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字的四字成语接龙

2.关于正风气的诗句

3.苏无名文言文阅读

4.太一文言文

5.考试考题红楼梦100左右概括

有一字的四字成语接龙

沽名钓愉作者薛不盐-沽名钓誉下一句是什么

1. 有四字词编成一条成语接龙

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富尊荣-荣华富贵-贵而贱目-目无余子-子虚乌有-有目共睹-睹物思人-人中骐骥-骥子龙文-文质彬彬-彬彬有礼-礼贤下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里看花-花言巧语-语重心长-长此以往-往返徒劳-劳而无功-功成不居-居官守法-法外施仁-仁浆义粟-粟红贯朽-朽木灰-灰飞烟灭-灭绝人性-性命交关-关门大吉-吉祥止止-止于至善-善贾而沽-沽名钓誉-誉不绝口-口蜜腹剑-剑戟森森-森罗万象-象箸玉杯-杯弓蛇影-影影绰绰-绰约多姿-姿意妄为-为人作嫁-嫁祸于人-人情冷暖-暖衣饱食-食不果腹-腹背之毛-毛手毛脚-脚踏实地-地老天荒-荒诞不经-经纬万端-端倪可察-察言观色-色若灰-灰头土面-面有菜色-色授魂与-与民更始-始乱终弃-弃瑕录用-用舍行藏-藏垢纳污-污泥浊水-水 *** 融-融会贯通-通宵达旦-旦种暮成-成人之美-美人迟暮-暮云春树-树大招风-风中之烛-烛照数计-计日程功-功德无量-量才录用-用行舍藏-藏头露尾-尾大不掉-掉以轻心-心急如焚-焚琴煮鹤-鹤发童颜-颜面扫地-地上天官--反裘负刍-刍荛之见-见微知著-著作等身-身强力壮-壮志凌云-云消雨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失据-据理力争-争长论短-短小精悍-悍然不顾-顾影自怜-怜香惜玉-玉液琼浆-浆酒霍肉-肉薄骨并-并行不悖-悖入悖出-出奇制胜-胜任愉快-快马加鞭-鞭辟入里-里出外进-进寸退尺-尺寸可取-取巧图便-便宜行事-事与愿违-违心之论-论功行赏-赏心悦目-目光如豆-豆蔻年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古非今-今愁古恨-恨之入骨-骨腾肉飞-飞沿走壁-壁垒森严-严阵以待-待理不理-理屈词穷-穷原竟委-委曲求全-全力以赴-赴汤蹈火-火烧火燎-燎原烈火-火烧眉毛-毛羽零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惶失措-措置裕如-如运诸掌-掌上明珠-珠沉玉碎-碎琼乱玉-玉碎珠沉-沉滓泛起-起早贪黑-黑更半夜-夜雨对床-床头金尽-尽态极妍-妍姿艳质-质疑问难-难以为继-继往开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见势屈-屈打成招-招摇过市-市井之徒-徒劳往返-返老还童-童牛角马-马首是瞻-瞻前顾后-后顾之忧-忧国奉公-公子王孙-孙康映雪-雪上加霜-霜露之病-病病歪歪-歪打正着-着手成春-春蚓秋蛇-蛇口蜂针-针锋相对-对薄公堂-堂堂正正-正中下怀-怀璧其罪-罪大恶极-极天际地-地丑德齐-齐心协力-力不胜任-任重道远-远见卓识-识文断字-字斟句酌-酌盈剂虚-虚舟飘瓦-瓦釜雷鸣-鸣锣开道-道不拾遗-遗大投艰-艰苦朴素-素丝羔羊-羊肠小道-道听途说-说长道短-短兵相接-接踵而至-至不变-变本加厉-厉行节约-约定俗成-成仁取义-义形于色- *** 俱全-全军覆灭-灭此朝食-食日万钱-钱可通神-神施鬼设-设身处地-地平天成-成年累月-月白风清-清净无为-为期不远-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备多力分-分寸之末-末学肤受-受宠若惊-惊涛骇浪-浪子回头-头疼脑热-热火朝天-天高地厚-厚貌深情-情同骨肉-肉眼惠眉-眉来眼去-去伪存真-真脏实犯-犯上作乱-乱头粗服-服低做小-小试锋芒-芒刺在背-背井离乡-乡壁虚造-造化小儿-儿女情长-长歌当哭-哭天抹泪-泪干肠断-断鹤续凫-凫趋雀跃-跃然纸上-上树拔梯-梯山航海-海枯石烂-烂若披锦-锦绣前程-程门立雪-雪虐风饕-饕餮之徒-徒劳无功-功败垂成-成千上万-万象森罗-罗雀掘鼠-鼠窃狗盗-盗憎主人-人莫予毒-毒手尊前-前因后果-果于自信-信赏必罚-罚不当罪-罪恶昭彰-彰善瘅恶-恶贯满盈-盈科后进-进退两难-难分难解-解甲归田-田月桑时-时和年丰-丰取刻与-与世偃仰-仰人鼻息-息息相通-通权达变-变化无穷-穷途末路-路不拾遗-遗臭万年-年深日久-久悬不决-决一战-战天斗地-地利人和-和而不唱-唱筹量沙-沙里淘金-金屋藏娇-娇生惯养-养精畜锐-锐不可当-当头棒喝-喝西北风-风雨同舟-舟中敌国-国色天香-香火因缘-缘木求鱼-鱼龙混杂-杂七杂八-八拜之交-交头接耳-耳鬓斯磨-磨砖成镜-镜花水月-月旦春秋-秋高气爽-爽然若失-失惊打怪-怪诞不经-经久不息-息事宁人-人言啧啧-啧有烦言-言必有中-中庸之道-道路以目-目瞪口呆-呆头呆脑-脑满肠肥-肥马轻裘-裘弊金尽-尽力而为-为富不仁-仁至义尽-尽心竭力-力透纸背-背道而驰-驰名中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在言外-外圆内方-方底圆盖-盖世无双-双管齐下-下车伊始-始终如一-一蹶不振-振臂一呼-呼风唤雨-雨沐风餐-餐风露宿-宿弊一清-清心寡欲-欲取姑予-予取予求-求神问卜-卜昼卜夜-夜不闭户-户枢不蠹-蠹众木折-折槁振落-落落大方-方寸已乱-乱琼碎玉-玉洁冰清-清风明月-月盈则食-食言而肥-肥遁鸣高-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席卷天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明扼要-要价还价-价值连城-城狐社鼠-鼠腹鸡肠-肠肥脑满-满腔热枕-枕石漱流-流离转徙-徙宅忘妻-妻儿老小-小本经营-营私舞弊-弊绝风清-清尘浊水-水磨工夫-夫唱妇随-随才器使-使贪使愚-愚昧无知-知书达礼-礼尚往来-来者不拒-拒谏饰非-非异人任-任人唯亲-亲密无间-间不容发-发指眦裂-裂土分茅-茅塞顿开-开路先锋-锋芒所向-向隅而泣-泣下如雨-雨丝风片-片言折狱-狱货非宝-宝山空回-回光返照-照本宣科-科班出身-身价百倍-倍日并行-行动坐卧-卧薪尝胆-胆破心寒-寒木春华-华不再扬-扬长而去-去粗取精-精诚团结-结党营私-私心杂念-念兹在兹-兹事体大-大势所趋-趋炎附势-势不两立-立此存照-照猫画虎-虎背熊腰-腰缠万贯-贯朽粟陈-陈词滥调-调嘴学舌-舌剑唇枪-枪林弹雨-雨过天青-青出于蓝-蓝田生玉-玉卮无当-当场出彩-彩凤。

2. 一影字为开头的四字成语的成语接龙

影影绰绰 绰约多姿 姿意妄为 为虎傅翼 翼翼小心 心瞻魏阙 阙一不可 可有可无 无所作为

为期不远 远求骐骥 骥伏盐车 车水马龙 龙骧凤矫 矫尾厉角 角户分门 门户之见 见势不妙

妙语惊人 人心向背 背水一战 战无不克 克绍箕裘 裘马轻狂 狂犬吠日 日新月盛 盛衰兴废

废寝忘餐 餐风宿露 露胆披肝 肝心若裂 裂石穿云 云愁雨怨 怨家债主 主圣臣良 良师益友

友风子雨 雨零星散 散言碎语 语出月胁 胁肩低首 首尾共济 济世之才 才高七步 步履维艰

艰苦朴素 素未谋面 面目狰狞 狞髯张目 目酣神醉 醉酒饱德 德薄才疏 疏财重义 义不取容

容头过身 身名俱败 败法乱纪 纪群之交 交能易作 作法自弊 弊衣疎食 食饥息劳 劳燕分飞

飞扬浮躁 躁人之 而无怨 怨声载道 道长争短 短垣自逾 逾山越海 海阔天高 高足弟子

子子孙孙 孙康映雪 雪天萤席 席门蓬巷 巷尾街头 头昏脑眩 眩目惊心 心烦意冗

3. 四字词语接龙大全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潭虎穴

龙争虎斗

龙腾虎跃

龙头蛇尾

龙驰虎骤:

龙雏凤种:

龙德在田:

龙雕凤咀

龙断可登:

龙断之登:

龙蹲虎踞:

龙多乃旱:

龙幡虎纛:

龙飞凤舞:

龙飞凤翔:

龙飞凤翥:

龙飞虎跳:

龙凤呈祥:

龙肝豹胎:

龙肝凤髓:

龙鬼蛇神:

龙翰凤雏:

龙翰凤翼:

龙胡之痛:

龙虎风云:

龙化虎变:

龙荒蛮甸:

龙荒朔漠:

龙江虎浪:

龙精虎猛

龙驹凤雏:

龙城:

龙池:

龙阁:

龙阙:

龙马精神:

龙眉豹颈:

龙眉凤目:

龙门点额:

龙鸣狮吼:

龙拏虎攫:

龙拏虎跳:

龙拏虎掷:

龙攀凤附:

龙盘凤舞:

龙盘凤逸:

龙盘凤翥

龙盘虎拏:

龙蟠凤翥:

龙蟠虎伏:

龙蟠虎绕:

龙蟠虬结

龙潜凤采:

龙屈蛇伸:

龙去鼎湖:

龙跧虎卧:

龙蛇飞动

龙蛇混杂:

龙伸蠖屈

龙神马壮:

龙生九子:

龙首豕足:

龙潭虎窟:

龙潭虎穴:

龙韬豹略:

龙腾豹变:

龙腾凤集:

龙腾虎蹴:

龙腾虎踞:

龙腾虎啸:

龙腾虎跃:

龙跳虎伏:

龙跳虎卧:

龙头锯角:

龙头蛇尾:

龙威虎震:

龙威燕颔:

龙骧豹变:

龙骧凤矫: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龙骧虎啸:

龙骧虎跱:

龙骧蠖屈

龙骧麟振:

龙翔凤舞:

龙翔凤翥:

龙翔虎跃

龙心凤肝:

龙兴凤举:

龙兴云属:

龙行虎变:

龙行虎步:

龙血凤髓

龙血玄黄:

龙言凤语:

龙颜凤姿:

龙阳泣鱼:

龙吟虎啸:

龙驭上宾:

龙跃鸿矫

龙跃虎踞:

龙战鱼骇

龙章凤彩:

龙章凤函:

龙章凤姿

龙章麟角

龙章秀骨:

龙蛰蠖屈:

龙睁虎眼:

龙姿凤采:

4. 四字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太多了,做几千个都没有问题,只是需要时间。

来558个吧: 精兵简政_政出多门_门不停宾_宾饯日月_月夕花朝_朝阳丹凤 凤泊鸾漂_漂泊无定_定乱扶衰_衰当益壮_壮发冲冠_冠盖如云 云悲海思_思断义绝_绝长补短_短兵接战_战不旋踵_踵接肩摩 摩顶放踵_踵迹相接_接二连三_三榜定案_案兵束甲_甲第连天 天崩地解_解兵释甲_甲第连云_云布雨润_润屋润身_身败名隳 隳胆抽肠_肠肥脑满_满不在意_意出望外_外方内圆_圆顶方趾 趾高气扬_扬长避短_短兵相接_接风洗尘_尘羹涂饭_饭坑酒囊 囊空如洗_洗兵牧马_马不解鞍_鞍马劳顿_顿挫抑扬_扬长而去 去暗投明_明白了当_当场出彩_彩笔生花_花簇锦攒_攒零合整 整纷剔蠹_蠹国病民_民安国泰_泰极而否_否极泰回_回肠百转 转败为成_成败得失_失道寡助_助边输财_财不露白_白璧青蝇 蝇攒蚁附_附耳低言_言不达意_意得志满_满城风雨_雨愁烟恨 恨海难填_填街塞巷_巷尾街头_头出头没_没齿不忘_忘餐废寝 寝不安席_席不暇暖_暖衣饱食_食案方丈_丈二和尚_尚虚中馈 馈贫之粮_粮多草广_广寒仙子_子为父隐_隐恶扬善_善罢干休 休兵罢战_战火纷飞_飞刍挽粒_粒米束薪_薪尽火传_传道受业 业峻鸿绩_绩学之士_士饱马腾_腾达飞黄_黄尘清水_水碧山青 青出于蓝_蓝田生玉_玉惨花愁_愁肠百结_结不解缘_缘木求鱼 鱼帛狐篝_篝火狐鸣_鸣凤朝阳_阳春白雪_雪案萤窗_窗间过马 马不停蹄_蹄间三寻_寻弊索瑕_瑕不掩瑜_瑜百瑕一_一班半点 点金成铁_铁案如山_山崩川竭_竭诚尽节_节哀顺变_变本加厉 厉兵秣马_马尘不及_及宾有鱼_鱼帛狐声_声东击西_西窗剪烛 烛照数计_计不反顾_顾此失彼_彼此彼此_此唱彼和_和蔼近人 人不聊生_生不逢时_时不可失_失魂荡魄_魄荡魂飞_飞刍挽粮 粮尽援绝_绝处逢生_生不遇时_时不我与_与虎谋皮_皮里春秋 秋波盈盈_盈科后进_进本退末_末大不掉_掉臂不顾_顾而言他 他山攻错_错彩镂金_金榜挂名_名不副实_实逼处此_此动彼应 应变无方_方便之门_门不夜关_关怀备至_至诚高节_节外生枝 枝别条异_异宝奇珍_珍禽奇兽_兽聚鸟散_散兵游勇_勇而无谋 谋财害命_命词遣意_意广才疏_疏不间亲_亲操井臼_臼杵之交 交臂历指_指不胜屈_屈打成招_招兵买马_马迟枚疾_疾不可为 为丛驱雀_雀角鼠牙_牙白口清_清词丽句_句比字栉_栉比鳞差 差强人意_意合情投_投畀豺虎_虎步龙行_行号巷哭_哭哭啼啼 啼饥号寒_寒蝉僵鸟_鸟得弓藏_藏锋敛锐_锐不可当_当场出丑 丑类恶物_物美价廉_廉而不刿_刿目怵心_心安理得_得不补失 失魂落魄_魄荡魂摇_摇笔即来_来处不易_易地而处_处高临深 深闭固拒_拒虎进狼_狼狈不堪_堪以告慰_慰情胜无_无可救药 药到病除_除暴安良_良工巧匠_匠门弃材_材德兼备_备尝艰苦 苦不堪言_言不逮意_意懒心灰_灰飞烟灭_灭此朝食_食不充饥 饥不遑食_食不充口_口不二价_价等连城_城北徐公_公才公望 望表知里_里丑捧心_心谤腹非_非此即彼_彼倡此和_和蔼可亲 亲当矢石_石赤不夺_夺眶而出_出尘不染_染苍染黄_黄道吉日 日薄桑榆_榆次之辱_辱国丧师_师出无名_名不符实_实逼处此 此伏彼起_起承转合_合胆同心_心不两用_用兵如神_神安气集 集思广益_益国利民_民不堪命_命辞遣意_意乱心忙_忙不择价 价廉物美_美不胜收_收成弃败_败不旋踵_踵决肘见_见鞍思马 马齿徒增_增收节支_支床迭屋_屋如七星_星驰电掣_掣襟露肘 肘行膝步_步步登高_高岸深谷_谷父蚕母_母慈子孝_孝悌力田 田父献曝_曝书见竹_竹报平安_安安稳稳_稳步前进_进谗害贤 贤良方正_正本澄源_源清流洁_洁己从公_公道合理_理不胜辞 辞不达意_意料之外_外刚内柔_柔肠百结_结草衔环_环堵萧然 然荻读书_书不尽言_言不二价_价值连城_城狐社鼠_鼠臂虮肝 肝肠寸断_断编残简_简傲绝俗_俗不可耐_耐人咀嚼_嚼齿穿龈 龈齿弹舌_舌敝唇焦_焦熬投石_石沉大海_海不波溢_溢美溢恶 恶叉白赖_赖有此耳_耳鬓斯磨_磨杵成针_针锋相对_对簿公堂 堂而皇之_之靡二_二八佳人_人百其身_身败名裂_裂裳裹足 足不出户_户曹参军_军不血刃_刃树剑山_山崩地裂_裂石穿云 云布雨施_施而不费_费财劳民_民不聊生_生齿日繁_繁花似锦 锦簇花团_团花簇锦_锦囊还矢_矢不虚发_发策决科_科班出身 身不由己_己饥己溺_溺心灭质_质而不野_野草闲花_花攒锦簇 簇锦团花_花攒锦聚_聚精会神_神不附体_体大思精_精兵强将 将本求财_财殚力竭_竭诚相待_待价而沽_沽名钓誉_誉不绝口 口不应心_心比天高_高傲自大_大辩不言_言不顾行_行家里手 手不释卷_卷甲倍道_道不掇遗_遗编断简_简截了当_当断不断 断长补短_短吃少穿_穿壁引光_光彩夺目_目不别视_视财如命 命蹇时乖_乖唇蜜舌_舌敝耳聋_聋者之歌_歌功颂德_德本财末 末大必折_折箭为誓_誓不两立_立此存照_照本宣科_科头箕踞 踞虎盘龙_龙驰虎骤_骤不及防_防不及防_防不胜防_防患未然 然糠自照_照功行赏_赏不当功_功败垂成_成败利钝_钝学累功 功薄蝉翼_翼翼飞鸾_鸾翱凤翥_翥凤翔鸾_鸾颠凤倒_倒绷孩儿 儿女成行_行间字里_里出外进_进寸退尺_尺兵寸铁_铁板不易 易口以食_食不果腹_腹背受敌_敌不可假_假痴假呆_呆里撒奸 奸掳烧杀_杀敌致果_果然如此_此发彼应_应。

