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遇乐·明月如霜》(苏轼)诗句译文赏析

2.关于失落的诗句和名言

3.怅而的诗句怅而的诗句是什么

4.《山中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5.怅惆的诗句怅惆的诗句是什么

6.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永遇乐·明月如霜》(苏轼)诗句译文赏析

句句不提遗憾却全是遗憾的文案-怅然若失的诗句

永遇乐·明月如霜

苏轼

系列:宋词三百首

永遇乐·明月如霜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释

[彭城]今江苏徐州。

[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建封为其爱妓盼盼在宅邸所筑小楼。

[紞如]击鼓声。

[铿然]清越的音响。

[梦云]夜梦神女朝云。云,喻盼盼。典出宋玉《高唐赋》楚王梦见神女:「朝为行去,暮为行雨」。

[惊断]惊醒。

[心眼]心愿。

[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徐州知州时建造。

译文

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清新静谧的夜景真是怡人。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欣赏。三更鼓声,声声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惊断了我的梦。夜色茫茫,再也见不到黄昏时的景色,醒后我寻遍了小园,处处都无痕。

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看那山中的归路,苦苦地思念著故乡家园。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已经不在,空留着那双燕子在楼中的画堂。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只有些怀念旧日情感,不禁惆怅长叹。

句解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秋夜的月色明亮,皎洁如霜,明亮之余带有丝丝寒意。徐徐的风轻轻吹过,像水一样柔和。这是一个无限清雅的境地啊!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在曲折的河港中,不时「忽剌」一声,有鱼跳出水面来欣赏秋月;圆圆的荷叶上,正滴溜溜地泻下了露珠。在静寂中,鱼跳声和荷叶的滴露,更衬托出秋夜的深沉。但这样清幽的美景,总还是「寂寞无人见」的时候居多吧!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三更的鼓已经响过了,在深幽的秋夜中,连落叶的声音都听得很清楚。深沉睡梦被鼓声惊醒打断了,让人黯然惆怅。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夜茫茫,想再寻回梦中的盼盼,但踏遍小园,也找不到踪影。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在天涯海角的飘泊中,我早已经疲倦了。而远山阻隔,纵使望穿秋水,也难以回到家乡。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燕子楼「上人去楼空。当年的佳人早已远去,只剩下深锁在空楼上的燕子罢了!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昔日的多少悲欢情怀,转眼瞬间成空,古今多少事都如一梦中。到此还不醒,只因为旧欢新怨,还交缠在生命中啊!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今天我在这里凭吊燕子楼,想起了关盼盼。他日有人来到我建的黄楼上,也会感叹我这历史的过客吧!

赏析

苏轼《永遇乐》是一首清丽脱俗的词,这首词写于公元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据词前小序,已可略知端倪,是一首记梦词。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据元本题「徐州夜梦觉,此登燕子楼作」认为「燕子楼未必可宿,盼盼何必入梦?东坡居士断不作此痴人说梦之题」。显然认为傅干《注坡词》所录题注为不可信,而以为王文诰《苏诗总案》所云「戊午十月,梦登燕子楼,翌日往寻其地作」为可从。王文诰断一事为二事,词中难觅佐证。郑文焯所云更多属猜测之词,显然不足为据。倒是傅注既题作「公旧注」,当不容随意怀疑的,且与词中情事暗合,应可据此解读此词。作者在题记中声称自己夜宿江苏彭城燕子楼,梦到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唐代张尚书之爱妾关盼盼。据传燕子楼是唐朝的张尚书为名妓关盼盼所建的。盼盼面貌姣好,能歌善舞,谈吐不俗。自从张氏后,盼盼思念故人,于是独居在小楼上十余年不嫁。?

苏轼知徐州前已转职杭州、密州等地,政治上对王安石变法的孤愤,仕途上因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都时时向他袭来。那天夜晚,一个旖旎缠绵的梦境,让他顿悟人生的真谛。「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他的灵魂从梦境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因作此词,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词中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

