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谜之成语篇:成语英语翻译

2.古代美男子之掷果盈车文言文翻译

3.潘安的解释是什么

4.西晋的成语?

5.潘安怎么念

6.古代有哪些帅男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灯谜之成语篇:成语英语翻译

掷果盈车的典故原文-掷果盈车的翻译

Idioms of lantern riddle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first month。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

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

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

古代美男子之掷果盈车文言文翻译

美男子之掷果盈车

美男子的掷果满车

《百度文言文翻译》

西晋

潘安人长得很美,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潘安的解释是什么

潘安的词语解释是:晋·潘岳。

潘安的词语解释是:晋·潘岳。结构是:潘(左右结构)安(上下结构)。注音是:ㄆㄢㄢ。拼音是:pānān。

潘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晋潘岳。岳字安仁,故省称“潘安”。潘安貌美,故诗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引唐元稹《赋得九月尽》:“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明高濂《玉簪记·重效》:“国士潘安,贤门孟光,芳姿玉立_璋。”《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到了那个探花,_甚么潘安般貌,子建般才。”《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难道真个嫌我丑陋?一定要选个陈平、潘安不成?”《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多半因为吃了我应分的母奶,他才长成这般宋玉之容、潘安之貌呢。”

二、国语词典

晋代美男子潘岳。参见「潘岳」条。词语翻译英语see

三、网络解释

潘安(西晋文学家)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_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等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关于潘安的诗词

《和潘安仁金谷集》《潘安仁戴星看河阳花发》《潘安素乞题其先德峄琴学士西园涉趣图》

关于潘安的诗句

不堪时傍潘安鬓独惭作诔似潘安与潘安

关于潘安的成语

愁潘病沉潘妃宝钏宋才潘面愁潘病沈沈腰潘鬓潘文乐旨潘郎鬓丝潘张左束潘江陆海陆海潘江

关于潘安的词语

掷果潘安陆海潘江潘郎鬓丝宋才潘面潘鬓成霜潘郎车满潘妃宝钏掷果潘郎潘张左束潘文乐旨

关于潘安的造句

1、小弟我就是人称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枝梨花压海棠的小*虫夏色鬼宜兴八仙。

2、一个开朗青年邈_,虽无奇世武功,也无潘安之貌,但却引来青衿、花罄、水寒心、小梦?等诸多女子爱恋。

3、只是多少有些生不逢时,在这个一分钱能难倒英雄好汉的尴尬时代,已经不可能出现潘安式的掷果盈车了。

4、未许文章领袖,却多风月襟怀,朱颜绿鬓好乔才,不下潘安丰采。

5、男性版的东施效颦!那是著名丑男左思,和潘安一起出游,结果回来的时候,潘安车上的水果够开水果店了,左思车上的烂砖破瓦头连盖间房子都有赢余。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潘安的详细信息

西晋的成语?

