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木有本心下一句

2.谁能告诉我红楼梦的隐语?

3.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

4.急求一篇3000字以上的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性课题报告

草木有本心下一句

兰桂齐芳后面一句-兰桂齐芳是什么意思

草木有本心下一句是何求美人折!

原文: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威雍,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

兰草逢春,枝叶茂盛,桂花遇秋,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生机勃勃,自然地顺应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因为闻到芬芳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折呢!

赏析:

首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列出两种具有芳香的植物,兰草和桂树。张九龄是广东韶关人,他的家乡多种植桂树。首句总领全篇,春天兰花生长茂盛,秋天桂树皎洁飘香。“葳蕤”二字点出兰草生机勃勃的旺盛生命力,“皎洁”二字赞美桂花典雅光洁的品格。

这里虽然分开写,其实是互文的手法,概指两种植物生长茂盛、品行高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承上启下,贯穿全篇。在首句描写兰桂齐芳、欣欣向荣的景象时,诗人点明了其中蕴含的深意:春风吹拂,兰草茂盛,秋月照耀,桂花皎洁,都是自然之理,都是得了天时地利之缘故,自然而然地欣欣向荣。

这里既写了自然规律,也有时势造英雄的感慨。君主贤明,政治开明,能人志士才能像这兰桂一样,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表达了对时运机遇的期待。接着由物及人,“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起了转折。“谁知”表明是有些意外,意外的是什么呢?

原来山中的那些隐士们,被这兰桂的清香吸引,闻风而来。兰桂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高洁人士的喜爱。其实兰桂飘香,也只是外部环境合适,加上它们的本性使然,并不是要吸引他人注意,更不是为了别人摘取了。

谁能告诉我红楼梦的隐语?

《红楼梦》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是一往任何一部小说都不曾有过的。从皇帝到贫民、从宫庭到原野、从吃喝玩乐到衣食住行……等等无不细诉。通过对环境、文化、习俗等的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幅封建社会的生动场景,准确地刻划了活生生的人物,使书中人物呼之欲出。笔者喜爱《红楼梦》已有多年,对于其中的谜语情有独钟,以为也同《红楼梦》中其它的描写一样,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欣赏性,而且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而这一点往往被红学家们所乎视,笔者今摘录几段,试探性的给予分析,与大家一同赏鉴赏鉴,以图抛砖引玉。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和第五十回中集中地出现了较多的谜语,也较有代表性。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时值元宵佳节,又逢薛宝钗过生日,贾母一时高兴,便凑份子为她举行生日宴会。其间,贾元春(娘娘)派人送来了一个灯谜,命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

贾元春的灯谜是: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此谜谜底是“爆竹”。迷信传说爆竹能驱鬼除魅散秽气,故说能使妖魔鬼怪闻之丧胆。“身如束帛”形容爆竹象一卷束起来的绢帛。后二句说尽管爆竹气势宏大却极易毁灭,是“一响而散”之物。这个灯谜是贾元春入宫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脂评说:“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这里前二句当比喻入宫为妃身价百倍,声势显赫,从此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贾家的政敌一时“胆尽摧”。后二句暗示元春如昙花一现,荣华富贵顷刻瓦解,贾府的好景不长。《红楼梦曲?恨无常》中元春曾以自已之作为前车之鉴,劝告贾政“须要退步抽身早”,可知元春之当与政治原因有关,与后四十回续书所写有所不同。

第一个为元春制作灯谜的是贾环,他写的是: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此谜谜底是枕头和兽头。被元春认为“不通”,命太监带回。作者写此谜,意在表现贾环不通文墨。既是谜,首先不该直说;既直说,文理又不通,“有角八个”还说是“只”,难怪只引得众人大发一笑。

“有角只八个”是说当时的枕头是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所以共有八个角。“二哥爱在房上蹲”是指兽头,古代建筑塑在屋角上的两个怪兽。

第二个应元春的要求制作灯谜的是贾母,她是随口念到:

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当时贾政就猜着是“荔枝”。“站树梢”的意思与“立枝”相同,“立”与“荔”谐音,所以谜底为荔枝。然而“荔枝”又与“离枝”谐音,所以脂评说此谜的寓意在暗示“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这也就寓示了贾家势败的结局。

