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力是视什么句式,惟力是视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7-27 0
  1. 第七课 古文观止3
  2. 寺人披见文公文言文翻译
  3. 含有力和比成语有哪些 ()力()比
  4.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是什么特殊句式
  5. 如不守,县为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怎么翻译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

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

唯力是视什么句式,惟力是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

有什么…”的意思。如:

5.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掉君王的敌人,瞧

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

“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

格式来对译。如:

6.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孔丛子》)——(陈)王说:“六国

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7.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8.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没有想尽什么劳力,对报答来说,又有什么呢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说:“口里不

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第七课 古文观止3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位于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② 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城濮之战》)

③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④ “许子冠首?”曰:“冠。”曰:“奚冠?”曰:“冠素。”(《许行》)

以上诸例,“谁”、“何”、“何”、“安”、“奚”由于是疑问代词,所以都位于动词的前面。

疑问代词“孰”、“曷”、“恶”比较少用作动词的宾语。但是遇到它们充当动词的宾语时,一般也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② 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工春秋?任数》)

③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时,也受上述规律的制约,放在介词前面。例如:

①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② 许子奚为不自织?(同⑧)

③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疑问代词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这条规律,在先秦汉语中很少有例外。《论语》一书中,只有“子夏云何?”一例是后置的有人统计,《左传》全书中,疑问代词充当宾语时,前置的占98.4%,后置的占1.6%,可见这是一条覆盖率相当高的规律。

(二)在有否定词“不”、“莫”、“未”、“无(毋)”的否定句中,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② 予不屑之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以上二例否定词用“不”字。

① 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坏晋馆垣》)

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於国也》)

以上二例否定词用“未”字。

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②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晋灵公不君》)

③ (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乐颜,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以上三例否定词用“莫”字。

①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 毋吾以也。(《论语?侍坐》)

在以上二例否定词用“无(毋)”字。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 流血及屦,未绝鼓音。(《鞍之战》)

③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五年》)

④ 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战国策?秦策》)

如果否定句中使用的“弗”、“非”这几个否定词,一般地不存在代词宾语前置的问题。因为“弗”“勿”所修饰的动词常常不带宾语。“非”字所否定的,往往是名词性谓语,自然也不存在带宾语的问题;如果“非”字用在动词谓语句中,是表示对全部谓语的否定,也不存在宾语前置的问题。

这样看来,在第二条规律中,否定必须是“不”、“未”、“莫”、“无(毋),宾语必须是代词,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但是,也并非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宾语就一定置于动词之前。先秦文献中,就有在这两个条件下宾语置于动词之后的例子。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王风?黍离》)

② 且人之欲善,谁不如我?(《左传?僖公九年》)

③ 吾不知之矣。(《论语?乡党》)

有人统计,《论语》全书中,使用“不”、“未”“莫”、“无(毋)”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后置的有8例;《左传》一书中,前置的有57置例,后置的有37例。可见这一条规律远不如第一条规律那样严格。

(三)为了强调宾语,在句中用代词“是”或“之”复指它,同时宾语和它的复指成分都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② 岂不俗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③ 舍其旧而新是谋。(《城濮之战》)

④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⑥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黎锦熙先生在《比较文法》一书中说:“用‘是’字间倒宾语者,较‘之’字更能使宾语增重,语音激切。若附‘惟’字,尤加强度。”所谓附“惟”,即在前置宾训的前面再加上副词“惟”(唯),构成“唯……是(之)……”的格式,副词“唯”修饰谓语动词,表示宾语是唯一的,排他的。例如:

①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②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③ 敢不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

④ 敢不唯子是从。(《左传?哀公六年》)

⑤ 此子也才,吾受子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左传?文公七年》)

⑥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唯……是(之)……”构成一种固定格工,并沿用到现代汉语中。现代还说“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在文言文中“唯……是……”的格式并不仅限于四个字,而可能是更多的字组成。这往往是因为宾语部分较复杂的缘故。例如:

① 荀偃命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② 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左传?成公二年》)

③ 晋士庄了为载书,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晋命是听,而或有导志者,有如此盟!”(《左传?襄公九年》)

④ 公子 趋进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郑国而不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是从,而敢有异志者,亦如之!”(同③)