Ⅰ 两朝南北晋的成语有哪些

信口雌黄: 这个典故出自西晋时有名的清谈家王衍。这家伙喜欢滔滔而论,但所说的话往往前后矛盾。有一次别人听他讲解后指出其中矛盾错误处,王衍不假思索,随口更改。故为“信口雌黄”。 信口:随口;雌黄:一种矿物,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擦去。 (报春居士评:老王卖瓜,不仅要有口才,反应也要快,这位仁兄真是个销售人才啊) 我把这些成语分成了几块,来供大家玩捏玩捏: 1)跟“情”有关的成语。 从人性上讲,晋朝是个很特别的时代,无论贵族还是布衣,人们崇尚自由的爱情和无拘束的生活,所以跟情有关的成语也就特别多。 偷香窃玉: 西晋有个叫韩寿的美男被他上司的女儿贾午所暗恋,于是上演了一段女追男的传奇。。。贾午为了追到美男,偷了别人送给她老爹的西域香料,再转送给韩寿(看来那个年代流行男用香水),终于捕获了“美人心”,此为“偷香”。上了钩的美男以后就经常晚上跳墙而入与贾午幽会,此为“窃玉”。 (报春居士评:哦,女的偷香,男的窃玉,原来这两件坏事不全是男的做的。冤枉男同胞这么多年了) 我见犹怜: 东晋大将桓温(“自古英雄出少年”就指他)灭了汉国后以汉王之女为妾。温之元配凶妒欲杀之,但见她神色娴正,辞甚凄婉,不禁弃刀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翻译为“妹妹啊,连我见了你都觉得可怜,何况那个老不的呢”。) (报春居士评:蛮妇中了毒妇之计了。玩肌肉的跟玩大脑的就是没得比啊!) 徐娘半老: 南朝梁朝湘东王萧铎有个姓徐的漂亮老婆,人到中年,地下情人依旧多多(原称“多面首”)。有闲人作一打油诗: 柏直狗,虽老犹能猎; 萧溧阳马,虽老犹骏; 徐娘半老,犹问多情。 (报春居士评:千年后LP远比LG出名,这对排名第一) 看杀卫阶: 卫阶是西晋最有名的美男子(晋朝男儿 美霸天下!!)。不过这位老兄因为长得太美了,走在街上所有人都会盯着他看,把他看得全身起鸡皮疙瘩。久而久之得了忧郁症了。 (报春居士评:在那个美男过剩的年代里居然还那么引人注目,只能说明卫阶他。。。他。。。美若天仙~~~~ 天啊!) 一往情深: 猜猜这个暧昧的成语是哪个晋人发明的。嘿嘿,估计没多少人会猜到,这个成语竟然出自于晋朝第一君子谢安之口,真是出人意料。谢安,就是那位东山再起的老兄,有一子辈朋友叫桓子野。“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从此,中国的言情小说里就多了个经典的词语:一往情深 (报春居士评:清歌大概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那个姓桓的小朋友正值青春期,听多了这种歌,出现些恋爱综合症这很正常。谢安这老家伙大惊小怪的,成心 *** 人家嘛) 2)很多成语跟晋朝南北朝发生的事件有关,考考大家的历史功底吧 l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三个成语出现在哪一场著名战役? l 与刘琨、祖逖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l 不越雷池一步 里的“雷池”在哪? l 乘风破浪来自哪段典故? l 吾不杀伯仁,伯仁由吾而之中的“吾”是谁?“伯仁”又是谁? l 晋朝著名将领羊祜有句什么名言? (答案见后) 3)有两个出自晋朝的成语用来形容厉害女子的 牝鸡司晨: 形容女性政治能力强,原意为母鸡报晓。典故的主人公是西晋的贾皇后,她为了自己专政大搞宫廷政变,发动了导致西晋毁灭的“八王之乱”,最终她离中国第一个女皇帝的头衔仅一步之遥而功败垂成人头落地,让五百年后生的武媚娘抢走了这个头衔。她LG晋惠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在“中国 *** 皇帝排行榜”里高居第一。 咏絮之才:形容女子文才了得。故事是这样的:东晋谢安侄女谢道蕴从小有才,谢安在一个下雪天和子侄们讨论文学大家用什么可以比喻。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从此说女性有“咏絮之才”就是在说她有惊人的文才。 4)跟谢安有关的成语(爆多) 东山再起:谢安早年出仕之前曾经在东山短期隐居,后人遂称其第二次出仕为东山再起 屋下架屋:谢安评论扬都赋的原话,指文章仿效他人前作,没有创新。 前倨后恭:谢安侄子谢玄幼年由谢安抚养,两人感情深厚。谢安曾取笑谢玄“前倨后恭”,谢玄也曾毫不客气的当谢安面批评叔父谢万“衿抱未虚”。 新会蒲葵:谢安得到当时几乎所有名士的推崇,因而一举一动都被世人仿效。曾经有他的老乡回家没有路费,只有五万把根本卖不出去的蒲葵扇,谢安得知以后,便抓了把扇子来用,结果人人仿效,积压的扇子不久便全部高价售出。 围棋赌墅:淝水之战前夕,谢安在东山别墅与人下棋,以别墅作为赌注。 雅人深致:谢安称赞谢道蕴的原话,后多用来指隐士风度,品味高雅。 一往奔诣:支道林称赞谢安的原话,后多用来指文章一气呵成,才气不凡。 老翁可念:谢弈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尤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一往情深:上文 咏絮之才:上文 小儿破贼:谢安对淝水之战捷报的评价。 封胡羯末:均为谢安子侄的小名:封指谢韶,胡指谢朗,羯指谢玄,末指谢川。后用以称美兄弟子侄之辞。 (报春居士评:牛人啊,随便弄个事就是一成语,汗。。。 ) 公布一下刚才的答案: l 淝水之战 l 闻鸡起舞、胡笳退兵、中流击楫 l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晋苏峻造反时,大将军温峤欲率军灭苏,宰相庾亮认为苏不足以患,西边的陶侃才是心腹大患,要温坚守他在雷池的阵地,不准离开雷池一步,遂为“不越雷池一步”。雷池,在今安徽。 l 来自南朝元嘉年名士宗悫:“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l 东晋王敦造反,王敦的兄长王导向皇上请罪。周桤(字伯仁)当面不帮王导的忙,暗里向皇帝求情,王导终无罪,但他不知内情而恨周桤。等到王敦造反成功后要杀周桤,王导一言不发,周桤终。事后王导发现周桤救己之事,悔恨不已而说出此句。 l “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