接着贾政出一灯谜是: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此谜谜底是“砚台”。“必”与“笔”谐音,谜面即“有言必(笔)应”,意为砚台虽不会说话,却可以借助于笔表达。这首灯谜正是对贾政性格的刻划,隐喻他酷爱读书,崇尚笔墨,品格端方,古板正统的特点。从本回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看,此谜的用意当还与本回的情节有关。“砚”谐音“验”字,意喻贾母等众人所制灯谜中的谶语,必将得到应验。可视为是对制灯谜用意的提示。而且既然是“贾政悲谶语”,“有言必应”四字在本回中亦应有着落,当是指贾政从灯谜中领会到某些不祥之兆,并说了某些在未来情节中会应验的话。可惜由于此回原稿残缺,据脂评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所以贾政究竟有什么“必应”之言已不可得知。

贾迎春出的谜语是: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此灯谜谜底是“算盘”。“天运”是说算盘拨动前,没人知道最终能计算出什么数字结果,所以说天运。“人功”是说算盘珠子要*人的手指去拨动。“理不穷”是说算盘永远是被人拨来拨去,所以说是理不穷。第二句意思是说算盘虽可被人拨动,但如果是命中注定生不逢时,那么不管你怎样拨也是拨不出好结果来的。后二句说为什么算盘整日这样乱纷纷的呢,是因为阴阳的运数(命运)各不相同。“镇日”即是整日的意思。这首灯谜借整日乱纷纷的算盘隐喻贾迎春的性格及一生遭际。迎春生性怯懦无能,缺乏主见,处处听从命运的拨弄,就象“打如麻”的算盘,受人摆动。自从嫁给孙绍祖,命运更为悲惨,终日不得安生。本来贾府祖上对孙家“有功”,可偏遇上中山狼似的孙绍祖。这只能归之于“无运也难逢”,只能得出“阴阳数不同”的结论。

贾探春出的谜语是: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此灯谜的谜底是“风筝”。谜中说,清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可放风筝的线一断,风筝便随风远远飘去,一去不返。“妆点”即妆饰打扮。“游丝”指放风筝的线。脂评说:“此探春运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此谜当是以断线的风筝暗示探春将远嫁不归。这里“清明妆点最堪宜”与探春判词中“清明涕送江边望”之句对照来看,实点出清明正是八十回后原稿中探春出嫁的时节。后四十回续书写探春出嫁在秋天,显然忽略了作者此处的暗示。以风筝喻探春之遭际,似还含有探春虽有才志高,但因生于末世,终究“无力”挽救贾府衰败的颓势,只能象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荡远去。

贾惜春出的谜语是: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此灯谜的谜底是“佛前海灯”。首句说海灯本应置于佛殿,而前身却被置于尘世之中,因其性本不适于尘世,所以总是“无成”。“色相”是佛教用语,一切有形质、颜色、相貌可见的东西都叫色相。“无成”指不能悟道成佛,修成正果。第二句说海灯前身虽身处尘世,却能看破红尘,只听佛经。“不听菱歌”含有看破红尘之意,因为乐府诗中的菱歌莲曲,内容多属男女情歌。第三句说海灯终于在佛殿寺内找到归宿。“沉黑海”指投身佛门与人间繁华欢乐绝缘,从世人来看,这就象沉入漆黑的海底一样。结句说,海灯一旦置于佛前,尽管灯光黯淡,内中却自有光明在。“性”是指佛教认为人自身存在一种神秘的“佛性”,只要能觉悟到它,就能成佛。“大光明”是指佛祖释迦牟尼曾称大光明王,后佛家以此代指佛。据脂评说:“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斤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此谜是借“佛前海灯”隐喻惜春一生的遭际。前二句说惜春未出家之前处于繁华的尘世,总未能修成正果,但她却能看破红尘,一心遁入空门。后二句暗寓惜春出家为尼的归宿。说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她沉入黑海,只要能悟到人自身的本性则心中自有光明。