5. 一、词语接龙(4字)二、填上合适的词语三、照样子改写句子四、

一、词语接龙1、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 接连不断 )—( 断章取义 )2、名列前茅—( 茅塞顿开 )—( 开阔敞亮 )—( 亮如白昼 )3、弄假成真—( 真心诚意 )—( 意气奋发 )—( 发愤图强 )4、花开花落—( 落叶归根 )—( 根深蒂固 )—( 固若金汤)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华丽 )的宫殿 ( 坚实)的宫墙 ( 漂亮 )的琉璃瓦 ( 高大 )的宝塔三、照样子改写句子列:如果病人醉了,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_____ 如果病人醉了,动手术就没有痛苦了.______1、我们怎么能对这件事置之不理呢?___我们不能对这件事置之不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__他蔺相如没有能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按要求,改句子1、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改成陈述句)__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道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珊迪乞求道:“先生,请你现在就买吧!我饿极了!”(改成间接陈述语)___我听到小珊迪的乞求,先生,请你现在就买吧!我饿极了!__3、发令枪响了,他飞快的冲出起跑线.(改成比喻句)___发令枪响了,他飞快的冲出起跑线.__。

6. 用一字开头写成语词语接龙

一班半点_点金成铁_铁案如山_山崩川竭_竭诚尽节

节哀顺变_变本加厉_厉兵秣马_马不解鞍_鞍马劳顿

顿挫抑扬_扬长避短_短兵接战_战不旋踵_踵接肩摩

摩顶放踵_踵迹相接_接二连三_三榜定案_案兵束甲

甲第连天_天崩地解_解兵释甲_甲第连云_云悲海思

思断义绝_绝长补短_短兵相接_接风洗尘_尘羹涂饭

饭坑酒囊_囊空如洗_洗兵牧马_马不停蹄_蹄间三寻

寻弊索瑕_瑕不掩瑜_瑜百瑕一_一斑半点_点睛之笔

笔饱墨酣_酣歌恒舞_舞笔弄文_文不对题_题名道姓

姓甚名谁_谁是谁非_非此即彼_彼此彼此_此唱彼和

和蔼近人_人不聊生_生不逢时_时不可失_失道寡助

助边输财_财不露白_白璧青蝇_蝇攒蚁附_附耳低言

言不达意_意出望外_外方内圆_圆顶方趾_趾高气扬

扬长而去_去暗投明_明白了当_当场出彩_彩笔生花

花簇锦攒_攒零合整_整纷剔蠹_蠹国病民_民安国泰

泰极而否_否极泰回_回肠百转_转败为成_成败得失

失魂荡魄_魄荡魂飞_飞刍挽粒_粒米束薪_薪尽火传

传道受业_业峻鸿绩_绩学之士_士饱马腾_腾达飞黄

黄尘清水_水碧山青_青出于蓝_蓝田生玉_玉惨花愁

愁肠百结_结不解缘_缘木求鱼_鱼帛狐篝_篝火狐鸣

鸣凤朝阳_阳春白雪_雪案萤窗_窗间过马_马尘不及

及宾有鱼_鱼帛狐声_声东击西_西窗剪烛_烛照数计

计不反顾_顾此失彼_彼倡此和_和蔼可亲_亲操井臼

臼杵之交_交臂历指_指不胜屈_屈打成招_招兵买马

马迟枚疾_疾不可为_为丛驱雀_雀角鼠牙_牙白口清

清词丽句_句比字栉_栉比鳞差_差强人意_意得志满

满不在意_意广才疏_疏不间亲_亲当矢石_石赤不夺

夺眶而出_出尘不染_染苍染黄_黄道吉日_日薄桑榆

榆次之辱_辱国丧师_师出无名_名不副实_实逼处此

此动彼应_应变无方_方便之门_门不停宾_宾饯日月

月夕花朝_朝阳丹凤_凤泊鸾漂_漂泊无定_定乱扶衰

衰当益壮_壮发冲冠_冠盖如云_云布雨润_润屋润身

身败名隳_隳胆抽肠_肠肥脑满_满城风雨_雨愁烟恨

恨海难填_填街塞巷_巷尾街头_头出头没_没齿不忘

忘餐废寝_寝不安席_席不暇暖_暖衣饱食_食案方丈

丈二和尚_尚虚中馈_馈贫之粮_粮多草广_广寒仙子

子为父隐_隐恶扬善_善罢干休_休兵罢战_战火纷飞

飞刍挽粮_粮尽援绝_绝处逢生_生不遇时_时不我与

与虎谋皮_皮里春秋_秋波盈盈_盈科后进_进本退末

末大不掉_掉臂不顾_顾而言他_他山攻错_错彩镂金

关于正风气的诗句

1.形容风气的诗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蒋子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关于“赞美社会好风气”的诗句有哪些

1.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

唐代:白居易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

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2.太湖石

唐代:白居易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3.醉太平·西湖寻梦

清代:王蕴章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4.绿章封事

唐代:李贺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

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5.送董元达

宋代: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3.与作风有关的诗句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杨柳枝词(崔道融)

雾捻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

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

蓦山溪(杜旟)

春风如客,可是繁华主。红紫未全开,早绿遍、江南千树。一番新火,多少倦游人,纤腰柳,不知愁,犹作风前舞。小阑干外,两两幽禽语。问我不归家,有佳人、天寒日暮。老来心事,唯只有春知,江头路,带春来,更带春归去。

作雪遇大风遂晴(陆游)

雪作风散之,雪止风亦定。

霁日上窗扉,明暖起我病。

去春财十日,共喜时序正。

晨兴盥颒罢,白发满清镜。

门前无客至,默卧弄尘柄。

丛竹如有情,代我发孤咏。

二月二日(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杂兴(卢仝)

意智未成百不解,见人富贵亦心爱。等闲对酒呼三达,

屠羊杀牛皆自在。放心为乐笙歌攒,壮气激作风霜寒。

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飞鹰跃马实快性,

唇腐齿烂空漓岏。岂期福极翻成祸,祸成身诛家亦破。

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否泰交加无定主,

懒学风云戢翎羽。绿酒清琴好养生,出将入相无心取。

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规矩。

泛黄河(孟郊)

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苏轼)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

照汴玉峰明佛刹,隔淮云海暗人家。

来牟有信迎三白,薝卜无香散六花。

(薝卜,栀子花也,与雪花皆六出。)

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

分无纤手裁春胜,况有新诗点蜀酥。

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君应旅睫寒生晕,我亦饥肠夜自呼。

明日南山春色动,不知谁佩紫微壶。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保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槃,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苏轼)

万松岭上黄千叶,载酒年年踏松雪。

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

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

纷纷儿女争所似,碧海长鲸君未掣。

朝来云汉接天流,顾我小诗如点缬。

欧阳赵陈在户外,急扫中庭铺木屑。

交游虽似雪柏坚,聚散行作风花瞥。

晴光融作一尺泥,归有何事真无说。

泥干路稳放君去,莫倚马蹄如踣铁。

4.形容风气的诗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蒋子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关于自律的诗句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3、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徐九经 4、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5、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魏源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7、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陈弘谋 8、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9、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

——《现代国洪河作》 1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11、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