Ⅱ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成语

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玉润之望,珠玉在侧,卫玠谈道;平子绝倒,韩寿偷香,沈腰潘鬓,草船借箭,鞠躬尽瘁;而后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周郎顾曲,倾国倾城(形容慕容冲的),翩翩周生,婉娈幼童(也许不是一个成语,当小故事看吧,说得是周小史,西晋洛阳人,有诗赞曰: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傅粉何郎,行步顾影,侧帽风流,冰清之资,才比潘安貌比吕布,貌柔心壮;音柔兼美,芝兰玉树,既生瑜何生亮,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画梅止渴,才高八斗,三顾茅庐,望尘而拜,闻鸡起舞,枕戈待旦,江郎才尽,长林丰草,投鞭断流,入木三分,东床快婿,世外桃源,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豁然开朗, 落英缤纷, 与世隔绝, 咏絮之才,东山再起,欣欣向荣, 归去来兮 ,七步成诗,手不释卷 ,囊萤夜读,洛阳纸贵,广陵绝响,坦腹东床,三足鼎立,三足鼎立,作奸犯科,七擒七纵,集思广益,开诚布公,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临危受命,任重才轻,妄自菲薄,作奸犯科,白首同归,犀照牛渚,牛星织女,笔误作牛,桃园结义,路人皆知,东床快婿,吴牛喘月,坚壁清野,穷兵黩武,枕戈寝甲,势如破竹,屡战屡败 ,短兵接战,骁勇善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龙肝豹胎,龙肝凤脑,龙肝凤髓,虎踞龙盘 ,乘龙佳婿,藏龙卧虎,伏龙凤雏 ,龙蟠虎踞,七步之才,一衣带水,青白眼,望梅止渴 ,老骥伏枥 ,挟天子而令诸侯 ,说曹操;曹操就到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吴下阿蒙,髀肉复生,煮豆燃萁,临池学书,咏絮之才,后起之秀,画饼充饥,恃才傲物,收买人心,神武挂冠,李郭同舟,水陆毕陈,玉体横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买王得羊,画龙点睛,赴汤蹈火,恺崇斗富;浑浚争功,兴高采烈,鹤立鸡群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渊渟岳峙,渊渟岳立,岳峙渊渟 ,川渟岳峙 ,徐娘半老,情随事迁,携老扶幼,隔岸观火,穷途之哭,依缸习字

Ⅲ 关于晋朝的成语

投鞭断流

Ⅳ 说这个成语和西晋的王衍有关系 不好意思 居然没有打

麈(抄zhǔ)尾,是一种道具.1979年出袭版的 《辞海·下册》4728页 "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

王夷甫是西晋时的太尉,大名士王衍.少年王衍生活在西晋歌舞升平,崇尚清谈的和平岁月,世人多夸耀他的风采卓越,风度翩翩,有个成语就出自于世人对他的赞美--白玉麈尾.据《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夸夸其谈的时候,动情处,拨弄着散发贵族气息的麈尾扇子,柄尾用白玉装饰.时人惊叹他白皙的手儿,竟然如同玉柄一般洁白无暇,难以分辨.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

Ⅳ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成语和相应历史事件,要十个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势如破竹 解释: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半老徐娘 解 释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出 处 《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临池学书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成语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洗砚的水池边练习写字。出处:《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或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有力。

画饼充饥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的。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找了很久,满意请采纳,谢谢!)

Ⅵ 关于 西晋 东晋 南北朝的成语

有很多,我举一些,纯手打,望采纳

洛阳纸贵-西晋-左思

白玉麈尾专-西晋-王衍

势如属破竹-西晋-杜预

潘文乐旨-西晋-乐广

闻鸡起舞-东晋-祖狄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前秦-苻坚

入木三分、东床快婿-东晋-王羲之

画龙点睛-东晋-张僧鹞

才高八斗-东晋-谢灵运

Ⅶ 和西晋人物祖逖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闻鸡起舞、南塘一出、中流击楫

Ⅷ 出自东、西晋朝的成语

出自东、西晋朝的成语——闻鸡起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解释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答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结构连动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

辨形鸡;不能写作“机”。

近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反义词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例句岳飞从小立下报国志向;~;苦练武艺;终于成为一个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

Ⅸ 说这个成语和西晋的王衍有关系 知道的帮忙解释一下吧

麈(zhǔ)尾,是一种道具。1979年出版的 《辞海·下册》4728页 "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内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容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麈尾实物,有镶牙漆木柄的,有镶玳瑁檀木柄的,显示出贵族用具的风貌。

王夷甫是西晋时的太尉,大名士王衍。少年王衍生活在西晋歌舞升平,崇尚清谈的和平岁月,世人多夸耀他的风采卓越,风度翩翩,有个成语就出自于世人对他的赞美--白玉麈尾。据《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夸夸其谈的时候,动情处,拨弄着散发贵族气息的麈尾扇子,柄尾用白玉装饰。时人惊叹他白皙的手儿,竟然如同玉柄一般洁白无暇,难以分辨。有一种病态美,历来为名士所称道。

Ⅹ 用什么词形容西晋时期

西晋建立的时候,司马昭已经挂了。

西晋(266年—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内的统一王朝,容首都洛阳。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潘安怎么念

潘安的读音是:pānān。

潘安的拼音是:pānān。结构是:潘(左右结构)安(上下结构)。注音是:ㄆㄢㄢ。

潘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晋·潘岳。

二、引证解释

⒈晋潘岳。岳字安仁,故省称“潘安”。潘安貌美,故诗文中常用作美男子的代称。引唐元稹《赋得九月尽》:“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明高濂《玉簪记·重效》:“国士潘安,贤门孟光,芳姿玉立_璋。”《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到了那个探花,_甚么潘安般貌,子建般才。”《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难道真个嫌我丑陋?一定要选个陈平、潘安不成?”《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多半因为吃了我应分的母奶,他才长成这般宋玉之容、潘安之貌呢。”