薛宝钗出的谜语是: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此谜谜底是“更香”。更香即古代为夜间打更造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此得名。首句“朝罢谁携两袖烟”暗隐“香”字。第二句写更香的特征,古代的香种类繁多,这里意思说更香与弹琴时用的鼎炉之香和熏被褥衣裳之香均无关。颔联写更香的作用在于报时。“晓筹”是指清晨的时刻。“鸡人”是古代宫中头戴“绛帻”(红布头巾,象征雄鸡冠)专职司晨报晓的卫士。“五夜”即五更,古代计时将夜里时间分为五等分,称五更为五夜。“添”指添香。颈联描写更香燃烧的情景,说更香被从头上点燃,从外向内燃烧,永无休止之时。尾联说时间一天天消逝,更香不断地消耗着自已,而同风雨阴晴的变化无关。这个灯谜是借更香暗寓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后孤凄寡居,独守空房的遭际。首联上句中的“两袖烟”喻“两袖清风”之意,暗示薛宝钗在荣华之后,落得个两手空空、一无所得的结局。下句“琴边衾里”喻亲切和谐、朝夕不离的夫妻关系,隐寓宝钗同琴瑟和谐的夫妻生活终究没有缘分。颔联意思是说宝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房,因愁闷而夜夜难眠,故不用鸡人报晓,也不用侍女添香。颈联以香火燃烧的情景喻宝钗终日为孀居生活的冷落孤寂而困扰,朝朝暮暮、年复一年地过着苦恼犹煎的生活。尾联寄寓对宝钗命运的感慨,说纵然青春可贵,韶华应当珍惜,但因世事风云变幻,宝钗也只能任其自然了。这个灯谜透露了八十回后原稿中薛宝钗孤苦寂寞的生活情景,后四十回续书写宝钗日后得贵子,并“兰桂齐芳”,当与曹雪芹原意不符。

对于第二十二回中所出的谜语,贾政大为伤感,以为“谶语”。他心内沉思到:“娘娘(元春)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静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对于薛宝钗所作灯谜,贾政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正所谓“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灯谜也有集中的表现。大家在一起春游联诗后,李纨因“老太太叫作灯谜”,于是她和李绮、李纹各先作了一个,说出来叫大家猜。李纨的谜语是:

观音未有世家传。

一池青草草何名。——各打“四书”一句。

此谜前一句谜底是“虽善无征”。语出《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意思是说先王的礼制虽好,但无从征实。“征”是验证、证实的意思,这里“征”字双关,意思是“纳征”(纳彩)以成婚礼之“征”解。“虽善无征”在谜中寓意是说观音虽善,但无人向她纳彩定亲,故不能传宗接代,与谜面“未有世家传”暗相关合。此谜第二句谜底是“蒲芦儿”。语出《礼记?中庸》:“夫政也者,蒲芦也。”李纨之所以出的是“四书”谜,与她的性格和身世有着密切地关系,这也寓示了她终日以陪伴儿子读书为结局,对爱情“心如灰”的悲惨命运。

李纹、李绮的谜语是:

水向石边出水冷。——打一古人名。

萤——打一字。

此谜前一句谜底是“山涛”。山涛是晋代诗人,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后一句谜底是“花”字。林黛玉说:“萤可不是草化的?”因萤在夏季多就水草产卵,化蛹成长,古人误以为萤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所以说是“花”,因“花”是“草”和“化”组成的,正对应了“草化的”。

以是几个谜语较雅,宝钗怕“不合老太太的意思”,说:“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从以上几条“雅”谜语到下面“通俗”谜语的过渡,主要是为了表现薛宝钗的善于逢迎的性格。在宝钗的提议下,史湘云先作了一首《点绛唇》:

点绛唇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书中说众人有的猜和尚,有的猜道士,也有的猜是偶戏人的,只有宝玉猜着是“耍的猴儿”。猴本生活于涧溪谷壑之中,一旦被人所擒,则离开山林,来到闹世,供人游戏玩耍,故说是“溪壑分离,红尘游戏”。耍把戏的猴常身着官服官帽,扮成文臣武将的模样,然而终归与名利无缘,因此说“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湘云已作了解释,指耍的猴子总是被剁了尾巴的。湘云此谜,当时众人皆猜不出独宝玉一下猜中,其中当有深意。有人说此谜简括了贾宝玉一生的道路。寓指贾宝玉原为大荒山青埂下一块顽石,历尽悲欢离合。然而由于蔑视仕途经济、功名利禄,最终还是断了红尘,出家为僧。此谜也可视为是对贾家由盛而衰,终于“树倒猢狲散”、一败涂地的暗示。