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

——陈弘谋 12、公生明,廉生威。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国乃以亡。——王夫之 15、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岳飞 16、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 17、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18、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19、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

——包拯 20、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艾青 21、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2、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涅 2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人为财,不贪少祸。——曾国藩 24、贪者逆取,不顾非义而不厌;廉者顺取,得之分内而常愧。

——陈荩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6、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朱柏庐 27、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已见,而后可以听人言。——金缨 28、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林逋 29、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朱熹 30、怀律已之心,修为官之德。

31、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直率的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 32、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安德雷耶夫 33、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 34、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

——顾炎武 35、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36、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何坦 37、要进行严厉的自我克制,因为克制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泰戈尔 38、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40、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瞪瞪难逃脱。

——陈毅 41、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42、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43、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陆拢其 4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45、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46、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

——胡安国 47、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韩涛 48、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岳飞 49、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0、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

——曾国藩 51、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 5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3、贪巧而懵于民事者,则禽兽之不若。——钱泳 54、不管人家恨你还是爱你,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

——伏尼契 55、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贵的王国。——丁尼生 5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 57、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日想一想: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

——申居郧 58、“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59、人心贵乎光明洁净。

——程颐 60、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61、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朱熹 62、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6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 64、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鲁迅 65、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66、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7、自重、自盛自警、自励。

68、夺天下之公利,徇一已之利,是谓国-贼。——黄宗羲 69、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存亡的问题。

——陈云 70、吃苦在前,享福在后,这是取得党和人民群众信任的基本条件。—— 71、官不可以私予人,。

6.形容风气的词语

败化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败俗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败俗伤化: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弊绝风清: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变风改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风易俗: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不正之风: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成何世界:算作什么社会。用来指斥社会风气不良,腐败不堪。

此风不可长:这种风气不能让它滋长发展。

道不掇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道无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返朴还淳: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7.有关批判现代社会风气的古诗七言绝句

1、《杜陵叟》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译文:

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种了贫瘠的田地一顷多。

三月份没有雨刮着旱风,麦苗不开花不多枯黄。

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没熟都已经干枯。

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

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

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的粮食。

虐害人伤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钩、牙齿象锯一样地吃人肉!

不知什么人报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怜悯、了解人们的困苦。

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

昨天里长才到门口来,手里拿着公文张贴在乡村中。

十家缴纳的租税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们君王免除租税的恩惠。

2、《送人赴安西》岑参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译文:

你看那位壮士,手执胡钩跨上骏马,英姿勃勃地越过陇山头。

他从小就立志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绝不是为了做官封侯。

万里之外的故乡景象将会在你的梦中出现,边疆的月光常常会引起你的别离忧愁之情。

你此去应该早日消灭那些胡族侵略者,不要优柔寡断将战事一拖经年。

扩展资料:

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

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仄起式也分两种:一、仄起平收,首句押韵;二、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百度百科-七言绝句

8.关于廉洁自律的诗句

关于廉洁自律的诗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阎闾话短长。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唐.白居易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况钟 一官来此几经春, 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 去时还似到时贫。 ——明.胡守安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晋.吴隐之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清.蔡信芳 赞同 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 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 处逆境时要明志,立顺境中要拒腐. 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 廉而正,生命如垒石积山让后人景仰; 贪亦邪,行为似蝼蚁蛀堤为世人唾讽. 廉,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公,用所当用,人民权力绝不滥用. 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 清廉是面明镜,它能照见领导干部的本质. 清廉为本一身正气, 不贪不沾利国利己. 直笔方能写正字,清廉才敢谈人生. 警钟长鸣,分公私美丑; 廉洁自律,显浩然正气. 众志成城,高举反腐大旗. 齐心协力,惩治贪官污吏. 廉洁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比任何财富更重要的财富. 勤以修行,俭以修德,勤俭足以持家; 廉以修身,洁以养性,廉洁必可兴邦. 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廉洁是善,腐败是恶,善恶明辨,国泰民安. 廉政承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践诺. 两点以直线为近,人生以廉洁为好. 贪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 感到不能满足自己。

——法.安格尔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 身的物质利益。——法.居里夫人 德行告诉人们:反抗诱惑吧,那样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

— —俄.车尔厄雪夫斯基 不贪为宝。——左丘明 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

——柳宗元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老百姓)话短长。——于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

——刘向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方志敏 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徐特立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刘向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 ,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美.爱因斯坦 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

——法.巴尔扎克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诗经》 临财莫如廉。

——汉?刘向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汉?班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 有公心,必有公道。 ——晋?杨泉 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

——隋?王通 心如铁石,气若风云。 ——唐?杨炯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唐?杨炯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唐?王勃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唐?王勃 事在是非,公无远近。 ——唐?张九龄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唐?崔颢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唐?柳宗元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 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宋?王安石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宋?林逋 新月无私照,落日有余辉。

——宋?潘阆 廉能清正,奉公守法。 ——元?曾瑞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

——明?薛 见势不趋,见威不惕。 ——明?冯梦龙 吏肃惟遵法,官清不爱钱。

——明?冯梦龙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惺。

苏无名文言文阅读

1. 求一篇文言文的解释

原文

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所值黄金百镒。公主纳之藏中,岁馀尽为盗所得。公主言之天后,大怒,召洛州长史,谓曰:“三日不得盗,罪。”长史惧,谓二县主盗官曰:“两日不得贼,。”尉谓吏卒游徼曰:“一日必擒之,擒不得,先。”史座游徼惧,计无所出,衢中遇湖州别驾苏无名,素知其能,相与请之至县。尉降阶问计,无名曰:“请与君求对玉阶乃言之。”于是天后问曰:“卿何计得贼?”无名曰:“若委臣取贼,无拘日月,且宽府县令不追求,仍以两县擒盗吏卒,尽以付臣,为陛下取之,亦不出数日耳。”天后许之。无名戒吏卒缓至月馀。值寒食,无名尽召吏卒约曰:“十人、五人为侣,于东门、北门伺之,见有胡人与党十馀,皆衣缞绖相随,出赴北邙者,可踵之而报。”吏卒伺之,果得,驰白无名曰:“胡至一新冢设奠,哭而不哀,既彻奠,即巡行冢傍,相视而笑。”无名喜曰:“得之矣。”因使吏卒尽执诸胡而发其冢,剖棺视之,棺中尽宝物也。奏之,天后问无名:“卿何才智过人,而得此盗?”对曰:“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今寒食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设奠而哭不哀,则所葬非人也,巡冢相视而笑,喜墓无损也。向若陛下迫促府县擒贼,贼计急,必取之而逃,今者更不追求,自然意缓,故未将出。”天后曰:“善。”赠金帛,加秩二等。

译文

武则天掌权时,曾赐给太平公主两盒细软宝物,价值黄金百镒。太平公主把它放在储藏室里,到年底时,这些珍宝全被盗贼偷去了。太平公主把这件事报告武则天,武则天大怒,把洛州的长史找来,对他说:“三天里面抓不到盗贼,便处你。”长史害怕,对下属两县主管捕盗的官员说:“两天之内抓不到盗贼,便处你们。”捕盗官对差役说:“一天内定要抓获盗贼,如果抓不到,先处你们。”差役们很害怕,又想不出什么计谋。

这天,碰巧在路上碰到湖州别驾苏无名,因为早就听说他很能干,差役们便把他请到县里。捕盗官恭敬地走下台阶来向苏请教。苏无名说:“请和你一起到皇宫去才能说。”

到了宫里,武则天问道:“你用什么方法抓获盗贼?”苏无名说:“如果委托我抓贼,不能限定日期,并且还要宽限府县官员,不要让他们急着追捕,同时把原来两县捕盗的官员和士卒,全部交给我使唤,我替陛下抓盗贼,也用不了几天功夫。”武则天答应了他。

苏无名告诉官员士卒,抓贼的期限可以放宽一个多月。到了寒食节那天,苏无名召集官员士卒吩咐说:“你们十人一群,五人一伙,到东门、北门去等候,如果看到胡人和十几人成一伙,都穿了丧服,出了城门到北邙墓地去,你们就跟上他们,把情况来报告我。”官员士卒在城门等候,果然见到胡人,便按照苏无名的吩咐跟踪他们,回来报告苏无名说:“胡人到一个新坟设祭,但哭得不悲伤,撤祭后,他们绕着坟墓走,还相对而笑。”苏无名高兴地说:“宝物找到了。”便命令官员士卒,把胡人全部抓起来,然后掘开坟墓,打开棺材一看,棺材里面全是宝物。

