)

科举千年,隋唐时尚不完备,明清时则愈发保守僵化,唯两宋之时文风最盛,选拔出来的人才最佳。而苏轼作为大宋朝第一学霸,自然也堪称千年以来第一考试大牛。有多牛?当年众多考生听说这货带着弟弟前来应试制科,居然一哄而散,几乎无人敢与其同场较量:

这样的苏轼,理所应当成为大宋朝官场的宠儿、日后朝堂上的佼佼者。

说到苏轼,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词开豪放一派”:

事实上这种印象是极其片面的。要论豪迈,苏轼固然能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论豁达,苏子瞻亦能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要论乐观,苏和仲可以笑谈“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春未老》);要论离愁,铁冠道人也能慨叹“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要论奇思妙想,东坡居士可以通灵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要论闲情逸致,苏仙儿更是能慵懒到“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清夜无尘》)。

即便是比起婉约深情,“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十年生两茫茫》)这样的千古绝唱,又岂是某些无病呻吟乱拍栏杆的妖艳贱……那啥能比的?

可以说论到吟诗填词,苏轼可谓无所不能。就像他在考场那样大可横剑在手,向天下人大吼一声“无敌是多么寂寞”,估计也没人敢蹦出来跟他嘚瑟。

问题是在史册中、在后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个无所不能的大文豪,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他的身份首先却是、也只能是个大宋朝的官员。毕竟在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那些高端人才们惟一的前途和出路,苏轼也不能例外。

然而相对于文章诗词对于苏轼来说“就是玩”一样,这家伙当官的本事恐怕就要加上一个字——就是玩笑。

最开始时,他遇到的问题是运气很差。

嘉佑二年苏轼高中进士。正当他名动京师、打算大展身手之时,却传来母亲病逝的噩耗,于是他只能按制归乡为母守孝。

三年后,苏轼王者归来,又一举高中制科三等,为“百年第一”。于是在冗官无数、实职稀缺的仁宗朝,初入仕途的苏轼便被授正八品的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前往地方锻炼4年后,又调入京中判登闻鼓院——这是典型的潜力股升迁路线,意味着苏轼已经进入赵祯的视线,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只可惜苏轼的运气实在太差了。正当这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进入快速成长期,先是赵祯驾崩,跟这位“先帝”各种不对付的宋英宗赵曙即位,苏轼遂遭冷落。紧接着,他的父亲苏洵又不幸病逝,苏轼只能再度弃官归乡替父守制。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当苏轼再度回归时,北宋政坛早已面目全非。赵曙英年早逝,对苏轼完全不熟悉的新帝、宋神宗赵顼在位,而且还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引起了旧党的激烈反弹,政争遂起。

从此以后,苏轼便开始了各种花式作。

苏轼本身没有什么坚定的政治倾向。只不过身为传统的士大夫,他深受欧阳修等师友的影响,所以对变法自然没什么好印象。再加上这货天生自带大嘴巴的属性,动不动就对变法的各种弊端大加讽谏,于是遭到了新党的集火打击,很快就被轰得焦头烂额,不得不自请出京避祸。

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到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这段新党最得意的时间里,苏轼一直在北宋的大好山河间四处流窜,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和湖州知州。看似仕途还算顺畅,可是在北宋官场上,哪怕把地方官做出了花来,只要没机会进京依旧是废材一个,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不过苏轼进京的机会还是很快到来了,只不过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进京赴任,而是凄凄惨惨的被押解到汴梁受审——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说起文字狱,很容易让人想起明清两朝。事实上史上首个大规模爆发文字狱的,居然是文风昌盛、对士大夫极为优待的宋朝。两宋文字狱之多不亚于清朝,比如奏邸之狱、乌台诗案、同文馆之狱、车盖亭诗案、胡铨奏疏案、李光《小史》案、《江湖集》案等等,仅宋高宗赵构一朝,据统计相关案件就不下20起。不仅如此,两宋300多年间、焚书等事件也层出不穷,其中私史成了重灾区。类似清朝明史案的文坛祸事在两宋屡见不鲜,比如《唐鉴》、《东斋记事》、《晁补之文集》等都在禁毁之列,连后来被儒家推崇备至、堪称宋明理学奠基人的程颐的著述都没有逃脱毒手。

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由苏轼引发的乌台诗案。

这货本身就反对变法,再加上赵顼和王安石过于急躁、用人不当,以至于各项新法令在执行阶段弊端百出,苏轼在任职地方时就深有体会,于是对变法恶感更剧。于是在元丰二年因迁任湖州给找赵顼写谢表时,又没管住自己的嘴发了几句牢骚:

须知此时王安石已经二度罢相,变法完全由赵顼一手主持。此前赵顼隐身幕后时,旧党们还可以打着反对老王的名义攻击变法,那叫党争,没啥大不了的;如今皇帝赤膊上阵成了新党的总头头,再反对变法就是反对皇帝,那岂不是要造反了?于是聪明人纷纷溜之大吉,连号称旧党旗帜的司马光都躲进洛阳的地窖里写书去了,就剩一个傻不愣登的苏轼还敢跳出来嘚瑟,立刻被火力全开新党大肆攻讦,被弹成了棉花。

于是赵顼勃然大怒,下令抓捕苏轼归案,而且还摆出一副非弄他不可的架势:

话说这种待遇在“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宋朝是极其罕见的。而且在审讯期间,宰相王珪、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舒亶、国子博士李宜之等官员还不顾“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千方百计的罗织罪名试图置苏轼于地,以至于绝望的后者都在狱中交待后事了。幸亏有宰相吴充等旧党暗中营救,王安石、章惇等新党干将也反对因政争,还有曹太后这个苏轼的“铁粉”出面说情,这才让他逃过一劫。

不过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还是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用以安置贬黜官员的职位,无职掌),并受到监视居住。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因赵顼驾崩、太后高滔滔临朝称制后反对变法并任用司马光为相,苏轼作为旧党的中坚力量重获启用。他不但很快被征召入京,还火箭式升官,很快就由礼部郎中升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直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再度成为官场上炙手可热式的人物。

此时到元祐八年(1093年)高滔滔去世、宋哲宗赵煦亲政后再度推动变法尚有8年光阴,如果苏轼老老实实的跟着旧党大佬们厮混,晋身政事堂成为国家重臣、保余生荣华富贵并非什么难事。可要是不嘚瑟、不惹祸,那他还是苏仙儿吗?

新党得意时,苏轼成天发牢骚、说怪话,结果惹得人人喊打,差点连小命都丢掉。现在旧党上台了,把那些曾经让他深恶痛绝的新法统统废除,结果苏轼又认为旧党与新党是一丘之貉,没一只是好鸟,又反对尽废新法:

这下好了——新党依旧视苏轼为仇雠,旧党则抨击他是墙头草。于是乎两派首次同仇敌忾的全力集火攻击苏轼,烧得这货外焦里嫩,在京城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的再度自请出任地方。

不过苏轼毕竟在新旧党中都有朋友一大堆,所以这次并没有受到什么迫害。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他晋为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此后又先后知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定州(今河北定州),小日子过得还算美滋滋。

不过随着赵煦亲政、重新任用章惇为相,这位已经跟苏轼反目成仇的昔日老友立即进行打击报复,将苏轼打发去尚为蛮荒之地的惠阳(今广东惠州)跟野人打交道。不过老苏向来豁达乐观,往好了说是善于苦中作乐,说难听点就是毫无城府,甚至有点缺心眼……所以这货还优哉游哉的在惠阳赋诗一首以自娱:

章惇为人激烈,但也并非赶尽杀绝之人,本来也没想把苏轼这位旧友如何。谁知有小人来打小报告,说苏轼居然在惠阳“春睡美”,把老章气得七窍生烟,干脆又一脚把他踹到了昌化军(今海南儋州),让这货到天涯海角好好睡大觉去。

昌化军属琼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在宋朝海南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因为极少对犯罪的官员处以刑,因此流放就成了“极刑”,其中又以流放琼州为最重,非罪大恶极者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但凡是流放到海南的官员,不仅意味着仕途彻底完蛋,而且形同变相刑——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海南遍地“瘴疠”,外地人去了必无疑。

可是苏轼依旧性不改,在昌化军过得很开心不说,而且又赋诗一首,把海南岛视作故乡:

幸亏此时章惇已经下台,否则暴脾气的老章不再开一记大脚、把这货踹到国外当官才怪。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佶颁行大赦,苏轼得以复任朝奉郎(正七品散官,无实职)。次年他在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享年65岁。南宋时,宋高宗赵构追赠苏轼为太师,此后又被宋孝宗赵昚追谥“文忠”。

在今天,如果某作家、诗人之类的纯粹文人被任命为政府高官,一定会让人莫名惊诧,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种事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不过是官场上的常规操作,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

毕竟在科举千年的历史中,能考中进士、继而成为官员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写文章的水平。尤其是在北宋王安石变法前,科举最重诗词,要是当时哪个名臣良相脑袋上没挂上个诗人的头衔、没有几首名作传世,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但是学问好、诗词佳跟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官员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这当然是瞎扯淡。历史上固然不乏官声与文名双优的范例,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依然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背景下,绝大多数名臣良相就算他们的文章诗词水平很高,但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出色的政治能力。而要是没有这个本事,哪怕胸中文才诗华充溢到爆炸,结果也只能是。

所以李白毕生到处自荐求官而不可得,苏轼则是捧着金饭碗却把官越做越小、越做越远。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

李宗吾先生总结了数千年历史中所谓成功人物的经验,得出了“厚黑”二字真言,可谓是精辟至极。然而苏轼之所以能成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苏东坡传》),如果也需用二字总结,那就应该是“天真”。

正因为天真,所以他至情至性、至纯至诚,所以他才能那般的豁达豪迈、和蔼可亲、机智幽默,无论进退得失皆能自得其乐。哪怕全世界都在与之为敌,然而在苏轼的眼中,这个世界仍然是美丽的、让他无限留恋的,所以才会写出那些脍炙人口、恍如天成的神仙诗词。

唯有如此,苏轼才能成为千百年来备受敬仰爱戴的苏仙儿。

可是天真与厚黑又是永远无法交叠的两个极端,于是苏轼又用他一生的经历给我们展示了一幕官场倒霉蛋的悲剧。

这是苏轼的悲剧,却又是无数后人的幸运。毕竟所谓的名臣良相在史书中多如牛毛,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而苏仙儿,才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必不可少的那唯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