接着薛宝钗也作了一首是: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打一物。

此谜小说中没有交代谜底,遂引起后人的众多猜测。有人说谜底为纸鸢;有人说为树上松球、松塔;又有人说为宝塔、盆景中的宝塔等。而笔者以为作者的用意似在诗句本身,是有意不点明谜底的。诗谜字面上说,谜底之物象一座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宝塔,层层叠叠,但它并非出自良工之手,而是天然生成的。而且一番风雨之后,听不到此物传出的梵铃的声音。“镂”、“锲”均指雕刻。“檀”、“梓”即指质地坚硬的木料。“梵铃”指佛寺和宝塔檐角上悬挂的铜铃,被风吹动时会发出响声。一般认为,宝钗的灯谜是对其性格、遭际的概括和感叹。前二句比喻她为人处世总能精细周全、八面玲珑以及美丽端庄的外表,并说这些都是出于天性,并非是她有意做出的。后两句当暗示宝钗与宝玉只是空作了一场名义上的夫妻。有人说这里是借用唐玄宗与杨贵妃别后于风雨中闻铃悲感事,寓宝钗与宝玉的生离。

贾宝玉作的谜语是: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节过谨堤防。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此谜小说中没有交代谜底,后人或猜风筝,或猜吹火筒,似皆不够妥切。诗谜谜面上说,此物距天上地下都很遥远,害怕竹子(“琅?”本指青色的玉石,这里喻指竹子),还会给人带来“鸾音鹤信”,叫人伤心叹息。这首诗谜的寓意似在诗句本身,其中似暗寓黛玉后,宝玉对她的悼念,诗中“天上人间两渺茫”之句就是写黛玉后,与宝玉犹如有人间天上之隔。

“琅?节过谨堤防”暗指黛玉住潇湘馆,号“潇湘妃子”,小说中写潇湘馆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而脂评透露,宝玉八十回后曾“对景悼颦儿”,此时潇湘馆已成为“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一句当是关合宝玉悼黛玉的情节。

“鸾音鹤信须凝睇”中的“鸾音鹤信”指仙界传来的消息。“凝睇”是注视之意。这里当点出黛玉泪尽而逝,重归仙境,作绛珠仙草的情节。

“好把唏嘘答上苍”意思是说对于黛玉的薄命夭亡,宝玉只能向青天长叹,以表明自已的心迹。

最后林黛玉作了如下一首诗谜:

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此灯谜小说中也没有交代谜底,有人猜为“走马灯”。诗谜谜面上说,此物是一匹无须缚绳的骏马,绕着城墙、壕沟奔驰起来十分勇猛。一旦骑手下令,它就会风驰云动地飞奔,而且三山仙境中它也享有名声。这首诗谜的寓意是在诗句本身,似隐寓黛玉八十回后的某些遭遇。但因诗意较为晦涩,难得确指。有人说千里马奔腾驰骋,是喻黛玉才情横溢,口角锋芒,锐利无比;“风雷动”暗喻重大事变发生;“三山独立”指她魂归仙界,复为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在人间无立足之地。

《红楼梦》中的谜语还有很多,仔细品味,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有较大的作用。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么暗示着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要么对情节的发展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要么对小说环境氛围的烘托有补充作用……总之,谜语作为我国的一种通俗文化,在曹雪芹的笔下,却能表现出如此重多的作用,这在我国小说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文章有点长 希望对您有帮助

红楼梦读书笔记1000字

1.《红楼梦》读后感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我不由黯然。薛宝钗这样的人物,也要像李纨一样,将一生都葬在这片冷酷的园子里么?面对一个根本不爱自己的男人,管他什么金玉良缘,她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根本不用问就知道,是包二奶奶的宝座。可是我又不禁反问,难道世上真的有喜欢孤独的女人?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现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实细想起来,她的悲剧也许比林黛玉的更令人叹惋。她最需要的不是什么爱情的灌溉,而是自由!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没错,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综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更不敢勇敢地追求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

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着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剧作戏曲,却认为这些*词巧句是不能为端庄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评宝琴的咏古诗;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的!”可想想宝钗如此人物,又这样年轻,此时想起自己的一生将如何结束,她的痛苦其实并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克制着,这是她的“尊重”!

与林相比,她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解脱了所有的痛苦。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这几句判词,注定了薛是红楼数场悲剧中的一个。对于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应该也是叹惋的吧!