上阕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的怅然若失之感。起三句总写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风,并小结以「清景无限」,赏爱之心已溢于言外。首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清」字是核心,盖既有夜风清凉之感,又有超越现实之外的清净之意。「曲港」三句接写梦境,静中见动,仍是着力刻画「清景」,只是视点相对集中而已。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圆荷泻露。鱼跳向上,露泻向下,一上一下,错落有致。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深。词人以动衬静,使本来就十分寂静的深夜,显得越发安谧了。「寂寞无人见」一句,含意颇深:园池中跳鱼泻露之景,夜夜可有,终是无人见的时候多;自己偶来,若是无心,虽在眼前,亦不得见。夜深人静之时,人事已歇,自然界却是生机初展,只是这种生机罕为人见,徒形寂寞而已。在梦境中揭示人与自然的矛盾,又以自然之清幽生趣对比人事之无情,则虽云写梦,实是曲写现实。然鱼跳曲港、露泻圆荷虽也不无声响,终不至于惊动梦境。只是三更时候的铿然鼓声才扰人清梦,使清景顿失。词句转从听觉写夜之幽深、梦之惊断: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叶落,铿然作声。「紞如」和「铿然」写出了声之清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悠然如云的梦境倏地被鼓声叶声惊断,不免感到黯然。上阕末三句,写梦断后之茫然心情:词人梦醒后,尽管想重新寻梦,但在茫茫夜色之中,显然已经不可能重睹梦中的「清景」了,故把小园行遍,也毫无所见,只有一片茫茫夜色,夜茫茫,心也茫茫。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行遍」二字,尤见执著留恋梦境之态。梦境之舒心逍遥与惊梦游园的黯然神伤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意趣也从旁得到了昭示。

下阕乃醒后述怀,语意沉郁而超然独悟。换头三句是实写心境,写在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此句带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词人无限的怅惘和感喟。杜甫曾有诗云:「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苏轼此处当是化用杜诗,写登楼后的思家心理。自熙宁四年以来,苏轼外任已七阅寒暑,身心极为疲惫,京城故园欲归无期,情绪不免躁急难忍。「望断」二字,尤见其迫切心情。接下「燕子楼空」三句由自己写到燕子楼的沧桑和佳人盼盼的杳无踪影,由人亡楼空悟得万物本体的瞬息生灭,然后以空灵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梦未醒,只因欢怨之情未断。燕子楼原建何人何时已无考,唐贞元中张尚书镇徐州时曾别筑一新燕子楼以安宠妓盼盼。盼盼妙善歌舞,雅多风态,为感念张尚书深恩,在张去世后,居燕子楼十余年而不改嫁。唐代白居易曾有《燕子楼诗三首序》述其情事,但只言张尚书,未著名,言盼盼而未着姓。旧传张尚书即张建封,盼盼姓关。但清代汪立名撰《白香山年谱》,考为张建封子张愔之事。两说兼陈,并非乱人耳目,只是意在考察史事,尤当慎重也。苏轼叙写有关燕子楼的一段情事,将要眇之情和凄迷之境写得简约而富于理趣,咏写古事而如此超宕,亦用事而传神之典范也。其以示秦观「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并自以为语约事丰,诚非虚妄。张炎、郑文焯亟赏此三句,亦意在抉发用事使典之妙谛。「古今」三句,由古时的盼盼联系到此时的自己,由盼盼的旧欢新怨,联系到自己的旧欢新怨,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三句是用庄子「吾与汝,其梦未始觉者也」之意。由古代燕子楼中的佳人到此日登楼览感的倦客,再到古今所有的普罗大众,无一不是寄身梦中。这是苏轼人生哲学的一次集中反馈,它渊源于《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人生如梦,惟醒者知其为梦。可惜自以为醒者,其实仍是在做梦,自视为智者的人仍不免为愚者。因而古今之间,并不是梦者与醒者的不同,而只是所梦内容在旧欢新怨上的差异,古今同此一梦而已。不独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此日苏轼登楼兴感,仿佛是醒者感叹梦者,将来若有人再相登临,面对黄楼夜景,恐也有醒者对梦者的浩叹。然究其极,亦不过是天地古今一梦者而已。醒者是痛苦的,梦者因其梦而反得逍遥。苏轼从庄子哲学中找到了消解痛苦的良药。「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行香子》)结尾二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当日又思及未来。黄楼为苏轼所改建,是黄河决堤洪水退去后的纪念,也是苏轼守徐州政绩的象征。但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己,亦同此日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抒发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无穷感慨,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不免消极。但在北宋党争频仍,词人迭遭打击的历史条件下,读者是不应苛求古人的。毕竟,超越现实的虚幻慰藉也是古代士人相当普遍的一种精神生存状态。

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层层生发。景为燕子楼之景,情则是燕子楼惊梦后的缠绵情思,理则是由燕子楼关盼盼情事所生发的「人生如梦如幻」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问。全词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境界清幽,风格在和婉中不失清旷,用典体认着题,融化不涩,幽逸之怀与清幽之境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苏轼造意行文的卓越不凡。