破案后苏无名奏告武则天,武则天问苏无名说:“你怎么才智如此过人,轻易抓到盗贼呢?”苏无名回答说:“臣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能识别盗贼罢了。臣到京城的那天,正是这批胡人出葬的时候,臣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偷盗,只是不知道埋藏东西的地方。今天寒食节是拜扫坟墓的日子,臣估计他们一定要出城,就盯住他们要去的地方,就可以知道藏物的地方了。胡人设祭,但哭得不悲伤,这说明葬的一定不是人,他们又绕着坟墓相对而笑,这是因为坟墓没有损坏而高兴。假如当初陛下紧逼着府县抓盗贼,盗贼狗急跳墙,一定会取出宝物逃跑。如果不加追查,他们自然也放松下来,所以没有把珍宝取出来。”武则天说:“好极了。”赐给苏无名金帛,并加恩晋升二级。

谢谢望采纳

2. 求一篇文言文的解释没有标题没有写选自开头是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

原文 天后时,尝赐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所值黄金百镒。

公主纳之藏中,岁馀尽为盗所得。公主言之天后,大怒,召洛州长史,谓曰:“三日不得盗,罪。”

长史惧,谓二县主盗官曰:“两日不得贼,。”尉谓吏卒游徼曰:“一日必擒之,擒不得,先。

”史座游徼惧,计无所出,衢中遇湖州别驾苏无名,素知其能,相与请之至县。尉降阶问计,无名曰:“请与君求对玉阶乃言之。”

于是天后问曰:“卿何计得贼?”无名曰:“若委臣取贼,无拘日月,且宽府县令不追求,仍以两县擒盗吏卒,尽以付臣,为陛下取之,亦不出数日耳。 ”天后许之。

无名戒吏卒缓至月馀。值寒食,无名尽召吏卒约曰:“十人、五人为侣,于东门、北门伺之,见有胡人与党十馀,皆衣缞绖相随,出赴北邙者,可踵之而报。”

吏卒伺之,果得,驰白无名曰:“胡至一新冢设奠,哭而不哀,既彻奠,即巡行冢傍,相视而笑。”无名喜曰:“得之矣。

”因使吏卒尽执诸胡而发其冢,剖棺视之,棺中尽宝物也。奏之,天后问无名:“卿何才智过人,而得此盗?”对曰:“臣非有他计,但识盗耳。

当臣到都之日,即此胡出葬之时,臣见即知是偷,但不知其葬物处。今寒食节拜扫,计必出城,寻其所之,足知其墓。

设奠而哭不哀,则所葬非人也,巡冢相视而笑,喜墓无损也。 向若陛下迫促府县擒贼,贼计急,必取之而逃,今者更不追求,自然意缓,故未将出。”

天后曰:“善。”赠金帛,加秩二等。

译文 武则天掌权时,曾赐给太平公主两盒细软宝物,价值黄金百镒。太平公主把它放在储藏室里,到年底时,这些珍宝全被盗贼偷去了。

太平公主把这件事报告武则天,武则天大怒,把洛州的长史找来,对他说:“三天里面抓不到盗贼,便处你。”长史害怕,对下属两县主管捕盗的官员说:“两天之内抓不到盗贼,便处你们。”

捕盗官对差役说:“一天内定要抓获盗贼,如果抓不到,先处你们。”差役们很害怕,又想不出什么计谋。

这天,碰巧在路上碰到湖州别驾苏无名,因为早就听说他很能干,差役们便把他请到县里。捕盗官恭敬地走下台阶来向苏请教。

苏无名说:“请和你一起到皇宫去才能说。” 到了宫里,武则天问道:“你用什么方法抓获盗贼?”苏无名说:“如果委托我抓贼,不能限定日期,并且还要宽限府县官员,不要让他们急着追捕,同时把原来两县捕盗的官员和士卒,全部交给我使唤,我替陛下抓盗贼,也用不了几天功夫。

”武则天答应了他。 苏无名告诉官员士卒,抓贼的期限可以放宽一个多月。

到了寒食节那天,苏无名召集官员士卒吩咐说:“你们十人一群,五人一伙,到东门、北门去等候,如果看到胡人和十几人成一伙,都穿了丧服,出了城门到北邙墓地去,你们就跟上他们,把情况来报告我。 ”官员士卒在城门等候,果然见到胡人,便按照苏无名的吩咐跟踪他们,回来报告苏无名说:“胡人到一个新坟设祭,但哭得不悲伤,撤祭后,他们绕着坟墓走,还相对而笑。”

苏无名高兴地说:“宝物找到了。”便命令官员士卒,把胡人全部抓起来,然后掘开坟墓,打开棺材一看,棺材里面全是宝物。

破案后苏无名奏告武则天,武则天问苏无名说:“你怎么才智如此过人,轻易抓到盗贼呢?”苏无名回答说:“臣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能识别盗贼罢了。臣到京城的那天,正是这批胡人出葬的时候,臣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偷盗,只是不知道埋藏东西的地方。

今天寒食节是拜扫坟墓的日子,臣估计他们一定要出城,就盯住他们要去的地方,就可以知道藏物的地方了。胡人设祭,但哭得不悲伤,这说明葬的一定不是人,他们又绕着坟墓相对而笑,这是因为坟墓没有损坏而高兴。

假如当初陛下紧逼着府县抓盗贼,盗贼狗急跳墙,一定会取出宝物逃跑。 如果不加追查,他们自然也放松下来,所以没有把珍宝取出来。”

武则天说:“好极了。”赐给苏无名金帛,并加恩晋升二级。

谢谢望采纳。

3.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4.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答案小题1B小题2D小题3C小题4(1)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拄着木杖带上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到达南岸。

(2) 只要自己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答案解析小题1“适”应是“到”的意思。小题2两个“而”都表示承接关系;于:在 / 被;以:因为 / 用;其:它的 / 难道;小题3这并不暗合建亭的意图,同时表达的应是“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小题4略文言文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房居住。 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

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

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

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

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

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 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

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

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5分)武昌九曲亭

答案小题1D小题2C小题3B小题4(1)(2分)苏轼就拄杖带着酒,乘小舟,横江南渡。

(2)(2分)这是(老天爷)想用(这种方式)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这座亭子。 (3)(2分)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易:替换,换取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③⑥句不属于“适意而乐”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小题3试题分析:宜为“子瞻”不觉得到齐安已经很久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杖:动词,拄杖。

南:名词活用为动词,南渡。(2)省略句:以(之)。

营:重修。(3)为:治理。

为……所:被。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

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寞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苏轼就拄杖带着酒,乘小舟横江南渡。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

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 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

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

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是(老天爷)想以(此)来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

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

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 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

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1.(1)拄着竹杖;

(2)问候,慰问;

(3)到……去;

(4)美景。

2.C

3.(1)他们一直走到深山的尽头,直到筋疲力尽才停下休息。

(2)在那里有一座废弃的亭子,它的遗址很狭小,不足以容纳众多游客。

4.B

5.本文与《前赤壁赋》主旨相同处在于都表现了一种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不同处:《前赤壁赋》是将短暂的人生置于浩渺宇宙与历史长河之中,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寄情自然的超然态度;同时还在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主旨的背景宏阔深远。而本文除表现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之外,也隐含了对苏轼于逆境中依然保有兴废利众,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的赞许。(对两篇文章的不同处,学生的回答不求面面俱到,能答到其中一点即可。)

7. 答苏大迈书翻译拜托,急用,谢谢

翻译顿首阁下:很荣幸你来信写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你自己说的从求学到做官,便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我私下里观察到你做学问的态度很诚恳,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了,又缺少读书的时间,但其实人一生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自由自在充裕的闲散时间呢?孔子说道:“三个在一块儿行走的人,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 ”,这正是在州县为官的求学的方法。

读书的时间,也可以取自于(外出途中的)马上、车内。大凡读书的方法,要以经学为主,经术学问深厚了的话,那么看史书就很容易分辨人是贤能还是没德才了,平时碰到一些或得或失的事情,也能很容易辨明了。

再就是读书应该先务求精通而不求广博,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才能挥洒自如(扩展阅读面)。 凭阁下父亲苏轼与叔父苏辙两位大人的的学问横跨天下而少有,你应该从他们那儿学到很多了,我在这儿又重复这些,这可算得上运水送给河伯了。

(只因为)私下看到你的论述十分入理,是难得的人才,我就是因此希望你能像雪后松柏一样经得去严峻的考验来彰显品德这样一个意思啦。 公务繁忙,回信很不尽礼,请阁下多多珍重! 精辟阐述: 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经术深邃,则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

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 原文答 苏 大 迈① 书 黄 庭 坚 顿首:辱书勤恳千万,观所自道从学就仕,而知病所在,切②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法也。