再有就是,妙玉,晴雯之类了。妙玉虽以“槛外人”自称,然而青春芳龄的她,却难做到出家人应有的置身红尘外,无情无欲清净无为。宝玉过生日,她会送上粉红信笺,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祝芳辰”,宝玉则是经岫烟授意回帖“槛内人宝玉熏沐谨拜”,这一“外”一“内”,看似调侃,朦胧中也蕴涵着几许情意。可惜宝玉对妙玉即便有情也是敬重之情居多,偶有世俗之情一闪而过他也会当作是一种罪过,惟恐亵渎了圣洁高贵的俏丽女尼。这便是妙玉的悲哀了……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是不是真的不爱宝玉呢?我个人意见,她是爱的。请看,她总是与袭人拌嘴,虽然这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看不惯袭人,但是其中就没有一点嫉妒吗?袭人说了句“我们”,就被她抓住把柄大加讽刺。她还讽刺麝月,看不得麝月得了两件太太给的衣服就喜笑颜开,但是后几回,她却抢着送东西说也要去“显个好”,宝玉给麝月梳头时,她躲在门口偷听,她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注意这宝玉,注意着和宝玉接近的丫头,例如小红和宝玉略有交集,就被她粗暴打断。她曾笑着说“没什么我不知道的”就是因为她时时在注意!但是晴雯是有骨头的奴才,她不愿卑微的爱一个人,她总想要和宝玉站的平等一点,她不能象袭人那样谦卑的爱一个人,她有她的特点,有点象野蛮女友,漂亮却不温柔,袭人曾笑宝玉“每天不挨她两句硬话衬你,是再也过不去的”,可见,晴雯这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手段还是有用的。但是,她的人品难得,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在大观园的环境中,终是没有容身之处,说实话我非常喜欢晴雯这个角色的性格,不说喜欢她的原因是,爱情的吸引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我想择偶是不是要找晴雯这样的人呢?呵呵,考虑中……

2.读红楼梦有感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小人的真实写照.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3.《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急求一篇3000字以上的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性课题报告

关于《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一)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评价问题,历来有两种看法,即基本予以肯定和彻底予以否定。七十年代初,前一种看法一度成为“权威”意见,因此不同的观点就很少再有人提到了。一九七三年,李希凡同志在他的三版《红楼梦评论集》中《<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为什么能存在下来》这篇大作的《校后附记》里,发表了一个比较新的见解,现转录其文如下:

围绕着《红楼梦》的续书问题,在中国小说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长时间的严重而尖锐的斗争。清中叶《红楼梦》广泛流行以后,续书层出不穷。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如《续红楼梦》……等等,绝大多数都是高鹗续书之后的续书,……概而言之,他们所以拼命要狗尾续貂,是妄图消除曹雪芹《红楼梦》的主题和情节的批判锋芒,但是,他们对高鹗续书这样的结局也还是坚决反对的。……

在中国小说史上的这场尖锐的斗争中,高鹗后四十回续书总还是站在包含有一定反封建内容的进步的反面(尽管它也有歪曲前八十回主题和情节的落后面),而同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红楼梦》一起,遭到了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封建文人的疯狂围攻。……

因而,如何评价高鹗及其后四十回续书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真伪的考证和前后优劣的比较,而且要运用观点从中国小说史上的这场斗争中分析其有无进步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对于文艺理论的学习是很不够的,对中国小说史上的尖锐斗争更缺乏具体研究。但我对李希凡同志所提出的这一新的论点却感到不无可商榷之处。第一,大量续书“都是高鹗续书之后的续书”,并不等于这些续书的作者“对高鹗续书这样的结局也还是反对的”,更不能由于这些续书的情节是从第一百二十回以后写起的,就说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也“同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红楼梦》一起,遭到了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封建文人的疯狂围攻”。这只能说在高鹗以外的那些狗尾续貂的作者既没有掌握足够的历史资料,把《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区别开来;又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这是主要的),竟把这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当成一个作者的产物,笼统地加以歪曲和反对。不能由于高鹗以外的续书作者们的思想水平比高鹗还要低劣和(因而他们当然看不出高鹗同曹雪芹在世界观上的鲜明对立),就得出高鹗是同曹雪芹站在一起的结论。第二,如果我们不对《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进行科学的考证以察其真伪,进行具体的比较以辨其优劣,而侈言“要运用观点从中国小说史上的这场斗争中分析其有无进步作用”,这岂不是一句空话!难道能把考证真伪、识别优劣的具体工作,同分析这一作品在小说史的尖锐斗争中有无进步作用这两者给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吗?因此,李希凡同志的这一观点,请恕我冒昧说一句,在客观上是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罩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它反而给运用观点去分析高鹗续书的工作制造了一重障碍。