这首词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词中「燕子楼空」三句,千古传诵,深得后人赞赏。此三句之妙,正如郑文焯手批《东坡史府》云,「殆以示咏古之超宕,贵神情不贵迹象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六谓此词:「脱去笔墨畦迳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殊非过誉。

关于失落的诗句和名言

1. 关于失落的诗句

关于失落的诗句 1. 表示失落的诗词

1.望湘人·春思宋代:贺铸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

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

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须信鸾弦易断。

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

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2.葛生先秦:佚名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3.江上宋代:王安石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橱 通:厨)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销 一作:消)5.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代: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2. 描写心情失落的诗句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借酒消愁愁更愁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3. 描写心情失落的诗句

描写心情失落的诗句:

1、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2、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夏完淳《婆罗门引·春尽夜》

3、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4、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5、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4. 关于失落的古诗句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结发为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绸缪《诗经.唐风》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李商隐无题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诗经.邶风》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5. 关于失落的古诗句有哪些

1. 唐 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释义: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2. 南唐 李煜 《子夜歌》: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释义:往事已经成空,就仿佛在梦中一般。

3. 北宋 司马光《西江月》: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释义:此番一见不如不见,有情不如无情。

4. 唐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释义: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5. 宋 张生《千秋岁》: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释义:多情的心就像那双丝网,中间有千千万万个结。

6. 唐 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释义: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7. 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8. 唐 元稹《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释义: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9. 唐 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释义: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10. 唐 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释义:别后半年未收到你的信,思肠为你断作千百寸,每一寸都系结着万千的愁,每一个愁结都揪着我的心。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 6. 写梦醒后失落的诗词做了一个美梦,遇见了自己在乎的人和事,梦醒后

《永遇乐·明月如霜》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铮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上阕写清幽梦境及梦醒后的怅然若失之感.起三句总写秋夜清景,各以霜、水分喻月、风,并小结以“清景无限”,赏爱之心已溢于言外.首句写月色明亮,皎洁如霜;秋风和畅,清凉如水,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清景无限”既是对暮秋夜景的描绘,也是词人的心灵得到清景抚慰后的情感抒发.“ 下阕乃醒后述怀,语意沉郁而超然独悟.换头三句是实写心境,写在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此句带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词人无限的怅惘和感喟.杜甫曾有诗云:“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苏轼此处当是化用杜诗,写登楼后的思家心理.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楼情事而层层生发.景为燕子楼之景,情则是燕子楼惊梦后的缠绵情思,理则是由燕子楼关盼盼情事所生发的“人生如梦如幻”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永恒追问.全词融情入景,情理交融,境界清幽,风格在和婉中不失清旷,用典体认著题,融化不涩,幽逸之怀与清幽之境相得益彰,充分显示出苏轼造意行文的卓越不凡. 这首词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词中“燕子楼空”三句,千古传诵,深得后人赞赏.。

怅而的诗句怅而的诗句是什么

怅而的诗句有:犹惆怅而无语,然怊怅而无冀。

怅而的诗句有:怅而今老身空在,然惆怅而自悲。注音是:ㄔㄤ_ㄦ_。结构是:怅(左右结构)而(独体结构)。拼音是:chàngér。

怅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犹怅然。

二、引证解释

⒈犹怅然。引晋陶潜《荣木》诗:“静言孔念,中心_而。”宋辛弃疾《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词:“中心_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和陶诗。”

三、网络解释

怅而犹怅然晋陶潜《荣木》诗:“静言孔念,中心怅而。”宋辛弃疾《婆罗门引·用韵别郭逢道》词:“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更拟停云君去,细和陶诗。”

关于怅而的成语

怊怅若失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谑而虐二而一而今而后怅然自失怅惘不止怅怅不乐

关于怅而的词语

虎而冠一而光二而一怅然若失怅然自失怊怅若失怅惘不止谑而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怅而的详细信息

《山中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山中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出处唐·王维《三中送别》。

译注送别友人,回到山中。天刚刚黑,便关 上了柴门。“罢”字作结,凝练地概括了诗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日 暮”便“掩柴扉”更为含蓄,它委婉地暗示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无限 深情。继日暮而来的漫漫长夜,诗人将如何排遣那深重的离愁?这令人 神伤的场面也都饱溢在诗句中,可谓力透纸背。

注: 山中,王维隐居辋川别墅所在地蓝田。

全诗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①柴扉:柴门。

②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翻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全诗赏读