读书光阴,亦可取诸鞍乘③间耳。凡读书法,要以经为主,经术深邃,则观史易知人之贤不肖,遇事得失,易以明矣。

又读书先务精而不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④。以公家二父学术跨天下,公当得之多,辄复贡此,此运水以遗河伯⑤耶?盖切观公所论极入理,人才难得,故相望于后凋雪霜⑥之意耳。

治行匆匆,奉书极不如礼,千万珍重。 ——————《山谷集》 注释:①苏大迈:苏轼长子,名迈,曾任韶州仁化令。

②切:同“窃”,私下里。③鞍乘:马上、车内。

④纵横:挥洒自如。 ⑤河伯:传说中掌管江、河的神。

⑥后凋雪霜:《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以寒冬方显松柏本性喻严峻考验方知君子美德。

太一文言文

1. 介绍下东皇太一语言通俗点

东皇太一

1、太一是星名。据《史记·天官书》记载:“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经》说太一星在紫宫门外天一星南。紫宫是北极星所在的天区,天一、太一都很暗。

太一是神名,也写作“泰一”。《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索隐:“……天一、太一,北极神之别名。”《天官书》说:“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作为北极神,天一、太一相同。《天官书》中保存的黄帝时代观念很明显,但在神中,黄帝并不如太一地位高。

太一是山名。指终南山,也写太乙、太壹。张衡《西京赋》:“天前则终南、太一”注:“《汉书》曰:‘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

太一作为抽象名词,指“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礼·礼适》疏)。《淮南子……诠官》开篇说:“洞同天地,浑沌为补,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万物产生于太一,与《圣经》相似,《圣经》讲“道”为上帝的意志,中国古人讲“道”是自然规律。道家把“道”说得很深奥。《庄子·天下》:“建之以有无有,主之以太一。”太一就是“道”。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年代约为公元前四世纪,强调了太一与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此篇并非道家文献,但是对于中国古代宇宙观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太一如此尊贵,是与一位被遗忘的古帝——泰壹氏分不开的。《盘古王表》载有“泰壹氏”。其事迹不可考。《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索隐:“按: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太帝使素女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泰皇。一云泰皇,太昊也。”泰皇最贵,与天神中北极神太一最尊贵相应。参照轩辕氏与轩辕星座的对应关系来看,泰皇的地位和天文学实践决定了北极神太一的地位。太一或为太昊,或与之有关。《楚辞·九歌》有《东皇太一》,一般认为是楚人的最高神——祝融。

《易·系辞》用卦的变化象征天地的变化。“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卦象与天象的一致是《易》的理论基础。《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朱熹说:“帝者天之主宰。邵子曰:‘此卦位乃文王所定,所谓后天之学也。’”天之主宰即北极神太一。北斗斗柄春分指东,立夏指东南,夏至指南,立秋指西南…….晚上二十二时左右斗柄指向可定季节,这个规律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斗旋转,北极星不动(太一常居),这一现象与远古先民的住房朝向聚落中心广场有共同之处。北极神得名于太一,就是太一氏的称号,被后人纪念而加在北极神身上。由于北极星的特殊地位,后来升天为神的圣王再也没有人超过太一氏。

《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帝出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王大有先生认为太一神为伏羲,雉入淮为蜃,实际上是辰(震)。马王堆帛书“震”作“辰”,辰为龙。太昊龙图腾,“帝出乎震(辰)”与“我姬氏出自天鼋”的意思相同,即太昊以龙为图腾,辰又为观象授时的基准,“北辰亦为大辰”(《公羊传》)。太一神从震位经一周天,正走过八卦的方位,是《说卦》的天象依据。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墓出土九宫式盘,铭文为:“冬至汁蛰四十六日废,明日立夏。立夏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夏至。夏至上天四十六日废,明日立秋。立秋玄委四十六日废,日明(明日)秋分。秋分仓果四十五日,明日立冬。立冬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冬至。”太一移宫的日期正当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气。这八个节气与八卦对应的实物即所谓的“八角星”图案——八卦历图——河图洛书。太一神巡行的起点是冬至,与《说卦》不同,但周而复始是相同的。

太一氏成为神名永载史册,其作为人的一面湮没在漫长的岁月中,然而从其至尊的地位和作为“道”的代称,不难想见太一氏的非凡作为。

注:文中对太昊与伏羲、河图与洛书未加区分,以前已论及。

2、诗篇名

屈原所著《九歌》中的一篇,《东皇太一》。

九歌(一)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2. "太一者,道之别名也.水者,太一之形像也."——这句话的原文是什

出自先秦时期的文献,道家典籍《太一生水》。

原文: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 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也。 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坚,以辅柔弱。 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 而谓之天。道也其字也,青昏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解文:太一者,道之别名也。水者,太一之形像也。世人非借形质之物不能解道之内涵,故以水之形示之喻之。太一非化万物不可识辨,谓之玄牝。水亦其所化,故曰“太一生水”。然太一为何者,无人知识,以水喻,可悟不可言。“太一”、“水”者,亦名也。名者,像谓也。 “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太一水性,水之性者,极阴则凝寒冰,呈固木之像,极阳则化炎气,展虚无之态,常居万物之下,至柔以润万物,至强以弥四方,太一之性同也。太一性静者,聚而化浊气,成地之形,太一性烈者,散而化轻气,成天之像。天地者,太一形像也。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静动相持,乃以成势,势成则形动,是以生人。神明者,人也。唯人有神识明目,是以能观摩万物,后成像于心,托之以名,是以天地定位,阴阳互别,万物归类,道始长也。非名,万物不分,天地常合,阴阳难辨,心智蒙沌;然常名,万物难觅其宗,心智迷于幻像,乃致太一不识,大道遁隐,纷争并起。故曰:名可名,非常名,又曰:一得一失。天地万物汝及余等皆太一生也,亦太一形像也,非神识之别及异名之谓,汝与余及天地万物何不同哉?同也。然不同者多矣,佛曰“分别心”是也。心者,神识也。 “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相辅者,混杂互动也。阴阳四时及其余者,形像也。非人不可识天地阴阳四时,不可识沧热湿燥寒暑。此等异名之指万物者,皆太一化生于神识明目之像,故谓“为万物母”;此等异名者,其源亦皆太一,随天地之变而循环复始,天地者,太一也,故谓“为万物经”。生灭者,乃像之生灭。太一者,不生不灭。 “天道贵弱”,人言也,非天道贵弱也。天道无方自然是从,得势以强驰天下,去势以弱隐己身。雷鸣电闪,风雨大作,强之形也;天簌传音,星月争辉,弱之态也;天道恩威并重,杀养齐发,岂以贵弱一言以蔽之?世人常观之以弱示人,以弱养万物,误为弱贵,非为弱也,势不及也。贵贱之别者,唯人依己之利害而言尔!评论|赞同0

3. 文言文中"天"古文的意思

天:

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狭义仅指与地相对的天;广泛意义上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 天有神格化、人格化的概念,指最高之神,称为皇天、昊天、天皇大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在日本,国家***被称为“天皇”。

中华关于对天的最早解释,在《简易道德经》(又称《简易经》)有所记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 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的)。“头”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们仍能从一个词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它的意思就是被砍掉头。

4. 文言文:问东皇归期近无有

1、原文查无出处,无法根据上下文准确作译。字面分析这句文言可能的意思:

1)问那东皇星君,(远游的人)近日可有归来消息?

2)问上天(问神明),(他)可有近日归来的消息?

3)问那主管春天的神祗,他是否会在春天时回归?