这几个例子中的宾语都是偏正词组。①“瞻”的宾语是“余马首”。例②“利”的宾语是“吾子戎车。”例③“听”的宾语是“晋命”。例④“从”的宾语是“有礼与强可以庇民者”这个复杂的“者”字词组。

介词的宾语用代词“之”复指,也可以提到介词的前面。例如:

①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夫,指示代词。

②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

③ 康公我之自出。(《左传?成公十三年》)

例① 介词“为”的宾语是“夫人”。例②介词“与”的宾语是“戎狄”。例③介词“自”的宾语是“我”,句的意思是说秦康公是我晋国嫁秦的女子穆姬所生。

古汉语中除了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宾语前置外,代词“是”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也常常置于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①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②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周南?葛覃》)

③ 出因其资,入用其宠,饥食其食,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韩之战》)

④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 前一个代词“是”是“征”的宾语,代包茅;后一个“是”是“问”的宾语,代昭王南征而不复这件事。例②两个“是”均代葛这种植物,分别作“刈”和“濩”的宾语。例③④中的“是”作介词“以”的宾语。

有一些介词的宾语,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没有用代词“之”复指,也常常可以放到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大都是上古汉语句式的一些残留。例如:

①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许行》)

②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邶风?日月》)

③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

④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韩之战》)

⑤ 其一二父兄惧坠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左传?昭公十九年》)

⑥ 启乃*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

这六例中,前四例的介词分别是“以”、“自”;后二例的介词是“于”,它们的宾语都在它们前面。

寺人披见文公文言文翻译

《古文观止》所选的古文,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照文体来看,该书选韵文十三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 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 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从上往下送。B秦伯说,与郑人盟:yuè;通“悦”,高兴

C.失其所与,不知:zhì; 通“智”,明智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shù; 防守

E.共其乏困:gòng; 共同,一起 F.若不阙秦,将焉取之:jué; 侵损、削减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字的一项是(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失其所与,不知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下列句子朗读节拍划分正确的一句是(   )

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子犯/请/击之 D、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C.既东封郑 D.晋军函陵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 ⑤君之所知也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因人之力而敝之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⑤/②⑨/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⑨/⑦⑧

C①③⑤/②⑨/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②④/⑥⑨/⑦⑧

6、下列各句“子”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语不能早用子 B、子犯请击之

C、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D、子亦有不利焉

7、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 今: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古: 今: )

③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古: 今: )

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古: 今: )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古: 今: )

8、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有的是谦称,有的是敬称,属于敬称的有(   )

A、是寡人之过也 B、吾不能早用子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E、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F、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谷(楚王名)

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对晋文公无礼,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借助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的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  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答应给他焦、瑕这两座城池。

D、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王说道,与郑国人结盟

10、《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     史书,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     所作。是一部为《春秋》作传的书,又称《      》或《 》,和《      》、《        》合称“春秋三传”。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且贰于楚也( ) 2.晋军函陵( )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 4.夜缒而出 ( )

5.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 6.越国以鄙远( )

7.若不阙秦 ( ) 8.唯君图之 ( )

9.行李之往来 ( ) 10.吾其还也 ( )

3、秦伯退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晋文公为什么又要撤退?

作为同步练习,2300左右的量会不会太少啊

5、烛之武说秦伯,说了四点理由。请用四句话概括,越简洁越好。

①                     ②                       

③                     ④

含有力和比成语有哪些 ()力()比

《寺人披见文公》文言文翻译如下:

原文: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

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翻译:吕甥、郤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

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

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

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寺人披见文公》作品赏析:

文中大量用对话的形式表现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最出彩的对话应该是寺人披应对晋文公谴责时候的对话,这段话几乎占去了该文章的主体部分。人物语言的应用极其精妙,大量引证、旁证、对比、反问句式的引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寺人披的艺术形象,并且通过这些独特的语言方式,达到了说服第三方的效果。

文章在一开始,并没有取大量的铺叙和背景介绍,而是直接说出了寺人披见晋文公的原因,是因为“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这样的语言干净利落,可以直接将读者带入情节氛围,而且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描写,阐述晋文公的政治处境和周边环境特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寺人披见文公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是什么特殊句式

找遍了也没找见呵呵,只找到第二个字是力的,和第四个是比的成语,你看看能用上不?

陈力就列 陈力:贡献才力;就:担任;列:官职、职位.能贡献才力,担任相应的官职.