三、国语词典

晋代美男子潘岳。参见「潘岳」条。词语翻译英语see

四、网络解释

潘安(西晋文学家)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_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等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关于潘安的诗词

《潘安仁戴星看河阳花发》《潘安素乞题其先德峄琴学士西园涉趣图》《潘安仁戴星看河阳花发》

关于潘安的诗句

独惭作诔似潘安与潘安空怜诔德有潘安

关于潘安的成语

潘妃宝钏潘张左束愁潘病沈沈腰潘鬓愁潘病沉潘江陆海潘郎鬓丝潘文乐旨陆海潘江宋才潘面

关于潘安的词语

潘文乐旨潘江陆海宋才潘面愁潘病沈掷果潘安陆海潘江掷果潘郎潘鬓沈腰潘鬓成霜潘郎鬓丝

关于潘安的造句

1、产房传喜讯---生了,祝贺母子平安,喜得贵子,愿宝宝貌似潘安、文如太白,茁壮健康成长。祝你们喜事连连笑开颜,幸福多多哈哈笑。

2、王家若男若女,若大若小,哪一个不欣羡潘小官人美貌,如潘安再出;暗暗地颠唇簸嘴,批点那飞天夜叉之丑。

3、男性版的东施效颦!那是著名丑男左思,和潘安一起出游,结果回来的时候,潘安车上的水果够开水果店了,左思车上的烂砖破瓦头连盖间房子都有赢余。

4、金潘安想都不敢想,自从被骗入了东方墓中后他便隐姓埋名。

5、只是多少有些生不逢时,在这个一分钱能难倒英雄好汉的尴尬时代,已经不可能出现潘安式的掷果盈车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潘安的详细信息

古代有哪些帅男子

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这是古代四大美男

另外还有:古代十三俊

一、潘安

潘岳,就是人所周知的潘安,西晋时河南人氏,表字安仁,小字檀奴。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潘岳不仅长了张锦绣皮囊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二十来岁时,晋武帝司马炎一天来了兴趣,下乡耕田作秀,大伙纷纷写马屁文章。结果潘岳的赋作得最好。大臣们一看,这小白脸,算什么东西,马屁胆敢拍得比我们好!嫉妒得要,立马赶他出朝廷。赋闲十年后,潘岳终于被重新录用。先后当了河阳还令的县太爷,颇有政绩。风雅县令在河阳县种遍桃树,时人号称“一县花”。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前后,回洛阳任京官。几曾持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

当时掌权的是丑八怪皇后贾南风。她外孙贾谧好结交宾客,组织了个文人团”二十四友”,为贾氏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潘岳是其中最卖力的一位。精彩之笔,当数搞垮太子的阴谋。具体过程如下:潘岳写了一篇狂草,贾南风派手下的宫人将太子灌醉,哄他抄写。太子醉眼模糊,根本辨不清纸上啥内容。照着笔画胡乱描了一遍。太子的墨宝别人当然也看不懂,何况当时皇帝还是个白痴。这难不倒才子潘岳,他模仿笔迹的工夫了得,在太子的纸头上照原来风格添置笔画,成为反迹昭著的逆书。正是以笔为刀,不流血!太子后,赵王司马伦借口报仇,兵变入宫除尽贾氏一党。潘岳从前就得罪过赵王伦的boyfriend孙秀,这会儿当然翘翘,还是满门抄斩。他一生孝顺,却连累老母丧命于东市。不亦哀哉!

八王之乱中政治一锅粥,潘岳偏要凑热闹,落了个为虎作伥的恶名。好歹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这辈子过得不算太衰。其文风华美却不失于雕琢;描写细致,尚不致于繁芜。善写清绮哀艳的悲情文章,是一个很忧郁的美男子。

二、宋玉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释说有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偷窥自己三年,但他都对人家不理不睬,因此不能说自己好色,接着他就描述登徒子如何喜爱丑陋的妻子,与她生了五个孩子,从而把“性好色”的罪名加到登徒子的身上。毕竟大家都比较相信帅哥,于是就听信了宋玉的话,而“登徒子”却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除了这篇赋之外,就再也寻不到一分一毫关于宋玉之美的蛛丝马迹了。

三、子都

《诗经》有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意思是说,一个女孩子本来跟某帅哥有个约会,可是她等啊等等啊等,心上人帅哥哥没有见到,却见到了一个愚驽蠢笨的傻佬。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了帅哥的代名词,或者也可以说,子都乃是众多郑国少女——不排除某些少男——梦中的白马王子和假想的约会对象,少女们都以能见到那位帅名满全国的子都为荣,为了能见他一眼,甚至不惜呆呆的苦等上好几个小时,由此也便可以想象出,当子都未见而见到蠢夫的时候,少女会有多么的悲伤,哀怨和惆怅了。

