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无信不立的意思 民无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2.“民无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3.关于“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的故事,还有相关故事以及评价

民无信不立的意思 民无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民无信不立意思事例-民无信不立的意思

1、民无信不立首先是孔子的意思,是说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2、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其次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诚信的重要性。

4、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

5、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受到一些对自己学习也是对诚信的考验。

6、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在社会上立足,说明诚信,诚实的重要性。

7、诚实守信要从小的时候养起。

“民无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民无信不立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 · 颜渊》,是孔子所言。意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身之地,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民:百姓;无信:缺乏信用;不立:不能立足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之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因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没有粮食不过是饿罢了,但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关于“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的故事,还有相关故事以及评价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攻打鲁国。有个叫曹刿的请求见庄公(那个时候一个平民要求见国君就受到接见;而今我们要见到市长一级也很难啊。这种现象如何理解呢?),问:“何以战?”(凭借什么抵抗敌人的入侵?)庄公先是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一定分给周围的臣子;继则说在祭祀的时候祭品不敢虚夸,对鬼神一定诚实可信。但是曹刿都不认同,最后庄公说:“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满意了,他认为这种做法“忠之属也”,取信于民是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战争的最终结果是“齐师败绩”,这就是著名的长勺之战。 商鞅变法前夕出了一个公告,意思是如果谁能够把竖立在南门的一根木头搬运到北门,奖励十金;百姓觉得惊讶,没有人动弹,于是商鞅把金额加到五十金,一个百姓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扛到北门,果然得到五十金的奖励。故事流传开来,秦国轰动了。于是商鞅变法顺利推行,获得很大成功。 上段时间杭州飙车案,网民不认同肇事者胡斌驾车速度70码的说法,讽刺性的谐音为“欺实马”。等到肇事者以交通肇事罪受到审判的时候,很多网民又怀疑出庭者非胡斌本人。尽管官方一再说是其本人,然而还是有人将信将疑。 7月17日,河南开封杞县又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杞人忧天”。在杞县出城的各个路口,小轿车、拖拉机、大客车、摩托车等等各式交通工具排成了长龙,争相出城“避难”。没有车的居民,则带上点简单行李,步行出城。亲身经历了“大逃亡”的一名杞县居民说,这就像好莱坞灾难大片中的画面一样。制造这场“大逃亡”的不是地震、不是怪兽,而是谣言。“发生核泄漏”、“核泄漏造成多人亡”等等传言,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在坊间疯狂传播,最终促使了杞县县城“十室九空”。 尽管当地政府部门苦口婆心劝阻外逃群众返回家园,但仍然难有效果。很多群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群众相信流言乃至谣言,却不相信县政府,为什么? 教育部宣布今年的大学生就业率68%,但是网上质疑者甚多,甚至出现了“被就业”的说法。至于工资“被增长”,某人“被自杀”一类的怪异说法开始出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很多群众不相信政府,说明部分地方政府信用的破产,说明公信力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被边缘化乃至被弃之如敝履。 在利益诉求多元化,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群体事件时有出现的今天,政府的权威应该是杀手锏和最后的防波堤,如果群众不相信政府了,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