法力无边 法力:佛教中指佛法的力量;后泛指神奇超人的力量.佛法的力量没有边际.比喻力量极大而不可估量.

费力劳心 耗费气力和心思.

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怪力乱神 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力于人 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竭力虔心 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尽力而为 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精力充沛 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量力度德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量力而行 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戮力同心 戮力:并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

全力以赴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通力合作 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物力维艰 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指财物来之不易.

协力同心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心力交瘁 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一力承当 独自负责.

以力服人 力:权势,武力.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

自力更生 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毕力同心 犹言齐心协力.

吃力不讨好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敌力角气 指以力气相斗.

量力而为 量:估量.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戮力齐心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戮力一心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

戮力壹心 戮力:并力,合力.指齐心协力.同“戮力同心”.

绵力薄材 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

同力协契 犹言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唯力是视 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

今非昔比 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鳞次栉比 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无与伦比 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周而不比 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句栉字比 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鳞次相比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同“鳞次栉比”.

无其伦比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同“无与伦比”.

无有伦比 没有比得上.

无与为比 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硕大无比 形容极大.同“硕大无朋”.

鱼贯雁比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枝对叶比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诸如此比 许多与此相类似的事物.

如不守,县为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怎么翻译

原句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译文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

句式宾语前置句。“唯力是视”即“视力”,“唯”“是”均为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同“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令是听”“唯才是举”“吞舟是漏”等。

附录:

寺人披见文公

原文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文

吕甥、郤芮害怕受到威逼,要焚烧晋文公的宫室而杀死文公。寺人披请求进见,文公令人训斥他,并且拒绝接见,说:“蒲城的战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怎么那样快呢?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说:“小臣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对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您下驱逐的命令?这样,要逃走的人就会很多了,岂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于是文公接见了披,他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晋文公暗地里和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晤商量应付的办法。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室果然被烧。瑕甥、郤芮没有捉到文公,于是逃跑到黄河边上,秦穆公诱他们过河把他们杀了。

这句话出自唐代哲学家、文学家李翱所作《杨烈妇传》。原文引用有误,当作:“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准确的翻译是:“如果(县城)守不住,县城就被叛贼得到了,县里的粮仓里的粮食就都会成为叛贼的积蓄,仓库里的资财就都会成为叛贼的资财,百姓也都会成为叛贼的战士,国家还有什么呢?”

注释

1、不守:不坚守城池。这里指守不住城池。

2、为……所……:被动句式。为:介词,表示被动。

3、仓廪:储藏米谷之所;仓:谷藏曰仓。廪:米藏曰廪。《墨子·非乐上》:“士君子……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孔颖达疏引蔡邕曰:“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史记·五帝本纪》:“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唐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乘我有秋,大实仓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齐)景公乃除去烦刑,发仓廪以贷贫穷,国人感悦。于是征聘于东方诸侯。”清昭梿《啸亭杂录·纯皇爱民》:“地方偶有偏灾,即命开启仓廪,蠲免租税。”

4、府库:指收藏文书财物财物和兵器的地方。《孟子·梁惠王下》:“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周礼·天官·大府》:“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开府库,出币帛。”《礼记·曲礼下》:“在府言府,在库言库。”郑玄注:“府谓寳藏货贿之处也;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五回:“尉缭对曰:‘今国家之计,皆决于豪臣;豪臣岂尽忠智,不过多得财物为乐耳。大王勿爱府库之藏,厚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而诸侯可尽。’”

5、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本义:有什么。出处:《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郑玄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例: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崐山何有?有瑶有珉。”

引申:

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

例:《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晏集解:“何有者,言不难。”

《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汉袁康《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于何有哉?”晋陶潜《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②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

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杨伯峻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

《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于君?”清侯方域《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

例:《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祁氏私有讨,国何有焉?”杜预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

④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

例:《左传·昭公元年》:“吉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于诸游?”杨伯峻注:“言不必顾虑游氏诸人。”

明李贽《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欤?”鲁迅《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⑤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

例:《左传·僖公十五年》:“获晋侯,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杜预注:“何有犹何得。”

⑥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例:《文选·木华》:“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李善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⑦哪里有,岂有。

例:汉张衡《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也?”明吴承恩《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于田,何有于食,何有于租与赋哉!”

这里用的是本义。

附录:

李翱《杨烈妇传》全文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 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