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十月出版的《文艺论丛》第五辑中刊登了胡文彬同志题为《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政治倾向》的一篇大作。他认为:“由程伟元、高鹗两次整理印行的一百廿回本《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在几十种《红楼梦》续书中是以最隐蔽、最阴险的手段篡改曹雪芹原著思想主题的。”“从根本上说来,续书的主导的政治倾向,是完全修正了原著的主题思想”,续作者“实际上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利益服务的”。我基本上同意这个看法。但要补充一句,高鹗续书的手段之所以“最隐蔽、最阴险”,正在于它貌似忠实于曹雪芹前八十回原作,并在某些故事情节的结局方面是按照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所暗示的内容似是而非地续写了下来的;可是实际上续作者却在贩卖着与曹雪芹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截然不同甚至全然相反的货色,以达到其抽梁换柱之目的,使读者入其彀中而不察。因此,我也同意胡文彬同志在那篇大作的结尾处所说,我们所以要重新评价《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正是要从中总结出阶级利用古典小说进行活动(笔者按:后五字似乎改用李希凡同志所说的“尖锐的斗争”更确切些)的规律和教训”。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我国小说史上所存在的尖锐斗争的复杂性和它的曲折隐蔽的表现形式。

(二)

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的无情揭露,对封建礼教的虚伪和的严正批判,是触处可见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和加强其统治力量,也同其他阶级一样,必然要抓教育第二代、培养接班人这一重要环节(附带说一句,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正表现在他不甘心做封建统治阶级驯顺的接班人)。为了揭露封建教育的腐朽和,指出封建统治阶级妄图利用孔孟之道来培养第二代的彻底破产,曹雪芹曾用了不多的笔墨钩勒出一个封建家塾的罪恶场景,这就是《红楼梦》的第九回。在这个家塾中,从人与人的关系到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几乎全是丑恶*秽、不堪入目的。读者通过这样入木三分的描写,自不难悟出,在封建社会,儿童所受的启蒙教育并不是什么圣经贤传上的大道理,而是这种腐烂透顶、令人作呕的赤裸裸的**垃圾。那么,由这种家塾培养出来的子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不言而喻了。试想,一个人在读书时,如果他不是薛蟠、贾瑞,就可能是金荣或贾蔷,再不然就是什么香怜、玉爱之辈。那么到他学成之后,通过科举的途径爬上上层统治阶级社会,自然就会成为贾雨村一流人物。然则封建教育和孔孟之道的破产已达到何种程度,不是已经一清二楚了么!正是由于作者反对这样的教育,才塑造出象贾宝玉这样的叛逆性格来。贾宝玉在“闹学堂”之后,再也没有去塾中读书,这同他的痛恨读书、考八股以及反对用儒家礼教的教条来束缚思想这一系列言行原是一脉相承的。这正是曹雪芹本人世界观中的先进思想和民主因素在作品中的具体反映。

然而,在后四十回开宗明义的第一回书,即第八十一回里,续作者却写出了贾宝玉“奉严词两番入家塾”这样与前八十回水火不相容的文字情节来!从这以后,贾宝玉不但变成一副讨厌的道学相,大讲什么天理人欲,甚而进一步向巧姐灌输《列女传》之类的典型封建思想;而且终于走上了考科举以尽其子职孝道的“正途”。在续作者高鹗的世界观中,他认为只有追求到功名富贵,“沐皇恩”以“延世泽”,得到“兰桂齐芳”的收场结果,才是正正经经的人生道路。这不但与曹雪芹的思想相去何啻十万八千里,而且简直是对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所反映的先进的民主性的思想精华来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反攻倒算!李希凡同志说高鹗的后四十回,“尽管它也有歪曲前八十回主题和情节的落后面”,仅用“落后面”来批评它,未免有点罚不当罪,近于蜻蜒点水了吧。

(三)

《红楼梦》的续作者在后四十回里曾对封建国家机器加以美化。我想就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例来谈一谈,这就是关于薛蟠打人命的具体描写。

薛蟠打人命在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中各有一次。由于曹雪芹和高鹗这两个作者的世界观、思想水平截然不同,这两次打人命的具体描写也恰好成为鲜明对照。