子都,春秋时期郑国人,大名叫做公孙阏,子都乃是其字。子都这个人,不仅相貌生的美,还有着一身的好武艺,能征善射,因此便做了郑庄公的大夫。然而,子都其人虽美,却是个小心眼。《左传·隐公十一年》里便记载了他因争车未遂而在阵前射杀己方大将颍考叔的光荣事迹,由这一点看,子都老兄多少还是缺了些大丈夫应有的宽广心胸和英雄气概,只能将其归入偶象派一类了。

虽然还存在着这样的不足,大帅哥子都毕竟是帅名远播的美男子,其容颜之美不仅震动了以庄公为代表的统治阶层,而且也得到了以郑国女子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和以孟夫子为代表的子孙后代的认同,仅凭这一点,子都之入选美男榜,便实在是实至名归的了。

四、宋文公

宋文公没有做国君的时候,是宋国的公子,被唤做公子鲍。

就因为他帅,公子鲍变成了宋文公?这未免也太过荒唐了吧?可是事实确实如此,虽然其过程并没有说起来这般容易。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荒诞的故事呢?因为一个女人爱上了他。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祖母(当然不是亲祖母),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妹妹王姬。

《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公子鲍是一个“美而艳”的大帅哥,于是乎中年守寡,独居深宫而难耐孤寂的半老徐娘王姬便看上了他,“欲通之”。可是公子鲍不愿意啊,怎么办呢?王姬便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拍公子鲍的马屁。你公子鲍不是喜欢布施恩惠于国人吗?(由此可见公子鲍恐怕亦心存夺国的野心)好,老娘我帮你布施;还不愿意吗?还不愿意,老娘我干脆把宋国的江山也献给你做交换吧。

昭公九年,宋昭公外出打猎,这正是上天赐予王姬的良机啊,于是她便派人把昭公干掉,而迎立昭公的弟弟公子鲍当了国君。一段因帅得国的千古神话终于成为现实。(据《左传》,昭公田猎,乃是王姬所使,且昭公亦知襄夫人将杀己,然也无可奈何,只能坐以待毙,可见昭公实在襄夫人控制之下,王姬欲献国于公子鲍,实是易如反掌)。

那么这位帅的biangbiang声,帅得令祖母倾心而折节欲通的宋文公,除了帅之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应该说还不错,起码要比他的哥哥,有“无道”之称的昭公好了许多。《左传》里说他“礼于国人”,《史记》中说他“贤而下士”,当然,这些都是在他做公子鲍需要收买人心的时候,至于他做了国君以后的表现,我却只能遗憾的说声“不可考”了。然而不管怎样,即便是因帅得国,也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至于代价是什么,大家稍稍想想便自然能够猜到。

五、邹忌

战国时,邹忌是齐国有名的帅哥。身型修长(身高八尺有余),而且形态“昳丽”。他的帅不仅是外在的帅,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但不幸的是他太有内涵了,通常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痛苦都比常人多些。比起外表,邹忌更愿意别人注意他内在的东西,比如说他更希望人们赞美他的诗歌、他的文章、他的口才等等。

那时邹忌的梦想,就是有一个比他更漂亮的人来代替他的苦恼。每天清晨,这位齐国美男子起床后都会站在一面铜镜前忧郁地低语: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齐国最美的男人(有点象白雪公主的后母)?而魔镜总会歉疚地告诉他:很遗憾,我的主人,迄今为止您依然是齐国最美的男人。每当魔镜说完,它总会看到对面的邹忌忧伤地哭泣,像三月的细雨,淅淅沥沥。直到有一天,魔镜突然对邹忌这样说:我的主人,您终于不再是齐国最美的男人了,城北来了一个叫徐公的男人,他现在才是这里最美的男人。

这一天,是邹忌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幸福使他不敢相信。于是邹忌问自己的妻子:我和城北徐公谁美?妻子说:徐公怎么可以跟相公您比呢?正如茄子和樱桃一样没有可比性。邹忌又问小妾,妾回答说:徐公怎么可以跟相公您比呢?正如鹌鹑和仙鹤一样没有可比性。邹忌复问客人,客人说:徐公怎么可以跟相公您比呢?正如狗尾巴草和云杉一样没有可比性。

过了几日,邹忌见到了这位在别人眼里不如自己美貌的男人。邹忌若有所思,沉吟了片刻,拔足向王宫奔去。在王宫里,邹忌与齐威王边饮酒边聊天。邹忌说:大王,臣本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想让我给她买樱桃吃;我的妾想让我给她买野味解馋;我的客人想让我给他批几方木头盖房,所以都说徐公不如臣美,但事实上我与徐公相比,好比是茄子、鹌鹑、狗尾巴草,这证明我受了他们的蒙蔽。大王,以此引申到治国之道……

齐威王听了邹忌一番话,陷入了沉思……

翌日,齐威王召邹忌觐见,一脸神秘地对邹忌说:爱卿,你又是齐国最美的人啦!邹忌不解,问:为何?齐威王笑嘻嘻地说:寡人已经把那个城北的鸟徐公毁了容,现在你老婆再夸你漂亮当然就不是蒙蔽你啦!