这首《山中送别》乍读会让人感到特别: 题为《送别》,却不写送别, 起首一句便是“山中相送罢”,说今天曾有过“送别”那么一回事,已经过 去了。至于行者为谁,前往何处,离别情景,一概略去,仅以一个并无感情 色彩的“罢”字一带而过,大有漫不经心的意味。次句接以“日暮掩柴 扉”,柴扉,指山居常见的白板门。山中生活简静,既昏便息,“掩柴扉” 是每天到日暮时分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这似乎也与白昼送别没有多少 关联; 而诗人却把这本不相关的两件事连在一起,真让人疑心这是不是在写 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三、四句从《楚辞·招隐士》 “王孙 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来。《招隐士》两句原意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 不归; 王维这两句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这是诗人“掩 柴扉”以后的心理活动,正面抒惜别之情。经过后面这么一问,通首诗豁然 开朗,变得神采飞动。“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按常情应在相别之际向行 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这说明 它是诗人“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他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 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 又担心其久不归了。正是“扉掩于暮,居人 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唐汝询《唐诗解》)。正因为日 暮是离愁别绪最难排解的时刻,所以“掩柴扉”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就显示 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被涂上浓重的感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看到诗中 人寂寞低回的神态,推想其怅然若失之情,进而还能设身处地地想象诗人在柴 扉关闭后何以打发那漫漫长夜。至于到“春草明年绿”时,那又要费几多时 日,何况“王孙归不归”还在未卜之中。

绕开相送直写送罢,由“相送罢”直接“日暮掩柴扉”,又从当天的 “日暮”遥接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时间上连续跳跃, 而离愁别绪也在这跳跃中被逐步加强。“以送罢始,以盼归终,抒别后相思 之意,弥见当前惜别之情。”(刘拜山评语)语言朴素、自然,而感情深厚、 真挚,可谓寄至味于平淡。

作者简介

王维像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怅惆的诗句怅惆的诗句是什么

怅惆的诗句有:怅惆千般,**徒增怅惆。

怅惆的诗句有:林花怅惆风烟误,**徒增怅惆。结构是:怅(左右结构)惆(左右结构)。拼音是:chàngchóu。注音是:ㄔㄤ_ㄔㄡ_。

怅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惆怅。

二、引证解释

⒈惆怅。参见“惆_”。引唐王维《叹白发》诗:“_惆故山云,徘徊空日夕。”《敦煌变文集·八相押座文》:“每夜唯闻处处悲,借问因何怀_惆。”王统照《华亭鹤》:“已往的梦痕,借两句古语引起了老人的怅惆。”

三、网络解释

怅惆怅惆,读音:chàngchóu,汉语词语,指惆怅。

关于怅惆的成语

怅怅不乐仓皇出逃草庐三顾不齿于人不期然而然怊怅若失不名一钱不为已甚怅惘不止参差不齐

关于怅惆的词语

伯道无儿怊怅若失怅然若失怅然自失不齿于人怅惘不止不名一钱不期而然不为已甚草庐三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怅惆的详细信息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如下:

依依惜别之情,永流淌于心间。漫步在参天大树下,怅然若失,不舍离别之感眷恋着心头。远远望去,群山环绕,流水潺潺,吹拂着面颊,好像一幅静谧的画卷,给人以无尽的感怀和遐思。

千方百计,劝我莫泪,锁住伤心,不再回头。可那滴滴泪痕,怎样愿意,随风而散?多少次的分别,多少次的相聚,就这么匆匆,就这么溜走。珍爱自己身边的亲人,珍惜每一刻相处的时光,我们应该把握每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用最深情的目光,牵起最温暖的手,流传最珍贵的情感。

告别在即,别离似箭,让那回忆的钟声,在耳畔回响。流浪的鸟儿挥动着翅膀,高飞在蓝天之上,曾几何时我也曾梦想过像他们那样自由自在,但现实却让我们学会了理智与坚韧。皎洁的月光下,银色的浪花在远方歌唱着对去友人的再见之吻。一缕清风,一片翠岛,平生此别,不禁黯然泪下。

滋味之难尝,情感之难舍,留恋尽在不言中。一转头,似乎岁月已不知不觉悄然溜走,留给的,只有那些心海深处那些言语无法诉说的感动和所有那些历经磨难的回忆。望着夕阳西下,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终于看到每一次结尾都期待新的开始的珍惜,最后竟也是归于寂静。

所谓依依惜别之情,就像那冷僻峰顶的山花,无声无息却深入我心里。在这路途漫漫的人生旅程中,有过美好,有过辛酸,然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却不一样。愿用一颗真挚的心,感受生命轮回的变幻,珍惜缘份,守护温情,即便依依惜别,也要在风雨兼程的曲径中细细品味那一份真挚的情感,秉持着义愿共同保卫我们日后的明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