薛蟠第一次为了争买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庚辰本作英菊,亦即后文的香菱)而打了冯渊,见于《红楼梦》第四回。这一回在近年来《红楼梦》的研究领域中是十分著名的:护官符的出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提出,贾雨村的徇私枉法以及具体包庇凶手薛蟠的事实,都是这回书的中心情节。通过曹雪芹的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深切著明地体会到:当时的封建官僚机构已经腐败不堪,统治阶级所制定的一套所谓“王法”已成一纸空文,封建国家机器实际已经瘫痪失灵,就连冯渊这样属于剥削阶级的人物在遇到比他更有钱有势的豪门贵族时也不能保全性命。夫冯渊之流尚且如此,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市井小民和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者,包括本身被骗来卖去的孤弱幼女英莲,其身家性命之朝不保夕就当然不在话下了。曹雪芹对于的真凶薛蟠还特意作了如下的摹绘:

薛蟠见英莲生得不俗,立意买他,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他便带了母妹,竞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在曹雪芹的笔下,做为凶手的薛蟠,对人命关天的大事,竟连一点精神负担都没有,这真是对当时豪门子弟的铸鼎燃犀之笔。更出色的是作者写贾雨村在判断此案时,居然不用等贾薛两家派人前来托情,便主动地把这桩公案胡涂了结,然后更修书给贾政和王子腾,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云云以邀功讨好。从而可见当时所谓的朝廷命官,实际都是一群蝇营狗苟之徒。试想,在这群贪官污吏的统治之下,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能不摇摇欲坠么!就在这着墨不多的寥寥几行中,我们正不难体会出曹雪芹在写作这部不朽名著过程中的苦心孤诣。

薛蟠的另一次命案是在续书作者高鹗笔下发生的,情节本极简单,却被续作者有意搞得很复杂。它从第八十五、八十六回叙起,到第九十九、一百回又被提及,直至第一百二十回全书结穴处才算了结。故事原委是:薛蟠在酒店饮酒,对当槽儿的伙计张三不满,竟用酒杯把张三头部打破,张三因伤重身,于是薛蟠被捉将官里去。始而薛家买通了承审此案的知县,翻了口供;不想尸亲上诉,从县到府,然后由京营节度使申报到刑部,无论薛家怎样托情行贿,薛蟠始终未被减刑,以绞监候定罪,等待处决。直到作品结尾,贾宝玉中了举,皇恩大赦,薛家交了一笔赎金,才救得薛蟠性命。过去有的评论文章认为,这桩命案是高鹗写得比较成功的一个片段,属于后四十回中应被肯定的部分。而我则认为这一事件恰好是做为高鹗竭力美化封建国家机器、对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吹捧的一个明证。

我以为,高鹗对这件命案的描写,完全体现出他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立场,为垂挣扎的封建政权大唱赞歌,把封建官僚机构看成仍旧足以控制当时社会的有力工具。这恰好是同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特别是第四回所描写的内容大唱反调。试看,薛蟠在犯罪之初,元春还未病,贾府也尚未失势,但他做为一个凶手,已受到封建王法的制裁。后来薛家之所以败诉,固然由于受到贾家势败的影响,但续作者所强调的却是当时从上到下的封建司法机构执法的严明和权力的巩固,既能惩办枉法的贪官,又能秉公断狱,给凶手以公正的惩处。直到做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叛臣逆子贾宝玉也俯首就范,中了举人,然后最高统治者——皇帝才龙颜大悦,感到对贾家这样的豪门世族,在已经用“大棒”痛加惩治之余,也不妨重新给一点“胡罗卜”做为甜头加以收买,于是薛蟠的一条性命才得从宽发落,绝处逢生。而薛蟠被释放后,立即发誓赌咒,表示痛改前非。这样的描述正好说明:在续作者的心目中,皇帝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他完全能够控制整个封建官僚机构,即使象贾、薛这样的豪门世族,最后还是要仰最高统治者的鼻息的。这不正是为了表明封建国家机器并未失灵,封建统治阶级的当权派依然能够令行禁止,封建政权仍旧牢牢在握么?这哪里有一点点王纲解纽、大势已去、封建地主阶级即将土崩瓦解的末世迹象呢?