自此,人们都传说邹忌疯了。据说有人曾看到过他,已经变得神志不清,只反复说着一句话:我只想做一个有思想的人……

六、周瑜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然后消灭曹操,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七、吕布

大家熟悉.不多说了

八、嵇康

嵇康,字叔夜,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耿直,他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曹林之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

嵇康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美男作家,精通文学、玄学和音乐,同时英俊潇洒,别人形容他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史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最有说服力的故事是,某次他去森林里采药,竟被樵夫误以为仙人下凡,其风姿可窥一斑。

嵇康喜爱音乐,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他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见。

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与司马氏相对抗,后被司马氏,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九、卫玠

记得三国中杀掉邓艾父子的卫瓘吗?卫玠就是他的孙子,表字叔宝。关于卫玠的美,《晋书》里用词有“明珠”,“玉润”等等,他为人喜怒不表于形,总之是个面无表情的玉人。这孩子自幼风神秀异,坐着羊车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洛阳居民倾城而出,夹道观看小璧人。可这玉人特爱开口。当时风气最盛行清谈:手里拿个麈尾模样悠雅地侃侃而谈。刚开始时,“清谈”主要谈老庄之道,还有点哲学氛围,后来变成了天南海北乱侃,比如谈论人家的长相和行为(两晋美男子多出名,也有这方面原因)。爹妈怕卫玠磨牙磨得太累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政治问题太敏感,最好避开,就限制他说话,真叫人吃不消。(我们有时候对着进不去的BBS也时不时会唉声叹气一翻)。

八王之乱把西晋政权闹成一锅糨糊,胡人势力乘机进入中原,天下大乱。卫玠费尽口舌说动母亲南下。他兄弟不肯走,后来在匈奴人手上。他们一家子跑到江夏(今武汉),妻乐氏经不住旅途疲惫,去(热了?)。征南将军山简赶快来抢这个钻石王老五,把爱女嫁给他。卫玠带上新妇又往东行,来到了大将军王敦镇守的豫章(今南昌)。

王敦见他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很是器重。卫玠并不买帐,他感觉此人野心勃勃,久必生乱,不可依附,于是再次转移,投奔东晋都城建业(今南京)。建业的官员们久闻卫玠艳名,立即答应予以重任。江东人士听说来了个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卫玠举步艰难,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这个典故就是《世说新语》中的“看杀卫玠”。(所以我们的fans在追星的时候都应该斯文一点,小心把偶像给看了)。

卫玠一生,没在政治上兴风做浪,没为中国文艺或科技的发展做贡献,军事方面更是碰也没碰过。这么个人,居然在《晋书》上有传记,可见 “美男子”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传记里反反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俊美,二是会嚼舌头。(前后一串,倒是挺适合做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

一千多年前的卫玠同样舌头痒痒,一遇机会,定要冒两句,使听众个个惊叹。清谈高手王澄(小名平子)对卫玠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人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 。卫玠会说,脑瓜也明智,看得准形势,懂得保身避祸,可惜身子太弱,一切白搭。

十、韩子高

韩子高,梁朝会稽山阴人,身世微贱,以做鞋为生。据说他“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韩子高他貌美,美过中国少年瑰宝周小史(晋代有名的娈童),处于乱军之中,敌人挥舞长枪白刃疯狂砍杀,可一旦遇到韩子高,竟然会抛掉手中的兵刃,竟然没有一个人舍得伤害他的一根毛发,史说:“乱卒挥白刃,纵挥间,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数矣”。可见此君貌美到了什么程度?他绝非仅有漂亮的脸蛋,他的两臂修长,善于骑射,形体俊美,肌肤诱人,实在是英武异常,令人痴迷而不能自拔。多少纯情少女,包括陈朝公主,都疯狂暗恋子高,竟然因为日夜思念而咳血身亡。

但韩子高却甘愿委身于南朝陈文帝陈茜(是个Gay佬),他们同食共寝,日夜不离。更因为子高的一段绯闻,而导致陈茜一怒之下感情用事灭了王司马一族,最终造成了梁朝的灭亡和陈朝的建立。这种因为同性恋而导致王朝颠覆的史实,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韩子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提出了男皇后的概念,虽然最终誓言未能兑现,但是韩子高貌美倾国的事实是不容辩驳的。陈茜病故以前,子高端水送药,片刻不离,给弥留之际的陈茜以极大的安慰。偌大的皇宫,一切人等均被拒之门外,只有陈茜子高两人病榻厮守,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陈茜后,子高被冤狱赐,年仅三十岁。

十一、兰陵王

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风流大丞相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

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实记录了另外五兄弟的母亲出处,就长恭例外:“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书史的遗漏,还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隐情。高澄一,其弟高洋继任,干脆一脚踢走皇帝,自己称帝,北齐建立。高长恭当时还留下一桩八卦:皇帝赏他20个侍妾,他只收下一个。美男子的眼光真是高,连皇帝介绍的**19个在他眼中都成了恐龙,就一个勉强算美眉。