2、句子分析

1)东皇:关于东皇,众说纷纭,可考依据之一是出自屈原《九歌》中的篇名《东皇太一》,也是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天神,主宰天空星辰。《九歌》相传是夏代乐歌,屈原将其改编与加工,写成格调高雅的诗歌。也有学着认为东皇指“太乙金星”;也有的说是“

战神”、“伏羲”、“春神”等等,但没有公认的解答。影响较大的说法有天神说 、战神

说、星神说、太阳神说、炎帝说、春神说等等。

2)归期:归来的日期。一般在诗歌或文言中,指在外的人回来的日子。例: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上夜雨涨秋池”。

5. 王拱辰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供参考: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

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

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一叶小舟就可以渡过来,将士们投下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万个装满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随时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将这一问题同拱辰讨论,拱辰说“:打仗总是要搞阴谋的。

对方果然能这么办,不应该告诉我们,这必然是在说大话。设置险阻保卫国家,先王就是这样干的,祖宗也是利用险要地形抵御敌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刘六符来,要求宋割让关南十县,并指责当年太宗伐燕是无理取闹,师出无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该怎样对答才好。

拱辰说“:当年王师征河东,契丹既已同我们互通往来,却又袭击石岭关以支援河东反贼。太宗生气,于是回师伐契丹,怎能说没有道理?”于是写回书说:“先有石岭关的交锋,后来才有蓟门之役。”

契丹得到答复后,恢复了和好。仁宗高兴地对大臣们说“:若不是拱辰熟悉历史,还真难答复啊。”

拱辰又代理开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当上了枢密使,拱辰说:“夏竦主持西部边务时,没有什么建树,无功而还。

现在让他主持国家的两大最高军、政机构之一,怎样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当面争执,言辞激烈。皇帝没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牵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后听了他的话,夏竦离职。又说:“滕宗谅在庆州所作所为违背了法度,而仅仅降级调任虢守,恐怕以后边臣都会像他一样了。

应该施以重罚。”皇上没有听从,他就请假回家,请求降职降级。

于是皇上将滕宗谅调到岳州,命令拱辰继续负责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见皇帝时,皇帝说“:你们这些参谋官,各陈己见就可以了,不要以为朝廷没有采纳你们的某一建议就是压制你们,而轻易地离职,沽名钓誉。

从今以后你们觉得应该说的,就尽量说出来,不要有所回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为名欺骗老百姓,京城居民争相将金子投入炼炉中,后宫也出钱帮助他。

拱辰说“:西部连年派兵驻守,我们却将财费用于不该用的地方,这会导致军心动摇,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绍宗的这一活动。

苏舜钦在进奏院时宴请宾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劝苏的下属鱼周询、刘元瑜举报这件事。结果苏、王被贬谪到远方,一起宴会的人都被驱逐到地方上去了。

当时执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们对传统规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钦、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荐提拔上来的,舜钦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这个机会搞翻了这批人,当时舆论很是瞧不起拱辰的为人。

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为推举富民郑旭不当,出任郑州知州,又先后迁任澶、瀛、并三州。

几年后归来,任学士承旨兼侍读。皇上在迩英阁存放《太玄经》和占卦用的蓍草,对拱辰说“:我常研读这些。

你也了解这些吗?”拱辰作了回答,并说:“希望陛意儒家的经典《六经》,再以记录历代兴衰盛亡的史书为辅助就够了,这些杂书不足以为学。”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与契丹主在混同江会面,一块儿饮宴钓鱼。契丹主每次钓到鱼,必定替拱辰斟酒,亲自弹奏琵琶助酒兴。

又对其丞相说:“这位是南朝的少年状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别厚待他。”回来后,御史赵扌卞认为他的行为不合礼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为例来要求我们,我们又怎样拒绝呢?”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贱价强买商人的珠宝,罪行败露后被抓,拱辰将全部珠宝都贿赂给了后宫,赵扌卞也一并弹劾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赵扌卞说:“宣徽之职位,本来是给有功勋的人的,只有前任执政大臣和节度使才能获得此职位,拱辰怎么能污辱这一职务呢?”于是让他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永兴军,先后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书。 神宗即位后,照资格拱辰应转任仆射,欧阳修以为仆射是宰相级别,不应按资排辈,只任命他为太子少保。

熙宁元年(1068),又召他回来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讨厌他老同自己作对,趁两位宰相有事之机,赶他去管应天府。

八年(1075),入朝见皇帝,任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年(1078),转任南院使,赐给他金方团带。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长官编制老百姓的户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训导,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盗匪。

郡县官隐瞒这些情况,不敢上报。拱辰毅然上书指责其弊端“:不仅仅老百姓的物质利益大受损害,而且耽误他们的务农时间,这是在用法律来迫使他们犯罪。

他们逐渐演化为大盗的征兆已经可以看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废除这些办法,也应该让那些最穷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于受害,缓和一下形势。”

当权者指责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说:“这是老臣在尽忠报国啊。”接连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迁任彰德节度,加封检校太师。

这年去,终年七十四岁。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懿恪”。

考试考题红楼梦100左右概括

浅谈红楼梦的章节结构

首先申明由于在下才疏学浅,自知端茶倒水还行,但是你号召别人讲座,自己又不说两句好像过意不去,只有滥竽充数献丑了,下面的唠叨是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一书的启发下,此书为我的校友李劼所著,加上自己的见解而出,请朋友们斧正!

红楼梦一本天书,要想探究其全部奥妙非我得凡人能力所及,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面对一本如李劼所说:具有圣经意味,具有莎士比亚的丰富性,还具有卡夫卡深度的煌煌巨著,真是迷茫之至!我只能看到此书的表面。一些在章节结构上的东西。

但是今天我排除小说续作者的后四十回 ,因为我一直认为曹公是在客观条件和自我调节中,写完前八十回后“迫于客观条件”和“灵机一动”主动自愿的放弃了后面章节的创作,在后面的叙述中我将详细的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我把小说分为这几个阶段:第一回至第五回:开篇,犹如一本精美图书的封面,为我们开启了神秘丰富的画卷。

第六回至十六回,主要描写之前相传曹公写的《风月宝鉴>的风月故事,为宝玉的"意*"提供反面教材.(大观园建成之前)

第十七回到五十七回,是宝黛爱情和红楼梦里女孩子们的情爱描写,至纯至美.(大观园建成之后)

第五十八回到第八十回,是悲剧的上演,众女孩的悲剧,家族的悲剧.(大观园开始走向消亡)

小说的第一回至第五回可以作为红楼梦一书的引子,是一个大纲。就前5回而言其丰富性就让我们眼花缭乱,这期间主要讲了两个神话故事,一个小家庭的悲剧,两位女主人公的出场,一个宝玉的美梦.我感觉前五回成一个W字型的叙述体例,首先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起写了石头的来历,此神话故事,之后通过顽石神话过渡到甄士隐的家庭故事,期间又穿插了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木石前盟(宝黛爱情的前身奇缘).之后有贾雨村作为为情节的穿插者,引出了我们的两位女主人公:黛玉进贾府,宝钗随后赶到.第5回的太虚幻境,可以看出神话-尘世-神话-尘世-神话的W字形结构.

好,接下来我们先从顽石说起……

顽石.通灵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四者之间的关系。在学长李劼的书中,他将男主人公宝玉的第一层来历归结为; 青埂峰的来历 ,这是混淆了上述四者的关系,由于程甲本的影响,上述四者的关系一直很模糊。其实是,顽石是通灵宝玉的原身。贾宝玉所带了的通灵宝玉是无才补天的顽石的幻象;神瑛侍者乃贾宝玉的前生。故顽石——通灵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的对应关系。此石已有灵性,但是这绝非贾宝玉的前身,顽石或者说通灵宝玉是故事的纪录者,就像贾宝玉身上携带的摄像头,把男主公的所见所闻,及其经历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通灵宝玉的在书中的作用就如同一个随行的记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第15回“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便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在自己枕边.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是疑案,不敢纂创.”宝玉和秦钟算账,宝玉肯定知道,但是此时通灵宝玉不在,故未见真切。是指已有灵性的顽石未见真切非贾宝玉也。此处脂批“借石之未见真切,淡淡隐去……”又如:脂批所云:石兄,玉兄,皆为特指,石兄就是顽石,玉兄为贾宝玉。有证:第25回:贾政听说,便向宝玉项上取下那玉来递与他二人.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此处皆为石兄。至晚间他二人竟渐渐醒来,说腹中饥饿,此后脂批:叹不得见玉兄撒手悬崖文字为恨。

至此顽石交待了本书的来历,当然无才补天的顽石有说是曹公自喻,此非本文主题,搁置不说。

接下来,有甄家的小故事,引出了小说力图描述的第一个女子:英莲。甄家的起火衰落,甄士隐的出家,英莲的走失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以提示:贾府的败落,宝玉的撒手悬崖,众女儿的悲剧,这有一种强烈的一一对照和提示关系,所以说甄士隐一家的在第一回的故事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他是作者精心布局的结果:在全文中有一种整本红楼梦故事的缩影的意味。以此情节来对照后面精彩的故事,这不不能让人佩服曹公的匠心独具。有人一直奇怪英莲(香菱)为何能位列副钗之首,我给的答案是:香菱由被拐,卖给呆霸王,其悲惨的结局强烈的暗示了红楼梦众女儿的悲剧。