(四)

我还认为,不仅《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作者的世界观以及在这种世界观指导下写出的一些荒谬的思想内容应该受到批判,就是对于续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后四十回的艺术性,也应该提出批评。这里只想说一点,即续作者对贾宝玉这一正面人物形象是极尽歪曲糟蹋之能事的。

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鲜明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贾宝玉形象,并把这一具有叛逆性格的典型人物置之于封建末世的缩影——贾府这样一个濒于衰亡崩溃的世族豪门的典型环境之中。在前八十回的几件重大事件里,如元春归省、贾政笞儿、抄检大观园以及晴雯之等,都贯穿着贾宝玉这个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活动。这就是说,通过贾宝玉对这些事件的感受、态度和爱憎倾向,也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的感受、态度和爱憎倾向。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曹雪芹本人从第八十一回往后续写,随着全书故事情节的向纵深发展,随着各种矛盾的愈益激化而显得复杂尖锐,在作者笔下的贾宝玉这个典型形象必然愈来愈鲜明,他的性格特征也必然愈来愈突出。当然,作者在着笔刻画这一典型人物时也必然愈写愈难,愈写愈需要严格掌握分寸。现在,曹雪芹的原稿只写到第八十回,续作者既要把这部书继续写完,他首先碰到的必然是如何进一步深入地塑造贾宝玉这个典型形象的问题,以及考虑如何把这个主人公与书中必然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是续作者必须经受的一个重大考验。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天资和学力,无论是生活经历和人生理想,续作者高鹗都不可能同曹雪芹相提并论。也就是说,高鹗根本无法履着曹雪芹的足迹继续走完这条创作的道路。然而高鹗既想续写全书,他就无法回避这个首当其冲的矛盾。于是在后四十回中,我们乃发现续作者高鹗异想天开,自做聪明地(实际上是弄巧成拙地)编造了一个情节(就连这个情节也是从前八十回生吞活剥搬过来的),即贾宝玉无缘无故地失掉了他的命根子通灵宝玉。这样一来,高鹗对贾宝玉就完全“主动”了,他要宝玉干什么,宝玉就干什么,一切随续作者任意摆布,完全可以不管贾宝玉在前八十回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性格特征和鲜明表露出来的爱憎倾向。他要宝玉糊涂,宝玉就呆若木鸡,如痴如醉;他要宝玉明白,宝玉就如梦方醒,过上几天正常人的生活。请看,宝玉在自己爱情婚姻问题这一重大事件上,竟可以象木偶一样,一切听人支配;贾母之丧,续作者竟连一句单独描写宝玉的话都没有;贾府被朝廷抄家,被“强盗”抢劫,这样大祸临头的关键时刻,宝玉居然游离于七情六欲之外,宛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丝毫无关痛痒。这样拙劣的艺术手法,既不配称为现实主义,更谈不上什么浪漫主义,不但无法与前八十回相比,甚至连被曹雪芹所讥弹的一般无聊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水平也不如。林语堂在他的《平心论高鹗》一文中,竟认为续书的作者在后四十回中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不但与前八十回连贯,天衣无缝,并且能在性格上作出出人意表的发挥和深入”。这真是不顾事实了!只要我们翻读一下后四十回原书,就会感到林语堂这样为高鹗续书唱赞歌,显然是别有用心的。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心劳日拙的奇谈怪论亦可以休矣夫!

(五)

也许有人认为,高鹗的续书能使曹雪芹的未完成的杰作成为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毕竟满足了读者的需要;何况续作者在处理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关系基本上是悲剧结局,总算还符合前八十回的作者所规定的情节。这不正是高鹗的功劳么!在我看来,如果我们果真从这方面来评价后四十回,那么这所谓的“功”恰好是续作者所犯下的无可开脱的“罪”。因为后四十回把《红楼梦》这一全面反映封建末世必然崩溃灭亡的不朽文学名著的伟大意义给歪曲和缩小了,使它仅仅成为一本宣扬“一以情,一以情悟”(林语堂语,见《平心论高鹗》)的爱情小说。应该承认,二百年来,把《红楼梦》只看成一部专写男女爱情的故事是大有人在的,而这种看法显然是由后四十回的影响所造成的。为了使曹雪芹的这部不朽名著能够得到真正崇高的评价,对后四十回进行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清算是完全必要的。

附记

一九七四年春天,我曾写了一篇上万字的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评价问题的论文。由于所持的论点同当时“权威”的意见没有对上口径,而我又不愿修改自己的文章以顺应当时的潮流,这篇文章便于写成之日被搁置起来。久而久之,竟被我弄丢了。如果再想另起炉灶,重新搜集材料加以写定,对高鹗续书作出全面评价,则时间精力都不允许;因此现在只能就记忆所及,把那篇论文中的几个略有新意的论点撮要成篇,写成这篇短文,即使读者以为有些偏激过火,也在所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