高长恭骁勇善战,据说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以威赫敌人,每每打仗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阳,他带领五百骑士,冲过周军重重包围,突入洛阳城下,城上齐兵认不出谁来了,怀疑是敌人的计谋。兰陵王摘下盔胄(注意,这是个把脸遮了很大部分的头盔,而不是面具。有人怀疑“兰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后来的编舞者编出来的),示之以面容,城上军心大振,吊下手数百名,前来接应。很快周军被迫撤走。为庆祝胜利,武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戴着面具边跳边歌。史载:“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高长恭后来不知为何染了个大毛病:贪财。门口常有行贿的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都说三道四。属下尉相愿问他:“王既然俸禄那么高,何必如此贪?”长恭答不上来。相愿说:“您是不是因为怕功劳高,被主上忌讳,故意给自己抹点污垢?”长恭这才开口说:“是的。”相愿说:“朝廷如果猜忌王,这正好给他留了一条辫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祸。”长恭泪下,跪膝,请他给个安身的法子。相愿说:“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 长恭听了劝告,便偶而装装病。但完全隐退,又不甘心。正处盛年的男子,谁愿意退休?何况高长恭不是当隐士的个性。

北齐末代皇帝高纬一天听了《兰陵王入阵曲》,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但失利,追悔莫及。” 长恭无心快语:“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高纬一听“家事”这两个字,心生警觉。叫人给他送去毒药一杯。皇帝,连理由都没扯。高长恭时的年龄没有记载,估计才三十出头。留下个悲痛欲绝的遗孀郑妃,守着佛门孤灯,度此残生。四年后,失去了支柱的北齐就为宇文氏所灭,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十二、慕容冲

名字咋一看像武林高手,他的武功有多高偶不知道,如麻却是事情。这个小字凤皇的美少年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隽的幼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倾国倾城第一人。短短二十几年的人生,如扫帚星行空,轰动之大把北国江南所有美女都比化了。可惜五胡十六国这段历史不出名,他也跟着被尘封。

偶很长时间都分不清五胡十六国跟五代十国,后来才知道五胡十六国跟东晋处同一时期,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这时候中国就是南北分治了,不明白为什么教科书上的南北朝是从东晋灭亡才开始算的。

话归正题,前燕传到第二任皇帝手上便不行了,被前秦吞并。作为战利品,十二岁的慕容冲和姐姐清河公主被充入长安的禁宫,一对漂亮宝贝陪秦王苻坚风流快活。谁说男人女相有福的,瞧人家慕容冲多倒霉!后来苻坚因为影响不好,把慕容冲放了出去,等他稍大,安排做了平阳(今山西临汾)太守。十几年后,淝水之战,苻坚大败。慕容冲结集鲜卑人,趁乱而起,马踏关中,挥刀雪耻。几个兄长相继后,他在阿房城继位,做了燕国皇帝。可巧此处长满了梧桐,翠竹。传说中的凤皇看到梧桐,常落下来休憩,用竹食填肚子。现如今绿影婆娑的阿房真引来了个火凤皇。于是歌谣传曰:“凤皇凤皇止阿房”。桐竹纷披,玉面罗刹横刀跃马,真是花间喝道的场面!苻坚守不住长安,出逃,在另一个叛臣羌族人姚苌手里。强大的前秦毁于一旦。

攻陷长安后慕容冲唆使部下抢遍全城,活脱脱一个强盗头子。鲜卑人在长安拿够了,撑足了,打着饱嗝,泛起了乡愁,都嚷着要回家。东北华北的燕国故地,是叔父慕容垂的势力范围。慕容冲现在骑虎难下,一旦东归,皇位必然受到威胁。他跟手下将领产生了意见分歧,被杀。过过皇帝的瘾,了也值。生命如昙花一现,瞬间的绚烂,瞬间的消亡。有道是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这句话讲多了也俗,常听人抱怨韩国电视剧,好端端地一定要在结尾害猪脚,生拼硬凑悲剧美。慕容冲上辈子就没修好,又不肯老实安分修下辈子,悲剧猪脚当得浑然天成,不会有人骂编剧吧?数载娈童生涯,一朝铁血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曲折经历形成了性格的极端:外表阴柔,内心狂野,坚毅,为人狡猾且狠毒。

写到这里,偶脑海里晃着林平之的红影子:含着金勺出生,忽一朝大厦倾,忍辱负重,终一天血腥复仇,自己却在野心中毁灭。搞不清楚在这篇奇遇记中有没有个岳灵珊,我们只知道一个MM曾给慕容冲生了娃娃,可连姓氏都没留下来。慕容家族以能征善战桀骜不驯著称,还有个特点就是外形好。出现慕容冲这么个集大成者,并非偶然。有趣的是燕国皇室选继承人时,脸

十三、独孤信

独孤信,出生在一个小鲜卑部落的酋长之家,原名独孤如愿。说到这个人,偶不得不啰嗦一下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著名的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时,将都城从平城(山西大同)南迁到了洛阳。此后北方的六个军事重镇变得不重要了。从前镇守六镇的全是贵族子弟,现在新添的尽是些流放犯。少爷兵们眼见工资奖金一月比一月少,最后落得跟流放的一个待遇,能不恼火吗!大呼造反有理,六镇相继叛乱。