接下来就是男女主人公的出场:先从冷子兴的演说开始:将贾宝玉的来历出身一一道出,与神瑛侍者的故事相互照映。没有这一段演说那么到第3回宝玉出场就会显得突兀了许多。贾宝玉的出场其实有这样三层:灵河畔的神话故事,神瑛侍者,第2层:冷子兴所说的家族背景:直到第三回作者着力笔墨正面描写宝玉精彩的亮相,并与女主人公一见钟情(对照与灵河畔的木石前盟)。可见作者在刻画本书第一主人公是镜头是层层推进,将贾宝玉的形象从模糊到清晰慢慢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4回主要刻画了黛钗二位女主角的进京之原委:也是二位女主角的出场。但是这一黛一钗的写法却不相同:黛玉进京从水路而来,作者采用的跟踪式写法:黛玉丧母,水路进京,直到进荣府,宁府,然后带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就像我们看电视跟着摄像机的劲头亲身目睹这个事件的全过程。宝姐姐进京从旱路而来则是虚写,侧面描写,从一桩与英莲有关的人命官司写起,顺便交待进京的源起。林进京是从水路来,原因是丧母,这体现了黛玉的孤傲性格的由来:而宝钗则从其兄命案写起,与黛玉孤身进京不同,薛家来京可谓气势浑宏,场面不小。黛玉进京是贾母所嘱咐,期间又穿插主要人物,宝钗进京为了待选皇宫,目的不同,气势迥异,由此可见之后薛林之争的端倪:一个有贾母的爱护,宝玉的倾心。一个有权有势,有做妃子的决心。

好啦,现在男女主人公全部出场亮相,其他主要人物在读者脑海中也有了初步印象,接下去似乎就是按部就班的叙述了,但是曹公偏不如此,有宝玉一梦,奇峰突起,让读者又在如诗似画,如梦如幻的仙境中走了一趟。正如李劼所说:经过3,4回的描写,任务齐集到一处制造出一个特定的情景,而且在这聚集过程中铺写出来整个故事格局的气势,境定势成,然后在可以看做全书总纲的第5回中浓墨重彩,第5回之所以成为总纲那是应为此回中包含了众女孩悲剧的全部信息,笔法也颇为奇特有判词和红楼梦曲子一一暗示,并且有警幻仙子对宝玉的定评: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意*'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小说男主人公的固然有来历,但是大观园中的女子所属薄命司:她们同样不是凡人俗胎,她们是来自太虚幻境这个神仙之所请。看原文 :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所以我一直对刘心武等考证可卿出身来历的做法不去理会。众女儿都是仙女般的人物,何必去花大把的功夫用在穿凿附会的考证上呢?

至此第5回止小说的开局完成,整个故事的准备已经全面就绪,接下来就是精彩故事咯,堂堂一等公的宁荣2府,宝玉林妹妹神仙来历,接下来一定是大场面,结果作者有意给我开一个小小的玩笑:正文却从一个与贾家不相干的乡下老太太刘姥姥说起。

下面大家休息一下,我简单介绍一下第六回至第十六回的作用:如前所述我一直认为这一段的叙述主要是从曹公其兄的《风越宝鉴》而来,此10回文字有一个主题:世俗的情欲。闹学堂,宝玉秦钟之间和其他学生,怜香惜玉的暧昧关系,有同性恋倾向。接着可卿*丧天香楼,贾珍在丧礼上的从第六回开篇的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开始,第7回的贾琏戏凤姐,茗烟与卍儿,变态表演。此处着力写了被曹公删除的爬灰之事,接着秦钟在其姐姐葬礼期间与小尼姑智能儿。就在期间还有贾府的老功臣焦大的一番极具影射意义的大骂,真是宁府除了那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别无干净之物,描写的男主人公生活的一片肮脏世界,情欲冲天。

但是作者如此安排有何深意呢?我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想:1,前后对比,十六回前的情欲世界是男人世界的肮脏,以突出大观园建成之后纯洁的女儿世界的干净,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反衬,显然女孩子的世界是作者描写的重点,在此之前作者故意写尽男人的肮脏,与看了女孩便觉清爽,看了男人便觉恶心一脉相承……,第2点:可以看出对于主人公贾宝玉而言,这段情欲故事的主角是秦氏姐弟,在太虚幻境中,警幻的妹妹就是可卿,而其弟秦钟也与宝玉关系说不清楚,那么作者何意呢,我们来看看第5回警幻说的一段话就找到了答案:'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 警幻说宝玉“意*”,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关键在此句,先把自己的妹妹可卿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警幻这样做其用意十分明显,但是曹公似乎还嫌不够。那只是梦中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在贾宝玉的生活的现实中也安排这样一种环境,这样兄妹二人,以这些来唤醒宝玉,以绝其情欲,而后向意*方向转变,只有男主人公的观念改变了那么才可能有以后宝黛的纯美爱情和大观园里的干净之地,故随着秦氏兄妹的相继去世,大观园的建成——红楼梦进入了一片阳光灿烂,光彩照人的纯情时代……

第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此回开始终于迎来了繁华似锦的大观园的世界。大观园的建成和元妃省亲,之后红楼梦宝玉及其众女儿终于有了一片自己的乐土,此后的描写从本回到第八十回,我很赞同李劼的春夏秋冬的分法这里我借花献佛与大家共同经历回忆一下这保罗万象,精彩纷呈的描写!这里引用一段话:可以用春夏秋冬来形容17回以后的叙述色彩和氛围的话那么第17回——32回是明媚的春天;33回-57回是日趋繁丽的夏天。57回开始弥漫起一阵阵秋意;七十九回以后步入日益寒冷的数九寒冬,直到那一片白茫茫的大地……

第17回到第33回,整个故事充满了春天的阳光和明媚:从大观园才题对额到诉肺腑。是宝黛爱情的初恋阶段,从各自心中有他,到相互间大胆倾诉,期间,宝黛共读西厢记,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两小无猜的天真浪漫,到林妹妹藏花的高雅。也有龄官画蔷这样浪漫的笔触。诗情画意,眼不能及看看这些回目就足以让人倾心陶醉: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林黛玉俏语谑娇音;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这是一幅明媚春光图,如吹向大观园的徐徐春风,沁人心脾。相信喜欢红楼梦的朋友最喜欢的回目大部分出在此部分中。期间虽然有金钏的讯,凤姐和宝玉遇鬼,但是在通灵宝玉庇护和贾母等的溺爱之下,宝黛之间柔情蜜意,大观园内一片祥和的气氛。每一个脸上都有一种洋洋得意的愉快。

第33回,宝玉挨打惊动贾府上下,父子的激烈冲突如一声惊雷,宣布夏天的来临。37回贾府的**们起来雅兴要像现在大学生一样组建社团——诗社成立。林妹妹在诗作上独领风骚,宝姐姐在宴会上获得贾母的高度评价,薛林之争进入白热化。此期间诗社的热闹,与宴席上的欢乐交响呼应。此一大部分在作者极力渲染了大观园内外的繁荣景象。各色人物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老太太的享乐主义,风姐的泼辣决断,鸳鸯的不屈服,晴雯的刚烈勇气,平儿的正直善良,探春的精明能干,宝钗的贤惠德行,香菱的天真可爱,湘云的豪爽。小戏子们的各自表现。作者似乎还嫌不够,直至宝琴等来到之后一片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好不热闹!联诗作对,一片人员鼎盛。这期间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宝黛爱情的诗意,此时宝黛爱情处于热恋阶段,已经从前一阶段的试探到彼此倾心,成为知己。这种热闹的场景直至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是一次最后的狂欢—此后一片凉意袭人,秋天的气息已经开始弥漫……

夏秋交替之时,伴随着藕官烧纸而来。此后就是在一群小丫头和婆子之间的矛盾中展开,与此同时主仆矛盾,嫡蔗矛盾,开始显露出来,查抄大观园,探春一句话:从自己家里开始败露成为现实。此后芳官等被逐,晴雯冤,瑟瑟秋意,阵阵幽风,大观园内人心惶惶,大观园外是2尤之,连一向刚强的凤姐也到了持强羞说病的地步,此时众女孩子的诗作也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悲凉。桃花行,柳絮词就是自我命运的预报,整个世界满目寒霜……随后宝玉的一片诔文,与其说是悼晴雯,悼黛玉,不如说是宣布冬天到来的无奈与气氛

78回之后已经是以迎春和香菱的悲惨结局作为了的第一场雪。自此大观园的冬天与一片悲歌中悄然而至。

整本书的叙述极为有条理,浑然天成。前5回交待故事的来历主要人物的出场和第5回总纲式的人物结局暗示。第6回到17回是宝玉的成长环境的在叙述和他性格的形成。大观园落成之后是以春夏秋冬的基调来写故事的主题部分。当然其中的贾府败落,凤姐等的闺阁传记等,我没有详细说明,能力有限啊!

或许注定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缺憾的吧,曹公未能最后把书写完这是一个巨大的缺憾,但是就如断臂的维纳斯一样,我们面对这样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只能惊讶的赞叹其博大精深,其不可企及,我已经在红楼梦众位女孩子的陪伴下走过美丽的心灵之路,我愿足矣,没有写完就没有写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