千万别小看了这场起义,北齐高氏,北周宇文氏,统一中国的隋朝杨氏,建立大唐盛世的李氏,全是在六镇烽火中打出头的。大帅哥独孤如愿也如这般登上了政治舞台。在起义第一轮,独孤如愿站在朝廷这边,跟着亲政府的贺拔氏父子杀了起义将领卫可孤,出了点小名气。起义第二轮中,不知怎么地进了葛荣领导的武装。

后来葛荣失败,独孤如愿跟着大伙一块儿被权臣尔朱荣收编。别抱怨他老是换主子,打来打去的那些将军们全不是好东西,小兵用不着讲什么主义,谁给饭吃就跟谁,人人如此。从后来的发展可看出独孤如愿不但无反骨,反而是个很讲义气的人。尔朱荣见小伙子精于骑射,一表人才,立马提拔为别将。人长得醒目就是好,同样从葛荣那里投奔尔朱荣的高欢,因为形容顦顇,不起眼,只能充帐下随卒一名。高欢一世枭雄,当年却吃过以貌取人的亏。

这时候独孤如愿才二十来岁,在军中人称“独孤郎”,讲究修饰打扮,又喜欢耍帅,曾在阵前匹马挑战,力擒敌将。单挑本来就少,这一回还是帅哥出阵,又有历史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呵呵,可惜没有录像。

正当独孤如愿战场得意,一路升迁之时,政坛风云变幻,尔朱氏灭门,新一代权臣高欢崛起。北魏皇帝不甘心做傀儡,想跟贺拔氏合伙除掉高欢。眼看箭在弦上,一触即发。高欢搞了个反间计,挑唆了个笨蛋害贺拔岳。贺拔氏忙派独孤如愿去接管贺拔岳的军队。

独孤如愿走到关中,发现那些兵士们已经给自己找好了个统帅,一看居然是小时候一块玩的黑獭。老相识,一切都好说,如愿便又回洛阳去了。黑獭,大名宇文泰,管了几个兵,野心倏——一下子冲上天了。得到皇帝的正式承认后便在关中盘踞下来当军阀,不听高欢指手画脚。

北魏皇帝对高欢忍无可忍,西奔投靠宇文泰。独孤如愿一听到消息,老爹老妈老婆孩子全顾不上了,单骑追随而去。因为对老东家贺拔氏遭遇感到不平?还是出于跟黑獭的义气?真有非走不可的理由吗?以至于抛家弃子,从此天各一方,生永别。留?走?一个政治赌局。每个人都要从“高欢”和“宇文泰”之间选一个。

当时高欢无论在哪方面都是占优势的,西迁路上,不少人半道折回。就是贺拔氏的当家贺拔胜也是骑墙态度。用事后诸葛亮的眼睛来看,独孤如愿投得多么正确!在宇文泰扶持起来的西魏基础上,发展出北周,隋,跟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唐。隋朝的建立者是独孤如愿的女婿杨坚,唐朝的建立者是独孤如愿的外孙李渊。瞧人家独孤将军什么眼光!

从此独孤如愿为宇文家出生入。战功赫赫。其中也曾因为打了败仗跑到江南梁朝休养。三年后,梁武帝准他北上,问他是否会去父母生活的山东(指高欢领导的东魏),独孤如愿答得坦荡:事君无二。一心一意,继续给宇文氏卖命。独孤如愿颇有谋略,最冒尖处是在文治方面。到秦州(今天水)任刺史时,人家几年裹不清楚的案子,他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政通人和,经济繁荣,远近跑来归附的流民有数万家之多。某日,独孤如愿到郊外打猎,等到晚霞满天,策马回城,迎风急驰,帽子无意中偏到一边。第二天起来一看,kao! 满城人都侧戴帽子,学习这个帅呆了的新造形。

偶还找了个关于他的故事,酿古井贡酒的那口井,之所以好,就是因为独孤如愿曾经丢了把剑进去。沾上美男子的味道,水质不同凡响。宇文泰见独孤如愿信着遐迩,能服众心,特特给他赐名为“信”。任命为八大柱国之一 (翻译作常委,行吗?)。宇文泰后,八大柱国中的宇文护独揽朝政。大臣赵贵想与独孤信合谋,干掉宇文护, 还权给宇文泰的儿子。独孤信说要考虑考虑。这一犹豫,宇文护的毒酒就送上门来了。

唐朝人说独孤信虽祸及自身,却惠及子孙。事实上他是个重事业不重家庭的人。如此人物,如此结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人能全?独孤信在历史上最出名的事当数生出了三国皇后。他西奔后三十出头,又娶妻纳妾,养了六子七女,厉害的是六个儿子全是正妻郭氏所生。看来独孤郎的心也有所属处。长女嫁给宇文泰的长子,四女嫁到李家,七女嫁给杨家,后来都是皇后(李渊母亲的皇后头衔是后被儿子封的),杨广,李渊,全是他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